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探密 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09日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莎拉.桑頓,Sarah Thornton  页数:336  译者:李巧云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我唸藝術史時,有幸能親炙許多近代作品,但對這些作品怎麼流傳、怎麼會受到藝術批評家的注意,又是怎麼進入展覽的領域,以及如何行銷、賣出與被人收藏,卻不是那麼清楚。如今,活著的藝術家的作品已占據很大一部分藝術課程內容,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他們的藝術創作背景,以及藝術創作從畫室進入美術館永久收藏之間的「價值化」過程(當然藝術創作也有可能進入垃圾堆,或其他各式各樣的中途站)。在威尼斯雙年展一章有重要角色的策展人羅伯.史托爾(Robert Storr)告訴我:「美術館的功能是讓藝術再度『無價』。他們把藝術品拿出市場、放到一個地方,讓它成為人民共同財富的一部分。」我的研究發現偉大的作品不僅是突然冒起來而已,而是「製造」出來的──不僅是由藝術家和他們的助理所創造,也是靠許多「支持」藝術品的畫商、策展人、藝評家與收藏家所共同造就。這並不是說藝術品本身並不偉大,也不是說進入美術館的收藏品不配在那裡;絕非如此。我只是要指出我們對藝術世界的共同信仰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也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神祕。  《藝術市場探密》敘述中的一個主題是,當代藝術已成為無神論者的某種另類宗教。藝術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經說,當「人」了解自己只是一項更大計畫中的一個「意外」或「偶然」後,他只能「自欺」或「自娛」一陣子。他補充說:「繪畫,或者是所有的藝術形式,現在已完全成為一種世人賴以分散自我注意的遊戲,而藝術家要搞出點名堂,必須真正深化這項遊戲。」對藝術世界的許多圈內人與其他的藝術愛好者來說,觀點驅動的藝術是一種存在的管道,透過它,他們可以找到生命的意義。這需要很大的信心,但也讓深信箇中道理的人有心血未曾枉費的成就感。一如教堂或其他宗教性集會場所的社會功能,藝術活動也讓人因為共同的興趣而產生一種共同體的感覺。在第五章出現的作家兼總編輯艾瑞克.班克斯(Eric Banks)認為,藝術世界中旺盛的社群性能具有人想不到的好處,他說:「人會談他們見過的藝術,如果我讀了一些書,比方說羅布托.波拉諾(Roberto Bolano)的著作好了,可是我發現想談的人並不多。閱讀花的時間很長,而且是一個人做的事,但藝術卻可快速地凝聚出無形的社群。」  儘管藝術有時孤芳自賞,藝術世界依賴共識,以及依賴個人分析與批判的思考能力,一如任何有熱情跟隨者的社會團體。雖然藝術世界對反傳統極為尊崇,它也有約定俗成的一面。藝術家的創造必須「看起來像藝術」,其創作行為的方式也加深了外界對它的刻板認識;策展人會迎合同儕與美術館董事會的期待;收藏家會一窩蜂購買少數若干時髦藝術家的作品;藝術批評家會伸手去探風向好讓寫出言之有物的文章。藝術的原創性不見得會遇見知音賞識,可是有些人仍不吝勇於冒險與創新,也讓其餘的一切有了存在的理由。  藝術挑動了我們的思考  藝術市場的榮景是這本書的寫作背景。要問藝術市場為何在過去十年這樣興盛,我們可以從一個不同,但卻相關的問題開始探討:藝術為何變得如此流行?本書在行文當中不斷影射答案,但另外也提出若干假設,道出它們彼此之間的關聯。第一,我們比以前受到更好的教育(英美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口比例過去二十年大幅增加),我們對文化上更複雜的東西比以前更有胃口。在理想的情況中,藝術可以在我們積極去設法欣賞的態度下,挑動思考。由於目前文化景觀中的若干層面似乎過於「簡化」,愈來愈多的群眾對會挑戰陳腐傳統的藝術領域,感覺格外有吸引力。第二,雖然我們比以前受過更多的教育,我們的書卻讀得少了,我們的文化如今完全電視化或是受到YouTube主導。不過,雖然有人不滿這種「轉手的口述文化」,也有人認為這提升了視覺上的知識水平,更多人能從「觀瞻」中得到人生廣泛的知性樂趣。第三,在一個愈來愈全球化的世界,藝術打破了疆界,它可以當作一種法定語言與共同興趣,讓語言無法催生的文化,逐漸形成。  諷刺的是,藝術日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它非常昂貴。高價位成為媒體的頭條新聞,而新聞也進一步造成藝術是奢侈品與身分象徵的觀念普及化。在經濟興盛時期,全球人口中最富裕的那一區塊比以前更加富裕,億萬富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用佳士得(Christie’s)拍賣公司的專家艾美.卡培拉佐(Amy Cappellazzo)的話來說:「有了四棟房屋與一架G五型噴射機後,人還需要什麼?藝術可以豐富人生,人想去接觸。」不單蒐集,而且還囤積藝術的人,已經從幾百成長到幾千位。二○○七年,佳士得賣出了七百九十三件,每件都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作品,在文化資產可以複製的數位世界,絕無僅有的藝術品與不動產的價值旗鼓相當,都可被定位為固定資產,不會輕易消失。拍賣公司開始去接觸過去對無緣購買藝術品的人,藝術品在眾目睽睽之下回鍋到市場銷售,也讓人眼界開闊,看見藝術是一項絕佳的投資,可把「更大的變現」帶到市場。  牛市時許多人擔心藝術品在市場上不斷追高,使得藝術品問世後社會加諸藝術品的其他型式光環不再那麼鮮麗。如今經濟榮景不再,藝術品交易創下天價紀錄的例子有如鳳毛麟角,其他型式的回饋,例如肯定性的藝術評論、得到藝術獎項與在美術館舉辦展覽等,可能更有誘惑力,藝術家創作可能也不會一味為了求售而創作。即使是最在商言商的畫商也表示,金錢應該是藝術的副產品,而非藝術家的主要標的。如果我們要維持藝術與其他文化形式的差異性,以及其高於其他文化形式的地位,藝術創作必須有純正的動機,必須超越只知追求獲利。  藉「潛行的街貓」了解藝術世界  藝術世界的項目是如此分歧不透明,我們很難對它下綜合性概論,也幾乎不可能全面性涵蓋,而一般人要親近藝術,往往也是不得其門而入。我前往五個國家的六個城市採訪與研究,將所得的見聞分成七章來探討這些問題。每一章都是一天的生活敘述,希望讀者可以從中得到一種置身藝術世界的感受。每一則故事都是根據平均三十到四十次深度採訪,以及無數個小時的幕後「參與性觀察」寫成。雖然人常常用「牆上的蒼蠅」來形容不干預受訪人形態的紀錄,但對本書撰寫方式一個更切合的比喻是「潛行的街貓」;她充滿了好奇與互動,但絲毫沒有威脅性;偶爾會侵入,但更常被人忽略她的存在。  本書的頭兩章是兩個對立性的話題。「藝術拍賣會」那一章是逐一詳盡記錄紐約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拍賣公司的一個拍賣夜晚的活動。而相對地,「藝術批評」這一章描寫的是加州藝術學院一門傳奇性討論課程的人生百態,在這個學術搖籃中,學生們搖身變為藝術家,學習使用藝術這一行的詞彙。拍賣廳堂中的速度與財富,與充滿思潮與低預算的藝術學院生活,兩者相去十萬八千里,但對了解藝術世界如何運行,都有著重大關係。  同樣地,「博覽會」與「工作坊」也是兩個極端的對比;一個跟消費有關,一個跟生產有關。「博覽會」一章描述的是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的開幕日,藝術世界的國際化與季節性因為它而蔚然成形。在巴塞爾博覽會讓人驚鴻一瞥的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是「工作坊」一章的主角,該章記述的是他的三個工作場所與在日本的陶鑄廠。村上的企業令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工廠」亦自嘆弗如,因為它不僅是村上創造藝術的場所,也是他戲劇化個人藝術意圖的舞台,以及他與國際策展人與畫商交易的平台。  第四章與第五章分別是「大獎」與「雜誌」,兩章的故事跟辯論、評審與藝術品的公開曝光有關。「大獎」一章調查英國藝術大獎「泰納獎」(Turner Prize);評審團是如何在泰德現代美術館館長塞洛塔(Nicholas Serota)監督下,從四位極優秀的藝術家中選出一位。這一章檢視藝術家之間的競爭性質、得獎的榮譽對他們事業上有什麼作用,以及媒體與美術館之間的關係。  在「雜誌」那一章中,我探討的兩個角度是藝術批評的功能與風骨。我從觀察藝術世界中最光鮮的專業雜誌《國際藝術論壇》(Artforum International)的編輯群開始,然後轉到跟《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甚具影響力的藝評人蘿貝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對話,然後又不請自去的出席藝術史學者的一項學術集會,調查他們的意見。本章的重點是研究雜誌封面與報紙評論,如何影響藝術與藝術家進入藝術史的紀年歷史。  最後一章「雙年展」的場景是在威尼斯,它在這類國際展當中,歷史最為悠久。威尼斯雙年展的經驗頗令人困惑;它感覺上應該是個供遊人參觀的假日展覽,但實際上是極為專業的活動,其中的社交意味又極為濃郁,讓人很難有時間去注意藝術的本身。結果造成這一章很大一部分篇幅在向策展人致敬,也反映出事後的回憶在了解當代藝術,以及「後見之明」在判斷什麼才是偉大的藝術的事上,是如何扮演了吃重的角色。  

内容概要

2008年《紐約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最佳藝術書籍炙手可熱的藝術品並非突然冒出,它是藝術家、畫商、策展人、藝評家、經紀人、收藏家聯合「製造」出來的。桑頓花了5年的時間,走訪5城6國,將其280次貼身採訪整理成7 篇故事,為大家探索藝術世界的祕密,是了解現代藝術的最佳指南。藝術品價值全看你願意付多少錢決定在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之間,藝術品更像房地產。部分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作品就像坐南朝北的建築叢中的套房;部分作品則像有三百六十度視野的閣樓。要在藝術市場賣得高價,作品的「估價」更勝於「評價」:1. 棕色的畫不如藍色或紅色的畫;憂鬱的畫不如讓人愉快的畫。2. 男性的裸體畫通常不如大胸脯女性的畫。3. 超過電梯大小的作品,只在市場的特定角落有銷路。4. 繪畫是最受歡迎的藝術品。5. 新興、年輕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容易受到高度注意。6. 藝術品是否在市場中初次亮相,或已轉手過好幾次,對搶手程度亦有衝擊。7. 藝術品跟過哪些收藏家,不僅為人津津樂道,無形中也提高了它的價值。8. 獲得泰納獎提名,作品售價會提高1/3,得獎則會使售價暴增一倍。藝術拍賣讓人有藝術品可以變現的錯覺,但別以為價格只會朝一個方向飆漲,在一個神秘、時髦、無價、誘惑、上癮的世界,藝術品價值全看你願意付多少錢決定!本書特色:1. 一種置身藝術世界的感受:作者鮮活地描述了一個特殊社會的人生百態,讓人體會到其中的割喉競爭、它的奇特、它的光鮮亮麗,以及其中的神祕運作方式。2.挑動讀者的思考與反應:藝術世界是由不同的次文化交集而成,每一種文化對藝術的定義都有不同的主張,書中每一個有聲音的人都同意,藝術應該挑起人的思考與反應。

作者简介

  莎拉.桑頓(Sarah Thornton)  桑頓擁有加拿大蒙特婁康科狄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的藝術史學士學位與蘇格蘭史崔克萊大學(Strathclyde University)社會學博士學位,經常以藝術史學者與社會學家的雙重角色為文剖析藝術世界的人生百態與社會各種次文化中的現象。桑頓的《藝術市場探密》與《俱樂部文化》(Club Cultures)二書出版後甚受好評,並曾譯成多種文字。作者她有關當代藝術世界與藝術市場的文章曾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藝術論壇》(ArtForum)、《紐約客》(The New Yorker)刊出,她也是《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與電台與《英國公共電台》(NPR)的撰稿人。桑頓在加拿大出生,目前定居倫敦,現職為《經濟學人》當代藝術的首席撰稿記者。  李巧云  **師範大學社教系新聞組學士、美國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英文研究所英文教學組碩士。現任大學兼任講師。

书籍目录

前言1. 藝術品拍賣會 2. 藝術批評課 3.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4.「特納獎」決選 5.《藝術論》雜誌6. 村上隆工作坊7. 威尼斯雙年展後記

章节摘录

  前言  我唸藝術史時,有幸能親炙許多近代作品,但對這些作品怎麼流傳、怎麼會受到藝術批評家的注意,又是怎麼進入展覽的領域,以及如何行銷、賣出與被人收藏,卻不是那麼清楚。如今,活著的藝術家的作品已占據很大一部分藝術課程內容,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他們的藝術創作背景,以及藝術創作從畫室進入美術館永久收藏之間的「價值化」過程(當然藝術創作也有可能進入垃圾堆,或其他各式各樣的中途站)。在威尼斯雙年展一章有重要角色的策展人羅伯.史托爾(Robert Storr)告訴我:「美術館的功能是讓藝術再度『無價』。他們把藝術品拿出市場、放到一個地方,讓它成為人民共同財富的一部分。」我的研究發現偉大的作品不僅是突然冒起來而已,而是「製造」出來的──不僅是由藝術家和他們的助理所創造,也是靠許多「支持」藝術品的畫商、策展人、藝評家與收藏家所共同造就。這並不是說藝術品本身並不偉大,也不是說進入美術館的收藏品不配在那裡;絕非如此。我只是要指出我們對藝術世界的共同信仰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也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神祕。  《藝術市場探密》敘述中的一個主題是,當代藝術已成為無神論者的某種另類宗教。藝術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經說,當「人」了解自己只是一項更大計畫中的一個「意外」或「偶然」後,他只能「自欺」或「自娛」一陣子。他補充說:「繪畫,或者是所有的藝術形式,現在已完全成為一種世人賴以分散自我注意的遊戲,而藝術家要搞出點名堂,必須真正深化這項遊戲。」對藝術世界的許多圈內人與其他的藝術愛好者來說,觀點驅動的藝術是一種存在的管道,透過它,他們可以找到生命的意義。這需要很大的信心,但也讓深信箇中道理的人有心血未曾枉費的成就感。一如教堂或其他宗教性集會場所的社會功能,藝術活動也讓人因為共同的興趣而產生一種共同體的感覺。在第五章出現的作家兼總編輯艾瑞克.班克斯(Eric Banks)認為,藝術世界中旺盛的社群性能具有人想不到的好處,他說:「人會談他們見過的藝術,如果我讀了一些書,比方說羅布托.波拉諾(Roberto Bolano)的著作好了,可是我發現想談的人並不多。閱讀花的時間很長,而且是一個人做的事,但藝術卻可快速地凝聚出無形的社群。」  儘管藝術有時孤芳自賞,藝術世界依賴共識,以及依賴個人分析與批判的思考能力,一如任何有熱情跟隨者的社會團體。雖然藝術世界對反傳統極為尊崇,它也有約定俗成的一面。藝術家的創造必須「看起來像藝術」,其創作行為的方式也加深了外界對它的刻板認識;策展人會迎合同儕與美術館董事會的期待;收藏家會一窩蜂購買少數若干時髦藝術家的作品;藝術批評家會伸手去探風向好讓寫出言之有物的文章。藝術的原創性不見得會遇見知音賞識,可是有些人仍不吝勇於冒險與創新,也讓其餘的一切有了存在的理由。  藝術挑動了我們的思考  藝術市場的榮景是這本書的寫作背景。要問藝術市場為何在過去十年這樣興盛,我們可以從一個不同,但卻相關的問題開始探討:藝術為何變得如此流行?本書在行文當中不斷影射答案,但另外也提出若干假設,道出它們彼此之間的關聯。第一,我們比以前受到更好的教育(英美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口比例過去二十年大幅增加),我們對文化上更複雜的東西比以前更有胃口。在理想的情況中,藝術可以在我們積極去設法欣賞的態度下,挑動思考。由於目前文化景觀中的若干層面似乎過於「簡化」,愈來愈多的群眾對會挑戰陳腐傳統的藝術領域,感覺格外有吸引力。第二,雖然我們比以前受過更多的教育,我們的書卻讀得少了,我們的文化如今完全電視化或是受到YouTube主導。不過,雖然有人不滿這種「轉手的口述文化」,也有人認為這提升了視覺上的知識水平,更多人能從「觀瞻」中得到人生廣泛的知性樂趣。第三,在一個愈來愈全球化的世界,藝術打破了疆界,它可以當作一種法定語言與共同興趣,讓語言無法催生的文化,逐漸形成。  諷刺的是,藝術日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它非常昂貴。高價位成為媒體的頭條新聞,而新聞也進一步造成藝術是奢侈品與身分象徵的觀念普及化。在經濟興盛時期,全球人口中最富裕的那一區塊比以前更加富裕,億萬富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用佳士得(Christie’s)拍賣公司的專家艾美.卡培拉佐(Amy Cappellazzo)的話來說:「有了四棟房屋與一架G五型噴射機後,人還需要什麼?藝術可以豐富人生,人想去接觸。」不單蒐集,而且還囤積藝術的人,已經從幾百成長到幾千位。二○○七年,佳士得賣出了七百九十三件,每件都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作品,在文化資產可以複製的數位世界,絕無僅有的藝術品與不動產的價值旗鼓相當,都可被定位為固定資產,不會輕易消失。拍賣公司開始去接觸過去對無緣購買藝術品的人,藝術品在眾目睽睽之下回鍋到市場銷售,也讓人眼界開闊,看見藝術是一項絕佳的投資,可把「更大的變現」帶到市場。  牛市時許多人擔心藝術品在市場上不斷追高,使得藝術品問世後社會加諸藝術品的其他型式光環不再那麼鮮麗。如今經濟榮景不再,藝術品交易創下天價紀錄的例子有如鳳毛麟角,其他型式的回饋,例如肯定性的藝術評論、得到藝術獎項與在美術館舉辦展覽等,可能更有誘惑力,藝術家創作可能也不會一味為了求售而創作。即使是最在商言商的畫商也表示,金錢應該是藝術的副產品,而非藝術家的主要標的。如果我們要維持藝術與其他文化形式的差異性,以及其高於其他文化形式的地位,藝術創作必須有純正的動機,必須超越只知追求獲利。  藉「潛行的街貓」了解藝術世界  藝術世界的項目是如此分歧不透明,我們很難對它下綜合性概論,也幾乎不可能全面性涵蓋,而一般人要親近藝術,往往也是不得其門而入。我前往五個國家的六個城市採訪與研究,將所得的見聞分成七章來探討這些問題。每一章都是一天的生活敘述,希望讀者可以從中得到一種置身藝術世界的感受。每一則故事都是根據平均三十到四十次深度採訪,以及無數個小時的幕後「參與性觀察」寫成。雖然人常常用「牆上的蒼蠅」來形容不干預受訪人形態的紀錄,但對本書撰寫方式一個更切合的比喻是「潛行的街貓」;她充滿了好奇與互動,但絲毫沒有威脅性;偶爾會侵入,但更常被人忽略她的存在。  本書的頭兩章是兩個對立性的話題。「藝術拍賣會」那一章是逐一詳盡記錄紐約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拍賣公司的一個拍賣夜晚的活動。而相對地,「藝術批評」這一章描寫的是加州藝術學院一門傳奇性討論課程的人生百態,在這個學術搖籃中,學生們搖身變為藝術家,學習使用藝術這一行的詞彙。拍賣廳堂中的速度與財富,與充滿思潮與低預算的藝術學院生活,兩者相去十萬八千里,但對了解藝術世界如何運行,都有著重大關係。  同樣地,「博覽會」與「工作坊」也是兩個極端的對比;一個跟消費有關,一個跟生產有關。「博覽會」一章描述的是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的開幕日,藝術世界的國際化與季節性因為它而蔚然成形。在巴塞爾博覽會讓人驚鴻一瞥的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是「工作坊」一章的主角,該章記述的是他的三個工作場所與在日本的陶鑄廠。村上的企業令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工廠」亦自嘆弗如,因為它不僅是村上創造藝術的場所,也是他戲劇化個人藝術意圖的舞台,以及他與國際策展人與畫商交易的平台。  第四章與第五章分別是「大獎」與「雜誌」,兩章的故事跟辯論、評審與藝術品的公開曝光有關。「大獎」一章調查英國藝術大獎「泰納獎」(Turner Prize);評審團是如何在泰德現代美術館館長塞洛塔(Nicholas Serota)監督下,從四位極優秀的藝術家中選出一位。這一章檢視藝術家之間的競爭性質、得獎的榮譽對他們事業上有什麼作用,以及媒體與美術館之間的關係。  在「雜誌」那一章中,我探討的兩個角度是藝術批評的功能與風骨。我從觀察藝術世界中最光鮮的專業雜誌《國際藝術論壇》(Artforum International)的編輯群開始,然後轉到跟《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甚具影響力的藝評人蘿貝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對話,然後又不請自去的出席藝術史學者的一項學術集會,調查他們的意見。本章的重點是研究雜誌封面與報紙評論,如何影響藝術與藝術家進入藝術史的紀年歷史。  最後一章「雙年展」的場景是在威尼斯,它在這類國際展當中,歷史最為悠久。威尼斯雙年展的經驗頗令人困惑;它感覺上應該是個供遊人參觀的假日展覽,但實際上是極為專業的活動,其中的社交意味又極為濃郁,讓人很難有時間去注意藝術的本身。結果造成這一章很大一部分篇幅在向策展人致敬,也反映出事後的回憶在了解當代藝術,以及「後見之明」在判斷什麼才是偉大的藝術的事上,是如何扮演了吃重的角色。  

媒体关注与评论

  「《藝術市場探密》一書當經得起時間考驗。作者桑頓鮮活地描述了一個特殊社會的人生百態,讓人體會到其中的割喉競爭、它的奇特、它的光鮮亮麗,也知道那個世界裡頭充滿了那一類會在高中不受歡迎的人物。」  --《時尚》(Vogue)雜誌/李絲莉.卡米(Leslie Camhi)  「本書對當代藝術的神祕運作方式,提供了清晰而有趣的敘述,(桑頓)自我節制,未對當代藝術提供自作聰明或過於籠統的答案;她的報導嚴謹,而字裡行間有許多絃外之音,讀者可以自己去做連想。」  --《金融時報》(Finan

编辑推荐

  1.一種置身藝術世界的感受:作者鮮活地描述了一個特殊社會的人生百態,讓人體會到其中的割喉競爭、它的奇特、它的光鮮亮麗,以及其中的神祕運作方式。  2.挑動讀者的思考與反應:藝術世界是由不同的次文化交集而成,每一種文化對藝術的定義都有不同的主張,書中每一個有聲音的人都同意,藝術應該挑起人的思考與反應。  作者簡介  莎拉.桑頓 Sarah Thornton  桑頓擁有加拿大蒙特婁康科狄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的藝術史學士學位與蘇格蘭史崔克萊大學(Strathclyde University)社會學博士學位,經常以藝術史學者與社會學家的雙重角色為文剖析藝術世界的人生百態與社會各種次文化中的現象。桑頓的《藝術市場探密》與《俱樂部文化》(Club Cultures)二書出版後甚受好評,並曾譯成多種文字。作者她有關當代藝術世界與藝術市場的文章曾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藝術論壇》(ArtForum)、《紐約客》(The New Yorker)刊出,她也是《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與電台與《英國公共電台》(NPR)的撰稿人。桑頓在加拿大出生,目前定居倫敦,現職為《經濟學人》當代藝術的首席撰稿記者。  譯者簡介  李巧云  國立師範大學社教系新聞組學士、美國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英文研究所英文教學組碩士。現任大學兼任講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藝術市場探密 Seven Days in the Art World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