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帮助千百人

出版时间:2005-9  

内容概要

一談到醫療典範,通常都會說到醫師,甚少有人會想到許多感人故事也發生在護理工作者身上。我們經常聽到英國南丁格爾的故事,卻甚少有人說台灣也有像南丁格爾這樣的護理人員,就像我們一再聽到史懷哲、德蕾莎修女的事蹟,卻甚少說到咱台灣也有一位施乾也做了同樣的事,這確實是一件非常可惜,也是令人感慨的事。
這本《一把剪刀,幫助千百人-蔡巧與台灣初期護理》之書,可幫助我們看到,並且認識台灣早期的護士和助產士們,培育的經過,以及她們奉獻的精神,是很值得所有從事醫療工作者仔細讀的一本好書。同時,在這本書中,也可看到台灣早期社會女性堅忍的生命力。就像書中主角蔡巧女士所說的:「以前台灣窮苦人家的女人是強壯的,生產的時候,到溪邊,用一塊碗碎片,自己割斷臍帶,在溪水裡給嬰孩和自己清洗。」她這樣的話,對生活在今天的我們,聽起來就像在聽天方夜譚一樣遙遠的故事。但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阿嬤那代女性的身上。我就親自聽見現在尚且健在、已經高齡92歲的胡文池牧師娘(葉寶玉女士,也是助產士)告訴過我的故事;她說有一次接到一個正在田裡「搜草」的農夫來叫她趕緊去他田裡幫忙,說她太太在田裡生產了。當她的夫婿胡文池牧師騎著一台50 cc機車載著她趕往田裡去時,那位產婦雙手捧著剛出生的嬰兒坐在田埂邊。胡牧師娘就在田埂邊趕緊替她處理,那位產婦隨即用田邊水溝的水,替孩子先清洗一下,然後才在先生和胡牧師娘共同扶持下,走回田邊的農舍裡,進一步處理產後的事宜。
但更值得人們感念的醫療工作者,就像蘭大衛醫生夫婦所奉獻的一樣,蔡巧女士這樣描述她在台北縣坪林鄉工作的心得,她說:「所有接生的,我都不收錢。別人就送雞、送鴨、送蛋給我,當作我的走路工。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就在幫助人,不是酬勞。」就這樣,有長達35年時間,蔡巧女士都是免費替人家接生,協助護理的工作。「全坪林地區的嬰孩,幾乎都是她的雙手接生下來的」,作者在書中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已經可以讓讀者看出在這段漫長歲月中,蔡巧女士翻山越嶺、涉過溪水、日夜不停地透過免費接生助產的工作,已經為她在坪林鄉民心中,留下了他們生命裡永不能磨滅的印記。蔡巧女士,雖然不是醫師,但卻是整個坪林鄉在1940至1980年代之間,鄉民生命來臨的接生者。
最近引起咱台灣社會甚多議論的重大議題之一,就是要不要承認中國的學歷?若是要,那麼,台灣醫界必定首當其衝。因為已經有多個財團在中國政府的協助下,蓋好,或是正準備蓋超大型的醫學院、醫院和護理專校,大量培養醫護藥等人員。大約只要再10年後,這些在台灣有設置醫療機構的大財團,就可以用目前台灣三之一的工資,甚至更低,從中國一批批地引進台灣醫療職場工作。這些大財團的醫院會首先聘用這些在中國訓練出來的醫護藥人員。屆時,台灣最頂尖的醫療菁英群,將會逐漸被中國所取代。為甚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台灣這些大財團的老闆或董事們,他們日夜所思的,並不是生命價值和尊嚴問題,而是賺錢的利潤。他們對生命價值的看法,往往是用錢的數字在估計,而不是生命的意義,和社會責任。
怎樣看生命的問題?在台灣醫療史上,有許多奉獻於醫療工作可歌可泣的生命故事,而其中一直讓人歌頌迄今的一件事,就是彰化基督教醫院蘭大衛醫師(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和他的夫人連瑪玉(Campbell N. Moody, 1865-1984)「切膚之愛」的感人故事。從發生這件震撼人心靈的1928年,一直到今天,彰化街上還流傳著一句俗語:「北有媽祖宮,南有蘭醫生。」(請用台語讀:「Pak ?M?ch?keng, l滵 ?L滱 i-seng.」)來歌頌蘭大衛醫生在彰化,及中部地區(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對整個台灣),在醫療工作上的奉獻。蘭醫生父子在台灣人民的心中所奠立的生命價值,恐怕這些大財團們就算傾盡所有財富,也難換取得到。類似這種一百多年前,以宣教師名義到台灣來,奉獻全部生命精神開拓醫療傳道,並且奠下醫療培育工作的這些外國醫師們,才是最值得我們當作學習生命教育的典範。而目前在台灣,已經有醫學院開始用「典範教育」在介紹這些在醫療工作上有貢獻的人,這真是令人欣慰的事。
讀台大張文亮教授所寫的這本介紹蔡巧女士的書,確實是一種享受,他細膩又暢順的筆調,讓人一讀,就想一口氣將之讀完。薄薄的這本書只有100頁,是可以一面喝咖啡、泡茶,一面翻閱品嚐,確實是一種享受。而書裡還有許多珍貴的照片,值得珍惜。也透過張教授所寫蔡巧女士的故事,不但幫助我們看到90年前台灣醫療簡單的面貌,也可看到一位受過嚴謹醫護人員訓練的女性-蔡巧,怎樣將她所學的,在最窮困的環境下,奉獻出她生命最精華的智慧,點亮了偏遠地區許多人生命的盼望。
我喜歡張文亮教授寫的書,也曾邀請過他來我的教會演講,雖然他講話有一點點口吃,但卻深獲大家的好評。在他的身上,我看到關心台灣的方式很多種,他就是用寫書的方式,把台灣的土地、水,和人物連結在一起寫,這種寫法非常特別,讓讀他書的人,很容易就認識這塊土地的人文事物。張教授出生在彰化,也在彰化受教育長大。在台北讀大學,之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完成學業。目前是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是一位非常敬虔的基督徒。因此,他的作品很特別,讀起來,有基督教信仰的內涵,卻沒有傳教,也沒有說教的韻味,這種情形在他所寫的每一本書中可以看出來。他的著作甚多,已經接近20本。其中《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這本書,曾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頒贈金鼎獎、文建會頒贈「好書大家讀」的年度好書,我認為不但是身為醫護人員該看此書,特別是護理人員應該讀他寫的《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這本書,真是好書一本。有很多時候,我真想建議醫學院應該要求護理系將這本書當作教科書讀。而這本介紹「蔡巧」女士的書,應該推薦給護理人員和醫學生讀,好使他們知道:「不是在大都會、大醫院才能做甚麼偉大的事,反而是到窮鄉僻壤之地,更能使工作和生命都豐富起來。」
........本文取自「當代醫學」月刊97年3月號第414期283~285頁)
盧俊義

作者简介

張文亮(放作者照片,會另外提供)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著有──
《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一九九九年香港湯清文藝獎)
《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一九九九年金鼎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二○○一年 「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二○○二年金鼎獎、「好書大家讀」 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回到起初》(二○○三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二○○三年金鼎獎入圍)
《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
《兄弟相愛撼山河──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盟》
《我聽見石頭在唱歌》
《法政捍衛者的憂傷與榮耀》
《我看到大山小山在跳舞》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昨夜,我與一顆橘子摔角》
《鐵鳥航空隊,起飛》
《家有一隻隱形狗》

书籍目录

致獻頁
目錄頁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鹿港的木桶家族
第二章 編織藺草的日子
第三章 專業教育的需要
第四章 台灣初期的護理教育
第五章 擔任護理長
第六章 戰爭的危機
第七章 回到坪林
第八章不與人計較的人生
第九章後記
參考文獻
圖片出處
特別感謝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把剪刀,帮助千百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