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蓮 (繁體圖文版)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香港三聯  作者:馮驥才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書是馮驥才先生最具爭議性的作品。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的北方小鎮:窮人家女子戈金蓮幼時被奶奶裹足,雖然痛苦難耐,卻因此嫁入富人家。通過兩次賽腳,她從失寵到得寵,從此由痛恨裹足的人變成這一封建習俗的衛道者。但是當女兒又面臨裹足時,戈金蓮的母性與傳統觀念發生了碰撞,她終於放走了女兒。女兒後來成立了“天足會”,倡導廢除裹足,站在了戈金蓮的對立面。   本書插入了大量圖片,包括馮驥才先生搜集的式樣迥異的“金蓮”圖,攝影師李楠拍攝的《中國最後一代小腳女人》系列照片,還有台灣醫生柯基生先生收集的若干件金蓮實物圖片。它們放大了小說中的一種意象,復原了那些曾經活著的歷史,使讀者的感受更加真切。

书籍目录

序  帶血的句號書前閒話第一回  小閨女戈香蓮第二回  怪事才開頭第三回  這才叫:怪事才開頭第四回  爺兒幾個亮學問第五回  賽腳會上敗下來第六回  仙人後邊是神人第七回  天津衛四絕第八回  如詩如畫如歌如夢如煙如酒第九回  真人真是不露相第十回  白金寶三戰戈香蓮第十一回  假到真時真即假第十二回  閉眼了第十三回  亂成一鍋粥第十四回  纏放纏放纏放纏第十五回  天足會會長牛俊英第十六回  高士打道三十七號附錄  為大地上的一段歷史送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寸金蓮 (繁體圖文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作为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很少谈论中国,但有一样东西很让他关注,这就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三寸金莲”。
       认识一段历史,是《三寸金莲》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我以现代的观念初读这本书,以至于每读到作者细致描写女主人公香莲裹足的种种细节时,我不至于歇斯底里,也扼腕顿足了,甚至不止一次暗骂真是没天理,为什么女性要缠足,为什么不是男性缠足?“小脚一双,眼泪两缸”竟在中国延续千年!
       不过越看到后面,更深入了解知晓缠足这种特定文化后,尤其是从当时的男性,所谓的金莲大师们口中,我也懂了金莲大赛、各种评判规则,就把它看做今日层出不穷的选美比赛,也能慢慢站在古人审美观上,理解他们眼中的“缠足是一种艺术”。
       文化反思,文化追根。我想这是冯骥才真正希望我们领悟到的吧。中国古代的男权意识是根深蒂固的,我觉得强大一方的权威必然要外化为具体地压迫,所以,女性便选择自残的行为来屈服。至于裹足,我想只是这种自残的形式之一,重点不在“足”。不知道怎么天马行空,我又想到,现在好多女孩热衷整容、减肥,借此依靠男方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像也可以看做是变相的自残吧,女孩似乎又在屈服于男权。看来,文化劣根存在于我们的文化深层,想要根除绝非易事。
       嘿嘿,原谅我跑题了,突然又想扯扯古人的审美,上节课还讲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婀娜多姿。古人说美女“樱桃小嘴、脸若银盘、吐气如兰”,放到现在,也是不二的女神标准!这些标准与缠足比,起码没有悖离人性,得以传承。我想缠足近代废止也是基于此的吧。
  •     请观赏百度《踏访山水 收获奇石》将更加的透彻了解金莲了一枚石头的不平凡?!一枚小小的石头所经历的变迁,只有在悄然中铭记,而且只能通过“石头有缘人”进行解读。浙江温州市的王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石头有缘人”,在中国温州楠溪江,王先生去那里探寻“石头”的时候,发现了一枚“三寸金莲石”,在王先生的帮助下,我们才能了解到有趣的“石头物语”。
  •     第一章看到奶奶给香莲裹脚看着心都扯着疼.
      多么怪异畸形,什么"莲癖"只是让我一味恶心.
      但接着慢慢往后看才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如冯先生在文中说的一句话"人世间,往往只有过后,甚至到后世才能明白".
      
  •      冯先生是现代作家里,我最早仰慕的一位。从小就读了冯先生的《酒婆》、《神鞭》,冯先生为我这个乡野小民展现了京津的市井风味。这部《三寸金莲》老早就听说大名,直到最近才翻书找来一睹。
      初读此书,那可真是惊骇。平时我们或多或少的也知道这三寸金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可是看到冯先生真真把它写出来了:八岁的女孩被奶奶强着勒断脚骨,为了塑个好形,还要拿擀面杖把脚骨细细锤碎,真是可怖,可怖!这个小脚,真是畸形、变态!
      可接着读下去,穷家的女娃,竟然因了这副三寸金莲被津门数一数二的豪门老爷看中,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真是令人唏嘘,甚至眼热!怪不得她们都要裹小脚!放到现在,要是只要有一双好脚,不管你门第如何,不管你脸面如何,就能嫁入豪门,保管也会有人趋之若鹜!等进了大宅门里,那可真算是开了眼:众多的“雅士”以“莲癖”为豪,争相比较自家女人的三寸金莲,还总结出了“三字要领”“八字要诀”“二十八条必备”!谁家女人,甭管是媳妇,儿媳还是丫鬟,在金莲面前一律平等。只要有一双满足上述要领的三寸金莲,就能为家族赢得脸面,在家里横着走!
      所以我们的主人公因为这双小脚,进了豪门大院。也因为这双小脚,栽了大跟头,挨了无数冷眼挤兑。最后又因了这双“天下奇材”的好脚,在大院里站稳脚跟,当上的当家大少奶奶。
      然而,消停日子没过几天,民国来了。我们后人自然是知道当时沸沸扬扬,可谓惊世骇俗的“天足运动”。可是,读入书中,竟然情不自禁的为书中的主人惋惜:好不容易才用这双小脚换来太平富贵,禁小脚?那可万万不能!这就是冯先生的厉害之处了:我们明明知道小脚的种种害处,但因了主人公由小脚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以及天足会的会长的那副嘴脸,我们不但不会憎恶这小脚,反而对小脚充满感激。当主人公最后在赛足会上惨败,以致身死之后,我甚至一瞬间不禁对她,甚至是她所在的那个时代,产生了留恋之情。幸好,她死在了自己所向往,自己所培育的新时代里,真是令人庆幸!
      也真是令人汗颜!为着阅读时自己所产生的种种误解、猜疑、向往所汗颜!我不禁抱愧:若是我生在那个时代,自己必然会是小脚的忠实拥趸!!
      掩卷而思,不禁想起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后记中的一段话:“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当然根本不存在,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被人认为毫无意义呢?
      三寸金莲消失了,三寸金莲真的消失了吗?
      
  •      冯骥才的《三寸金莲》是一部奇书,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冯老在用文字展现它们时候却用了一种奇特的角度,从那里看出去只见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也许这一切在冯老的心目中原本就是那样的色彩艳丽而又神秘莫测。这种特殊的感情几近一种只可自己体贴却令旁人张口结舌的怪癖。
       看《三寸金莲》,不自觉地为那个奇异的世界所吸引,那一切看似匪夷所思,却隐隐有着熟悉的感觉。渐渐想来,那尖尖的金莲竟与一件东西是如此地相像,那就是意识。意识是原本以动物出身的人所没有的东西。意识之形成,正如金莲之成型,皆是扭曲为之。书中金莲的评价标准有尖、瘦、窄、弯、小等,在现在的角度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荒唐无比,但在当时的情景之下却是人人习以为常,不觉丝毫怪异,甚至于有的追捧赞叹,有的模仿攀比,好一派趋之若鹜轰轰烈烈的热闹景象!意识的境遇何尝不是如此?在时过境迁之后,“荒谬”与“正常”的差别,仅在一线之间。
       意识力量的强大还在于它对人们的征服和占有。戈香莲本身就如同一只被扭曲而成的小脚,她为它费尽心思,然而对这其中痛苦领悟得最深的恐怕也是她。那怕最终在她心底里对这只小脚是否定的——将自己的女儿悄悄送了出去,让她可以逃离扭曲的阴影——但对于自身而言,她已经欲罢不能。篇末,一个在内心否定了小脚的人却在小脚被人们声讨之际带领家里的女人们站出来为小脚而战,这无异于一种分裂。这就是意识于人强大的地方。就算你领略了它的真面目仍然逃脱不了它的统治。在这种力量之下,即使是清醒,也是被扭曲了的那种。
       再回头来细看这朵奇异的“金莲”。佟老爷的“慧眼识才”、老妈子的“发掘锻造”,佟家“赛脚会”上的一鸣惊人……你会发现这一切与其他的励志成才史完全没什么不同。然而正是这一本正经的版本模式配上以“小脚”为主语的成长史,怎么看都透出一股子荒唐的辛辣味儿。然而我们却不可以放肆地来取笑它,保不齐我们现在一本正经地做着的某些事儿,也不见得比它高明到哪儿去。当小脚对我们或这个社会还有意义的时候,它就是一朵“金莲”;而当我们现在孜孜以求的某些事业在以后某个时候失去了现在对我们的意义之后,它就是一只小脚。
      
  •     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你来我往,而大多是男人。这些人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极少能看到女人的身影,即便有几个女人如浮光掠影一般出现,也是连名字都不知道是谁,只模模糊糊的知道她是谁的妻子---女人总是以男人的附庸而出现的。
      看到这本书,我忽然想到,原来男人叱咤风云的一千年,女人们大约一生十之八九的努力都放在这一双小脚上。男人的世界,有进有退有沉有福,而即便是朝代的更替之于女人又算的了什么呢,哪个皇帝当家根本不重要,深宅大院外面什么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这一双小脚,能让自己立足于自己终身的舞台---家庭。
      想想看,这个国家一半的人--男人,风风光光轰轰烈烈,而另一半的人--女人,默默无闻随风而逝,这几千年竞几乎是空白。多么可怕。
      而观念的改变又何其迅速,短短一百多年,换了个天地。
      ---未完
  •     我不想看带血带泪的带史的长篇大卷,故事,我要故事。
      冯骥才总是极大的满足我,给我的想象力找一个安放的地方。
      无论是里面的宋画的鉴赏还是宋画的作假,都带给我神奇的感觉,生活的气息、真实的力量。
      
      我现在有一毛病,就是一看见“烟花”、“寂寞”、“疼痛”以及“45°C”这样的字眼就难受。而这些真实的、鲜活的(在历史中鲜活的)、不做作的东西,则让我新鲜。
      
      从小说结构、情节安排、人物刻画来说,比不上很王朔比不上余华比不上苏童(我也不知道自己比较的对不,我只看过这些),但又是这些无法替代。——冯告诉了我一些我不知道的,正如书里写的,让我自己来“听其言观其行度其心”,而没有强塞什么。
      
      他写的开心,我读的舒畅。
  •     缠脚一段,看得我冷汗直冒,心惊胆颤
      
      要想和作家一样的心境来读,得相当理性才行。自认轻易不能看
  •      可以在考试周这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阶段让我一拿起就放不下,可见这本书的吸引力有多大。
       一直都无法理解小脚的存在。需要怎样的力量,才可以让几乎所有的旧时女性,硬生生把自己的脚缠成如此畸形的模样,即便只是看相片,都让人觉得触目惊心。而又是什么原因,使缠足流传了几千年都未曾消失,甚至还形成了“小脚文化”。这本《三寸金莲》,虽然无法解答所有的疑惑,但仍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
       主角戈香莲,一生的命运起伏都牵系在自己的小脚上。因为一双好脚被佟老爷看上而嫁入大户人家,却又因为赛脚时败下阵来而受二儿媳白金宝的欺辱,在生下女儿莲心以后本打算自尽,却被古怪的潘妈制止,并教她缠脚的一整套学问。在潘妈跟公公佟忍安的指点下,戈香莲终于缠出了绝世金莲,在赛脚会上一鸣惊人,从此掌管佟家。但在女儿莲心长大公公下令必须缠足时,戈香莲却心软了,将女儿托付给他人,假装走失。
       到了民国时期,政府下令放足,戈香莲带领佟家誓死不从,并与“放足会”的领头人牛俊英针锋相对。在决定性的赛脚会上,戈香莲突然认出牛俊英脚心的胎痣,发现她原来是自己十多年未见的女儿莲心,悲喜交加,最终郁郁而逝。
      
       其实构思并不新颖,当然,只是针对当前来说,说不定在小说初发表的时候还是不错的,但起码我在看到莲心走失的时候就猜到了后来的剧情发展。不过,整个小说的point不在这里,而在于:金莲为何会持续存在?金莲美吗?如果不美,为何这么多人为此如痴如醉如狂?(书里所记载的赏莲文化的确让人叹为观止)如果美,为何中国人会欣赏这样一种残缺扭曲的美?再进而联想到中国文化里面的审美观,赏石必须是瘦、皱、漏、透,赏梅必须是横、斜、疏、瘦,所谓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传统山水画也异于西方水彩的浓烈艳丽,而是以清淡疏远为上。综合看来,似乎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的是一种孱弱的、柔软的、残缺的而略带病态的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审美观呢?再转而思考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对社会而言,最突出的词是“仁”,对个人而言,最具代表性的词是“君子”,二者所蕴含的,都具有极力避免冲突与尖锐的成分在内,如古代文人所崇尚的玉一样,温润内敛而不张扬。那么,上述的审美观,是不是就在这样的一种价值体系下所培育出来的呢?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很遗憾冯先生并没有在后记中提出明确的剖析,或者有提到但是不合心意被我自动忽略了,哈哈~~~所以,也只能基于仅有的一点感知水平,进行有限的揣摩与思考,若能等以后有了更多的积累与沉淀再思考这个问题,说不定会收获更大。
      
      
  •     忘记是小学还是初中时候看的,
      应该还不止看了一遍,起码两遍。
      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字字玑珠,色泽饱满。
      
      还能记起来的一些片断就是,
      戈香莲被她奶奶裹脚时的骨头咯咯折断的恐怖描述。
      各种儿的赛脚会,女人想尽办法秀脚夺魁,男人品酒论足色迷迷。
      还有香莲的女儿叫莲心,是个天足派,绝对是戈香莲小脚派的反对力量。
      
      今年过年回家定记得再翻出来读读。
      读后感后补哈。。。
      
      突然想起外婆也缠的是小脚呢。。。
      她老人家今年九十大寿了。
      
      
  •     看到了传说中三寸金莲的事实真相,悲乎哀哉!!女子缠足只为取悦男子,完全把女子本身物化,就像一件东西,任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真是可悲可叹可怜可气可恨可感可慨!!
      
      女儿当自强,一千多年的缠足文化束缚住了女性心理和身体的发展,女儿当自强,即使在今天,对于那些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的思想我们还是要 一样战斗到底!!
      
      我就要用我的大脚片子哗啦啦响啪啪的四处乱跑,震动这地球!告诉世人,男女社生来平等,再不要把玩物的意向加到女性身上!1
      
      可气可恨!!看着大脚丫子我就觉得解气!!
  •     三寸金莲 是喜是恶 各有各的想法 这脚 该缠该放 各有各的争论
      
      为何缠?自古以来 女为悦己者容 男人喜欢 女人就打扮 若说这裹脚是从南唐后主李煜那开始的 那这话就该说是女为己悦者悦己而容 或只是争宠 那裹脚还真是虔诚的延续了它的起源 那到底是为了男人 还是为了自己?古时女人没有自己的地位 自己的一切都依附在男人身上 杜十娘虽有百宝箱却无法独活于世 除了几个个别的 不都是靠着男人活着 这裹脚也只不过是生存之道 也不用非说女人裹脚象征着被男人控制 没有了自我个体 即使不裹脚 女人也没有 所以 缠是为了活下去 可怎么连有着活下去的欲望也是错的?
      
      放 当初中国海师被日本军打得落花流水 愤怒的晚清革新者就说中国要站起来 要改革就要除旧 从何下手?自然要从这有着久远文化的小脚开始 当然古汉语也被废除了 可却不比这放脚闹得凶 书里写的当时争论要放脚的理由就是中国的女人 中国人口的一半 都被这小脚牵绊 不能正常作业 路走不好 跑都跑不了 所以中国的落后是受中国女人小脚的拖累 听着有点道理吗?有吗?真有吗?的确有很多西方人惊奇中国女人的小脚 可也同样有人惊叹小脚老女人上山之如飞 中国落后不在小脚 也不在古汉语 根本没有自己地位的中国女人怎么可能是其落后的原因?如果说从当时男人们嗜脚嗜金莲的程度可以对中国当时的落后略有一瞥 那是一点都不勉强 可怎么这罪名就被扣在了女人的一双脚上
      
      因为社会结构 于是想出了用小脚取悦男人 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男人只晓得捧着裹好的小脚流口水 要受裹脚之苦的是女人 要狠下心让自己女儿受同样痛苦的还是女人 响亮的口号鼓励中国姐妹们放开脚 站起来 可讽刺的是 真的放开脚后 就站不起来了 说放 就扔掉鞋 扯掉布 却不知道那布里裹的哪止是女人畸了形的一双脚 更是尊严啊 甚至胜过贞操的一双脚 即便嫁了人 也不会脱下裹布给夫君看一双赤裸裸的脚 有人宁愿死 也不愿拆下这布 可就有人要她们死
      
      当初要裹 于是世世代代的缠上了 更好的活了
      到头来 也是为了更好的活 便要放
      一缠一放 男人看的赏心 说的容易
      而女人 总是这历史上的受害者
  •      刚买这本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它的光辉,只是觉得想去了解关于三寸金莲的故事。但是一读过了这本书,就发现我爱上了它,都不记得读了多少遍。故事很感人,也有很丰富的知识介绍给我们。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     漂亮的封面吸引我把它取下货架,生动细致的描写让我捧着它足足在书架前站了一个小时,使我大开眼界的故事内容不得不买回家一口气读完它。我奶奶就是小脚,只觉得小脚很丑,走路不稳,只觉得小脚就像手边的水杯一样平常无奇,但是当你打开这本书后,你就会惊呼:天啊。
  •     戈香莲这个传奇的小脚女人究竟有没有原型?
      
      尽管图文本上有一幅黑白的照片注着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戈香莲照,但作者并没有指明原型为谁,网络上多数人也觉得文艺创作无需刨根问底。
      
      无论原型研究也好,还是作者文艺创作也罢,我是宁愿相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群裹着小脚的女子,她们的身姿荡漾,或凄楚,或神气,或传奇,戈香莲的故事不过是汇聚了多数女子的缩影。
      
      那些曾经骑着英俊的骏马、飒爽英姿的女子,怎么后来如囚徒一般幽禁在高宅深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些曾经和胡姬们一起挑着疾如旋风的胡旋舞的劲爽双足,怎么到后来被缠裹成丑怪无力的模样?
      
      一千年了,小脚成了约束女人的一种形式,而男人则变相的将这秘不示人的小脚改造成性器官,任意玩弄。文中的主角戈香莲就是成千上万小脚女人的缩影,道出这裹脚背后的辛酸。对于女人只能凭足下尺寸来取得社会地位的现实,小脚女人们是无力抵抗的,只能顺从命运,顺从社会。这是男性为主宰的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专制!
      
      记得姥姥在世的时候,我常常好奇她脚的形状,好似没有完全长开,几个脚趾蜷缩在一起,无论如何也抻不开。姥姥说,那是小时候缠小脚留下的,尽管没过多久就放开了,但是终身也落下了这种残疾。即使是幸运放足的姥姥也未能像正常人一样任意奔跑,终年穿着比常人小一号的鞋子慢慢的走着,遇到河沟总要小心翼翼,注意脚下的重心;更何况那一千年来长年累月裹脚度日的悲情女子呢?
      
      世纪末的时候,姥姥去世了。报上说,随着最后一批小脚女人的亡故,缠足已然在当代的社会历史中黯然消逝。而我们这些幸运的一代新鲜女子,精心的给自己的脚趾涂上炫目的甲油,脚脖上带着精致引人的装饰,穿着各式各样精致的鞋子,自由的奔走在新时代的大街小巷,也许我们应该认真品味一下这未曾感觉的幸福……
      
      书籍的封底上,冯骥才和一堆小鞋的黑白照片,作者手指向前,向读者发问:“你说我为什么写《三寸金莲》?”是啊,他为什么写这样一本书呢。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冯骥才遇到一个美国读者,她说他的书写得诡谲狡黠,荒唐有趣,让他无可奈何。难怪作者要在封底照片着重质问读者,你说我为什么写?真是应了书前闲话中的一段:“您自管酽酽沏一壶茉莉花茶,就着紫心萝卜芝麻糖,边吃边喝,翻一篇看一篇,当玩意儿。要是忽一拍脑门子,自以为悟到嘛,别胡乱说,说不定您脑袋走火,想岔了。”就是担心有的读者相差了,甚至走火入魔成为像书中那些莲癖,以金莲为美,冯骥才还特意在附录中收藏了自己给记者李楠的摄影作品《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所作的序言——《为大地上的一段历史送终》。再一次强调了捕捉千年畸形文化痕迹的历史意义。“一个时代嘲弄一个时代,往往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危险。因为一个荒谬的历史不仅需要嘲弄,更需要追究……一同正视小脚是为了未来。”
      
      冯骥才做到了让他的读者了解他的写作动机——很大程度源于新的出版版本。新星出版社2005年9月以图文本的形式正式出版《三寸金莲》。尽管初次发表时备受争议,但就像冯骥才所说的,现代社会宽容多了,也渐渐悟出埋藏其中的深意。因此在写成该书20年后,他并未在文字上作重新的删减,反而是选用了台湾金莲藏家柯基生的大量文物图片,记者李楠的写实照片以及他自己的一些文物藏品。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配着文字,让那段千年历史的缩影突然间历历在目,清晰可触。从160年前的天津城厢图,到缠足妇女图像,再到各地各式各样的小鞋文物,彩色清晰的图片,一下子将现代社会不曾出现的小脚历史展现在读者眼前。如此丰富的史实,“鲜血淋漓”般放在眼前,还有哪个读者会对此浮想联翩,妄想重现小脚当年的“丰姿”?
      
      作者曾在图文版序言中说,评论家将其作品列为“历史小说”、“传奇小说”、“津味小说”——全是胡扯!呵呵,其实冯先生何必同评论界如此动怒呢。如果配着丰富的史料图片能让读者明白了创作真诣,被冠以“历史小说”“津味小说”等等之名又有什么关系呢。呵呵。16开的彩纸,14个印张36.00元人民币,尽管有些“贵族书”的味道,不过和那些动不动就用彩纸的书籍来比,太值了!(怎么越写越像软广告? -_-|||)
      
  •     初中的时候看三寸金莲这本书,当时对其中的一些描写不是很了解,但是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好象是说香莲的眉毛画的很淡,象在月亮上面做梦.还有就是情节的离奇.那时对三寸金莲是没有很多了解的,所以感触也不是很深.
      后来才知道姥姥是缠过的,好象是刚缠上就解放了,所以脚也放了。前不久又看了一遍这本书,要说这次有什么更深的感触那也是没有,呵呵,但是其中的一些东西却更让我迷惑了.到底这金莲里有什么东西呢?让那么多的人迷在其中?这些疑问我是暂时解不开了,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也会一直保留的.
  •     窝在上海等飞机的时候穷极无聊,看冯骥才的《三寸金莲》插画本玩。看了才知道,原来一双小脚有那么大的学问,然后庆幸,好在不是生在要缠小脚的年代,不然好好的天足变成怪里怪气的尖尖小脚,怎么受得了。
      
      话说回来,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们都有点怪毛病,前朝时候喜欢在庙壁岩石上题诗玩,玩得腻了跑到风月场所为妓女吟诗作对,最后酸得滴出水了居然拿女人的脚做文章,清末年间江南地区有“赛脚大会”,有精于品脚的专家,还有擅于写小脚诗的墨客,真是无奇不有。据说那个年代,有钱人家的老爷公子们没事就爱凑在一起,叫上一壶茶,那可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是点评谁家的姑娘媳妇脚裹得好,裹得精妙,裹得有创意。根据冯先生的记载,一双金莲有许多名堂,有所谓的16字决,如今是记不明白了,好像是不仅要小,还要“轻”,又要“飘”什么的;根据不同的裹脚形状,给附上不同的名称,有什么“荷叶边”啊,“海棠叶”啊;就连那小鞋也根据功用的不同,有外鞋、套鞋、便鞋、软鞋等等的分别。小女我本以为小脚就是小脚罢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文人们玩遍了四书五经、读通了唐书宋史,没的捣腾了,把脑筋动到小脚上来,连这东西都整出一套学说,偏偏没人研究强国之道,清末之迂腐、之萎靡堕落,可见一般。
      
      彼时曾看过一本小说《青楼怨》,不晓得是哪个年代的旧书了,惟独对其中裹脚的一段记忆犹新,说是奶妈把白布剪成长长的条,准备好麻线大针还有碎磁,抓起闺女的脚就往下拗,拗一下洒些碎磁,立刻甩开长布,刷刷的裹上,再用针线密密缝上,也不管女孩疼得哭爹叫娘,口里直说:给你裹脚是为你好,不然将来你定要怨奶妈的。。。。害得我边看边抽冷气,还不理解为什么要洒碎磁,后来才知道,划破了脚出了血更容易让小脚定型,都是民间的偏方子,却不知害苦了多少女孩儿。
      
      现今我们看清末民初照片画像里头梳着“大拉翅”的贵族妇女,个个小脚伶仃的,真像圆规的两细脚似的,只能坐着,站起来怕是根本站不稳吧,更别说跑步前进了。凡是有点资产的人家费劲心思把女孩儿的脚往小里缠,就是为了标榜自家的闺女是真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生来就是给富贵人家养的,做什么都有奴仆女婢,用不着亲自动手。越金贵的小姐,脚就越细,越不会走路,好在中国还有解放的一天,不然女人的脚迟早会退化成没用的摆设。
      
      其实现在看来,小脚是很病态的畸形,所以我不明白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以小脚为美,甚至有人专以把玩小脚为乐,更是让我觉得是近乎变态的举动了。把正常漂亮的双脚挤成鸡爪子似的怪样子,既不能立,又不能走,有什么美丽可言,每天睡前还要清洗长长的裹脚布,麻烦到姥姥家了,碰上个懒惰的,十天半月不清洁一次,就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了”。
      
      如今的三寸小鞋也成了稀罕的收藏品,有人居然收集了上千双,说是一种文化的研究,一个时代的见证,而这类的收藏我是不赞成的,写些文字考量考量就算了,何必收集旧物。男人看了心里不觉得什么,或者还以为美;女人见了,只会觉得愤怒,觉得委屈,那是一个时代女性受尽屈辱的象征,更是女性盲目盲从的见证。绣花鞋做得再精美,也是斑斑血泪筑就而成,这种残物,存之何用,不如一把火付之一炬。
      
      所以最后,还是庆幸生在新中国,不用成为小脚的下一个牺牲品。也希望历史的未来,不要再想出奇奇怪怪的玩意折腾女人了。
  •   “保不齐我们现在一本正经地做着的某些事儿...对这个社会还有意义的时候,它就是一朵金莲...在以后某个时候失去了现在对我们的意义之后,它就是一只小脚。”
  •   政府下令禁止,几十年都禁不了,
    可见旧习俗乃至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   变态的年代,疯狂的人民
  •   觉得作者写这本书用意在于批判那种荒唐的观念,却也在于对文化的探讨,还是很有意义的……
  •   如果把小脚的罪都怪到男人身上就过分了,,,最多也就是推波助澜,,,
    不信你看今天的女人们减肥的减肥(经常有减死的),整形的整形(这个可是直接刨开了磨骨头),隆胸(把胸刨开了往里塞塑料袋) 打针,抽脂(插管子到肚子里把油水吸出来),胎盘素(连婴儿也不放过),,要多B级就多B级
    可没见谁逼他们啊,相比之下,裹小脚可真是又方便又环保
  •   可怕
  •   那今天的隆胸呢?
  •   看到香莲奶奶给她缠足那一段,
    我真是吓惨了,终觉得自己的脚被裹上了一样。
    在天涯上看到过真正的小脚,太恶心了
  •   才刚看,觉得今天的脚幸福。可觉得不过时代观念不同使然,在那个年代,你我都免不了裹脚厄运。也许也会觉得庆幸。香莲之明智就是能看到时代变化,送走自己女儿,逃掉裹脚。
  •   觉得不能直直肯肯的说当时病态,只是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审美观,西方的紧身胸衣,古代中国的裹小脚,现代的隆胸隆鼻抽脂等等,都只是代表不同的美感表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