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作者:菲利浦.戴爾夫.布羅頓 页数:3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產官學界好評推薦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吳淡如(作家.主持人) 吳睿穎(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 孫憶明(哈佛MBA校友.澔奇數位科技總經理) 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臺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張振亞(哈佛MBA校友.臺灣嬌生公司總經理) 邱文仁(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 湯明哲(臺大財務副校長) 楊建民(政大資管系教授兼EMBA執行長) 葉匡時(行政院研考會副主委.前中山大學EMBA執行長) 陳鴻基(臺大EMBA執行長) 蔡明田(成大企管系教授兼EMBA執行長) 商學院學生笑中帶淚的必讀作品 一本價值臺幣六百萬的哈佛商學院生存手冊 百年哈佛商學院,學費要價臺幣六百萬,也是全球商界最具影響力的教育機構。領導力、決策力、企業倫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等,被認為是哈佛商學院的成功祕密。哈佛MBA,是人生的天堂口,還是不快樂的工廠?誰可以擠進窄門,邁向頂尖之路? 給是MBA以及不是MBA的讀者 三十一歲那年,我放棄原來的工作,去念哈佛MBA。 人們念MBA的理由各有不同,不過大概可以分為兩種:前者清楚知道自己接下來要走什麼路、要做哪種工作,而後者則不那麼清楚。後者雖然知道自己想要改變,但卻不清楚是什麼樣的改變。我就是第二種人。 --作者/菲利浦.戴爾夫.布羅頓 揭開名校面紗,第一手見證哈佛教育商業菁英的方式。 金融海嘯讓華爾街灰頭土臉,過去人人欽羨的MBA被譏笑為「準備吃苦吧」(more bitterness ahead),然而也因為金融海嘯失業潮,讓更多人回去讀MBA,認為MBA可以增加就業價值。到底MBA在念什麼?進名校如哈佛商學院,就是拿到金鑰匙嗎?依據調查,《財星》五百大企業,有兩成執行長畢業自哈佛商學院,這家百年老店,每年有九百個新生懷抱著成功致富的夢想入學報到。 哈佛商學院出過最有智慧的企業家,如政商得意的紐約市長彭博,也有最狡詐的騙徒,如安隆執行長斯基林,虧空公司四百億美元,如今遭判刑二十四年又四個月,然而最頂尖的投資銀行與證券商每年還是急著把明日之星往這裡送,要學習哈佛商學院的成功祕密。 作者原為英國倫敦《每日電訊報》記者,因羨慕富豪生活,辭職進入哈佛商學院就讀,MBA教育的種種震撼讓他大開眼界,兩年下來作者至少做過五百個案例研究;另外作者也提到哈佛不為人知的一面,像是飲酒作樂,作PowerPoint的偏執,許多壓力過大的學生甚至罹患了憂鬱症,深刻描繪邁向頂尖之路的人生抉擇。
作者简介
菲利浦.戴爾夫.布羅頓 Philip Delves Broughton 出生於孟加拉,之後成長於英國,布羅頓於一九九四年畢業於牛津大學新學院,二○○六年取得哈佛商學院MBA學位。一九九八至二○○四年間,布羅頓先後擔任倫敦《每日電訊報》紐約及巴黎辦事處主任,曾在南北美洲、歐洲與非洲等地採訪,他主筆的九一一特別報導,獲得英國新聞獎(British Press Award)。與妻兒現居於紐約。黃亭睿 台大外文系,美國加州蒙特利國際研究學院會議口譯碩士,目前任大學講師,譯有《獵熊記》(時報出版)。楊詩韻 美國加州蒙特利國際研究學院會議口筆譯碩士,專長影片字幕、文件翻譯,譯有《獵熊記》(時報出版)。
书籍目录
推薦序一場可帶走的盛宴 孫憶明哈佛MBA經驗的投資報酬率 張振亞聯合推薦 吳淡如/楊建明/陳鴻基推薦序前言第一章 一起來變笨第二章 重新來過第三章 與眾不同之地第四章 如履薄冰第五章 我是誰第六章 成形、衝突、規範、表現第七章 從BETA開始第八章 風險大師第九章 不安的高材生第十章 衛道人士第十一章 極致槓桿第十二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十三章 目標要遠大第十四章 看著孩子長大第十五章 畢業第十六章 不快樂的工廠後記致謝
章节摘录
[申請-成為哈佛人] 我在二○○四到○六年間就讀於哈佛商學院,當時校友包括美國總統、財政部長、世界銀行總裁、紐約市長、更別提奇異(General Electric)、高盛(Goldman Sachs)、寶鹼(Procter & Gamble)等公司的執行長了。《財星》(Fortune)雜誌前五百大企業當中最高的前三項職位,有兩成是哈佛MBA擔綱;近來相當熱門的私募基金以及避險基金,幾乎都是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主導,當這些校友返校時,總受到英雄式的歡迎。能夠加入影響力如此強大的大家庭,令人既膽戰心驚又興奮不已。 有兩個原因讓我渴望念哈佛商學院,第一,我必須承認是受學校名氣的影響。不只在美國,哈佛在全世界都頗負盛名,它是美國最遠近馳名的大學。第二,我喜歡哈佛商學院提供的教學內容。雖然MBA課程大同小異,但重點跟專長仍舊有所不同。頂尖MBA中,史丹佛(Stanford University)以培養矽谷創業家而著稱,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凱洛格管理學院(Kellogg)的強項則是行銷。賓大(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華頓學院(Wharton)專攻金融業,培養出許多華爾街鉅子,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也同樣與紐約淵源較深。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史隆商學院(Sloan School)則是為想創業的工程師和科學家量身打造,而哈佛商學院旨在培養管理通才。 我用二○○三年的聖誕假期填寫了四家商學院的申請文件:哈佛、西北、史丹佛、跟柏克萊(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MBA申請文件有三類問題:為什麼要念MBA?為什麼申請我們學校?你的人生經歷中有哪些歷練讓你相信值得花時間念我們學校的MBA,同樣地,你的歷練夠吸引我們學校錄取你嗎? 我錄取不久後便收到一本學生會編撰的《哈佛商學院生存手冊:二○○六級》(The HBS Surviral Guide, Class of 2006)。午餐時間我走到杜樂麗花園(Tuileries)找了張長凳坐下翻閱這本書,「歡迎加入哈佛商學院,這個多元的社群裡充滿了優秀的同學,他們勇於自我挑戰以及彼此切磋……你將經歷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入學-案例的震撼教育] 二○○四年八月,一個炎熱的傍晚,我首次踏上哈佛商學院的校園。十年來我首次過沒有上司、沒有職銜、也沒有月薪的生活。學校要大約兩百多名缺乏或完全沒有商學背景的學生提早來上分析課程(Analytics)。分析課程是官方名稱,學生們都管它叫數學營。 在註冊後,我拿到一個資料夾,裡面有第一周上課會用到的案例。我在網球場邊找了張長凳坐下,拿出很快就要面對的幾百個案例,從第一個開始看。我的第一個案例上面寫著: 在多年前,有一位名為寇博的公爵,他是封建制度下的地主,住在西歐的一個小地方。他居住的城堡在高高的山丘上,有許多耕農為他工作。 寇博公爵下令要伊凡跟費德烈兩名耕農分別耕種兩塊農地。公爵提供他們肥料和種子,但要他們去跟造犁的費雅朵租犁具。一年後,兩人種出的小麥數量不同,牛隻都長了一歲,而犁具的耗損程度各不相同。在伊凡跟費德烈離去後,公爵想:「兩個人成效都不錯,但哪一個的效益較高呢?」 學習小組成員們坐在一張藍色長桌旁,其中有兩位是退伍軍人,一位之前任職於紐約市長辦公室,一位臺灣來的管理顧問,還有一位緊張不安的金髮女郎,她剛離開一家位於波士頓的基金管理公司。很巧的是,紐約來的賈斯汀竟然是我妻子的同鄉。他們已經準備好筆記型電腦,準備開始幹活。我上哈佛前只用過Office的Word,從來沒用過Excel作表格或PowerPoint作簡報。 「答案是伊凡!」沒多久,我自告奮勇地說。大家頭看我。「伊凡比較出色!」 我隨即很快解釋一遍我的計算過程。 傑克說:「你忘了考慮牛隻的折價。」傑克過去是海軍陸戰隊隊員。 我回過頭繼續研究,過了一會兒,我回答:「應該是費德烈。」 「你有把伊凡犁具的全值(full value)算在銷貨成本(cost of goods sold)裡頭嗎?」傑克又問。打從這時候起,我決定閉嘴好了。 接下來的一個鐘頭,我腦海裡閃過一大堆混亂的數字。算出來的數字每一次都不同,一開始答案是伊凡比費德烈每一英畝多種出三分之二單位的穀物,然後再算一次,變成費德烈比伊凡每畝多種出六分之五單位的穀物。 * 哈佛商學院沿用法學院以案例教學的方式。上課通常都由冷點名 (cold call)開始,也就是由被老師點到的學生介紹前一天晚上所準備的案例,對學生來說,這可說是種折磨。 第一堂課的老師是大衛.霍金斯(David Hawkins)。他是一位身材魁梧的澳洲人,在五○年代曾經參加奧運游泳賽,現在仍有金髮海灘救生員的特徵。他停了一會兒後說:「你們知道嗎?會計真的很重要。現在,我們來看公爵這個案例。」他弓著背,緩步在教室前面來回走動,看起來就像名公爵。「要辨別這些辛苦的農夫誰比較出色,怎麼會這麼難呢?」老師跟我們解釋道:重點是透過這個例子讓我們體會到,就連看似簡單的會計分析也可以難上加難。在會計中,善用常識比死背規則更為重要。 本屆所有同學都在八月底的時候來到哈佛參加一周的基礎課程(Foundations),這一周的課程是必修課程的入門。基礎課程的最後一天,我們回到博登大禮堂聽魯貝克的演講跟投影片簡報。他秀出一張哈佛焦慮曲線圖,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壓力;線條開始時處於高點,學期開始後逐漸下滑,到了考試時又再次飆高,等到求職時期來臨時,這條壓力曲線會破表。下一張簡報代表的是我們應該花多少時間讀書。魯貝克告訴同學們,哈佛商學院的老師認為學生每周至少要花五十五.一個小時來念書,包括上課及花至少兩小時準備每一個案例。 對班上很多同學來說,一周工作五十五.一個小時根本就像在度假。他們之前通常一周要工作八十到一百小時,而且第一學年的課程對他們來說又很熟悉;不過我可不一樣。魯貝克說完後,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一次,一名MBA學生跟校方爭執,他一怒之下就大罵:「你們竟敢這樣對待我,我是客戶耶!該死!」「不,你不是客戶,你是我們的產品。」老師等到笑聲散去後說:「有時候你們是客戶,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像是我們的產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本迷人的書……讀完讓人覺得自己的商業知識,有商學院學生的水準。 ——波士頓環球報 在美國人心中,哈佛的特別地位本就很難解釋,這本好書更讓此迷思根深蒂固。 ——華爾街日報 所有想進商學院者的必讀之作……作為一家動見觀瞻的機構成員,筆筆一針見血。 ——舊金山紀事報 想申請哈佛商學院的人,可從此書瞭解哈佛的生活,尤其對案例學習與苦中作樂的課堂趣事有詳盡描寫。 ——經濟學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