经济解释卷四—五常学经济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張五常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 個 書 法 家 創 立 了 合 約 理 論 , 從 而 促 成 新 制 度 經 濟 學 的 發 展 。 一 個 攝 影 家 重 視 基 礎, 仰 慕 前 人 , 但 不 守 常 規 , 對 光 與 事 的 看 法 皆 與 眾 不 同 。 一 個 散 文 家 影 響 了 神 州 大地 對 產 權 及 交 易 費 用 的 認 識 , 也 開 闢 了 整 個 中 國 經 濟 學 散 文 的 新 天 地 。
高 佬 常 當 年 以 釣 技 雄 霸 西 灣 河 海 域 , 曾 經 兩 次 被 逐 出 校 門 , 是 容 國 團 的 乒 乓 球 師 傅 , 舒 巷 城 的 背 誦 詩 詞 對 手 , 楊 官 璘 的 手 下 敗 將 。
史 提 芬 是 艾 智 仁 及 赫 舒 拉 發 的 入 室 弟 子 , 高 斯 學 說 的 御 用 闡 師 , 佛 利 民 主 持 其 婚 禮的 人 。 高 斯 拿 諾 貝 爾 獎 前 夕 , 他 在 瑞 典 代 表 高 斯 的 講 話 講 得 一 塌 糊 塗 。 但 作 為 夏 保加 名 譽 週 年 講 座 系 列 的 首 位 講 者 , 卻 又 講 得 似 模 似 樣 。
張 教 授 在 經 濟 學 上 的 興 趣 只 限 於 解 釋 世 事 。 他 不 用 數 學 , 喜 歡 赤 手 空 拳 , 憑 自 己 改 進 了 的 價 格 理 論 中 的 兩 招 , 縱 橫 天 下 。
本 卷 細 說 作 者 的 求 學 歷 程 , 解 釋 他 選 走 的 路 , 也 澄 清 了 這 條 路 要 怎 樣 走 才 對 。
第 一 章 : 求 學 奇 遇 記 ( 發 表 於 二 ○ ○ 五 年 六 月 十 六 日 至 二 ○ ○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五 日 )
第 二 章 : 老 師 的 啟 發 — — 艾 智 仁 ( 發 表 於 一 九 九 ○ 年 四 月 六 日 至 一 九 九 ○ 年 五 月 十 一 日 )
第 三 章 : 老 師 的 啟 發 — — 赫 舒 拉 發 ( 發 表 於 一 九 九 ○ 年 六 月 十 五 日 至 一 九 九 ○ 年 七 月 六 日 )
第 四 章 : 《 佃 農 理 論 》 的 前 因 後 果 ( 發 表 於 二 ○ ○ ○ 年 四 月 十 三 日 至 二 ○ ○ ○ 年 六 月 十 五 日 )
第 五 章 : 七 十 自 述 : 我 是 怎 樣 研 究 經 濟 的 ? ( 發 表 於 二 ○ ○ 五 年 十 二 月 一 日 至 二 ○ ○ 五 年 十 二 月 十 五 日 )
第 六 章 : 經 濟 學 要 怎 樣 學 才 對 ( 發 表 於 二 ○ ○ 六 年 十 一 月 二 日 至 二 ○ ○ 六 年 十 一 月 三 十 日 )
附 錄 : 米 爾 頓 ‧ 佛 利 民
他 是 還 會 站 在 那 裡 的 — — 悼 佛 利 民 ( 發 表 於 二 ○ ○ 六 年 十 一 月 二 十 一 日 )
佛 利 民 的 學 術 貢 獻 ( 發 表 於 二 ○ ○ 六 年 十 二 月 七 日 )

作者简介

张五常(1935- ),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求学奇遇记 (发表于二○○五年六月十六日至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第二章: 老师的启发——艾智仁 (发表于一九九○年四月六日至一九九○年五月十一日)第三章: 老师的启发——赫舒拉发 (发表于一九九○年六月十五日至一九九○年七月六日)第四章: 老师布鲁纳 (发表于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第五章: 《佃农理论》的前因后果 (发表于二○○○年四月十三日至二○○○年六月十五日)第六章: 七十自述: 我是怎样研究经济的? (发表于二○○五年十二月一日至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第七章: 经济学要怎样学才对 (发表于二○○六年十一月二日至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附录:米尔顿·佛利民 他是还会站在那里的——悼佛利民 (发表于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佛利民的学术贡献 (发表于二○○六年十二月七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解释卷四—五常学经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0条)

 
 

  •      张五常拿电影票价偏低的证据表明,定偏低的票价是为了降低监督成本。他是这么说的,“说优座票价偏低,是指上层的特等与下层的后座通常先满,而如果不满,座位票沽出的百分率永远是每层的价高座位较高。这是说,每层的优质座位的票价显然是偏低了。我提出的简单解释,是一层之内,如果优质座位不是先满,购买了票价较低的“劣”座票的观众,在开场后会跳到空置的优座那边去。换言之,让优座先满是让顾客保护着自己的座位,从而减少了监管或防止跳座的行为的费用。以查票方式监管的费用是交易费用,略把优座票价偏低,先满,利用顾客自己保护座位,会减少电影院的监管或交易费用。至于这减少监管费用会增加票房的总收入,推理分析占了该文的大部分篇幅。”
       其实只要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位置,这种成本自可避免,现在都是先选位置,然后拿票进入,如果这时有人坐在你选的好位置上,你肯定要说“请让一下,这是我的位置。”这个成本是不高的,为什么说不高?拿火车作比较吧。
       火车票也是如此的,因为站票和坐票一样,所以,很多时候站票的人会坐到坐票的位置,这时,持票者就会拿着票让他离开,这大家都已经是默认了的,没有什么争议,也不需要监管。既然火车票行,电影票为什么不行?
       所以我说,电影票价偏低可能是交易费用的原因,但不是监管费用的存在。
  •     经济学上有个笑话是这样的
      如果物理学家和一个人聊专业,这个人只会一言不发静静的听,如果经济学家和一个人聊专业,往往这个人会从国际大势分析到市井小民,说的要比经济学家还要头头是道····
      口水经济学看多了之后的副作用就是自以为懂的多了但想的少了,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被一言蔽之。与其他经济类书籍不同的是,作者很大程度上能提出自己的思想而并不一味引经据典
      作为一个门外汉,一本书被看的云里雾里,以后有机会再拜读,2014年第三本书,留以纪念
  •      最近再看阿尔钦、费雪,突然想到《经济解释》里也有这些内容,就拿过来看一看,原来是看了一部分的,但没看懂,现在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我有个自己也说不清楚,却经常拿来解释行为的套套逻辑谬误。
       这是学妹问道的,学妹喜欢探究人的心理,就问人们是否真的会做决定的时候在心理做收益-成本评估?我的解释貌似是潜意识中会。其实这个解释挺逊的,是一个套套逻辑,只要是人们做出决定我就断定他是做了成本评估。这就是张五常所说的低手吧,学妹也经常以此来讽刺我。
       经济学真正对人的解释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理论可以解释人的行为,不需要通过对心理活动的认知,而是通过行为来检验。这个方法一个就是张五常所说的,推出可以被检验的含意。比如,要判断人是否是理性的,可以这么假定局限条件:马上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电视剧要开播了,你会放弃看另外一个节目而去看这个。如果这个能成立,就说明人们会为更好放弃不好。
       另外一个检验就是阿尔钦的进化理论了,通过物竞天择来说明经济学规律能否起作用在于人们不按照它去做就会灭亡。进化论的观点我想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毕竟这是使人面对最基本的限制——物质的制约。物理定理是天然在那里,谁也无法违背,只待人们去认识,牛顿不知道万有引力,人们也不可能一下跳道天上去。所以,所谓科学规律,只要是不可违背就可以了,社会科学规律是关于人的,稍有不同,但也逃脱不了这一点。只是貌似现在对演化理论的应用有些泛滥,就如张五常一再强调的,什么都归结到上面去,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还是要细细考察的好。
       张五常是研究价格理论的,这价格理论学问很大,就像需求定理,价格变了,人们收入上升了,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这时就使需求量更多了,也就搞不清哪些是价格导致的,哪些是曲线移动导致的,何况还有可能会遇到吉芬物品,可能使需求量下降!这一下可坏了这需求定律,如何拯救?张五常是通过确定某些量变,某些量不变来完成,我还是是觉得弗里德曼说得好些,单个物品价格下降,而其他物品相对价格上升了,收入不变,局部均衡不能代替整体均衡。这个看法非常不简单。张五常还是有勉强为之之嫌。
       避免逻辑谬误,细致建立理论考察人的行为,这条路是人间正道,却也一路荆棘,待我们去发现。
  •      之前就读过张五常的《货币战略论》,非常不喜欢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写作风格。读到《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这本书的时候,他的自负的风格更上一层楼,反感到不能再反感的地步了。
      
       尤其是每次引用到一些名家的理论,如弗里德曼、科斯、阿尔钦、斯蒂格勒等,对这些名家的理论的解释一笔带过,而对这些名家与他的关系则着墨众多。尤其经常出现的句子诸如“弗里德曼与我争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他承认是我对。”“我跟科斯说过他这个观点有点失误,科斯最后同意我的。”众所周知,弗里德曼,科斯,斯蒂格勒等人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大家,他们的观点早就写进了今天的经济学教材。尤其是弗里德曼更是现代货币主义的奠基人,而大名鼎鼎的科斯定理更是在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上都能见到。反观张五常,无论是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诸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还是国内的经济学教材诸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几乎都没有提到张五常。而在国内大学的授课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老师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张五常。虽说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员干将,但上课中讲到新制度经济学,还是主要提科斯和阿尔钦,几乎没有张五常的什么事。
      
       回过头来看本书中张五常大量炫耀他与弗里德曼、科斯的关系,心理学有个理论,就是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他就越自卑什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出张五常在自卑自己的论著因而在书中要反复强调这些名家呢?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内容,这是读的第一遍,还算仔细。读完之后只有一种感觉,不知所云,能从中学到的东西极有限。大家都知道张五常的著作中不用数学方程式也很少用到图表,全考文字阐述,而他自诩为散文家。说实话,全是文字的经济学著作看着头痛,我们都知道之所以用到图表是为了能将内容更清楚的展示,用到数学方程式有时也是为了表达的清晰。我不知道是不是香港和大陆的写作有所不同,我觉得他的文章没有散文的优美反而有一种句子不通的难读的晦涩。
      
       再来看具体的内容,简单举两个例子。张五常否定“utility”这个概念,教材译作效用,书中译作功用。原因是功用在现实世界看不到所以无从验证,我们知道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做实验,经济学能做的就是观察社会中的大量现象然后将之提炼简化构建一般性的模型,因而需要提出一些虚构的概念来帮助解释现象。“效用”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是最常用的概念,由效用函数进而画出无差异曲线,再由无差异曲线退出需求曲线,这已经是经济学入门的一课。断然否定效用概念看不出有任何高明之处。再一个就是公共品的概念,教材讲到的公共品是指那些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书中解释的是多人共享而不干扰他人的享用。这两个概念基本一致,问题就出在使用它们中。张五常举了一个公厕的例子,他否定公厕是公共品,原因是我上厕所的时候,你不能上。我只想说一句你难道能在公厕里拉屎拉上个三天三夜么?你在厕所拉屎拉个三天的确是你在使用的时候我不能使用。按照他的解释,公共品少得可怜,差不多就只有空气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常常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交易的场所,而是指的是交易的行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张五常常常忽略经济学中所讲的动态均衡,而是针对某一时刻去解释,难免不去钻牛角尖。
      
       最后,书中的文章是他曾经发表在报刊中的专栏,修改而成。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文章内容浅不适合做深度阅读且是面对市井大众。这样一些文章集结成册出版倒无可厚非,关键是在书的扉页上写着“给中国的同学们”,让我们当教材读仔细思考。如果真是为中国的同学考虑,至少翻译应该与大陆一致吧。而不是将“utility”翻译为“功用”,将“indifference curve”翻译为“等优曲线”,更恬不知耻地说此翻译将流芳百世。
      
       读第一遍的愚见,仅此而已。
      
  •     无节操摘录 2012年做的
      
      第一卷 1~4节
      科学的形成是基于三个重要的信念,是任何对科学有兴趣的人都要遵守的。第一,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是靠主观的判断,而大家决不能在这主观上有分歧。科学的第二个信念,是前文提过的:所有被众所认同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寻,有规律的。这就带来第三个必需的信念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解释现象是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的。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却没有被事实推翻。任何科学理论,若被事实推翻,我们总可以多加条件来挽救的。被事实推翻了的理论可以挽救,也往往应该挽救,但不应该付出过大的代价。代价是否过大的衡量准则,是要基于一般解释力的大小。
      特殊理论内容太多了,而套套逻辑则没有内容。所以可取的理论,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之间。 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句子内的后半部重述了前半部的意思。另一个极端是,套套逻辑广泛之极,不可能错,但如此一来,其内容就变得空洞,不着边际。套套逻辑的解释能力,比特殊理论还有所不如。但套套逻辑可以是个重要的概念,可以有启发性,因为它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看世界。认为套套逻辑内容空洞而置之不理的人,是低手。高手不会放弃任何角度看世界,而一旦认为大有瞄头,他们就会施出浑身解数,加上各种约束或局限条件,使套套逻辑增加内容,巧妙地将“定义”变为可以解释现象的理论。
      
      大有可取的、足以解释世事的理论,都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这两个极端之间。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从一个极端或另一个极端开始,逐步地向中间发展的。
      可以说,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来作推测的。换言之,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了。
      --------------------
      在经济学上,模糊不清的概念多的是,所以无法以事实验证的理论——不可能清楚地被事实推翻的——层出不穷。最有名的模糊不清的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模糊不清的概念或分析,是不可能清楚地证明是错了的。因此,模糊不清的理论没有解释力。
      另一种不能被否定的理论,是没有意义(meaningless)的那一种。没有意义并非空洞(不像套套逻辑),并非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言论互相矛盾,在逻辑上前言不对后语(inconsistent),使人不知所指,无法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因而变得没有意义了。
      有解释力的理论一定始于抽象的思想,以某些非事实的假设入手,然后经过逻辑的推理,引出可以被验证的含意。
      上文总结:我重复地申述了“理论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的重要。我也指出套套逻辑,或模糊不清,或互相矛盾的理论,是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而最后还有两种——没有解释力的“理论”——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其一是用以验证的现象,并非现象(事实);其二是被推断会发生的现象没有限制。
      抽象的理论,本身不能被事实验证。抽象的理论要有解释力,就必须有可以被事实验证的一个或多个含意。可验证的含意,是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含意中的附加条件及现象的推断,可以很多,而又可以用肯定的“与”字或不肯定的“或”字来联系,但不可以是无限的。当然,肯定的“与”比不肯定的“或”强,有较大的解释力,而抽象的推理及验证的含意越简单,就越有说服力。
      有实用性的理论是有其真实性的。有好些理论,我们是无从推出可以验证的含意(例如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学中的多种理论),所以怎样说也不过是一些“游戏”,与真实世界无关。
      但有解释力的理论的非真实性,起码有四种意义。第一,理论本身必定有抽象的成分。第二,所有事实或观察的描述,一定要简化——这简化使事实变得非“真实”了。在吹毛求疵的需求下,天下间没有一个现象或事实的描述是真实的。第三种非真实,也是由简化而起。世界很复杂;简化的假设(与思想上的抽象假设不同)是必需的。但这个简化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处理;取消这个简化不会影响效果,无关宏旨,所以是容许的。最后一种“非真实”,就不肤浅了。前文所提及过的附加的验证条件(test conditions),很多人把它作为一种假设。在经济学上,局限条件(验证条件)的真实调查与简化,是忠于经济解释的最艰难的过程。
      本章的内容,是合并了哲学逻辑与实证转接,所以与一般书本上所谈的方法论是不同的。说到底,有实用性的科学,还是要走出象牙塔之外。
      我以“科学的方法”置于本书之首,长“章”而大论,倒不是因为这学问对本书有什么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往往大谈仁义道德,缺乏科学精神,对科学辩证的本质有根深蒂固的误解。而本世纪对中国人有影响的“三民主义”及“马克思主义”——或其他主义——使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加上一层不透明的胶膜。我在前文说过,本书是为中国人而写的。我认为,科学方法论对中国人比对其他好些民族更为重要。
      科学辩证的规则是:“且不要反对我在理论上必须有的起点,让我从这起点以逻辑推出一套理论,有了可以用事实验证的含意(testable or refutable implications),有了内容,到那时,你要反对才有所依凭的。事实上,假若可以验证的含意被事实无情地推翻了,那我就不能不考虑我的基础假设是错了的。”
      经济学上的第一个基础假设是:“个人”(individual)是所有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这是说,任何经济问题不可以从一群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为起点来分析。
      为什么“个人”是如此重要呢?答案是,所有取决或选择都是由个人作主的。集体的取决,是由个人的取决集合而成。那是说,即使一个人在极权的政制下失却了自由——被形势所迫而没有自由——这个人还是作了不自由的选择。换句话说,天下间没有绝对的不自由,也没有绝对的自由;选择是一定有局限的约束,而这选择是由个人作主的。
      “人会作选择”是经济学上的“惯例”(convention)。以选择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当然要假设人的行为是可以被推测的。比较严格一点说,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是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个人作出可以被推测的选择(predictable choice)而起。这是公理,是经济学一个基础假设,不管是对还是错,是不能有所争议的。
      任何奇妙的科学都是玩一种冒险的游戏。约束行为的基本假设,对行为的约束力越大越妙,但决不可伸展到被推翻的领域中。因此,科学高手会胆大心细,作大胆的假设,细心的体会,把约束的武断推到仅仅不被推翻的边沿去。
      第二个基础假设是: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私自利的!那是说,每个人在有局限的情况下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作为一个基础假设,任何人都不应有异议,而人的本质究竟是否自私却无关宏旨
      说是约束行为,但到头来却毫无约束,那又怎能自圆其说呢?这问题问得好。答案是:假若我们随意说任何行为都是自私,像套套逻辑那样不可能错的,那么这自私的假设就会变得没有内容,空空如也,没有用场。但假若我能指明一些局限条件,用以指定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会因自私而作其某种选择,而这局限条件的转变会导致某一种行为的必然转变,那又另作别论了。
      局限条件的审核与界定,是经济学上最费心思的事。很多关于人的行为,我们在今天还没有满意的解释(这是经济学的趣味所在;什么也有好答案的科学是会寿终正寝的),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局限条件的认识不足。
      ——————————————冒泡分隔线——————————————
      前面好枯燥,不过,对大陆学生而言,很多观点都是第一次看到。至少我是。我们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哲学教育深入人心了。但是,灌输的时候只要求记住结论,没有论证过程。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我们也仅仅知道一家之言。而且,这一家之言是被告知是绝对正确的。个人而言,在长长的时间里,我都以为,马列毛就是真理就是科学,我们只要努力让它们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就够了。现在也根深蒂固。慢慢修正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少无良师总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幸好我尚保有好奇之心。
      -------------------
      (前文)“自私”可以有四种看法。史密斯认为是被逼出来的;艾智仁虽然一贯地以“自私”作为基础假设,但也认为白痴乱来也会有同样的效果;道更斯说是遗传的。我自己没有什么关于“自私”的发明,但一向坚持理论以简单为上。我的选择是把自私作为一个基础假设(Postulate of Constrained Maximization)。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了。只要能把局限条件(constraints)处理得恰当,解释能力都是一样。
      但假若人的本质真的是自私(是或否只有上帝知道),不能更改,那么一个基于人的自私可以被更改的“主义”,其制度政策就必定会一败涂地!这是中国共产制度在初期的经验。到了后一段日子,相信这“无私主义”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被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利用来增加自己的权力,以逐私利。
      “有胜于无”是经济学上的“物品”定义。物品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其二是免费物品(free goods)。“多胜于少”是经济物品的定义,也是“缺乏”(scarcity)的定义。缺乏的程度,是以相对的需求来决定的。一种缺乏物品——一种经济物品——其供应是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求的。于是,这物品就变为多胜于少了。既然多胜于少,人要争取多一点,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愿意付出一点代价。在市场上,我们要付的代价就是价格(price)。
      经济学上的“竞争”(competi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在社会中,差不多每一种经济物品都是有竞争的。
      在一个没有市场的社会中,竞争也是层出不穷的,只不过竞争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弱肉强食是竞争,权力斗争是竞争,走后门、论资排辈、等级特权等等,也是竞争形式。
      由缺乏而引起的竞争,跟任何运动游戏一样,是要有游戏规则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中的竞争,有关的游戏规则就是法律、纪律、习俗等,不一而足。
      产权制度(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是竞争的游戏规则,也就是约束竞争行为的一种局限条件。“产”这个字的英语是property。这个字不简单。从经济学的角度去作解释,property是有竞争性的经济物品。在法律上,property一般是指资产(尤其是地产或房产);但在经济学上,其义不仅包括资产,即使消费物品也算在其内。
      艾智仁说得好,“产”(Property)、竞争(Competition)、缺乏(Scarcity)这三个字是同义的。读者们要在这“同义”的观点上多花一点时间,设法深入地想,直至理解在社会中,竞争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概念。
      在自由市场上,价高者得,市价于是就成为确定胜负的准则。促成这市价的游戏规则,是私有产权的制度。这是高斯定律(Coase Theorem)的主要含义。
      历久以来,经济学对市价的分析,都着重于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但价格(price)这个概念到了艾智仁那里,就顿呈异彩。他说:“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单是这一句话,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今非昔比。价格是一个决定胜负的准则,而私有产权是这准则的决定因素。高斯与艾智仁被誉为产权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究其因,是他们每人都说过一句有启发性的话。
      游戏规则与确定胜负的准则有直接的连带关系:前者决定后者,而后者决定社会的经济运作。我认为是准则在先而游戏规则在后。因为定胜负的准则所决定的,是人类以竞争来解决的问题,而游戏规则只不过是协助准则的成立而已。
      决定胜负的准则会决定社会的经济运作。一方面,社会成员的财富或收入的分配,显然是以竞争的准则来决定的。这准则有多种,而在不同的准则下,每个人的优胜机会就会不同。另一方面,因为竞争准则对人的收入、享受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不同的准则下,人的行为就跟着不同。
      “浪费”是指有其他办法,或用其他资源使用的分配,可以使社会的财富或收入增加,但这些“其他”办法,却莫名其妙地不被采用。唯一没有浪费的竞争准则,是市价。价高者得是唯一的准则会促使人们增加生产。多尽一分力以生产赚钱,取胜的机会就较大了,而这生产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以上所说的“浪费”观点,是传统的,虽然是由我在七十年代初期带到竞争准则那方面去。较为正确的观点是后话。
      -----------------------------
      重要的问题是,从事经济学的人要将主观与客观分辨清楚,决不可以让主观的判断影响客观的分析。
      很多学者批评马克思就是这一点:马克思为了要在袋子中取出白色的石块,他就不容许其他不同颜色的石块放在袋子中。
      经济学的范畴包括三部分。
      第一,在知道有关的局限条件(constraints)或游戏规则(这就是产权制度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划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断所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这是实证经济学上最容易分辨高手与低手的地方。
      第二——这是经济学最容易的一部分了——是有了竞争的准则,经济学可以推断人的行为会怎样,资源的使用会怎样,财富或收入的分配会怎样。那所谓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与资源使用(resource allocation或resource use)这两大项目的划分,是经济学的传统。但在传统的经济学上,关于收入分配与资源使用的分析,大都是基于自由市场以市价定胜负的准则。这准则只能在私有产权的制度下出现。私有产权所约束着的游戏规则,只不过是千变万化的规则中的一部分。一旦弄清楚有关的游戏规则(局限条件),断定了竞争的准则是什么,一个高手花不上几天的工夫就可以将竞争的行为推断,而其准确性甚高。
      经济学范畴的第三部分,是最困难的了。那就是,要解释游戏规则是怎样形成的。不懂经济学的却会认为是浅显之极。他们喜欢在这些问题上滔滔不绝地大发议论,但他们的“解释”与科学无关。:(一)他们所说的是特殊理论(ad hoc theory),毫无一般性的解释能力;(二)他们说的是套套逻辑(tautology),完全没有内容;(三)他们说的是他们自己的价值观(value judgement),与科学无关;(四)他们说的是谬论(nonsense)。
      关于制度或政制的形成这个湛深的问题——上文所说的经济学范畴的第三部分——若要有大收获,我认为必须从合约的选择那方面做起。这是关于交易费用与合约的关系、公司的本质、组织的结构等问题了。这些应该可以扩展到国家、制度那方面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七八九及一八○二年,英国经济哲学大师边沁(J.Bentham,1748-1832)提出了功用(Utility)的概念,对后人影响甚广。边沁的原意是有三方面的。其一是功用代表快乐或享受的指数;其二是每个人都争取这指数愈高愈好。边沁的第三个原意,是一个人的收入增加,其收入在边际上的功用就减少了。
      一百年后微积分被引用到经济学时,功用函数就变得大行其道了。今天,功用函数在经济学上还是极为普及。这可不是因为功用的理念有不可或缺的解释用途,而是适用于数学。不懂经济但善于数学的,可以容易地大做文章。 (哈哈 傲娇教授)
      为什么福利经济在今天还有那么多的从事者呢?其一是上文提到的经济学者认为自己有改进社会之能。其二是经济学者要改进他们自己的福利:可以改进社会,作个政府经济顾问是会增加收入的。事实上,政府也乐于慷他人之慨,送给经济学者纳税人的钱:政府官员为自己的利益要推行某项政策,总要找些经济学者附和才来得顺理成章。
       一九五○年,史德拉(G.J.Stigler,1911-1991)发表了题为《功用理论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Utility Theory)的长文,追溯百多年来功用理论的思想史。
      “The criterion of congruence with reality should have been sharpened-sharpened into the insistence that theories be examined for their implications for observable behavior.Not only were such implications not sought and tested,but there was a tendency,when there appeared to be a threat of an empirical test,to reformulate the theory to make the test ineffective.Economists did not anxiously seek the challenge of the facts。”
        翻译过来是: “与事实相符的准则是应该尖锐化的——尖锐地坚持理论的含意要受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的审查。然而,不仅这些含意没有被找寻及验证,而还有的倾向是,当一个含意受到事实验证的威胁时,理论就被修改,使验证无效。经济学者不渴望事实的挑战。”
      我反对功用理论的主要原因,是“功用”只不过是经济学者想出来的概念,是空中楼阁,在真实世界不存在,所以要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不仅困难,而且陷阱太多,以致推出来的很容易是套套逻辑,自欺欺人。
      一般而言,推断或解释行为或现象是需要量度的。量度的定义,是武断地以数字排列。即功用只不过是武断地以数字排列选择的随意定名,用以解释人的选择行为。
      代表快乐,不代表享受,也不代表福利。功用所代表的是选择的排列(Options ranking),而又因为选择数之不尽,我们就武断地用数字,说数字较大的比较小的可取,或较小的比较大的可取,但不可以说大的小的有同样的可取性。 量度功用的一个困难,是功用不一定可以加起来。那所谓可以相加的功用(Additive utility),遇到互补物品(Complements,如面包与牛油)或代替物品(Substitutes,如咖啡与茶)的情况,就有不容易解决的困难。
      替换定理(Postulate of substitution)补加了约束,因而增加了解释行为的范畴。这个定理是这样说的:每一个人都愿意牺牲任何物品来换取任何其他物品。
      因为每个人都愿意替换,功用分析就创造了那有名的“等优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历来译作“无差异曲线”,既乏文采,也不正确)。“等优”是指功用数字相同,每一点不分彼此地同样可取。这曲线一定是向右下倾斜的。此线于是成为一条分水岭,凡是线之右上的每一点,皆比线上的每一点有较高的功用数字,较为可取,而线之左下每一点却相反。等优曲线有无限多条,二线永不相交,而右上的每一线的功用数字都必定比左下的每一线为高。
      这个约束(等优曲线不是直线也不向外凸)叫作“内凸定理”(Convexity postulate)或“边际替换意图下降定理”(Postulat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假若功用数字不变(在同一等优曲线上),一个人拥有的甲物品愈多,其愿意以乙物品替换甲物品的意图就必定下降。 这个定理安全可靠,但替换要在同一的等优曲线上。要是这个人的财富或收入增加,跳到功用数字较高的等优曲线,边际替换的意图就可能改变了。
      我们无从知道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人的选择是否还在同一曲线上。逻辑的推论是:价格下降,对一个消费的人来说,实质的收入会增加,所以这个消费者会跳到较高的等优曲线上去。更上一层楼,替换的边际意图可能改变了
      因为收入增加而需求量减少了的,就是Inferior good(贫穷物品)。
      小总结:在整个功用分析中我们只有三个安全可靠的定理假设:其一是每个人争取局限下最高的功用数字;其二是替换定理;其三是内凸定理。这三个定理都约束行为,但因为功用或等优曲线非实物,可以推出来的验证含意不多,所以解释行为的用途也不大。
       一种贫穷物品的价格下降,这下降的本身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但价格下降引起的实质收入增加,贫穷物品的需求量会下降。二者相加,一正一负,需求量可能还会上升。然而,在逻辑上这一正一负也可能有需求量下降的效果。这后者就是有名的嘉芬反论(Giffen Paradox)了。
      面包是一种主要的粮食,如果面包的价格大幅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多吃了肉类,因而少吃了面包。面包之价下降,但需求量却减少了。这反论使例子中的面包被称为嘉芬物品(Giffen Good)。
      嘉芬物品能在逻辑上存在,是因为我们单从个人需求那方面看,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上文总结:在功用分析的三个定理下,因为有嘉芬反论,我们无从肯定价格下降与需求量上升的必然规律。
      听来简单,需求定律其实湛深。要解释人的行为,或由人的行为促成的世事,你要对这定律懂得通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在炫中文 鉴定完毕)
      需求定律不限于价格或市价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关系。好些物品没有市价,而在某些制度中市场不存在,但需求定律依然适用。不用市价,我们就以代价或牺牲代替。
      需求定律的价格或代价是事实,是可以观察到的。但需求量是指需求的意图,在真实世界不存在。功用分析推不出需求定律,而需求定律是不需要有“功用”的理念的。既然需求定律对行为的约束比功用分析强,为什么还需要“功用”这个理念呢? 他们的坚持,是因为有好些经济物品,如友情、名誉等,是不能以金钱或市价量度的,因为这些物品不可能在市场成交。非金钱物品(Non-pecuniary good)于是需要“功用”数字来量度了。
        我同意有非金钱物品这回事,也同意这类物品不能在市场成交。但依照替换定理,非金钱物品与金钱物品(Pecuniary good,例如苹果)是可以替换的。既然可以替换,而解释行为我们只须从边际上看,那么非金钱物品还可以用金钱物品来量度。正如艾智仁所说,要以功用理论解释行为,我们要事先鉴定哪种物品有功用,而又要指出获取该物品的代价。要做到这一点,只不过是说非金钱物品可以被金钱物品替换而量度罢了。
      功用分析的好处是在高手处理下来得美观、工整、层次井然。否决了嘉芬物品,功用分析的坏处是过于复杂,容易“中计”。需求定律比较简单,因而“中计”的机会较少。其坏处是没有功用分析那个层面的艺术性。我认为比起功用理论,需求定律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什么门面装饰的工作,迫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解释行为那方面去。
      价格是一个变量(variable),需求量也是一个变量。需求定律是说这两个变量的连系是负值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其他可变但假设不变的量(other things unchanged或ceteris paribus)可称为参数(parameter)。 要维护需求定律的解释力,上述的其他变量哪一种可变而哪一种我们要假设不变,是一个相当湛深的大话题。
      先谈第一项:以选择其他不变量的办法来挽救功用分析推不出需求定律的困境。
      佛利民(M.Friedman)发表于一九四九年的文章:《马歇尔的需求曲线》(The Marshallian Demand Curve)。需求曲线是应该假设金钱收入不变还是实质收入(功用数字)不变呢?他的答案是二者大致相同!这样,需求曲线只可以向右下倾斜,成为定律。佛老的推论是,在一个没有失业的社会中,某物品的价格下降不会导致人民的实质收入上升。这是因为价格的转变只会引起资源运用的转移,不会引起社会的财富收入增加。那是说,功用分析所容许的嘉芬反论,只不过是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的结果。要是我们以社会整体的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来看世界,嘉芬反论不能成立。这样,需求就有了定律。
      
      功用分析只可以推出一条需求曲线,但不能推出这曲线必定向右下倾斜。挽救这个理论上的不治之症只有两个办法。其一是一般经济学高手用的: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倾斜——本身是一个定理,武断地否决嘉芬反论。其二就是我发明的那一招:逻辑上,只要有竞争(而在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嘉芬物品不可能存在。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前者是因为价格变动而变动的。后者的变动,是因为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变量)变动而变。
      其他不变量”的选择问题:只要需求定律的验证含意不被事实推翻,其他的不变因素愈少愈好——其他可变量愈多愈好——因为这会增加需求定律解释现象的广泛性。 (一)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这包括所有供应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的因素了。(二)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这包括金钱收入(money income)及所有价格不变或供应不变而需求量也会变的因素了。(三)价格转变会导致需求量的转变,但价格的转变还可能导致其他因素的转变,而这些“其他因素”可能再影响需求量。这些在“中间”的、间接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变量)皆可变。
      ————————————我是终于看完了的分割线—————————————
      四天早晨,每天两三个小时。草草的看了一遍。有待从新阅读。逻辑很严密,和别的经济学朱作不同在于全部使用文字而非方程什么的。这几天早读学习还是很快乐的。《学习的艺术》中提到的那种感觉。其实很喜欢这种生活的。
      
  •     文字不多,且有重复,但大有裨益,有关美国研究院的教学、个人创作与求学的内容给人启发尤多。张确实个奇人。有此回忆,已年过七十。子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张岂止是从心所欲,他的心中恐怕根本就没有什么矩不矩。还是那么露才扬己,还是那么飞扬跋扈。
  •      原来在看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和《佃农理论》时就诧异于书页中喷薄而出的理论活力。读罢《五常学经济》,才明白这种张力的来源。如果不是年少时战争中的独特体验、不幸而又万幸地逃离正统教育体系以及那些给予他适当鼓励和自由空间的老师,他理论中那种令人惊诧的生命力将无处孕育,更无从修成正果。这些经历给了对世事敏感好奇的他一个观察世界细腻而质朴的视角。在充斥着漂亮的数理模型和规范的计量分析的当今经济学学术界,这种有着孩童般天真的质问和有着哲学家般睿智的回答已不多见。
       奇人、奇事、奇思不是一个平凡人可以期冀的,但如果有一天这种幸事在我身上发生,我是否有承担的勇气呢?它的降临可能让这个世界
      顿时被抽去了光亮,只留我在黑暗中摸索...这么看来最难得的还是张五常赠与自己的东坡名词《定风波》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看来萧瑟处,回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在经济学家沦为现代版巫师的今天,是该好好问问这个问题了。
      经济学是门伪科学么?经济学到底能解释些什么?
      
      尽管并非专门为此作答,但从张五常这本小书里,我能得到一些答案。
      
      在张五常的理解中,经济学历代大师们的分析研究都过多地集中在了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两个大话题之上了。这虽然是经济学的传统,但却同样也是经济学最为容易的一块。
      
      简单地说,要谈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得先知道前提条件,知道资源及收入的局限。在什么样的情况、背景下进行资源使用和收入分配呢?设定了条件之后去分析推断人的行为如何非常简单,就如同设定了“1+1”的法则之后去做加法运算一样。问题在于,所设立的这个前提是否真能与现实吻合,能有有多大的普遍意义。
      
      在经济学的传统中,这一前提条件几乎一开始就被默认为市场经济。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围绕着纯粹市场而进行,即便是在诸如福利经济学等不属于市场范畴的部分,其论证也多停留在市场无用论上,有破坏而无建树。
      
      以上种种限制了经济学解释世界的能力,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种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除市场之外,有太多可以决定我们行为的竞争因素。太多的经济学家似乎没搞清楚自己理论的前提,于是在现实世界中洋相百出,经济学家则沦为“跳大神”的现代巫师。
      
      
      
      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跳出传统“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去探索更广、更深层次的问题。
      
      张五常认为,向前,是去研究所谓的局限条件,游戏规则。在市场经济下,人们之间相互竞争的准则自然是价格,价格决定许多交易行为的结果?那在一些非市场的背景下呢?难道就不存在经济学?如果经济学还能运用?那新的竞争准则是什么?
      
      例如,在改革前的中国,物质匮乏,但绝不存在物价暴涨。人们却必须付出其他代价,人际关系?论资排辈?排队轮候?
      
      如何对前提局限条件进行归纳,简化却又不失真,依旧保持有解释力便是一门大学问,要研究这一学问,将迫使经济学家离开书斋,离开各类数据报表,像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一样搞些扎实的田野调查才能出成果。
      
      
      
      而往后的研究领域则更为困难,方向是去解释这些被事实验证了的“前提局限条件”是怎样来的,意即给制度的形成作出一个解释。
      
      张五常看来,如制度的形成、结构的组织、合约选择及价格安排之类,其实是比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意思的话题,但在经济学传统上却长期遭到漠视。
      
      并非没有人尝试突破,例如哈耶克,这位无法归类的经济学大师,后半辈子几乎没写过论文,只能以出书的形式表述自己观点的家伙,所做的工作其实便是在后一点上的努力——解释人类社会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不过可惜,张五常给他的评价却是“没有什么大收获”。在我自己的理解中,哈耶克虽有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但最后建构成的体系却存有严重的逻辑矛盾,而且更多是一些解释市场经济形成原因的假说,并没有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因此难有继往开来者。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五常师友们进行的“制度经济学”探索也同样是突破的努力。但张五常的评价却是“可惜误入歧途”。
      
      歧途在于采用了太多无法验证与观察的概念,例如风险、个人品味等等。换来的不是严谨的科学分析,只有无尽的扯皮和理论破产后的修补便利。
      
      
      “经济学最苦闷的地方,是要先打通基础概念与理论的经脉。”在第二卷的后记中,张五常如是说。对于概念清明的强调,可以从他卷一的写作中得到证明。什么叫“价”?什么叫“量”?“功用”这个概念到底有什么价值?“共用品”(大陆译公用物品)的概念该如何厘清?张五常一一作了解释。全然不同于经济学基础教科书上那些陈词滥调。“大道至简”,问题很多时候其实很简单,却无端地被人云山雾罩地谈论,高人点破后,让人豁然开朗。
      
      真的是那些经济学家们犯糊涂,搞一些自己的不懂的概念吗?虽未直言,但张五常等于在暗示,辛劳地去现实世界中考察,搜尽脑汁归纳总结前提和验证是辛苦的工作,而很多事情说穿了其实并没有太多人愿意接受。不如搞些虚无的概念,无从验证,却又能暗合政府的一些行为意愿,摇身一变座上宾,这才是真正的好买卖。
      
      文字的渲染,数学公式的堆砌很容易唬住人。但只消问问现实中的证明,大部分的号称“突破”的经济学理论立刻现了原形,根本解释不了几种现象。
  •      政府干預經濟有兩大理論基礎。其一為所謂的微觀經濟的所謂的“市場失靈”;其二為所謂的宏觀的凱恩斯的以其消費函數為基礎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這兩大理論已被張老頭華麗推翻。說過了,【經濟學沒有市場失靈這回事】不是市場會失靈,是經濟學者的腦袋失靈了。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則從頭錯到腳。
      
       凡舉市場失靈之論者,以為有“壟斷造成dead weigh而無效”、“外部性”、”公共資源無市場而失靈“等之謬。老頭在卷三《受價與覓價》章六刀起刀落,修正了關於壟斷無效率之謬,于卷四《制度的選擇》(博客連載中)章一大談了外部性的胡鬧,在卷一《科學說需求》處理了共用品問題,功力之深厚令人望塵莫及!
      
       可以這樣說吧,有張老頭一半的功力,都是頂級經濟學家了!
      
  •     又读一遍,发现若干值得思考和体会的观点。
      1,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含意规则很简单:假若A 的发生含意着B 的发生(A→B),那么B 的不发生就含意着A 的不发生(Not B→Not A )。这是最基本的验证方法。……验证一个理论含意的唯一办法,是以事实反证。这点很重要。要验证下雨必定有云这个含意(验证A→B),是要以没有云就没有雨(Not B→Not A)的事实作反证。以没有雨就没有云(Not A→NotB)来验证,是一个很常见的谬误(在逻辑学上,这谬误叫做Fallacy of Denying the Antecedent)。A 的发生含意着B 的发生,A 的不发生完全不含意着B 会怎样。说没有A 就没有B,是谬论,但在谬论中过日子的人何其多也!例如,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A),所以在某些局限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努力工作(B)。有些低手认为人不一定争取最大利益(Not A),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每个人不一定努力工作(Not B);这是谬论。
      
      2, 假若读者问:在整个科学方法的结构中,哪一点最重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理论的推测一定要「可能被事实推翻」。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力的。可以说,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来作推测的。换言之,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了。
      
      3,白痴建加油站的例子。(绝妙的阐释了科学方法中假设真实与否的不重要)
      
      4,以抽象思想为起点的科学理论,「非真实」是必需的,因为事实不能自作解释。「不可能太详尽而具体」与「简化」——这些都是可以容许的。但验证条件与真实世界脱了节却是犯了大忌。
      
      5,关于数学的作用:“数学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凡是方程式拆的通的,逻辑一定对。”(对自己逻辑能力非常自信的人,可以完全用语言来保证前后分析的一致,但是这种人少之又少。遇到复杂的问题,完全靠语言描述逻辑,会非常困难以及繁琐,但并非一定不可行。用数学,实际上是减少了“交往成本”,逻辑已经包含在数学中了,其逻辑的一致性已经由古往今来无数颗聪明的大脑反复检讨过了。因此,大家只要用这门语言来交换思想,辩论正误,可以大大降低因逻辑不通而自说自话的可能。)
  •     主流/新古典經濟學錯漏百出,張五常悉數修正革新,讓經濟學真正成為一門實證科學。多虧此公,我得以領略經濟學之精要,對經濟學的理解一日千里,不再懷疑經濟學的科學解釋力。此公乃三百載以來經濟學家之絕頂無疑。時間將證明一切。
      
       經濟學本質
      
       經濟學歸結為“價格理論”。“價格理論”歸結為“需求定律”。價格理論即“選擇理論”。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及社會現象的科學,而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一種選擇,有選擇便有(機會)成本。成本是最高的代價。描述成本變化導致的行為變化便是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是說:在其他局限不變的情況下,當人們為獲一物所要付出之代價(價格)下降,人們對該物之需求量必上升,毫無例外。可能有讀者想到了“吉芬反論”。 In fact,吉芬品只可能存在于理論中和魯濱遜一人世界。越貴越買的吉芬品無法在市場上交易,社會競爭會把吉芬品淘汰!即使吉芬品真的存在,也要排除在經濟學之外,因為吉芬反論違背了自私的假設,會廢掉經濟學。
      
       經濟學理論不難,但處理不易。世事複雜,局限千變萬化,然需求定律的局限是價格(代價)。因此,經濟學的關鍵及困難在於局限的處理。把所有的局限轉變闡釋為價格或代價的轉變,把所有約束競爭行為的安排處理為合約安排。經濟學的實驗室是真實的世界。局限轉變是真實世界的事,因而世事要知道得多。無法在象牙塔里透徹掌握經濟學。
      
      自私的詮釋
      
      
      1、經濟學沒有無效率這回事
      
      自私指人們會在局限下爭取效益最大化。因而經濟學沒有“無效率=市場失靈”這回事。因為“無效率/市場失靈”是說在局限下,人們本可以爭取利益最大化卻沒有爭取。這是違背了經濟學最基本的自私的假設的,因而不可能出現。無數經濟學家之所以大言不慚地談“無效率”,主要是因為他們漠視了一些局限,其中最重要的被漠視的局限是【交易(制度)費用】。新古典經濟學的尷尬可見一斑。
      
      2、 自私的假設是否真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基於自私假設的理論能解釋人類行為。若人是非理性的,在競爭下會被淘汰。
      
      3、 私有產權的選擇是自私的含義。若人的自私本性不變,取消私有產權的結果便是民不聊生!私有產權的清楚界定是價格準則成立的前提,【因而價格準則的成立也是自私的含義了】。
      
      4、 自私帶來利,也帶來害。其利必大於害,否則人類早已滅亡。因自私,稀缺而引致競爭,競爭有約束,約束的競爭是合約安排。市價是唯一不會導致租值消散的競爭機制。但若決定市價的交易費用過大,私有制度下也會有非市場決策。私有產權界定得越清楚,非市場決策越難導致重大的分配轉變,對社會之害越低。
      
      
      經濟學歸結為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之價:經濟學的局限條件【稀缺-競爭-產權-合約-交易費用-成本-代价-價格】同義,故可歸為需求定律的價格局限。沒有稀缺便無競爭,產權决定竞争胜负的游戏规则;资源使用的競爭一定要有约束,否则人类会灭亡,这些约束便是合約安排,故产权是一种约束竞争的合约安排。合約的制定需要交易费用(制度费用)。交易費用是成本,成本是價格(代价),故這幾個局限同義。
      
      
      需求定律之量:兩角度。一是意圖之物,反映人們主觀上對某物或行為的意願程度;二是“有質”之量和“委託”之量的劃分,使質的問題可以轉化為量的問題來處理。
      
      
      小結:
      
      
      經濟學歸結為需求曲綫向右下方傾斜,原因是:
      
      
      1、需求曲綫向右下方傾斜包含了自私的假設,因為需求曲綫的形狀本身便是根據局限下爭取效益最大化的假設得來的。
      
      2、局限條件可以轉變詮釋為需求定律的價格。
      
      3、只要知道局限的邊際轉變,加上需求定律,便可解釋小到小販的討價還價行為大到宏觀經濟制度的運行變遷。經濟學的困難,在於局限的考察、掌握、量度。
      
  •     “同学们要读得开心,最好能先把卷一《科学说需求》与卷二《收入与成本》多读一遍。这对两卷有足够的掌握。卷三《受价与觅价》是好玩的。那是关于真实世界的市场运作,是老人家跑遍街头巷尾的收获。读卷三同学们会体会到经济学真的可以解释,真的可以推断,真的是一门实证科学。”——张五常
  •     直到看到这本书,才挑明了很多心中的困惑。学经济是一定要追根溯源的,现代学说分支太多,好比大树上的枝杈。繁多,摸不着头脑,更容易误入歧途,寻到根部,读懂大师的作品,扎实理论基础,才有可能寻到真谛,解释现象~~~~~~
  •     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不仅仅是个套套逻辑,它还提供了一个观察的新的视角框架,在这个视角下,加入内容,可以对现象进行比过去更符合检验,更方便的解释。
      
      其他的套套逻辑,也可以依此判断其意义。
  •     绝壁:大义觉迷(节选)
        
        饮食货殖,学派纷呈。真知灼见,行天道以富国。浮言诡论,施巧诈以祸邦。重商之流,嗜好金银。重农一派,首倡循环。古典学说,推崇自由。马恩辟伪,揭示剥削。金银之利,实乃输诚授信以张生产。自由之意,绝非放纵无制以任寻租。边际浮饰,辩护利得。克莱派顿,要素和谐。剪刀分析,供求一统。宏观创始,中性自破。币值之要,绳系借贷之重岂是轻弱面纱。就业之重,关乎尊卑之存焉能废弃不顾?货币群小,债权之论。信息不称,假设难立。供给浮说,废税全私。凯恩斯后,重彰信贷。外生之论,痴迷数量之中央控制。内生之说,超脱债务之本位窠臼。呜呼!物欲横流,神思迷乱。先贤形迹,视若无睹。管仲治齐,施轻重慎权衡。计然授策,贵流通尚平均。刘晏理财,治漕运行常平。维喆遗直,裁冗食平赋役。惜哉近人,执相志散。心盲摸象,不亦悲乎!  
        
        利害之式,租税利费。形上一合,相诸百端。坐拥田土,横征粮秣之租。役使奴隶,搜刮人头之税。置办实业,独占创新之利。罗织知识,暴敛产权之费。名之所有,实异所属。弱肉强食,巧取豪夺。实业之出,移为利息之虹吸。农田之获,泄于地租之盘剥。劳者之酬,奉拜债务之抽取。公有之税,流诸国债之绞索。供求弹性,市场力量。角色征战,内外纵横。剩余价值,去归属而现剥削。经济租值,从不变以觅虚饰。诚哉!万般利害,皆系寻租之形。资本索求,蔚成幂级之势。食利伤国,债台高筑。币值企稳,紧缩生存之所需。流民黯然,偿付侈靡之所欲。是故,海内一体,须除贴现之贪婪。化成天下,当去复利之奢望。怀天下以仁人,柔远邦而体世。均输平准,行轻重之术以保万民社稷。重本抑末,张道法自然以和士农工商。财税之策,重本之要。征核所指,租值归属! 
        
        全文见此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4a34b0100zvvr.html
        全文及后续见此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30646.shtml#adsp_content_r
  •     绝壁:大义觉迷(节选)
      
      饮食货殖,学派纷呈。真知灼见,行天道以富国。浮言诡论,施巧诈以祸邦。重商之流,嗜好金银。重农一派,首倡循环。古典学说,推崇自由。马恩辟伪,揭示剥削。金银之利,实乃输诚授信以张生产。自由之意,绝非放纵无制以任寻租。边际浮饰,辩护利得。克莱派顿,要素和谐。剪刀分析,供求一统。宏观创始,中性自破。币值之要,绳系借贷之重岂是轻弱面纱。就业之重,关乎尊卑之存焉能废弃不顾?货币群小,债权之论。信息不称,假设难立。供给浮说,废税全私。凯恩斯后,重彰信贷。外生之论,痴迷数量之中央控制。内生之说,超脱债务之本位窠臼。呜呼!物欲横流,神思迷乱。先贤形迹,视若无睹。管仲治齐,施轻重慎权衡。计然授策,贵流通尚平均。刘晏理财,治漕运行常平。维喆遗直,裁冗食平赋役。惜哉近人,执相志散。心盲摸象,不亦悲乎!  
      
      利害之式,租税利费。形上一合,相诸百端。坐拥田土,横征粮秣之租。役使奴隶,搜刮人头之税。置办实业,独占创新之利。罗织知识,暴敛产权之费。名之所有,实异所属。弱肉强食,巧取豪夺。实业之出,移为利息之虹吸。农田之获,泄于地租之盘剥。劳者之酬,奉拜债务之抽取。公有之税,流诸国债之绞索。供求弹性,市场力量。角色征战,内外纵横。剩余价值,去归属而现剥削。经济租值,从不变以觅虚饰。诚哉!万般利害,皆系寻租之形。资本索求,蔚成幂级之势。食利伤国,债台高筑。币值企稳,紧缩生存之所需。流民黯然,偿付侈靡之所欲。是故,海内一体,须除贴现之贪婪。化成天下,当去复利之奢望。怀天下以仁人,柔远邦而体世。均输平准,行轻重之术以保万民社稷。重本抑末,张道法自然以和士农工商。财税之策,重本之要。征核所指,租值归属! 
      
      全文见此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4a34b0100zvvr.html
      全文及后续见此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30646.shtml#adsp_content_replybox_frame_1
  •     《南方人物周刊》曾经做过一期《“狂生”张五常》,封面上的他目光坚毅,嫉恶如仇,宛如一位鏖战一生剑未收鞘的斗士。背光灯下,标志性的白发飘然透亮,仿佛这位经济大师身上正在散发仙气。
      以“美国通缉犯”的身份近年来在国内屡做惊人之论,纵横大陆,布道于大江南北,行走于庙堂和江湖之间,抛出“中国制度最优论”,在国内经济圈点燃烽火连天,引得11位教授联名批评——此等行径虽然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但是无知无畏的少年亦可为之,学术明星郎教授也能做得来。在我看来,真正让“狂生”之名实至名归,花落五常的,却是他如郭靖一般使出了浑身的学术内功,推倒了微观经济学这颗百年巨树。
      《经济解释》即是他的降龙十八掌。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历经数十位经济学家的添砖加瓦,早已经巍然大观,令后学者唯有仰头瞻仰、埋头攻读的份儿,哪敢贸然对着施工图指指点点,乃至涂涂画画?但是,张五常就敢,不仅绕屋三匝,指出除了需求定律外,经济大厦的其他支柱都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经不起推敲。而且,对着建筑材料该扔的仍,该改造的改造,该保留的保留,一番精挑细选之后,一砖一瓦地按照自己的框架重新建起了一座经济学理论大厦,而且能够立得起、站得稳,自我支撑。这样的勇气和工作量可不是标新立异、只破不立的那些“狂徒”能够胜任的。
      他也不是为了在学界同仁面前一展身手,赢得武林至尊的宝座,更没有什么一统江湖的壮志雄心,不过是不满意无所不包的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实方面的尴尬表现。他不管福利经济学的“好不好”,也不理宏观经济学的“怎么办”,只悬一句“为什么”在其理论大厦的门楣之上。他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也不是逞意气,由好恶,而是放在科学逻辑的尺度之下一一检视。最先露出马脚的就是功用(utility)概念,既然并非实有其物,无从观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大可弃之不惜。“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未被推翻”乃是科学理论的门槛,在张五常一个个抽丝剥茧的反例之下,不少已盖棺论定的经济理论又被挡在门外。
      五常也是受教于经济学重镇,师出名门,非一般剑走偏锋的圈外人士。俯仰于大师的鼻息之下,他何以能够打破精细的门类之分,抽空学界众人脚下的石砖,陷自身于四面树敌的境地?君不见他将福利经济学踩在脚下,将经济著作中的数字、公式抖落一地,将边沁、庀古从经济学家的花名册上一笔勾去?据他自称,这一切全赖他唯一的一点“好处”:不迷信权威,只尊重实证。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有一两个扎扎实实的实例在手,就能够乱拳打死老师傅。所以,不同于一般端坐书斋的经济学家,他常常亲自上阵,将难断真假的经济理论放在现实中检验一番。为了验证价格理论是否正确,他索性除夕之夜香港街头冒雨卖金桔;为了弄明白养蜂人和果园主如何达成“采蜜”协议,干脆自己做了一回养蜂人;为了搞清楚万里养鱼是否可行,就在自家门前养起了鳟鱼……
      当然,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仅仅是一家之言,囿于经验所限,他的不少例证已经被后来者所推翻。他一己之力重建的大厦或许千疮百孔,但是树立起的科学精神却结结实实地立在了那里。实际上,经济学发展史上,新的学派一直层出不穷,每一学派都在以自己对经济本质的理解另起炉灶。张五常是风光正盛的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只是走的远了一些而已。
      
  •     租值的概念。
      不好的制度,比如产权不清,会造成租值耗散。例子:非洲可以种高价值果树的草原,因为产权不清,变成低产值牧场。
      利率的变动会让产品提早收割,因为产品的成长速度小于利率。
      用女性3个职业,歌女、文员和女医生做了精彩的折现分析,以及利率对选择职业的影响。
      无产出的资产价格,依赖于有产出的资产,比如收藏品价格取决于经济。类似于吸收财富的海绵。
      
      
  •     先对书给个评价,有金矿在里头,但是都是金砂,得费劲淘。
      
      张五常有两把刷子,但是文章写的天马行空,要想学到精髓得好好琢磨这书里头那些有用,那些是他自吹自擂。
      
      话说回到标题的内容。有的博士毕业后发出感叹,当初本科一毕业就工作的同学,现在都买了房,而读博出来的人白纸一张,攒首付都费劲。
      
      为什么呢?本科同学毕业出来时,房价低,工作2-3年攒个首付,就买下一套房子。硕博连读的人,多花了5-6年时间,等毕业的时候,房价涨了3-4倍,最夸张的天通苑,05年最后一波经济适用房2650,10年最高潮的时候到过20000,这个差距是接近8倍,一套05年30万的110平三室一厅,10年要卖220万,假设首付20%,05年首付6万,贷款24万;10年首付44万,贷款176万。
      
      读博肯定是增值的,对大部分人来说,博士未来的前景比本科毕业的前景好也是大概率事件,可是为什么买不起房呢?
      
      答案说起来也简单,因为读硕博期间,房产的增值率,比读博的增值率高,而且买房可以贷款,有杠杆效应,就买房花费的代价来说,本科同学一下子就把博士同学甩出几条街去(不考虑未来职场增值速率差异)。
      
      不过这种读博不如本科只是特例,也就是房价暴涨的几年才会有的现象。房价不可能年年暴涨,大部分时间,读博的投资收益率是大于房价增值速度的。
      
      写这篇书评的POINT是,如果把任何行为,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都看成一门生意,投资增值率(或者说利息)和未来现金的折现,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变量。
  •     1求学
      
      a决心——兴趣——集中
      
      b效率——学的快 记得牢
      
      c名师——师以徒名 徒以师名
      
      2为学
      
      a根源——解释现象——认识世界
      
      b核心——1需求曲线
       2在局限下的最大化——效用、财富、收入、租金、利润
       3边际
       4条件
      
      c实证研究——趣例——实践
  •     五常大哥 你的中文实在到了一定境界 真心看不懂 我知道也很欣赏你具备很好的批判性思维,从不把所学理所当然的塞进脑子,而是要学尼采怀疑一切。但真心希望你在七十多高龄还是要多学习中文
      内容的话水分太多,例子有些生硬,可能是语言的关系,少了点没有名家风采
      本书的亮点在于那种怀疑的精神,作者鄙视一切想当然的态度,这是做学问可贵的地方
  •     这篇上主页是闹哪样?..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17742/
      
      “我们不容易想象一个比佛利民更伟大的人生。生于一九一二,他度过的日子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大时代。科技猛进,战争无数,什么主义都出现过。上苍有眼,看中了一个长得不高的人,把所有应付这些大争议需要的天赋都给了他。他于是站起来,寸步不移地为人类的生活与自——+——由辩护,到死为止。”
      
      “二十世纪的主义之争,不是因为佛利民的存在而起,但却因为他的存在而消散了。他站在那里没有谁不知道,我想,既然大家知道,他会永远地站在那里的。”
      
      不明白为什么弗里德曼的两篇文章放在附录里。或许因为是增补的?不得而知。反正当时看到这段文字,就把五常逃难的传奇,美国的奇遇,阿尔钦赫舒拉发布鲁纳的种种教诲,佃农理论里外各项实证研究,还有五常式的傲视天下和无主语句,都抛在脑后。 弗里德曼老师永垂不朽。
  •     此书不厚,每页的字也偏大,其中如果略去作者总是避讳不了的洋洋自得和骄傲,大约这书可以消减的更轻薄。张五常,这老头是目前世界上顶级的经济学家,跟他同辈的不是得了诺贝尔就是逝世的,老人家占尽了世界上最豪华阵容和顶级科研的氛围,所以语言上的咄咄和犀利,不了解的人真是难以喜欢上这个老头。但是老头写起文章真的没有那些小辈好看和漂亮,虽然把经济学凝聚在关键的需求定律上,例子比划的早已不新鲜,我熟悉需求定律只要还是来自于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所以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心里有做比较,之前也看过张五常最著名的《卖桔者说》,那时因为也看了许多经济类的书,而且风格迥异,当时并没有老人家所说的,看的直过瘾。我觉得老人家还是朴质的写文章就好,不用为了证明自己是权威的就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拿出来说事,真正喜欢经济学的学子们纯粹是为了追求知识,不是为了掌握它而在圈子里标价自己的。知识如果让你骄傲,那就寻找其他你不懂的知识吧,人,相较于天地总是无知的。
  •      张五常很有争议。
       曾经常看他的blog,虽没有细看,但总觉得其口气不小,常说自己的文章可传于后世。张口闭口就是那些赫赫有名的经济泰斗们。我深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凡事谦虚是必须的。于是我也像许多国内的许多经济学家对他不以为然了。但他在经济学里的贡献却不会随他的口气大而被淹没。天才有时总有那么些狂妄,虽然他不自认天才,但是经济实证研究被大师大力推崇,有的认为在经济实证研究方面当今他站第一把交椅。因此我就想了解张五常是怎样与经济发生关系的?又是怎样有所成就的?
       《五常学经济》里,张五常较好的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思想形成轨迹,他自认自己散文写得好,这虽与经济研究没有直接关系,却是把观点写得明白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什么都追求快餐的年代,文字能吸引人显然可以增加文章有效传播的胜算,这点他有自知之明。
       张五常认为学习要有经历和名师。
       经历让你对世界的问题有透彻的了解,提出对的问题是解决事情的关键。他认为许多经济理论与事实脱轨,毫无解释力可言。因此,接近生活是经济学家的必修课。这点他首推斯密,认为斯密代表着经济学的传统,而这种传统是需要发扬光大的。
       张五常遇到的名师多多。父亲母亲、小学中学老师、舒巷城、阿尔钦、赫舒拉发、布鲁纳、科斯、弗里德曼......都是他的名师---或者生活上的或者学术上的。他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鼓励,学会了书写,知晓了治学之道。
       该书叙述学习经济的经历是成功的,它将谆谆教诲现于自己的经历中传递给了读者。
      
  •     印象中电视报道里的张五常,满头银发却眼神犀利,眉头紧锁却语言风趣,张扬自得特立独行。而《经济解释》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却和 张五常素日的形象形成很大反差,古朴素雅的颜色配上遒劲有力的毛笔字,显得大气十足,而上下两则小方印更具有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直到阅读内文才知道无论是毛笔字还是方印篆刻,均出自名家之手,可见本书制作之精良,不愧是张五常十一年磨一剑而出的精品。
      
      张五常是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有很多人对他抱有质疑的态度,不仅仅是因为他那著名的“美国通缉犯”背景,还有的是他屡次通过媒体发出的“狂言”,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改革问题,他经常从纯粹的学理出发,提出许多在别人看来非常标新立异甚至能以认同的观点,比如“贫富差距不算严重,没有两极分化”,“反对最低工资法,反对福利制度”等等。不过《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这本书中少了些狂言,多了些理论。
      
      “经济解释”是以经济学的角度,用上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象或人的行为。就像书中张五常讲到的“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证实了。”于是本丛书中,张五常一直以“经济解释”为方法,事实求证为手段,对经济现象进行剖析和解读,语言生动诙谐,道理深刻。比如在谈到“竞争的本质”这一问题时,鲁宾逊荒岛成了最佳的经济事件发生地,又比如讲到“竞争准则”的时候,他拿香港大学教师分房一事做了不少文章。
      
      虽然事例丰富,语言诙谐,但薄薄的一本书涵盖的经济原理纷繁复杂,在张五常特别的叙述方式下,书中蕴含的道理并不是那么透彻明晰,也许就像张五常在序中说的那样吧,选题上很“难”,他并没有考虑以趣味性和重要性为依归,也没有考虑难度的深浅,直抒胸臆,挥洒自如。和其他经济学书籍不同,书中也没有用到简明易懂的图表和方程式,只凭文字表达心中的思想,我想也只有张五常才会做到吧。
      
  •   张五常还有很多粉呢。某些位高权重的人物把他这本书奉为圭臬,还要拿着它好好教训我们这些晚学后辈呢!
  •   还好大学课程里不学他的东西。
  •   想活在真实中的人微乎其微,经济学变成这样子也是暗合了人性吧。
  •   从评论可以看出,LZ对经济学一无所知。扇别人耳光总是容易的,一门虽然年青但也发展了几百年的学科能被没有接受过一丁点经济学训练的LZ轻易推翻?我严肃地建议LZ去认真学习一下最初级的经济学,再来审视自己的这个“书评”。
  •   刚开始看,对于其中的一些语句颇有疑问。原本以为作者原文英文版,此版为翻译的。后来看到书中有申明专门面对大陆读者就不能释怀了。
    LZ举的第一例的最后,“A 的发生含意着B 的发生,A 的不发生完全不含意着B 会怎样。说没有A 就没有B,是谬论,但在谬论中过日子的人何其多也!例如,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A),所以在某些局限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努力工作(B)。有些低手认为人不一定争取最大利益(Not A),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每个人不一定努力工作(Not B);这是谬论。 "
    个人认为最后一小句和前面所叙述的并不存在逻辑关系,更谈不上是否谬论。
    或者说NOT A 和NOT B并不是作者所给出的那两个命题。
    如果把“不一定”换成“一定不”是能说的通的。
  •   可能是表述的问题吧,“不一定”确实不够严谨。但是这里的意思应该是NOT A。我以为。
  •   lz我喜欢你的头像。kill all humans!!!
  •   我在看经济解释,哪些例证被推翻了啊?
  •   看《拆掉思维里的墙》也有提及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不断自我投资的人相较于因为不断换房贷而付出了对应机会成本的人,更容易积累社会资本,对应未来可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收益。
  •   也有反例,比如日本房产挤泡沫阶段,本科毕业的同学先买了高价房子,博士毕业的同学,人力资本既得到了增值,也在几年后买到了便宜房子。
  •   分专业和市场,读博士的ROI不一定高。
  •   弗里德曼老师永垂不朽。
  •   这篇上主页是闹哪样?....
  •   非常不喜欢他像做传销一样在每一本书里孜孜不倦地吹嘘自己同经济学牛人有多少互动,多么惺惺相惜(主要是他被人惜),实在有点恶心。
  •   成绩是有的,缺点也是有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