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作者:吳若權 著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 學會自省,找回自信 ●吳若權 遇到瓶頸時,懂得向內自省,不把責任推諉給別人,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發展順遂時,能夠向內自省,就繼續擁有謙卑的態度,並且懂得感恩。 無論失意或得志,自省都可以啟動自信,將所有的經驗化為成長的動力。! 自由開放的台灣社會,看似活力無限,卻也存在很多衝突與對立。不管發生什麼事,總是百家爭鳴,各抒己見。往好處想,可以腦力激盪,發展創意;往壞處看,內耗折損,大傷元氣。整個社會和各家媒體,幾乎都以「批評別人」為專業,能夠「自我反省」的實在少之又少。 既然認為眼前一切不如意的現象,錯的都是別人,就不會要求自我改進。於是,整個社會的集體意識都傾向於要求別人有所改變,相對地,等於限制自己的進步。這是很可惜的事! 面對這樣的環境,該如何自處才能保持心境的快樂呢?或許,換個角度看待自己,就可以找到相對的解決方案。 批評,不是壞事。受到批評的人不必再去區分對方的動機,是基於「善意」還是「惡意」。聽見別人對自己批評,若能以「謝謝指教」回應,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勉之」的態度虛心檢討,不但可以讓自己進步,也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至少,不會和提出批評的人,形成嚴重的對立。 ◎能夠虛心受教的人,比較有邁向成功的可能 選秀節目大受歡迎,「毒舌評審」的形象,深植人心。 他們看起來鐵面無私、毫不留情,憑著自己多年累積的專業,和見多識廣的經驗,總能一針見血地說出參賽者剛才在舞台上表現歌舞的缺點。話雖說得不好聽,但只要聽得進去,都會很受用。 這些參賽者和毒舌評審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係。既可以是對立的,卻也必須是合作的,這是遊戲規則,既然受邀到了這個舞台,雙方都要善盡本分、恪遵規則。 在眾目睽睽之下,舞台上的表演及講評,彼此還可以表現風度翩翩,當參賽者離開舞台之後,對毒舌評審的意見,卻很兩極。 有一位落敗者十分忿恨不平地向我抱怨:「比賽不公平,入圍的人選都有內定,評審講的話,我完全不同意。」 而另一位落敗者卻對評審的意見,千恩萬謝,認為這些指導是他成長的動力。 比賽的公平性,難有絕對會被完全接受的標準,常常是獲勝的人覺得合理,落敗的人覺得不公平。連曾經榮獲金曲歌王的周杰倫都曾在電台節目訪談中提及:「金曲獎是公平的,但並不客觀,因為音樂本來就是很主觀的。」可見當比賽失利之後,要輸得心服口服,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困難。 無論事實為何,排除情緒之後,對毒舌評審言論所抱持的態度,成為參賽者往後能不能繼續進步、成長的關鍵。能夠虛心受教的人,比較有邁向成功的可能。他不一定要完全同意毒舌評審所言,但至少抱著「或許我可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東西!」的心態重新檢視自己。幸運的話,可以因此而學會自省,找回自信。 ◎毒舌評審可能是最懂得欣賞的伯樂 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多少都有機會接觸到毒舌評審,有時候甚至這個毒舌評審就是和自己關係最親密的人、或真心希望提供建議的良師益友。可惜,多半的時候,我們都只嚐到被毒舌之後受傷屈辱的苦痛,甚至還本能反應地以毒攻毒,卻從來不去思考評審的意義和動機。於是,錯過了很多可以改進自己的機會。 直到有一天,對自己的表現不是有足夠的篤定時,想問問身邊的人有什麼看法,得到的答案都是:「還好啊!」「我看不出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呀!」「儘管去做就對了,何必想那麼多呢?」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很需要一個毒舌評審來當頭棒喝一下。 尋求忠告,卻未能到解答。有幾個可能的原因,所問非人、或彼此信任度不夠。當對方缺乏專業或經驗不足時,的確很難給出具體的建議。而信任度的問題,則出在對方無法評估提出講評之後的反應,究竟會被虛心接受,還是會因此而傷害了彼此的關係?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若能夠儘早找到生命中的毒舌評審,藉由他的專業及經驗,提供檢討改進的意見,可以加速學習成長,甚至得到「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效果。 只要能夠表現謙虛的態度與堅強的毅力,讓毒舌評審很放心地願意對你說出真心話,絕對可以從他的意見中,獲得寶貴的建議。等到自己從平凡的驢子鍛鍊成強壯的千里馬,毒舌評審也就搖身一變成為最懂得欣賞自己的伯樂囉。 ◎深度自省與建立自信,是相生相衍的兩項功課 如果,因緣尚未成熟,還沒能夠遇見願意惠賜批評指教的毒舌評審,可以先由自己充任這個角色。 每當開始著手規畫、或正式執行專案時,若能用比較嚴厲的高標準,時時檢測自己的努力夠不夠?方法對不對?和別人的互動好不好?和心中典範的表現差距有多遠?就可以避免犯錯繞路,更接近成功。很多無師自通的「素人」,後來能夠成為令人佩服的「達人」,就是用這套方法出人頭地。 努力,還要用對力!我剛出社會工作那幾年,都會隨身攜帶筆記本,隨時記錄自己工作上需要檢討改進的地方,也會主動請教前輩的意見,並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在這些積極反省的過程中,獲得很大的成長力量。每年加薪超過百分之二十,不但同業競相挖角、主管還帶著我跳槽。 回頭看見自己巨大的轉變,不免疼惜從前求學時期的我,為什麼沒有早點培養出反省檢討的習慣,白費了很多工夫在繞冤枉路。 漸漸地,我終於體會出一個很微妙、也很重要的道理:深度自省與建立自信,是相生相衍的兩項功課。願意反躬自省,就能建立自信。遇到瓶頸時,懂得向內自省,不會把責任推諉給別人,才能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發展順遂時,能夠向內自省,就繼續擁有謙卑的態度,並且懂得感恩。無論失意或得志,自省都可以啟動自信,將所有的經驗內化為成長的動力。 嚐到自省的好處,我常鼓勵朋友自問自答:「今天,給自己打幾分?」你可以不在乎別人的批評;但是不要忽略自我的覺察。當然,自省也要適可而止,以正面積極看待自己的錯誤及不足,才不會把自省變成自責,落入負面思考的陷阱,失去行動的勇氣。只能夠以謙遜誠懇的態度檢討反省,找到可以改進的地方,就是激勵自己成長的關鍵力量。 《今天,給自己打幾分?》是我的第84號作品,獻給願意向內探索自我,發覺生命寶藏的朋友。自省,力量大!它曾經幫助我脫離失敗,希望也能帶你走向成功。
内容概要
本書是吳若權獻給那些願意向內探索自我,發覺生命寶藏的朋友。 自省,力量大!它曾經幫助他脫離失敗,希望也能帶你走向成功。 你可以不在乎別人的批評;但是不要忽略自我的覺察! 無論失意或得志,自省都可以啟動自信,將所有經驗化為成長的動力。 FBI沒傳授的讀心術--先觀照自己內心,才可洞察人心! ◎歡喜做,甘願受!是「享受」還是「忍受」?只要是心甘情願,就不會覺得勉強。如果是真正地心甘情願,即使再苦,都是享受。 ◎缺乏公德心的人,在人際關係的發展上,將面臨比心智障礙患者更大的困難,若不改變自己,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危機。 ◎身體,需要適應溫度的緩衝區;情緒,也需要預留接納彼此的空間。 ◎對所有已經發生的事,不論是好的或壞的,都心存感謝。好事,讓我們懂得惜福;壞事,讓我們學會成長。 ◎人際關係上的挫折,多半都是我們未能理解別人的需要,只要發揮同理心,願意幫別人多想一點,就能減少人際關係衝突的挫折,獲得更多支持。 ◎只要有實力,就不怕別人勢利。對方「有眼不識泰山」,是他的損失,完全不必因此而跟他一般見識,讓自己有負面情緒。 ◎能夠真誠地面對自己,接受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也知道每個人有不同角度的面貌,就可以自在地表現出自我風格! ◎金融海嘯衝激出人性最底層的真實面。釐清「需要」與「想要」的界線,化貪婪為簡約,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觀念!
作者简介
吳若權 畢業於政大企管系,曾任職IBM、HP、Microsoft等公司,現任多家企業行銷顧問,並參與非營利組織投身公益,主持電視及廣播節目,作品經常榮登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 創作類型多元,廣及兩性、勵志、小說與企管,曾以短篇小說榮獲中興文藝獎。樂於享受孤獨,自詡是一只風箏,翱翔在幸福的天空。愛的牽繫,心的悠遊,支持他越過千山萬水,看見更寬闊的人生視野,即使是風雨的路程,都能灑落溫暖的陽光。 本書是他的第84號作品,獻給願意向內探索自我,發覺生命寶藏的朋友。自省,力量大!因為它曾幫助吳若權脫離失敗,希望也能帶大家走向成功。
书籍目录
自序--做自己的毒舌評審 Part 1 練習一:洞悉人緣好壞的原因 遇到豬頭不是偶然 是享受;還是忍受? 過度自私形成自閉 太隨興就容易掃興 一廂情願弄巧成拙 過度殷勤給人壓力 聊緋聞多是非 Part 2 練習二:尋找相處愉悅的開關 讓自己變得更好笑 留意笑不出來的表情 避免害羞被當成驕傲 笑面虎好過臉帶衰 釐清貪心與企圖心的界線 修養不等於是虛偽 原諒,也是一種傲慢 Part 3 練習三:學習善待自己的方法 比煩惱跑得更快一點 品嚐自討苦吃的樂趣 樂意為敵人而努力 別放冷箭誤傷自己 駕馭心中的怒氣 消化負面情緒 接受既成的事實 Part 4 練習四:突破自我反省的障礙 放棄以自我為中心 別找藉口不求長進 忙碌中莫忘初衷 不要讓手閒下來 找真正的專家諮詢 避免動氣傷了義理 打造自己的許
章节摘录
悉人緣好壞的原因:是享受;還是忍受? 需要用到「忍受」才能承擔的事, 都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不夠甘願。 只要自己心甘情願,就不會覺得被別人勉強。 受到慈濟證嚴法師著作《靜思語》的影響,「歡喜做;甘願受!」這六個字已然成為社會大眾自我EQ管理時,最好的提醒。 但是,當我在數百次授課的講堂詢問學員的意見:「請問:你是享受、還是忍受?」時,絕大多數的他們,總是尷尬的承認,碰到很多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承擔的事,要扛下來的時候,心情上多半是「忍受」、而不是「享受」! 把民眾實際的感想,對照「歡喜做;甘願受!」這句話的本意,修行的必要就在其中,之所以感覺是「忍受」而非「享受」的原因,問題出在不夠「甘願」,當你真正心甘情願,即使再苦,都是享受。 更何況,我們在生活上碰到這麼多瑣瑣碎碎的事,真正很苦的,並不會很多,而是因為不甘願才會覺得苦。 以下這對情侶的相處之道,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省思。雖然是小小的互動,卻蘊藏著深深的道理。 棠妮很喜歡吃炸雞,為了身材及健康的考慮,久久才會破戒一次。那天,她終於忍不住想吃炸的衝動,打電話給正在回家途中的浩飛,交待他買一桶炸雞。 浩飛在電話彼端愣了一下,隨即笑出來,問她:「你餓壞囉?還是想開了?一桶炸雞,至少有九塊耶!我剛剛在公司加班已經吃飽了,妳確定要一桶炸雞喔?」他知道棠妮很久沒有吃她最愛的炸雞了,故意開她一個小玩笑,還是很樂意幫她買一桶炸雞回家。 他不負所托,買炸雞回來,的確很有付出的「誠意」;但是,未必有分享的「肚量」。尤其,對於加班時已經吃過便當的浩飛來說,「心有餘而力不足」並非藉口,而是實情。除了有「度量」承擔,還要有「肚量」容納,才能一起享受美味。 可是,面對一桶熱熱的炸雞,皮脆肉嫩,香氣四溢,正在大快朵頤的棠妮,當然希望有人可以一起分享,而且坐在對面這個,還是她此生最鍾愛的男人呢! 「好啦,你就幫我吃兩塊嘛!」棠妮開始撒嬌,還精挑細選了兩塊炸雞,推到浩飛面前,「你看,是你最愛吃的腿肉喔!」 她的溫柔,瓦解了浩飛的堅持。他翻白眼、做鬼臉,一付「我投降了!」的表情,終於拿起炸雞,跟著啃,嘴裡喃喃地說:「吃完妳要陪我要出去散步,才能幫助消化!」餐桌上嘻嘻哈哈的兩個人,讓幸福在嬉嬉鬧鬧之間深植心田。 換個腳本演出,如果面對棠妮的熱心邀約,浩飛堅持一口都不吃,或邊吃邊念,兩個人心底都不痛快。好好的一頓「炸雞分享餐」,就會毀在互不相讓的僵局裡。 試著想想看,在不是過度違反自我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為了心愛的人,做一件你原本不是那麼想做、但你知道對方必定會很開心的事,你會因此而感到為難、甚至痛苦嗎?你是否擔心,勉強自己去做,可能有後遺症?例如:過度討好他、或委屈了自己?你真的能忍受嗎?如何把忍受變成享受呢? 答案是:因為甘願,所以享受。 那些需要用到「忍受」才能承擔的事,都是因為我們的內心不夠甘願。只要自己心甘情願,就不會覺得被別人勉強。即使,正在做的事並非對自己最有利益的;但是,想到它可以讓別人快樂,就不再吝惜付出了。而這樣的付出,到最後還是會讓自己真正感到快樂。 B ...看全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