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好天氣

出版时间:2008-10-20  出版社:時報  作者:青山七惠  译者:王蘊潔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老一少,二十歲的知壽和七十一歲的吟子共同生活的春夏秋冬。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青山七惠
今年24歲,1983年出生於日本崎玉縣熊谷市,畢業於築波大學圖書館情報專業,目前在東京新宿一家旅遊公司工作,2007年獲得芥川大獎當天下午還在公司上班,是個標準的白領女性。2005年9月,青山大學時期就以處女作《窗之燈》一舉摘下有「芥川獎搖籃」之稱的第42屆日本文藝獎,從此在日本文學界嶄露頭角。
2007年以《一個人的好天氣》獲得第136屆芥川獎。青山七惠是繼三年前綿矢麗莎(19歲)和金原瞳(20歲)雙雙刷新芥川獎的「最年輕紀錄」之後,該獎歷史上第三位年輕的女性得主。芥川獎評委石原慎太郎認為,《一個人的好天氣》凝縮了日本都會中人們普遍存在的孤獨,堪與村上龍的代表作《近似無限透明的藍》相媲美;而村上龍則盛讚作品語言的精妙與嚴密。在日本文壇,和青山七惠一樣,在23歲就得到文學獎的作家,有石原慎太郎和大江健三郎。
■譯者簡介
王蘊潔
喜歡閱讀,藉由閱讀日文著作,瞭解另一種文化。期許自己忠實扮演好文字媒介的角色,讓更多讀者貼近了解原味的日本。譯有《白色巨塔(中)》、《不沉的太陽(中、下)》、《龍眠》、《博士熱愛的算式》、《本格小說》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個人的好天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在心情很坏的情况下看了这本书,全书似乎没有连得上的故事情节或者有结局的场景,似乎这就是生活,永远这么没头没尾的,却在其中不停地无端时起时沉,以为跌入低谷了,却还有更深的在前方等着。
       似乎好久没有这么有闲情一口气看一本书,主角是一个很奇怪的女孩子,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不担心未来,不渴望明天,评论中说的是浮躁,但是在我看来是何等清闲,至少她能冠冕堂皇地说出自己偷别人的东西的目的并且享受其中。
       我多想我有个能让我戒掉如今痛苦的瘾,比如偷窃,比如自残再比如嗑药,怎样都行,就是不要让我这般正常的在这里,还要装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都不会发生。
       我想一个人,一个人静静地想想我的世界到底哪里出了差错,想想我还要不要继续这样去爱,还是沉浸在其中,一个人熬过?
       我不想去看心理医生,不想粗糙的专业分析和拙劣的言辞告诉我这些事错的,没有对与错,没有后悔,没有!
       脑子里一遍遍地想,她的格子衬衣,她笑起来眼睛眯起来像小猫咪,认真的时候会嘟着嘴不说话,她会在难过的时候要求我不准离开她半步,或者迅速到她身边,她会在做一会儿正事之后撒娇地扑进我怀里,而我也搂着她的头或者她的肩,似乎那是我的世界。
       每一次离开的不舍,每一次再次遇见的感动,怎么可能就那么轻易地说淡就淡呢?所有人都告诉我不可能了。包括她也是,似乎这个世界就该是你们说了算,为什么要求我的世界听从你们的规则,不觉得太霸道了吗?
       这个月五月初我便要出去了,一个人出去,没有好到别人不再提起她不再说我该找个人在一起之前我不会回来,我情愿生活的困苦告诉我真实而残忍地存在着,不愿意他们给我痛苦,告诉我的感情是假的,连失恋的资格都没有,我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这样侮辱我真切的感受和过去。
       给了我家的感觉的你,给了我爱的你,怎么就变了?一切都面目全非,我守着残碎的记忆,乞求你不要走,不要扔下我,未来我不希望你一个人,哪怕你早就已经打定主意要一个人走下去,我还是不会愿意让你一个人飘零,或者说哪怕飘零,请带上我,哪怕很多我不懂,但是至少我愿意在你身边。
       而这一些,现在看来多么多余,我带着被你们耻笑的感情和伤痕,没法原谅,我不准备忘掉,我会当做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等我可能会再次犯傻的时候再拿出来告诉自己,不要这样。
       请让我骄傲地一个人,一个人享受天晴或者下雨,或许我会变得更有担当更加勇敢。
  •     “我想告诉他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青山七惠(作者青山七惠是典型的日本“80后”新锐女作家,于1983年1月20日出生在日本埼玉县熊谷市,毕业于筑波大学图书馆信息专业,现任职于东京新宿的一家旅游公司,文学代表作有《一个人的好天气》、《窗灯》和《温柔的叹息》等。)
      
      我听着陈楚生的《一个人的好天气》,眼前摆着的是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奇怪的是,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小说,阐述的一个人的天气都不是太好。后来我才知道,据说是陈楚生有一次在飞机上看了青山七惠的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后有感而发,创作了同名歌曲。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想来一个人的天气好与坏常与别人有关。
      一个人的好天气,光是这个名字就隐隐散发着一股孤独而又倔强的味道。小说的主人公知寿是个单亲家庭的20岁的年轻女孩,她一个人在东京,和一个孤寡了大半辈子的70岁老太太吟子住在一起,自己打些零工赚钱养自己。女孩希望有一个长久的男伴侣,可是她遇到的两个男朋友最终都离她而去。“没有追我的人,净是离我而去的。”女孩忧伤的说。这个渴望被爱,却不停被爱远离的女孩的故事,让人有些隐隐的揪心。
      说实话,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生离死别,也没什么跌宕起伏的紧张情节,就是平平淡淡的开始,“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也在平平淡淡中结束,“电车载着我,飞速朝着有个人等着我的车站驶去”,平静地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在一年春夏秋冬的生活片段,但其中的有些语言读起来会令人惊一跳,仿佛是作者把你不欲与人说的心里话偷走了放进她的书,就连书中有些冗长的叙述似乎也有其内在的特殊意义。
      知寿渴望一个相知相爱的人,然对待感情是平淡的甚至是消极的态度,就像陈楚生唱的“反正有没有你都要呼吸”。当知寿经历了男友的离别,过着平淡得琐碎的生活时,对吟子说:“真想飞越几十年,赶上吟子的岁数。”我知道知寿虽拥有青春,但是孤独与虚无溢满了她的心,痛苦撕扯着她。
      反观吟子,她白天绣绣花,偶尔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和男性舞伴去跳跳舞,吃饭,过得惬意、有滋味。知寿在这样生活的老太太眼前感叹:在活到了这个岁数的人面前,恍惚觉得对方不会继续老化,只有自己朝着前方的苍老飞速的坠落下去。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知寿”,渴望着不需付出就会得到的感情,渴望独立却害怕独立,憧憬着世界的精彩却害怕世界的伤害。
      事实上,当我们离开温暖的子宫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自承担着经历这一世的遭遇,有些感觉也许最终只能是一种私人的细微感受,无法与人分担,冷暖自知。
      “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但,但,外面的世界不一定有多好,但也不要因为它不好而不敢走近它。青山七惠说:“我想告诉他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
      
  •     最近越来越喜欢文字简单的书,不再去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总觉得那些华丽丽的东西,太假,离现实太远。《一个人的好天气》,文笔很简单,故事性也不是很强。它只通过简简单单的一些日常生活描写,加上一些知寿的一些内心独白,以及知寿和吟子的一些对话,变构成了这本书的主体。
      
      知寿对生活,要求很简单,工作无需太好,打打零工即可;男朋友要求不高,愿意在一起陪伴就好。生活简简单单的过,她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妈妈询问了几次读大学的事,她也敷衍了事。工作不行,就换一个,每天打几份工,也无所谓。她似乎是没有很高的追求;或者说,她不知道该追求些什么。一辈子的时间,爱,恨,情,仇,她可能不想太去参与,只是平平淡淡就好。她总是把自己当做个小孩子,害怕外面世界,总觉得自己这样的孩子,会很快在社会中堕落。而吟子,总是云淡风轻的说,世界只有一个。
      
      知寿在妈妈去中国的时候,搬到吟子家住。一个21岁,一个71岁,50岁的年龄差距,这代沟够深的。吟子没有像大多说的71岁老太太那样,每天就吃饭散步,闲着无事晒晒太阳。吟子的心很年轻。她也会去参加跳舞活动,认识男朋友。每天不必想着家里清扫的多么干净,心情好,化个妆,约会,逛街;她甚至会再情人节那天去买巧克力送男朋友。哇,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老太太。这是一个懂生活,热爱自我的超级迷人老太。喜欢吟子,可能就是她的这种生活态度。71岁,不论怎样,在这个世界上都不会呆太久。就像知寿说的,干嘛气她呢,说不定哪会就要分离,不是她搬走,就是吟子死去。生老病死,总是不能控制的。既然所剩时日不多,就应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开心心的去享受生活。
      
      知寿,吟子,2个人相处的还不错。应该说这归功于吟子。她不会像一般老太,或者说不像吟子妈妈那样,管教知寿,限制她的自由。这在知寿看来,是莫大的欣慰。她之所以想离开家,离开妈妈,无非是想独立的自由生活,不想依赖任何人。吟子对她,并没有像长辈对待晚辈那样悉心照顾,反而像对等的两个朋友。知寿总是问吟子奇奇怪怪的问题,关于人生,关于生活;未知对于她,让她无所适从。而吟子呢,总是淡淡的回复她,而且很快转向别的话题;好像是根本没有把知寿的问题当做个事情。
      
      与老太生活一年,知寿总会长大一些。来年春天,是不是可以一个人享受着每天的好天气呢?期盼自己如此。
      
  •     喜欢书名字
      喜欢书的封面
      喜欢这样简单,干净的感觉
      
      很慢的书,
      缓慢的,
      却又不长
      有时候日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细腻,
      柔情,因为我接触的总是如此的他们,
      
      这本书很像一本自述,
      碎碎叨叨的,
      缓慢的让你有点看不下去,
      结局,似没结局,
      人生嘛,书嘛
      
      再怎么样,开始了就有结束
      再喜欢,有END
      再不喜欢,也会END
      不听别人说
      自己看,自己悟,自己想
      
      不过喜,不过悲,
      平平静静,
      修心,修炼,
      干净,清新,简单,自然
      不完美也完美,
      不喜欢那些精致的似流产线的东西
      like自己,like我的生活,like自己的一切,
      那是独一无二,是自己的。
  •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总倾向用短暂刺激和快餐文化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所以,市面上大多畅销的小说都是靠通俗爱情、性爱情欲和情节起伏来吸引读者。但我却觉得,那些小说会让人越看越烦躁,有些甚至读到一半就不想读下去了。《一个人的好天气》却恰恰相反,它是一本清淡的细节小说。有太多的人物和场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平静。而就是这种平静,让人感觉那么舒服。可能这就是优秀小说作品的真正魅力吧。
         小说中,作者(青山七惠[日])以春夏秋冬为时间线,以铁路和地铁站为空间轴,用简洁而又直接的文字,描写主人公知寿在东京的生活。春天,二十岁的知寿开始在七十多岁远房亲戚小呤家寄宿。正是在这樱花灿烂的季节,她失恋了。夏天,知寿开始在地铁站的一间小卖店打工,并重新坠入爱河。到了秋天,在满地鲜红的枫叶下,她再次失恋。为此,她辞了职。生活对她而言早已失去意义。冬天,在充满亲情的圣诞节中,她重新振作。这时的她发现,自己长大了,变成熟了。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并开始了新的生活。又到春天,她成为了正式员工,搬进了集体宿舍。她迈出了改变其人生的第一步,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享受着一个人的好天气。
         这只是个平凡小故事,但作者却能写出了许多不平凡。看这出作品,你会真正懂得“小说是用来表现,而非靠道理去说明的”这一道理。作者的视角很独特,心思很细腻,写得很平静。都是些非常平淡的语句,却能让我忘却所有,沉浸其中。可能是因为有同样的经历吧,文章没有任何矫情,却能让我痛到深处,与其产生共鸣。我真得不得不感叹,可能这就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平淡中见真情吧。写出来的文字很平实,却具有神韵与灵气。这种写作能力真是我望尘莫及的。
         我真得写不下去了,不知道怎么再去评价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缺乏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再写下去可能有损此书的价值。还是继续回味书中经典吧……
        
        [春天]:
         "实话跟你说吧,你去不去东京,关系到你以后靠打工养活自己还是去上大学的问题。我只能尽力而为。"
          "什么?干吗上大学……"  
         "这是条件哪。你要是去上大学,我可以资助你一些。"
          "我不想学习,于是干脆地回答:"那我打工养活自己。"
        
        [夏天]:
         "我好像把一辈子的恨都用光了。"
         "一辈子的恨是什么样的?"
          "我不会再恨什么了。"
         "怎么把它用光了的?"
         "忘喽。"
         "我想趁现在把空虚都用光,老了就不会再空虚了。"
         "知寿,可不能在年轻时都用光了,要是只留下愉快的事,上了年纪,就怕死了。"
         "会怕死吗?"
        "是啊,怕死呀。什么年龄的人都害怕难过和痛苦的。"
        我还没有打从心底里感到伤心或憎恨过什么,所以,也不知道伤心或憎恨会成为什么样的回忆。我只是茫然地觉得离这种体验还很遥远。
        可能的话,我还是愿意永远这么年轻,不经受世事磨难,静静地生活下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自认为自己是有受苦的精神准备的。我想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想尽量锻炼自己的肌肤,成为一个能够经受任何磨难的人。
        
        [秋天]:
         "可是一感觉没希望了,往往就真的变成那样了。怎么也控制不了自己,总爱那么想。"
        "不合常理才是人之常情啊。不合常理才是真正的自己啊。"
         "真羡慕你,吟子没有烦恼。因为痛苦的事都做完了,几十年前的事都忘了,所以每天都特别快乐。"
        我连头都钻进了被炉,吃起了冰激凌。吃着吃着眼泪流了出来。抹茶味是藤田最爱吃的,他绝对不吃香草或巧克力或草莓味的。吟子故意买来这种抹茶味的,真可气,她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啊。即便是吟子,早晚也得走吧,我在心里嘟哝着,同时又像承认了自己所想的,默默喊着可别走啊。现在的我只能向老人求助了,我可怜起自己来。
        我不可救药了。什么时候我才能不再是一个人啊。想到这儿,蓦地一惊。我不喜欢一个人?以前自己还觉得不喜欢独处太孩子气,感觉羞耻呢。
        
        [冬天]:
         我觉得自己永远也过不上正常的生活。得到了的东西又扔掉或被扔掉,想扔掉的东西总也扔不干净,我的人生全是由这些组成的。
        我想起了藤田,想起其他跟我好过的人,忽然不安起来。和其他人的缘分都那么不可靠。我好像做不到将其他人和自己紧紧地连结在一起。我也想尝试一个人生活。我希望能有一回,不是别人离开我,而是我离开别人。
        该离开这个家了。
        我真想切断一切联系,到一个没有人、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从头开始。不过,在那里又会建立起新的关系吧。等自己意识到时,一切又都结束了吧。不去思考什么意义,只是不断重复下去的话,就连人生也会结束。眼前这个小老太太又重复过多少回呢?
        "上年纪的人都这么想吗?年轻真有那么好吗?我每件事都要难过,悲观,太累了。我厌倦了。"
        "这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是拼命地伸出手想要什么,到了我这个岁数,想伸手要的越来越少了。"
          "舅姥姥,您觉得幸福吧?"
          "呵呵,知寿这么看?"
          "是啊。年轻人一点儿都不幸福。"
          "不过,也有过幸福的时候吧?"
          "没有。"
          "好好想想看。"
          "就算想起来,快乐也不会回来呀。"
          "不会的。坚持下去的话,会回来的。"
         我的工作是将净水器的宣传手册装进信封,一个一个地确认顾客名单。我边干边想象着以后会遇到的最坏的情况。大地震,大火灾,瓦斯泄漏。吟子死了。妈妈死了。没钱了。没衣服穿了。无家可归了。没有恋人、没有朋友、没有自己的房子。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心和身体,可就连这些也不能完全相信了。即便如此,也得自己一个人想办法活下去。
        
        [迎接春天]:
         这么说我也要正式成为OL了?也要成为一个每月按时缴纳居民税、年金和保险费的公民,堂堂正正地步入社会了?我以后也能像她那样吗?到了七十岁还爱打扮,住在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里,情人节去买巧克力。我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吗?
         "一个人生活,很不错的。"吟子一边往沙锅里摆放胡萝卜,一边说道,"趁着年轻,要离开家自己过。"
        我默默地听着。
        "要在年轻的时候吃些苦头啊。"
        走出大门的时候,我老是觉得忘了什么东西。现在既不用说"我走了",也不用说"我回来了",也难怪,和吟子一起住的时候也没说过。
        真的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这些了。
        晚上越来越觉得寂寞起来,实在忍受不了时,就想着给吟子写信。可是,每次都只写了"敬启者,荻野吟子女士",就写不下去了。我实在想不出像样的词句来,干脆在信纸的一角画上黑子和黄毛,心情才好一些。
        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我感觉自己已经不会再那样热烈地去爱了。不过,努力的话,感觉还是可以很接近那种感情。
        虽然不会有结果,虽然结局明摆着,但是不管怎么说,开始总是自由的。眼看快到春天了,多少有点不负责任,也可以原谅吧。
        从电车里面望去,那些景物就像布景般静止不动。对于在那里感受过的生活气息和手感,我已经没有了亲切感。我甚至想不起来在吟子家住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即使我走到站台上大喊一声"喂",这声音要传到那个院子里,也仿佛需要好几年。
         电车载着我,飞速朝有个人等着我的车站驶去。
      
  •     会看这本书是因为同学口中的非常好看。或许是因为我的功底还不够,无法完全欣赏它,所以我并没有觉得非常好看。我觉得这是一本较之我看过的书更贴近现实的小说。文中主人公的某些想法让我产生共鸣,我也曾想过要离开家里,想要独立的生活,想要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依赖父母,想要一个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人。但是与主人公所不同的是我都没能做到。一切只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念想,我还是在父母的期盼下好好学习,按照大部分人的轨迹行走。
  •     高中的时候看过这本书,离现在已经有三年左右。但是那种感觉还是氤氲在脑海中,很温暖,很随意,很舒服。。很喜欢那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想体验那种与陌生人同住,由最初的陌生到最后的相亲相爱,惺惺相惜,这是多么美好的过程。觉得这是一本值得品味的书。
  •     因为书名,而读了这本书,“一个人的好天气”,似乎有淡淡的花香飘来,沁人心脾。
      也许是年龄不过,阅历不够深,对有些事还是不能清楚的感同身受,读书,其实也是寻找一种共鸣吧,能产生共鸣的书也许才是真正适合你的好书。
      这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
  •     医院防城港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防城港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防城港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防城港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防城港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防城港医院开诊断证明医院防城港开病假条【ΩΩ:535982237】防城港医院开诊断证明
  •     我最近很喜欢看青山七惠的书,看完了《紫罗兰》,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一个人的好天气》。书里面平淡又带着思考的语调正是我喜欢的类型,让人内心平静,却又会淡淡地悲伤。一种很细腻的情感。最近我发现,这在很多日本文学里都存在,中国语言很美,但是更倾向于干净利落。日本文学则偏向于温柔绵长。当然不能以偏概全。
      说回小说,知寿,靠自己的知识来达到长寿。一个情感细腻敏感的人。对生活充满迷茫无奈。时常迷惘漫漫长路到底要如何走过呢。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很残酷。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很幸福。空虚和孤独是没有尽头的。
      小说最后写到,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我说不出来我的感受,五味杂陈。是不是知寿的生活就进入了正常的轨道呢?是不是这就属于她妈妈所说的“要好好生活”呢?
  •     这样的我们 这样的希望 这样的生活 生活往往并不都是从素净的白纸到被绚丽多彩的涂鸦盖住 也许它一直都会是张白纸 更多的时候 我们都像是杯平淡的白开水 被禁锢在容器之中 却会一直有着变成汽水摆脱空间束缚的渴望
  •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封面就充满小清新的气息啊,三层,淡绿,淡红,淡黄,依次向内,前封面的淡红色上面还写着:还有,知道了人会变得。
      我原来是不希望变的。
      那么,希望变的话,就不会变了吧。
      第三张的淡黄纸上写着:难道是我变了吗?字上面是一个歪着头的黑猫。
      黑猫,小清新的故事中一只黑猫好像是必须的,或性格慵懒,或与人有敌意。
      屋子里有很多猫的相片,都是曾经在那个屋子生活过最终却逝去的猫,吟子生活了那么多年,那些不同的,各种猫也就陪了她那么多年。(对猫爱不起来,如果是我,看在一排的猫的照片,肯定会OTL的)
      初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以为应该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妇女,独自生活,然后写下来的日常。啊,事实证明,我错了……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从一个女孩去东京和自己的舅奶奶一起生活开始的故事。
      因为看小说很容易将自己看做是故事之外的第三人,看着故事是怎样发展前进的,所以看得时候,也像是自己走进了那栋在我的脑海中,望着褐色平顶的房子,走过一个小草杂生的小院子的石径,踏上一个木板老旧的前廊,走进那栋房子。
      这也是一个平常又不平常的故事。知寿和吟子的生活。
      
      知寿一开始我不能理解的是她的那个小癖好,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随手顺走的习惯。我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喜欢过知寿啊,一直都是喜欢吟子的。吟子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和老爷爷去约会。我喜欢舅奶奶在花甲年纪依然有一颗年轻的心,那种在人间生活经历了几十年过后的平静和智慧让我喜欢。
      感情总是在日常平静的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知寿和吟子一开始的生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总是要经过磨合的。之后的一切小矛盾和小温馨就是很顺其自然得展开来的。诶,这句话怎么这么像男女恋爱啊……
      一开始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以一个人的好天气来命名。将近最后觉得作者才将这个缘由写出来,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从春天开始的故事,到冬天落场,一切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知寿和吟子一起度过了一年,最后分开,来年春天也一样的是分开的两人,如果不曾相识,也只是无比平常的一年。只是在那一年中,有很多事情都改变了啊。再一个就是和天气没有关系,却和人的心境有关系,无论发生怎样,自己的生活中也要要是好天气的啊。妈妈因为在中国交换,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人即将再婚,知寿不想去中国,也就是以后不会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了。因为自己的工作,也要搬离吟子住着的那个小屋了,这样的事情也是很难开口的啊。
      知寿决定不读大学,想要直接工作,一开始就只是很稀疏平常的打工,后来有了工作,知寿就是顺其自然,没有去刻意追求。
      知寿的感情故事我一直都没有太认真地关注过,觉得那是故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我心中占据最大分量的还是知寿和吟子的生活和友谊,对彼此的理解。
      最后知寿要离开的时候问吟子说:我这么下去行吗?
      吟子说:我可不知道啊。
      知寿:吟子,外面的世界很残酷吧。我这样的人会很快堕落的吧?
      吟子:世界不分内外的呀。这世界只有一个。
      所以说我喜欢吟子啊,她不会刻意解释太多,她就是活的干脆利落。
      
      知寿说,离开这里也和来这里的时候一样,没有真实的感觉。
      
  •     
      
      看惯了那种忧伤逆流成河的矫情书,再看这本,真是被每一丝不经意的精致所吸引到。
      
      嗯,首先还是自我反省一下,怎么说好的弄数据,结果又变成了看书。
      
      很喜欢有关于日本的一些因素,如樱花般色彩平淡,却又有掉落时布满全世界般的纷繁。很难说清楚自己内心对于日本元素的定位,只能说,有放弃不掉的向往。有时候觉得日本的女人真是全世界最精致的女人,生活成那个样子,已然就是一种不可达成的成功了。
      
      文章简单的结构,无非是春夏秋冬以及最后的迎接春天,不同季节里人不同的心境,虽然淡淡的,却也明显。一段失落的感情,另一个离知寿而去的爱人,生活里总会有很多无常,也许总是被抛弃,但是也只能尽可能的做好自己能够给的一切。年轻的时候那种不羁和傲态,以及慢慢一个人生活所赋予的淡定和关怀,读者也和知寿一起安静的成长着。一个人的生活是不可缺少的。
      
      不要想着年轻的时候把所有的空虚都用完,空虚是无穷尽的,愉快的事也要早点完成,不然老的时候会很害怕死去的。我们的一生,无不是奔向死亡的过程。
      
      就像知寿总是会去拿一些别人的东西作为收藏,其实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不停留的时光里,捞取一些可以作为留恋的人与记忆,小心的放在心中的盒子里,随着年岁渐长,盒子越来越多,“色彩也会慢慢淡去,就连气味也慢慢淡去”,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
      
      成长总是充满痛的,哪怕是这样平淡的叙述背后,也有浓烈的部分。在我看来浓烈是在平淡的背后,而并非对立面,每个人都是这样,每件事也都是如此。生活不停的四季轮转看起来像毫无改变,可是每一年樱花落下时,所依附的那颗灵魂,都是不一样的。
      
      就像知寿最终有一天,变成了自己所期望的,电车中有事可做的一员。
      
  •     头疼的看不下去专业书,随手拿起了这本书,没想到就这么看完了。可能是在主人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冷漠且敏感,喜欢孤单却害怕一个人,矛盾体。当然我没有拿别人东西的爱好,哈哈。
      书里面有句话这么说的,大家都喜欢开朗漂亮温柔的人,可她却不是开朗的人呢。这可能就是主人公让我向往的地方,做真实的自己。哎,我却为了讨人喜欢,戴上了热情开朗的面具。
      舅奶奶是我喜欢的性格,她才是真正自由的象征吧。可是年轻时依然因为家人不同意,未能与心爱的人一起。后来过着独居的生活,与猫为伴,没事和芳介爷爷约约会,亲戚们会以为她有点不正常,实际上好着呢。那又是真的好么,在正常人眼里,舅奶奶也算是晚景凄凉了吧。最后女主走的时候,舅奶奶哭了。
      独居的老人和人来人往的车站,对比鲜明,孤独和自由向来形影不离。
      看着来来去去的男朋友,我想女主会是下一个舅奶奶吧。
      题外话,这让我想起来天涯一个帖子,大意是觉得自己就要这么一个人过下去了,现在开始要存养老钱了。里面这种想法的人还挺多的。
      
  •     说实话,因为对日本文坛没什么了解,除了已经过世的著名作家,其他日本文学没读过几本。所以每次在书店的书架上看到这书都以为是个什么无聊的励志轻小说。直到在《知日书之国》杂志里面看到这本书得过芥川文学奖,才好奇想要拿来看看日本得奖小说长什么样子。
      
      虽然日本当代小说看得并不多,但已经对日本小说那种细腻白描的特性有心理准备。可是这本书对我的冲击力还是很大。开始时是百无聊赖地看。满脑子都在想“阿,这主人公绝对是抑郁症”“这作家太了解抑郁症患者的所思所想了”“阿,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阿,这样的生活太恐怖了,幸好有这本书给自己照镜子,等下看完我一定出去跑个3000米,赶紧振作起来,让生活紧实起来,绝对不能再这么松散下去了” “翘头发那里好像堺雅人演的那个什么《丈夫得了抑郁症》里面那个丈夫,果然主人公是抑郁症”等等。虽然觉得作者描写,比喻等等功力很强,但总觉得作者是在拿着这个题材炫技而已,仿佛在说“你看我这里这么写简直太好了,太贴切了,我真是太厉害了”。自己在强迫自己认真读完,那个过程有点像主人公的人生,虽然很无聊,但也不得不一直过下去。所以看这书的过程中有点觉得,自己竟然无聊到在看这本书,不是正在过主人公的生活么?这样的自怜心理一出现,本能地便想要赶快把书读完,好把这种情绪散掉。
      
      然后就这样一节一节地过,竟然在两个小时以后就看到了最后一节。不明所以的,眼前突然清晰了,脑中竟然随着主人公乘坐的电车的哐哐当当的节奏配出了音乐来,仿佛五观的感知力久违的打开了。相对于之前一直压抑的状态,好似被突然泼了一头的凉水,活过来了。我能听到了书中孩子的笑声,能感受到书中的阳光,闻得到书中电车的气味,甚至感觉到自己的座椅也跟着震动了起来,向前驶去,周围的景物也似书中描写的那样哗哗的从两边闪过。
      
      感叹,原来这种“无聊”的故事真是能让人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地被蒸透,不过也是真的要到最后一秒才能被烫得豁然开朗吧。
      
  •     “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整本书平淡如水,却处处渗透着青春的孤独、迷茫、挣扎、倦怠。最后知寿就这样继续生活下去了,作为一个OL和一个与已婚男士恋爱的女人。
      
      有人曾经形容青春似焰火,绚丽无双,逝去再难得。“Flames to dust. Lovers to friends. Why do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高中时候一段时间很喜欢这首歌。偶尔也喜欢晚上自己一个人听歌散步吹风看风景,常常念起那段高中时光,有很多努力、挣扎、思考和遗憾。
      
      所以我还是很感动的,在水一样平淡的文字里面,点滴的细节和语言,都不曾经历,但似曾相识。知寿有爱偷小东西的怪癖,吟子平静包容敏感而也有曾经“轰轰烈烈”的青春。不像其他书里能给你醍醐灌顶的至理名言,能让你享一场饕餮盛宴,它只是渗在皮肤里,有淡淡的刺痛,却捉摸不到。
      
      最终电车驶向某处,我其实不认同这是青春的正解。我欣赏有人孜孜不倦寻找新的刺激,不断发掘感官的快乐。虽然我很多时候是沉默的、烦闷的,甚至觉得自己都像是充满猫和霉菌气味的发蛀的桌椅。
      
      每个人都有过青春的刺痛,在经历的和经历过的,都或多或少有些满足、有些遗憾。我倒是欣赏Carpe Diem传达的意义:及时行乐,活在当下。
      
      或许有些事情,做了才知道它的意义。我需要行走,尽管我可能看不穿前路。
      
      Seize the day.
  •      花了3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不厚的小说,合上这本书还能在脑海中出现篱笆墙的挂着的皱衣服、站台的熙熙攘攘、地铁呼啸而过的画面等等。整部小说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没有什么味道但却离不开,因为这是生活原本的滋味。
       青山七惠很善于描写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中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反射,所以看下来你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共鸣,可能因为自己也是二十多岁的原因吧,不过其实还是觉得知寿太幼稚了些(笑)。有一段是在知寿和藤田分手后,知寿与吟子的对话,知寿想要飞越到吟子那个岁数,知寿说“我每件事都要难过,悲观,太累了。我厌倦了。” 吟子说“这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是拼命地伸出手想要什么,到了我这岁数想伸手要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是啊,生命就如此,年轻时被社会的浮华喧嚣所吸引,总是欲求不满,得到了却想要更多,一直恶心循环。到老了会发现其实许多事情没什么大不了。
       这本薄薄的小说它表面上是写女主角知寿离开妈妈到吟子家住宿的一段生活,其实反映出的是这个年龄阶段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与心境的矛盾——既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又希望能得到保护。这是只有二十几岁的人看了颇有体会的事呢。
       当知寿叹气道外面世界的残酷时,吟子说“世界不分内外的呀,这世界只有一个。” 顿时就觉得这句话很了不起,一种勘破的境界,绝了。也许现在还没法体味吟子所说的“回忆不在照片里。” 但我想生活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嘛,即便哀愁也要走下去,但尽量面带微笑才是。
  •     生活不尽如意,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很多非常简单的道理,却往往难以让我们把握。越简单的东西,反而越是幸福或越是讥讽。人生有时便是如此。
      
      看这本书时,是我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期,也许正如青山七惠所说,她只是为了给予年轻人勇于跨出那一步的勇气。本来把书下载到手机上没想过立刻去看它,反而是这种“不刻意”,让自己邂逅了这本书与当中的好天气。其实这也是这本书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是么。
      
      很多东西,并非你想得到你就能得到,就算你再努力,你也得不到,那时候你就要思索一下,是否你真的跨出了那一步——不怕痛不怕累,不怕纠结的那一步。
      
      能陪我们走到最后的只有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自己,把握可以给予自己正能量的关卡,如此,便可享受“一个人的好天气”。
  •     “就这样,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这是日本少女知寿的生活状态。小说描绘了日本都市的“飞特一族”在迷茫的人生之路上的成长历程。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单薄,生活的快节奏让人来不及顾虑繁杂琐碎的情感。书的开篇就给人一种疏离感,主人公仿佛是以一种旁观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生活。“看她那样儿也活不了多久,没准下星期就差不多了。记得当时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诸如此类的念头经常闪过这个年轻女孩的头脑。
         “飞特族”女孩知寿打着临工,搬出了自己家,和单身的老人吟子同住。她要寻求独立自主,却不愿投入全职工作,更不想承担社会、家庭责任。但在和吟子相处的过程中,知寿渐渐了解了吟子,懂得了与年长的亲人如何相处。这也是作者想要通过小说来达到的目的——帮助年轻人“迈出一步”。 “即使故事不那么华丽,只要好好地写出普通人按他特有的方式活着,也能成为小说”作者青山七惠这样说。
        一个20岁的妙龄少女,和一个70多岁的“小老太太”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两个人看着对方,都仿佛是看到了另一个时期的自己。少女知寿看着吟子的白发和皱纹,想象着自己一瞬间苍老,像自己的70岁的房东太太一样,经历过爱与恨,然后遗忘麻木,在70岁的高龄谈一场恋爱,一个老人在情人节去买玫瑰花和巧克力。她会经常问吟子:“一辈子的恨是什么样的?”而白发的老人则会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回答:“不会再恨了。”这让知寿既羡慕又恐惧,自认为离那种体验很远,又觉得离自己越来越近。而70岁的老人,看着年轻有朝气的知寿,也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一个会因为失恋而哭泣、憎恨这个世界的吟子。这种奇妙的感受,在这对老人和少女的搭配之间逐渐蔓延,产生了一种超越了辈分的感情。她们又像亲人,又像朋友,甚至还有姐妹之间才存在的惺惺相惜。
         年轻的时候,会害怕寂寞,害怕衰老,害怕失败。等到老了才会发现,那些只不过是生命中曾经记住的、只在回忆里存在影子的点点滴滴。而苍老的生命,也可以在年老的时光中去肆无忌惮的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如70岁还在恋爱的吟子。一个人,在迷茫中探寻,好像置身迷雾森林,而当他逐渐成长,抓住了生活的步伐,就好像阳光驱散了雾霭,迎来了美好的天气。
  •     对日本的小说我读得不多,特别是女作家的作品,一直觉得这么细腻的文字更适合女生去读。之前看过山本文绪的《涡虫》,还是阿信推荐的,我个人并非特别喜欢,我觉得山本文绪小说的治愈效果是来自于共鸣,所以如果经历尚浅,大概会被她的“负能量”吓退。
      
      青山七惠的文字则给我很不一样的感觉,她更像是一位20出头的邻居女孩,虽然是琐琐碎碎的生活片段,但有一种很清新很平淡的感觉,读起来挺舒服的。我一直比较喜欢日本的小说也是这个原因,读起来很流畅,大概是语言上的隔阂没有西方的那么明显。
      
      小说的记录了一个女生知寿所经历的一年。母亲出国,她一个人搬到到陌生的城市——东京的舅姥姥家,而这个家只有她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独自的生活。人到晚年,孤苦伶仃,但她的心态却是平和乐观的,也正是她默默的影响着知寿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春去春又来,”季节啦、身体啦,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总是在变“,其实人的心态也在变。知寿一开始只是到处打着零工的,误闯误撞的小女生,最后终于安定了下来。
      
      20几岁的年纪,正是内心世界与外面的世界矛盾的时期,害怕走出外面的世界,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担忧,“外面的世界很残酷吧。我这样的人会很快堕落的吧?“,渴望有人能够一直陪伴自己,但又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吟子的一句”世界不分内外的呀。这个世界只有一个。“让人顿悟,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不管你走到哪儿都没办法逃掉的,何不主动的去接纳它呢?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啊。
      
      对于一个生命差不多可以看到头了的老人,孤独生活,但拥有珍视的爱情,而知寿在爱情面前就显得很“随意”了。大概也是青山七惠故意淡化了,知寿的两段爱情,分手,恋爱,都没有大起大落,让人大哭大笑的片段,好像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也留不住,就随他去吧,平平淡淡的继续着她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也常常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图书馆……人终极是独立的个体,两片肉贴得再近也无法融为一体。世界很大,但也很小,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因为我们也身处于世界之中。不管工作、生活、恋爱中有多少不如意,生活还要继续着,只要肯往前继续行走,就算只是怯生生的去试探它的样貌,也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春去春又来,一年过去了,知寿也终于安定了下来,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生活可能变化不会很大,但她终于肯迈出这一步。“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青山七惠的文笔非常的平静恬淡,有一股很清新的治愈力量。
  •     两天的地铁时光看完了这本口袋书,一点不愧对于“清淡的细节小说”这句评价。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细节却扣人心弦。
      知寿会让我觉得人活着还有另一种可能,即便是打零工,寄人篱下,分手她都可以如此云淡风清。这不是冷血,而让我觉得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随遇而安,因为对生活无所畏惧。我喜欢这种慵懒淡然状态。
      吟子70岁拥有孤独、爱情于一身。她可以一个人独居,也可以追逐黄昏恋。不排斥,爱情来了就接受它。对于生活她从不糊涂。世界当然不分里外,世界就在我们脚下。
  •      典型的日本小说,不时的透露着压抑的气息,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那个国度的人很大一部分文字都是这种压抑的气息。书的前面大部分,我都没有看出好天气的样子,还一度怀疑的看看书脊,确定一下这个名字。时不时传出的压抑情绪让我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我现在敏感脆弱的情绪。
      
       直到后面,直到藤田的离开,直到知寿妈妈要再婚,直到知寿要离开吟子搬家,我的小说也读到了尾声,渐渐地开始有不舍,就好像去别人的生活里走过一遭,然后擦肩而过彼此成为过客。
      
       小说的后面部分,渐渐向上起来,一个人自己生活,离开所有的依赖,也可以由好天气。
      
       主人公知寿,不学习希望通过打工来让自己独立的小姑娘,有着20岁的叛逆和乖张。看完整本书,突然发现,这个人物塑造的很贴近现实,就好像是活生生的我们,希望独立,但又害怕失去依赖,羡慕别人的快乐和生活,这里面有好多人的影子。只是觉得知寿缺乏自信,如果在感情里,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义为弱者,不去争取,那就只能失败了吧。
      
       吟子,原来她什么都知道,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生活,一个慈祥的老奶奶。最震撼的一句话【世界是不分内外的呀,世界只有一个】就是因为这句话而对这部小说好感倍增。随着经历的增加,愈发的觉得外面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反馈,我对待所有人的态度以及我认为所有人对我的态度,都是内在的映射。因为这句话,因为知寿和吟子之间的感情,因为书的结尾在迎接春天,我开始喜欢这本书了,果然坚持读下去是有惊喜的。
  •     很平淡的一本小说...讲了一年的所见所闻,,给我的感悟就是..人生还是要向前看的,幸福还是要自己争取的. 人虽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经常是孤独的.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习惯罢了..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喜欢孤独寂寞不是吗... 想到了黎明在堕落天使中对莫文蔚说的一句话..我没说过爱你..我只是想找个伴..陪我一起寂寞....一个人孤独久了并且习惯孤独..也会寂寞的..也想找个伴.....
  •     不知道怎么会如此一气呵成读完整本书,就像一个邻家姐姐在说她的生活,她的爱情,她的故事。在地铁站台上和一个小伙子恋爱,同屋的小老太太和一个老头子的恋爱。每个人的相遇,离开,不需要刻意纪念,只是恰好经历。一个人的好天气,我记得女孩搬走后那座轰轰的地铁,还有地铁旁那座她曾经寄居的小屋子,那里有她的记忆和记忆中的小温暖、小感动还有一段叫做爱情的影子。一个人的好天气里,有一段美丽的小记忆,本身也是一种小美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