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王啟芬 著 页数:256
前言
作者序 讓愛呼吸,生命就開始溫柔的流動 六年前我離開台北,到南投擔任社會教育的志工。在這六年裡,我與來自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交談,分享彼此的人生經驗,共享我們對生命與心靈的認知。我觀察到每位對人生感到煩惱、痛苦、困惑的人,都有來自外在與內在的雙重挫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事物本身是沒有好壞差異的,如果我們不去在意它,它又如何能夠影響我們?就因為我們對人、事、物的愛,他或它們才會使我們感到挫折。 有句歌詞說:「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的確,往往劃下心靈最深一道傷痕的人,就是我們最重視的人;奇妙的是,許多執刀者也是以愛為名,卻進行著殘忍的傷害。 猶記十幾年前,還在讀大學的某一天,母親忽然告訴我:我小時候的玩伴,一位小學畢業就移民美國的朋友,竟然和男友私奔了,她的家庭無法諒解這種行為,於是登報與她脫離關係。我在吃驚、難過的同時,湧上心頭的竟是憤怒…… 我這位朋友她非常聰明、優秀,但是她的家庭非常嚴格,是屬於重視學歷、榮譽的傳統家庭,在家教上尤其看重。她移民後,我曾在美國拜訪過她,當時,她的木訥、憂鬱和自卑讓我幾乎不敢相認,而她母親當著訪客的面數落女兒的不爭氣,也使我印象深刻。 然而,接觸許多真實社會裡的案例後,我發現: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就想走到家庭和社會的對立面去,而是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今日世人眼中的壞孩子。我的師長曾說: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讓人變化氣質,而不是社會上普遍認定的傳授知識和技巧。不管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都不應站在「主導」的立場,把人塑造成一模一樣的機器;而應該以「支援」的立場,幫助每個人實現他的人生。 曾在雜誌裡看到吳念真導演與其子吳定謙導演的訪談,吳念真導演說:「如果我們這一代跟子女有什麼衝突,最大的毛病就在於,父母對下一代的未來形象已經先設定範圍,然後希望小孩子都走到這個框架裡。他又不是你,你自己做不到,為什麼要求小孩做到?」 深以為然。 仔細想想,人們最初的需求都是簡單的,很容易就感到滿足,但孩童時期的單純快樂,長大成人後卻很難獲得。網路曾流傳一句話說:「小時候,幸福是件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件幸福的事。」當我們因為對需求的想像,而去過多地佔有,需求就變成貪婪,得不到就變成痛苦。 親情、愛情、友情,在人世間我們與他人相聚的情誼,會隨著光陰的推進而愈陳愈香;但是,如果我們只想將某一階段的情感永遠保持、永遠留住,那麼我們就無法隨歲月而成長。 智慧、知識、經驗,我們所創造出來的事物,常反過來擁有我們;權力、地位、財富,我們所使用的工具,常反過來主導我們;是非、真假、善惡,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常反過來侷限我們;時常我們只看見事物的一面,卻因為相信眼見為憑,而無法接受事物完整的全貌。 這些遭遇與情境,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在人生路上經歷過。有時回首過往,可能會一笑置之,但更多時候,卻油然而生一股遺憾的心緒。 我們愈愛的,愈會成為自我心上的一把鎖、一隻籠子、一堵牆,將我們與完整的世界隔離開來,讓我們只專注在主觀意識的想像裡。這樣的思緒若只牽涉到自己也就罷了,但是在生活中,誰不是與他人緊密相連的呢?一時的態度、一次的決定,都將影響他人,而那些人,可能是我們所愛的人、所珍視的人,在我們自以為是的愛裡,卻可能傷害了他們。 當我們把愛抓得太緊,愛就失去包容與尊重的空間;當我們活得太過用力,周圍的人都將感染這股緊張的情緒,而自己也難以呼吸。 唯有先與自己的心達成和解,先舒緩自己的脾氣、毛病、個性,才能夠讓我們的愛與善意平和地傳遞出去。 當我們握住一把種子,所能得到的只是這把種子而已;但是,如果我們能將種子撒在大地之上,所擁有的將是整片綠意。
内容概要
生命中的愛,很容易失控, 當愛得愈深,投注的理想、期望愈多, 就愈容易和現實脫軌。 許多人與伴侶、孩子,甚至知己反目成仇, 都是因為,他們在純粹的感情裡, 添加了過多的要求和期待,愛因此變質。 其實,不論事業、財富、愛情…… 愈是讓你緊抓不放的,往往就是你的內心, 最感到匱乏和不安全的部分。 那種空虛,沒有人可以幫你,除了你自己。 唯有放開對外界的執著,重新省思內在的需求, 人生這一關,你才能安然度過。 愛是人生中最艱難的關卡,它的艱難之處在於,不論你面對的是名、利、事物、親人或伴侶……要愛上很容易,要維繫感情很不容易,而在付出感情和心血之後,要坦然放手,則尤其困難。 有的人一手建立了事業,卻必須考量公司長遠的運作而讓賢;有人辛勤拉拔孩子長大,時候到了,只能看著他的背影,遙望他走自己的人生路;有人和伴侶相依為命,最終得堅強陪伴對方走完旅程,從今而後孤單過日子…… 不管你著迷依賴、眷戀不捨的是什麼,在愛得長久深刻時,必須違背一般常理的自由意志,選擇放手,對於血肉之軀、擁有七情六慾的我們來說,都是最困難的。 但是,生命是流動的,我們自己,以及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人、事、物,無不時時變化著。很多時候,這一刻的放手和寬容,是為了成全對方的成長和蛻變,也等於是給你的愛一條生路,讓它有機會,找到其他的形式延續下去。變化不見得是壞事,生命的真相,只等著你用更豁達的心胸去看待、去接納。 本書的62則小故事,將帶領讀者重新發現愛的真義。透過作者細膩的筆觸,感人的敘事口吻,將陪伴你以新的觀點,重新閱讀世間有情人彼此間的互動模式,點出這些言行背後所蘊藏的、更深刻而內斂的心意。同時,也幫助你以更成熟穩健的態度,面對自己內在的情緒變化,進而與自己、與整體環境合諧和樂的生活。
作者简介
王啟芬 心理勵志作家。很早就選擇投入公益教育,將此做為畢生的志業。樂於傾聽和分享,認為生命的飽滿與健全無法經由向外抓取來獲得;相反的,正因為誠懇地給予,生命才能自得富足。 因為工作需要,隨團隊講學於美國、阿根廷、澳洲等地,在感受不同文化下養育的水土和人情時,也深深理解人類同為一個整體的事實。因此,對遠方的戰火與飢荒不再冷漠,對災難和禍患感同身受。 目前長住南投山上,視野遼闊,水汽豐沛時常見雲海,日落時彩霞漫天,晚上燈火浮在山嵐霧氣間,如同海中的小船。當眼界與心量不斷擴展時,生命的波折就如同海中波瀾,即使濤浪翻湧亦無損深邃。
书籍目录
作者序 讓愛呼吸,生命就開始溫柔的流動PART-1 愛是溫暖的火光,握得太緊換來瞬間熄滅01愛不用多,夠生活就好02為什麼媽媽不生氣?03三分鐘的致辭04化夢糕的故事05面對真實的自己06公園裡堆沙的孩子07人生,是自我的拓荒之旅08失敗的本身,並沒有情緒09找到輸的感覺10誰是你最愛的人?11種子不灌溉就能發芽?12醫生的老師就是病人13最初的願望 14最好的溺愛,是放手15萬能的圖書管理員16將軍和大學士的約定17由外到內的美麗18貪心的漁夫19你把時間花來成為別人嗎?20小說家為什麼停筆了?PART-2 愛有她自己的生命,沒有人應該去強勢主導21五分鐘的簡報22不要為未來而活23有時間限制的法術24期待未來,不如創造未來25生活不是在打仗26未來,從當下這一步展開27商人的致富之道28四十年前的宮殿設計29知道「不做什麼」才是最重要的30乾旱的北村與南村31家庭聯絡簿的汙漬32王子復國記33生意冷清的鞋匠34池塘邊的青蛙劇場35正確先生的不正確36天使的禮物37轉個彎,讓挫折變貴人38最美麗的貝殼39生命有甘有苦,嚐過才知芬芳40塑化劑和吸菸哪個毒?PART-3 讓愛像風箏一樣自由,心就會像天空一樣寬闊41在有陰影的地方,發現光42貪婪的求知者43一千封紅包的啟示44計畫之外的,更值得期待45靈魂的美,不會被外表遮掩46思念故鄉的人47巧匠的機器48為心靈開一道傷口,或是開一扇窗? 49抄襲的祈禱文50劇作家的荒謬戲劇51賭博的必勝法則52收購廢品的老太太53人生的路,可以走得緩慢而踏實54減法的智慧55帶來好運的木頭56迷信學位的人57平凡的智者58如何讓員工安心留在崗位上?59神童的選擇 60懂得珍惜,擁有才顯得貴重61夢想環遊世界的人62你最美好的時光,仍在前方
章节摘录
01為什麼媽媽不生氣? 如果沒有暴風雨,船帆不過是一塊破布罷了; 有了暴風雨,這塊破布就發生了作用。 ──法國文學家 雨果《笑面人》 一家人準備出國旅行,開車前往機場。因為是連續假期第一天,高速公路非常壅塞,他們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抵達航廈,太太卻發現自己的護照忘記帶了! 興高采烈的情緒一下子變成愁雲慘霧。先生破口大罵,太太自責地掉淚,孩子們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先生從「笨!」、「豬啊!」一路數落到:「娶妳我真是倒了八輩子楣!」 最後先生毅然決然說:「這筆帳算妳頭上,妳負責退票,我們這次就不去了!」說罷拉起孩子們就走。 太太躲進洗手間想洗把臉、補個妝再去退票,沒想到一翻皮包,赫然發現那本遍尋不著的護照就放在夾層裡!原來昨晚她已經先將自己的護照收好,早上才整理其他人的,可是剛才心一急,壓根忘了這件事。 太太連忙打手機給先生,忽略他的惡聲惡氣,和他說找到護照了。先生雖然高興,但又覺得火大,再重覆一遍口不擇言的數落,帶著孩子趕回櫃台辦理報到手續。 飛機上,女兒和太太坐在一起,她悄聲問媽媽說:「媽媽,為什麼爸爸罵妳,妳都不生氣?」 先生在一旁聽到了,嘀咕說:「妳媽那是活該、欠罵!」 女兒不理爸爸,語出驚人地說:「媽媽,爸爸這麼愛罵妳,是不是你們就要離婚了?」 先生頓時啞口無言,太太忍住笑,問女兒:「妳知道離婚是什麼嗎?」 女兒回答:「離婚就是我和弟弟會分開,我會跟妳,弟弟會跟爸爸。」 太太不禁奇怪:「這是誰告訴妳的?」 女兒說:「班上同學就是這樣啊!」 太太問:「那妳想和弟弟分開嗎?」 女兒搖頭說:「不想,可是你們就是會離婚啊!」 太太看了先生一眼,說:「如果兩個人裡有一個很愛生氣,那另一個人就要不生氣才行,如果兩個人都愛生氣,就沒有辦法在一起囉!」 太太笑著說:「還好,雖然妳爸爸愛生氣又愛罵人,但我不愛生氣也不愛罵人,所以妳和弟弟不用分開哦!」 心的體悟 以往的家庭觀念裡,強勢的一方就是家庭的支柱,但是其實,柔軟有包容性的一方,才是一個家的真正支柱。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柔軟的角色來當彼此爭執時的緩衝墊,家人間零碎的口角就容易演變成更大的衝突。 好像愈是親近的人,我們的批評愈是無所顧忌,但是即使一個屋簷下的家人,心腸也都是肉做的,也會感到傷心難過。為什麼我們會努力維繫朋友與情人的關係,卻輕忽維繫與家人的關係呢? 沒有一段關係是不需要花心力維持的,家人也是一樣。 02三分鐘的致辭 自信往往只反應個性, 而非知識、記性與能力。 ──佚名 有一位股票上市公司的大老闆,他的事業做得很成功,但就是很耐不住性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和他講話時只有前三分鐘他能聽得進去,之後就沒耐心再聽了。所以要向他報告任何事的職員,都得將重點精簡再精簡,才能獲得他的認可。 大老闆不但不覺得這是性格上的缺點,反而以此沾沾自喜,他常向其他的老闆朋友們炫耀說:「你們要好幾個小時才能搞定的事情,我三分鐘就決定了,而且成效還一樣好,甚至更好!」 只是這樣一個事業成功、有名有利的大老闆,他和家人之間相處得並不好。他娶了兩任夫人,每一任夫人都幫他生了小孩,但後來都走向離異。他的小孩雖然和他住在一起,但和他並不親密。 大老闆每天在外面無限風光,回到家中卻總感到煩悶。他和孩子一年難得交談一次,有時關心地問起孩子作業如何、成績如何,孩子沉默到只用單字、單詞回答,然後馬上起身離開。 大兒子畢業典禮的時候,他以家長會長身分受邀參加,聽校長說起他的兒子是如何優秀、獲得多少獎項,他不禁非常得意。校長笑著說:「我們有安排家長會長致辭,您可以藉此機會勉勵令郎和全體學生。」 他聞言高興地答應了,往常都讓祕書撰稿應付了事,這次他特別自己準備了講稿,並反覆練習了幾次。 畢業典禮當天,他風度翩翩地上台,彬彬有禮地開始致辭;但是才講完開場白,台下卻突然起了一陣騷動。他往台下看去,在前排坐著的學生裡,一個站立的身影特別顯眼。 那是他的兒子。他兒子對著他,指指自己的手錶,向他喊說:「三分鐘了。」 一時間場面無比尷尬,但是他卻突然記起當年自己向年僅六歲的兒子喊出這句話時的表情。 雖曾經歷過許多大場面,但他承認這是讓他最驚心動魄的一刻。他猶豫了一下,走向前對兒子說:「是爸爸錯了,對不起。」 那年的畢業典禮成了許多人津津樂道的回憶,而大老闆此後也改變了急躁的作風。至少,他不會讓自己的脾氣與個性再傷害到至親的家人。 心的體悟 俗語說:「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我們覺得是引以自豪的優點,在別人而言可能卻是不可忍受的缺點;並且因為主觀認知深植於我們的思想之中,所以就算是別人提醒了,我們也不會覺得自己有錯。 在一本講偏見的書裡,作者引用一則讓人莞爾的對話:「種族歧視?您沒聽到我反納粹嗎?」而一名科學家在談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時曾開玩笑地說:「他對笨蛋沒有耐心,麻煩的是,他認定誰是笨蛋的速度稍嫌快了點。」 若是我們能在說話與做事之間放慢一點腳步,多些思考與同理心,應該就能減少許多磨擦與誤會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