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出版时间:2002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錢穆  页数:20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書為作者的專題演講集,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財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講  漢代  一、漠代政府組織   甲、皇室與政府   乙、中央政府的組織   丙、漢代地方政府   丁、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二、漠代選舉制度 三、漠代經濟制度 四、漠代兵役制度 五、漠制得失檢討第二講  唐代  一、營代政府組織  ……第三講 宋代第四講 明代第五講 清代總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这本书能帮人学到很多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历史知识。有来龙有去脉。
  •   性价比很高,印刷很好,推荐购买。
  •   失望就是这样,因为曾经有过希望。
  •     1、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避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因此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需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
      
      2、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我们此刻,一面既否定了传统制度背后的一切理论根据,一面又忽略了现实环境里面的一切真实要求。
      
      3、现在再说到每项制度之变,也该有一可变的限度,总不能惟心所欲地变。所贵的是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源之可靠性愈大。换言之,即是其生命力益强。就中国以往政治论,宰相权给皇帝拿去一定坏,用人无客观标准,一定也要坏。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
      
      4、凭事实讲,科举制度显然在开放政权,这始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
      
      5、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于是进士轻薄,成为晚唐一句流行语。因循而至宋代,除却吕家韩家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农村子弟,白屋书生,偏远的考童,骤然中式,进入仕途,对实际政治自不免生疏□格,至于私人学养,也一切谈不上。
      
      6、但宋代的国防精神是防御性的,不敢主动攻击,用意始终在防守。把募兵制度与长期的防守政策相配合,这却差误了。一个士兵募了来,轻易不脱行伍,直养到六十岁,还在军队里,其间只有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可用。三十岁到六十岁这三十年,他已老了。而且在军伍十年,精神也疲了。这样的军队,有名无实,于是只有再招新的。因此军队愈养愈多,纪律又不好。队伍多了,虽不易捍御外侮,却很能引起内乱。宋人最怕唐末五代以来的骄兵悍卒,但宋代依然是兵骄卒悍。国家不能不给他们待遇,而且须时时加优,否则就要叛变。政府无奈何,加意崇奖文人,把文官地位提高,武官地位抑低。节度使闲来没事做,困住在京城,每年冬天送几百斤薪炭,如是种种,把他们养著就算。养了武的又要养文的,文官数目也就逐渐增多,待遇亦逐渐提高。弄得一方面是冗兵,一方面是冗吏,国家负担一年重过一年,弱了转贫,贫了更转弱,宋代政府再也扭不转这形势来。
      
      7、地方政治一向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大一问题。因为中国国家大,地方行政之好坏,关系最重要。明代亡国以后,当时有两位大史学家,痛定思痛,来讨论明代政治制度,和此下中国政治的出路。一位是黄梨洲,他著了一部《明夷待访录》,他最注意的是明代废宰相那一事。他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另一位顾亭林,著有一部《日知录》,他曾说: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之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他举了历史上许多例来讲。总而言之,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他们两人的着眼点,一上一下,各有不同。黄梨洲注意在上面,顾亭林注意在下面。但我们若细看全部中国政治史,便知他们两位所说,同样是颠扑不破的教训。
      
      8、西方社会有阶级,无流品。中国社会则有流品,无阶级。这也是双方社会一大区别。直到今天,流品观念在中国人脑里还很深。譬如教书人,是一种行业,衙门里办公文作师爷的也是一种行业,但行业与行业之间,却显分清浊高下,这便是流品观念在作祟。又譬如文官武官,一样是个官,官阶品位尽相等,但在流品观念下,则文官武官又显然有分别。这是中国社会独特的传统,西方人不易理解此分别的。
      
      9、历史上的事情,有些摆在桌子面上,有些则隐藏在桌子底下。一般谈历史的,只注意桌子面上事,譬如宰相怎样,六部怎样,而没有注意到桌子底下一样有力量,一样有影响。
      
      10、大抵中国政治界里胥吏所经管的,不外此七项,即铨选、处分、财赋、典礼、人命、狱讼与工程。其实政事之大者,在当时也只此七项。
      
      11、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所谓方法与权术,二者之间,当然又不能仔细分。而且一个制度之成立,也当然有许多复杂关系,总不免夹带有当时一些私意的。要说建立一制度,而绝对地大公无私,不仅古代历史未之有,就是将来的历史,要说一个国家建立某项制度,而绝无人事关系,绝无私心夹杂,恐怕这希望也还远。不过公私之间该有分量的轻重。现在再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究竟是出于公的多呢?还是出于私的多?究竟法术的意义重呢?还是制度的意义重?
      
      12、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要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建立在主权观念上。所以西方有神权、王权、民权的分法,到现在便是国家主权在民众。中国讲政治,一向不讨论主权在哪里。譬如说明代的政治主权在哪里?这种思想,中国很少见。中国人讲政治,一向看重在职责。只论政府该做些什么事?它的责任该是些什么?它尽了职没有?而并不讲主权在哪里。主权的背后,则是一种自由意志。譬如这一只茶杯,若说主权属于我,便是我可自由使用此茶杯。这是权利,非道义。若不论主权而论职责,职责所在,应有尽力践行之道义,便无所谓自由。这是双方政治思想上一绝大的歧义。现在我们不妨照西方人的思路来略一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主权究竟在哪里。我们依照历史现实看,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它的政治主权,不可能操在一个人手里。若有一个人把这主权操在手,因国家太大了,他难得掌握住。故掌握政权者,一定得是集体的。譬如西方吧!神权有宗教团体支持。王权有一般贵族支持。俄国的沙皇,有许多贵族家庭拥护。法国大革命以前,也有很多贵族在支持其皇权。所以皇权政治,或者把此权分掌在贵族,或者把此权分掌在军人,我们可以说,一种是贵族政权,一种是军人政权,而往往这两者间又不容易区分。因为贵族大半都是军人,军人掌权,也就成为贵族乐。今天共产党批评西方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的政权,当然英美社会上有许多工商大资本家都在拥护这政权。而共产党自身则称为无产阶级专政。以上所说,神权皇权资产阶级乃及无产阶级,只要说到政权,则全是集体来掌握。可是我们中国历史从汉代起,就不能叫皇权,因皇帝一个人不可能掌握一个国家的大权。也不能说它是贵族政权,因自汉代起,已没有显然的贵族。说是军人政权吗?我们也看不出汉政府以下,是由军人掌握的。说是资产阶级的政权吗?中国一向没有资产阶级。所以若说政权,则中国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大权都掌握在士──读书人手里,从汉到明都如此。而在考试制度下,读书人跑入政府,也有种种规定。在制度规定上,是绝没有世袭特权的。因此中国社会上的读书人,士,只是一种流品,而不成为阶级。现在再问中国政治何以特地会发展出这一种制度来,把政权交付给一辈读书人,士,而存心防止贵族军人与富人穷人的一切专政呢?这便该进一步说到中国的政治理想之重职责而不重主权之一点上。此属政治思想的范围,但制度与思想实为一体之两面,故附带在此述及了。
      
      13、任何一朝代,既没有一种私的力量在支撑,它腐败了,天下便乱。而实无一个阻碍我们拨乱返治的真力量。现在则有此一个力量在阻碍我们非把此力量打倒不可。这个非打倒不可的情势,就逼成了革命。
      
      14、以后满清是推翻了,不过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这因当时人误认为满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又误认为此种制度可以一言蔽之曰帝王的专制。于是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但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到底还脱离不了全。而政治权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那个权推翻了,别个权一时树立不起来,一切政治也就不能再建设。所以孙中山先生主张革命之后先要有一个心理建设,这是看来很正确的。
      
      15、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制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制度愈繁密,人才愈束缚。这一趋势,却使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何以呢?因为他们一切政制,均决定于选举,选举出来的多数党,就可决定一切了。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人、重事实。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法治之下,人才就受束缚了。所以明末的黄梨洲要慨然说:“有治人,无治法。”这因一向制度太繁密,故使他太不看重法,太看重人,而要提出此主张。但尚法并非即算是专制,而中国历史上平地拔出的人愈后愈多,而自由展布之才,却愈后愈少了。此后的我们,如果不能把这种传统积习束缚人的繁文琐法解放开,政治亦就很难有表现。刚才我们讲,中国社会上想从政做官的人太多了,但又再加上这些法令制度的繁密,来重重束缚他,这就是中国政治没有起色的根源。
      
      16、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来简化,使人才能自由发展,这是最关紧要的。但这不是推倒一切便可以成功。重要的不在推倒,在建立,我们说,我们要建立法治,现在我们的文书制度,层次之多,承转之繁,使人一跑进这圈套,就无法得转身。再加上民主二字,好像什么事都待集体商量过,于是文书递转以外再加上开会忙。照目前情形,只要开会和递转文书,已够使每一个人在政治上不能表现出才能。我们天天说我们的法不够,其实不够的不在法,而在才。这也不是我们之无才,乃是我们的才,不能在我们的法里真有所表现。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人才,也总有一个时代的法制。人才无可表现,于是有大乱。若专要法制来束缚人,使人人不获尽其才,则必将会酿乱。我们现在将如何酌采西方的新潮流,如何拿自己以前的旧经验,来替自己打开一出路,来创新发,运新才,这当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政治确实是一件麻烦事,就近代历史看,算只有英国政治支撑了几百年,此外都是几十年一百年就垮台了。我们不能专看别人家,样样向人学。人家的法规制度,同样不能有利而无弊。但人家各自在创制,在立法,他们觉悟到有了毛病,还可改。我们则一意模仿抄袭,就更没有所谓觉悟了。
      
      ---------------------------------------
      
      接下来大致记下重点感悟,不一一展开论了。
      
      1,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读完有种稍稍入门的感觉。以前学习历史,大多只大致知道概念和人事,囫囵吞枣地背下来,而这本书讲了每个制度建立背后的原因,并从大历史的角度评定制度的利弊得失,是真正的大家之作。读时一直在感叹,有着怎样的学识、眼界和气度才可如此评点江山。
      
      2,该书提供了一种历史的分析框架,从职能分配、人才选拔、经济赋税和军事兵役四方面。
      
      3,入世经商,读该书大有裨益。一方面是可了解制度的建立过程及相应利弊,另外经商必然需要对现今社会制度有深刻理解。
      1)具体从历史政治来说,从制度理解上,制度建立重要性,制度不断改进的重要性。
      2)从职能分配上,两个重点问题上的制衡,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各职能间制衡,等级划分与效率。
      3)从人才选拔上,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怎样既选拔人才及人才流动,又保证社会稳定,从各个阶级里面选拔人才的好处,应以何种标准选拔人才,怎样的标准是最有效率的。
      4)从经济赋税上,以民为本,“租”“庸”“调”,究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呢,按人头征还是按地征呢,以钱来征还是以粮来征呢,减轻赋税究竟使哪个阶层获益。
      5)从军事兵役上,从何处征兵,兵的分类及用处,兵在社会中的地位,当时国家处境、疆域及国防资源。
      只需稍稍转弯,便可转换到现今世界及商业组织中。
      
      4,站在大历史的角度看,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论影响力,一时的人事远不及制度。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6,但是,黑格尔说:“人们通过学习历史知道人们从不向历史学习。”的确如此,并非读历史,便能真正借鉴,哪怕遇到的是相同的困境。生而为人,必须面对自身的弱点、心理的惯性和视野的局限性。
      
      7,另外,突然觉得,潜心研究理论固然美,但终究只是理论。如果可以认清现实的种种束缚,巧妙应对,并尝试改变,未尝不是另一种大智大勇。
      
  •     这是一本名字极大气,内容极精悍,篇幅极短小的演讲稿。
      
      分成汉,唐,宋,明,清五讲,每讲又分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四个方面。
      
      这本书不讲历史细节,却解决了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的很多制度性问题。
      
      为什么自汉以来民众对读书如此重视?
      第一在当时无纸无印刷术的情况下书本代表的知识确实不易得到,而且古人只有读书这一条升官兼发财的道路,在古代抑制工商业资本主义化的经济制度下,学问与书本是一种变相的资本。
      
      唐朝那么富强为什么会有安史之乱,而其后是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
      因唐代太过富强,穷兵黩武,刻意开边,府兵制逐渐垮台,便大量使用外国人兵将,造成军阀割据,胡族临制。
      
      宋朝为什么那么多抵御外族的战争,而且都很惨烈?
      宋初因运粮这一经济问题只能建都开封,使国本豁露在黄河边,因此宋代立国基本无国防,而辽已有燕云十六洲,宋无险可守,因此打仗只能胜不能败。
      
      为什么明朝会长时期被宦官把持朝政?
      因为明朝没有宰相,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又因为全中国一切事皆皇帝亲阅,皇帝便渐渐懒惰下去,不上朝了,政令在通过太监交付内阁的过程中,太监多了上下其手的机会,以致代皇帝"朱批",逐渐成为真皇帝了。
      
      此类问题书中皆能寻到逻辑严谨之解答,一切社会现象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制度互相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当然,这是钱穆先生于1952年为当时"台湾当局"演讲的内容,文笔自有其历史性和政治色彩,而且钱老先生对中国古代制度的颂扬之情溢于言表,很明显是在反对当时过于推崇西方民主制度的激进思想,而对外族政治的贬抑又流露出传统的文人情绪。
  •     办医院泰州开病假条【单ΩΩ:535982237】泰州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泰州开病假条【单ΩΩ:535982237】泰州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泰州开病假条【单ΩΩ:535982237】泰州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泰州开病假条【单ΩΩ:535982237】泰州医院开诊断证明办医院泰州开病假条【单ΩΩ:535982237】泰州医院开诊断证明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有关“封建”、“专制”方面的评价。读完此书方知中国之历史,有其糟粕黑暗之时,但似乎并非鲁迅先生所说吃人之历史。两千年前汉朝之政治制度已有极其开明之处,仍然值得今人借鉴。
      一个政府,其机构应当精简,应当给地方以适当的权力,尽量降低地方官员与中央官员之地位区别,如此,则地方官员会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其治下之民,汉朝的郡县制在这一方面是值得称颂的。
      唐朝科举制度的确立,给了华夏足够的生命力,从此政治能够与最底层百姓开始挂钩,寒门子弟通过读书致仕,布衣卿相屡现于朝。
      宋之羸弱,在其地理位置之特殊以及消极防御之国防政策,没有足够的良马来充盈骑兵,又如何能够抵挡北方的蛮族。
      明太祖起于微末而终有天下,明朝算是我大汉民族最后的荣耀了,最近于“宋亡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这句话有更深刻的体会。
      钱先生于清代深恶痛绝,有其特定环境之特定情绪,但大体的评价是没有问题的。清本是北方一极其落后之蛮族,其政治没有任何可称道之处,全是出于一己之私意,当真荼毒中国不浅,纵然有所谓康乾盛世,无非是我华夏千年积累之力以及时代进步之必然结果也。
      读史以知得失,读了钱先生的政治得失,再将之比对于当今政府之政策,得失之间便已有了个大概,于我辈当真受益匪浅。
  •     通看这本书,认为这是一本极好的古代政治基础教材,其中不乏客观的分析和独辟蹊径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钱穆对元清两代的贬斥略显失当,在我看来,清朝并不如他所说是个一无是处的王朝。不过我认为钱穆是个很有独特气节的文人。
      现今缺乏的正是这样有气节的文人。可惜,中国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这种读书人怀古畅今的气节早已在89年后销声匿迹了。现今所存的,要么是对历史政治一无所知,只会撷取表面文章夸海口谈纸兵的愤青,要么就是求生存为名利的阉割学者。
      我为钱穆先生的气节一赞!
  •     1,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有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以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政策,一面常欣羡古代井田制度之土地平均占有,但一面又主张耕者有其田,承认耕地应归属民间之私产。在这两观念之冲突下,终使土地租税问题得不到一个妥适的解决。
      2,汉朝的政治制度,虽不许社会大贫大富,让工商业走上资本主义化。单学文与书本,却变成了一种变相的资本。因为当时尚无纸张,亦尚无印刷术,书籍的传播范围很小。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了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他当一郡太守,便可有权察举。他若连做了几郡的太守,他便是足迹遍天下,各地方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至少对他原来的举主,要报些私恩。若有人来到的郡里做太守,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因此察举过人的子孙,便有易于被人察举之可能了。虽非封建贵族,而有书生贵族。虽非工商业资本,而有书籍资本。国家的政治制度,虽并没有对那些家庭许下世袭特权,但他们因有家庭凭借,无异于有世袭的特权了。
      3,汉代的制度,他们将政府和皇室划分,将宰相和皇帝并列。至少他们懂得皇权之外有相权,至少已懂得皇室之外有政府了。再说到选举制度,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至于经济政策,一面主张轻徭薄赋,宽假平民,一面主张裁抑富厚,导致平等,这也不算得黑暗。
      4,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必须得统一,而实不宜于过分的中央集权。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进步,而地方行政则远不如汉。中央的监察官(节度使)高于地方行政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军队首领来充地方行政首长,则更是大毛病。唐室之崩溃就崩溃到这一制度上。
      5,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6,全国知识分子,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府无法安置,只有扩大政府的组织范围。唐代前后三百年,因政权开放,参加考试者愈来愈多,于是政府中遂设有员外官,有候补官,所谓士十于官,求官者十于士,士无官,官乏禄,而吏扰人,这是政权开放中的大流弊。
      7,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地方贫弱。金兵内侵,只中央首都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
      8,宋定都汴京,无险可守,皆因为离大运河近,可节省些运粮费用,粮食多产自长江流域。
      9,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张居正要以相体自居,他一死,他家就被抄了。虽然他在明代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这就因为认他是一个权臣,非大臣。这不是专就他功业言,而是由他在政府之地位上的正义言。
      10,元明这种行省措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此制度金代即有。外族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制。任何一省都如此,给你这一半,割去你那一半。好使全国各省都支离破碎。既不能统一反抗,而任何一区域也很难单独反抗,这才是行省制的内在精神。中国历史上本没有所谓本部非本部之说法,这原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来做侵略的口实。现如今有华南、华北、满洲等称呼,无形中让人形成狭隘的地域意识,引发地域歧视等问题。
      11,明清两代的地方行政官大都是管官的,不是管事的。事都交给师爷,由吏胥去办。这种师爷上下相混,四面八方相勾结。而管官的官却从科举出身,哪里懂得这些事?
      12,翰林院的益处:明清两代许多名人都出在翰林院。因为考取进士后,留在中央这几年,对政府一切实际政事,积渐都了解。政府又给他一个好出身,将来定获做大官,他可以安心努力。他在进士留馆时期及翰林院时期,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政府之大用。进士与翰林成为政府一个储才待望之阶梯。
      13,清代的所谓制度,都是从满洲部族的私心出发,再照搬明朝的制度。所以这制度充其量谓之法术,而不是制度。
      14,西方人讲政治,一定要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都是建立在主权观念上。所以西方又是神权、王权、民权的分法,到现在便是国家主权在民众。中国讲政治,一向不讨论主权在哪里。譬如说明代的政治主权在哪里?这种思想,中国很少见。中国人讲政治,一向看重在职责。只论政府该做些什么事?它的责任该是些什么?他尽了职没有?
      15,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如是则一切事情,全国中外各长官,都直接向皇帝发生关系,其他旁人全都不知道。这不是全国政治,都变成秘密不再公开了!这秘密政治这当然只能说是一种法术,而不能说是一种制度啊!
      16,由秦汉到明代,中国向不成为一帝国。帝国必然有他的征服地,征服地不享受本国政府平等的统治。英国对香港,就是帝国主义。因为他把国家分成了两部分,一部是本国,一部是征服地,这才始得叫帝国。清代亦类似,清人待满族人蒙古人与中国人完全不同。
      17,太平天国的国名。“天国”体现出他们对西方耶教的迷信,而“太平”二字类似东汉黄巾之乱的太平道。官名则类似通俗小说的官名。若这种国家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当时的洪杨,并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全部中国历史,所以他们只可有失败。
      18,中国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另外一个制度来防制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制度愈繁密,人才愈束缚。这一趋势,却使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
  •     相较于那些优秀的同龄人,我算浅薄无知了。所以这几年勉力看书,期望对事物的看法变得更加深刻全面。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读史是不错的选择。看这本书的目的,一即为此。
      
      12年就买了钱穆老师的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名就很高大上啊,所以不敢拿出去看,不敢在有人的地方看,因为怕被调侃。当时看了一点之后就觉得昏昏欲睡,终究没有看下去。今年整理书架,调整阅读计划,觉得是时候读这本书了,且这么一本大家的史学著作收在书架上,要是被人看到一问有未读过,那可得窘了啊。当然,这不是关键。读史动机不可太浅薄,笑。
      
      怀着一点畏难情绪,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可能12年到现在,因为中途看过几本对历史十分考究的小说,因此在认知上和古代政治制度的距离拉近了,静心看了几页竟觉得颇有味道。
      
      钱穆老师讲解历史深入浅出,一些复杂的或者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难以领会的事情,他会用现代的类似事情举例解释,只要不走神,不马虎,绝对看的明白。文字简洁,文笔生动,没有教科书式的说教,但有观点,有论述,思路清晰,可以吸引人一直阅读下去。
      
      看了本书的收获:
      1.对于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化转变有了整体上的认识。
      2.增加了一种看待历史的角度,即通过“历史意见”来看待那一时的历史事件,而非仅仅以“时代意见”,站在当下去看待历史。
      3.消除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这错误的观念即是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封建专制的历史。在清以前,汉唐宋明,都难以说是专制,更无法说是封建了,为什么?钱穆老师在书里写的很详细。
      
      还有更多的收获我还没有内化,看来,这书还需要反复阅读。
      
      哦,这真不像书评,倒是自己看这本书的经历和一点点收获而已。
      接着看,接着写。
      
  •      钱老的这本书,重点就在说一件事:一个制度,要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并不是当时的制度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的实行出现了问题,那不是说制度本来就是坏的,而是没有一个制度能一直运行良好不需要调整。
      
       中国封建的政府,并不是简单的专制统治即可以解释的。从汉代起,就有了皇室和政府的划分。皇帝代表皇室,而宰相代表政府。皇帝并不是什么都说了算,有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的。
      
       作者认为,中国最专制的,是清朝,因为清朝政府作为外来民族入侵,最需要做的就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朝延续了明朝不设宰相的制度,沿用内阁来管理,方便专制。从雍正开始设立军机处,就更加是专制的代表。皇帝可以直接将命令送达任何人而不经其他人的同意,不像是其他朝代有宰相,即使没有宰相还有廷议等环节。清朝政府没有公开信息,那么必然是专制。
      
      
       就考试制度来说,科考也是为了打通普通百姓与政府的通路。政府抑制商业,人才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千军万马国独木桥,唯有读书高,这样才造成科考难。人才太多没有办法选择,于是才有各种各样的筛选制度,比如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其实都是历史发展演变出来的。即使有了八股文也难解决人多官少的问题,于是就有各种候补官员,等等职位,导致了官僚机构臃肿,即使现在也是一样。
      
      
       一直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是政治难题。中央太强势,地方就太弱,比如宋朝,为了防止军事政变,地方一穷二白,没有钱也没有军队,首都被攻破就啥都没有了;中央弱地方强也不行,唐朝后期节度使在地方掌控一方形成格局,最终导致唐朝的倒塌和解题,不能不看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反观天朝,地方政府只所以需要卖地,就是中央把持了太多的财政资金,地方政府没有办法只能卖地赚钱生活,于是低价大涨,房价大涨,老百姓苦不堪言。消费萎靡不振,都是有原因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前言:方法论、治学趋向阐释
      历史意见,指的是那些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制度早已消失并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
      我上述的历史意见,但就中国历史轮,如今所传历代名臣奏议之类,便是一项极该重视的材料。
      
      第一讲 汉代
      秦代只是汉代之开始,汉代大体是秦代之延续。…… 我们要看政府的组织,最重要的是看政府的职权分配。—>1.皇室与政府之职权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九卿 P7
      大司农掌管政府经济,少府长官皇室经济。汉代全国田赋收入是大宗,由大司农管。工商的税收,譬如盐铁矿,原来收入很少,由少府管。
      P13 吏是地方长官的掾属。汉代官吏任用,有一限制,地方长官要由中央派,太守如是,县令亦如是。但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
      (汉代官员选拔制度)在当时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在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 这样的政府只能叫做士人政府。
      
      制度演化
      P32 选举在汉代也发生了问题。汉代原来的制度,在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选举些举子孝廉,这已经讲过了。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但中国政权,却因开放给全国各地了。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是按照人口比例来考选的。因此中央政府里,永远由全国各地与人民之参加,不致偏荣偏枯。因此中国政府,始终是代表着全国性的,全国人民都有跑进中央政府的希望,事实上也是如此。又如汉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如是则中央政府即使绝对的代表全国性的,而地方政府却又竭力避免其陷于地方性。这样才可使大一统的局面永远维持。而全国各地方声教相通,风气相移,却可使各地文化经济水准永远走向融合,走向平均,不致隔绝,不致分离。
      
      唐代
      P67 唐代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用意在于轻徭薄赋,尤其是在为民制产。至于上层富的,政府并不管。在开始,商业尽自由,不收税,而每一穷人,政府都设法授田,使得可以享受水准以上的生活。与汉武帝以后节制资本相反。
      
      
      宋代
      P92 宋代赋税,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一次总付(地方+中央)反倒加重税负。
      
      清代
      P144 西方人讲政治,一定要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是建立在主权观念上的。所以西方有神权、民权、王权的分法。中国讲政治,一向不讨论主权在哪里。中国人讲政治,一向重在职责。只论政府该做些什么事?他的责任该是些什么?他尽职了没有?主权的背后是一种自由意志。若不论主权而论职责,职责所在,应有尽力践行之道义,便无所谓自由。这是双方政治思想上一绝大的歧异。现在我们不妨按照西方人的思路来略一讲述中国历史上的主权究竟在哪里。……中国的政府大权都掌握在士人手里,从汉到明都是如此。……在制度规定上,是绝没有世袭特权的。因此中国社会上的读书人,士,只是一种流品,而非阶级。
      但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政权,我称之为部族政权。异族政权即为此者。
      P151 秘密政治只能说是一种法术,而非制度。
      P163 宗教在满族人运用下,也成为一种法术了。……帝国主义起源于西方,中国则向来没有。由秦汉到明代,中国一向不成为一帝国。帝国必然有他的征服地,征服地不蒙本国政府平等的统治。
      P169 (康梁)不懂得当时中国的政治,是满族部族政权的政治。掌握主权的是满族人,哪里是像他所谓的皇帝专制,故而以为皇帝只要听我话,便可由皇帝专制一变为皇帝立宪。
      P171 以后满清是推翻了,不过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这因当时人误以为满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又误认为此种制度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帝王的专制。于是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也一气不满意,(又推广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但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到底还拖离不了权。而政治权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
      
      总论
      不好的趋势: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2、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的趋于平等。……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顾炎武(亭林)强调分权。
      3、知识分子家庭最多能维持上三代。相比之下,皇帝的地位和尊严自然一天天提高。
      4、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
  •     1949年,国民党远遁台湾,10月1日,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宣告成立,无产者的新社会需要有新文化,新的政治制度,其对应的旧文化、民族传统、旧政治制度便站在了被否定的位置上,钱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捍卫者,虽然其身不在大陆,然而对大陆反对传统、否定历史的行为是痛心疾首的,1952年,在其应邀作“历代政治得失”的演讲中他作为一个挚爱民族的学者,其对中国政治建设的苦心和理想便可见一斑。
      研究历史者都知道“以史为鉴”,然而钱穆的创见在于,他明确地区分了“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成年人看幼童自然是身体没有力量,语言没有组织,思维没有逻辑,然而站在幼童的角度,其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内在的原因,而长成为一个成年人,也是建立在幼童看似可笑的基础上,惟有明白历史与我们民族现在只是一个主体不同年岁的关系,不用后来的时代意见抹杀当时的历史意见,我们才能不失偏颇地评价历史——当然,年岁愈长并不代表一定会成熟理智。
      在钱穆先生看来,然而中国近代史的可悲而又荒唐的现象却是,对于政治上的一切制度,我们好像拿一种试验的态度来应付,而中国共产党便是最极端的例子。钱穆先生对孙中山尊崇无比,这样说共产党虽然难免有偏颇之嫌,然而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共产党将战局的胜利概念化为其理念的优越,然而这并不构成逻辑上的充分关系,最后新中国的一系列在此思路下的行动统统被证明了不是适合中国的路径,以钱穆先生一言道之——“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再不能增减一字。
      书中讲政府组织、考试选举、赋税、国防兵役制度得失,人事变更,政治的良好运行最终还是需要靠制度来保证运行,但矛盾在于,所有的制度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人,而中国制度只嫌太繁,未有合宜,有一问题而新建一制度,然而不能做到“合时”,“如同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真正的大家高明在于,世间百态斑驳陆离,然而他们慧心能看透世间运行的适乎一切的准则,在这个基础上,类比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冗杂的制度,必然导致机构的冗杂,这样中国即使有才,却受困于束缚,而不能有使其尽才之人事制度保障。钱穆先生虽未明言,然而我们可以说,明快的人事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政治有显著起色的关键所在。六十年后看这一点,放之中国格局,不由得深为警醒。
      在另一篇评论里看到某君说钱穆先生研究古代陷进去却对于当代如何以为鉴不能得出明确的结果,对此说法我深不以为然。就之前所述已可见钱穆对于构架良好的政治制度核心已经道尽,而且如果细心读书的话,会发现钱穆先生在实用方面有这样几点灼见:其一,
      活跃的升迁制度以使行政效率提高;其二,不要害怕贫富差距,允许过富,只要没有过穷;其三,中央集权不可散弱,然而需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性,不论财富、兵力,地方都需占有一定的分量;其四,承平日久,不能废兵。这几点只是读一遍便似乎心如明镜,钱穆先生洞见之深透令人叹服。
      为政临民者,可不慎乎?
  •     陆续读过3遍,确实是大家手笔,也许是我见识浅,类似视角的书还是第一次读。既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又有分析、评论。不知这个版本的有没有删节,有应该也不会太多。可惜钱先生在意识形态方面太推崇孙中山、厌恶满清,从语气方面就显得不太公允。
  •     本书是钱穆的专题讲座稿。通过对中国历史汉唐宋明清五代的皇帝、百官职权、考试制度、经济赋税、兵役等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之解说,以期剖析政治制度一个得失。
       汉代作为第一个介绍的朝代,就好似初建立一个模型,而后各朝代之政治制度得以与之对比,看得出朝代更替中政治制度之演化,得出一个系统体系图表。当中看似只讲述政治,但实则可以了解政治制度对整个国家之深刻形象,百姓生活状况随之呈现。
       书中作者不断强调的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建立,绝不是凭空,而是由当时的国家状态所决定,因此,评论一个制度之好坏,必须把它置于当时的社会状态。而随着制度的建立,执行过程由于许多因素令它的原意扭曲,不能苛责这个制度的用意为恶,只能说明它无法适应长久的变化状态,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而流为弊制。我们看历史,不能用今天的监督去批判,而必须借由当时之实际情况加以考虑。制度肯定是承历史之发展而变化的,因而也断不能简单认为全盘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就肯定是好的,也不能断定我们的制度全部是不合适我们的社会。这个观点,确实惊艳!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朝代迭更,但你可以看到朝代虽变化,大体的政治制度却是一脉相承,特别是文化传统在民众中代代相传,异族统领过,却也没有改变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基。政治基础由经济基础决定,经济基础适应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文化在其中,影响力不可小觑。
       今人读历史,旨在借鉴,观其变化,寻求规律,用以反观我们的现状,或可以了解,存在即合理,不为不是真理。人要适应环境,绝无有求环境适应人之道理。
  •      当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以为至少应该有洋洋洒洒上万字。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史海里,要评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不仅头绪难找,难以说清,而且工作量大,可以比得上“探月工程”。没想到看了钱穆先生的书后,短短的181页,选取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朝代,条例清楚,思想明确,准确地讲述出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讲政治制度不能用专制一词来概括,而是要通过以下的“七端”来综合分析。一是“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二是“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鼓励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三是“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四是“一项制度从创始而臻于成熟,必有种种人事需要和种种用意”,后代人研究他们,仅凭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不能理解到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五是“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我们应该尊重当时各方的“历史意见”,不能用“时代意见”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六是“讨论制度不仅要重视其时代性,还应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应该重视国别性“;七是历史要融入到当时的全部文化史里去讨论,不能孤立抽出来。
       为了达到上面的目的,作者通过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来指陈历代政治制度的沿革,纯从历史事实上来比较它的好坏,根据当时人地意见来说明它的得失“。虽讲历史,但是对我们现在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历史切断,一概模仿外国的制度”,“古今中外一切制度,不会永久好下去,需要后代人在政治上继续努力,永久改进,才不会使政治窒息”......这些都对我们现在的深化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读此书,还可以从作者还原的历史朝代政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等检讨我们现代在这些方面制度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当前的国情,为当前的深化改革指明方向。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书值得细细品味。
      
  •     这部书不是由作者执笔撰写的,其实只是整理过的作者的演讲录而已,饶是如此,此书的文化价值也是非常之高了。
      我非常赞同钱穆老先生对中国政治历史的思维方式,不能一棒子打死同样也不能过分吹捧。对中国的政治史我也不想多做评论,现在只评价一下本书。
      《得失》此书最大的优点就是把中国具有典型代表的朝代政治体制串起来了,而且生动的解释了诸如三公九卿、三省六部的具体职能,这些词汇在钱老先生的解释之下不再是冷冰冰的“腐朽的封建制度”,而是带着暖暖的人的味道。这点看起来没什么,但是若不是博览群书、勤学慎思是很难做到的,由此也可见钱老学贯古今、博学严谨的治学品格。
      当然,《得失》一书也有以下几点之不足:
      一、钱老先生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结构,这几个朝代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忽视了其他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在心理上,华人世界更倾向于对汉唐宋明的文化认同,对其他历史时期则多在心里排斥。
      (未完)
  •      读书期间的历史课本都是按时间顺序编排,一个朝代接着下一个朝代,每个朝代都介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当我们全面了解了一个个朝代后,但总体感觉是比较混沌的,究其原因是没有做横向比较,把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单独拎出来进行比较,既能看出传承又能分析异同,这样对历史的脉络就更加清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题目中便能看出作者的思路,一则讲述中国历代政治,介绍了汉、唐、宋、明、清的政治制度,包括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立法、行政和司法);选举用人制度,包括举荐、考试等;经济制度,包括钱币、赋税等;用兵制度,包括征兵、用兵等。二则讲述了作者的观点,对历代的政治进行评价。
       作者钱穆先生是‘史学四大家之一’,文章言简意赅,夹叙夹议,娓娓道来,令读者感觉轻松愉悦。
  •     写过上一篇“长知识”,有朋友调侃我“省事儿”了,因为我说“与其看我鹦鹉学舌,不如直接读书“。不敢偷懒,有感想都写下来: 160页没打算快快读完,总得写下读后感之后,再行往下读,才没觉着欠着自己的债—-- 不敢偷懒。 先概要说书。 到前几天读完了唐代部分。大体而言,作者每分析一个朝代,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最后总之以“得失检讨”。(本文转自:www.lishizx.com)
  •     可以放入“改变价值观”一类。
      
      正如钱穆所说,从来都被教育过往时代的“黑暗”,却从来没有想要去了解过那些时代。课本上教的不过是一些“史实”,没有分析,没有对比,连起码的前后因果关系都没有,更不用谈横向对比。于是历史在印象中就是一片黑暗一片乱麻。读了这书才第一次搞清楚曾经背下来过的那些概念背后真正的含义。王莽改制改的是什么,两税法变的是什么,张居正为何被排挤。背过的概念从来没有真正明白过,也没有任何兴趣和动力去搞明白。这真是悲哀。
      
      对现状不满,想要有所改变,去看国外,觉得别人做的如何之好,却第一次认识到,从某种角度说,中国的历史才是“政权开放”“平等自由”。以前如果听人这样说,我可能直接屏蔽,觉得此人是“民粹”是"五毛“,但是钱先生说的在理,让我不得不去思考曾经的片面。开篇的七点就说的醍醐灌顶,制度不会“孤立、凭空”产生,总有一时一地的社会和思想状态相配合,不会恒久不变,不会四海皆准,也一定有利有弊。全书看完,觉得民国时代制宪尝试的失败真是有道理,真的只有学习西方吗,回头看看汉代的制度,就没有可借鉴之处?国家要统一,而地方要分权,这种分权只能借鉴美国联邦吗?汉代就已经做得很好,后来却是一代代退步。(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总之,汉唐的兴盛,总有它的道理,同时代跟别的国家横向比比,应该会很有作用。
      
      说清朝不等于整个2000年古代史,清朝的“制度”不是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制度。看着钱先生强调多次的“私心”不可以出制度,便觉得怎么跟当下如此可以类比。清朝是“部族专制”,现在只是把部族的利益换成了一党的利益而已。这么说来“伟大复兴”还真是没有实现。
      
      这书是写在1955年,也不知道对于文革钱先生有何评价。
      
      不过也有一些论述得不够明确的地方,只谈了现象而没有谈原因。为何中国人崇尚“贤人”而不愿意人人参与发表意见?(我想或许是因为农业社会的单一性,大家的利益非常一致)说唐代的军事制度本来是好的,但是后来就渐渐松懈了(每朝代的历史每种制度均如此),这类“松懈”具体是为何?是否就完全不能通过制度上的设计来避免呢?宋代的谏官到底代表谁的利益来反对宰相?在谏官失势后应该还有台官,为何权相奸臣就严重了呢?还有说读书人就已经代表了所有民意,这似乎又有点牵强(或许还是我片面的想要用西方概念中的“民意”来诠释中国的原因)——当然这只是几篇演讲稿,难以事无巨细一一论证。要多读一些才是。
      
      以前觉得要通过”比较政治“研究改革之路,如今才认识到”比较历史“也一样重要。
  •     自身财浅,仅谈下自身感受。钱穆大师此作更开阔我的视野:1、了解历史的另外一面,并不如当前正史所说的那样。2、对于历史,不能一味的否定,不能以当前的价值观评判过去。3、对过去中国政治的认识,有助于对当前制度的改革。
      唯一有个疑问的地方,清朝汉族名将的岳飞后人是岳钟麟还是岳钟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