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1-7 出版社:黎明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方东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方东美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华严哲学的研究是他在现代世界哲学的宏观视野下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的逻辑方法对华严哲学的重新诠释与发挥,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方东美认为,佛教亦宗教亦哲学,尤其华严宗,更可充分体现这种特色。
华严哲学乃是最能彰显佛教圆融特色和广大和谐精神的佛教哲学体系,是一种树立于宗教基础上的超越哲学体系。其内容可约摄为:一,法界缘起;二,法界三观;三,十玄门;四,六相圆融。上述诸义,含并形成一套机体主义哲学体系。
方东美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终生致力于人类“共命慧”的会通、理想文化的探究和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创建,他对佛教哲学不仅有很大的理论兴趣,而且颇有建树。冯友兰曾把研究传统哲学的方法分为哲学的方法与哲学史的方法:前者着重于对文本原意的把握;后者则着重于对原典思想深层结构的把握,它不是一件陈述性的工作,而是一件创造性工作。[1]从这方面来说,方东美的佛学研究是属于哲学家的工作。他晚年的华严哲学研究是在世界现代哲学的宏观视野下运用现代西方哲学的逻辑手法对华严哲学的重新诠释与发挥,代表了他晚年时期成熟的思想成果,是方东美整个思想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 · · · · ·
方东美先生(1899-1977),名逊,字德怀。是枞阳桐城派始祖方苞的第十六代孙。出生地枞阳县杨湾乡大李庄。东美年幼丧父母,依赖大哥、二哥抚养成人。他十六岁毕业于桐城中学。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1年赴美留学,获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职于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1925年应聘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教授,学校几经更名,几易校长,方东美一直执教于中央大学。1948年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如果仅以治学方向的变更来区分其一生的话,方东美大体上走过了3个阶段:1936年夏以前为第一阶段,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而走向对西方哲学的追求,其代表作为《生命情调与美感》、《科学哲学与人生》;1966年夏以前为第二阶段,由西方逐渐返回到东方,代表这个阶段成就的著作是《哲学三慧》;1966年夏以后进入第三阶段,其主要代表著作为《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
方东美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方东美认为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方东美一直努力以儒家思想为本,融会中西哲学,有人把他的哲学称为“文化哲学”。
书籍目录
上册
一 序说
二 华严经的内涵
三 华严经的大科-四分说明全经之大旨
四 华严经所诠之义理
五 研读探究华严经之层次及意见
六 广大和谐的华严哲学
七 从比较宗教观点来说明华严宗与其他宗教之异同
八 华严宗的宗教精神
九 华严经中的宗教内容
十 检讨华严经的宗教内容暨华严经五教止观之内涵
十一 杜顺大师从缘起观之立场建立法界三观而展开为体大思精的哲学
十二 检讨佛学在中国传续的困惑问题及华严宗对此问题之解决
十三 就缘起论漫谈中国大乘佛学思想演变过程中严重的疑难
十四 就缘起论漫谈真能中国大乘佛学思想演变过程的困难问题者在唯智而非唯识
十五 华严法办观与华严五教止观的产生根源与思想理路的演变
下册
十六 论华严宗哲学为真正机体统一之哲学并可解决哲学上对立这偏执
十七 华严事理圆融观可解决一切哲学上主观空有对立难解诸问题
十八 效法善财童子生命体验精神支实现人性崇高化的理想
十九 华严五教止观中生即无生门与华严三昧门所观照下的境界
二十 全盘检讨现代学术思想的演变
二一 欲了解华严哲学可解决一切二元对立的心病须先街道西方人如何调和思想对立的矛盾。
二二 以西方方法学的“关系逻辑”来透视杜顺大师的法界观
二三 从圆融无碍的逻辑观点论华严法界观中周遍含容观之理论根据与理论架构
二四 由体相用三大 所彰显重重无尽圆融无碍之原理及华严宗法界真空观的究极奥秘
二五 从无碍哲学的观点论华严法界观中真空观之理论根据与理论架构
二六 华严法界真空观解决了哲学史上存而未决的思想体系
二七 了解华严法界观才能过渡至普融无碍的十玄缘起思想
二八 华严一乘十玄缘起思想的形成、意义与理论建构及圆融无碍的根本概念
二九 智俨、法藏、澄观对华严宗哲学教理建构上的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