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條紋衣的男孩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約翰.波恩  译者:趙丕慧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約翰.波恩透過純真兒童的心與眼,以質樸的文字真實地呈現了一段歷史的幽暗時光,沒有批判,只有兒童心靈直覺的紀錄,只有生存在兩個世界的男孩簡淨的童言童語,引領讀者進入時光隧道,在暗黑的洞穴裡,一點一點地,與男孩共同燭照了晦澀的過往。

作者简介

約翰.波恩(John Boyne)愛爾蘭備受矚目的新生代作家。1971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自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畢業後,於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該校以創意寫作課程聞名,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作者崔西.雪佛蘭等知名作家皆出自該校)。已發表五本小說、一篇慈善性質的中篇小說,以及數篇短篇小說與書評。其中《穿條紋衣的男孩》是他備受各方讚譽的代表作,入圍和獲獎無數。目前他住在都柏林,即將出版個人的第六本小說。
趙丕慧,1964年生。輔仁大學英文碩士,現任教於朝陽科技大學。譯有《少年Pi的奇幻漂流》、《沈睡的海岸》、《聽電燈泡在說話》、《戰地琴人》、《嗜血的玫瑰》、《60秒洞悉人心》等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穿條紋衣的男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来丈量童年的是一切视觉,听觉和嗅觉。这是本书作者写在书前的一句话。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注定是一个悲哀的结局,也许不只是因为两个小男孩的命运,更多的是书里无处不在的一种竭力压抑着的氛围。
        这本书似乎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还不懂其中的残酷,而大人又往往忽略这其中隐含的童真,也许这书适合给还有童心的大人来看,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却要用大人的理智来思考。
        这本书是从一个九岁男孩布鲁诺的视角展开,展现了他眼中的世界。他是一个纳粹军官的小儿子,父亲虽是个严厉的军官,但也是个严慈相济的父亲。母亲是个内心善良的当家主母。姐姐在布鲁诺看来是个‘无可救药的孩子’,总是戏弄布鲁诺,却也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
        因为父亲工作的调动,一家四口从柏林调到了奥斯维辛,关于这个地方,因为布鲁诺听错了读音,一直把这个地名当做发音相似“一起出去”。布鲁诺很孤独,父亲每日忙于工作,母亲忙于家务,姐姐从来不爱搭理自己,在这个新的环境里,他告别了从前的旧朋友,现在为止,一直没有交上新朋友。
        他痛恨这里的一切,但也保持着孩子的好奇心。他不明白为什么家里的士兵总是趾高气昂,且带着一种恶狠狠的神情。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总是告诉他犹太人是该死的,他也不懂为什么父亲从不承认女仆也是家里的一份子,更不明白以前是医生的男侍从为什么如今会在他家里穿着条纹衬衫削土豆皮。
        太多的疑问没有回答,每日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是什么东西在燃烧?从自己小窗户往外看去,用铁丝网拦住的地方究竟是哪里?为什么铁丝网里的人都穿着条纹衬衫?
        布鲁诺一直很孤独,直到他在铁丝网的另一头认识了一位叫做希姆尔的同龄男孩。两人是孤独生活中唯一的朋友,他们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但他们都发现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不同,一道铁丝网隔绝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两个人的友情就这样发展着,其中有矛盾,但仍然化解了。故事的最后,布鲁诺穿上希姆尔偷来的条文衣服钻进了铁丝网的那一头,想要帮助希姆尔找到在爸爸。但两个九岁的小男孩却被迫驱赶进了一间屋子里,再也没有出来。
        故事就到这里,一个已知的结尾,却仍然让我难过不已,不仅仅为这两个小男孩,还有那个时代未知的许多悲哀。
        也许孩子的眼才是世上最纯真的,它能直接看头事情的本质。
        布鲁诺说希特勒只是一个没有礼貌的小个子男人,他眼里的大人做着可笑的举动,不敢完成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他没有民族的观念,只是凭着一颗本心去接近所有人。为什么犹太人里没有好人呢?为什么一定要用铁丝网来隔绝另外一些人呢?谁有权利这样做,谁有权利来划分哪个民族更高贵呢?
        孩子话往往是真话,童言无忌是世上最可贵的,但大人痛恨童言无忌只是因为他们害怕真相,真相一旦被暴露也许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毁灭。
        孩子不懂政治和战争,所以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纯真,但也许伴随着他们长大,这种纯真就会被他们所经受的教育慢慢消磨。
        姐姐
        布鲁诺的姐姐初期是个爱玩娃娃的小姑娘,但随着年龄增长,她情窦初开,爱慕纳粹青年军官科特勒,喜欢捉弄比自己小三岁的弟弟以显示自己“成熟”的优越感。
        新来的家庭教师的教导方式让姐姐明白了什么是家国之念,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保卫祖国,拥护元首的信仰开始生根,认为犹太人是低贱的民族,这种观念几乎已经变成了她的一种本能,无需思考为什么,但却坚定不可动摇。
        自从姐姐丢弃了房间里的娃娃,换成了各种张贴宣传伟大战争的海报的时候,她已经丢弃了作为孩子的纯真。
        科特勒
        科特勒是个十九岁的年轻军官,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年龄,他都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但是就像是万千同龄士兵一样,拥护元首是他们的信仰,杀光所有犹太人是他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在宴会上,因为犹太仆人将酒洒在他的衣服上,他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人,虽然那个仆人的年纪比他的父亲还要大。
        他耻于谈论自己“叛逃”祖国的文学教授父亲,认为那是他生命力最大的耻辱。也许,只有和布鲁诺不经意的几次谈话的时候,才能让他回复原本那颗善良的纯真的少年的心。很难讲,多少年前,他是不是也像布鲁诺一样,是个善良的孩子。
        父亲
        身为军人,服从命令是他的天职。作为军人,他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为了祖国的复兴和繁荣,甚至在他潜意识里都认为是错误的事情。他是个儿子,但他的母亲在得知他的暴行之后,再也不肯承认他。他的妻子在知道许许多多的屠杀命令是由他的手签发的之后,再也不肯原谅他。他的儿子还小,并不明白最好的朋友希姆尔所遭遇的一切都因为自己的父亲,如果他知道了呢?
        他是长大了的布鲁诺,是长大了的科特勒,像每一个纳粹军官一般残忍,也许,也和他们一样的痛苦。
        战争对人最大的摧残是它带走了人性的光辉,每一颗子弹,也许夺走的不是生命,而是人生命里最美好的品质。
        可如今战争已过,你长成了什么样子?是不是你曾经唾弃的样子?
        
  •      关于书中的内容,就不多说了。这本书很简洁,很孩子。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他让我重申我的视角。
       书中我最爱的片段是两个男孩关于生活的对话。希姆尔和其他犹太人被虐待 ,希姆尔向布鲁诺讲述他不幸的生活。可布鲁诺总是觉得希姆尔的生活只是奇特些罢了,他想不到那是多么的非人的生活。他换上囚衣,赤着脚,去集中营探险。他丝毫没有感到那是多么的恐怖,他只是觉得有些刺激。他和他最好的朋友——希姆尔,去做他最爱的事——探险,同时还可以帮助希姆尔找他的父亲。
       多美妙的生活啊!
       多恐怖的经历啊!
       格雷特尔和科威特中尉以及所有的成人,他们对待这个事情和这个世界的看法就与上大相径庭了吧。
       我们难免也会这样。
      
      
      
       我爱那个“不会在现在的年代重演”。它便是一颗定心丸。我们虽稳定下来,但也有那么些可能。
  •     约翰伯恩在《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本书开篇就写到:“我处理的主题与今天息息相关——种族屠杀仍然存在,集中营仍然存在,种族仇恨仍然存在并不仅仅是1940年代才会发生的事。”而将这样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撕开给孩子们看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技巧。
      在儿童文学写作中十分讲究对死亡、暴力、血腥等敏感现象和时间的处理,一着不慎整部作品都毁了甚至会对小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可是,儿童文学作品只写真善美,只写阳光花朵、王子公主也太脱离现实了。小孩通过书本的阅读进一步认识世界,如果书本呈献给他们的世界太单一的话,孩子也会变得过于单纯,当他们逐渐成长发现从下接受到的信仰和现实完全不一样时,巨大的落差会摧毁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信任。所以,教导孩子们认识真实的世界也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好了,似乎有点扯远了。回到《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本书来,我们会发现约翰伯恩在很巧妙地传达二战期间日耳曼人屠杀犹太人的情况下两个不同民族小孩之间脆弱但真挚的友谊。脆弱是因为他们在大人的权威面前不堪一击。书中有描写这样一个情节:
      元首即将到日耳曼男孩布鲁诺家吃饭,于是家里大肆清扫打理。科特勒中尉命令集中营的孩子希姆尔擦东西。布鲁诺看见了朋友希姆尔,于是请他吃东西。科特勒中尉发现后训斥希姆尔。希姆尔害怕中尉于是说是朋友布鲁诺请他吃的。科特勒中尉转而问布鲁诺。布鲁诺因为害怕否认希姆尔是自己的朋友。至于后来希姆尔回到集中营后怎么样,作者没有交代,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
      作为一个孩童阅读者的话,看到这里也许会深有感触。很多小孩常常也是人前因为大人的权威否认互相是朋友关系。至于否认后朋友会不会受到处罚这并不是孩子的思维所能体谅到的。但是,他们会愧疚,像布鲁诺一样,绕过这个难堪继续和希姆尔做朋友。而作为一个成年读者,则会想象希姆尔回到集中营后受到的惩罚,更为希姆尔后来继续坦诚地和布鲁诺做朋友而感到欣慰或者是说感动。为两个孩子的单纯的友谊而感动。因而,在这一段友谊的处理上伯恩显得很有技巧,面对少年读者时淡化了集中营带来的伤害,着重表现了属于男子汉的孩子的友谊;而面对成年读者时展现的又是一个历经苦难又单纯的友谊世界,是孩子的水晶般的心。
      他的淡化手法还在于全书中没有出现过“奥斯维辛”这个词。西方但凡上过学的孩子基本上都知道波兰的“奥斯维辛”意味着大屠杀。若是整篇都是这个词让孩子们第一感受便刻上了屠杀残酷的字样。他巧妙地运用孩子发音的不准确性将其称作为“out-with”,中文译作“一起出去”。我不知道伯恩的“out-with”是不是意味着种族屠杀终究是逆潮流而行,各个种族的人们终将冲破藩篱,在一起。但是,至少他用在这里带给孩子的是一种希望,一起走出这个荒凉无趣的“out-with”。
      总之,读这本书你似乎会发现伯恩在东拉西扯,用一个德国男孩的眼光描述他的生活、新交的朋友,只是在偶尔通过孩子的感受去描述这个讨厌无趣荒凉的“out-with”,讨厌害怕那个装模作样的科特勒中尉。我想这正是一个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即使是离这个残酷无情的大屠杀营这么近,孩子看到的也和大人看到的不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围绕着他自己,这才是一个孩子的想法。可当扯到这本书的倒数第三章“终极冒险”的最后一句话时,每一个成年读者都感到心惊肉跳,我们甚至可以预见那注定悲伤的结局。我记得我读到那儿是甚至不敢继续看下去,试图玩玩手机来驱散这突如其来的沉重压抑之感。布鲁诺说要穿上和希姆尔一样的条纹衣服,也意味着布鲁诺将要面临和希姆尔一样的命运或者说是他们都将永远“getting in-with”。他描写两个孩子被赶到毒气室时,布鲁诺听不见希姆尔在说什么,可是他只是牵着希姆尔的手,心里默念着“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放开希姆尔的手”。
      这样,将死亡带给孩子的恐惧压到了最低,也让孩子们慢慢意识到“out-with”也许是个很恐怖的地方,但至少我们有朋友。不同民族,不在一个地方,我们依旧可以是朋友。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小学时课本上谈到日本人几乎全是描述日本人如何残杀中国人,中国人如何英勇抗战。特别是抗战中对于战争和血的场面描写得很是生动。那时候小不懂事,觉得我们战士们真是格外英勇,日本人都是讨厌的该死的。似乎在不经意间就把仇恨日本人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而不管他们是否能承受这样的仇恨或者是否该承受这样的仇恨。我身边很多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年人只要一谈起日本就恨不得日本人全死光,谈起日本地震居然有很多幸灾乐祸说是报应。他们在生活中其实都是很善良朴实的人,可是一扯上日本就恨得咬牙切齿。这多和童年时代受到的教育和读的书有关。我不是说不记住抗日,忘记我们民族经历的苦难,而是说这些仇恨不该一代又一代地加深然后灌输给小孩子。落后的教训和承受的耻辱我们应该牢记,然后奋发向上,而更多的血腥和仇恨则不应该这么早早地灌输给孩子,教他们只学会了仇恨而不懂得宽容和平和。孩子,应该是最慈悲的,就像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一样。
      读完这本书,也许关于书中种族屠杀之类的主题会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最想说的还是它作为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将现世界的残酷展现给孩子们看的时候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个世界有着这样的悲伤和痛苦存在又不至于让孩子们因无法接受这样的残酷而变得早熟残忍。约翰伯恩写这本书就好像是一个牵着孩子的手的大人,教孩子走路,摔倒也无所谓我永远牵着你。所有写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也是这样,他们在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们看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假丑恶,一点一点地认识世界,不残酷也不肤浅。
      
  •     
      
       由于“元首的问题”,他们一家人从柏林那个充满快乐好多朋友的地方搬到这个孤寂的“一起出去”营地。在这里,也有好多人,他们穿着条纹衣服,但是他们在铁丝网的另一端他们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除此,这里还有好多威武的士兵,但是他们咄咄逼人他们只相信希特勒。在这里,甚至远离了最喜爱的祖母和祖父。所以,他们好孤独。
      
       为此,
       父亲虽然一天天地受到元首的厚望,但内容不免彷徨,士兵们并不喜欢他,他也很难受。
       母亲只能喝酒麻醉自己,消磨时间。唯一的朋友科特勒军官还被调走。所以,母亲终于提出了回柏林的决定,逃离那该死的任务!
       姐姐格蕾特尔更是乏味,看看报纸逗逗玩具娃娃,有时还去骚扰弟弟,纯粹无聊所致。独孤,没有朋友,好辛苦。
       布鲁诺是天真是特别的。他也有自己的玩伴,都也在柏林。在这里,他很孤独。可是,他带着自己天真的心灵去冒险,去交朋友。天真自由的时代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希姆尔”他紧紧地握住瘦小男孩的手。希姆尔还没来得及回应,门关上了,黑暗的邪恶的门。
      
       其实,友谊不是这么简答的事情吗?交流,有共同的话题,一起玩,一起分享开心地和烦恼的,一起分享东西吃,还管什么现实条例什么戒心!
       可我冷静后细想,如果布鲁诺知道他们是他们国家的“敌人”,他们是被屠杀的对象,铁丝网的另一端是绝对的禁地,他还会和他做朋友吗?
       “不会在现在的时代重演”作者的最后一句话或许暗示了我们。也许我们长大了,也许这个时代真的不天真了..........
      
  •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主角布鲁诺,让我回忆起童年。我从小住在军队大院里,院里和我一样大的基本都是男孩,所以每到周五晚上都会有几个组织者挨家挨户的去叫人,凑齐十几个人就开始玩捉迷藏,现在想起来脸上还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小时候的我,毕竟是男孩,淘气是很正常的事情。记得每次犯错误,家人总是说:“小屁孩,不知道天高地厚!”
      
      布鲁诺也是这样,因为是孩子,所以对战争是没有任何理解的,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对这个国家人民的伤害。离开柏林之后,搬进新家,因为发音不准,他称呼这个地方叫“一起出去”,其实就是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很巧合的说出了被关押在里面犹太人的想法和心声。布鲁诺喜欢探险,男孩的淘气可能就是因为这条路没有走过,或者家人的一句:“不要去那个地方玩”,而产生好奇。布鲁诺也不例外,来到新家他第一个打算就是探险,把新家的周围环境都先观察一边,可他发现并没有他想的那么好,周围除了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几个房子,别的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小朋友、邻居、花店、咖啡店等等。毕竟这些在柏林的时候都有,失望涌上了心头,他前几天会哭闹着要回柏林。直到他发现在铁丝网里面有好多穿条纹衣服的人,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也就是后来他结交到的新朋友希姆尔,是个犹太小孩。很巧合的是他们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虽然同岁,但是他们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刚开始俩人会因为自己的观点和对方争吵,比如对士兵的理解,希姆尔见到穿军装的人就会感到害怕,浑身颤抖,因为在铁丝网那边也就是希姆尔住的集中营里有好多士兵,而且每天都会命令他们做一些事情,甚至是欺负、虐待他们,也是因为这些士兵才被迫的住在这里。而布鲁诺则相反,爸爸是名军官,笔挺的军装穿在身上格外的威严,心里自然而然产生了以后要当一名军官的理想。
      
      但这些矛盾并不能阻止两个心灵纯洁的孩子走到一起,他们成为了好朋友,甚至在布鲁诺心里希姆尔要比他在柏林的朋友还重要。每天下午布鲁诺上完课都会准时去找希姆尔,带面包、巧克力和他聊天,希姆尔也是乐此不疲,很享受和布鲁诺在一起时候的快乐时光。直到有一天,这种安逸被打破,故事也发生了360度大扭转,布鲁诺要回柏林,希姆尔眼睛含着泪水,原因很简单:一是要失去一个知心的朋友布鲁诺,二是爸爸被士兵带走之后就没有回来。俩人商量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希姆尔找来条纹衣服,让布鲁诺到铁丝网这边帮他找爸爸,布鲁诺也是因为对那边的好奇,很乐意到那边去看看,把这大胆的决定称为探险。可到了铁丝网那边,并没有布鲁诺想的那么美好,出于为朋友希姆尔找爸爸的要求,并没有及时的回去,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当天正好是集中营下达屠杀犹太人命令的日子。
      
      战争是如此冷酷无情,可这些孩子却给战争增添了几分人间温暖。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们俩会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布鲁诺会邀请希姆尔来柏林,而希姆尔也会带他到自己的家中看看。
      这种单纯简单的友谊只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我喜欢它的发音。希姆尔。就像一阵风吹过。”“是的,我想我也喜欢你的名字。布鲁诺,就像有个人抱着自己取暖。”
      
  •     故事的一大半都是布鲁诺幼稚单纯不紧不慢絮絮叨叨的讲述自己如何不情不愿的搬家,告别柏林的大房子、商业街和已经被自己渐渐遗忘的朋友,如何好奇于铁丝网那一头穿着条纹衣服的人们,如何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安排,如何意识到女仆首先是一个人,如何发现可亲的老侍从竟然曾经是个医生,如何回忆起狂热的祖父和反战的祖母,如何的孤单寂寞…而等到他沿着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铁丝网一直往前走直到另一边的一个小点变成一个小块,变成一个影子,变成那个与他一墙之隔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并立刻引为挚友时,我们都知道这个叫希姆尔的男孩和这一段禁断的散发着与他们冲龄不相符合的忧郁与不安气息的友情必然是以悲剧收场,但伯恩冷静的叙述了一个更加残酷的结局,他让永远充满好奇与想象力的布鲁诺爬过一块松动的铁丝网,握着他最好的朋友的手不明所以的走进了毒气室…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伯恩用了最大的温柔,透过最透明无邪的孩童的心灵去看待最野蛮邪恶的种族屠杀,让布鲁诺和希姆尔在黑暗来临前握紧对方的手,他们明白自己和对方的不同,却不明白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也不明白这种不同会给他们带来怎样截然相反相反的命运。即便是背负着六芒星的苦难的希姆尔,数不清的死亡在他眼中也只是失踪的父亲和时有发生的“列队前进”,丝毫不见血淋淋的沉重与哀痛,而在衣食无忧的在布鲁诺看来,世界更是如此得单纯美好,奥斯维辛是“一起出去”,长长的铁丝网隔绝出的是一个不带任何恐怖色彩的普通社区,穿着同样的条纹衣服的老少男子虽然有些反常却也不足为奇,对布鲁诺而言,希姆尔从一个瘦弱的影子变成了他最亲近的密友,穿上条纹衣服偷偷钻进铁丝网里帮希姆尔找爸爸只是一场回柏林前的大冒险,在被赶进毒气室之前他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如果不能准时回家吃晚饭就会错过牛肉,甚至在毒气室的大门关上后他也只是奇怪周围成人的恐惧,认为这是防止感冒的避雨措施…
      伯恩这样精明的把历史的沉痛与反思藏匿在两个儿童一段短暂的友谊里,固然有更震撼的艺术效果(但凡是涉及“二战”、“纳粹”、“犹太”的故事只要情节讲的不是太糟文笔不是过差,基本都能混个好口碑,何况如此),可凡事过犹不及,布鲁诺这个出生成长于能与元首保持亲密交往的中高级纳粹军人家庭的九岁男孩,实在不应该如伯恩这个战后二十余年出生的战时为中立国的爱尔兰人想象中不知“炎首”为何人,甚至称其为“最最让人讨厌的人”的那般天真单纯不涉事世,极权的集体洗脑下有多少人能保持着天真善良的本性?尤其是年轻无知缺少准确判断力的少年儿童,仅比布鲁诺年长三岁的格勒特尔虽不知缘由也已将犹太人视为低贱之辈,不知是什么原因令布鲁诺保持住了可贵的天真单纯,如果布鲁诺是个六岁稚童,恐怕还能令人信服一些。
  •     本来打算点睡觉的,结果鬼使神差的拿了这本书躺在床上准备催眠,但结果不得不告诉我做了多么愚蠢的决定,不但没睡着反而看完了整本书…看完后更加睡不着。心里难受。当我看到布鲁诺提出换衣服的时候,我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心里在祈祷不要是我想的那样不要是我想的那样…后面仅剩的薄薄几页翻不下去了,有种不想知道结果了的念头。这种突然降临的打击我有点不能承受,我承认自己太脆弱,也不愿看到现实。但是我还是看到了最后。结果是很残酷但又在预料之中,只是天真的布鲁诺到最后还天真的不知道真相。他的父亲终究付出了代价,失去的布鲁诺的同时也许一直以来支撑着他的信念那个他坚持认为选择了正确的事,和母亲争吵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也要坚持的信念,我想也随之坍塌了…作为一个父亲他崩溃了…我只想问那个希姆尔真的不知道带布鲁诺进来意味着什么么,真的只是单纯的帮他找爸爸么?原谅我内心的黑暗…可是我真的不单纯的这么认为…总之我很后悔睡前翻了这本书。
  •     壹: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一点被时间磨平了棱角,开始学会用厚厚的被子包裹自己,拒绝接触这个冰冷的世界。。。。
      我羡慕布鲁诺那样的孩子,可以用最纯净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孩子总要长大,长大的过程就是被这个世界污染的过程:12岁的格勒特尔已经知道了犹太是这个世界上劣等的民族;19岁的科特勒中尉已经把犹太人不当做人看待;成家的妈妈认为老公当兵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父亲,更是对元首惟命是从。年龄越大,心里就变得越世俗,被这个世界污染的就越深重。
      只有在布鲁诺看来:格勒特尔是无可救药的孩子,科特勒上尉最令人讨厌,而元首,则是最最让人讨厌的人!直到最后,年幼的布鲁诺握着最好的朋友的手走进奥斯维辛的毒气室,他都一直在用一颗干净的心看待世界。
      现在,我们之中又有几人能那样看待世界呢?一部分人,为人做事都有着极强的目的性,为了达到某一个结果,不惜使出任何手段,牺牲任何东西;另一部分人,一刻不停地强迫自己去适应世界,适应任何得失,适应任何人任何事,最终被时间磨平了棱角,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还有的人,天天浑浑噩噩不知做什么,只是为了把日子一天一天的昏过去,在他们眼睛里,世界多半只是黑白了。
      这个世界上真正值得悲伤的不是死亡,而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
      如果我,可以在我看透世界的丑陋之前,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我,在死之前的最后一秒牵着的手,属于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我,这辈子尽管短暂,但是留下的记忆都是干净美好的。我宁愿像布鲁诺一样,在九岁就死去。
      在认为世界还是很美好的时候,就死去,未尝不是好结局。
      在小说里,最幸福的人就是布鲁诺。他虽然死在毒气室,但是他在死前并没有痛苦,相反,他握紧最好的朋友的手,感到无限的幸福和快乐。姐姐格雷特尔并不快乐:她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泣,因为太想念布鲁诺了;妈妈更不快乐,她在十分讨厌的奥斯维辛又住了几个月,等待布鲁诺的消息,最后不得不回家;受到最大打击的是父亲,他常常坐倒在布鲁诺坐的那个地方,孤独的他无异于任何一个悲伤的父亲,尽管,是他亲自下令将自己的儿子杀害。。。。。。
      越长大越孤单。因为长大的我们不仅要一点一点看透世界的黑暗,还要不断去接受身边的人的离开。甚至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的自私和错误离开。死了的人喝了孟婆汤,忘记了前世的纠葛,而活着的人却只有一遍又一遍的被折磨,每一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死者的身影总会相伴左右,不断斥责。
      很多书评,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让人们在最黑暗的环境中仍然看到温暖和希望。可是我却觉得,他们忽略了,那些温暖和希望只存在于最单纯可爱的孩子眼中。我们这些早已被肮脏的社会污染的不成样子的人,早就感觉不到世界的温存和美好了!剩下的,只有一遍又一遍被折磨,接受折磨,忍受折磨。回不去了,你我,都不配了。
      
  •     “没有好士兵。“希姆尔说。
      
      “当然有。”布鲁诺说。
      
      “谁?”
      
      “嗯,父亲,就是一个。”布鲁诺说。
      
      当时布鲁诺说有个幻想的朋友的时候,真让人心碎。一个孩子连一个承认朋友的环境都没有,真悲凉。而同时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又是如此动人。
      
      一个九岁的孩子当然不了解很多事情,但是布鲁诺确信的是,父亲是一个好士兵,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司令官。父亲在孩子眼中的形象总应该是这样的。所以,还好没有等到布鲁诺完全懂事,不然他对父亲的看法不知道会有怎么样巨大的转变。
      
      最后布鲁诺和希姆尔是紧握着手的,这样的结局比任何其他都要好。这是魔鬼中天使的友谊。
      
      还有哪位高人也说过,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与坏的和平。
  •      战争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不美好。血腥、暴力,仅仅试想象都觉得这是多么令人不愉快的事。二战是这个世界的一道疤,消不去,抹不掉。现在它依然狰狞的怒视着我们,在这和平的年代。也许有人提心吊胆,也许有人彻底得无视了它。毕竟想起来,距离我们这代人有些遥远。
       这时候,还有多少的年轻人会主动记起二战呢!我也没有。平时的时候,我只会想现在我应该为自己的未来付出多少的努力,甚至会想在明明应该紧张起来的日子里偷懒,玩游戏、看小说。若不是又看到这部小说,恐怕我也只是一个爱说着大话,窝在自己壳里的蜗牛。
       战争与天真的孩子,那么鲜明壮烈的对比,确实引发了我的思索。我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甚少与人争吵什么的,若是哪怕有了一丝争吵的苗头,我一般都会退让一步,无关懦弱。然而,战争,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更不可思议的是战争所产生的伤害由一个天真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来承受。可能小孩子本身并不知道什么,只是感觉到痛苦和无助,最真切的痛苦和无助,可是对于生命而言,那真是最无法承受的灾难。人总是同情花草鱼虫,认为它们是脆弱的。而人本身,往往很少意识到自己也是脆弱的。又有多少怜悯够拿出来送给那些除人以外的生灵!
  •      死亡,在九岁那年依稀可见。但他们的手未曾松开。那是另一种残忍。
       故事本身就很具有讽刺意味:德国纳粹军官的儿子成为他们一手创造的悲剧的受害者。
       小说的叙述很舒缓,布鲁诺看到的一切,经历的一切,就是这个故事。小说没有描述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任何惨烈的一幕,但是却让我们在童真的对比中看到了另一种残忍。
       布鲁诺的父亲本是一个善良的人。故事开始于布鲁诺一家从柏林搬到华沙,结束于布鲁诺终于快要回到他思念的却再也回不去的柏林的家。这一切都始于炎首委与父亲重任。一个善良的人却做出了极其残忍的事,为着荒谬的信仰与荣誉。
       布鲁诺从不知道墙那边穿着条纹衣服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只是想在这个新家有人能陪他玩。而墙那边有很多人,比墙这边多很多。这不公平。
       当他探险收获一个能陪他说话的朋友希姆尔,他逐渐的不太讨厌自己的新家了。他们每天隔着铁网聊天,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男孩本该有着差不多的人生。但是布鲁诺从不知道铁网那边的残忍,希姆尔却遭受着布鲁诺父亲制造的残忍,在他也看得到铁网这边的幸福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即使布鲁诺因为恐惧背叛了希姆尔让他遭受毒打。
       将要离别那天他们要真正的在一起玩一次:帮希姆尔找爸爸的探险。
       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时,布鲁诺紧握希姆尔的双手……
       九岁那年,两个穿着条文衣服的男孩在“一起出去”。这是另一种残忍。
  •     在县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就读完了。我看的是第一版,因为没见过其他版本,无从比较,但是觉得但是这本书拿在手里就很有感觉,书不是太大,纸张较厚,一本204页的书的厚度就有1.5cm。故事的基调从一开始就是灰暗的,从布鲁诺发现要搬离柏林的五层房子起,书中就一直弥漫着淡淡的灰色气氛。
      读这本书前就听说过结局,知道布鲁诺最后死亡的大概经过。从第16章开始,我就有了一点预感,觉得结局快了,开始把心绷紧。从这里一直到第19章“第二天发生的事情”,我都是带着心里惶惶的感觉,一口气读下来的,一直到我和两个男孩一起,感受着突然的黑暗,想象着接下来的事……
      等读到“最后的故事”,我终于couldn't help crying了。这是以那个凄惶的战争年代为背景的,结局最惨的当然不是这些人中的哪一个,但这整个故事,却也只有在那个悲惨的战争年代才会发生。
      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想过,为什么布鲁诺没有让希姆尔从铁丝网的缺口中钻出来,把他藏起来或是带着他一起逃跑。当然,单纯的布鲁诺对纳粹与犹太人的事情并不了解,他也没有去想那么多,相对于他,饱经苦难的希姆尔尽管同为九岁,却要成熟太多了。当然他们很可能逃不到哪里去,只是,如果他们能有机会,抱着冒险者的精神,为自由而争,也许我的心情也不会那么压抑。
      我最后的感觉便是,这书中果然没什么太单纯的好与坏,一切都只是那个特定背景下的特定产物。而我们今天的人,只希望这些事“不会在现在的年代重演”。
  •      许久以前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今天终于有机会看完。初听书名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看了之后,却喜欢上了这个故事。
       故事的节奏很慢很慢,作者在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要搬家,那些侍者又为何眼神愤怒又哀伤~一个个悬念层层迭起。然而,结局却来得很突然,没想到那样就算是结束了。最后一次探险居然就是生命的结束。
  •      二战的影片看过不少,看一次都会被打动一次。
       在二战的影片中,关于成长中的孩子,大人总是想把二战的影响对他们减小到最低,像《美丽的日子》,《潘神的迷宫》,当然还有《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最幸运也是最成功的要数《美丽人生》里的那对父子(当然,他们本身是不幸),父亲用一个游戏保护了孩子的生命与童心。也许《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里的布鲁诺也是幸运的,他在心爱的探险中离去,毫无痛苦。最奇特的要数《潘神的迷宫》,用魔幻的色彩描述了战争的残暴,最后还要给人无穷的希望,Ofelia成为冥府的公主,不再有死亡、战争、孤独的威胁。
       看《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中,小布鲁诺对未知与自由的渴望,对Pavel的感激,对伙伴的依恋,感叹孩子总是用一颗纯真的心去爱这个世界;看他在阳光的树林中奔跑,绿荫下荡起秋千,不禁感慨孩子的世界是世上最后一片净土。
       战争也侵蚀着他,行为上的控制、思想上的洗脑。当看到才8岁的布鲁诺因背叛而承受着负罪感时,我泪流满面。最后看他在阳光下奔跑,看两个小伙伴紧握双手面向未知,不由想到《潘神的迷宫》里的Ofelia,我想,他们都只是去了另一片净土,去开启他们的探险。
  •     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的儿童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以下简称《男孩》)出版后,广受赞誉,获得了欧美众多文学类及儿童图书类大奖,并荣登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迄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版权,译成30多种文字,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男孩》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故事,事实上,这个题材已经反复被书写过,而《男孩》却给读者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其成功对中国战争类儿童小说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就中国战争类儿童小说而言,在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所占比重一直偏低,而且,总体数量不多的作品中,具有当代意识、反思精神,或者艺术表现上推陈出新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创作没有多少影响力。这是相当遗憾的。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饱受战争创痛的国家,而在诸如八年抗战这样的正义战争中,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在危难中坚强不屈的伟大民族,所以,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应该是一个不可多得,也不可穷尽的文学创作的“富矿”,但为什么长期以来却是作品匮乏,影响力甚少呢?
      阅读《男孩》,会有一个鲜明的印象,那就是贯穿于作品中的“儿童特质”。澳大利亚《时代报》这样评论《男孩》:“本书将成为继《小王子》和《哈利·波特》之后又一本给成人看的儿童小说。”对于成人来说,战争题材堪称经典的作品已不少了,其中不乏以“儿童视角”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认知事物的,但都不能称之为纯粹的“儿童小说”,《男孩》之所以被读者公认为儿童小说并趋之若鹜,关键在于作品呈现出完全区别于成人小说的面貌,其寓言的风格、与历史真实的疏离和隔绝、孩童的游戏精神、身处陌生位置的新奇观照……这些有别于成人小说的“儿童特质”,都是过往阅读经验中少有的,最终形成了对孩提时代的天真的反讽,从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对于现实的不安之感。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迎合成人读者,但调查数据显示,《男孩》也的确受到了众多少儿读者的欢迎。
      对于少儿读者来说,那些贯穿于作品中的“儿童特质”并不是玄乎的,而是可以触摸到的。首先,《男孩》没有像成人战争小说那样直接描写和铺排战争本身,这就避免了“正面撞击”,避免了可能对少儿读者产生副作用的血腥、暴力和惨烈,这条“捷径”虽然不走宏大史诗的“主干道”,但却有可能独辟蹊径,从别人不太走的地方走出自己特别的路来。中国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却大多“正面出击”,希图承担“宏大叙事”,但因受制于一般儿童小说的创作规律,显得勉为其难。其次,《男孩》非但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甚至与战争刻意保持相当的距离,那些与战争直接相关的东西都是隐隐约约的,这种“间离策略”既符合一个九岁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更使他的天真烂漫为已知战争背景的读者揪紧了心;最后,当两个孩子走进毒气室的时候,他们依然不知道真相,不知道自己面临着的将是什么――因为在孩子的眼里没有战争,没有种族,没有屠杀,有的只是纯洁的友爱,这是儿童小说不同于成人小说的特别迷人的地方。反观我们的一些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小主人公总是像成人一样对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形势、战争的各方,以及自己在战争中的处境,有着清晰、正确的了解、判断和认识,所以行为上便表现得积极主动,慷慨激昂,爱憎分明,其实这是人为拔高了的,这样反倒使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不真实,不感人。再次,《男孩》充满了童趣和孩子特有的游戏精神,小主人公布鲁诺性格开朗,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喜欢游戏,喜欢探险,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翻了个遍;他看重朋友,看重友谊,但却像许多这个年龄的孩子懵懵懂懂又粗枝大叶,常常把朋友托他的事忘在脑后(可读者明白朋友托他的事其实多么重要);这样的孩子不做作,很本真,始终保持着成人最容易丧失的好奇心和纯真度,非常讨人喜欢,而我们有些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小主人公往往以小大人的面目出现,在他们身上,勇敢、机智、威武不屈样样都有,就是缺乏孩子应有的童心和童趣。另外,《男孩》的叙述语言把握得很是到位,没有超越孩子年龄特征的那种“指点江山”式的方式,老老实实地按照一个九岁孩子所达到的认知程度,合情合理地铺展他自身的故事,比如,他错将“元首”听成了“炎首”,而“炎首”本来的发音与“狂暴”相近,因而具有特别的幽默感;又比如,他甚至一直把故事的发生地Auschwits(奥斯威辛)理解成近音的Out-Wich(意为“一起出去”),这种基于儿童特征的特别的细节,让读者会心一笑后,比读成人小说会更多激发起悲悯和感动。而读我们的一些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这样的幽默和细节却很少,甚至因为害怕有损小主人公的形象而故意舍去,导致小说的叙述语言和“全能全知”的故事设置相一致,没有孩子的特点和特色,磨去了小主人公许多的可爱之处。当然,《男孩》还以当代意识提供了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旨在深入地揭示战争对人性、对人的内心和精神的影响,这对于我们一直固守于塑造小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现伟大的人民战争、揭露侵略者的暴行的创作主题,无疑有着新的启迪的。
      《男孩》的成功对中国战争类儿童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一些作品的不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儿童特质”的缺失。这样的缺失容易造成脱离和违背少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使他们的言语行为被无端地拔高了,有着与成人一样的思维方式、一样的认识高度,而这是不真实,也不可能的。这样的缺失容易造成“因大失小”,追求所谓的大全景、大场面、大动作,而属于孩童真正的一方天空、一方世界却被忽略、淹没了,从而没有儿童独特的鲜明的个性。这样的缺失还容易导致儿童小说的成人化,当主题、概念、形象、形式……都与成人小说没有多大差别时,“儿童小说”便不复存在了,它的特有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对于读者来说,便满足不了他们的阅读要求,读不出与成人战争小说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感受,因此也不能获得新鲜的别致的阅读体验。
      
  •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感恩,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By 马凤洁
      
      故事的基调很慢很慢,到最后突然一下子,就列队前进了,再也没有出现过。布鲁诺的父亲最终意识到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关于纳粹的书和电影有很多很多,这件事,对太多人有影响。
      而今我们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应当珍惜,感恩自己这一世可以安全自由地生活。或许以前我们也经历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何时死去。
      
      本来以为布鲁诺只是去目睹这一切,没想到他再也不能回来。或许这样是公平的。总有人说,现实中没有公平。我渐渐自觉地搁置类似的矛盾和争议。我想这些都不是生活最重要的,就如金钱名利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安排过好这一世才是最主要的。或许这路途上,我们会遭遇很多不喜欢的事,很难接受的事,但时间会让我们渐渐适应,哪怕是最不好的结局。
      
      前两年看过《美丽人生》,看到一个那么可爱的父亲,他虽然人生不如意,但乐观诙谐,找到了美丽的公主,他们开一家小铺子,儿子乖乖的,会帮忙顾店。后来他们被带到了集中营,妈妈也义无反顾地上了火车,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啊。女人们做的活儿似乎还是轻松些,无言地拆洗衣物;男人即使瘦弱,也要搬运很重的建筑材料,可他还要乐观地对儿子撒谎,哄着儿子藏在床上不要动,同室的男人们都配合着,没有人说话。故事的最后,父亲即使被架走枪毙,还是做出滑稽的动作,让儿子乖乖地躲着,看小男孩的眼神,或许是受到了父亲的保护,还留下了一丝天真和信任。终于,儿子不用死,他可以站在车上看风景,终于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里。至少在父亲的保护下,他活到了被解救。可是故事之外呢,有多少人没有活到被解救。
      
      每当我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哪怕他只是静静地站着,我会去观察他的穿着,我会去猜想,在他身上,在他的家庭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路过的人越多,就越对生命充满了敬畏。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只要一家人完完整整,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就是完美的人生。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纳粹的时代已经远去了,真相却一直还在。那高高的烟囱里是他们永不散去的骨灰,还是从没有机会被听到的倾诉?
      
      
      
      那条纹睡衣是什么?
      
      不是小孩子可爱的睡衣,而是犹太人的囚服。
      
      
      
      八岁男孩布鲁诺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失去了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产生了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并且其中一个为布鲁诺一家服务,他形容肮脏,态度慎微。周遭环境和布鲁诺的举止让母亲暗暗担忧,但纳粹父亲制止家中任何怀疑既定政策的行为。
        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施穆尔,并时常带给他食物吃。在紧张的家庭氛围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变化中,施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去帮助施默尔找寻他继祖母祖父之后又“失踪”了的父亲。
      
      
      
      布鲁诺有一双湛蓝色的眼睛,这个眼睛里经常有一种疑问、一种好奇。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搬家,失去了一帮一起玩飞机和警匪游戏的玩伴,
      
      
      
      他不明白自己的新家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军官,为什么自己再家里说话要那么小声,
      
      他不明白为什么卧室那边能远远望见的“农场”,那里为什么聚集了那么多穿着条纹睡衣的人,
      
      他不明白姐姐为什么丢掉了自己全部的娃娃在墙上挂满了希特勒的海报,
      
      他不明白家里那个新来的老佣人为什么要穿着“条纹睡衣”,曾经是医生的他为什么现在在自己的家里削土豆,为什么那个老爷爷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红了眼眶什么话也说不出,
      
      
      
      他也不明白为什么铁丝网那边的施默尔脸上脏脏的总是低着头,为什么他穿着脏脏破破的不是他尺码的“条纹睡衣”,听到哨子声慌慌忙忙推着小推车被过大的衣服绊来绊去地去集合,
      
      
      
      他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和他的军官同事们放映的那个“农场”里的生活那么美好,有音乐有足球有小餐厅还有一起玩飞机朋友的玩伴,而去了那里才发现只有荒凉、拥挤、条纹睡衣、苍蝇与棍棒
      
      
      
      他有太多太多的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太复杂,还是他澄澈得得眼睛望不到天空那一边的黑暗,
      
      他以为他离开以后施默尔可以去柏林度假的时候找他玩,然而可怜的施默尔,他是否有生之年都无法离开这个集中营,只能在死后让灵魂顺着高高的烟囱飘向那不那么拥挤和黑暗的天空
      
      
      
      他以为爸爸是最好的军官,肩负着让世界让人类更美好的使命,却不知那使命却令无数人先后莫名的失去自己的家人,最后再失去自己,并在那一刻才知道被告知去劳动了的家人原来和自己一样消失并存在在这片湛蓝的天空里
      
      
      
      他以为那个营地里和爸爸放映的宣传影片里讲的一样,充满欢笑。进去到那一边却发现影片中玩飞机的那几块石头是如此的荒凉。那里的人连歇一口的力气都没有,去用什么样的心情来玩飞机游戏?
      
      
      
      施默尔狼吞虎咽的吃着布鲁诺给的点心,被问到爸爸很伟大吗,自然而然的点了点头,为爸爸感到骄傲。其实他爸爸究竟是怎么样的人谁也无从知晓,也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在任何一个在特定时刻被认为卑微的生命,都可以有对自己的亲人崇高的信仰。“因为他是爸爸,我为他骄傲。” 只有你们“高档品种”的人,才可以有一个值得骄傲的爸爸吗?
      
      
      
      两个八岁的小孩子,隔着一面长无尽头的铁丝网交了朋友。他们隔着铁丝网下棋,施默尔说、布鲁诺下。他们也终于两人都欢笑了一回。那笑容是多么难得。在那样的环境里,牵一牵嘴角是否也会感到疲倦?
      
      
      
      请来家里的家教老师,让布鲁诺念着恶魔犹太人的文章,布鲁诺举手问“难道没有一个犹太人是好人吗?” 那一刻他想到了施默尔,想到了他低头抬眼看他的眼神,想到了那个推着独轮小车,一遍喊再见一遍赶着去集合的身影。
      
      难道没有一个犹太人是好人吗?
      
      
      
      两个孩子终于达成了协议,施默尔负责给布鲁诺带来他们的“条纹睡衣”,而布鲁诺则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探险家”,帮助施默尔在那营地里找失踪的爸爸。终于他们以和这里的人一样的装扮出现了,进入了住房,那里苍蝇乱飞,无数人拥挤在一起。叫声“爸爸”,没有人应。随后便开始推搡的集合,在瓢泼大雨中走进毒气室。在命令中所有人脱下了自己的囚服。是在躲雨吗,或者说,要洗澡?
      
      几百个人赤裸裸的挤在一起,门关闭,毒气放入,直到最后一扇小窗也慢慢的合了起来。好黑,要窒息
      
      原来你的爸爸之前也在这里
      
      我的爸爸妈妈呢?
      
      
      
      
      
      
      
      
      
      “条纹睡衣”在外面脱了一房间。
      
      
      
      那一房间的囚衣带的走谁的记忆?
      
      还是说, 在这样黑暗的世界里,
      
      
      
      不如没有记忆。
      
      
      
      
      
      
      
      又一批的黑烟从高高的烟囱里冒出了,那味道呛得人直流眼泪,
      
      是谁的肉体被侵蚀的连骸骨都未留下,
      
      谁的灵魂被湛蓝的天空刺得发痛?
      
      
      
      空气里是谁在哭?谁在倾诉?
      
      那些飘散进蓝色天空的无数生命们,在刺痛人的阳光下写下了一段没有了眼泪的历史。
      
      
      
      2011.8.16 vicky
      
  •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二战也是一样,受害的人们各有各的伤痛。
       《苏菲的抉择》中那个波兰女孩苏菲的伤痛是触及灵魂的,经历了丧夫丧子丧失情人的苦痛,经过生存与尊严的挣扎与纠结,经过隐瞒父亲种族灭绝理想的秘密的煎熬,苏菲气若游丝的生命寄托在那个救过她爱过她也虐待她的精神病人内森身上。在决定和内森一起结束生命的时候,她对这个世界已无留恋,她说“我爱内森,却痛恨生活”。战争对女人的造成的伤痛和她投身的爱情一样是一条哀婉的不归路。
       《朗读者》中的汉娜,战争对她就像一种没有症状却致命的慢性传染病,把她不能理解的罪恶施加到她的身上,在她执着认真地完成工作时不知不觉又把病毒传给了别人,成为了病原体。她的伤痛在于,她本身也是受害者,却要接受审判;当她在狱中最终艰难地明白了一切的时候,她承受不了这种沉重,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虽然是以儿童图书的面貌呈现的,讲述的却不止是孩子的伤痛。故事的主人公布鲁诺至始至终没有理解战争,感受战争带来的痛苦。他的烦恼是孩子的烦恼,比如搬家啦,恼人的姐姐啦,朋友啦。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秒钟,他穿着和朋友一样的条纹衣服,紧抓着朋友的手,内心表白着对朋友的忠贞。而希姆尔,这个生活在铁丝网那边的那个男孩儿,他体会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但是我不确定他是否明白纳粹和种族灭绝的意义,他内心是否明白是什么造成了这些灾难。他表现得要比布鲁姆成熟和现实,但至始至终,他没有直接提到对于抽象概念的评价。他最直接的情绪也仅仅是对士兵的不满。两个男孩隔着铁丝网相遇相识相知,到布鲁姆穿上条纹衣服爬过铁丝网加入希姆尔帮他寻找失踪的父亲,到最后两人被带入“一个黑房间”,孩子纯真的情感和其他一切都化为灰烬从烟囱中喷出。这不是孩子的伤痛,因为到死他们心里都是愉悦的,这是全人类的伤痛。战争对于很多人是个很抽象的词,你找不到这项罪行的元凶。布鲁诺的父亲——“元首”的重将,甚至包括科特勒中尉,他们在这个故事中都是以生活中的角色出现的,有的也就是一些缺点。这些人显然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人,却都在参与一项滔天的罪行。布鲁诺和希姆尔死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死了,珍爱他们的人们却不知道找谁报仇,每个人都是凶手,包括他们自己,却又不是唯一的。这种混乱和迷茫随时会让心灵陷入窒息的窘境,这种伤痛会活剥人的灵魂。就像布鲁诺的父亲最后坐在布鲁诺失踪前坐的那个地方,最终明白了儿子的去向,这种顿悟带来的伤痛绝对比他在战场上被炸得头破血流要大得多。
       当然,作为一个母亲,我对于作家通过塑造纯洁美丽完美的主人公然后毁掉他们来引起思考和震撼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是我想对于二战,这么大的一场人类灾难,或许用什么样的残忍来形容和重现都是不为过的,我暂且不评论这样的手法吧。如果评价一个故事是不是好的标准是它有没有震撼人心引发思考,那么这个故事做到了,只是对于这么沉重的故事,我都难以叫好,似乎喝彩就是肯定发生的这一切一样。
      
  •     算是篇中篇小说,花了半个下午看完了。
      早就听说电影,恰好又碰上原著了,读读无妨。
      好像越来越迷上外国小说了。当代都市小说的横流欲望,青春小说的各种令人蛋疼的酸句子,言情小说里十本里面九本一个路子,我还不如省点时间看看社科文章,关心一下时代杂论。
      内容是两个男孩铁丝网下滋生的的总长一年的友谊,它好像是畸形的,就如布鲁诺说的一样,我们还没有在一起玩过呢!哪有朋友不在一起玩而只是聊聊天呢!纳粹和犹太人的友谊也就在不谙世事的儿童身上会发光。他们在“一起出去”这个鬼地方互相寻找精神依靠,各自说着各自九年的记事经历。来自截然不同的背景,大家各说各的保持友好,不作对唯一的朋友的任何批判或者提议,这难道不是我们现在也有时遵循的狗屁原则么。但是最后的结局让这段友谊变得如同任何一段战地友谊一样悲壮,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大屠杀让单纯的孩子走向了共同的结局。
      儿童视角很是独特,作者也突破了传统的文学模式。
      不得不说,透过单纯的眼看到绝对的黑暗,这杀伤力和感染力无穷。
  •     我一直想,作者让主角叫Bruno,是不是想暗示中世纪被宗教法庭处死在火刑架上的那个布鲁诺呢?当时的教会宣称火刑有净化作用,以便将异端分子置之死地,挫骨扬灰。皮肉炸裂的噼啪声、蛋白质烧焦的臭味还可以警告那些异端同党自重。
      
      在真理被宗教裁判所垄断的时代,被施以极刑的持异见者人头滚滚,焦躯如山。直到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到来,这些死难者才得以平反,被尊为先驱、封为圣人。
      
      看吧,当某一个人,或某一组织成为唯一的正确,那些不容于主流的声音,必须,也必然被消灭。Bruno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他没有遭到纳粹主义的侵染,他身上还保留着平等、同情、爱。但也正是这平等、同情和爱,最终将他推向了灭亡。在人人高举右手向元首致敬的时候,你怎么能质疑他的正确,和那类人交朋友呢?于是Bruno死了,死于先人处死异端用的火刑。铁门关上的瞬间,作者传达的是残忍而赤裸的真相:Bruno是时代的异端,他身上的特质不容于时代。Bruno身上承载了所有法西斯主义治下受难的灵魂,半个世纪之后,我们用反思作品为他们正名。
      
      历史惊人地相似。那时的他们和后来的我们都将某个人奉为神一般的存在,区别仅在他们喊“万岁元首”,我们喊的是“主席万岁”。我们的志新、林昭也是在一个时代屈辱无声地死去,又在下一个时代被称颂着重生。
      
      不知是作者的有心之作,还是我的刻意理解,火刑将肉体化为白灰,却注定了灵魂的不朽——试看圣女贞德、赛尔维特,还有跟Bruno同名的布鲁诺。
      
      我想,这部作品是向他们——在真相被垄断、是非被混淆之时,依旧良知未泯、拒绝沉默的少数人——致敬。尽管他们当时被称为异类。
      
  •     二十世纪是进步与落后交织的时代。当一批批犹太人被送上集中营的火车时,人类文明历史上一段惨痛的记忆,便注定难以逃脱。
      当这一切透过孩子的眼睛,在那天真而又严肃的话语,在那透过铁丝网的友谊。心稍稍偏安。
      孩子对世界的不解,似乎是自古就存在了。而这一切在布鲁诺看来便是:为什么要搬家?为什么“一起出去”的人都穿着条纹衣服,为什么我们不能和他们一起玩?他甚至认为父亲是被“炎首”惩罚了,才来到这鬼地方。一个个天真的问话,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却字字是赤裸裸的讽刺。要如何告诉他,在他心中伟大的父亲,受到元首器重,当上司令官,却是为了把一批批犹太人送进毒气室。要如何告诉他,在那段时期,那些穿着条纹衣服的人就意味着“狗彘不如”,任人践踏。要如何告诉他,本应该平等的生命和人性,在时代的阴影下已经扭曲了本来的面目。这个世界已不是他,这个九岁孩子所能理解,所能接受的。
      当故事的结局,真正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呆坐在铁丝网边的父亲,这个把一批批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的司令官,陷入久久的沉默。更该沉默的,是自诩成人世界的我们。
  •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已经超过六十年。当年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是人类史上最残酷的事件。这六十年间,关于这起屠杀事件的作品从来没有间断过,为的是实践犹太人“永不遗忘”的承诺,让所有人都铭记这段往事,也是为了以这种方式,来报复和惩罚德国纳粹、和当时能够、却没有伸出援手的人。以报复和惩罚的角度来看,《穿条纹衣的男孩》是其中最残酷的作品之一。
      
      
      《穿条纹衣的男孩》是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的作品,推出后获得许多文学奖项,同名电影由英国导演马克-赫曼执导,内容大致忠于原著。《穿条纹衣的男孩》的篇幅很短,属于中篇小说,故事内容也不复杂,讲述一个九岁男孩在二次大战时,与家人一起从柏林搬到波兰的短暂经历。
      
      
      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用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的眼睛来看人类史上最恐怖的一段时期,一切在这个孩子眼中只都是单纯的、无害的,这种单纯却把对人世的讽刺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当男孩的天真善良像一阵暖风吹拂,让故事散发微弱但暖和的热力时,作者却在结尾处,用一把利刃,狠狠地插进了读者的心窝里。这种铺陈和转折的写作功力,让人钦佩;故事的讽刺与悲剧色彩,让人鼻酸;然而,当惩罚走到这个地步,也不禁让人低头自问,情何以堪?
      
      
      --------------------------------------------------------------------------------------------------
      
      故事主角是一个九岁的德国男孩,他叫做布鲁诺。布鲁诺不太清楚自己的父亲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只知道领袖很看重父亲,但领袖究竟是什么人,布鲁诺其实也不是很确定。布鲁诺有个大他三岁的姐姐,姐姐常常嘲笑他个子矮,所以布鲁诺很不喜欢她。布鲁诺的母亲是个慈祥的人,但在领袖来家里吃饭后,就不时与父亲发生争吵,布鲁诺当然不明白两人为什么而争吵。
      
      
      有一天,母亲突然告诉布鲁诺,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全家必须搬离柏林。想到要和好朋友们分开,布鲁诺就满心不高兴,然而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却完全不容许自己争辩。于是布鲁诺就和家人,以及多年在家中服务的女佣去到新家。布鲁诺和姐姐都不喜欢这个新家,布鲁诺觉得一定是父亲犯了错误,才会被领袖派到这个地方,布鲁诺希望父亲能去向领袖好好地道歉,然后全家就又可以回柏林。
      
      
      布鲁诺的房间在二楼,从窗户看出去,可以看到一旁以铁丝网围着的地方,里头有好些个平房。布鲁诺觉得那里头的“现代风格”建筑很丑,住在里面的那些穿着条纹衣服的人,大概是在那里养鸡、养鸭吧。
      
      
      布鲁诺家里除了原来的那个女佣外,还请了一个当地的老头在厨房帮忙洗菜等杂事。布鲁诺的父亲觉得付给女佣的薪资太高,对老头的态度也非常严厉。但布鲁诺很喜欢这个女佣,觉得她就像家里的一份子,当布鲁诺忍不住抱怨父亲搬来此地的决定时,女佣要布鲁诺决不能在别人面前这样说,还说布鲁诺的父亲能给她这份工作,她充满感激。至于那个老头,有一次布鲁诺从秋千上摔下来,老头帮他消毒和包扎时,告诉布鲁诺,他在当地原来是一个医生。布鲁诺将这件事告诉随后进门的母亲时,母亲竟然立刻赶他上楼,还低声地交代老头,要对父亲说是母亲自己为布鲁诺包扎的。布鲁诺因此对母亲有些不高兴。
      
      
      布鲁诺在新家完全没有同年龄的玩伴,他又不愿意和姐姐在一起。于是布鲁诺决定独自离家去玩“探险游戏”。布鲁诺沿着家边上的铁丝网往前走,远远就看到一个身影在铁丝网的另一头。等到走近后,才看出来那是一个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就这样,两人开始自我介绍。男孩和布鲁诺的出生年月日相同,出生在波兰,会说德语和波兰语。男孩也不太清楚自己身处的铁丝网内是个什么地方,只知道祖父母到此没多久后就死了。男孩长的很瘦小、手脚很脏,除了衣裤外,没有穿鞋子和袜子。不过布鲁诺告诉男孩,他在家里偷看过父亲和同僚共同观赏的一部影片,说铁丝网里头是一个休闲农场,有各种休闲设施和餐厅。男孩很讶异,自己竟然没有在里头发现过这样的地方。
      
      
      布鲁诺和男孩成为好朋友,由于父亲交代过不准靠近铁丝网,布鲁诺总是偷偷地溜去老地方见男孩。应男孩的要求,布鲁诺每次都会带上一些食物,并带着棋盘等玩意儿。不过男孩不能陪布鲁诺太长时间,常常必须赶忙拿着工具或推车离开,还要小心不让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身影。
      
      
      有一天,男孩出现时脸上带着伤,布鲁诺问他怎么了,男孩只是说是被打的。比起脸上的伤,男孩更担心自己的父亲。男孩的父亲和一群人在前一天去工作后,至今还没有回来。布鲁诺很同情男孩,很想帮他找到父亲。就在此时,布鲁诺发现铁丝网下的沙土很松软,也许可以挖个小沟爬进去。男孩听到布鲁诺的建议时,第一个反应是他可以出去到布鲁诺那里,不过想想布鲁诺说的是,他出去没什么意义,父亲又不在那头。于是两人约定好,隔天布鲁诺带个挖土的工具,男孩则是带一套相同的条纹衣服,好让布鲁诺混进铁丝网中,帮男孩找父亲。
      
      
      隔天,男孩在身上穿上两件条纹衣服和裤子,来到老地方后,一边脱下一套,一边看着布鲁诺用带来的铲子挖小沟。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布鲁诺的打扮和男孩一模一样,一头茂密的头发也用条纹帽子遮在里头,两人这就出发到各个房舍中找男孩的父亲。铁丝网里头的景象让布鲁诺有点害怕,平房里挤满了人,每个人都穿着条纹衣服、头发剃光、身形瘦弱、眼神呆滞。布鲁诺想回家了,但是又想到自己承诺过男孩要帮他找到父亲的,只好咬牙继续前进。
      
      
      两人找了几间平房都没找到男孩的父亲,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哨声响起。男孩让布鲁诺别怕,他们这里常常会像这样集合大家。于是两人就挤在人群中,被人群挤着向前走,并进到一个屋子里头。布鲁诺和男孩紧紧牵着手,困惑地听着脱衣服的指示。幸好有人说了“只是洗澡”,两人才放心地跟着把衣服脱下来。就这样,布鲁诺的父母再也没有找到儿子,唯一指出布鲁诺可能下落的,是他遗留在铁丝网旁的衣物。
      
      --------------------------------------------------------------------------------------------------
      
      
      这是一个让人非常难过的故事,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眼里所见的都是纯真,他喜欢女佣,因为女佣对他很好;他尊敬在家里厨房打下手的老头,因为老头是个医生,还帮自己包扎。他不懂什么阶级、种族问题,只知道对他好的人就是好人,欺负他的就是坏人。但这样的孩子却在故事的最后为大人的罪恶付出代价。而作为读者,我们却不能单纯地同情布鲁诺,因为作者叩问着我们的良心,铁丝网里的男孩何罪之有?若说布鲁诺值得同情,铁丝网里那个男孩不是更值得同情?毕竟布鲁诺的父亲有罪,他的民族有罪,但男孩却是全然的受害者。
      
      
      但事实是,我们同情布鲁诺更多些,不是因为铁丝网里的男孩做错什么,而是因为故事是以布鲁诺为主角,我们更了解布鲁诺,和他的距离更近一些。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作者希望唤起“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的情绪,而他做得非常成功,没什么比知道自己犯的错,会报应在孩子身上,更能遏阻罪恶的再次发生,和对犯下的罪行感到后悔的。但是,当惩罚走到这一步,会不会走得太远了?
      
      
      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绝对是难以原谅的。试想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孩子、兄弟、亲人,统统被送进毒气室,像牲畜一般地处死,之前被剥除了所有衣物与饰品,之后则被扔进焚化炉,烧得尸骨无存,我想谁也无法轻易地放下心中的仇恨,就是将这些纳粹碎尸万段,也无法缓解心中的仇恨。但是,德国人到底要为这些罪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有解脱的一天?
      
      
      在过去六十年间,无数作品不断地谴责纳粹罪行,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世人这段血泪历史,也一次又一次地惩罚着德国人的良心。然而将惩罚延伸到下一代,将无辜的孩子放在文字间、荧幕上,用这个无辜孩子的死亡,用隐含的“活该、报应”概念来惩罚大人的错误,是极为残忍的做法。就像年幼受害人的父母走到杀人犯面前说,你的幼子也会不得好死,虽然只是止于嘴上说说的程度,但还是让人觉得过于残忍、有失公道。
      
      
      就像之前说的,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是难以原谅的,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很好的小说,但是我还是希望,不要再看到这种形式的作品,毕竟让人们适应这种“父债子还”的道德观,达到的效用也许是警惕,但也可能是冤冤相报。处死一个杀人犯可能是公平的,但是在死刑之外,还对其加上祸及子女的精神虐待,就超出公平的范围。当然,我必须承认,如果我是一个犹太人,我对公平与否的看法一定不同于现在。
      
  •     这是绝对可以催人泪下的好书。我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首先是作者选的角度很好,整一本书里面没有提过“大屠杀”这样的字眼,完完全全是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来看大屠杀。
      
      读者都知道写得是那段黑色的历史,偏偏书中孩子都不知道,但我们透过他们干净的眼睛来审视那段岁月,便更觉心疼。
      
      纳粹孩子和犹太孩子成为朋友,并且一同拉着手在毒气房死去。最后纳粹小孩的爸爸开始寻找自己的孩子,看见孩子的衣服在铁丝网边。极具讽刺,也伤感无限的。
  •     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多么相似?
      
      
      
      男孩布鲁诺急切而欣喜地找出许多他和新朋友什穆尔的共同点:
      
      
      
      他们都喜欢对方的名字,布鲁诺喜欢“什穆尔”听起来像风在吹拂;什穆尔喜欢“布鲁诺”听起来像谁在搓着胳膊取暖。
      
      
      
      他们同是九岁,生于1934年4月5日。
      
      
      
      他们同样被迫离开原来美好的家:布鲁诺的爸爸升任司令官,举家从柏林迁来;什穆尔从波兰。现在他们各住在栅栏的一边。他们都不喜欢这里的生活。
      
      
      
      他们都戴过臂章,虽然上面的符号不同。布鲁诺更喜欢什穆尔的那个符号,他觉得更好看。
      
      
      
      布鲁诺头上长虱子被剪光头发。为了去看看什穆尔在栅栏那边的生活,顺便帮什穆尔找他失踪的爸爸,他换上什穆尔带来的条纹睡衣混进去探险。和什穆尔一样,布鲁诺也变成了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就是胖了点。”什穆尔说。
      
      
      
      可是再怎么相似,也不能否认他们之间的区别:他们分别是纳粹和犹太人的孩子。
      
      
      
      然后就下雨了,他们和一群人一起被赶起来排队列。布鲁诺很高兴最后进了一间房子躲雨。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什穆尔,好上一辈子。”布鲁诺最后的话。房间暗了下来,他还牵着什穆尔的手。
      
      全篇文章,没有出现一个死亡的字眼,虽然这是一个讲述二战时期发生在奥茨威辛的故事。
      
      
      
      这个冷酷的寓言,像是豌豆公主的童话,看不懂的人只有孩子。我留恋做孩子的纯真,却只能接受留给成人的讽刺。
      
      
      
      最后一章说这样的故事不会再发生了,不会在今天这个时代。
      
      
      
      真是美好的愿望。人毕竟要有梦想才能生存下去吧。
      
      
      
      可我偏偏要说,它已再发生,而且还会继续发生。伊拉克战争和虐待俘虏事件并不是太久以前的记忆,恐怖组织也并未消失。就是现在,我们也生活在栅栏的两边,一边是穷人,一边是富人。不信你问问这里的超市,他们是不是总是把新鲜高档的货物运往富人区,而平民区的货架上往往可见些歪瓜烂枣?
      
      
  •     如果不是看了眼结局从而又激起了我的好奇,我想我会开始怀疑我会不会将这本书看完。毕竟童年似乎离我太遥远了,我无法理解布鲁诺为什么那么天真,那么无知,尽管我知道他只是个孩子。
      
      他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富足家庭,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和他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在他眼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离开了柏林的美丽世界而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一起出去”。
      
      但他只是一个孩子,还无法理解这个怪异扭曲的世界。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有些任性,有些固执的善良的孩子。他和她的姐姐不同,他对每个人都充满了真诚。就像尽管他不能理解玛丽娅的除了侍从身份外还会有其他的身份,但却坚定不移的认为她是家庭的一员,不是奴隶,她只是为他们工作而已。
      
      看到他和希姆尔的对话,我心痛了。因为布鲁诺的天真无意间伤害了希姆尔。那不是他的错,因为他对一切都一无所知。但是当看着眼前的这位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却命运却完全不同的孩子,小小的希姆尔心里会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
      
      比起生活在蜜罐中的布鲁诺,希姆尔的生活充满了曲折。原本家庭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很平静,一家人很幸福的生活。战争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苦难降临到他们的身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
      
      看着他,不由觉得心疼。小小的年纪已经变得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枯瘦,虚弱,呆滞。不知道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苦难,他的心灵有着如何无法弥补的创伤。天呀,一想到这世上有着无数个“希姆尔”就觉得难过,这个世界上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疯狂。
      
      如果我是希姆尔,很可能我会对布鲁诺咆哮。我会告诉他他亲爱的父亲对铁丝网那边的人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会告诉他他的国家对他们做了些什么,我会告诉他他们是魔鬼,是恶魔。尽管我知道那不是布鲁诺的错,尽管我知道布鲁诺是个善良的孩子。但我希望能够找出谁来为我所遭遇的一切负责,不管是谁,我只想发泄。
      
      但看着希姆尔,我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羞耻。他从不向布鲁诺提起他所经历的苦难,也会尽力掩饰身上时常出现的青肿伤痕。即使在布鲁诺背叛他后他也可以一笑了之宽容谅解。
      
      也许苦难使这个孩子变得平静,淡定,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沧桑。也或许是在残酷的环境下变得麻木呆滞,不想去说也不愿去想。
      
      这个结局实在是太出乎意料,我一直都在想,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个意外,一个巧合,布鲁诺的父亲间接的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真是讽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报应吧。
      
      但布鲁诺不曾做错什么,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善良的孩子。
      
  •   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   是呀,但是作为成人应该引导小孩子如何一步一步慢慢的面对,而不是将一切强加给他们
  •   巧克力,手牵手,讲述自己的故事……对于孩子来说,这既伟大,又幸福……
  •   你写的真好。现在发现你越来越有菩萨心肠了,看待生活那么从容淡定。
  •   谢谢强哥~多亏了你介绍我听祁老师的读书会呢~最近见个面吧~
  •   只是对于这么沉重的故事,我都难以叫好,似乎喝彩就是肯定发生的这一切一样。
    说道心坎里了
  •   社会表彰活着的顺从者和死去的叛逆者。
  •   栅栏,呵呵。这个故事具有讽刺性。。。看完心里有沉重,结局有点意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