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他方

出版时间:2006-07-17  出版社:皇冠文化  作者:米蘭‧昆德拉  译者:尉遲秀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昆德拉:『我的小說是一部青春的史詩。』
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麥迪西大獎最佳外國文學作品獎!根據昆德拉親自修訂最新法文版全新翻譯!許悔之.楊澤.蔡詩萍.駱以軍.鯨向海◎5大文學名家強力推薦!
『生活在他方』是十九世紀法國詩人韓波的名言,昆德拉以此為名,構築出一部青春史詩。對年輕的心靈來說,當週遭的生活是如此地庸碌平淡,真實的生活似乎總是在他方;而詩歌、愛情與革命,便成了最浪漫的反抗。透過主人翁雅羅米爾的視界,奔放的情感現身為一首首動人的抒情詩,而在現實與夢境的交錯之中,讀者似乎也隨雅羅米爾活了一次,走向夢想的遠方……

作者简介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後定居法國。
曾榮獲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等,被譽為是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大師級作家。
作者相關著作:《玩笑﹝新譯本﹞》、《簾幕》、《緩慢》、《不朽》、《被背叛的遺囑》more...
譯者介紹
尉遲秀
一九六八年生於台北。曾任報社文化版記者、出版社文學線主編、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講師,現任職於政府駐外機構。譯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雅克和他的主人》、《小說的藝術》、《無知》、《不朽》、《緩慢》、《巴爾札克與小裁縫》、《脆弱》、《松鼠寫給螞蟻的信》等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活在他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看完《生活在别处》,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放松的去回忆书中的只言片语,回忆那些片段带给我的惊奇。那些毫无掩饰的文字,带给我的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www.cszhibei.com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
      
      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     《生活在别处》,与《戏梦巴黎》一样,也是对六十年代的一场祭奠与致敬,然而这里面隐约不止如此。诗人的革命,往往不需要分析与审视,因着它是抒情的。“梦想即现实”,六八年巴黎大学的学生们在墙上刷出的一幅标语,然而,在他们这里,他们的现实:红旗、红宝书、街垒、推翻的汽车、燃烧瓶、催泪弹……看起来都像不过是一场梦。“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时代,连同极端的年代里人们的激情,都已经去了。我选择用一首诗来祭奠。
      
      
      死亡的形式
      不过是一个精致的象征
      朽腐的骸骨在下坠中剥落燃烧
      我在黑暗中握到一双手
      冰冷、宽广、遥远
      像一个被荒弃的时代
      一切闪耀着的尘封
      在头顶悄然寥落
      
      诗人在街垒间流连
      一步、两步、三步
      后退、转身、突围
      巴黎的、华沙的、布达佩斯的、布拉格的
      梦想在落败
      现实在逃亡
      
      该结束了
      曾经
      是一场徒劳的生死
      而今
      梦也已远去
  •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诗人的悲情叙述。诗人生活在现实,心灵却一直徘徊在“别处”。诗人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生活在虚幻的梦境里,在那里,他才可以自由地徜徉,他才可以将那隐秘的心思尽情倾吐。当然,这一切必须在现实与“别处”达到平衡的前提下。现实与“别处”能够充分在诗人身上浑为一体。但是,一旦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现实侵入“别处”,可是“别处”背叛“现实,诗人都将陷入一种面临崩溃的境界,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书中不可忽视的是关于诗人童年及母亲的描述,母亲犹如现实与”别处“之间的守护才,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二者之间的和谐,然而最终她也无能为力,只能目睹诗人的消逝。我认为,这仅仅是表面的意思,从更深的寓意上来讲,在书中的诗人甚至所有的诗人心中,母亲及母爱是最美的、最神圣的,她是一切美好纯洁的集合。童年的诗人在这种美的影响下,度过了一段自信的时光。直到他脱离这种美的守护,远离母亲及母亲的爱,诗人的执狂渐渐显露,现实与”别处“之间的天平慢慢倾斜,最终”别处“被现实所完全压倒。
      在此书中,作者似乎暗含着这样一层态度,诗需要一份纯净的心灵,不需要掺杂太多其他的因素,只要自始至终追求那个真正的”别处“就够了。
      ”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是一种万劫不复的挑战,全身心地投入这本书,默认它,它就会把我们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远比我们开始所能想象得远,一直拖到某种意识的极限……“这或许是阅读此书的最确切的感受。
  •      说实话,真本书我读的的时候很纠结,中途很想放弃,尤其是第二章,感觉完全是独立出来的一章,读到最后才发现,克萨维尔是诗人雅罗米尔自己创造的角色,并且诗人自己融合(貌似有神经分裂的感觉)。。 。。
       本书主线是诗人的成长,即诗人如何摆脱母亲的控制。但是全书读下来,我其实不喜欢诗人,甚至讨厌他,他过于敏感,过于胆小,过于纠结。他从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每天想着革命,可是他偏执到缺乏理性,就连对心爱的女人,那个红发女孩,到底是出于爱,还是控制,还是寂寞,或许他自己都不清楚。特别是最后,告发红发女孩的哥哥,但凡真正爱一个女人的男人,都不会做出伤害这个女人的事情。。。。
      
       书中还有一让我感触的地方,就是红发女和四十岁男人的故事。“这是她能够感到安全的生活的一部分。这个男人对她很好,而且对她毫无要求;对于他,她既没有罪恶感也不负有任何责任......“”三年前姑娘到他家里来对他说再见,因为他许诺给她的,只不过是短暂的休息;而她的男朋友,却许诺给她一生。“
      
      
      
  •     最大的震撼来自于对怀孕母亲的心理变化,以及母亲对于儿子终于要长大,并且生命里出现了另外一个女生的恐惧,醋意,等等感受,写的太到位了!
      雅罗米尔短暂的一生,一直在自我认识和外部认识的不协调中挣扎,也可以说他一直在长大,在自我认识和外部认识的不协调中挣扎,他喜欢漂亮的女店员,却阴差阳错的和女店员的朋友红头发的丑女子发生了关系,第一次的经验让我找到了意思成长的证据,然后陷入了对红发女子的爱情模仿中,其实只是对自己得不到女店员的报复和不知所措,那些甜言蜜语更像是他攻击时发出的子弹,我完全看不到爱意,那是占有,是慌乱的对得不到的掩饰。要不没有,要不全部,他总是凌驾与红发女子之上,甚至最后告发对方,害别人招来牢狱之灾。这些只能是对爱情的探索吧?然后他潦草的生命就短暂的结束了,不由得惋惜,他是有才华的,他应该迈过这段慌乱,最后得到成长!
  •     现在觉得这本书真的是座宫殿,美不胜收,但是又是座克里特岛上的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被牛面人身的怪物吃掉。危险但是又吸引着你一步步地去探索。危险的东西总是诱人的。真如里卡尔说的,是对精神的万劫不复的挑战。这篇评论同样精彩。
      米兰的解构,或者说对意义的消解,有时候我觉得不是可以用文字能表达的,他的文字很简,用字很少,描述很少,不像村上,但是很严肃,我开始认为他是上帝,是以一种全知的视角在审视人和人性,但是里卡尔说他是撒旦,对我们的精神是万劫不复的挑战。确实我觉得我对于比自己高出很多的作品你是无话可说的,因为你的语言早已经被它控制了,你无法到达那个高度。我说是一把大斧把一切砸烂,他说是把事物掏空,装模作样地在那里,非常脆弱,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不真实感。他说得更确切,仔细想想,他的消解是不动声色的,但又是洞察力惊人的,只有这样的犀利的眼神才能看到面具的存在。这和邓晓芒说的人格即面具是同样的道理。然后套用他的视角去看周围的事物无不觉得只是个壳,所有的一本正经的东西,所有的关系,所有所谓高端的东西,所有的名誉和社会上大家争先恐后抢夺的东西不过是个壳。这是后现代的视角,但是他的反共,不是单纯的有政治信仰的反对。而是反对所有的政治现实,不像刘瑜,反对专制,那往哪去呢?走向民主或者宪政,但是这本书哪也不去,政治本身都被消解了,不要政治,也不要民主法治什么的,因为一切都是琐碎的。一切都是卑贱的,人的所有的活动和一只狗一只猪没有什么区别,通过极微小细腻的视角,深入事物的内部来审视,比如诗歌,比如诗人,类似手术刀下的人,人不过是皮囊包裹的器官罢了。他就把人性置于手术台上,把人性用手术刀来分析,你会觉得所有的秩序都是所谓的秩序罢了。人的一生是混乱的,所有的偶像都被粉碎了,没有偶像,也就没有方向,爱情也不过是谎言和冲动,以及自己也说不清的情感的起伏加在一起的混合物罢了。当雅罗米尔对心爱的姑娘阳痿,却对又蠢又丑的姑娘冲动异常时,你会发现一个很可笑的事实,其实你的思想也好感情也好是控制不了身体的。然后这就导向了一个很可怕的结论,一个几乎颠覆人类存在意义的结论,如果说爱情是涉及灵魂的情感,那为什么你的冲动不受你的控制呢?要么就是灵魂控制不了身体,要么你根本就没有灵魂!你的所谓的信仰不过是如里卡尔所说:活着,就是一种自我欺骗。或者说任何一种诗意的思维都是一种欺诈。可是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里面不是说爱情需要唤起诗意的想象吗?是的,至此,爱情是自我欺骗,那什么不是呢?我有时候觉得米兰年轻时接触过共产主义,也是党员,所以以后的小说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唯一性或者说方向性,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如他所说:韵和律具有神奇的权力:无定型的世界被包裹在一首韵律齐全的诗里,突然之间就变得清澈、有规律可循、明晰而美丽。他想要揭示的就是人类的生活的混乱的本质,这恐怕是对共产主义的一种反弹。所以所有试图对之做出解释的历史或者政治都是一种徒劳,就像你怎么可能找出分子运动的规律?人类生活的无规律性堪比混沌的宇宙。所以说人类的逃避方式要么是自嘲,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确认。要么就如作者所说走向崇高以逃避堕落。或者你为自己造一个童话,明知道实现不了,但还是要去实现它。(有意识的自我欺骗。。。)要不然你迟早会发现自身存在的无意义和滑稽。如果说人是会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可是作者当头一棒让你发现存在本没有意义,这真是只有一笑可以挽回人类丢失的面子。
      在某种意义上,人我觉得中国人或者说其他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每日为生存奔忙、以吃喝拉撒睡为人生主要活动、没有受这些乱七八糟理论的所影响的人们,倒更有存在感,更是活着本身,呵呵。。。
  •     昆德拉说,抒情就是一种沉醉,人总是为了更好的和这个世界搅合在一起而沉醉。所以,沉醉就是停留在生活的挽留中,沉醉就是放弃了向远方的奔跑。
      
      他描述了奔跑这样一种状态,而奔跑的原动力在于“生活在别处”,所以要奔跑着追寻。雪莱的奔跑,兰波的奔跑,奔跑是属于诗人的最基本的生活状态。而诗人一旦停留,则一定是他沉醉了。
      
      主人公写过一个从一个梦中跳到另一个梦中的人物,这个他笔下的人物从敞开的窗子跳到一间屋子里,那里有一个美得让人惊艳的女人,她跪在他面前,请求他带她走。他像一个英雄,把这个女人的丈夫关进了衣橱里,直到化成白骨灰烟。可是他拒绝带走他心爱的女人,因为他有远方的事业未完成。
      
      这很戏剧很荒诞地截取了人生活中的两种基本状态:瑰丽的远方和近在咫尺的亲密。选择为未知的远方而奔跑,抑或是沉醉在夜晚的微风里,尽管天边的泛白的颜色会联想到死人的摸样。世界总是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远方总是对于人类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远方的主题是寻找,而寻找的起源则是不安。因为不能满足于眼前的风情旖旎而总是渴望一窥世界的宏大叙事,渴望阅尽世间风景,然后将红尘紫陌的万万千千都化作自己心中对“圆满”的体悟,似乎那样才不白白辜负了“被选中的命运”。
      
      黑塞的浪漫。这是太典型的黑塞的浪漫。那个曾千金在握美人在膝而最终在河水的声音中得到平静的修行者,那个从走一个地方换一个情人而试图雕刻人类之母完满表情的艺术家,甚至还有荒原狼的无数扇门,都在传递这样一种浪漫而柔软的情怀——不要停留,不停地寻找,在生活的开放性中拥抱每一个美丽的瞬间,踏遍远方的土地,历尽聚散离合悲欣哀喜,而到了最后,当到了最后终于把自己的寻找的一生都融入到了整个世界中的时候,你会获得体悟的救赎。没有这些所有,你无法寻找到那样的感动、了悟和深深的安宁。
      
      而每一次你想停留的时候,都是沉醉的诱惑。柳枝的轻曼,情人的热怀,清贫与富裕的交替,死亡的恐惧与生的欢欣,爱而不得的痛苦,渴求的期盼与折磨……那么多次,你会好想像一个长途跋涉的疲惫旅人,只想像每个人一样,沉醉在微风的抚摸中。即便是郁达夫的夜晚的微风,有着天边的惨白背景,也带着无法抗拒的温暖。
      
      这种“选中”、“命运”是什么意思?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在做这样的追寻。昆德拉已经做了回答:这是仅属于诗人的奔跑。这是一种独特的美,理想,空虚,极端,固执,纯粹……
      
      虽然“被选中”这件事可能是源于不可理喻的理由,琐碎到莫名其妙地累加出来一个近乎可笑的使命感。我却仍然讨厌这种解构式的温和讽刺,他破坏了一种坚持的美好,而坚持本身可以独立于最初选择这种坚持的原因,就好像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一样。坚持,不放弃,这本身就是带着美感的一件事,若说昆德拉的解构有可取之处,那么其实是在于主人公的坚持根本称不上是坚持,充其量只是对坚持的模仿——他的坚持没有脱离于他自身,没有摆脱虚荣的成分,他不是在坚持向远方的奔跑,他是在用这种对坚持的模仿来获得一种对现实的更深的沉醉。
      
      所以,我总是觉得,昆德拉其实也是有着对远方和奔跑的浪漫情怀的人,只是他尖刻而犀利的戳穿了一大部分伪劣假冒者。他反对的是媚俗,而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
  •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早已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类的片儿汤话一样烂大街了。但其实这本书、这句话的个中深意却并不广为人知。考究昆德拉是怎么想的,已经不太重要了。我一直认为,书籍一经写出,读者的各种解读、品味让作品完满了,也让魅力升格了,甚至可以说作品已经不完全属于作家本人了。
      
      仅仅谈谈我个人的解读吧。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无数次想斩断过去,或者变成某个别的人,或者脱茧而出一个全新的我,或者到某个别的地方过全新的生活。究其原因,也就是想与自己的缺憾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告别。但最终每每发现,我只能是我,现实中的烂摊子也只有自己去面对,逃避终归不是办法,憧憬的别处生活也无非镜花水月。人啊,总是喜欢缅怀过去,畅想未来,期望在某个地方存在一个完美的自我,崭新的生活。其实,过去那么美好只是因为其已然过去,未来那么绚烂只因其还未到来。所谓’完美的我‘和’崭新的生活‘也只是因为它们在某个想象中的地方。
      
      如果一直抱着’生活在别处‘的想法,对眼下的生活恐怕也是采取消极的态度。人终归是要活在当下,学会接纳自己的缺憾,学会面对生活的困苦。与自己讲和,与生活讲和总是最难的。
  •     摘录:
      
      对于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来说,周围是没有生活的,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处。这正是青春的特色。在青春时代,谁没有对荣誉的渴望?谁没有对家庭的反抗?谁没有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举目四望,我们周围的生活平庸狭窄,枯燥乏味,一成不变,每天的日子都被衣食住行所填满,毫无色彩,毫无光亮。正是为了逃脱这一恼人的生存现实,人们才赋予自己激情和想象。对青年人来说,没有梦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是老年人日暮黄昏的平静和死寂,青年人拒绝承认生活的本质就是平庸实在,总是向往着动荡的生活,火热的斗争。这就是青春、爱情和革命之所以激荡着一代代年轻的心灵的原因。
      
      兰波为了逃离家庭,从家乡跑到巴黎;莱蒙托夫为了逃避上流社会,投身军旅来到高加索;雪莱为了宣传自由解放,带着传单前往爱尔兰。他们对现实的反抗,对爱情的追求,对战斗的幢保,对荣誉的渴望,无不表现出在本质上令人惊异的一致。"我必须死吗?那就让我死于烈火吧。"熟悉这些诗人和他们诗歌的主人公雅罗米尔写道。他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不久他爱上了一个红头发姑娘,他很快就体验到爱情给他带来的占有的激情;他参加集会,参加五一游行,辩论,呼口号,他的诗歌发表在杂志上,没有比这些更令人激动的了,革命似乎张开双臂在欢迎他。因而当他面对眼前的爱情与历史运动时,他象所有的浪漫诗人,象1968年巴黎大学造反的学生,象中国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充满豪情地喊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如果说我们为了超越自身的生存状况必须具有对崇高的感受的话,那么我们就还应当记住,崇高往往也会导致绝对和专制。这是一个存在的悖论,心灵中没有崇高的东西,人会显得卑微渺小,感到自己无所归依,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追求崇高为荣。然而悲剧也就在这里,反抗与专制,崇高与残酷,这是一个事物的两极,它们往往同时存在于一个人或一个事物身上。历史上无数成功的反抗和充满激情的爱情无不如此。雅罗米尔对崇高的热烈追求最终变成了对情人的无情告发。当红头发姑娘由于误了约会,为了平息他的愤怒,遂编造了一个她兄弟企图背叛祖国的荒唐借口时,雅罗米尔毫不迟疑地就告发了他们。她为什么要编造这样的谎话,我们不得而知,这也许是根于捷克民族那种随便的天性,有时候任何严肃的问题都会被他们变成一场玩笑,但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玩笑却是愚蠢的,不负责任的。不管怎样,她和她的兄弟都因此而被捕入狱,从而毁掉了他们的一生。
      
      从美学的角度看(美学在康德那里正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真正的生活应当永远在别处。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犹如惊涛骇浪中的小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雅罗米尔的悲剧就在于,他还年轻,他不知道他生活在一个梦想已成为现实,现实已成为永恒的时代,身边的世界已经没有战壕和街垒,只有开会和秩序;他不知道文学和现实是不能相容的,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因为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他不知道人对崇高感的激情中同时也包合了残酷的成分,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是生活的别处还是此处。一句话,他不知道蝴蝶与蛹之间在美学上有质的不同,在已经没有诗歌的时代,却以为他还可以象兰波、雪莱、菜蒙托夫那样扮演一个诗人的角色,结果时代只给了他一个表演残忍而不是表演崇高的机会,最终导致了情人的毁灭,也导致了自己的毁灭,他的死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当年的红卫兵的命运。
      
      
  •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为主人公雅罗米尔设定了诗人这样一个角色,由此展开了对其一生的描述——或者说,剖析。按照小说的名字,可以将其分为“生活”和“别处”两大块,然而联系这两者的有力武器就是雅罗米尔的“诗歌”
       在雅罗米尔的诗歌里,他拥有"勇气,自由,爱情,男子汉气概”,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他只是一个长期生活在母亲的统治下,懦弱的可怜虫:
       他想要逃脱,为了显得有男子汉气概和成熟,他必须首先让自己的身体进入成人的世界。他在诗歌中想象和女人交合,自己却是个连自渎都没有过的童男。他曾经认为自己迷恋的是伟大的爱情,不是肉欲,因此,他觉得自己迷恋的是女性裸体光辉下的脸蛋,而不是身体本身,可是为了达到成熟的目的,他必须要拥有女性的身体,他不惜开始伟大爱情的必经之路——自渎,这是他从前觉得很猥琐的一件事(他认为自己需要投身的是爱情而不是自渎)。
       在他的第一个女友女大学生离开他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男子汉,他受到打击,不再写诗,转而努力上好每一节政治课,他要用革命的力量,让自己显得成熟。
       可是当革命的号角响起,他的脑子里只是又响起了那些激昂的诗歌。——你看,诗歌总是在“适时”的时候找到了诗人——或者说诗人总是在“适时”的时候躲进了诗歌的怀抱。
       他的懦弱让他与自己喜欢的商店里打工的女孩儿失之交臂,肉欲却又让他和之前一直看不惯的红发女在一起。红发女的身体解放了诗人,让他觉得自己进入了成人的世界,为此,他写了很多歌颂他们的伟大爱情的诗歌。在这里,诗人的诗歌不仅是抒情,更像是一部写给自己的剧本,他给自己安上了一个投身于伟大爱情的人的角色,并且演的很入戏,连他自己都觉得好像这一切真的因为爱情一样。因此他强烈的想要占有红发女,不允许她和别的男人有任何接触。可是红发女的身体明显是不止一次属于过别的男人。可是诗人收自己诗歌的剧本的影响演的够入戏,自欺欺人的对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忽略,或者说是有意略过。
       但是生活却总是将他用诗歌编织的幻想打碎。他遇到了女电影艺术家,并且被她美丽的外表吸引。诗人想要占有她的身体却又羞于穿着母亲为他准备的难看的底裤,因而落荒而逃,却又为自己的落荒而逃编织了不能背叛女友的美丽理由。
       失去得到女电影艺术家的机会,他为此懊悔不已,他在红发姑娘迟到之后坚决地提出了分手,红发姑娘为了挽留他对他撒谎说是因为哥哥明天要逃离这个国家才来的这么晚。于是诗人,靠诗歌来革命的诗人,由此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告发红发女和她的哥哥,好为他的革命做一件真真正正的事情。并且掌握红发女的命运,由此真真正正的占有她。
       可是生活永远在不停的打碎诗人用诗歌编织的幻想。几乎是充满嘲讽的,女电影艺术家利用诗人和他的母亲来完成她的事业梦想,而诗人又在参加她的舞会上和画家的朋友大打出手,被不费摧毁之力地打到在地,接着又看到女电影艺术家和别的男人在他面前ML,最后又被寒冷和肺病夺取了生命。
       他曾经在诗歌中认为自己会死在烈火中,最后却是死于冬日的严寒,临死前他看着母亲的脸,那张漂亮,阴柔,和自己那么像的脸,仿佛看着自己,而在死亡面前,诗歌不在了,他能面对的只有自己的生活——一直试图占有着的母亲,那间永远也不属于他一个人的房子,还有懦弱阴柔的自己。
      
       当雅罗米尔被赋予诗人这个角色的时候,诗歌就成了他逃离生活的工具。这里,诗人和诗歌同样具有讽刺意义:
      
       首先是诗人雅罗米尔,可以说雅罗米尔的出世就是一个意外,由于母亲年轻时候混乱的生活,不小心怀上了小雅罗米尔。父亲以为在朋友脏乱的房子里怀上了诗人,而母亲则一向情愿的觉得是在一块富有诗意的巨岩下怀上的诗人。而因为对婚姻和父亲的失望,母亲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亚罗米尔身上,包括母亲对文学的热爱,雅罗米尔诗人的身份,源自于母亲。
      
       雅罗米尔成为诗人的过程几乎是被生活欺骗的。从他的第一句诗(生命就像野草)开始,(那时雅罗米尔才是一个刚刚学活说话不久努力想要用刚学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毛娃娃)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想要表达什么,仅仅就是脱口而出,然后受到了母亲的赞扬,从此以后他懂得了说什么样的话能够收到大人们的赞扬(自从他说爸爸妈妈都是胆小鬼挨揍之后就特别敏感于大人们喜欢听什么话)。因此,诗人形成的初衷仅仅就只是因为小孩子为了迎合大人的口味。
       之后去画家那里学画,被画家认为他画的没有脸的狗头人很有特点也只是因为他没法掌握人脸的画法,因此用狗头代替。
       又隔了几年画家读了诗人的诗歌,便告诉诗人,你不是有着什么过人的天赋,你只是被选中的人。诗人是被选中的人,他传递着真理的声音,即便他甚至不会理解那声音究竟是什么。诗人沉浸在这样的优越感中不可自拔。
       在这里,诗歌既不是雅罗米尔内心的声音,也不是生活的重塑,甚至不是一种逃避的办法,仅仅作为一种迎合别人口味的手段存在。
       而诗人在无形之中幸运的获得了写诗这项技能,用来逃避生活,同时赢得诗人的美名。
      
       然而,如果诗人没有额诗歌,将逃到哪里?
       米兰昆德拉在这里仅仅只是想要批判诗歌吗?仅仅是要批判一切抒情的形式吗?
       最后诗人临死的时候看着母亲,却在母亲脸上看到了自己,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母亲和雅罗米尔其实是一样的,雅罗米尔甚至是母亲生命的延续——从小说开头母亲将自己对文学的爱好倾注在诗人身上就可以看出。
       母亲悔恨自己年轻的时候挥霍了青春,一无所成,甚至因为雅罗米尔的出生放弃了一切——年轻,爱好,甚至生活。她甚至因为雅罗米尔失去了自己,以至于婚后除了对雅罗米尔的关注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
       可以说雅罗米尔对于母亲正如诗歌对于雅罗米尔,母亲为了逃避生活和婚姻的种种不幸,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雅罗米尔身上——为了逃避她那逐渐松弛下垂的皮肤,终日不回家的丈夫,丈夫死后没有情人没有朋友的生活。乃至于和她婚后唯一的情人——画家分手,也要躲在雅罗米尔的母亲这个光辉伟大的借口之后。
       诗人逃避生活可以用诗歌当武器,而诗人的母亲,没有诗人的技能,她失去了丈夫,也不能声张自己的爱情,只能躲在母爱这张保护伞后面,编织自己逃避现实的网。对儿子的爱成了她逃避生活的唯一武器。
      
       米兰昆德拉就是喜欢这样,不动声色的将一件事物拆析的支离破碎,只留下表面的空壳,让读者去品味。
       诗人是否仅仅是诗人,诗歌是否仅仅是诗歌?
       还是无论有没有诗歌,生活永远在别处。
      
  •     <生活在别处>一直都渴望着要想复制别人的成功,一直在向好的人学习,借鉴。我以为不同的人,相同的路,可以走出不一样的轨迹,我也一直相信,我和别人不重样。才二十一岁,何必恐惧,即使是生活在别处,一直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也应该兴奋不是吗,因为只要不是你经历过的,对于你来说,永远都是一次机会。越是平庸,越应该活在当下对吗?所以我们驱赶着自己去考公务员,去考研去入党,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去国外深造,为自己勾画出来的人生图景疲于奔命。然后我们拿着微薄的工资,吃力的挺直腰杆,很了不起又有点可笑的觉得自己这一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是吗,等我们退休了,拿着党给的退休金,带着老伴一起周游世界,却发现虽然景色很美,但双目却早已朦胧是吗。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了吗,我们的一生只是在小心翼翼的复制前人曾经走过的路,并且未必有前人走的精彩。
  •     说起来这本书,渊源还不短。就因多年前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米兰昆德拉的其他书,偶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以“别处生活”命名了自己的一个私人空间。但是此书终究一直不曾翻阅过。读过短篇集《好笑的爱》,觉得作者是个神经质却又不失头脑的聪明人。这个社会神经质的人很多,同时也丢了头脑,所以言行举止总是不得体,不合群,格格不入。米兰昆德拉恰恰在神经质中好好守住了他的头脑,并一种近似神经质的表述来理智的诠释社会中某一种普遍的病态。如果当初大致翻阅了一下此书,了解一下内容,我也许也就不会断章取义光以书名来命名我的空间了。
  •     读的米兰昆德拉的第二部作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在书城里面站在读了几天读完的。这个作品是在手机上读完的。
      生活在别处,让我想起了去年买的一本书——《活在当下》,那本书是看了几页就没有看下去了,给我感觉是心灵鸡汤类似的书籍。
      还是来说说这本书吧,首先从书名开始说,在书中后面的一部分也有说到书名的相关含义,“诗人”不是活在当下,他的“才华横溢”,他的信仰等似乎都让他自己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不太合适,他认为他应该活在一个更好或是更适合他的世界,或是别处,但是现在就是这样子,他只能接受事实了。就像他只能生活在母亲的羽毛和眼皮之下,就像他找了红头发女孩而不是原来的另外一个女孩一样,就像...但是他却很快就接受了,想他对红发女孩说的一样“我原来就是喜欢你,而不是另外一个女孩”,他很快地说服了自己接受,并且是从心里接受了。也许是他看了《活在当下》这本心灵鸡汤然后释然了...
      也许,有这种生活在别处的想法并不很坏,至少让我们有个追求,有个希望,在别的地方,有个比当下更符合我们理想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让我们在对现实妥协时,不应该那么彻底,可以保留一点点的火星。
  •     诗人从小被他人(主要是她母亲)告知他是一个语言天才,他用古怪的语言取悦成人,换取赞赏和惊奇。他努力展现一个天才应该具有的姿态。甚至在幻想中,他成另外的一个自己——永远都活在不同的梦的世界的泽维尔。
        
        精神分析理论说,"在主体尚未以一个自足的人的身份进入社会之前,异化的悲剧结局就已经昭然若揭了"。由于镜像阶段母亲的摧毁性影响,雅罗米尔未能认清他所追求认同的那个自我是象征界的自我,是他者的欲望,并非真实原初的自我。
        
        他的这种错误的认同体现在了对革命,对女友的态度上。他并不知道自己需要怎么样的革命,他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怎么样的女友,诗人在店外等候的在路途跟踪的在窗外偷窥着的的分明是另一个女人,可是当他下体那另一个生灵苏醒的时候,他却掩盖了事实顺从了红发女人,他顺着她的提问一步步骗她,他告诉她他爱她他想得到她一如她想得到他。这难道不是在讽刺他者的欲望和原初的自我的偏差么?(泽维尔和雅罗米尔的偏差)
        
        “他总是身处镜子的包围之中,他的视野无法超越镜墙。"这是昆德拉的总结。
        
        ”诗人的内心同外部世界具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与他丰富瑰丽的内心世界相比,外部世界哪怕连年战争,也显得单调唯一。他的生活,有时是别人的插曲,有时,别人的生活,是他的插曲。他渴望成为泽维尔,从一个梦中跳到另一个梦中,从一个现实生活中跳入另一个现实生活中。他的生活,在别处。"(《一点小感》)
        
        书中还提到,“睡眠对于他来说不是生命的反义词。睡眠对于他来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一种梦。他从一个梦转到另一个梦,就好像从此生命到彼生命。”
        
        诗人为什么生活在梦中?拉康曾经说过,“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无意识在凝视我们,我们在为他表演”, 梦作为人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在无意识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梦是他者的话语,诗人不断的被他者的意识所裹挟,试图成为梦中的泽维尔。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分裂是现代人无法逃脱的厄运。“ 诗人也无法逃离这个命运,他永远无法成为泽维尔!
        
        ”滑稽的模仿是人类的永恒命运“。雅罗米尔也只好扮演着一个别人眼中的自己,”有的时候他会用画家的声音说话,有的时候又成了政治的喉舌,他其实从未关心过文化,也从不在心底在意所谓的革命,他只关心着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在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他效仿理想主义,但他从未追求过自己的内心。要知道,”在世界面前炫耀自己和走入这个世界根本不是一回事。“而连自己的内心都未能走进去,何谈走进这复杂的世界呢?
        
        实际上,对于书中的其他角色,只要是想让自己活在他者中,便意味着厄运。昆德拉描述诗人的母亲有一段话,”她最终得到幸福了吗?不完全:她一直在怀疑与自信间游移不决;每次她在镜子前脱去衣服,她都是在用工程师的眼睛审视自己的身体,有时她会觉得很激动,有时又会觉得着实乏味。她将自己的身体置于他人的眼睛之下----而这正是她极不确定的地方。“
        
        昆德拉或许希望我们成为纯粹的自我,他在文中说”他终于发现了这样的团体,在这个团体里,人不仅仅是妈妈的儿子或班上的学生,人就是他自己。“
        
        昆德拉暗示着他者中的生活永远是在别处的。人如果成为了纯粹的自我,那么生活在哪里,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就像年幼的雅罗米尔说出的那句“妈妈,生命就像是野草”,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生根发芽。
  •     这不是一部虎头蛇尾的书,然而渐入佳境也只是一种委婉的评价。生活在别处,或许正如作者自己说的一样,这本书没有成为他写的时候想要的那本书,而是不同于预计的别的书。这别的书成形了,现实而可靠。
      故事一开始就讲诗人,诗人是一群人,也是某一个人。作为读者的我们,就看着这一个人成长,看着他如何度过童年,如何恋爱,如何对制度和归属感产生狂热。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类人的成长,看到了他们的孤独,狂妄和偏执;看到了他们雷同的命运和相似的际遇;看到他们对死亡如同对情人一般的追求。人们热爱诗人,热爱他们和孩童一般的纯真,热爱他们因此而得到的上帝更多的眷恋。人们热爱诗人,茶饱饭足后抒情的阳台是养育这份热爱的温床,热爱诗人的激情,慷慨,自恋和抑郁。可是这份爱,不是幼稚的全或无概念选择,也不是或生或死的一厢情愿,说到底,诗人只是生活的情人,激情过后还是会选择离开。
      情人,不管是谁的,终究是没名没分。时代在变迁,随着这种变迁我们可以随意的贬低波德莱尔或者抬高兰波,可以借着这种变迁给时代取不同的名字,信息时代?人才时代?或者旧时代,过去的时代?情人,得到爱的时候,他们是最幸福的,处在众人羡慕的光环下,绚丽夺目。可这光环的电源一拔,羡慕的目光随地铁人流般散去,情人得到的是与蜘蛛网联姻的舞台。
      在这个世界,同红颜一样薄命的就是诗人。是天妒英才还是难融于世,这个仁者见仁,但是有一点我明白,诗人绝不能引领我们这个世界。他们如孩童般纯真,与如孩童般淘气,任性,固执,朝三暮四。如果他们要来带领这个世界,用他们那种爱我就与我一同死去的强烈偏执,这个世界只能胜利地毫无疑问地走向灭亡。
  •     笼中鸟与小小鸟.
      
      1. 阅读的最佳年龄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的呢?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律师,曾担任皇帝侄孙的家庭教师,写了一部教学手册《雄辩术原理》,其中写道,“到7岁开始学习阅读,因为这是他们可以从教学中获益以及忍受学习紧张的最幼年纪。”
        
      可是,卡夫卡写给未婚妻的信中写道,“有位老师上《伊利亚特》课时常告诉我们:‘真不幸必须跟你们这些学生念这些巨著,你们是不可能了解它的。就算你们自认了解时,其实是什么都不懂。人必须有相当的生活经历才能窥其堂奥。’”
        
      若细究关于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读书年纪,按照本雅明曾说的,“我最早念到的几本书对我有什么意义?——要记起这一点,我首先必须忘记所有其他书籍的知识。当然,我现今对书本的所有的认识都是来自当时能够敞开心胸,随时迎接书中的东西。”
        
      以及阿根廷作家埃斯特拉达曾说的,“阅读一本书时,会从先前读过的东西追忆、比较、唤回情感。”可见,读懂一本书需要过去的累积,他把这认为是“一种最精致的通奸方式。”
        
      所以啊!阅读,越是晚开始,越是好。如同美酒。
        
      
      2. 《生活在别处》
      
      举例而言,《生活在别处》,我第一次阅读是在十多岁。那时候什么都没懂,合上书,也就觉得自己读过了,书的边边角角都被我摸过了。只觉得一股自豪感,如此厚的一本书,终于解决了,其余感慨都无。
        
      十年后再次读,我突然意识到,第一次的阅读完全在浪费时间,什么都没懂,圈圈画画的重点不过是好词好句罢了。在经历了一些挫败,遇到了一些人之后,对书中的情节才能了解。怪不得苏格拉底告诫过,“文字只能够使人想起他原本就知道的事物。”“只有写出读者熟悉的东西才能对他们激发冲击,知识无法从死文字中取得。”
        
      但遗憾的是,现在的阅读也不过是关于整体把握,关于小说中的诗句,我没有深究,所以无从共鸣;关于革命、历史背景,也还未深究过;最大的兴趣,只在于小说中母亲和儿子的关系。
        
      读完《生活在别处》,我想到遇到一个男孩,他绝望地告诉我,“苏联解体了,美军彻底撤军伊拉克只需要八年,可是我却要爸妈的牢笼一生一世。”想到好笑,却又是真理,他被家人囚禁,成为了笼中鸟,不快乐,却又飞不出去。
        
      小说的主人公雅罗米尔也是如此,母亲在爱情上不得到父亲的支持,想生个女儿,却不得亲近,人的能量守恒定律,于是把所有的爱都转嫁到了雅罗米尔身上。母亲曾有过情人,却也儿子的老师,最后还是觉得儿子是自己唯一能抓住的存在。当儿子带了女友来家里,她要截断儿子和情人的世界的私密性,她要触摸儿子触摸的一切,并且把一切占为己有。
        
      对于雅罗米尔,他逐渐意识到母亲对他的控制,尤其在他恋爱之后,带着女朋友回家,母亲却要进入房间三人共处一室,又或者要发生亲密关系,但怨恨母亲为他准备了丑陋破旧的内裤,而且母亲知道会生气,还不得不偷偷穿上体操短裤,并且把原来的短裤藏在抽屉里。“他满怀仇恨的想着他这个体现在他每双袜子每件衬衫里的妈妈。他满怀仇恨的想着妈妈,那个将颈圈套在他脖子上,前者常常皮带另一头的妈妈。”
        
      在家里,他不是住自己家,而是生活在妈妈家。儿子与母亲,他们之间的角逐,书中最准确的描述就是,“他们面对面,彼此在用力地推:她把他往母亲肚子里推,他则把她往坟墓里推。”雅罗米尔的哀伤,无措,诗意,甚至死,都是和母亲所作所为还有占有心相关联的。
        
      
      3. 笼中鸟
      
      米兰昆德拉早已在书中开篇给出类似暗示,“诗人诞生的家庭往往都离不开女人的统治。”他举例,特拉克尔,叶赛宁和马雅可夫斯基的姐姐们,波洛克的姨妈,莱蒙托夫的祖母,普希金的奶妈。于是乎,诗人敏感地在穷尽一生在身上寻找男子汉特征。
        
      从与母亲的关系来看,雅罗米尔的生活永远不会在别处。从小,他就觉得自己在诗歌中找到了另一个世界,又创造了克萨维尔,一个一直活在一个个梦中的角色,睡眠是生命的反义词,一个梦到另一个梦,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他睡着了,他在别处,在另一个房里,另一个梦里。”雅罗米尔的愿望,就是这样吧,可以不安分,对着爱的女人说,“你很美,但是我必须背叛你。”因为这一场梦注定会结束,然后又开始新的一世界,完全不一样的背景和人物。
        
      在潜意识里,雅罗米尔是希望自己和创作的人物一样自由,这种自由,昆德拉也指出,“没有双亲是自由的首要条件。”
        
      一切都是一个脆弱的一直在家里连内裤都要母亲决定穿什么的小男孩,不断受伤,在世界上徘徊。笼中鸟想要走出去,生活在别处,他也有强烈的意识,可挣扎却无效,因为做这个笼子的人,恰恰是给予他生命的人。她从一开始把他抓得太紧,以至于接下去他逃离不掉。
        
      最后的结局令人不免打个寒颤。雅罗米尔死前,意识到自己没有力气找另一个女人,他说,“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女人真正讨过我的喜欢,只有你,妈妈,你是最美的。”母亲非常开心,甚至超过了儿子的死亡。最后,昆德拉描写的葬礼更令人心寒,有失去了儿子的母亲,居然心安理得地积极地想,儿子安息了,一切井然有序,永远不会逃跑了。
        
      孩子像自己掉下的一块肉,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可心里仍然记得的是一开始小小的孩子,想要一直拥有和保护。成为笼中鸟的孩子,最后习惯了,如同雅罗米尔,不再争斗,被母亲的爱彻底征服。
        
      
      4. 让我成为小小鸟
      
      是对的吗?
      
      心寒。为何世间的确有如小说中的母亲,希望孩子死了,还不希望自由过想要的生活。
        
      是不是有时候我们只能不为任何人做决定,心甘情愿,我只是想做这个决定,没有为了谁而已。若是结局改变,栽了就是栽了,当时是心甘情愿的。不让爱成为了绑架的借口。若是回头,在吃尽苦头,还喊出一句残酷的“我变成这样都是你害的。”
        
      他爱你,所以在当初希望你走他的路,想竭尽全力保护你,而最后换来这样的伤害。而最初,你想尽力保护他,却成为了那个伤害的人啊。别说雅罗米尔是一路的心里暗示,至少,在做出决定时,对于母亲是他自身就有的依赖令他离不开。
        
      再次听《我是一只小小鸟》,似乎有解脱的感觉。生活在别处,遍体鳞伤也好过不在笼子里。但如果是小鸟,注定要属于蓝天的啊。
        
      
      
      后记
      
      《阅读史》读到,有天博尔赫斯和他88岁老母亲去书店,他母亲不耐烦他选的书,于是说道——
        
      “豪尔赫,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要把时间浪费在盎格鲁撒克逊人上,还不如念些有用的东西,像是拉丁文或希腊文吧!”
        
        
      
      读者:嘉倩
      
      
  •     
       合上小说,似乎就想不起来这里面讲了些什么,到底哪里触动了我?到底什么成就了它的不朽?到底哪个媒介连通了我与作者的心灵?昆德拉的语言简洁明了,小说在看似连贯的破碎叙事中呈现出雅罗米尔短暂、自负、激情却又悲剧的一生。
       “生活在别处”,克萨维尔是他别处的生活,从一个梦境向另一梦境的深入,从一次奔跑到另一次的奔跑的过渡,这是对此在的抗拒和对别处生活的没有停歇的追求。
       母亲忘记在何处怀上这个孩子,这一浪漫的开端似乎就预示了诗人的命运:神秘的、偶然的、不被理解的。雅罗米尔身上带有原初的天赋,从狗身人面画像带给画家的震颤开始,但时代的推进让他放弃绘画转向诗歌,从无心的画笔转向饱满的抒情——这是天才悲剧命运的开始。
       在那个政治迫害的年代,诗歌成了政治的棋子,单纯的诗人饱含对祖国的狂热之情,头顶“被选中”的光环,手握诗歌的旗帜,骄傲而热情地颂赞祖国和革命。他单纯,以至被表层的赞许冲昏了头,没有防备地继续创作、继续朗诵;他单纯,敏感而神经质的天性让他不间断地伤害最爱自己的红头发姑娘,还有那个因爱而心理扭曲的母亲;他单纯,最终在人人自卫的政治年代死于猝不及防的嘲笑,作者甚或残忍地让他死于疾病(这恶俗的死亡),但高烧又手下留情地满足了雅罗米尔成为光与热的愿望。
       爱情较诗歌而言,是轻了。他爱上红头发姑娘始于阴差阳错,过程中充满讽刺和虐待的成分,最终,了结于他对这场爱情的背叛。这是无足轻重的爱意施舍,但这样的爱情里又承载了“唯一”的重量——她是他唯一爱过的女人,她带他离开童男的世界,她给他性与爱的满足和反抗母亲的力量。
       诗歌较一切而言,都是重的。他用诗歌构造强大而独立的世界,创造克萨维尔满足精神的需求,幻觉般联想兰波、莱蒙托夫、雪莱、济慈的诗歌和生存际遇以逃离此处的生活。他像堂吉诃德般幻想自己是天才的化身,是革命中“被选中”的一位,是可以用青春的激情颠覆一切的英雄……这是诗人的浪漫和悲哀。
       生活在别处,不是一句用文字游戏构筑的美丽口号。它饱含着对此处的绝望和对别处生活的追求,并为之不懈努力。这样的努力,带有勇敢、天真、希望、失落和无法到达悲剧特性。这是昆德拉通过雅罗米尔短暂却跌宕的一声来表达的,对诗人与诗歌的赞扬,还有,对于一个时代的遗憾。
      
      
      
  •     ”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在装着镜子的诗歌之屋里是多么孤独。远处的枪炮声透过窗子依稀可闻,心中渴望着奔向广阔的世界。” 1968年法国大革命的巴黎学生们浩浩荡荡的写下兰波的--“生活在别处”,那个抒情年代的诗人们,革命家们不满于震耳欲聋的寂静与沉沦开始了抗争,流离于梦幻与现实之间。我祈求你的注意,那些创造审美价值的人,一旦突破了他们的孤独,他们与现实的距离,便离死亡不远了。你看那远方,“拜伦正在把一只左轮手枪放进他床头柜的抽屉里,沃尔克在他的的诗里正在与大众手挽手前进,哈拉斯正在激昂地发出押韵的诅咒,一场光荣的战斗正在镜子里激烈地进行。” 成就他们的是那崇高的美学价值,光电火石般的抒情态度,被裸体照亮的姑娘的脸庞;毁灭他们的也是如此。
      
      我们感叹那个时代警察的暴戾,独裁者的专制,文明的陷落,人性烟花般的虚幻;其实,并不是某个特定的时代吸引了我们,而是那个时代照亮了所有人性的阴暗面,就像姑娘的酮体照亮了她的脸;那个时代温柔的点了一盏灯,仁慈的,在高加索的黑暗的森林里洒下了一束细细的亮光,它在慢慢消失。
      
      米兰昆德拉说,请不要用低廉的道德观去评判雅罗米尔。他是一个伟大的富有激情的诗人,他死于梦幻与现实的缝隙里。历史上了不起的诗人总是出生在母亲主导的家庭里,兰波的一生都在逃离他的母亲,从法国到非洲。当雅罗米尔意识到母爱的窒息时,他已经在母爱的庇护下与现实脱离了太久,他已经逃脱不掉母爱的束缚了。他不是道德上的恶人,而是人性意义上的恶人。雅罗米尔真正成为一个诗人是在他第一次性爱失败之后。现实世界的大门关上后,他开始了梦幻世界的探索。由此,他的第二存在为他开启了一个隐秘的世界,一切的耻辱和厌恶尽可在此洗尽铅华,“而天上却是另一个世界,到处是灯火辉煌的路标,时间分割为一道灿烂的光谱。他无比兴奋地从一道光跳到另一道光,每次都坚信的落在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时代。”
      
      他真诚的相信真实的生活,相信生活永远在远方召唤着。对于雅罗米尔,真正的现实永远与他隔着一层模糊的玻璃,他摸不透现实的多变与残酷,焦虑地冲撞了那层玻璃后幻想那个远方世界的美好。所以,他羡慕老年人的爱情,因为老年人没有未来。在他的诗里,一切的绝对显得理所当然:死亡是绝对的,因为现实中人的渺小,死亡的无限。当他猝不及防地与售货员姑娘融为一体后,他再次把对爱情的绝对带到了现实中;他要求姑娘完全的沉浸在对他爱情的浴缸里,绝对的服从与他的思想,他的触摸。他嫉妒所有男人在姑娘身体上留下的痕迹,为此他荒唐地想象自己为她创造的新世界,他是造物主赦免了她的原罪,从此,她又洁净了。
      
      请想象眼前的这个诗人,从他背后延伸出一个无限并趋于渺小的深邃轨道,从他的出生,他母亲抚摸阿波罗时的渴望,他父亲的死亡,他幻想出泽维尔的一刻,他第一次亲吻了一个姑娘,第一次性爱的失败,成为一个诗人,与售货员姑娘的结合,背叛叛逃,死亡。每一层轨道的横截面向四周无限的延伸,自他成为一个诗人后,一切有了新的意义--宇宙的意义。他就像一颗炽热的恒星处于中心,世界上其他的事物围着他旋转,永恒地定格在了每个横截面的每一刻,深邃的发亮。
      
      而在那个深邃的发亮的隐秘之处,兰波暴力地与一个非洲女孩做了爱,并惩罚了她;济慈在给维吉尔的情书里写着,我会打烂每一个碰你的男人的脸;保尔艾吕雅宣布与即将被斯大林绞死的朋友决裂;海德格尔与纳粹为伍。“从那人性的深处,隐秘之处所在涌流出的诗,它不仅仅是美好的,它还是危险的,它能够杀人,让血迹变成玫瑰。”(吕新雨)
      
      为此,我们该怎样反思这人性,圣神的美学和我们的生活?
      
      (如无明确标注,冒号处皆为原文摘抄)
  •     谎言是个不经心的借口,在书的中期,诗人在店外等候的在路途跟踪的在窗外偷窥着的的分明是另一个女人,可是当他下体那另一个生灵苏醒的时候,他却掩盖了事实顺从了红发女人,他顺着她的提问一步步骗她,他告诉她他爱她他想得到她一如她想得到他。这个谎言一直持续到结尾也没能引起红发女人的质疑。对啊,我实在不相信人之将死其言尽善的说法。在最重要的环节说出来的话是最具有权威性不容人质疑的,这往往让人不会去分辨话的真假,因为哪怕是假话,此刻也成了真理。
      我经历过最刺眼的例子,还是躲不过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事儿,在纠结与三个人的恋情中,男人无非就是最单纯善良的,但是也是最愚蠢的(所以我始终坚信一个成熟聪明的男人是不会卷入超过一个女友的恋情中去的),女一是风光的却是惨败的,她始终善良正直,却败给一向输给正义的邪恶。女二只是稍稍耍了点小伎俩(女二故作大方对男人说她愿意为了男人的幸福退出他们的世界,
      并在很恰当的时机告诉男人女一只是为了斗下她才坚持说爱这个男人,她的潜台词就是,女一并不爱这个男人,男人只是对她成就感的一种满足),就让女一败得彻底。混乱的生活总会有清醒者,他明白一段故事所有的来龙去脉,他更懂得谁好谁坏,
      可是世界安排了一个游戏就有相应的游戏规则,清醒者无法开口提醒当局者,如果清醒者犯规,那么他的下场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人会相信他,他将诠释自讨苦吃的真理。而我,偶尔就是这个清醒者的访客。面对很多谎言,拆穿不了,就好像有个生物钻进了我的体内(无论是从毛孔鼻孔耳朵嘴巴还是阴道),而我的双手却被斩断不能去把它从体内拽出来一样的难受
      
  •   同感。
    生活在别处的悲剧结尾就是说明,生活不在别处,整天在别处的生活只能是悲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