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15 出版社: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卜正民 页数:272 译者:黃中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某幅畫中,一名荷蘭軍官彎身靠向一名大笑的女孩。另一幅畫中,有個女人在窗邊秤銀子的重量。又一幅畫中,水果從瓷碗中滿出,掉在土耳其地毯上。維梅爾的畫作,以其美麗和神秘叫人看後久久難忘,但那些以高明手法呈現的場景,其背後有著什麼故事?一如卜正民教授在《維梅爾之帽》中所闡明的,這些看似溫馨小品的畫作,其實開啟了歷史之門,通過那些門,可一探過去一個快速擴張的世界。 那軍官頭上的時髦帽子,以海狸毛皮製成,海狸毛皮則是歐洲探險家在美洲以武器從原住民那裡所換來。海狸毛皮反過來又為那些想找出通往中國之新路線的水
作者简介
卜正民 Timothy Brook 英國牛津大學蕭氏漢學講座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聖約翰學院院長,撰寫或編纂了十二部書,包括已翻譯成數種語言的得獎作品《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他還主編了一套六冊探討中國史的書籍,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二○○五年獲加拿大歷史協會頒予該會每五年評選一次的最高歷史學獎項Francois-Xavier Garneau Medal,二○○六年獲頒古根漢學術獎(Guggenheim Fellowship)。黃中憲 1964年生,政大外交系畢,現專職翻譯。譯作包括《劍橋插圖伊斯蘭世界史》、《大暖化》、《貿易打造的世界》、《蒙娜麗莎五百週年》、《破解古埃及》、《米開朗基羅與教宗的天花板》、《法老王朝》、《成吉思汗-現代世界的創造者》等。
书籍目录
一、從台夫特看世界二、維梅爾之帽三、一盤水果四、地理課五、抽煙學校六、秤量白銀七、旅程八、結語:人非孤島
章节摘录
從台夫特看世界 我以台夫特而非上海作為我故事的開端,有一個特殊理由:維梅爾留下了一批描繪台夫特風土人物的出色畫作。董其昌未留下這樣一批描繪上海的畫作,一等經濟能力足以搬到縣城去住,董其昌就離開上海。維梅爾則待在老家,畫下他周遭所見。瀏覽他的油畫,我們似乎進入栩栩如生的真人世界,環繞人物的事物賦予他們家庭的氛圍。他畫中的謎樣人物,帶著我們永遠無法知曉的秘密,因為那是他們的世界,不是我們的世界。但是他呈現那些人物的手法,似乎讓觀者覺得自己進入溫馨的私密空間。但那全是「似乎」。維梅爾的繪畫手法太高明,高明到能欺騙觀者的眼睛,讓他們以為油畫只是個窗戶,透過那窗戶可以直接窺見他畫得彷若真實的地方。法國人稱這種繪畫上的欺矇手法為trompe l’ oeil(錯視畫法),意為「欺騙眼睛」。就維梅爾來說,那些地方的確是真有其地,但可能和他筆下所呈現的差距頗大。維梅爾畢竟不是攝影師,而是個錯覺畫家,運用錯覺藝術手法將觀者帶進他的世界,帶進十七世紀中葉台夫特某個資產階級人家的世界。但即使真實的台夫特與他筆下有頗大差距,他的寫真畫作還是逼真到足以讓我們進入那個世界,思索我們所發現的東西。 在本書中,我們會根據維梅爾的五幅畫作,還有與他同時代的台夫特同鄉亨德里克.范德布赫(Hendrik Van der Burch)的一幅油畫、某台夫特瓷盤上的裝飾畫,尋索台夫特人生活的蛛絲馬跡。我挑上這七幅畫,不只是因為畫中所呈現的,還因為畫中小地方隱藏了遙指更雄渾歷史力量的線索。搜尋那些小地方,我們會發現與畫中未充分表明的主題、未真正畫出的地方相關連的潛在線索。那些小地方所透露的關連,只是間接表明的關連,但那些關連確實存在。 如果那些關連難以察覺,那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之前,沒有那些關連。與其說十七世紀是第一次接觸的時代,不如說是第二次接觸的時代來得貼切,因為那時候,初次相遇的地點正漸漸轉變成一再見面的場所。那時候,人常來往異地,並且攜帶行李同行——那意味著有事物落腳在製造地以外的地方,而以新事物的姿態首次出現在那些新地方。不久之後,商業活動取而代之。移動於兩地之間者,不再是那些偶然的旅人,而是為流通、販售而生產的貨物,而荷蘭正是那些新貨物的集散地之一。在阿姆斯特丹——新貨物的匯集焦點——它們引來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的注意。笛卡兒因為見解不見容於當道,不得不離開信仰天主教的法國,在尼德蘭度過漫長的流亡生涯。一六三一年,在流亡期間,他稱阿姆斯特丹是「貨物無奇不有」之地。他問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種貨物和珍奇物品,這世上還有哪個地方比這城市更能讓人如願?」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種貨物和珍奇物品」,當時的阿姆斯特丹的確是絕佳地方,至於原因呢,就請讀者繼續讀下去,自會明瞭。那些東西流往台夫特的數量較少,但還是有流往該地。有一些甚至落腳在維梅爾所住的岳母瑪麗亞.蒂恩家裡,這從維梅爾的妻子卡塔莉娜.博爾涅斯(Catharina Bolnes)在維梅爾死後為申請破產所擬出的財產清單就可看出。維梅爾還沒富裕到擁有許多好東西,但從他所得到的東西,可約略看出他在當時的地位。而要在哪裡看到那些東西用於實際生活?就在他畫裡。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著名漢學家、物質文化研究者卜正民,從鐵馬跌下,一腳踩入維梅爾的故鄉台夫特,從此陶醉於畫家的藝術中,透過他與時俱增、旁徵博引的視野及學養,重新檢視七幅繪畫所蘊藏的世界史意涵,探究十七世紀的繪畫之創作背景及其所勾勒的早期全球化圖象,由歷史場景、人地事物、器具裝置、擬真錯覺、氛圍營運等多元層次,細品每一幅畫的文化想像及物質符碼,全書以宏、微觀交織之精彩見地,看出藝術表達、貿易交通、文明軌跡之具體線索。——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 廖炳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