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溯原(精)

出版时间:2013-4-1  出版社:橄欖出版  作者:傅德元、王曉青編注  

内容概要

本書原著者丁韙良(William A. P. Martin, 1827-1916)是美國長老會來華傳教士與著名學者,曾任京師同文館(今北京大學前身)總教習(校長)近二十五年,一生奉獻給中國,於中西文化交流、西學引進中國、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之對話與融合等面向上貢獻卓著。
本書收錄丁韙良六部漢語基督教作品:《天道溯原》(1858、1872、1906年版)、《天道覈較》(1909年版)、《三要錄》(1912年版)、《喻道傳》(1874年版)、《性學舉隅》(1898年版)、《高厚論》(1914年版)。並針對上述著作,進行校勘、編注。
上述作品均刊印於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即鴉片戰爭後的近代中國。由於距今已超過一個世紀,這些作品大多只保留在全球大型的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中。近年有的作品雖有影印出版,但標點本至今闕如。本書對每部作品均進行了現代標點、勘誤、分段及注釋,在注釋中盡可能將原書涉及的世界各國人物、聖經及宗教人物、歷史事件、地名、典故等加以解釋,以利讀者閱讀。
1907年的上海,為記念馬禮遜來華宣教一百周年,來自世界各地到中國宣教的傳教士舉辦了為期數日的「百周年宣教大會」 (Centenary Missionary Conference)。在會議中,為了總結檢討十九世紀西教士在著作出版方面的努力,他們前進行一項全國教會的調查,向二百多名不同宗派的傳教士派發一張問卷,問及那些中文著作對他們的佈道宣教、教會牧養、事奉幫助最大,簡言之,那些作品有恆久不衰的價值。在這場調查中,丁韙良(William A. P. Martin, 1827-1916)的《天道溯原》拔得了頭籌。細探其究,或許是因為這本書從聖經的基礎出發,將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及西方科學知識等,成功地、巧妙地、生動地結合起來,滿足了那個時代的需求。《天道溯源》自出版以來,在清末民初期間再版多達二、三十次,並在日本刊行。
《天道覈較》為《天道溯原》的姊妹作,是丁韙良晚年於長老會復宣教士職後著作。該書敘述基督宗教的起源與發展、聖經的基本介紹、教會內部的分歧、舊教與新教的分離、基督教的東傳,以及中國的「三教」,對瞭解教會歷史很有幫助。
《三要錄》是丁韙良寫作的傳教小冊,從論上帝、論人、論耶穌這三個方面,敘述了基督教的基本教義。
《喻道傳》是丁韙良編寫的傳教故事書,以十六個小故事或寓言故事,講述了必須信從基督教,才能使生命更有價值,並在死後進入天堂的道理。
《性學舉隅》堪稱晚清中國第一部心理學著作。丁韙良在該書中引經據典,將西方心理學知識與中國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生動地結合起來,其所敘述的心理學知識及宗教思想,在當時具有代表性,在現今仍然有借鑒作用。
《高厚論》為丁韙良晚年著述的傳教作品,該書敘述了天地宇宙獨一無二之真神、唯一之主宰為基督教的上帝,並將歐美之強盛歸因於基督教信仰。
本書收錄的六部作品中,可看出丁韙良精通中文,熟讀中國詩書典籍,對中國歷史、人物、典故等熟記於心,並信手拈來,恰如其分的引用於其宣教作品中,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可讀性,是其他來華傳教士所望塵莫及的。

作者简介

編注者:傅德元,一九五六年七月生於河北省寶坻縣的農民家庭。一九八二年三月在河北大學取得歷史學學士學位,二○○四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鄭師渠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文化史。二○○八年六月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清史、美國來華傳教士與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美國華人華僑歷史與文化等。
王曉青,生於河北省保定市,一九八二年三月取得河北大學外國語言文學(英語專業)學士學位。一九八八年取得武漢大學歷史學(美國史)碩士學位,一九九九年在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取得社會學碩士學位、二○○四年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天主教與中國社會研究、美國華人華僑歷史與美國當代社會研究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道溯原(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