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李偉文 著 页数:264
前言
人生除了賺錢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值得追求; 人生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其他目標是值得奉獻的。 柏拉圖曾經這麼說:「那些人生基本需求都已周全,卻還要繼續工作的人, 往往錯失了更重要的追求。」 我在一九八六年大學畢業後取得牙醫師執照,然後到馬祖南竿島的軍醫院當了兩年預官,退伍返臺後也一直在醫院從事牙科臨床工作。 雖說自己出來開業,是絕大多數牙醫師的必然選擇,但有時我會半開玩笑地說:「我開業自己當老闆,是為了荒野保謢協會。要是還待在醫院的話,常常請假必須看長官或同事的臉色,實在不好意思。」 一九九四年,位於辦公大樓裡的診所開幕的同時,荒野的籌備處也在這裡成立了。我也請診所助理在空檔時,順便處理荒野的事務。不過,在一個顯然不適合開診所的地方開業,我心裡偷偷想的是:順便保留些空間,弄個提供社區民眾自由借閱的圖書館,以解決家裡滿溢而出的書,解除常常被太太嘮唸的煩惱。 於是,起初為了「當荒野辦公室」和「解決藏書問題」的設計,居然成了當年「另類牙醫診所」的典範,許多媒體前來採訪,其中曹銘宗曾在《聯合報》如此報導: 聽說有一位叫李偉文的牙醫師,開了一家圖書館。後來,才知道應該這麼說,他開了一家很像圖書館的牙醫診所。三重市,「湯城」辦公園區的一棟大樓,七樓的一個單位。來到大門口,沒注意牆上掛著一塊小小的牙醫診所招牌,卻先看到了一大排的書架,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 推開了內門,除了一個櫃台,看到的還是書架和雜誌架。然後,拐了個彎,才發現了診療室,那些連大男人都怕怕的牙醫器材。 一年前,李偉文剛開了這家牙醫診所時,附近的人都以為是書店或出版社。後來,大家才搞清楚,這家是牙醫診所,裡面卻有很多書,不看牙的人也可以進來看書或借書。 現在,問一下坐在櫃台內的助理小姐,每天有多少人來看牙,又有多少人來借書?這位助理說,大約有十個人來看牙,也大約有十個人來借書。真巧! 那麼,這家到底是牙醫診所,還是圖書館?真可以說是「一半一半」了。 三十幾歲的李偉文,離開待了十年的大醫院,自己出來開業。他一直覺得,大多數的牙醫師都會出來開業,那是一種「宿命」──在嘈雜的鬧區設了店面,擁擠的空間,從早做到晚,沒患者的時間要坐著等,患者多的時間要做不停,工作壓力好大,服務品質很差。 這種做法,可以賺到很多錢。但是,一定要這樣做才可以嗎? 不一定!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不找一樓的店面,不設大塊的招牌,採用「約診制」,每位患者必須事先預約。這樣,自己工作愉快,患者在治療時也得到了最好的服務品質。 還有把四十多坪大的空間,裝潢得非常溫馨,給人一種家的感覺──一家賓至如歸的牙醫診所。…… 其實,絕大多數牙醫診所的工作環境並不好:在嘈雜的鬧區(店面要求黃金地段與人潮)、工作時間不正常(每天晚上忙到十點多,失去正常家庭生活)、工作時的心理壓力(枯坐等患者上門時心慌慌,患者太多又忙得很煩),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時間被綁得死死的(像小時候開的雜貨店,不管有人沒人,都不能離開你的攤子)。 總認為,就算大家都這麼過,不表示我們也必須這麼做。 有人說:「捨得捨得。」有所捨才有所得。捨得放棄來來往往的路過患者,捨得放棄突然上門來的不速之客,捨得花時間在毫無經濟效益的患者教育上面,捨得花額外金錢在提供更好服務上面,得到的除了是自己的安心外,就是繼續在臨床工作上努力的動力了。 人生除了賺錢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值得追求;人生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其他目標是值得奉獻的。 柏拉圖曾經這麼說:「那些人生基本需求都已周全,卻還要繼續工作的人,往往錯失了更重要的追求。」 很多人常把「等我賺夠了錢……」「等我退休……」「等孩子長大……」這些藉口掛在嘴上。有不少朋友工作了幾十年,卻沒有好好休過假,等到退休了,卻發現已經玩不動了;以前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如今有時間享受了,卻沒有體力了。 也有很多朋友常跟我保證:「我退休以後一定加入你們的行列,一起做義工!」我卻覺得,做公益最好趁著還在工作時,因為隨著自己的業務,一定會跟許多機構、許多客戶有往來,你能擴散出去的影響力也一定比退休後還大。講白一點,工作時有人脈,也多少掌握一些資源,趁此機會為社會公益盡點心力,貢獻當然大得多了。 我也發現,若能一邊賺錢謀生,一邊從事公益,工作情緒和生活態度會比較好,甚至兩個領域可以調和互補,不管在創意、活力,甚至實質的工作績效上,有形無形的助益會多很多。 因此,當我們想到「退休後要做什麼」時,就立刻提醒自己:想做的時候,就是實踐它的時機。從現在就過著退休後想過的生活,把真正的生活放在生涯規劃之前吧!
内容概要
我們的信心,是來自於不斷地付出,來自於堅持不氣餒。 我們的樂觀,是來自於不要求太多,來自於心懷感激。 本書是李偉文近年來在工作、生活上,及參與社會公益中正面、積極與行動力的熱情書寫。主題圍繞在工作態度,生活情趣,生命意義的探索,以及親子教養的反思。 梭羅曾說:「如果一個人的步調和他的同伴不一樣,那是因為他聽到的鼓聲不同。且讓他按照他所聽到的音樂節奏前進吧!」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鼓聲」振奮人心、提醒前進。「閱讀.傾聽」李偉文擊出的鼓聲,將給所有的學生、家長、老師、上班族、企業人帶來熱情前進的動力。期待每一個人都勇敢呼應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屬於自己的路,從此活得自在,時時刻刻充滿了熱情!無論處在何種逆境,都能勇敢面對!
作者简介
身為牙醫師,他將開業的診所,變成擁有四、五千本藏書的社區圖書館,成為另類牙醫診所。他採行預約看診制,挪出一半的時間從事社會公益,成為多重身分的「自由人」。 他是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是一個擁有超級浪漫思維、超級正向思考的雙胞胎爸爸。他曾是公共電視董事、公共藝術委員、國家永續發展會委員、教育部環保小組顧問、行政院青輔會青年行動計畫諮詢委員、外交部NGO委員會諮詢委員……。 他的部落格人次已接近三百萬人次,近年來,平均每年有一百多場的演講邀約。他可以談非營利組織、樂活心靈、閱讀推廣、親子教養、自然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以及青年夢想家等主題。 他的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如今透過演講,他是「全台走透透」。 他一生最希望擁有的兩樣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靠閱讀獲得,慈悲靠從事公益、服務人群得就。超強行動力的他,用內涵與熱情感染老師、家長與許多年輕人。 他常說,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地散播開來! 他更透過寫作傳達他在各方面的正面思考,計有《親子天下》、《康健雜誌》、《聯合報-元氣週報》、《7-11樂活誌》、《有機誌》等專欄。 著作則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傾聽自己的鼓聲》,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
书籍目录
自序:幸有我來山不孤【工作價值】在工作中鼓動向前另類牙醫診所唱歌的牙醫師忙得快樂,累得歡喜記得品嚐野草莓不確定時代的生存之道那一段年輕氣盛的歲月百分之六的幸福中年出走,尋找心靈原鄉鵝爸爸的木工坊溫柔革命的力量一位懂自然的人擁有台灣電影世界夢的人無入而不自得的快意人生【欣賞生命】擊出生命的鼓聲這一生是為了學習慈悲與智慧生活情趣與生命天職人到中年,開始懂得珍惜人生太短,短得必須活出精采大醉、微醺與淺酌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憶起自己的初心我的樂觀來自心懷感謝找到生命中可以獻身的理想少即是多,近就是遠跟隨自己心中的鼓聲青春是心情的一種狀況呼山不來我就去珍惜生命中的貴人永遠的未央歌永遠的奧黛莉赫本【輕鬆教養】讓孩子在鼓舞中成長不花錢的教養方法汽車旅館探險記魔法洞窟裡的壯遊教孩子懂得保護自己讓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孩子的飲食習慣是父母的責任當父親回家吃晚飯之後送給孩子的三樣禮物建立孩子的消費價值觀孩子的音樂檔案親近自然野地對孩子的啟發【樂活心靈】鼓樂生活,簡單生活詩酒樂天真一半一半的生命情境生活中不容錯過的邀約不需要獎賞的人生用心靈「看見」生活中的事物海角七號與寄不出的信美麗會留下,痛苦會消失除舊佈新的意義迎接樂活新時代環保有機的簡單生活
章节摘录
很多年來,我常常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目前,我給自己的答案是:「這一生是個學習的過程,為了學習慈悲與智慧。」 在人世間的作為上,我廣泛的認定:善意的傳播就是慈悲的具體表現。 同時,為了求得智慧,我每天要求自己要閱讀、要反省。 經常有各種媒體,有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朋友問我:「你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當義工?」 「你那麼忙難道不累嗎?」 對於這些問題,我在不同時候、面對不同對象,可能都有「順隨眾生」的不同回答。但是,每當別人詢問一次,我就在內心反省一次,確定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的確,有時候會非常疲憊,雖然我總是說「一生玩不夠」,總是說「希望大家從事有意義的事情時,也要很快樂」,總是說「大家必須自願且沒有壓力的從事服務工作」……老實說,為了讓大家沒有壓力,往往我的壓力還蠻大的;雖說是在玩,但有時還真的頗為疲憊。 單純的忙碌並不會使人疲憊(有人說:這一件事做累了換另一件事來做,就是一種休息),反而太閒,才會有懶散性的疲乏;可是當忙碌加上壓力(壓力來源多半是求好心切,或是時機的迫切感等等 ),再加上實質體力的過度消耗,疲憊感就會相當大。 有時感到疲累不堪、幾乎想撒手不管時,總會回想起從前。回想起三十多年來,在做各種義務性服務時,也有許多這樣的時刻,當時撐過去了,而現在回首一望,那些日子是豐富的、令人感恩的。因為回顧,令我有勇氣再走下去,也覺得可以渡過現在的困頓。 很多人以「熱情、積極」來形容我,其實我是個最懶、最悲觀的人。(學生時代放暑假,窩在不到三坪的宿舍,為了懶得出去吃飯,曾經一整個星期吃泡麵加餅乾過日子。)對於人生,我沒有什麼成大功、立大業的企圖心,因為我是很悲觀的,根本不相信有什麼天大的成就。所謂功名利祿,多有權勢,多有財富,我知道終究都是一場空。 很多年來,我常常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目前,我給自己的答案是:「這一生是個學習的過程,為了學習慈悲與智慧。」 在人世間的作為上,我廣泛的認定:善意的傳播就是慈悲的具體表現。同時,為了求得智慧,我每天要求自己要閱讀、要反省。 因此,慈悲善意與智慧,是我認定並期望的兩大生活主軸。我認為,從事社會公益服務的實踐,是我能展現最大慈悲與善意的「道場」。 從事自然生態的保護,其實是最深層的人道主義者,因為我們保護的不只是這一時、這一地的特定某個人,而是看不到、想像不到的無數後代子孫。(而且這種善意,因為不求回報且無以回報,所以更加純淨。)在整個運動的推展過程中,不斷地喚醒人心(拯救荒野也拯救荒心),使別人也有機會從事善行,這也是大慈悲的表現。 因此,當有好事者(或懷疑論者)問我:「你這麼辛苦,捨棄賺錢的機會,花費時間、金錢、體力去忙碌著,到底是為什麼?」我實在很難以有形的物質價值去回答他們的問題。 或許在醫院工作久了,看多了生老病死的痛苦,知道人生有太多的意外與傷病;或許也看多了周遭朋友有的陷於感情泥淖、有的仍為經濟困境在掙扎、有的身心俱疲失掉自我、有的放縱享樂只過今朝……在無限的時間、空間裡,渺小的人類又該如何走過有限的歲月呢? 是誰說:「生亦何歡,死亦何悲?」所有事情只能反求諸己,沒有藉口。 夜深人靜時,腦中的思緒彷彿陣陣秋風,忽起又忽過。每個這樣的夜晚,總會想起二十多年前與朋友信中所談的:「我相信人生是悲觀的,或者該說人生的某個部分是悲觀的,而且這個部分和樂觀的那個部分是永不碰頭的。唯其對人生悲觀,所以有份坦然。我不會放棄某些執著的追尋,但許多事物我也願意以道家的心情來面對。」 曹孟德的〈短歌行〉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多年來讀到此句,總有些悲涼,卻往往在這悲涼的滋養下,又重新獲得一股生命的力量。 你相信輪迴嗎?信不信都沒關係,我們都知道人是會死的。每個人都會死,但有些人卻從來沒活過。 有很多人活著,只是為了等待被埋而已。這句話很殘酷,但不得不承認的確是事實。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這絕對不是一本說教的書,但透過作者日常生活的實踐、體驗,在字裡行間,處處顯露出令人深思的意涵。作者的樂觀豁達,來自他的正面思考;作者的浪漫情懷,來自他的悲天憫人。星雲法師曾言:人要處在困境能夠安忍、處在順遂樂於助人、處在疑惑找出答案,無論何境,都能為生命找到出路,因此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隨心歡喜。本書以生活中的數個小故事闡述了前述道理,令人感佩。對於當下之青年學子、教師及中年熟齡者而言,這本書確有啟發作用,我樂於推薦。」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朱楠賢 「李偉文的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