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與電影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作者:梁秉鈞、黃淑嫻、沈海燕、鄭政恆編  页数:19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香港文學與電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文人與影人的跨界合作非常活躍,文學改編電影在電影發展史上佔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文學藝術與影視藝術互相啟發,成為香港文化的特色。   《香港文學與電影》勾勒香港文化面貌:從早期的電影清潔運動、五○年代的左右對立、六○年代青年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擊、七○年代本土文化的興盛到八○年代大眾文化普及,以及在這些複雜的文化背景中,文學與電影如何以敍事回應,又如何互相激發,帶來了不少值得深思的課題。藉着此刻學院嘗試以電影輔助人文學科教學,中學積極準備電影與文學單元新課程,本書提出香港文學與電影的深度研探,別具意義。   本書除了是文學與電影的研究、作者專論、電影或文學的文類與形式的探討,亦關涉文化政治、史料發掘、歷史再思,展示了種種探討文學與電影的研究方法。全書包括海內外著名學者周蕾、傅葆石、藤井省三、梁秉鈞、羅卡、沈雙、馬國明、劉燕萍、黃淑嫻、陳智德、黃勁輝、許旭筠、鄭政恆諸位十三篇論文,從文本到文化、結合史料與專論、深探異同、情理兼顧,值得細讀。

作者简介

  梁秉鈞   現為嶺南大學比較文學講座教授、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論著有《書與城市》、《香港文化》、《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編有《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短篇小說選︰六○年代》;合編有《重讀張愛玲》、《香港文學電影片目(1913-2000)》、《胡金銓電影傳奇》等。  黃淑嫻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曾任香港電影資料館總編輯,2000-2002年獲獎學金於日本東京大學中文系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女性書寫︰電影與文學》(1997);編有《香港文學書目(1950-1996)》、《香港影片大全(1913-1941)》等。研究範疇包括文學與電影、香港文學與世界文學。  沈海燕   嶺南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曾任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香港專上學院講師。合編《書寫香港@文學故事》(2008),此書獲2008年度香港書獎。  鄭政恆   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秘書,曾任《月台》、《Hkinema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季刊》編輯。2007年在第一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中獲勝,其後出版跨媒體詩集《記憶前書》,2009年獲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推薦獎。合著有《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合編有《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西新界故事》等。

书籍目录

歷史軌迹‧地緣脈絡
– 歌頌邊緣──三○年代香港電影的文化政治 – 傅葆石
– 教育、藝術、娛樂、商業?──第一次電影清潔運動的史料發掘與闡述 – 鄭政恆
– 姚克:從上海走向香港 – 沈雙
文化政治‧本土轉折
– 電影空間的政治──兩齣五○年代香港電影中的理想空間 – 梁秉鈞
– 香港及上海的幾段啼笑因緣:鴛鴦蝴蝶派文學與電影 – 黃淑嫻
– 叛逆、成長與助力──論徐克《倩女幽魂》的改編 – 劉燕萍
普及文化‧媒介對話
– 香港‧童年點滴──記母親(艾雯)的廣播生涯 – 周蕾
– 新民主主義文藝與戰後香港的文化轉折──從小說《人海淚痕》到電影《危樓春曉》 – 陳智德
– 張愛玲的電影緣 – 羅卡
雅俗文化‧創意改編
– 從金庸式港產片看商品文化生產 – 馬國明
– 電影香港與李碧華──論《霸王別姬》、《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川島芳子》 – 藤井省三
– 限制、協商與創新︰論香港電台八、九○年代的「小說家族」影視文學改編 – 許旭筠
– 結構與意義:《對倒》與《花樣年華》的關係 – 黃勁輝
編者、作者簡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