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7 出版社:台湾学生书局 作者:林时民
内容概要
史学三书新诠:以史学理论为中心的比较研究,ISBN:9789571508429,作者:林时民著
作者简介
林时民
学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学术经历: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教系副教授
专长领域:中國史學史
开设课程:中國批評史學研究、文獻研讀、歷史哲學、中國史學名著選讀、史學方法、眺望中國
学术成果目录:
一、專書
1. 林時民,1987年10月,《劉知幾史通之研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頁。
2. 林時民,1997年9月,《史學三書新詮—以史學理論為中心的比較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462頁。
3. 林時民,2003年11月, 《中國傳統史學的批評主義—劉知幾與章學誠》(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52頁。
4. 林時民,2005年8月, 《統帥與鑰匙—中國傳統史學十五論》(台北縣: 稻鄉出版社),283頁。
二、期刊論文
1. 林時民,1981年 4月,<從清末的棉紡織業看官督商辦制度>,《食貨月刊》,復刊第11卷1期,台北,pp.37-46。
2. 林時民,1984年 6月,<劉知幾的重要生平與史通之撰成>,《弘光護專學報》,第12期,pp.41-47。
3. 林時民,1984年 7月,<試論劉知幾史學思想的本源>,《史學評論》,第8期,台北,pp.1-57。
4. 林時民,1986年 8月,<對明代婦女貞節觀念的若干思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8期,pp.68-72。
5. 林時民,1987年 7月,<試論劉知幾的時間觀念及其歷史撰述論>,《大陸雜誌》,第75卷1期,台北,pp.30-37。
6. 林時民,1990年 6月,<《史通削繁》探析>,《書目季刊》,第24卷1期,pp.33- 42。
7. 林時民,1991年 3月,<《三國志》《後漢書》東夷倭傳比較>,《書目季刊》,第24卷4期,pp.3-10。
8. 林時民,1991年 9月,<從未來學的發展看西洋現代文化的未來-以V.C.Ferkiss 的論文為基礎>,《思與言》,第29卷第 3期,台北,pp.189-205 。
9. 林時民,1992年 6月,<『史學三書』作者的生平與其著作之關係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台北,pp.1-25。
10. 林時民,1992年 6月,<平論中國史書上有關徐福的記載>,《書目季刊》,第26卷1期,pp.21-30。
11. 林時民,1993年 6月,<『史學三書』之史學思想及其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1期,台北,pp.21-60。
12. 林時民,1994年12月,<章學誠史學的缺失>,《書目季刊》,第28卷3期,pp.23- 34。
13. 林時民,1995年 3月,<章學誠史學中的方法論>,《興大文史學報》,第25期,台灣台中,pp.67-99。
14. 林時民,1995年 6月,<鄭樵的《通志略》及其史學>,《興大歷史學報》,第5期,台灣台中,pp.61-95。
15. 林時民,1995年11月,<劉知幾鄭樵章學誠的史學理論及其比較>,《興大台中夜間部學報》,創刊號,台灣台中,pp.165-198。
16. 林時民,1996年11月,〈劉知幾鄭樵章學誠的史學理論及其比較〉,《興大台中夜間部學報》,第二期,台灣台中,pp.201-222。
17. 林時民,2002年6月, 〈劉知幾「辨其指歸,殫其體統」與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之關係與比較試論〉,《興大歷史學報》,第13期,台灣台中,pp.1-23。
18. 林時民,2002年6月,〈紀昀與《史通削繁》—以史學批評為中心的探討〉,《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0期,台北,pp.57-78。
19. 林時民,2002年6月,〈鄭樵的史學批評及其成就〉,《興大人文學報》第32期,台灣台中,pp.683-710。
20. 林時民,2002年12月,〈劉知幾論史家品格〉,《南臺科技大學學報》第27期,台灣台南縣,pp.213-223。
21. 林時民,2003年6月,〈劉知幾論史家技藝〉,《興大人文學報》第33期,台灣台中,pp.681-698。
22. 林時民,2004年6月,〈《文史通義》的「通」與「義」〉,《東吳歷史學報》第11期,台灣台北,pp.329-346。
三、會議論文
1. 林時民,1987年 8月,<試論劉知幾的史法>,《中西史學史研討論文集(二)》( 台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pp.101-120。
2. 林時民,2003年 6月13-14日,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史學與文獻學術研討會」發表<《文史通義》的「通」與「義」>。
3. 林時民,2003年 10月25日,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歷史主專長之師資培育與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教學研討會」發表<歷史教材教法課程的調整與因應—以課堂內教學為例>。
4. 林時民,2003年 11月28-29日,淡江大學文學院主辦「文獻的學理應用—紀念章學誠逝世兩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史意—章學誠史學的神髓> ,收於《章學誠研究論叢:第四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2)PP.71-92。
四、學位論文
1. 林時民,1982年12月,《劉知幾及其史通》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李樹桐教授指導),已刊。
2. 林時民,1993年6月,《「史學三書」之比較研究—以史論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李國祁教授指導),已刊。
五、其他
1. 林時民,1976年1月,<歷史的趣味>,《民族晚報副刊》,1976.1.21
2. 林時民,1981年 5月,<簡評馮撰《中國美術史》>,《書評書目》,第96期,pp.108-112。
3. 林時民,1981年12月,<評介黃著《魯迅與現代中國之新文化運動》>,《中國現代史論集》,第6輯( 台北:聯經 ), pp.473-478。
4. 林時民,1982年 4月,<評介鄒讜著《美國在華之失敗》>,《中國現代史論集》,第9輯( 台北:聯經 ),pp.423-428。
5. 林時民,1986年 9月,<近三年來有關劉知幾的研究成果評介>,《史學評論》,第12期,pp.217-225。
6. 林時民,1991年 1月,<評介加藤繁博士有關宋代戶口論文三篇>,《中華工專學報》,第6期,pp.311-313。
7. 林時民,1996年6月,<黃著《中國大歷史》評介>,《興大歷史學報》,第六期(台灣台中:興大歷史系),pp.161-166。
8. 林時民,2000年6月,〈張鳳蘭撰《章學誠的史學理論與方法》評介〉,《興大歷史學報》,第十期(台灣台中:興大歷史系),pp.115-120。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