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张彻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香港武俠片一代宗師張徹,在他一生電影生涯中建樹良多,尤以「陽剛」的動作片和「暴力美學」的個人風格名重華語電影界。他自五六十年代投身香港電影界,經歷與見聞俱引人入勝。本書為張徹導演晚年所撰,從中國戲曲影響入緒,按年代細述「邵氏」的盛衰、獨立製片制度的形成、港產片的本地特色和合拍片電影的發展。文章見解獨到,並不時列舉大量鮮為局外人所知的圈內故事,以及像邵逸夫、鄒文懷、徐克、吳宇森、姜大衛、狄龍、傅聲、李小龍、成龍、周潤發、許氏兄弟等影壇傳奇人物的成就與趣聞,可讀性高。本書同時收入張徹早年以「何觀」為筆名撰寫的香港電影評論,對岳楓、李翰祥、易文、陶秦四位元導演的作品逐部點評,讀者可從中領略香港電影從五十年代起步,走到黃金鼎盛時代,又面臨變革危機的軌跡。
作者简介
(一九二三至二零零二),祖籍浙江青田,寄籍上海。張徹從事電影工作凡四十年,處女作《阿里山風雲》是台灣華語電影的「開基之作」,張氏為該片撰寫的主題曲《高山青》流傳海峽兩岸,歷久不衰。六十年代初,張徹執導的武俠電影《獨臂刀》,首破港產片收入百萬元的票房紀錄,有「百萬導演」之美譽,並開創了他個人風格強烈的「陽剛」和「暴力美學」男性電影。由這部電影開始,張徹一生導演了97部作品,代表作有《獨臂刀》、《金燕子》、《報仇》、《刺馬》、《十三太保》等,帶動香港的動作片趨於興盛,對中國電影動作片貢獻極大。
书籍目录
第一編 回顧三十年前──中國戲曲的影響
(一) 一個電影人的回顧
(二)粵語「殘」片
(三)中國戲曲的影響
(四)國語片「南下」
(五)「左派」公司
第二編 「邵氏」的勃興——香港式的好萊塢
(一) 邵逸夫
(二)「邵氏」興衰
(三)清水灣建「影城」
(四)動作片
(五)「陽剛」
(六)武俠明星
第三編 「嘉禾」的另闢途徑——獨立製片人制度
(一) 鄒文懷
(二)「嘉禾」自立門戶前後
(三)獨立製片人制度的開始與李小龍
(四)「邵氏」保持現狀
(五)趨向本地風味的前奏
(六)「少林」系列
第四編 趨向於本地風味──許氏兄弟與「金公主」
(一)明星制度說起
(二)成龍、洪金寶
(三)「金公主」
(四)「新藝城」、「電影工作室」、「英雄片」
(五)「德寶」和「新寶」的現狀
(六)「銀都」
第五編 前瞻──香港與中國
(一)夕陽無限好
(二)香港電影經驗不能一場空
(三)香港的環境狹窄
(四)台灣對香港影人的限制
(五)開放對大陸電影更有利
(六)電影大中國
第六編 張徹觀影──論香港導演及其電影
(一)論岳楓電影
(二)論李翰祥電影
(三)論易文電影
(四)論陶秦電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