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村上春樹,Kat Menschik  译者:張致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村上小說「超現實」覺醒!
早期短篇名作+德國版插畫+硬殼精裝典藏
收錄村上春樹自撰全新插畫精裝版後記
睡不著覺進入第十七天
描述一個持續清醒的女人不定形的日常生活
短篇小說《睡》,原收錄於《電視人》,於21年之後經過「升級 (version up)」,
如今再生--
收錄德文版的插畫、村上為新日文插畫版寫的後記,
精裝插畫32K開本,村上小說世界的新「形態」。
一名嚴重失眠的家庭主婦,莫名無法入睡。起初擔心身體變異,漸漸地,女子發現自己食慾正常、意識清楚,只是「完全沒有睡意」。多餘的時間裡,她開始閱讀《安娜卡列尼娜》,端詳丈夫入睡的臉,逐步檢視自身。女子的現實世界已無異於睡夢,掀起如常表相下,變形的日常生活。
本篇小說是村上春樹少見以女性第一人稱書寫,充滿現代性的荒謬,卻令讀者強烈感受到心理緊張與恐懼。原作於1989年寫成,收錄在短篇小說集《電視人》中。21年後,德國出版社請來知名女插畫家Kat Menschik為全書繪製20幅插圖,將本篇作精裝單行本出版。畫作工筆線條與金屬套色,為這篇宛如卡夫卡及愛倫坡的恐怖故事,增添超現實的前衛藝術氣息。 村上春樹在書店看到德文版的單行本後,為之驚豔,決定在日本也以同樣形式出版,並趁此機會為這短篇小說做一些修改,算是在事隔二十一年之後,「追求另一種不同可能性的嘗試。」時報出版發行中文版本,原封仿照日本版以32K版型,將20幅畫作全數收錄,並以硬殼精裝形式出版,以貫徹村上意志。

作者简介

村上春樹
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
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一九八七年暢銷七百萬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
作品中譯本至今已有50餘本,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採訪報導等。
繪者簡介:
Kat menschik
插畫家,1968年生於東德盧肯瓦德。曾於柏林藝術大學、巴黎國立美術大學學習,經常受《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及流行雜誌Brigitte等德國的代表媒體邀稿。2007年獲特洛伊斯多爾夫繪本獎。
譯者簡介:
張致斌
現為專職翻譯。譯有村上春樹作品《麵包店再襲擊》、《電視人》、《象工場的Happy End》、《雨天炎天》、《懷念的一九八○》;吉本芭娜娜《盡頭的回憶》;村上龍作品《共生虫》、《希望之國》、《五分後的世界》、《到處存在的場所 到處不存在的我》、《69》、《跑啊!高橋》、《Line》、《接近無限透明的藍》。

书籍目录

睡 005
後記 092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坐在书店里一口气看完了,不长,读完以后一身冷汗。
      第一滴汗珠冒出来的时候是看到“我”开始读安娜卡列尼那开始,就像老歌能引出回忆一样,当“我”再一次翻阅中学时读过的书并从泛白的巧克力碎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读者大概就比书中人先醒了。
      书中有许多琐碎生活的描写,描写了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妇女生活,有孩子,牙医老公工作稳定,看不见细节的旁人大约会觉得这样的生活简直是黄金家庭的标配,但是这样的生活却让我体会到了没顶的恐惧,如果不是书中女人在不眠之后终于从洪水一样的生活琐事中上岸呼吸那么一个夜晚,大概这样的恐惧也不会那么深刻。
      不眠不是清醒,由眠及醒是一个过程,就像那似乎不会停止快要腐蚀皮肤肌肉流过脚尖的水,一旦在某一刻突然清醒了就再也不会回到以前的想法,再回首的时候反而会对之前的日子感到恐惧,大概会说:“这是过的什么狗日子。”
      我只是觉得,这样囿于琐事的生活也会是未来的一种可能,通过看书经历过了,但是并不想拥有,亦不想被困之后用被动或自发的死亡作为唯一的解药。
      
      
  •      这是村上春树的崛起之篇,就像主人公一样,或许他的精神愈佳。
       书本从开头到结尾都没有出现主人公的名字,就像这隐藏的黑夜,像这不能睡觉的事情一样,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我们都在睡觉。读书时,没有读的很明白,特别是在结尾的时候,两个人是哪里来的?那样猛烈的摇晃车子是为了什么?主人公为什么为突然遭遇这些?文中有三次的心理体验,一次是刚开始的害怕,进而接受,享受这样的时光,最后是焦虑,她后两次的心理转变怎么如此之快速?
       倘若在这三分之一是时间,我也不用睡觉,我会干什么?
       想到这个我整个人都感觉兴奋了,我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可是我一定不会工作的,因为这夜色像蚕丝一样把我包裹的时候,是温柔的时候,更是适合独处的时候。我会读书,可以像她一样往往复复的读一本书,将作者安排的套娃一个个的拿开,我会听歌,会画画,甚至什么都不做,呆呆的望着那黑夜,甚至八卦般的听听隔壁的邻居在干什么,要不像警卫一样来为我的家人守夜。
       可是突然间我感觉恐惧,我是不是失去了什么,我相信睡眠是一种能力,我失去了什么,像从这个世界中失去了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更多的坚持的利己主义,若我坚持这诚实的度日,我坚持着,我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中失去了什么?
       我不知道,纵使这来自于一个像梦魇中的老头,可是我想我要坚持,总有人会来“收账”的
      
  •      88页读起来不费时间又是精装便是我买这本书的初衷,第一遍看完觉得像是一个家庭主妇在磨磨唧唧反反复复的强调自己无聊的,像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状态,一种日子过的时间长了就开始艳羡别人的世界。
       一切的厌恶并非出于本意,对儿子越来越浅薄的情感讨厌丈夫狼狈的睡相,无尽的自我欣赏,只是因为一种孤独感。已经成为这个寂静世界的异类了,只能自我安慰似的追寻所谓真心喜欢的生活,在寂寞里不停的思考直到把自己逼疯。就好像一直被家长严加管教的孩子忽然有机会自己住一个月,会怎样? 这偷来的一个月是上天赐予的珍宝,它给你自由也赏你孤独。就这样迷失在突然地自由里,不知归路。
       无眠之后是无尽的清醒,是清醒还是迷失,主人公也一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或是她根本无法控制自己脑子里那些疯狂生长的野草,她在眠的外边,醒的边缘。
       最平常的最繁复的最简单的才是清醒的世界。
  •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约5万字的小说,比他的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还要短。在提笔之前,我在图书馆的过道里来回忖度了很久很久。我对村上春树并不陌生,当然他肯定对我很陌生。
      
       从读他的第一篇小说开始,他的文字给我的感觉一直是那种风的感觉,那种初夏的微风,慵懒而柔顺。就像风的吟哦。而读完《眠》之后,让这种初夏的微风里多了一丝黏腻感,就好像盛夏午后那种燥热的暖风,夹杂着汗渍,温热而黏稠。而这种黏稠,也渗透在村上春树的文字里,过往的村上春树的文字懒散且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疏离感,而现在这种疏离感正慢慢消退,演变成为一种呼之欲出的交流的渴望感。很多人都在怀念林少华的译本,而在我看来,村上春树文风的聚变并不是因为施小炜的翻译,而是在于村上春树个人的心境变化。
      
       《眠》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家庭主妇的日常生活,日复一日毫无区别的生活,做爱,做家务。直到某天晚上她梦见一个黑衣人往她脚上浇水。她开始失眠。
      
       她开始失眠,她开始在百无聊赖的生活里寻找另一种可行的方式获得乐趣。于是她开始阅读,开始吃巧克力。她阅读托尔斯泰,阅读妥夫妥耶夫斯基,企图在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发现生活残酷的真相。她想改变。正如作者本身,在四十岁时遭遇写作和人生的低潮,而这种低潮使他寻求一种转变。我相信,《眠》之余作者,是一种欲说还休的清醒,是一种深夜里的沉思。
      
       从文字风格上来看,《眠》对于村上春树而言,应该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由星期日下午荡着秋千的那种慵懒逐渐演变成为了深夜失眠时独饮一杯黑咖啡的静默。
      
       也许正如村上春树在文字中向我们传达的那样:有些人幸福是因为长眠不醒,而有的人痛苦是因为麻木地看着机械而死寂的睡眠一样的生活。
      
      
  •     (借鉴几篇评论的剧情介绍,因为懒得打字,末两段对剧情的解读是自己的)
       一九八八年冬末,村上春树遭遇人生低潮,周遭接连不断发生各种烦心事,他的心逐渐变硬变冷写不出小说来。于是他花了一个月时间驱车欧洲散心后回到罗马,不久遇见了罗马的春天。户外的光线渐渐变得明亮,他感觉心中那冻得僵硬的东西,一点点地开始变软溶化,便仿佛倾吐长久以来积蓄的东西,提笔一气呵成写下了《眠》与《电视人》。
         “每当想起这作品,春天罗马街市的光景便会在我的脑海里苏醒过来。人们大着嗓门比手画脚地站着聊天,汽车转来转去地寻找可以停车的空隙,鲜花店前满溢着艳丽的色彩。好啦,今后还得设法混下去。”村上在后记中如是回忆。
         《眠》讲述了一个的传统日本家庭主妇在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后十七天无法入睡,在清醒的夜里开始阅读儿时读过的《安娜•卡列尼娜》。重拾阅读雅兴,她渐渐拼凑起碎片般婚前自由自在的自己。
         这部小说在村上作中相当特殊,不仅是女性视角,而且笔触极为柔软细腻,甚至有评论家猜测:“莫非是太太代笔?”后来《眠》和《电视人》被《纽约客》翻译发表,声誉不错。我读的这个版本的《眠》由德国出版社配上插图推出,村上过目后觉得不错便于几年前再作修改后改名为《ねむり》(其实是日文眠加上一个片假名り,一语双关有蝉蜕变前夕之意)。村上自己说,借助这部小说,他得以成功地重返小说家的跑道,大概便是指他的《眠》为他小说生涯的里程碑。
         《眠》简短美好,插图只有两种色彩,暗蓝与闪着微光的银。村上自己说,回头看看那时写的东西,都莫名地感到亢奋。曼施克的插图也细腻地表现了这种暗流涌动的感觉。如赖明珠所说,村上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经常把读者从现实带到无法以常理判断的超现实,那超现实世界是那么栩栩如生、美丽新奇,和现实几乎没有界线,可以随时来去自如。
         我想此文妙处便是冷酷寓意的故事却处处彰显着柔软与温暖。看过《菊与刀》之后,读此文时我总带着一种莫名的压抑,一点点,不至于喘息不及却每每轻锁眉头。从前到后我无不发现女主对一复一日单调的家庭主妇生活的厌倦,无趣单调的调侃,无趣单调的辛苦了与take care,无趣单调的准备菜评论新闻给孩子零食。只有游泳与阅读还有英俊的年轻男子是女主生命中的零星色彩。因为我注意到对上前询问的警察及游泳馆的年轻人的描述总是可以突出英俊的字眼。而为儿子取名和丈母娘争吵便是对日本传统价值笼罩的弱弱的反抗以及弱弱地接受。文末惊悚的结局并不出人意料,之前警察的劝告案件及女主扮男装后可以对自己说的“现在像个男孩了”都直指结局,只是我觉得心有不甘,莫非在村上的价值里也是给传统家庭主妇的觉醒一个否定?还是村上在无奈感叹这样的主妇结局逃不了否定?
       不过看书本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作者想表达什么并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读到什么就是什么,想读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才是读书的最大乐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答案。
      
  •     有时候我身体里会突然涌现出一股暴烈的饥饿感,毫无缘由的,告诉我如果我不马上吃些东西饥饿感就会把身体的主人消耗掉。后来我发现每当那个时候我对吃的反而会更佳挑剔。那种饥饿感和平时的不同,它是产生于精神上再转化成生理表现出来的。
      
      书里最让我记得的是老村对女人每次进食时的描写,还有她看安娜卡列尼那段。惊吓过后用芥末土司来增加安全感,巧克力勾起曾经的回忆,曾经对书的痴迷。那种饥饿感是注定的,就像是你心中一直都安眠着一只雄狮,总有一天它会醒来觅食。
      
      其实我没很明白结尾的设定。 或许这就是短篇小说的特点?
      “从中间开始,从中间结束,而一切就在一中。看点只在姿态是否有力和足够漂亮“
  •     在不眠的三分之一中寻找自己,主人公对于家庭、爱情、亲情看似机械与麻木。有些人痛苦是看着机械而死寂的睡眠一般的生活,有些人幸福是因为长眠不醒。 由看似简单的情节以及女主人公那颗被平淡折磨的"麻木"的心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怪诞;读后不禁感叹机械生活下的自己
  •     书中的主人公也许就是以前,现在,未来的你我。
      在看似平静美满的生活表象下掩藏的是对自我的怀疑对生活的不安。
      人始终是孤独的动物,即使再亲近也抵达不了对方的灵魂深处。
      她看着旁边丈夫渐渐变得丑陋的脸知道他不再年轻。
      洗衣做饭带孩子逛街做爱一切都变成了身体的义务,即使脱离了意识也会按部就班的下去。
      我的肉体渴望着睡去,意识却期待着清醒。
      可悲的连自己都开始与自己分离隔绝。
  •     甚至点不懂村上春树这本书要表达什么,翻了几页还好渐入佳境。书中的我没有名字,只是我而已,是故事里的我,当作任何一个我亦未尝不可。按部就班的生活,做饭,照顾孩子,和老公亲热,如此生活的全部是我的一天又一天。直到有一天我脚被一个老人用滚水烫醒,便一发不可收拾,烫醒的大抵不是人是心吧。村上春树用最真实的笔法描述了一个精神空虚寻找自我的故事。
      
      
      
      我被梦醒来后开始变化,开始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好。当一页一页反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开始一点一点找到自我。其实每个人都这样每天麻木的生活工作,以为这就是自己全部认为这就是人生,当停下脚步思考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扔掉了自己,丢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东西,目前的自己就是行尸走肉。
      
      
      
      
      
      我重拾了自己 例行每天的公事之后开始进入自己的世界,读书,吃巧克力,直到天亮,如此经过了十七日,我不觉得困反而更加精神。直到有一天晚上开车出去被两个大汉拦住,自己坐在车里无法发动。书到这里结束,故事却还在继续。也许这也是一个梦。
      
      
      
      
      
      如此短小的故事惹得我思考了许久,我第一次明白原来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来做了无用的事情,而那个时候精神也在浪费。也许村上春树也在思考精神是不是可以葱肉体中独立出去,一直保持着像我的状态,结尾虽然没有给出答案每个人想必都已经有了答案。结尾处自己还是要遭受无法挽回的境地,这大概是最完美的解释。
      
      
      
      村上春树说此书成于自己困惑时期,一直旅游写不出作品。如此迷茫之后的眠包含了对生活的思考,或许我们应该思考一
      
      下自己是否也在眠。
  •     所有把它读成女性小说的读者,潜意识中都存在着致命的狭隘。事实上,个体存在与普通“取向”的对立在工业文明之后显得越来越尖锐,我们至今没有找到调和二者关系的绝佳途径,《马耳他之鹰》中弗利卡夫特的出走与《眠》中“我”的无眠都展示了一种“对抗”,但结局无不令人唏嘘:前者自行调整回了原先的生活轨道,后者经历了17个清醒的夜晚之后最终体会到了现实里最真切的黑暗与恐惧。或许,这样一种对立根本是我们因于对惯性的厌倦产生的假想。看似世界过大以至于褫夺了个体的存在,实际上从来没有过一个脱离于每一个个体而独立存在的世界。囚禁是不存在的,只要你不因自己不出门就把卧室看成监牢。
  •     天微亮,闹钟也一同醒来。洗漱,早餐,乘公交,上班,然后下班之后倒退一样再进行一次。周而复始,庸庸碌碌。某一天再导入新的程序,第二天就开始了新的循环,直到这个“任务”走到终点。
      路其实是越走越窄的。在这个星球的第一步,你其实是踏入了这个世界,而现今,你只是机械一般,顺着设置好的程序往前走。《眠》里的女人就是这样吧。从一万个可能走到了五指可数出的今日,彼时觉得无所不能的自己也不知何时已消失殆尽。回过神来也与世界失去联系。问是否不幸福?相夫教子,家庭和睦,在任何人眼里看来都是极其幸福的事吧,纵使自己甚至有点不识滋味。
      并不是毫无漏洞,从《安娜》开始,一个契机让她有了“重生”的机会。表面一切如常,和丈夫或者与孩子,分歧在哪里呢?大概是自己从恶魔交易来的夜里的光阴吧,越走越远,然后恶意样的黑暗突然袭来。
  •      在接触这本书之前,已经3个月了,我深受无端端的失眠困扰。明明困得睁不开眼,无奈脑子清醒着,基本上除了躺着翻身,什么也干不了。从来没这样过,长这么大,我引以为傲的也就是我的良好睡眠了。
       一开始恐慌,看医生,吃药。不见效。晚上就是无尽的黑暗,闭上眼睛是,睁开还是。奇怪的是我听不到其他的声音,或许是太累的缘故?我的意识在做梦,梦到的是我失眠的感觉?总之,有了意识就开始胡思乱想,想了很多,过去很少,现在很少,多是将来?或许我这个样子就是传说中的理想主义者吧?
       我和书里的“我”,差不多。虽然没结婚,还在上学。我们的精神世界一样,她的世界里生活就是老公,孩子,家务,没有自我;我的世界里生活是,父母,不喜欢的专业,还有将来那份一眼看到退休的工作。我们都是压抑着自己憎恶的人。有人说这是本女性主义小说,是或不是,我无从查阅。但对我而言,这本小说,写的是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生活如一潭死水一样,本来很好的,却被这突然的失眠,或者说由失眠引发的读书兴趣所打破。女主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想念自己已经丢失的灵魂,开始怀念曾经的单身的时光,开始怀疑起现在的生活。
       我曾经在初中某次体育课,突然受到操场上大腹便便的女老师的刺激后,在我的日记本上写过这样一句话,多少年没再想起来,也是由于失眠,最近一直反反复复出现:“我将来一定不要像她那样,上个什么师范类的或者出来就有看到退休工作的学校,找到一份是铁饭碗却和流水线工人没啥两样的没创意没激情没新意没挑战的工作,只是安安稳稳的,然后或许自己认识个老实稳妥但多半是父母介绍的他们认可的觉得与我合适的男人配对,谈个一年恋爱没啥波澜的结婚,然后就像配种一样,疯狂的弄下一代出来,于是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养孩子,我一定不要,那我等于白来一世”。包括现在码字的时候,我都是一直哭着的,真的,我不愿意。我想要的生活,今天在肯尼亚拍狮子,明天逛巴西的狂欢节,后天再加勒比海冲浪,天底下活的这般,有几人?并且,有几名女子?
       失眠的夜里,我彻夜流泪,为了日记本子的话,还为了现在的我。
       不算是不幸,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我,还是进了师范大学。虽然我上的师范大学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骨子里,排斥做老师,却为了生存,不得不早早的带起了家教;不喜欢这个专业,却又不敢顶撞父母,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抗争——不好好念书。这些宿疾累加起来,引发了许多问题,或许失眠也是其影响之一吧。失眠的夜里,我不断地想着,我把我从小到大的一切,归咎于父母对我管制的太宽,越搔越痒。可归根究底,责任在我。如果从小到大,我真的做的比我想的好,一直那么优秀,不在中游徘徊,那么有出息,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前程更好呢?谁还会把自己的孩子牢牢拴在身边,阻碍凤凰展翅呢?是了,都是我自己没出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一手造成了我现在的局面。父母让我考师范,是为我好,名牌师范出来肯定会有个不错的职位,老公也次不了。可谓将来一世富足。然而,自我呢?
       每天早上起来,眼睛疼得难受,酸酸的。头也涨。然后看到一条微博说,“以父母最能接受的方式叛逆”,想了想,有道理,我要做的就是奋起努力,本科生涯还有一年半,一切还可以逆转。尽我全部力量,离开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去我梦想的地方读研,上我喜欢的专业,然后,从事我喜欢的工作。
       我知道很难,再难也会坚持。
       人需要时间来反思自己,醒着的时候看不清问题,所以才要失眠吧。
  •      虽然从高中开始就听说村上春树,听说《挪威的森林》,但一直都没看过他的书,这次的《眠》可以说是第一本,这也是村上春树走出写作停滞期的作品。读完后感觉到有些意识流,跟着感觉走!全书我理解的是一位女性本我的回归,一个爱读书,喜欢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女人在婚后变成了本分的爱家女人,相夫教子,一成不变,就如书中谈到主角自己都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从一个整天沉浸在书海中的女人变的不再读书。而作者借着失眠的理由,让主角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从新找回自己,本我得到释放,束缚得到解脱,不用再每天一成不变的做早晨,与老公说小心点,去超市准备午餐,中午1点与老公亲热,下午去游泳或听音乐,照顾孩子和老公以及睡觉。这让主角甚至感觉昨天和前天甚至都没有什么分别,每天的生活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而失眠则让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她再次回到那个看读书、看吃巧克力、爱喝酒的年轻女孩,让她能够在深夜里毫无目的的游荡,能够毫无顾忌的评价自己的丈夫,说出自己的怨言和对丈夫的不满,能够拥有某一点不喜欢自己孩子的那种大逆不道的想法,那才是她本来的性格和真实的想法,那是她本该或说曾经拥有的生活。所在她的失眠与大学的失眠相比,才会那么的精力充沛,毫无倦意。也许,最初的黑衣老者向她身体里浇灌的水不是什么坏东西,正式让他能够在深夜清醒,让她拥有并享受自己的世界的源泉。也许,就像书中所说这透支了她的生命,多得到的时间和空间早晚必须偿还,可能最后在深夜用力摇晃她汽车的两个黑影就是讨债人吧?
       另外,喜欢书中开头关于第一次失眠后感觉的描述,因为我自己就会偶尔的陷入到那种状态,尤其是在读小说的时候,真的犹如有一层薄薄的纸将我于现实世界隔离,自己至存在于自己的世界,而对现实的世界我更像个旁观者,且十分迷离。但这种感觉却又让我留恋,爱恨交织。
       短短的一篇小文章,2个小时就读完了。书还是可以的,但还是要吐槽,这么小的一本书,通过印上与文字页数差不多的漫画页,勉强的凑到70多页,可是还是很薄,又用上很厚很漂亮的漆纸来增加厚度,硬生生的把一个短篇小说搞成了中篇,这还不算,竟然还把定价搞到快30元,佩服出版社,快赶得上抢劫了。而且这书也跟卡夫卡及爱伦坡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买回来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把腰封撕掉。
  •     这篇小说让我想起了另外三篇短片和一部电影。
      
      第一篇《A Sorrowful Woman》by Gail Godwin跟《睡》很像,一位美国家庭主妇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无法再直面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把自己锁在楼下的房间,一直呆在里面看书,在对丈夫与儿子的爱以及恐惧之间纠结徘徊,而丈夫和孩子从头到尾都变现得非常地包容和理解,帮助她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到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杀;
      
      第二篇《A Story of an Hour》by Kate Chopin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女主人公也是一位家庭主妇,她听到自己 丈夫以外身亡的消息后,从极度悲哀,到为感觉到久违的自由而喜悦不已,却在丈夫安然无恙地回来的那一刻,当场暴毙;
      
      第三篇《The Hand》by Colette 发生在一对新婚夫妇的蜜月之夜,女主人公在熟睡的丈夫身上,突然发现平时温文尔雅的他却隐藏着像野兽一般的力量,让她心生畏惧。当天亮时,女主人公好像是作了决定一样,继续愉快地度过她的蜜月。
      
      电影就是The Hour,这个大家非常熟悉了,我就不多说。
      
      村上的这部《睡》,跟这三篇经典的短片小说的感觉非常相似,故事都以全职家庭主妇(或者即将成为)为 主人公,情节开始于看似幸福的平凡生活,而作者却在这风平浪静中为读者揭示了底下隐藏的暗涌,当暗涌不断积累,最终爆发,故事就进入到非常离奇的阶段,女主人公看到、想到很多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对她产生巨大的改变。结果各有不同,有的女主人公接受了,有的却自己选择了结束生命来与这种生活决断,有的则不得而知,是继续迷茫、不知所措,还是决心改变。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小说的解读以及带来的思考可以不一样,但是这三篇短片仍然有着很强的女性主义色彩,不过我隐约记得村上并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在《海边的卡夫卡》上,也可以看出村上对极端女权主义者的不肖,如果是这样的话,《睡》所讲的就并不是针对女性而已,而是泛指都市人群?但为什么选择一个家庭主妇作为女主角?为什么与过去的女性主义小说有着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     “所谓死,或许就是在这种黑暗中保持永恒的清醒。”
      
      曾经也有过一段时间,和文章里的主人公一样,进入绵延无边的梦魇,睡不着,但是也不能完全称之为醒来,浑浑噩噩地日复一日,习惯了在偶然的小睡中突然被惊醒,睁开眼,什么都动不了。当时也会觉得,难道就这么死掉了么,难道死亡的感受就如同被长期地放逐在梦魇之中,永不苏醒么?
      
      我甚至会怀疑,我会不会看到那些人向我跑来,哭喊,医生无奈地摇头,最后,远远的,意识到自己变成灰烬。阅读的乐趣,有时也在于和作者共通的经历产生共鸣。终于盼到了,眠,作为村上的脑残粉,强烈地推荐。
      
      或许,大学的最后一个假期,我应该再读一遍《安娜卡列尼娜》了。
  •     大家已经说得很多,我只简单说说。也是与这本书的实际篇幅相匹配。
      行文上来说是村上的试笔之作,但难得的是以如此短小的篇幅触及到了很多本质性的问题。
      村上选取的女性视角很有意味,值得注意,再联想到结尾女主角在车中沉入黑暗,不难理解为什么书中不断提到安娜·卡列尼娜。我对女性主义没有什么兴趣,也许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在我的阅读中被遮蔽了。
      书的装帧过于浮华,灯下有些刺眼。卡特·曼施克的插画由此成为“亮”点。
  •     失眠恐怕是每个成年人都曾经遭遇或者正在遭遇的
      偶尔的失眠
      我们的反应是焦虑
      整夜的辗转反侧
      想着明天后天有多少多少重要且不能出错或者自己压根没有把握又不得不做的大事儿
      于是越发焦虑
      活活把自己煎熬成一个锅贴,左边贴贴右边贴贴
      最后还可能卧室贴够了贴客厅
      总之,各种痛苦
      
      当我们把失眠煎熬成一种习惯
      例如我
      先是研究了各种数据
      得出自认为比较科学的节点
      恩,关灯半小时还没睡着
      就果断的开灯起来该干嘛干嘛
      虽然是夜里的时间
      但是,明显我有经验了,这样的日子,没所谓白天的时间
      因为夜里不睡,白天也做不了什么
      整个儿精神状况都大有问题
      不如索性把能在夜里做的做了
      看书看电影写文章,嘿嘿,吃东西
      
      书中写的夜里吃东西真的深有体会(当然,村上君一定也是失眠的)
      深夜里的饿
      真的排山倒海,无从抵抗
      无边无际的黑暗,偶尔犬吠映衬的深邃的寂静,身边一切灯光下的剪影
      所有的,所有的
      由得饥饿无限放大
      恐惧如同吹向饥火的风
      一瞬间,饿,就可以燎原
      (于是,我打死不敢煲汤,因为夜里喝粥或者馒头辣酱还好,要是华丽丽的来碗鸡汤。。。。)
      
      当以上都做完了
      我们有大量的思考的时间
      黑暗、寂静
      让大脑甚至运转出齿轮的声音
      呵
      这个世界经不起细看,不是吗?
      失眠几天之内就会发现一切都没意义
      长期失眠且没事儿做的人
      很快就触摸到终极问题
      并且又很快的发现生命的虚无
      最后连白天,也无以自处。。。
      
      特别理解村上最后的结局
      呵呵,因为实在没法结尾
      当你发现你的生命全无意义的时候怎么继续呢?
      是啊
      村上把他的书完美结局了
      呵,我们呢?
      所有发现生命的秘密的人
  •      探讨一本书所想要表达的观点,对小说来说,它更多的承载起这种自由阐述观点的自由性。《眠》老人对女主人翁的“浇水”。“我”感觉我就要腐烂了。有一种“东西”在我的内核,它限制着我。
       但是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女主人翁肉身自然地对抗起那用了人生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这就是女主人翁的对抗。与自己的生活对抗。但是我更多的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对抗。因为这并不用用强大的意志力或需要推翻自己的人生。它就是那么自然,自然到你不用去过渡那一切。就好像女主人的家庭主妇生活一样不用去费尽心思。它就是那么自然简单。
       我们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改变或者强力进取都存在着刻意。人这种东西,如果你开始觉察你的对抗。你就开始不是你自己。你只是在追求你自己的快感。一直对进步的快感。掌控力的的快感甚至是对自己的快感。以为如此作为就是得到进步。对现状的超越。
       但是这种努力却是和《眠》中所阐述的不同。书中的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状态,女主人无法睡眠。因为她无法让自己被消费。但在此之前她并不存在对此的意识。不停地读书,热爱甜食,喝酒,每天一个小时的游泳。都不用她费尽心思去从事的事情。极其自然简单。十七个不眠之夜。不是对生活的不满。如果对不眠这种行为是报复生活的话,我想那十七个不眠的夜晚,是用一种孩子气的脾气去对生活的自残性行为。好比孩子对母亲,知道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所以我要让你感觉不适和痛苦。后来女主人在深夜外出车里的遭遇。恰恰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开始得到快感。开始知道这种行为给我带来的好处。我有意识的发现我想要——让它存在。因为“我”不想被消费。女主人读书是一条很大的伏笔路线,一开始我想要看书来催眠到后来的长时间阅读和反复阅读。都是在追求一种内核的释放。因为这种感觉让女主人回到之前的时代。那种年轻新鲜感。
       我们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我不想用宿命论来定义人生。但是人生就好像是一个个回路组成。我们只是在其中不断的重复。从现在这种模式的重复换成下一次的另一种重复。记忆是不能被忘记和抹掉的。它一直存在,只不过的是我们忘记了。因为不能被重新刺激起来。它就是想角落里那个纸张,上面早已覆盖满灰尘。等你抹灰的时候,一切就又历历在目。所以我们被这些“东西”影响着。一种内核的驱动。一种不想被消费的人生。因为记忆不忘。不管它是苦痛还是欢乐。驱动自己。
  •     过年那段时间,大约是三四月份,在当当网买了一批书,到现在才看完两本,一本是别再相信任何人,一本就是眠。
      好久没有这样长时间的读书了,说实话,一直拖,直到今年快结束了才忽然之间想抓紧时间,把它们读完,把该看的电影看完。
      说回正题,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有感同身受,因为那种失眠的感觉我也曾有过,在午夜散步,路灯,偶尔的车辆,很安静。
      只有孤独到了极致的人,才会用尽力气好好的思考一下,借此消磨时光。
      忘我。被划分在了宇宙与时间的另一端,仿佛深处于黑洞,越想越多。
      另外,这的确不是一本读一遍就可以读明白的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      在阅读《眠》之前,我先翻了翻这本薄薄的小说,了解到主人公失眠——当然,“我”说的不是失眠症,仅仅只是睡不着。所以决定在一个夜晚,安静地一气呵成看完这个故事。这就是我昨夜凌晨做的事。在零点过后,我适当整理好桌面,准备开始。
       一开始以为《眠》是个大摇摆,像《老人与海》那样,毕竟从书的大小形状来看也十分相像。其实不是,并不像《老人与海》,《眠》的幅度要小得多。两小时读完四万五千个字,说是大摇摆也没人信。
       “我”,机械的日本家庭主妇,做饭做爱都只是尽义务罢了。习惯了也就绝非难事。日复一日地生活,像机器人一样地劳作,程序式地对话,尽管是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也不坏,“我”实质上却充满痛苦。或许只是不愿承认,才会如此看似莫名其妙。那所有都在轨道上的生活,像一个畸形的怪兽,吞噬着“我”,慢慢掏空。那机械,就像卓别林的默片,分工细化,日复一日,以致肌肉记忆下来再也停不下。那轨道,一旦铺好,即使是通向万劫不复,一时半会也停不下来,眼睁睁看着一头撞向黑暗却无能为力。“我”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的,连儿子都长得和他那个平淡无奇的父亲一模一样,我突然绝望,这样的生活到底意义何在?
       失眠给了我享受人生的真实感,只有在“失眠”的十点到六点之间,“我”才没有被任何人消费,“我”就是真实的“我”。这里不是工厂,这里没有轨道。我为此而感到愉快,阅读那么多遍《安娜•卡列尼娜》,吃巧克力,喝酒,那简直是最美好的时光。
       “我”想到了“死”。难道死是黑暗中永恒的清醒,而不是睡眠的延伸?可终究,活着的人谁也不曾知道死。知道的已然死去,死可以是任何一种东西。可,连是不是“东西”都不知道吧!
       “我”都快忘了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置换在十七天前突然发生,悄然固定,现在“清醒”才是原本“睡眠”的常态。当我深夜来到港口,这简直像是宿命般的不自觉。那两个陌生人使劲摇晃“我”的车,他们要把车掀翻,把“我”从“梦”中摇醒!
       我使劲地摒了一口气,被黑暗中的陌生人吓到。后来“我”怎样了呢?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那口气化作疑问缓缓吐出。忧伤而无能为力。
  •     不太喜欢长篇的荡气回肠,而乐得短篇的意犹未尽。可以理解成没有耐心,只是我更享受短暂的意识交会后的漫漫余味,那是属于自己的思维产物,比沉浸在别人的思想里更有价值。
      
      不读村上春树的书好多年,倒是对他的生活状态一直感兴趣,翻译,跑步,自我管理,一个生活家。我喜欢对待生活有热情的人,可以以各种形式。正如我在学习自律和克制,但也决不以自我管理之名将自己捆绑,认真和戏谑之间平衡最好,我还是宁愿生活是有趣的,这是我对生活的热情。
      
      很显然,书中的主角,一个三十岁的女人,拥有完美的家庭和无忧的生活,可是自己都不觉若有所失。我将这隐秘的缺口,以最简单的概念理解成欲望。
      看似囊括其中,其实完全没有满足感。满足感要从何而来呢,勃勃生发的渴望,忽明忽灭的激情,兜兜转转的探索,求而不得的执念。生活若没了周旋,就总少些味道。最怕落入看似符合世俗标准的轨道,压抑或者忽略了所有的本性。
      人生为动物逐渐进化,总以为自己高级了体面了,却忘记了所有与生俱来的原始性能,比如说,为了生存的角逐,和对自我存在的蒙昧。
      
      与其说故事关于一个女人的自我觉醒,到不如说是人的终极追求,只不过在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把女性对生命自由的渴望给放大了。其实不都一样。
      试问在夜深人静时谁不曾自我怀疑过,这种怀疑,带我们走向可能会挣脱束缚也可能变本加厉的生活,于是有人成功有人哭,哭的人总是多数的。人性本趋利避害,人性本贪逸恶劳,若缺少了自己与自己的斗争,那生命得有多乏味。
      
      最爱这本书的结尾,那摇晃不止即将被掀翻的车身,而"我",要么惊魂未定的发现自己回到了既定的生活里,要么被两个黑衣人带走不知去向何处,想必我们大多数人看到此处都希望是前者,因为没人知道未知的何处有什么。我们终是生来就没有安全感的。
  •      小说里的我有固定的几种身份,母亲,妻子,媳妇,同事,陌生女人,这几种角色每天不断重复上演着,毫无自我可言,于是我想脱离出这几种角色设定,但是在看书的时候出现了相对过去看这本书的那个我而言的现在在看这本书的我,开车兜风时出现了警察眼中的作为太太身份的我,最后即使我打扮得像个男孩,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依然出现了由两个男人来设定的我的身份,不管这个身份是什么。所以自始至终,在一定程度上,我都是被操纵的,被生活推着走的。
       追究原因的话,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的每一个身份都是在与别人的相对关系中得出来的,甚至可以包括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这种关系,因此,人是摆脱不了这种社会关系的,在家庭中也是,因为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小说中的我即使从家里逃脱出来,也会与他人形成新的关系,产出新的身份。
       小说里还提到肉体与思想的分离,肉体想睡,思想却清醒,这也说明人是摆脱不了社会关系的,肉体始终身处其中,只是也许思想可以远离这一切。也因此,只有思想觉醒了,但身不由己,可能这就是作者说的那种痛苦,身与心的一种错位分离。
       Ps,小说中说到被梦魇到那段,我觉得也是在陈述一种辩证关系,不象梦的梦,只能一分为二地看,无法完全分割。
      
      
      
       有些人痛苦是看着机械而死寂的睡眠一般的生活,有些人幸福是因为长眠不醒。 ——村上春树
      
      
      
  •     看完之后,感觉很是感动,究其原因,思量甚久,终于想起一处,说“我”看到丈夫的睡脸,竟觉得丑陋,虽然之前,“我”就承认丈夫不是很英俊,但是又一种气质,起码是不丑的。而且这时看到孩子的脸,竟然也是厌恶,更想到了一天自己可能会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不是说明”我“出了错,是新”我“的意识出现了,这种状态下,”我“不在很坚定的、一如既往的认为自己的丈夫、孩子一直都是这般的好,自己不容假想的可以这样的对待他们。所以,当自己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就拼了命的为这种想法想出借口来,于是有了母亲说:对另一半的爱也就是两三年,就有了,孩子有和奶奶一样的骄傲的神情,这使”我”生厌。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当成是“我”的新生,是一种对旧我的摒弃,而结尾那种黑暗影子的摇晃,就是现实对“我”的冲击,它不想让“我”重生,至少阻挡“我”重生。
      “那相当于一天的三分之一的时间,之前都浪费到了叫睡眠的活动(他们称为“旨在冷却的治愈行为”)上。不过现在它变成了我自己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我自己。我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那时间,不再受任何人的干扰,不再有人提出任何要求。“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现在的”我“,此时此刻的”我”,才是我喜欢的,因为“我”有了“我”的意识,“我”活在自己的理想的自己的生活里。“我”喜欢喝酒,喜欢吃巧克力,喜欢游泳,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之前的“我”是“把这种并存(精神与肉体)照旧维持下去,才是对我的至高要求”而新“我”意识产生之后就是“我不想跟任何人产生瓜葛”,这才是真的自己。“人无论在思考还是肉体的行动上,都决计逃不出一定的个人取向”,貌似对大多数人都是适应的,但是"我'为了新自己的萌发,决议突出这种“取向”,于是,感觉这种“无眠”亦是一种美好,由对“无眠”的恐惧,到了一种欣然接受,抑或是一种高兴。我认定此处,是“我”真的打定主意接受新我的开始。
  •     有多久没有读过村上的文章了?错过了《1Q84》,错过了《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什么》。这几年中出版的村上的书,无一不在畅销排行版有名,但却很难像当年的那些书一样,让我着迷和疯狂。没有什么具体原因,大概是名字太不“村上”吧。《1Q84》据说还是值得一看,终有一天会翻一翻。在图书馆看到《眠》,一看就喜欢上了。插图精装的版式,着实让这本书在书架上那排破旧的村上作品中显得很突出。这个名字,也足够吸引我。
      村上把《眠》和《电视人》当作他写作陷入低谷后的新起点。不俗的一篇短篇。前半部分平淡如水,在全书末尾达到高潮,却戛然而止。书名是《眠》,实则内容是“不眠”。似乎是只主人公发自内心地对毫无波澜的生活地顽强抵抗,十七天不曾闭眼。她机械似地完成每日的固定安排,有如一个技艺娴熟的演员,扮演着一个和自己全然无关的角色。她开始做多年来不做的许多事,喝酒、长时间地看书、吃甜食...她甚至开始厌恶她的丈夫,尽管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位出色的伴侣。只是,厌倦了生活的反复和乏味,积蓄长时间之后总要爆发。事实证明,爆发必将灼伤自己。小说在她遇到棘手的困境时终止,没有人知道她是否逃离。但她也曾表示愿意为此刻的意识“放大”而付出代价。或许只有这样活过一场,才算是真真切切、轰轰烈烈的在这世界上走过一遭吧。
  •     
      
      《眠》的结尾,说起来有点像《黑客帝国》里尼奥醒来那一段。
      
      就是说前面无论单调繁复都是假的。丈夫小孩都是假的。
      
      结尾是怎么来的?
      
      是从一个有所耳闻的新闻来的,或者说,是从背景音来的。这么写,这个小说就有一点启示的感觉。就像一个人一直在梦里听到奇怪的声音,醒来后才知道那声音才是真实。
      
      但那个声音不是钟鸣,而是一起杀人案件。奇妙的是,结尾的我,其实从文字看,依然是在一种梦魇的状态。感受到外界的危险,却仍旧无可作为。
      
      这么说来,结尾就不是觉醒,而是更深度的睡眠。
      
      十七日无眠的起始,也是从梦魇开始。以为自己已醒,实际是落入了又一个梦。
      
      这是村上四十岁的作品,我想从中能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度的虚空。
      
      
  •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后记,眠和电视人都是他和他的妻子在罗马度假的时候所写,他说他看到这两个作品就会想到罗马春暖花开。我的确能感受到孤独,但是却又和创作背景自相矛盾。
  •   @人类张三
    春暧花开和内心的孤独,应认是一体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