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九歌版)

出版时间:2002年8月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作者:董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身處香港的媒體高層(蘋果日報社長),身畔盡是熠熠耀眼的華燈燦影,董橋猶自是個舊派的人,他心中那些窗竹搖影、野泉滴硯的少年光景一直揮不去,電腦鍵盤敲打文學的年代忽焉已至,他心中嚮往的竟還是青帘沽酒,紅日賞花的幽情……。本書共30篇,董橋懷舊憶往,情深筆淡,一把舊摺扇,一張藏書票,一方木刻,一封來自遠方的信簡,都是一則則動人的故事;有走過時代的滄桑、人生際遇的喟歎,沈實的清愁,料峭的溫煦,像酒,像淚。(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從前(九歌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稚童跟着大人喃喃祈愿,求的总是菩萨保佑大小平安,顺风顺水。昏暗的佛堂已然阴森,偏门里冷不防迈出一两个披着袈裟的和尚,孩子们都吓得赶紧躲在一边。苦苦等到钟鱼无声,香灯渐尽,进香的人纷纷跨出古庙的门槛,暮色已经初合,庙前几株晚香玉飘起幽幽的花气。”——《古庙》
      
      不小心翻到这句,就喜欢上董桥了。短短一段话,有动有静,有暗有明,场面开合松紧自然,是个难得的高手。想起早年不小心翻张爱玲,瞄到:“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湿晕,像朵云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一句倾心。
      
      才情像是一个眼神,藏不住,也勿须多。
  •     还记得06年,在学校书店的二层楼上拿到第一本董桥的书《故事》,一读便不可自拔,那幽幽的民国情致随着一件件古玩旧事浸润了那段学生时光。无论是在学校的旧书馆去翻阅史料,还是出国不忘一家家书店去搜罗牛津版的董桥,都曾是一段不能忘却的执念。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仿佛热恋中的人进入了恋情的瓶颈期,同样的文字捧在手中,却没了当初阅读的温存之感。越来越觉得食之无味。一个个民国闺秀和旧时才子的形象让人看得索然无味,似乎老爷子为了缅怀那过去的时光,可以雕刻了一个个相似相近的模型,想当初是被这久远的情怀吸引,如今,却也是被这深入骨髓的高傲搞得索然无味。反倒是,偶尔翻到插页的几篇剔花漆盒的照片,那书页掩不住的包浆浓郁,还能勾起心底的一丝欢喜。
      董桥和他的高贵冷艳朋友们,大概从此就从我的生活里淡出了。
  •     如果当作言情故事看还可以,其中有几篇虽然比琼瑶还矫情,但起码还有能吸引人读下去的情节。
      如果真的以此作为董桥“学识渊博,动辄引用中西典故。”那就是笑话了。Cole Porter爵士作曲家,汉子,硬生生在董桥笔下成为了女诗人,要么老董上了年纪,即记性差,要么就是根本没有了解过就随意引用。没有实力,文字都只是花拳绣腿。
  •     暑热的下午,睡梦中听见滚滚的响雷,天色沉沉,我怎么也睡不醒。终于内急逼得我起床,灌下一大杯凉白开后,似乎从内而外把的一种由睡梦带来的棉絮似的黏腻不堪的感觉冲洗开来,人才清醒了起来。
      
      书房里竹帘低低挂着,不用拉也知道外面是一副铅灰的天。这种天色让城市变成了一副黑白铅笔画,脏的地方更脏。
      
      空调提供了一个隔绝世界的温度,在这个无论室外如何风雨飘摇室内静止不动的空间里,我继续窝在沙发上看董桥。
      
      只是,还是渴。放下书起身出书房,一转身甫一面对昏暗的走廊时,突然有一种从自己的贝壳窝里钻出来的感觉。书房里是我最爱的暖黄色灯光,即使是晴天的下午,我也爱拉低窗帘,制造出夜晚的感觉,再则也怕西下的夕阳把窗边书橱里的书晒褪了色。而今天外面铅灰的天空无法给走廊或是其他房间增添一点光线,背后的暖黄色的灯光,面前是昏暗的走廊和房间,有一种突然从文字筑起的岁月城堡里穿越回当下的感觉。
  •     初次看董桥的书真是惊艳,整本书每个故事都像一个个绝伦的美人。
      
      看了几本后就觉得美人依然是雍容华贵,只是浓妆艳抹看多了有点腻。
      
      看这本的时候就觉得像是婚纱照上的新娘,好看是好看,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不仔细看就怕领错人回家了。
      
      如果去掉那些诘屈聱牙的繁复的形容词会更好看些。
  •     董桥的书很贵,但我一口气买了三本,分别是《青玉案》《记得》和这本《从前》,真的,就算装装B,放在书架上也是种享受。牛津的装帧真不是盖的。冯唐很看不上董桥,讽刺他自诩旧派,其实也是装B,装了皮毛,内里啥都不是。《从前》就是董桥写的从前的小故事,集结成书。初读之下,我也觉得老董有点忒装,好好的话不会说,非要形容词摞形容词,转啊转的,完全是形容词开会嘛。当然,这也许是因为刚读完张大春干净的小品,我还不太认得字。后来习惯了,自动过滤主谓宾,发现董桥的文章还是值得一读,民国时期的动荡、不安定,人心的烦乱、绝望,对归宿的渴盼、期待,在一段段旧事中,就像刚拍好的lomo即显相片,慢慢浮现,初时朦朦胧胧,渐渐地颜色也丰富了,风景也生动了,人物也鲜活了,就这么画卷一般展开,你看一眼,旧时风貌就轻易地印在了脑子里,忘不掉了。你看,看完董桥,我又不会好好说话了。倒数几篇有一篇《庄严的承诺》,大意是写贵党没有遵守曾经对百姓许下的诺言,许多文化和文化人遭到毁灭性破坏和打击,九七年之前,一批逃难到香港的老人家,都对贵党失望至极。“一水之隔,遥遥相望,永远不再相信他们。”看得我心里很是难受,似乎老人家那双绝望和愤恨的眼睛,就在我眼前。
      
      董桥的下两本,决定先放一放,找找说话的能力,发掘一本新书。
      
  •     虽然在2003年我就买过一册浙江文艺版的《董桥散文》,真正对其文字感兴趣却是近年的事,且还是因牛津版装帧的诱惑,典型的“以貌取书”。
      拣中意的收了六七册,慢慢读,最近一本是《从前》。老书新版,用了类似《清白家风》的布纹封面,其实我更偏爱以前的皮面。张充和的题字没变。
      《从前》第一版是在2002年,同年北京三联出过一套“董桥自选集”,有这本。我没读过,或许并非憾事。在读牛津版的过程中,就隐约感到不妙,今日从图书馆借来三联版一对照,果然做了删节。
      先“感到不妙”的是《砚香楼》一文。
      牛津版(为方便对照,统一转化为简体):听说,一九四八年九月中旬东北之战爆发,十一月二日中共打胜,国军兵员丧失四十多万,她跟着一位党国要人的家眷搬到上海。听说,五天之后的徐州会战打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国军又土崩瓦解了,长江暴露在共军进攻的矛头之下,她匆匆逃来香港。听说,华北战场也全军败亡了,张家口、北平、天津都沦陷了,国军兵员跟徐州会战一样,又丧失了五十多万;那时期,她的父亲在天津病死,后母跟一个共军跑了。
      三联版(2002年10月北京第1版):听说,一九四八年九月中旬东北之战爆发,十一月二日中共打胜,国民党军兵员丧失四十多万,她跟着一位国民党要人的家眷搬到上海。听说,五天之后的徐州会战打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国民党军又土崩瓦解了,长江暴露在共产党军队进攻的矛头之下,她匆匆逃来香港。听说,华北战场也全军败亡了,张家口、北平、天津都沦陷了,国民党军兵员跟徐州会战一样,又丧失了五十多万;那时期,她的父亲在天津病死,后母跟一个军人跑了。
      案:“国军”改为“国民党军”,“党国要人”改为“国民党要人”,“共军”改为“共产党军队”,“一个共军”改为“一个军人”。
      
      牛津版:听说,蜩螗沸羹之中,蒋介石下野,副总统李宗仁出面向中共求和,,她在九龙天文台道寓所对一位老报人说:“国民政府气数尽了!共产党不会跟任何党派共存。……”
      三联版:听说,蜩螗沸羹之中,蒋介石下野,副总统李宗仁出面向中共求和,,她在九龙天文台道寓所对一位老报人说:“国民政府气数尽了!共产党不会跟国民党共存。……”
      案:“任何党派”改为“国民党”。
      
      牛津版:她听了说:“共产党那帮土匪跟入关的异族有什么分别?老娘流落街头卖唱也绝不向他们卖俏!”
      三联版:删除。
      案:不怕断了文脉。
      
      这还只是小场面,大手笔在后头。牛津版《从前》收文三十篇,倒数第三篇名为《庄严的承诺》,通篇都是敏感词,我读的时候就替三联的编辑发愁?不料借来一看,却是干脆利落地拿掉了。如此一来,三联版《从前》就变成了二十九篇。
      于是,连书前自序也要做调整。
      牛津版:我去年下半年为台北《壹周刊》写了三十几篇忆往小品,依稀体会到她想要的境界。……起初写的总嫌隔阂,溶不进我要的氛围里,这本书不收,补上一篇给《中国时报》写的《旧日红》凑成三十整数。
      三联版:我去年下半年为台北《壹周刊》写了三十几篇忆往小品,依稀体会到她想要的境界。……起初写的总嫌隔阂,溶不进我要的氛围里,这本书不收,补上一篇给《中国时报》写的《旧日红》凑成二十九篇。
      案:大陆的读者能想通董老究竟出于什么考虑要凑这廿九之数吗?
      广西师大这个月也重出了《从前》,我看了下目录,依旧是二十九篇。
      
      董桥不是黄碧云,还是够宽容,大陆的出版社也以礼相待,居然也就容得下第一篇《旧日红》。
      
  •     小女子不才。
      近來才知原來還有董橋這麼嗰"老纨绔子弟".
      
      我昰素來囍歡這份民國遺少玓奢荼舊夢玓。
      比如白先勇、鬍蘭成、林語堂。
      隻覺得我們錯生孒行吟的好時代。何以現今讀書竟成追悼.
      這昰個"缺乏詩意的年代".
      
      
      于是不顧初三學生玓危險身份。
      中午捨弃作業,流連學校圖書館。
      隻可惜學校內也只有趫夫子玓「品位歷程」,而沒有「從前」。
      
      我最想看的「從前」吶。
      
      直到上周手捧「今朝風日好」,突覺得此書配"掌故"一詞正好。仿佛盈盈小手可握成袖。解誰的愁。解誰的憂。
      
      或許骨子里脫不下一點小女子愛打扮玓丰思。
      那篇「瓷簪之夜」我讀孒又讀。為的不外昰李儂她粉彩纏枝蓮紋玓瓷發簪。
      或者僅僅也昰粉綵也是纏枝也昰蓮影這幾個詞。
      明明昰在普通不過玓幾個詞,組合起來却是唇齒留香玓馥鬱。
      
      那樣煙水空靈。
      
      其實說到最後,不外昰想問哪位同好手裏有:
      「從前」以及鬍蘭成的「前世今生」?
      可否割愛?因小女子遍尋不得,引為深憾。感激不盡。
      或提供購買途徑。
      
      
      
  •     我发现呀,最近这书都看杂了。
      新看的这本书是董桥的选集,叫《从前》。读了几篇,觉得董桥这人的文学功底不是一般的深。我抄下一小段的,是描写一个叫云姑的女孩子。他是这样写的:
      她那年高二了,拢到背后编成一握辫子的长头发更浓更黑更亮,夜空中寒星似的眼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雕得纤秀,鼻尖素素的,刻意呵护贴紧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
      特意搜了一下董桥这个人:
      董桥,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现任香港《苹果日报》社长。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明报》总编,《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组主任,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哎呀~~看这名头可真多。不过,文章好,可不是名头多才好,是因为好才有这么多的名头。我这话说的有点让我自己迷糊~~~
      反正,这人确实才高八斗!
      这本选集共二十九篇散文,篇篇经典,字字都经得起推敲.有空大家可以看看~
  •     二零零二年的时候,董桥先生在三联出了一套自选集。其中的《从前》我尤其喜欢。黄仁宇在《黄河青山》中说丰富的经历带给他“大历史”的眼光。同样,董桥先生是福建人,台湾成功大学毕业,辗转到过东南亚各国,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这么丰富广阔的经历带给作者广博的视野,常年的学习研究使他的散文不会单薄苍白,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成为他创作的丰厚根基。故而他的散文眼界广博而不肤浅,气息传统而不保守,学养深厚而不穷酸。针对《从前》这本集子,还要加上一句:情感真挚而不造作。正如董桥先生在书的封二边际的一句: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从前》第一篇《旧日红》开首就说:我偏偏爱说我是遗民。不得不承认,传统的东西在大陆的留存要比港台少得多,甚至比海外华人圈留存的还少。《从前》里有个鲜明的意象,也是董桥先生喜欢用的一个词,“旧时月色”,深深蕴含着对往昔的怀恋。如此的怀恋贯穿全书的始终,从《旧日红》到《字里秋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透着古雅,读起来口齿噙香。虽是点染着些许的落寞与寂寥,逐字逐句逐段逐篇读将过去,收获的却是温情满怀。
      我一直很佩服那些散文大家为文那沉郁内敛的气度。与诗人们作诗手舞足蹈涕泗横流的投入不同,散文中作者虽心弦拨动,仍是笔如泰山。感情不像洪水般渲泄,而如涓涓细流无声息地润湿读者的心田。《从前》的感情是内敛绵远的,因为内敛绵远而意味悠长,不经意间打动你的心灵,你发现自己已经沉浸其中了。回忆性的散文总让人觉得亲切,让人不自觉随作者的心绪重返那往昔的时光。《朝花夕拾》小引里有这么一句:(儿时鲜美的蔬菜)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旧来的意味是留给作者与读者一同体味的。也许是时代差别太大,也许是白话文初期遣词造句与现在不同,《朝花夕拾》虽让人亲近,但终究是“原来先生也有和蔼可亲的一面”;《从前》的阅读旅程里,我是个旁观者,在现场,虽有看泛黄胶片的感觉,却犹如自己也同样古旧,参与了其中一样。和作者一起看着从前的人们(不仅仅是文化人)的喜怒哀乐。相较而言,杨绛先生《我们仨》也诚挚可亲,可总觉过于辉煌高大,只能仰视崇敬。
      有人评价董桥先生的散文是“才子文”,我深以为然。不论其他,单拿《从前》来说,他的才子文没有理解障碍,读者不用有非常的底蕴积累。即便文章里出现许多陌生的名字,也只是甲乙丙丁代表着那旧时的月色罢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绝不超出常人的范围,你很容易穿越时空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他们的一颦一笑让你觉得:原来民国时期或具有民国气息的人们这么可爱,远非印象中的满面愁容叫苦连天,真如书中所说:寒梅清幽,灵石清癯,配起时下这满城新潮和满街俗物,不啻在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浑似千瓣心香。
      当我翻过《从前》的最后一页,回头去看封面上那枚银杏,“旧时月色”又出现在脑海,接着是《旧日红》的结尾:崔护薄幸,初恋那片旧日红,竟跟萧萧墓草一样寂寞了。
      
  •     总觉得白话文写来简单,亦是繁难.
      董桥的文章读了几年,细数过来还是几年.
      周作人.胡兰成.都是这么个流水月光的几年.
  •      一本薄薄的散文,我一路读来,掩卷时已是三年。
      
       那还是03年的冬天,与朋友相约在一个咖啡屋小聚。按照旧日的习惯,我约提前一刻钟的样子到了约定的地点。闲着无事,记得来时从车上看到街角有一家门面不大的书店,遂信步走入,打发无聊的等待。
       我买书,一看作者、二看内容、三看装帧。穿行于书架前后,随意的目光扫来扫去,终落在一套三联新版的董桥散文自选集上。书共三册,二厚一薄,封面淡雅质朴,排文清爽错落,可见颇是费过一番心思。匆匆之故,加之那时对董桥尚不熟悉,只买下薄薄一册,书名《从前》。
      
       我看书虽杂,但对近现代诸位名家的作品却极少涉及。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宁可一头扎入故纸堆中,去看那些已是化为灰烬、不可追忆的丝丝缕缕。但凡是和"史"字挂钩的都收罗起来,试图从过去种种中找出个前因后果。现在想来,有些可笑,多半是因为入世未深,不想平白给自己一个"甘认浅薄"的机会吧。于是将一帘"崇古"的清高挂在面前,遮住其后的苍白。
       董桥先生的文字,算得上清末民初那份遗老遗少的味道。文中人物不分男女老少、中外港台,都是一幅十足的老派作风。或擅诗词文章,或通字画古玩,至不济也把玩几件收藏。前人有言,说好文如珠玉,远可观赏,近可把玩。在我看来,先生的文字就如古寺佛前,锈迹斑斓的铜炉中那一线香,烟迹飘渺于有无间,空灵中又透着沧桑。落下的灰层层堆叠,将过去留在那轻灰的空隙中,一口气却又可把它吹去。
       书中最喜欢的是那篇《寥寂》,这一段实在精彩:"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可是流年似水,沧桑如梦,静夜灯下追忆往事,他们跫然的足音永远近在咫尺,几乎轻轻喊一声,那人就会提着一壶龙井,推开半扇竹门,闲步进来细数别后的风尘。"
      
       看完最后一页,掩卷合目,竟有人面桃花之感。不知有几分是书中的如尘往事,又有几分是自己的似水流年。书名从前,就让我们从前说起。。。。。
      
      
  •     体味其中的情感和无数可能的人生。其他的,学力、涉猎有限。
      虽是小品,也搁置三年再来阅读。
      对自己是一本有特殊意义的书。
  •     董桥的《从前》,封面上的英文是Once Upon A Time,总是觉得不妥,不庄重,与全书的调子不相衬。书是一年多前买的,当时看了两三篇就放下了。篇篇都是对一些故人的念想,看似淡淡的哀愁和欢喜,其实却是浓得化不开的几十年岁月,以我的年龄,其实是承受不起的。时隔一年半,再度拾起,除了感叹作者对文字运用的圆熟,前尘旧事依然是汹涌着就到了眼前,令人卒不及防。看来,我该慢慢等,等经历、等变老。
      
  •     我认为,这是董桥对好的一本书,在这些文章中董桥已经将自己的学识、阅历于那骨子里的怀旧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说人,忆事,谈书,无不显示出一位散文大家的风范,随意中给人慰籍。
      
      陆智昌的设计更是没有话说,淡淡的,三着旧时文人的气息。
      
      董桥说自己是个遗民,此言极是,在浮躁的今天,任何遗的事物都变成了稀罕,何况是个游历欧美,品茗弄墨的文字大师。
  •   倒觉得董老的字清癯干净
  •   冯唐有一篇文章里说 董桥的文章仿佛甜点,吃一口,有滋味。吃几口,倒胃口,坏牙齿。
    虽然不大同意,但还是戳中几分。
    但更也许是,从小人家看的是小桥流水西风瘦马美人如玉,我们做的是金牌奥数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我们觉得侨情,诘屈聱牙的东西说不定在他们那代旧派人看来就是再自然简单不过的东西
  •   兄所言甚是,大概就如旧派人看的春宫画是猫在抓垂下的床幔上摆动的流苏,现在人看的都是AV了。
    没有冯唐那么极端,是有点腻,但是还用不上吗丁啉
  •   为什么要凑这29呢。。哈哈
    这样的对照还是很有价值的。
    我看了下《这一代的事》的内地版目录,乍看没收《你要博览群书嘛...》,没详细对照。
  •   所以黄碧云的坚持还是有些道理。《这一代的事》牛津版我没买(装帧较之其他,略为朴素哈),也没读过,正考虑要不要冒险入一本广西师大版。
  •   新版《从前》和《清白家风》的封皮一样,都是那种“粗布”的。。。《这一代》《景泰蓝》和《橄榄香》一样,都是这种“细布”的,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摸起来绵滑。
    《这一代》涉及历史和现实的不少,不像其他多数董桥的说古忆旧,可能内文会删改较大,不逊于本文案。
  •   我有《橄榄香》。了解了,打消冒险的念头:)
  •   顺便问下黄碧云有什么特别推荐的吗,好像现在市面上不多吧她的书...
  •   东东上有两本,抱歉我也不是很熟,只是听闻她坚持不卖版权给大陆。
  •   昨天新看到,新版《从前》《这一代》《白描》(还有即将出来的《故事》)都用“粗布”做了。。。
  •   粗布细布总比广西社的绉布好些。
  •   呵呵。。。没见过摸过港版的觉得那还不错(我在书店见过几例),但就怕货比货。
  •   我有兴趣了解海外的朋友读中文书有什么好渠道?
  •   我还是在北京啦。。。其他大国还好说,像我这种我都没听过的城市,哪里去找,呵呵。
  •   老师好!!!
  •   推荐小妹妹去淘宝上搜一下,完整的版本就只能多出些碎银子买台版和港版的喽 -)
  •   我为什么总觉得这个人的文字太淡了?
  •   可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
    无所谓了,读什么书,读谁的书本来都是一种消遣.好与不好,淡与不淡就因人而异了.有空常聊
  •   为啥他不出一本“我是如何学英语的”,呵呵,他英语这么好。
  •   董桥写得多了也会有记忆不牢的时候,他的某两篇文章都引了同一件事。。所以,文章不好写太多,不然自己都不知道何年写过与此类似的,呵呵。
  •   中国历来不缺的是才子,但现今已没有了
  •   别说,我还真觉得董桥算。那个,人一共就那么长时间,那么多经历,不在于相同与否,散文又不是新闻联播,关键是出来的韵味。
  •   我当然喜欢董桥,所以他当然是才子,呵呵。是说我这一代没有了
  •   胡的东西太甜媚 董桥也还不脱刻意的影子
    还是周好一点 东西总以像是未用力为最高境界
  •   “胡的东西太甜媚”
    “甜媚” 两个字听来实在是好听。时时倒是感觉不出是个贬义的词。
  •   浓得化不开的几十年岁月,以我的年龄,其实是承受不起的。
    ————————————————————
    是啊,几篇文字写的是一个人一生的辗转,不是我能承受的。
  •   很喜欢董桥散文的风味,怀旧的气息和渊博的学识让人心醉
  •   看他的书总觉得羡慕那股子的情怀。
  •   五年前在大学图书馆第一次遇到他的书
    读了几遍
    差点以为自己爱上了这个人
  •   往日情怀总是诗,哪怕是苦情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