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作者:鄭寶鴻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在過去幾年,與本港掌故專家鄭寶鴻合作,舉辦過數次照片展覽,內容均以香港島的歷史為題材。這展覽是雙方再度合作,卻以九龍半島為主題。
許多人知道電車在香港島已行駛百多年,卻不知道香港政府於一八九七年通過電車法例,授權九龍倉在九龍區鋪設運貨的電車路軌。但到了一九一零年代初,香港電車公司向政府申請在九龍提供電車服務,而遭到否決。這次展出的照片主要是介紹當時擬定電車所經的區域,包括“英屬九龍”的尖沙咀、油麻地、何文田、望(旺)角及大角咀,以及“華界九龍” 轄下的深水猯、長沙灣、荔枝角、九龍塘、九龍城、土瓜灣及紅磡。此外,展出的內容還有尚未開發的牛池灣、黃大仙、牛頭角、觀塘、鯉魚門,以及新市鎮將軍澳。
早期的九龍,分為“英屬九龍”及“華界九龍”。“英屬九龍”是指自一八六零年,中英簽訂《北京條約》後,清政府將現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割讓予英國的地段,而“華界九龍” (後改稱新界)是指自一八九八年英國強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段。至於現今九龍,範圍則東至將軍澳;南至尖沙咀,與香港島遙遙相對,中間隔著維多利亞港;西至荔枝角;北面以獅子山、大老山及飛鵝山為界,與新界相連,屬於香港三大區域之一。
在香港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二十世紀的九龍,無論在經濟、運輸及社會的發展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九七零年代的深水猯、大角咀及長沙灣,工業大廈林立,設有紡織、製衣、五金等工廠,為香港的工業發展作出不少貢獻。在運輸方面,廣州至香港的鐵路,便以尖沙咀為總站。一九三一年在九龍城落成的啟德機場,更大大促進了香港的運輸及旅遊業。而一九五零年代獅子山下的黃大仙,就反映了香港屋居民典型的生活狀況。透過鄭寶鴻收藏的歷史照片,參觀者對九龍百多年來的變遷顯然會有更深的了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