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白舒榮 著 页数:240
前言
陳芳明推薦序 從孤島到孤島 從鹿港到香港的旅程,施叔青耗去半生的時光。當年她在少女時代登場文壇時,從未預見將成為一個受到眾多議論的作家。她以文字與書寫,以持續不懈的精神,改造個人的命運,也改寫了女性的歷史。如果說她的創作歷程,是與整個戰後臺灣歷史的發展等長同寬,並不為過。 一九四五年出生於海邊小鎮的施叔青,比她的朋輩還更早受到文學啟蒙。動筆寫小說,對整個社會來說,可能極其渺小;但是對整個家族而言,卻是驚天動地。小說的想像,文學的嚮往,把她帶到天涯海角。站在異國的土地,她回望臺灣時,才深深體會那生她養她的原鄉,竟是她所有故事生命的泉源。 遠在一九六○年代,她以少女的身分躋進現代主義運動的行列。早慧的她,立即受到矚目。文字中呈現的意象,變形而扭曲,幽暗而污穢,幾乎就是她內心感覺的再呈現。當她能夠以奇異的想像描寫內心世界,就足夠顯示具有過人的勇氣,直視人性中的邪惡與灰暗。那種洩露天機似的書寫,已經預告她將是日後的重要寫手。早期的小說《約伯的末裔》與《牛鈴聲響》,有意無意在現代主義技巧中,融入素樸的女性意識。她可能是文學史上的關鍵人物,完全依賴純粹的創作技藝,成功地把現代主義書寫引渡到女性主義思維。她是一個成功的典範,尤其她在紐約完成《琉璃瓦》與《常滿姨的一日》之後,屬於女性主義者的聲音已經卓然成形。 她是值得寫成傳記的作家,因為她的創作史與生命史,可以說全然重疊。她誕生於一個封閉的年代,當時社會中所謂的主流價值,就是以男性權力與異性戀觀念為中心。被壓抑的臺灣,使所有知識份子的精神出口遭到封鎖。如果男性在那時代都覺得非常苦悶,則身為女性所承受的枷鎖,還要加寬一倍。通過文學啟蒙,她看見自己的歷史、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受到綑綁。投身於現代主義運動時,她已經使用各種故事的述說方式,表達內心深層的不滿。她脫離臺灣的僅有選擇,便是出國留學深造。她結婚的對象是美國人,在那裡,她的創作技巧發生劇烈轉變。在陌生土地上,在異國通婚上,有生以來第一次察覺到,自己的東方意識與女性意識。這是生命中非同尋常的跨越,她的歷史記憶與身份認同,開始源源不絕注入她小說的靈魂裡。 她的生命歷程,其實就是從孤島到孤島的無盡止旅行。如此迂迴漫長的旅程,始於孤島臺灣,停佇於孤島曼哈頓,最後抵達孤島香港。這一段漂泊漫遊的經驗,正好暗示女性在歷史流動中,徬徨無依的命運。正是在香港的土地上,她寫出了一系列的短篇小說《愫細怨》、《情探》、《韭菜命的人》,以及長篇小說《維多利亞俱樂部》與「香港三部曲」。沒有這些孤島的先後連結,就沒有她小說的骨架血肉。每一個連結,其實是斷裂的,卻又是互通的。幾乎可以說,她的美學思維,不僅是從現代主義過渡到女性主義,當她開始寫香港的故事時,又從女性主義銜接到後殖民主義。孤島的象徵,可能是女性命運的隱喻;但她能夠利用精準的美學予以串起,而且是通過渺小人物的穿針引線,掌握歷史演變的主軸。 她最擅長的技巧,無疑是以小搏大的書寫策略。她的敘事觀點,總是選擇站在社會底層的邊緣立場,牽動整部小說的發展。「香港三部曲」如此,二十一世紀寫成的「臺灣三部曲」亦復如此。因為處在社會的最低層,最能發現權力誤用與濫用的真相;因為站在主流的邊緣,又更能明白整個歷史板塊的移動。她小說中的底層角色或邊緣人物,無非是被殖民者與女性身份。只有站在那樣的歷史位置,才能看見權力運作的全貌,從而感受時間與空間的重量。也只有從那樣的視野進行觀察,才能明辨被傷害、被壓迫的事實。 這部傳記,清楚描述女性現代主義作家是如何誕生,以及她的整個心路歷程的成長與轉折。通過作品的細讀,史料的探索,與訪談的經驗,逐步把施叔青的文學道路拼圖出來。其中有關她早期的啟蒙,特別是陳映真帶來的影響衝擊,著墨甚深,清楚掌握一個藝術靈魂最初形象。如果能夠進一步探索這位作家與臺灣歷史命運的辯證關係,當可理解她投入干涉歷史的動機與動力。離開臺灣歷史脈絡,等於是離開小說營造的核心精神。無論如何,傳記執筆者的用心與企圖歷歷在目。未來有關臺灣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研究與解讀,都很難迴避這部可觀的傳記。作者所懷抱的敬意,既是朝向文學,更是朝向作家,自始至終都維持最飽滿、最誠摯的態度。
内容概要
「女性作家不能在大河小說的園地缺席!」施叔青豪氣萬丈地說。 十七歲以小說〈壁虎〉登上文壇的施叔青,經白先勇、陳映真等人提攜,自己長年一路耕耘不輟,不斷自我挑戰,又不斷自我完成,推出作品皆佳評如潮。以「香港三部曲」、「臺灣三部曲」立足臺灣文學史的她,是少數成功以女性觀點書寫大河小說的作家,時代背景格局宏大,卻又透著女性細膩的觀察與感知,讓香港、臺灣兩地的歷史得以用不同於父權的氣勢、迥異於英雄氣慨的呼喝詮釋而出,使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嶄新的可能。 「香港三部曲」因此被香港《亞洲週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臺灣三部曲」則成為女性解析臺灣歷史的文學經典之作,兩部鉅著更讓施叔青榮獲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之殊榮。 施叔青以筆為劍,於歲月洪流中刻畫下香港、臺灣的清晰面貌存世,也一路用她的生命經驗為臺灣讀者提供可貴的視角,讓我們得以游返,用女性的、純文學的細膩角度,追溯自我與故鄉的本源。
作者简介
白舒榮 白舒榮,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大學講師、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編輯、中國文聯出版社編審、世界華文文學雜誌社社長兼執行主編等職。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監事長、香港《文綜》雜誌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聯絡委員會委員、北美世界華人週刊常務副社長、香港世界華文文學聯會、香港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理事等。 出版評傳:《白薇評傳》、《十位女作家》、《自我完成 自我挑戰——施叔青評傳》,散文小說集《熱情的大麗花》,文集《回眸——我與世界華文文學的緣分》等著作。合著有《中國現代女作家》、《尋美的旅人》等,主編《世界華文文學精品庫》、《海外華文女作家新潮散文》、《海外女作家成名作賞析》、《海外華文作家文叢》及《海海人生——海外華文女作家散文選》等書。
书籍目录
推薦序 從孤島到孤島傳主序 自我挑戰 自我完成第一篇 原鄉臺灣島(1945-1970)第一章 鹿港女兒第二章 一邁步就踏進了主流文化圈第三章 文學路上的那些導師們第四章 渴望成為西蒙.波娃式的重量級女知識份子第五章 探索人類隱秘幽深的內心世界第二篇 遠嫁曼哈頓島(1970-1972)第一章 走出校門就進了婚姻門第二章 在紐約當了一次導演第三章 她告訴自己,該回去了第三篇 回歸臺灣島(1972-1977)第一章傾力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第二章反芻異國經驗,重回創作狀態第四篇 客居香港島(1977-1994)第一章走進絢麗繁華得像舞臺似的香港第二章在上班的日子裡第三章 叩訪眾藝之門第四章 踏足神州,探尋文化根源第五章 告別職業生涯,咀嚼香港生活第六章 為香港立傳,找回女性詮釋歷史的權力第五篇 重返臺灣島(1994-2000)第一章皈依佛門,成為聖嚴法師的弟子第二章將後殖民的思考轉向臺灣第三章 天涯招魂,尋找新的創造力第六篇 定居曼哈頓島(2000-)第一章再次經歷定位的自我掙扎第二章用小說展現臺灣數百年歷史風雲第三章向佛祖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汲取營養第四章無需再花力氣於曼哈頓的書房裡塑造一個「故鄉」第五章不斷同自己的靈魂決鬥後 記 白舒榮
章节摘录
陳芳明推薦序 從孤島到孤島 從鹿港到香港的旅程,施叔青耗去半生的時光。當年她在少女時代登場文壇時,從未預見將成為一個受到眾多議論的作家。她以文字與書寫,以持續不懈的精神,改造個人的命運,也改寫了女性的歷史。如果說她的創作歷程,是與整個戰後臺灣歷史的發展等長同寬,並不為過。 一九四五年出生於海邊小鎮的施叔青,比她的朋輩還更早受到文學啟蒙。動筆寫小說,對整個社會來說,可能極其渺小;但是對整個家族而言,卻是驚天動地。小說的想像,文學的嚮往,把她帶到天涯海角。站在異國的土地,她回望臺灣時,才深深體會那生她養她的原鄉,竟是她所有故事生命的泉源。 遠在一九六○年代,她以少女的身分躋進現代主義運動的行列。早慧的她,立即受到矚目。文字中呈現的意象,變形而扭曲,幽暗而污穢,幾乎就是她內心感覺的再呈現。當她能夠以奇異的想像描寫內心世界,就足夠顯示具有過人的勇氣,直視人性中的邪惡與灰暗。那種洩露天機似的書寫,已經預告她將是日後的重要寫手。早期的小說《約伯的末裔》與《牛鈴聲響》,有意無意在現代主義技巧中,融入素樸的女性意識。她可能是文學史上的關鍵人物,完全依賴純粹的創作技藝,成功地把現代主義書寫引渡到女性主義思維。她是一個成功的典範,尤其她在紐約完成《琉璃瓦》與《常滿姨的一日》之後,屬於女性主義者的聲音已經卓然成形。 她是值得寫成傳記的作家,因為她的創作史與生命史,可以說全然重疊。她誕生於一個封閉的年代,當時社會中所謂的主流價值,就是以男性權力與異性戀觀念為中心。被壓抑的臺灣,使所有知識份子的精神出口遭到封鎖。如果男性在那時代都覺得非常苦悶,則身為女性所承受的枷鎖,還要加寬一倍。通過文學啟蒙,她看見自己的歷史、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受到綑綁。投身於現代主義運動時,她已經使用各種故事的述說方式,表達內心深層的不滿。她脫離臺灣的僅有選擇,便是出國留學深造。她結婚的對象是美國人,在那裡,她的創作技巧發生劇烈轉變。在陌生土地上,在異國通婚上,有生以來第一次察覺到,自己的東方意識與女性意識。這是生命中非同尋常的跨越,她的歷史記憶與身份認同,開始源源不絕注入她小說的靈魂裡。 她的生命歷程,其實就是從孤島到孤島的無盡止旅行。如此迂迴漫長的旅程,始於孤島臺灣,停佇於孤島曼哈頓,最後抵達孤島香港。這一段漂泊漫遊的經驗,正好暗示女性在歷史流動中,徬徨無依的命運。正是在香港的土地上,她寫出了一系列的短篇小說《愫細怨》、《情探》、《韭菜命的人》,以及長篇小說《維多利亞俱樂部》與「香港三部曲」。沒有這些孤島的先後連結,就沒有她小說的骨架血肉。每一個連結,其實是斷裂的,卻又是互通的。幾乎可以說,她的美學思維,不僅是從現代主義過渡到女性主義,當她開始寫香港的故事時,又從女性主義銜接到後殖民主義。孤島的象徵,可能是女性命運的隱喻;但她能夠利用精準的美學予以串起,而且是通過渺小人物的穿針引線,掌握歷史演變的主軸。 她最擅長的技巧,無疑是以小搏大的書寫策略。她的敘事觀點,總是選擇站在社會底層的邊緣立場,牽動整部小說的發展。「香港三部曲」如此,二十一世紀寫成的「臺灣三部曲」亦復如此。因為處在社會的最低層,最能發現權力誤用與濫用的真相;因為站在主流的邊緣,又更能明白整個歷史板塊的移動。她小說中的底層角色或邊緣人物,無非是被殖民者與女性身份。只有站在那樣的歷史位置,才能看見權力運作的全貌,從而感受時間與空間的重量。也只有從那樣的視野進行觀察,才能明辨被傷害、被壓迫的事實。 這部傳記,清楚描述女性現代主義作家是如何誕生,以及她的整個心路歷程的成長與轉折。通過作品的細讀,史料的探索,與訪談的經驗,逐步把施叔青的文學道路拼圖出來。其中有關她早期的啟蒙,特別是陳映真帶來的影響衝擊,著墨甚深,清楚掌握一個藝術靈魂最初形象。如果能夠進一步探索這位作家與臺灣歷史命運的辯證關係,當可理解她投入干涉歷史的動機與動力。離開臺灣歷史脈絡,等於是離開小說營造的核心精神。無論如何,傳記執筆者的用心與企圖歷歷在目。未來有關臺灣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研究與解讀,都很難迴避這部可觀的傳記。作者所懷抱的敬意,既是朝向文學,更是朝向作家,自始至終都維持最飽滿、最誠摯的態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