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編劇新論 (第2版)

出版时间:2011-8-16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Ken Dancyger,Jeff Rush  页数:304  译者:易智言,唐嘉慧,黃志明,林智祥,陳惠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書超越傳統三幕劇結構,探究更新奇及更具創造力的編劇方法,讓讀者在傳統的類型、調性、人物及結構等各方面能打破傳統陳規,接受新的挑戰,並經由例證及個案研究來驗證這些挑戰及創新,從某方面來說,新奇通常就意味著商業上的成功,編劇必須創造革新而特殊的劇本。本書論述的主題包括:.劇本的結構、對白、氛圍及類型的傳統與創新;.主動與被動人物的認定;.前景(故事)與背景(故事)的平衡;.劇本的語言與拍攝的根據;.聲音的效果與觀眾認同的問題;.劇本的開始,發展及結尾;.諷刺對結構及調性的影響。

作者简介

Ken Dancyger
從事編劇教學數十年,曾為廣播及電視編過多部戲劇節目及紀錄片。任教於紐約大學The Maurice Kanbar Institute on Film and Television。著有Broadcast Writing (1991) , Global Scriptwriting (2001), The Director's Idea (2006), The Technique of Film and Video Editing (Fifth Edition, 2010)。
Jeff Rush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電影及媒體藝術系教授。除了教學,也從事自由編劇,劇本及撰文頗豐。

书籍目录

序/焦雄屏
譯序/易智言
原序
第一章規則之外
傳統方法
結構/前提/衝突的任務/人物/對白/氛圍/動作線/上進式動作/副文/發現/逆轉/轉捩點
超越結構
人物替換
對白替換
氛圍替換
前景故事及背景故事替換
上進式動作替換
發展敘事的策略
結論
第二章結構
復原型三幕劇結構
人物的變化/中心人物/內在、外在衝突的關聯/第一幕的特徵/第二幕的特徵/第三幕的特徵
沙盤推演--復原型三幕式結構練習
三幕式架構/建立及焦點/人物與動作合一/第一幕和第三幕的關係/方向性
結論
第三章對「三幕劇」的批評
故事重於紋理
調性的一貫
決策空間
了解動機
角色心理二元論
歷史只是背景
動機比事件重要
隱沒的敘事者
結論
第四章反傳統結構
明顯的結構
反諷的三幕劇結構/誇張反諷的三幕劇結構/創作者就是反面角色
紀錄片的隨機
抽離的三幕劇結構/反諷的兩幕劇結構/一幕劇結構
混合形式
結論
第五章跟著類型走
類型與觀眾
類型電影
西部片/警匪電影/黑色電影/脫線喜劇/通俗劇/情境喜劇/恐怖片/科幻片/戰爭片/冒險片/史詩電影/運動電影/傳記電影/反諷類型
結論
第六章反類型而行
改變母題
西部片/警匪電影/黑色電影/戰爭片
混合類型
相反類型混合的個案研究:《月落大地》
相似類型的個案研究:《銀翼殺手》
脫線喜劇的個案研究:《散彈露露》
諷刺性的冒險電影個案研究:《撫養亞歷桑那》
改變母題與混合類型的個案研究:《罪與愆》
結論
第七章重新設定主/被動角色的差異
約定俗成的角色觀念
主動的角色/精力充沛的角色/有企圖的角色
現實生活與戲劇生活
現實生活的人物/電影人物/戲劇人物
人生如戲
故事推力
敘事動力
被動人物的問題
被動主角的個案研究:《性.謊言.錄影帶》
主角作為催化劑的個案研究:《誰能讓雨停住?》
主角作為觀察者的個案研究:《我活不讓你死》
主角作為局外人的個案研究:《四個朋友》
主角作為媒介的個案研究:《夢幻成真》
瓜分主要角色的個案研究:《現代灰姑娘》
反面角色彌補主角的個案研究:《小狐狸》
結論
第八章延伸角色認同的限制
同情、感同身受和反感
認同與偷窺主義
自我表白
英雄主義
魅力
悲劇性的缺點
魅力和悲劇性缺點的個案研究:《蠻牛》
自我剖白與英雄主義的個案研究:《諜網迷魂》
認同與偷窺主義的個案研究:《藍絲絨》
結論
第九章主要角色與次要角色
戲劇民主化的個案研究:《陌生人之戀》
多數主要角色的個案研究:《現代灰姑娘》
平衡關係的個案研究:《誰能讓雨停住?》
主角為目擊者的個案研究:《金甲部隊》
內在主要角色與外在次要角色的個案研究:《巴黎.德州》
角色對調的個案研究:《散彈露露》
結論
第十章副文、動作及角色
前景與背景
前景與背景之間的平衡
以前景故事為主的個案研究:《音樂盒》
加強背景故事的個案研究:《警察大亨》
背景故事的個案研究:《發暈》
「劇中的某個片段」及副文
「片段」的個案研究:《豪華洗衣店》
結論
第十一章劇本的文字及其指涉
一個鏡頭與一場戲
拍攝本與劇本
劇本形式的基本認識
連續的幾場戲及轉場
語言
是誰在看?
戲劇的動作
另類的劇本形式
結論
第十二章角色、歷史和政治
形式研究:《助選員》與《候選人》
補白、節奏與個人化
保持敘事距離以達歷史的客觀性
結論
第十三章調性--無法避免的「反諷」
人物
對白
氛圍
敘述結構
反諷的筆觸
反諷的人物
反諷與對白
反諷與氛圍
反諷與類型
三幕劇結構
諷刺劇
結論
第十四章戲劇的聲音/敘述的聲音
聲音與結構
結論
第十五章寫作
劇本的開始
主流劇本的鋪陳/另類劇本的鋪陳/衝突的位置
發展
集中焦點與漸次加強/意義與動作
收尾
我們如何知道電影已經結束?/衝突的新位置
結論
第十六章修改
接受建議
練習
捲入其中:擬寫副文/置身於外:改變觀點人物/置身於更外:寫場「不老實的」戲/淡化鋪陳的戲:把劇本中前面的場當作後面的場重寫/重整:改變故事架構/視覺化:不靠對白寫劇本/讓戲有呼吸空間:使結果相反/破解詛咒:寫明顯的理由,而不要解釋/放寬心胸:要求一群人幫你改寫
結論
第十七章個人式寫作
你的故事
你的結構
你的人物
真實的戲劇和虛構的生命
困境的任務
角色的魅力
卓爾不群的傳統
人物vs.劇情
人物種類
邊緣人物/瘋狂人物/受害者/英雄人物/對待人物的態度
如何把劇本個人化
編劇和其他藝術形式
編劇和電影市場
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電影編劇新論 (第2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