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晴光文化 作者:陳學勇 页数:3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 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你們聽過林徽因的名字嗎?想必有,多虧那美麗的詩人戀歌,她的名字總是跟徐志摩連在一起。而她那清麗端莊的容貌,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但你們可能不太知道,其實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師;而她深厚的文學素養,更使她贏得了「京派之魂」的封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佔有極突出的地位。因此,她不只是「林下美人」。 如今,中國最知名的林徽因研究專家陳學勇先生,著書完整而詳細地呈現了林徽因一生不凡的成就。它打破了以往林徽因傳記單純以時間順序記述的模式,而採取了如紀事本末體的體裁,以人物、地點、事件作切入角度。 他更糾正以往林傳諸多史實上的錯誤和小說演繹過的誇大不實,並提供了許多第一手珍貴的文史資料,為讀者展現最真實、最完全的林徽因一生。它的嚴謹與完整,稱它是林徽因傳記中的佼佼者,當之無愧。而讀完這部傳記,留在你們心中的林徽因,也就不再只是徒具美貌的空殼而已。
作者简介
陳學勇 江蘇阜寧人,筆名陳老萌。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今南通大學教授。國內知名林徽因研究專家。 有《淺酌書海》、《海上閒話》(與顧農合著)、《民國才女風景》、《林徽因尋真》、《舊痕新影說文人》等多部著作。另編有《凌叔華文存》(兩卷)、《林徽因文存》(三卷)、《中國兒女--凌叔華佚作.年譜》、《伊人叢書》等集。 其所著所編,集學術性與可讀性於一體,以嚴謹務實、去偽存真著稱。
书籍目录
前言前贅一、祖父二、父親三、母親四、童年五、倫敦六、徐志摩七、泰戈爾八、梁思成九、留學十、歐遊十一、東北大學十二、北總布胡同三號十三、營造學社十四、香山十五、模影十六、窗外十七、梅真十八、京派之魂十九、太太客廳二十、金岳霖二十一、八寶箱懸案二十二、凌叔華二十三、冰心二十四、沈從文二十五、費正清、費慰梅二十六、鼙鼓聲起二十七、西南行二十八、昆明二十九、名譽家長三十、李莊三十一、北返三十二、清華園三十三、國徽三十四、紀念碑、景泰藍三十五、古城三十六、夕陽三十七、遺韻林徽因年表林徽因家族世系簡表主要參考書目後記
章节摘录
金岳霖贈給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對子很簡潔,但最有情趣: 樑上君子 林下美人 梁思成看了挺高興,說他就是要做「樑上君子」,只有上樑實地考察才能創建中國現代建築學。林徽因聽罷就惱了:「真討厭,什麼美人不美人,好像一個女人沒有什麼事可做似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金岳霖意識到自己顧此失彼了,立即改口贊同林徽因看法。 金岳霖最為著名的一幅對子,竟是那幅同鄧以蟄合作祭奠林徽因病逝的挽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這回嵌的不是姓名,乃林徽因詩歌的題目〈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若看到這幅對子,安息者將會說什麼呢?當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金岳霖可愛的地方很多,最為人道的是養雞,他那頭大公雞很是出名。其次是「看」水果,他買蘋果或鴨梨,盡揀大的買,買了不吃,全按大小個一溜兒排列在條案上,十分自得地看來看去。有時還將自己的水果拿出去和孩子們的比大小,倘若他的大,樂個不住;如果小了,便送了孩子們果腹。 於這一切背後的,是金岳霖在林徽因心目中的個性魅力:「我們親愛的老金,以他具有特色,富於表現力的英語能力和豐富的幽默感,以及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處變不驚的本領,總是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為朋友們保留一片溫暖的笑。」(致費慰梅信) 反之,金岳霖內心藏著的林徽因也是無比動人。抗戰中林徽因遷徙到昆明,面容開始衰老,病情日益加重,即使在這樣的情形下,金岳霖還是情不自禁地讚嘆:林徽因「仍然是那麼迷人、活潑富於表情和光彩照人──我簡直想不出更多的話來形容她。」(致費正清信) 同輩人都親切地稱呼金岳霖「老金」,孩子們會叫他「金爸」,叫「金爸」的不只是梁家的孩子們。金岳霖自己沒有子女,他曾有過一個同居的白人伴侶麗琳 Lilian Tailor ,後來她走了,金岳霖就一直過著單身生活。 與林徽因一牆之隔的金岳霖,既近在咫尺,豈不愛上才女。林徽因也仰慕比她年長的(金岳霖比林徽因大九歲)、厚道智性的金岳霖。一次梁思成外出考察古建築,金岳霖「乘虛」向她表白了心跡。 林徽因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她明白梁思成對她的情感多深,況且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和美的小家庭。她也清楚,金岳霖有許多梁思成所不具備的可戀之處,值得自己終生相守。 林徽因是非常珍重感情,兩個男人,一個已經給予,一個一定能夠給予她滿意接受的愛情。該如何抉擇,她沒有立即決斷。等到梁思成考察回來,林徽因坦然地把問題攤給了丈夫。林徽因就是這般的不俗。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對續弦林洙女士回憶過這件事情:「徽因見到我時哭喪著臉說,她苦惱極了,因為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才好。她和我談話時一點不像妻子和丈夫,卻像個小妹妹在請哥哥拿主意。」 不難想像梁思成如何的驚愕、痛苦,他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我半天說不出話來,一種無法形容的痛楚緊緊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連呼吸都困難。」同時他又有一種受到信任的欣慰,由此也更深地讀懂了不尋常的妻子。 梁思成一時找不到答案,整夜無眠,他說:「我問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還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個人反復放在天平上衡量。 我覺得儘管自己在文學藝術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養,但缺少老金那哲學家的頭腦,我認為自己不如老金。」梁思成沒有像尋常人那樣以自身得失作為思考的基點,反而首先為所愛者著想。第二天,梁思成鄭重表明了自己態度:林徽因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老金,自己就真誠祝願他倆永遠幸福。林徽因不忍,對著丈夫淚流滿面。 梁思成也潸然淚下,夫婦倆淚水裡融和同一感懷。林徽因向金岳霖轉述了梁思成的話,金岳霖以哲學家的理性收回了愛的追求:「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當退出。」(見林洙著《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金岳霖是這場情感糾葛中第三個超凡脫俗的人,切勿把主動退出的金岳霖看作令人同情的失敗者,以另一種方式來看,他同樣感受著梁思成擁有的幸福。多少年後,金岳霖說過這樣的話:「一,戀愛是一個過程。戀愛的結局,結婚或不結婚,只是戀愛全過程的一個階段。 因此,戀愛的幸福與否,應從戀愛的全過程來看,而不應僅僅從戀愛的結局來衡量。二,戀愛是戀愛者的精神和感情的昇華。戀愛的物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戀愛者的精神和感情的創造物,而不真正是客觀的存在。因此,只要戀愛者的精神和感情是高尚的,純潔的,他(她)的戀愛就是幸福的。」(見周禮金文〈懷念金岳霖師〉) 此後三人朝夕相處,再也沒有談及這件事,他們的心底都信守著各自許過的諾言,彼此絕對地信任與尊重。金岳霖仍舊住在北總布胡同二號,與三號的梁家比鄰。抗戰時期,大家離開北平到了昆明郊區,他們還是鄰居。 金岳霖挨著梁林新屋添蓋了一間「耳房」,依舊是一牆之隔。林徽因詼諧地說:「這樣,整個北總布胡同集體就原封不動地搬到了這裡。」(致費慰梅信)當實在不能比鄰而居時,金岳霖一等到假期即過來住在梁家。他感嘆道:「我離開了梁家就跟丟了魂一樣。」(見費慰梅著《梁思成與林徽因》) 抗戰勝利後,三人陸續遷回北平,住進了清華園的新林院,他們仍堅持做鄰居。直到新中國成立,金岳霖被調進城內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搬入東城科學院的乾面胡同高知樓,他這才依依不捨地同梁林夫婦分開。林徽因、梁思成相繼謝世後,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又搬入乾面胡同高知樓與金岳霖同住。 金岳霖由此推論:「我同梁從誡現在住在一起,也就是北總布胡同的繼續。」(金岳霖文〈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用費慰梅的話說,他「實際上是梁家一個後加入的成員。」(費慰梅著《梁思成與林徽因》) 住一起的時候,金岳霖教梁再冰、梁從誡唱兒歌:「雞冠花,滿院子開,大娘喝酒二娘篩……」兩個孩子調皮地改唱成「金爸爸,滿院子開……」他和孩子們相處也是融洽而又親密的。金岳霖是梁家的一位特殊成員,林徽因和梁思成鬥嘴時他總是裁判,而且是雙方都很服氣的裁判。 更多的時候是三人一起愜意聊天,相互受益。梁思成曾跟年輕人談起:「過去金岳霖等是我家的座上客。茶餘飯後,他、林徽因和我三人常常海闊天空地『神聊』。我從他那裡學到不少思想,是平時不注意的。」(見李增道文〈聊天之意〉) 雖然放棄了婚姻形式,但林徽因與金岳霖間的愛情之火並未隨之泯滅。他們之間應該有過一些往來的書信,但可能不會很多,因為彼此分別的歲月畢竟有限。 如今僅留存著一封林徽因致金岳霖的短箋,是她交梁思成托外國友人 John 帶往美國,當面交給正在那裡講學的金岳霖的。短簡落款書寫著「徽寄愛」三個字,可謂坦蕩之至。 金岳霖與林徽因柏拉圖式的愛情,以常人難以做到的聖潔方式,融化在漫長的歲月、瑣屑的生活裡。抗戰期間歲月艱辛,林徽因不免有時情緒低落,只要身邊有金岳霖,她便能即刻從低落中解脫出來。 她告訴友人:「我們親愛的老金,於他具有特色,富於表現力的英語能力和豐富的幽默感,以及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處變不驚的本領,總是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為朋友們保留著一片溫暖的笑。」、「我喜歡聽老金和(張)奚若笑,這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了我忍受這場戰爭。」(致費慰梅信) 戰後回到北平那幾年,林徽因身體極其虛弱,金岳霖每天下午必來看望她,風雨無阻。他為她誦讀各種文章,其中多數是英文。 去梁家的一位年輕學生親眼看到,金岳霖專程把那個年頭非常稀罕的一盤蛋糕給林徽因端來,金岳霖對林徽因不避外人的體貼,令這個學生感動不已。 林徽因去世以後,金岳霖儘量不與人談起她。林徽因家鄉人遠道來訪,拿出一張才女青春年華時的照片,「他接過手,大概以前從未見過,凝視著,嘴角漸漸往下彎,像是要哭的樣子。 他的喉頭微微動著,像有千言萬語梗在那裡。他一語不發,緊緊捏著照片,生怕影中人飛走似的。許久,他才抬起頭,像小孩求情似的對我們說:『給我吧!』」來訪者要求金岳霖為他們編輯的《林徽因文集》寫篇文章,他遲遲不能許諾,沉默了好一陣,而後一字一顫,莊重地說:「我所有的話,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 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說完,閉上眼,垂下頭,又沉默了。(見陳宇文〈金岳霖憶林徽因〉)第二年,金岳霖去世,葬在八寶山,和林徽因在同一個墓地,如生前那樣的仍為緊鄰。金岳霖先後送走林徽因、梁思成,而梁、林之子梁從誡給金岳霖送終,為父輩的關係劃了圓滿句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