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

出版时间:2000-02-01  出版社:Li Ao  作者:李敖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法源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一本不長不短的書,書寫一段清末民初的改革史,留在腦子裡的就兩點印象。1、譚嗣同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維新改良之路不通,缺堅定同康梁維新之路,最後不必死而抱必死之心,以喚醒世人,以死君。2、康、梁、譚們真是有才。
  •     2005-09-25
      
      
      前些天李敖来北京了,据说还专门去了一趟法源寺。于是从书架上找出从没翻开过的《北京法源寺》,耐心读了一遍。
      
      书中论述了很多主题:佛法、忠奸、国家、君臣等。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生死。书中提到袁崇焕痴心为国冤狱而死,南宋遗士谢枋得绝食而死等等。最让我敬佩和震撼的是谭嗣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很多人认为谭嗣同的死是迂腐地学公孙杵臼,其实不是。谭嗣同既是“死君”,也是“死事”。为变法他本可以不死,但他自愿杀身成仁,用牺牲来证明改良的路行不通,来宣传变法维新,的确死得其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豪迈!专诸的母亲,推荐荆轲的田光,推荐朱亥的侯嬴也都本可以不必死,但自杀后境界更高更洒脱,他们都是真正的大侠客。相比之下,康有为虽然逃过一劫,但精神却和谭嗣同一起坐化死去,把自己陷在旧时代里,由先知变成了古董。
      
      在谈论忠奸和生死意义的时候,李敖借谭嗣同之口说应该“死事”而不是“死君”。说把时间放长看,蒙古人是中国人,满族人也是中国人,所以大家都是为国。谢枋得的死未必正确和值得,意义只在于为信仰而死。对此我却不赞同,在宋末,蒙古人就是外国人;在明末,满族人也是外国人。不然的话,要是日本灭了中国,那日本人也算中国人,汪精卫也可洗刷汉奸罪名了?!
      
      我觉得更清晰的标准应该是“为民”。隋末尧君素为国而死是对的;屈突通为民而降也是对的。从狭义上来说,国家是统治集团的国家,所谓忠君爱国都是宣扬为统治者服务的,而不是为民。改朝换代只是少数人的事。对百姓来说,只有统治和被统治的矛盾,谁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拥护谁。所以那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苍生百姓而降的人也是值得肯定的。吴三桂为一己私利引狼入室是汉奸,而冯道身事四国十主,由于不是为国而是为民,却值得肯定。晏子不肯随“不为社稷死”的齐庄公而死也是一样。我们不该嘲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亡国亡的是统治者的国,是既得利益者的国。对百姓来说,亡不亡国都是被剥削。亡国虽然感情上难以接受,但如果新朝代更能让人吃饱饭,有什么理由非要回去呢。
      
      突然想到,为国与为民的分别看似简单,实则很多人看不透,尤其统治者更不会宣传。英雄豪杰如乔峰者,也跳不出世俗的侠义忠奸观念。阻止契丹灭宋,固然是背叛了契丹国,但却救了大宋和契丹无数百姓,是比为国更高的境界。如能看透这一层,也就能原谅自己了。可惜!
      
  •     大师李敖,出书超过一百种,在台湾报禁时期,被查禁的书有一大半。被查禁书的数量之多,按照大师自己的话说要进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师出的书,多数是杂文,以文学考究为主,在他为数不多的几本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是最器重的一本,而且这本书有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本书中,关于风俗、佛学、诗文、生死等等的看法,处处可以看出渊博的知识根基,而对人物的描写,则是一种全息的探索。这本书的旁征博引,以及涉及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1990年写这本书的时候是不可想像的,可以说大师拥有搜索引擎式的信息储备。1987年中国才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我把大师看作1990年的Google搜索引擎。
      
      大师是以骂人著称的,他骂人的方法不只是单纯的情绪发泄,而是用事实说话。记得大师在《李敖有话说》上说过一句话,“别人只是知道蒋介石是王八蛋,但是我李敖可以用证据证明,蒋介石就是王八蛋”。可惜凤凰卫视由于政治压力,大师在节目中关于共党批评从来没有播放过,我们看到的《李敖有话说》都只说国民党坏话。
      
      14岁时,李敖的老师跟他们教授《木兰辞》,她给学生们解释“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其中的“唧唧”是织布时发出的声音。 李敖说不对,他说是叹息的声音。老师问为什么这么说,他举出两周前老师教授过的《琵琶行》里面的句子“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来证明,老师哑口无言了。
      
       一个聪明的人是可以把书读活的,同类的书要对比着看,只有进行比较,才不会读死书。
  •     1、朱晓进曾说鲁迅后来放弃小说的文体创作而全力写杂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在小说中掺入了太多主观的想法和评论,这是小说的大忌。这一点正是我看《北京法源寺》的一个重要印象。李敖曾说五十年内和五百年间,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对,说到底李敖是一个杂文家,他写的这部小说其实就是小说形式伪装下的杂文,小说从头到尾除了完美的历史考究,就是李敖太过于明显的借助于历史人物的口所表达的他个人的历史判断和看法,是长篇累牍得刺眼。
      
      2、李敖曾说他的杂文乍看非常情绪化,但是这些略去之后就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考证,经得起历史细节的推敲。这部小说,除了“后记”中李敖所讲到的由于小说的因素对历史人物(如小和尚普净融合了董必武、熊十力和李大钊三人原型)、历史地点(如谭嗣同的最后归宿改为小说的中心法源寺)等,这部小说其实就是从头到尾的历史考证,大至抽象的、横向处理的各个历史人物的遭遇、监狱的来历、皇帝、皇宫等的细节,小至斩首示众士大夫用的是裸车、市场口的丁字路上的槐树,都是经得起历史考究的。所以这部小说在我看来可以说是“历史小说”,但绝对是个名词加后缀,而不是标语结构短句,也就是说,历史的成分远远多过小说的本质,虽然在这点上,李敖已经在后记上表明自己不屑于小说理论和现代意识的运用,但在我看来,小说就是小说,历史评述和主观评论的东西太过于借历史人物的口中去表达,显得有点本末倒置了。
       威廉•范•俄康纳有一段话:“一个小说不应当预先知道他的题材的意义。他必须等待故事开展,逐渐发现他的主题。如果这本书写完以后,主题极清晰地出现,那么作者大概是隐匿了一些证据,写出来的是一套教训或是宣传品。”
      
      3、李敖说这部小说只是他的历史小说系列之一,但我目前没有读到他系列中的其他,就算有,他的小说中唯一有名(据他自己说,提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就是这一部了。如果没有其他的,不知李敖是精力所限(他太热爱杂文了,光是被查封的书就有一百多本,恐怕创吉尼斯纪录了),还是另有原因。如果是同样的如鲁迅一般的感悟或是感想,我觉得他创作上的选择是正确的。
      
      4、小说以谭嗣同参加维新变法到牺牲为主要部分,以法源寺为纵线,以抽象的、历史上各个坐过监狱、被残杀的忠烈之士为横线,大气磅礴。而李敖本人也曾在国民党当政期间坐过两次牢,这部小说也是构思于监狱之中的。除了李敖在这部小说中本身想表达的一种历史情怀,亦不难理解为一种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5、还是要说一句,不得不佩服李敖在历史考究上的精确、用心和专业精神。
  •      印象中的李敖都出现在娱乐综艺节目上,总觉得他唠叨且喜欢吹牛皮,仿佛天下除李敖之外,无人可出其右。但看过此书后,他确实有牛逼的本钱。
       小说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戊戌变法的几个主要人物,围绕他们展开的故事,就像是一场电影,将原本比较模糊的一段历史,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刻画的相当饱满。
       原本记忆中只是些看着眼熟的名字,此刻仿佛在心里复活,在脑海中形成他们的容貌,建立在我的记忆库中,他们是如此鲜活。
       不管历史上他们是不是这个样子,至少看过此书后我就觉得他们应该是也必须是这个样子。
       故事建立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对话中,这些对话涉及哲学、政治、佛法、风俗等等,包罗万象,虽然有些古诗词精妙佛法看得懵懵懂懂,但至少很有看下去的兴致,可见李敖对国学是下过苦功夫的。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人物刻画生动,内容博杂精深,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有点绕,有点啰嗦,但不失为一本好书。
  •   因为看多了古龙的以行数算钱的小说以及对历史不太感兴趣,所以中间描写谭嗣同过多的引经论典和长断的对话让我有点不适应,类似LZ第一个观点。除了这点,写的很大气通俗,看的热血沸腾
  •   完全赞同,深有同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