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文經閣出版社 作者:張雲風 页数:384
前言
推薦序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合稱中國四大美女,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長期來在世人間廣泛流傳,並產生了大量詩歌、戲曲、說唱、小說、電影、電視劇、繪畫、雕塑等文學藝術作品。我的好友,西安學者、作家張雲風先生,年近古稀,仍「聊發少年狂」,為這一文化現象錦上添花,花兩年時間,創作了四部長篇歷史小說《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分別冠以「沉魚篇」、「落雁篇」、「閉月篇」、「羞花篇」,構成「中國四大美女新傳」系列。「新傳」立意新穎,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文筆生動,謀篇佈局,別具特色,讀後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頗有一種欣喜、快意之感。 我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美女多不勝數,為什麼偏偏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四人,獲得殊榮,而被稱作中國四大美女呢?閱讀張先生的「新傳」,似乎可以概括出三個原因: 一是四大美女確實很美。雪膚花顏,冰清玉潔,妖冶媚麗,傾國傾城,怎麼形容都不過分。於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說法應運而生,成了四大美女的標誌性符號。魚見西施而「沉」,雁見王昭君而「落」,月見貂蟬而「閉」,花見楊貴妃而「羞」,多麼精妙多麼浪漫多麼富於詩情的美麗意象! 二是四大美女身上有故事。西施被人用於實施美人計,王昭君看透漢宮醜惡而赴匈奴和親,貂蟬同時許「嫁」給兩個惡魔一樣的男人,楊貴妃從皇帝的兒媳變成皇帝的貴妃。她們的故事很具傳奇色彩,且有廣闊的想像空間,饒有興味,引人入勝。 三是四大美女都很傑出、優秀,來自社會底層和下層,思想、感情與民眾息息相通或有相通之處,遭遇和命運令人同情。西施捨身報國,王昭君化解民族紛爭,貂蟬除奸除惡。這三人為了國家、民族和人民,都是開創了大事業,做出了大貢獻的。楊貴妃則是個舞蹈家,才藝水準絕對一流。然而,四大美女的結局卻很悲慘,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時就香消玉殞,成為恨鬼冤魂,讓人惋惜,也令人悲傷和氣憤。 三個原因中,第三個最為重要。聯想到典籍中記載或提到的其他美女,主要是宮廷美女,如舜帝之妃娥皇、女英,夏桀之妃妹喜,商紂王之妃妲己,周幽王王后褒姒,秦始皇生母趙姬,漢高祖之妃戚姬,漢武帝皇后衛子夫、寵妃李夫人,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魏文帝之妃甄宓,南朝陳後主之妃張麗華,遼道宗皇后蕭觀音,唐高宗皇后武則天及女兒太平公主,宋代名妓李師師,明代名妓陳圓圓,清太宗之妃博爾濟吉特氏(後為孝莊太后),清順治帝之妃董鄂氏,清咸豐帝之妃葉赫那拉氏(後為慈禧太后),清光緒帝之妃珍妃,等等。 她們美則美矣,也有故事,但缺少的正是第三點,其思想、感情、作為,多與人民格格不入,相去甚遠。她們當中,有人狐媚邀寵,有人追逐權力,高高在上,濫施淫威,禍國殃民。世人心中有把秤,用「人民性」作為標準,衡量美女,孰優孰劣,立竿見影。因此,四大美女只列西施等四人,排除了其他美女,順理成章,不足為怪。若有人編列五大美女、六大美女,或許會考慮在冷豔如冰的褒姒、平民出身的衛子夫、號稱「洛神」的甄宓三人中,挑選一兩人加進去,也未可知。 這裡特別需要說說貂蟬。西施、王昭君、楊貴妃,歷史上確有其人。西施的事蹟,見於《墨子》、《越絕書》、《吳越春秋》、《拾遺記》、《述異記》;王昭君的事蹟,見於《漢書?元帝紀》、《漢書?匈奴傳》、《後漢書?南匈奴傳》、《西京雜記》;楊貴妃的事蹟,見於《舊唐書》和《新唐書》本傳,以及《明皇雜錄》、《楊太真外傳》、《開元天寶遺事》等。而貂蟬,嚴格地講,原本只是個文學藝術形象,竟也進入四大美女之列,這是為何?這一形象,最早出現在元代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關大王月下斬貂蟬》劇碼中,後經明代小說《三國演義》的描寫,方成為「公眾人物」。 以四大美女為題材的文藝作品,成千上萬。以同樣的題材創作長篇歷史小說,要不落俗套,要寫出新意,並非易事。張先生的「新傳」,著力在「全新」上作文章:從全新的視角,用全新的素材,構思全新的故事情節,塑造全新的人物形象。應當說,作者這樣做,收效不錯。 四大美女都具美貌,國色天香,風情萬種,然其性格有所區別。西施單純清純,接受和實施美人計,經歷了從無知、懵懂,到困惑、覺悟的心路歷程。王昭君溫良賢淑,柔中帶剛,上善若水,大愛無聲,一座巍巍青塚,體現了她的人格魅力。 貂蟬大勇大智,認定目標,堅持到底,無怨無悔。楊貴妃張揚外向,也不安分,間或爭風吃醋,且悍且潑。西施不可能去做貂蟬所做的事情,王昭君也不可能去做楊貴妃所做的事情,反之亦然。這和她們各自的出身、教養、經歷有關。另外,作品中的多位帝王、大臣、宦官、奸佞及各類人等,個性也很鮮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展現人物性格的多采多姿,永遠是作家進行創作的一項重大任務。 俗語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國四大美女這一文化現象,之所以常盛不衰,是因為人們普遍熱愛美,嚮往美,渴望美,追求美。美通常是與真與善聯繫在一起的,其對立面是醜是假是惡。謳歌、弘揚真善美,鞭韃、擯棄假惡醜,始終是人們的理想與願望,也是文學創作的永恆主題和社會功能之一。我衷心希望讀者朋友,能喜歡張雲風先生的「新傳」,閱讀它,品評它,用真善美的心態,樂觀地對待生活,對待學習、工作、事業、友誼、愛情等,從而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與美好。
内容概要
王昭君博學多才,驚豔絕世,具有「落雁」之美。她被選美選進漢宮,看透了掖庭暗無天日的醜惡,迫不得已和親請行,渴望自由,渴望到大草原上去呼吸新鮮空氣。她遠離祖國、家鄉和親人,先嫁年老的呼韓邪單于,繼從胡俗,再嫁復株累單于。兒子慘遭殺害,女兒被人搶走,巨傷奇痛,生不如死。 她美得很苦,其可貴之處在於,作為寧胡閼氏,能拋卻個人榮辱,自覺不自覺地肩負起傳播漢文化的使命,把思想、感情和生活,完全融入匈奴社會,用天使般的心靈,用美貌、善良、愛心、智慧、寬宏、真誠等優良品德與人格魅力,影響了感化了無數匈奴人。上善若水,大愛無聲。匈奴人感激、愛戴、崇敬、緬懷她,至今還屹立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巍巍青塚,實是一座象徵著民族融合、和睦、團結的不朽豐碑。
作者简介
張雲風 江蘇射陽人。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長期從事行政和編審工作,酷愛中國文學與歷史。近二十年來陸續出版有:長篇歷史小說《秦宮花后--趙姣娥》、《漢宮梟后--呂娥姁》、《漢宮豔后--衛子夫》、《晉宮妖后--賈南風》、《漢武大帝》、《唐明皇》;專著《中國帝王事略》、《中國宰相事略》、《中國將帥事略》、《中國后妃事略》、《中國宦官事略》、《中國外戚事略》、《中國帝王軼事》、《帝王兒女大觀》、《中國著名山水詩評注辭典》、《歷代名人與西安》、《輝煌熱土話西安》、《俗語趣話》;歷史故事集《二十四孝》、《諸子百家故事大觀》(部分)。以上共六百餘萬字。另於各地報刊發表文史小品八百多篇,共一百餘萬字。
章节摘录
推薦序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合稱中國四大美女,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早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長期來在世人間廣泛流傳,並產生了大量詩歌、戲曲、說唱、小說、電影、電視劇、繪畫、雕塑等文學藝術作品。我的好友,西安學者、作家張雲風先生,年近古稀,仍「聊發少年狂」,為這一文化現象錦上添花,花兩年時間,創作了四部長篇歷史小說《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分別冠以「沉魚篇」、「落雁篇」、「閉月篇」、「羞花篇」,構成「中國四大美女新傳」系列。「新傳」立意新穎,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文筆生動,謀篇佈局,別具特色,讀後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頗有一種欣喜、快意之感。 我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美女多不勝數,為什麼偏偏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四人,獲得殊榮,而被稱作中國四大美女呢?閱讀張先生的「新傳」,似乎可以概括出三個原因: 一是四大美女確實很美。雪膚花顏,冰清玉潔,妖冶媚麗,傾國傾城,怎麼形容都不過分。於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說法應運而生,成了四大美女的標誌性符號。魚見西施而「沉」,雁見王昭君而「落」,月見貂蟬而「閉」,花見楊貴妃而「羞」,多麼精妙多麼浪漫多麼富於詩情的美麗意象! 二是四大美女身上有故事。西施被人用於實施美人計,王昭君看透漢宮醜惡而赴匈奴和親,貂蟬同時許「嫁」給兩個惡魔一樣的男人,楊貴妃從皇帝的兒媳變成皇帝的貴妃。她們的故事很具傳奇色彩,且有廣闊的想像空間,饒有興味,引人入勝。 三是四大美女都很傑出、優秀,來自社會底層和下層,思想、感情與民眾息息相通或有相通之處,遭遇和命運令人同情。西施捨身報國,王昭君化解民族紛爭,貂蟬除奸除惡。這三人為了國家、民族和人民,都是開創了大事業,做出了大貢獻的。楊貴妃則是個舞蹈家,才藝水準絕對一流。然而,四大美女的結局卻很悲慘,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時就香消玉殞,成為恨鬼冤魂,讓人惋惜,也令人悲傷和氣憤。 三個原因中,第三個最為重要。聯想到典籍中記載或提到的其他美女,主要是宮廷美女,如舜帝之妃娥皇、女英,夏桀之妃妹喜,商紂王之妃妲己,周幽王王后褒姒,秦始皇生母趙姬,漢高祖之妃戚姬,漢武帝皇后衛子夫、寵妃李夫人,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魏文帝之妃甄宓,南朝陳後主之妃張麗華,遼道宗皇后蕭觀音,唐高宗皇后武則天及女兒太平公主,宋代名妓李師師,明代名妓陳圓圓,清太宗之妃博爾濟吉特氏(後為孝莊太后),清順治帝之妃董鄂氏,清咸豐帝之妃葉赫那拉氏(後為慈禧太后),清光緒帝之妃珍妃,等等。 她們美則美矣,也有故事,但缺少的正是第三點,其思想、感情、作為,多與人民格格不入,相去甚遠。她們當中,有人狐媚邀寵,有人追逐權力,高高在上,濫施淫威,禍國殃民。世人心中有把秤,用「人民性」作為標準,衡量美女,孰優孰劣,立竿見影。因此,四大美女只列西施等四人,排除了其他美女,順理成章,不足為怪。若有人編列五大美女、六大美女,或許會考慮在冷豔如冰的褒姒、平民出身的衛子夫、號稱「洛神」的甄宓三人中,挑選一兩人加進去,也未可知。 這裡特別需要說說貂蟬。西施、王昭君、楊貴妃,歷史上確有其人。西施的事蹟,見於《墨子》、《越絕書》、《吳越春秋》、《拾遺記》、《述異記》;王昭君的事蹟,見於《漢書?元帝紀》、《漢書?匈奴傳》、《後漢書?南匈奴傳》、《西京雜記》;楊貴妃的事蹟,見於《舊唐書》和《新唐書》本傳,以及《明皇雜錄》、《楊太真外傳》、《開元天寶遺事》等。而貂蟬,嚴格地講,原本只是個文學藝術形象,竟也進入四大美女之列,這是為何?這一形象,最早出現在元代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關大王月下斬貂蟬》劇碼中,後經明代小說《三國演義》的描寫,方成為「公眾人物」。 以四大美女為題材的文藝作品,成千上萬。以同樣的題材創作長篇歷史小說,要不落俗套,要寫出新意,並非易事。張先生的「新傳」,著力在「全新」上作文章:從全新的視角,用全新的素材,構思全新的故事情節,塑造全新的人物形象。應當說,作者這樣做,收效不錯。 四大美女都具美貌,國色天香,風情萬種,然其性格有所區別。西施單純清純,接受和實施美人計,經歷了從無知、懵懂,到困惑、覺悟的心路歷程。王昭君溫良賢淑,柔中帶剛,上善若水,大愛無聲,一座巍巍青塚,體現了她的人格魅力。 貂蟬大勇大智,認定目標,堅持到底,無怨無悔。楊貴妃張揚外向,也不安分,間或爭風吃醋,且悍且潑。西施不可能去做貂蟬所做的事情,王昭君也不可能去做楊貴妃所做的事情,反之亦然。這和她們各自的出身、教養、經歷有關。另外,作品中的多位帝王、大臣、宦官、奸佞及各類人等,個性也很鮮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展現人物性格的多采多姿,永遠是作家進行創作的一項重大任務。 俗語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國四大美女這一文化現象,之所以常盛不衰,是因為人們普遍熱愛美,嚮往美,渴望美,追求美。美通常是與真與善聯繫在一起的,其對立面是醜是假是惡。謳歌、弘揚真善美,鞭韃、擯棄假惡醜,始終是人們的理想與願望,也是文學創作的永恆主題和社會功能之一。我衷心希望讀者朋友,能喜歡張雲風先生的「新傳」,閱讀它,品評它,用真善美的心態,樂觀地對待生活,對待學習、工作、事業、友誼、愛情等,從而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與美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