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批判

出版时间:1986  出版社:香港基道书楼  作者:章力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华人教会离弃人文主义,把信仰扎根在神的真道上。三十年后的今天,华人教会的护教学和「福音与文化」的声音多姿多彩,可谓热多光少(much heat,little light)。后辈的我们更要好好聆听教授的教训,听懂他的警告!
——林慈信牧师在《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一文中对章力生博士的《人文主义批判》一书的感言

作者简介

章力生博士是神在近代教会所发出来的光辉,他具备了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的一切条件,他领受了神的丰富恩赐,由醉心人文主义,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心愿,转变而为‘天国之精兵’。二十年来,竟完成中英文巨著凡八十余种,其毅力与博学,实在令人敬佩!‘今日基督教杂志’ (Christianity Today)称之为‘第一流学者之作品’;其主笔凌德绍博士(Dr.Harold Lindsell)誉之为‘世界之光’。Dr.Fulton Sheen总主教读后写信给他说:‘如获珍宝’,而葛培理博士(Dr. Billy Graham)更称之为‘最重要之著作,殊足发西人之深思’。这些奖誉,都说明章博士的灵血结晶,具备了崇高价值。以中国教会而论,章博士在文字事奉上,其影响之大,可说是当代的第一人。(评论转自:www.godoor.net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文主义批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林慈信
         
      “真理斗士”章力生教授于一九九六年元月十九日在美国麻省安息主怀。
        
      章牧师渊若先生,字力生,江苏省无锡县人,生于一九零四年五月九日。早岁熟读经书,深悉国故,关心国是;日击中西濒于危亡,因着书立说,后奔走呼号,孔席墨突,倡自力救国,遂改以字行。
        
      先生早岁负笈沪上,毕业于复旦大学,志于法政,以为救国之道舍此末由。二十一岁时,即在北京任大学教职,为最年轻之教授。继往欧洲深造,入巴黎大学攻法政,并赴英国伦敦、剑桥、牛津,及比、德、瑞士等国,博访周谘,求兴邦建国之道。二十六岁返国,任国立中央、暨南等大学教授、院长。泊中日战起,被中央征召,任党、政、国防等要职,由法政学家而为政略家。战后膺选国大代表,并侨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先生见及社会弊病,由于人心,知治平之道,非赖政法可几。遂沉迷三教,参禅学佛,并兴意振作中国文化及东方宗教。乃创办江南大学于太湖之滨,罗致著名学者,如:钱穆、唐君毅、牟宗三等任教授。并欲往印度大学讲学,籍以联络彼邦学者,同宣扬东方文化、宗教。不意局势转变,被阻滞于印尼三宝珑,忽蒙上帝恩典闻道而归主。逐摒却万事,辞谢约聘,至美国高敦神学院,降心修读神学,时年已五十三岁。毕业后,任教于该院多年,获惠敦大学文学博士,退休时并获赠“卓越名誉教授”荣衔。
        
      先生蒙召以后,上承天启,专心以文宣道,日夜奋笔着述,要把“心中盼望的缘由,……准备回答各人。”(彼前叁:15)并“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3)而持身俭约,寒素坚苦,从不告人,家居不尚奢华,著述不计稿酬。所成中、英著作,大小凡八十馀种,字皆埒金比玉,尤以晚年作品《总体辩道学》四卷及《系统神学》八卷,为精心坚实之作;不惟有学术上之价值,且具有极高之属灵水准,一为卫道,一为建立,使阅者得益。
        
      先生在世寄居九十三年,于一九九六年元月十九日安息主怀。但愿上帝继续使用其著述,“因信仍旧说话”(来十一:4)永垂后世。
      
      
      从最年轻的教授到最年老的学生
      
      26岁的胡适从美国留学归来,即被聘请为北京大学教授,少年得志的他在日记里写下了《伊利亚特》中的名言:“如今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吧!”此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其实,民国时期,在北京还有一位比胡适更年轻的大学教员——章力生先生。
      
      章力生曾在自述中写道:“廿一岁即在北京忝任大学教职,被称为最年轻之教授,校长竟随班旁听,不但因此升格,且蒙介绍赴美执教。”不过当时的他似乎更喜欢欧洲,后去巴黎大学攻读法政,又赴英国伦敦、比利时、德国、瑞士作访问研究,“廿六岁返国,分任国立、中央、暨南……各大学法学教授及国立劳动大学院长,被称为最年轻的院长。”
      
      章力生(1904-1996),江苏无锡人,从小就有才子之称,他的文章得到国学大师章士钊的欣赏,称赞他“文气浩然”。少年得志的章力生,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中,留下了不少开创性的著作。不过他志向并不仅在此,不久后从政,在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国防部都担任过职务,被人称为“政略家”,也有“小戴季陶”的绰号(当时戴季陶是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然而在当时的旧中国,国事艰难,章力生的仕途也不顺利。不久他就脱离政治,心游三教,参禅学佛了。
      
      抗战胜利后,章力生先生得到他的无锡同乡、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已故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亲)的资助,在故乡太湖之滨,创办了占地5000亩的江南大学,弘扬东方文化。当时由于学生爱国运动高涨,国民党不准私人创办大学,连陈立夫创办建国大学的设想都未获得批准。在这种情况下,章力生能建立起江南大学,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关闭了自己创办的学院(即后来赫赫有名的新亚书院前身),来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当时的江南大学,有钱穆、牟宗三、唐君毅等著名学者,在国学、东方文化研究方面可谓阵容强大。
      
      1949年,章力生应邀去由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创办的印度大学讲学,进一步弘扬东方文化。由于政局变化,章先生最终未能到达印度,而是滞留在了印尼三宝垄。滞留印尼期间,章先生开始接触吴乃恭牧师领导的当地华人教会,不久开始信仰基督教。53岁时,章力生到美国高敦大学学习神学,用他自己的话说:“余廿一岁任大学教授,廿六岁任大学院长,被称为我国最年轻的教授与院长,孰知到五十三岁作了最年老的学生。”
      
      自高敦大学毕业后,章力生在该校任教多年,荣获“卓越名誉教授”。章先生著述等身,一生留下上千万字的著作,其中一半是他后半生在基督教神学方面的著作。特别是章先生在他80岁后陆续出版的八卷本,200多万字的《系统神学》,可谓煌煌巨著!
      
      信仰基督教后的章力生也曾经反思自己前半生对中国传统三教的信仰。他认为,佛教“不外是一种人生哲学和修己治心的原理,而与儒家存心养性,明德修身之道,正可相互会通。”不论是佛教,还是儒学,“人的救主,乃其自身,无待外求,这显然是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太虚法师甚至说:‘人成即佛成。’循此说而解释之,佛教不外是一种做人的道理,实在卑之无甚高论。”章力生半生磨难,不再相信人能自救,转而寻求一个自身之外的救主,信仰了上帝。
      
      章力生先生早年从事国学、法学,中年转入倡导东方文化,晚年又成为虔诚的基督教神学家;他近百年的思想历程,值得后人研究与评说。
  •     个人来说,这本书理性地解决了我在寻找生命价值中的所有重大的问题。
      
      我清楚地明白了,为什么我曾经追求“人文精神”过程中,总在一段时间后出现痛苦,为什么一再地陷入了“实用主义”和“道理相对论”而迷茫和质疑。
      
      同时我也意识到,各种宗派的的人文本质,以及踏入普通灵修途中陷阱的危险。
      
      由非人类本身书写的“书”只有一本,这是我在向“以人为本”的圭臬转身后,转向圣经至高真理的原因之一。
      
      许多读者——纯理性、属世的灵魂不能理解,反以为掘的情况,是不可避免。如果真的想感受书中的精神,非祈求圣灵启示不可。
      如果是真正严谨、而又理性至上的童鞋,你可能会真正愿意试试,看是否这本书说的真的是超自然力的。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