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馮翊綱 页数:171
Tag标签:无
前言
拉開紗門即是庭院,正對著一株攔腰鋸斷的鐵樹,發出了新的芽葉。我那主意很多的老舅說:「以後你每天出來,就往這鐵樹上端跨跳,樹慢慢長,你不經意地跳,樹長高了,你的輕功也就成了。」 北方人管老么叫「老疙瘩」,所以我的「老」舅,就是「小舅舅」,我媽最小的弟弟,只比我大九歲。以上關於輕功的見解,是十六歲的老舅,分析給七歲的我聽的。 跳樹頭?太慢!殊不知我腰腿靈便,雙臂通天,已能避開尖刺,攀著九重葛,登上房頂了。 老舅聽了我的敘述,知道我的輕功已有初步的成就,便給了另一番指示,他強調:步伐最重要!每一步都要踩在瓦片的接縫處,瓦片隆起的地方,強度夠,耐得住腳踩,瓦片平整的地方,太薄,耐不住腳踩。我將此訣竅,默默記在心中。 自助新村位於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門外,是軍官級的眷舍,品質優良,然而即使如此,到了民國六十年,也已是二十年屋齡,瓦片頂著風雨日曬,誰也不知道它的強韌薄脆,是個什麼程度?一根大房樑,形成長條狀的屋頂,底下隔間成十家,像是一個橫向的大櫥櫃,有著十個抽屜,我媽說是「火柴盒」。 第一家九十三號之前姓陸,後來姓毛;我家第二,九十四號。九十五姓楊,後來姓孫、九十六號是疼我的劉婆婆、九十七好巧也姓劉!九十八姓彭、九十九姓崔、一百號姓王;我喜歡一百零一號胡家的小盈;最後一家姓黃,一百零二號。 某日,老媽午後出門,我練功的時候也就到了。要知道,九重葛軟藤的部分雖然有刺,但木質無刺的軀幹卻也特別有彈性,我借力一彈,輕輕巧巧地攀上的遮雨棚。著了螺釘的位置就是骨架,可以踩,這個不用人教我也知道,三步,就到了屋瓦邊,上!彎身屈腿,保持平衡,腳踏接縫……一、二、三、四、五步!哇!好大的風呀!已經來到屋脊……哇!看得好清楚呀!原來,練成輕功的感覺就是這樣的呀! 距離屋脊最邊端的「鬼頭」只有幾步,我索性走過去,意外發現,屋脊上的瓦片特別硬實牢靠,一旦掌握好自己身體平衡,根本不需要去操心瓦片會破。我站在九十三號這頭,掉轉身來,對準一百零二號那端的屋脊鬼頭,哇!好長好直的房樑啊!衝! 到了那頭,風更大!呼嚕呼嚕……咦?那個剛轉進巷口的小紅摩托車?是老媽!怎麼那麼快就回來了! 一時間,忘了自己是從「堅固的」屋脊跑過來的,更無暇去顧慮是否踩在瓦片的「接縫處」,把一切的祕笈口訣都拋諸腦後,只求快點下來……斜斜穿越了七八家的屋瓦,我彷彿聽見幾聲「劈哧」、「叭岔」的碎裂聲……不至於!我有輕功!不要嚇自己! 一個七歲小孩兒,上房跳瓦,還能有什麼其他結果? 體諒鄰居們的觀感,後來,輕功測試的活動改到城牆上。左營,從前就是鳳山縣城,更早叫「興隆莊」,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垣,可惜保留不完整,大部分的城牆已經傾頹,西門「奠海」消失在歷史中,後來更被自助新村和崇實新村交界住戶們的延伸加蓋而掩埋;北門「拱辰」坐落在蓮池潭風景區;南門「啟文」面向通往高雄鬧區的主要幹道,是象徵左營的精神堡壘。 曾有幾十年的光陰,東門「鳳儀」以及銜接著的左右城牆,側身在荒煙漫草之中,不知情的人們,甚至沒發現我們差點兒把一座秀麗的城門遺忘在「反攻復國」的情緒之外。我是「永清國小」的學生,後來才知道,我們學校後牆,就是城牆,通往果貿三村的後門,就是鳳儀門邊的破口,那條沿牆而流的爛泥水溝,就是護城河! 輕功向上飛,是無稽之談!所謂「飛簷走壁」,是說身體靈巧,可以很輕易地利用地形、牆縫,登上高處遊走。輕功向下跳,才是真功夫!我十歲以前,對此深信不疑,在學校沿著榕樹垂鬚登上鳳儀門,再一躍而下……直到輪流跌壞自己一雙腳踝,終於知道了厲害。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是在舞台劇《寶島一村》開演之前,以上有關眷村,卻無關劇情的描述,是我個人身在「頑童階段」的生命軌跡。
内容概要
本書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大事兒、小事兒,
原來馮翊綱泡過豬糞坑、有著熊貓眼、參加了超自然婚禮,
同時也關心文化、觀照人生,既有趣味又有品味。
馮翊綱行文一如說相聲,可愛幽默、逸趣橫生外,
也具備令人省思的豐富意涵,搭配上馮翊綱親繪的精美插圖,
非常値得讀者細細品嘗、小心珍藏。
作者简介
馮翊綱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藝術碩士,【相聲瓦舍】創辦人、團長暨藝術總監,當代傑出的專業舞台劇及相聲演員,編演的作品呈現幽默獨特的創意風格。近年回歸大型劇院,主演豪華巨著《寶島一村》。著作包括藝術研究文集、文藝作品集、劇本集、有聲書、圖文書等十多部,以及影音光碟數十種。因在劇場藝術創作、展演、出版、教學的貢獻,獲頒國軍文藝金像獎、文建會舞台劇本創作獎、中國文藝獎章、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現任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
书籍目录
前言:俠隱鳳儀門
第一樁屋裡的大事兒
豬事一則
年獸來過了
姥爺
像爸爸
小毛驢
超自然婚禮
菲傭禁買三秒膠
成就感
虎口虎哥
衛星導航
暗戀木瓜源
第二樁窗外的小事兒
髒話也可專利
趣味與品味
揉揉您的熊貓眼
土豆與土豆
代言人
實話謊
不在乎文化
M型幻覺
失落者聖殿
冷峻眉頭下的溫柔
第三樁院中的閒事兒
笑神離席
暖身
祖師爺賞飯
不絕之學
封不住的戲箱
羌笛何須怨楊柳
閻羅若能歸我做
代演
戲在魔鬼蔓延時
兩張照片
陪我演戲的人
三日記
《寶島一村》的人、地、物、數
【後語】獨家一則
【絮語】旅行遊樂園
【贅語】陌生人的慈悲
章节摘录
民國六十年,那一年是豬年。 我的父親排行老四,民國三十八年隨軍隊來台灣,從此斷了與陜西家鄉的訊息。幸虧他的二哥,就是我的二伯父,也隨軍來台,兄弟每年農曆除夕聚一聚,也就成了必然的事。 二伯父、二伯母和我的堂哥,一家三口定居內門鄉的山裡,在產業道路邊開著一間雜貨店。而爸、媽、弟弟和我這一家,則是要從左營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在除夕當天趕去團聚。 才上了半年小學,我其實很喜歡去二伯父家,雖然當時市區的空氣也很好,眷村的家也是瓦片平房,而山裡畢竟是更加純淨的大自然,除了花草樹木……還是花草樹木!尤其各戶人家並不緊密相連,享有特別寬闊的空間,連圍牆都沒有,這對城市小孩來說,是個解放拘束的好機會。 當時我的弟弟三歲多,賴在媽媽身上。而我不滿七歲,卻是登梯子爬高,水裡來火裡去,過去幾年,已經跌了一臉的傷疤,這樣並沒有阻卻我冒險犯難的天性,反而愈挫愈勇,到了任何新鮮環境,總要探險一番。剛吃完中飯,大人們聊天,我趁隙從後門溜了出去,很自然的就逛到了鄰家的後院。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這句話對我這一代的城市兒童來說,卻正巧相反!我們隨時吃得到豬肉,卻未必見過真正的豬。當我站在一堵紅磚矮牆外面,看著躺在兩公尺見方裡的那頭巨獸……我驚奇地呆住了!豬欸……活的豬欸…… 那是一頭黑毛豬,真的很大,當然,距離「神豬」的標準還差得遠。豬正在睡覺,大肚子緩慢起伏,水水的鼻子一翹一翹的,真的很好笑哩!我對著牠輕輕喊了一聲:「豬!」 顯然那不是牠的名字。我也沒耐性去請教主人:「你們家的豬叫甚麼名字啊?」當時我只是真心誠意地,想見識一下豬走起路來是甚麼樣子? 智商不低的我,撿起一顆比沙子大一點點的碎石頭,我的目的是叫醒牠,決不要弄痛了牠。我丟石頭,同步又喊了一聲:「豬!」石頭在牠的大耳朵上彈開,就看那耳朵忽搧忽搧!搧了幾下,卻完全沒有醒來的意思。我急了,又撿了一顆比剛才稍微大一點點的石子,又丟,喊道:「豬!」這次丟到了牠的後腿,富有彈性的皮肉將石頭蹦開,好像一隻蟋蟀不小心落錯了腳,趕忙跳走那樣。 豬還是沒醒,但後腿的肥肉反射地抽動了幾下,電波在牠黑油油的毛皮上抖出了波浪。 我去別處折了一根長長的芒草,回來搔牠癢,非把牠弄起來不可!不好……不夠長……從這頭搔不到。我沿著矮牆,慢慢蹭到另一邊,那豬擠在牆根,我也必須擠到圍牆外的角落來。地上一塊黑忽忽地板子,顯然底下蓋著甚麼,但那也是我為了要搔到豬所必須走的最後一步,一腳踩上去,覺得那板子似乎不夠硬,第二腳剛沾上去……「垮」地一聲!我直直向下戳進坑裡。 幸虧那不是個空坑,是滿的,黑黃綠白錯綜複雜的顏色,粘稠膠著,像流沙一般把我往下吸,淹到胸口,我兩手扒在坑邊,大喊:「啊…………」 ……豬糞坑。 還好鄉下安靜,一個六歲小孩的呼喚可以傳得很遠,不過話又說回來,要不是天生鐵嗓鋼喉如我,換作旁人,恐怕慘遭滅頂。唸高中的堂哥把我像巧克力火鍋般的拎出來,十幾度的氣溫,我頸部以下,夾克、毛衣、衛生衣、褲子、鞋襪……都吸得飽飽的……很重…… 二伯母是質樸的客家人,娘家在美濃。我還記得她漲紅著臉,僵著笑,在石板上沖著一盆又一盆的熱水,用木槌敲著黃黃的毛衣,大過年的,企圖拯救那一坨後來沒救了的衣服…… 豬年玩豬,跌進豬糞坑,這樣的童年絕無僅有!我認定這是個吉兆,怪不得接下來四十年,我稱得上是「豬」事順遂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