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菊的人生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23日  出版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吉本芭娜娜—著,奈良美智—绘  译者:張秋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奈良美智圖片和芭娜娜文字的合作絕響!本書收錄奈良美智彩圖十餘幅。奈良和芭娜娜的合作始於《無情/厄運》一書,另外兩書為《阿根廷婆婆》及本書《雛菊的人生》。短期內兩人不會再有類似的圖文合作,本書是讀者收藏兩人合作作品最後的珍貴機會。親近的人們紛紛離去,人生的哀衿莫甚於此……雛菊生來就沒有父親,幼時又遭逢母親車禍離世,她之所以能夠繼續活著,是因為擁有摯友大理。對二十五歲的雛菊而言,她和大理過往的回憶仍然鮮明地在腦海中……。一則訴說悲哀而溫暖的人生的故事。吉本芭娜娜和奈良美智合作下誕生比夢境更感傷的名作。

作者简介

吉本芭娜娜
1964 年生,東京人,日本大學藝術學文藝科畢業。 1964年生,东京人,日本大学艺术学文艺科毕业。 本名吉本真秀子,1987 年以《我愛廚房》一文獲第六屆「海燕」新人文學賞,陸續又獲「泉鏡花」、「山本周五郎」等大獎。本名吉本真秀子,1987年以《我爱厨房》一文获第六届「海燕」新人文学赏,陆续又获「泉镜花」、「山本周五郎」等大奖。 1989 年崛起後,迅即成為日本當代暢銷作家,著有《廚房》、《泡沬/聖域》、《甘露》、《哀愁的預感》、《蜥蜴》、《白河夜船》、《蜜月旅行》、《無情/厄運》、《身體都知道》、《N‧P》、《不倫與南美》、《柬鳥》、《王國vol.1 仙女座高台》、《虹》、《羽衣》、《阿根廷婆婆》、《盡頭的回憶》、《王國vol.2 悲痛、失去事物的影子,以及魔法》、《王國vol.3 祕密的花園》、《原來如此的對話》(和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對談)等。 1989年崛起后,迅即成为日本当代畅销作家,着有《厨房》、《泡沬/圣域》、《甘露》、《哀愁的预感》、《蜥蜴》、《白河夜船》、《蜜月旅行》、《无情/厄运》、《身体都知道》、《N‧P》、《不伦与南美》、《柬鸟》、《王国vol.1仙女座高台》、《虹》、《羽衣》、《阿根廷婆婆》 、《尽头的回忆》、《王国vol.2悲痛、失去事物的影子,以及魔法》、《王国vol.3秘密的花园》、《原来如此的对话》(和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对谈)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雛菊的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翻开书本,是被简单的插图吸引的。简单却色彩鲜明的一幅幅图画,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简单温暖的小故事。
      书的每一页文字都不多,配个简单的图,读起来不会太累。文字很简单,很流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累赘的语言,却讲述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雏菊和达利雅,一对儿时的好朋友;即使年少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却做着一样的事情-什锦炒面。互相思念着彼此,在梦里相见,回忆过去儿时的光景。记得达利雅说:即使是世界末日,只要我能吃到什锦炒面就好“。儿时,什锦炒面带给她的,是一生难忘的滋味。和雏菊,两个人每天晃晃悠悠,吃着什锦炒面,睡在同一张床上,在一片森林里散步,一起讲述生活故事。没有什么比这样纯粹的陪伴更让人难忘了。可是,在他们最美好,刚开始谈恋爱的年纪,达利雅却因交通事故身亡。雏菊收到达利雅的照片,不自觉的就陷入了自己之前的梦境。她是有预感的。她曾梦到过达利雅死去时的那个屋子。海边,悬崖峭壁,走廊的房子,白床单,硬床板。她曾梦到过!
      还有哪个扭伤了脖子的人,无论怎样,他总是因为脖子出事故。或许这不是一个意外,是冥冥之中早就安排好的。就像雏菊说的,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不住的呻吟,床边是愁眉苦脸的亲人。啊,想想是多么可怕。如果可以,我宁愿在自己无能照顾自己的时候,用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雏菊,没有父亲,母亲很早死去,不喜欢寄人篱下,喜欢做什锦炒面。。她所有的这些情节以及感觉,让自己似曾相识。
      我和她一样,有一颗简单自由的心。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默默地喜欢一个人。。。
      感谢雏菊!
      
      
      
  •     觉得说书里面 最喜欢的就是雏菊的感情,纯真。 一想到,书中说的,“那只竖笛一直放在枕边,一想到只要吹响它,那个性情温和的好朋友就会在黑暗中跑过来,我就能挨过那寂寞的长夜。”我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上学每天上学,我想到的是那些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的好朋友,还有那个高三的时候深夜电话愿意和我一起痛哭的那个最爱的菇凉,
  •     算是截然分开的两端,摘抄部分仅仅是动人的地方,回忆是完全由于开了这个书而引起的。半夜整理旧日记当中的一些读书笔记,原先有写了,很多人都看过了,放这儿,是存起来方便,没有别的意思。
      
      雏菊人生
      
      【日】 吉本芭娜娜 奈良美智/画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4
      
      常常有这样的时候,无论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一旦融入过于平淡的日常生活,也会觉得无足轻重,甚至懒得去多想。比如,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随意地用扑克牌算卦,几次总是出现同一张牌;或者散步的时候,接连三次看到破碎的镜子。大概就属于这样的情形吧。P1
      
      达丽亚还是童年时的样子,晒得黑黑的,脸上挂着笑,脚下踢着枯叶猛跑过来。一看到那个身影,我的心中就充满一种幸福感。P8
      
      “姨妈,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经常做的梦,突然间不做了,心里会感到很不安。”P15
      
      天空阴沉沉的,暗灰色的云在天空中无边无际地蔓延开去。P16
      
      一直到做了这个梦,梦里让我品味了再也回不到从前那个地方的感觉,我才知道,在我的内心深处竟然有着如此强烈的对于人们那种日常生活的渴望。P24
      
      茂盛浓密的树冠遮天蔽日,阳光从树叶的空隙照到长椅上,随着风晃来晃去,有时甚至晃得有点令人厌烦。P31
      
      ……当分别来临的时候,想起来的好像都是些快乐的事情。记忆总是被一种独特的光温暖着。我想,当我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带去的,不是我的肉体,也不是我的存款,而是这些温暖的回忆吧。P39
      
      我们见过,当小仓鼠被放进一个笼子里后,它会把报纸啊,棉花啊之类的东西扯碎,极其迅速地在自己的周围做起一个窝来。我后来才想明白,那个女孩堆积那么多的东西,原来道理是一样的。P42
      
      从那种疼痛中所感受到的爱,令我永远无法忘记。P69
      
      我发现,所谓生活,其实就是使用东西。P98
      
      当人们知道我既不记得父亲的模样,又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妈妈时,总是会说,真可怜啊。表情中透露着死这件事本身是那么稀奇少见的意味。但是,如果说遭遇灾难是比较罕见的话,那么死本身其实并不稀奇。P116
      
      小时候,我和邻居家的贵美子真的曾经用竖笛互相召唤过。吹的曲子是《起锚》,每当我在窗边吹起这支曲子,贵美子马上就会从林荫对面的窗户里探出一张笑脸来。那情景是那么的幸福,至今仍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P155
      
      -------------------------以上摘抄,以下关于死的记忆
      
      最早对死有的印象实在太模糊了,那时还住在周王庙镇塘河边的旧宅里,木头做的老房子,门前的大石板铺成的白场,出门沿河要经过酒铺,粮油铺,馄饨铺和王珠华妈妈开得裁缝店,庙桥头上摆满了小摊子,一家专门卖酱的,那里的腐乳做得很好味,也有炒货摊等等。过了桥往南走一点就是小学……可能还在学前班吧,我的阿太死了。她是杭州人,一口的杭州话。家里的米缸就放在阿太的床脚边,有次我玩米,撒了一些出来,阿太拿着扫把追着我跑,喊着:“小聚桑,小聚桑……”(小畜生的意思)
      
      我调皮的夺过她手里的扫把,反而去拍她的屁股。
      
      有关她的记忆还有她喜欢烧完咸菜,用筷子在中间挖一个洞。还有就是她走失过两次。一次也是我做了什么捣蛋的事,她凶了我,我就觉得没意思跑开去玩别的。她以为我走丢了,就出门去找我,结果自己走失了,爸爸妈妈急得不得了,最后还是上了广播才找回来的。
      
      有一天,她死了。家里很多人,大家都穿着白麻,我也是,但是我好像要带着红麻的帽子,别人都是白麻的帽子。为此我并没有很伤心的感觉,反而有些开心我的帽子跟别人不一样。直到后面很长时间家里再没有阿太了,我才会偶尔想起她来。
      
      后来我的外公也过世了。外公据妈妈说是个很好的人,可惜我对他的印象比对阿太还要模糊,有关他的事情都是妈妈转述的。更亲近的是外婆。真正让我感受到死是一件多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的也是外婆。
      
      外婆对我各种好,对妈妈也是。因为奶奶一直没有祝福过爸爸妈妈,所以小时候最亲近的就是外婆。她爱唱越剧,喜欢自己编些调调哼唱,她的床上很宽大,堆满了杂物衣物,枕头边是一个旧的半导体,隔一段时间外婆就要走半个多小时来庙桥头一家钟表铺子修她的半导体。枕头下是一些吃的,有柿饼和酥饼是我最爱的。小时候我很爱睡外婆的床,因为半夜有点心吃。为此外婆过世后妈妈还说过好几回,外婆的床那么邋遢,你小时候怎么就总爱睡那儿……【一边说一边眼圈红】
      
      就这样,又是某一天,我在教室里听着什么课,突然妈妈出现在教室门口,我很诧异,妈妈从不来学校,她急急地向我走来,拉着我,又把我书包往外拿,我当时一惊,怕妈妈回去要打我,因为抽屉里全是吃零食的铁证。妈妈看都没有看一眼,我才发现她根本没有注意这些,送了一口气跟着往外走,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她一言不发。我隐隐地觉察出不同寻常,其实外婆已经病了好久了,只不过近几个月从医院的病房移回到家中休养罢了。
      
      “妈妈,外婆……”
      
      “外婆走了……”妈妈的声音那么嘶哑和哽咽。我突然很悲伤,好像终于体会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忍不住大哭起来,简直不能想象从此外婆要像阿太一样从家里消失,一年,两年,三年……很多年,永远的不会再出现了。外婆她躺在床上,然后还是很多人,很多麻衣,表哥们带着红色的帽子,我也想要,我不是嫡孙,所以没有,可是我那么想要有点特别的东西来表示外婆和我之见有着某种妈妈也不能参与的亲密关系啊。
      
      以后很多年,我都会在拜年时候,偷偷溜去外婆坟前,默默站一会。过年是喜庆和休息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在田里,满眼都是光秃秃的桑条枝,坟上一丛万年青,偶尔飞过的麻雀,再没有其他的东西。
      
      再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什么人去世,只有姨夫死于肺癌,还有舅爷爷老了。
      
      直到高中时候,某一天范老大沉重地走进教室,告诉我们,班长刚才在校门口不远的十字路口被一辆电瓶三轮车撞了,到医院就已经脑死亡了。这个班长是一个很要强很爱学习的人,平时在班上人缘一般,甚至那么巧,不久的月考,他还去跟能能要分数,能能在闲暇的时候还跟我讲起过他,我不确定自己说了什么,但一定不是好印象的话吧。一时间很内疚,很别扭。我有点痛恨自己为什么要不喜欢这个班长,为什么要觉得他人怪怪的,为什么不宽容一些呢。我再也见不到他,也不会偶尔跟他争执两句。因为没有机会了。
      
      周末的时候,几个老师,我也去了殡仪馆,看着苍白的脸,笔直严肃的躺在那里,拿着花的手就忍不住微微发抖,就这样在高考前结束了人生么,他成绩那么好,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小孩,他就这样离开了。很快,我们都高三下了,很快在炎热的六月结束了一场大考验,散伙饭的时候,妈妈心急地要接我回家,吃了一半就跟妈妈回家了,宿舍的东西也是草草收拾。连告别也没好好说,就这样结束了。后来也只有偶尔才会想起有这样一个过世了的同学。
      
      现在我二十好几了,以前的好朋友自然还是那么好,不论在那里,只要想到,就会温暖。以前,初中的时候恨不能从此脱离父母的管教,现在却时时感到他们以一种加速度在衰老,我忍不住要想到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一天,它到底在哪儿。我害怕它的来临。他们有些身体不舒服,都会很紧张,怕他们受病痛折磨,担心他们忧心我的未来。
      
      然而,这些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终点。
      
  •     整个故事读完,我最喜欢有关酒瓶兰的一切描述:
      原文开始————
      
      在我房间的窗台上,放着一盆妈妈精心养育的酒瓶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酒瓶兰的叶子有些发黄干枯,随便接了些水倒在花盆里,花盆里顷刻响起了泥土吸收水分时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响声。不知怎么,我在那一刻一下子陷入了妈妈去世后最最黑暗的境地,我悲痛地无法自拔,一下子扑倒在床上,号啕大哭。
      因为再也没有妈妈那双白皙的手来养育,所以酒瓶兰那生机勃勃的叶子才会变得枯黄。在那一瞬,我终于明白,无论时间怎样流逝,无论我怎样装着不去注意那盆酒瓶兰,无论我怎样等待那双浇花的手出现,妈妈都不会再回来了。
      第二天早上,我红肿着双眼,把那些枯黄的叶子剪下来,酒瓶兰的形状一下子变得丑陋不堪,这是妈妈活着的时候绝对不可想象的。但是它却活着,和我一样。植物是毫无悲悯之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总是能够优雅从容地用自己的生命彰示时间的推移。受其启发,我在那一刻仿佛懂得了怎样去适应未来的生活。在没有妈妈的世界,就像那株酒瓶兰一样,默默地活下去,等待水的浇灌。
      那时候,我和达利亚的友谊也迎来了黄金期。
      
      原文结束。
      
      这段关于植物的描述,是我一瞬间改变的见证,我一直坚信,人的改变在于一个很平凡的事物的触动,而酒瓶兰于雏菊就是那蜕变的开始;量变的结束同时又引起了质变的开始。
      
      
  •     虽然黑暗,但不沉重;虽然温暖,但不热切;虽然平淡,但不平凡。
      人生、亲情、友情、爱情都稍有渗透,却并没有大费笔墨来描写这些身外的事情。感觉更多的是主人公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对白,收获的是心灵层次上的共鸣与颠颤。
      就是这样子的一个故事。
      
      很喜欢,可以当做睡前故事书来看,唔,突然好想吃炒面。
  •     文/来颖燕 发表于2011.7.22《解放日报》
      这是一本读起来哀伤却温暖的小书。《雏菊人生》讲述了一个以花为名的女孩子雏菊比梦境更感伤的人生故事——雏菊生来就没有父亲,幼时又遭逢母亲车祸离世,她之所以能够继续活着,是因为拥有挚友达丽亚。与雏菊有着同样孤独感的达丽亚,和雏菊年幼时成为好朋友,从此彼此守护,长大后虽然远隔天涯,却仍彼此感应。生活也好,人生也罢,在雏菊的梦境深处,达丽亚的气息和身影从未离开,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中久未联络的达丽亚的死,雏菊也有着强烈的意念感知。
      两个女孩子的奇迹感应,让人想起两生花。雏菊和达丽亚,人如其名,一人如盈盈在手的星星点点的小花,平凡但温柔,而一人却如花色浓烈的大理,热情又充满怪异的生命体验。但就是这两个性格相异的女孩子,在内心深处有着最不为人知的默契。即使之后天各一方的距离,即使害怕寂寞的雏菊身边始终有着亲友的围绕,她们几近奇幻的惺惺相惜,永远无人可以代替。
      生命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可言说,如果用心,你会发现遍布着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而整个世界或许只有一个人能懂你,更甚或,这个人并不需要在现实中存在。人的灵魂深处也许有着一个奇怪但永久的寄托,因为这个寄托的存在,现实世界的际遇不论多么不堪,都是可以继续活下去的,因为你始终相信有人会跟你分享这一切的悲喜情愁。雏菊和达丽亚就是两个在这个充满悲伤和温暖的世界上互为依存的个体,更或者达丽亚就是雏菊的另一个版本,从幼年起就长在了雏菊的心里,成为了她幻觉意念的一部分。
      于是觉得雏菊似乎是个始终无法将梦境与现实区分开来的人,但她的梦境也让我们领悟了人生——也许人生并没有那么多的特殊,即使痛失双亲的遭遇,在某个角落的某个人一定也能感同身受。想到这些,再多的遭遇,快乐的,痛苦的,又有什么值得起伏跌宕地去看待的呢?重要的在于,你自己是否真正地享受过人生,珍惜地度过生命给予的每一段时光。
      雏菊的人生就是如此。虽然现实对她而言是残酷的,但是她并没有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觉得自己的遭遇不幸。相反,她从容地去体验生命给予她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甚至是痛苦的,对于她而言,这都是一种必须直面和淡定接受的人生轨迹。就如书里写道的:“窗子外面的时间在流逝,而窗子里面的时间仿佛停滞了一样。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虽然坎坎坷坷,但最终最会有一种峰回路转、‘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感觉。有一些东西,该留下的却消失了。就像窗外的那片树林,本来应该一成不变地存在,而今却无影无踪。而诸如我的玩具箱、旧杂志之类本该丢弃的东西,却完好无缺地存留了下来,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人生或许就是一朵雏菊,平淡无奇,但是需要足够的真诚和淡定来面对。不用引人注目,不用浓烈绚烂,因为对于雏菊而言,绽放过,哪怕只是为自己,就已足够。
      《雏菊人生》的作者、日本著名作家吉本芭娜娜的作品总是充满着悲伤,但同时又有着股奇异的力量。她被称为是现代文坛“疗伤系”的一方天后。只是她疗伤的方式如此的温柔而奇幻,却又无孔不入,沉入心间,有着日本特有的气息。想起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话:“日本的文化,从艺术形式来看,一方面是坚强、剧烈、复杂,另一方面是柔和、开朗、单纯。并且,柔和而简洁的艺术形式成了外表,而坚强则包含在内里。”这正如芭娜娜的小说,常常以最悲惨绝望的境遇开头,却用最宽广的大海收尾,读起来温柔纤细,内里却充满着生命的执着和力量。
      雏菊的人生,告诉我们,每个真心对待生命的人都是一朵雏菊。茫茫人世,虽只是蜉蝣,但在生的旅途上,却一直努力着,尽管现实冷酷,尽管结局无非是死,但这样的生命何等的可敬可爱。
      
  •     雛菊的花語是: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第一种,永远的快乐。传说森林中的精灵贝尔蒂丝就是化身为雏菊,她是个活泼快乐的淘气鬼。   
      第二种,你爱不爱我?因此,雏菊通常是暗恋者送的花。  
      第三种,则是--离别。  
      第四种,隐瞒在心底的爱。和第二种差不多的样子。   
      还有一种,雏菊的花语也有坚强的意思。   
      雛菊的夢帶有現實的痛。她的人生帶有悲劇性,但是她正如雛菊之花語那般快樂堅強地活著。吉本芭娜娜的文字加上奈良美智的功力,讓它成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
  •     雏菊的夏日香气
      
      
      清雅的书名,装帧精美的小册子,十七幅奈良美智的漫画充满了淡淡忧伤却又意境悠远,翻开淡橙色的封面,总觉得闻到Marc Jacobs daisy bloom的小雏菊香水的味道,仿佛夏日里流动着的最后一丝香气。总以为该书不过是菊淡清似隐的田园牧歌,有点小清新,有点小文艺,如小雏菊香水一样清新、柔美,却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吉本芭娜娜淡雅如菊的文字,缓缓叙说的雏菊那悲哀而温暖的人生,却让自己泪盈满眶,感动至许,心绪久久无法平静。
      
      
      没有繁复的修辞,没有华美的语言,似乎只不经意地娓娓道来,只风轻云淡地缓缓叙述,故事逐渐展开,淡淡的忧伤轻轻缠绕,对人生的悲悯却直达内心。或许最好的文章,从来也不在于结构的繁杂,不在于情节的奇幻,不在于修辞的华美,而在情真意切那一霎那的情感流露,仅仅小小片段的刹那芳华,却叫人永世难忘。吉本芭娜娜是超人气日本当代文坛天后,与村上春树、村上龙齐名,因酷爱香蕉花而取笔名为“芭娜娜(Banana)”。芭娜娜的文字纯净轻盈,富有梦幻色彩,流淌着青春的迷惘、忧郁、哀愁,契合现代都市年轻人无从述说的微妙心绪和敏感情怀,在我国及港台地区拥有大批忠实拥趸,深得少女们的追捧。
      
      
      《雏菊人生》里的雏菊,生来就没有父亲,幼时母亲又遭车祸离世,从此只能寄人篱下,她之所以能够继续活着,是因为拥有挚友达丽亚。后来达丽亚跟随母亲移民远离日本,而两个都以花命名的女孩,年幼时彼此守护,长大后远隔天涯,仍彼此感应,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互相扶持。二十五岁的雏菊脑海中,依然鲜明地留着她和达丽亚过往点点滴滴的回忆,但达丽亚的一场车祸,却让雏菊平淡的人生有了曲折。经历过童年丧亲之痛,当死亡的阴影再度降临,悲伤像是那天的滂沱大雨般无法停止,雏菊会如何面对?吉本芭娜娜淡淡的文字,缓缓诉说,不疾不徐地告诉我们一个从梦境中领悟人生的故事。
      
      
      全书充满着一种不经意的伤痛和裂痕,却又时时透露出一种不经意的领悟和深刻,那些生命中小疼痛小伤感的感悟就缓缓地流淌在字里行间。想起英国现代诗人Francis Thompson(1859–1907)那首《Daisy(雏菊)》的几句诗“The fairest things have fleetest end, Their scent survives their close, But the rose's scent is bitterness, To him that loved the rose.(最美好的事物总消逝最快,它们凋谢时留下芬芳;玫瑰的香气是苦涩的,但他挚爱这玫瑰。)”正如诗中凋谢的玫瑰,达丽亚的死亡给雏菊留下了苦涩芬芳香气,吉本芭娜娜对分离与死亡的婉妙诠释,将生命中难以承受之伤,融化在对所爱之人的怀念与追思里,又让人在一种淡淡的哀伤感觉中,慢慢沉静下来,看见了希望与安抚。本书完全符合日本文化素来崇尚的“物哀”之美,心底自然涌出对万物凋零的怜悯,低徊婉转,最后再凝成了对“生”的希望。
      
      
      全书貌似平淡的叙述中,也不乏精彩的句子,如“有时活着未必就好,而死也未必就一定是件悲惨的事。那些能够给彼此带来力量和支撑的回忆,并不是只有活着才能留下的。”和“雏菊,我挚爱的小花儿。与其说是花,我更愿意把她看似草,淡然,有生命力,给她阳光,一丁点儿就够。让人学着跟她一样坚强。”原来总有一些句子,总有一些文章,穿越时空,凛冽地直达你的内心,让被都市生活折磨得麻木、紧紧包裹起来的心,重新变得柔软起来。正如雏菊花那明亮的底色,文字让心温暖起来,不由得感叹,生活原来如斯简单,快乐如此单纯,自己如此幸福,正如握在手心的阳光一样易得和温暖。
      
      
      一口气读完,放下书本,全书弥漫的淡淡忧伤击中了我,书本里不同于现实生活的雏菊不快乐人生,让我觉得此刻的自己是如此幸福。毫不犹豫地给妈妈打电话,听到她温暖的声音,只想说妈妈我爱你,却又说不出来,哽咽着把爱再次深藏心底。冲去Shopping Mall给妈妈挑选一条淡橙色的Kenzo细花丝巾,希望丝巾拂面丝丝滑美会如我在亲吻亲爱的妈妈。暮夏初秋的北京,此时此刻是如此平常,却又如此不同,Marc Jacobs daisy bloom的小雏菊香水,散发着迷人的纯净之美,深深吸一口气,才发现此刻空气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
      
      
      
  •     他在小学的时候,从楼梯上摔了下来,从此脖子就有了问题,经常脖子疼,两年至少有一回左右吧。不是睡落了枕,就是摔倒被别人家的栅栏扎伤;有一次脖子上长了东西不得不做手术,还有一次是被狗咬伤了后颈,还有更离奇的一次,他带着围巾走在路上,围巾被车卷住勒住了脖子,差点儿被勒死。真是大难不死啊!大家常开玩笑称他的脖子为“被诅咒的脖子”。
      
      我在他脖子发生两次意外事故之间的这段时间,见过他好多次呢。虽然觉得他也许终究有一天会因脖子死去,也知道他就是那样的命运,但还是希望能见到他,哪怕多见一次也好,因为每次相见毕竟有那么多快乐的回忆。其实,即使不是脖子的原因,人们也会因为心脏病啊、艾滋病啊,甚至自杀等等,终究还是会死的。但是只要多见一回,就多了一个可供回忆那个时刻的空间。那是每个人只有活着才能有的空间,如果不相见,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这样的空间,因为那是人们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像大坝、导弹,是人与人互相合作,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上帝也好,命运也好,虽然能通过脖子的事故,把他从我们这里夺走,但是那些快乐的时光是永远也夺不走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胜利,虽然这种胜利并不一定非要分个谁胜谁负。但是我们能在告别仪式上笑出来,本身就说明快乐的记忆能让我们超越失去他的悲哀,我觉得这就挺好。
  •     看到吉本芭娜娜的新书,习惯性地购买,习惯性地阅读。这个习惯,是看完《厨房》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内地能买到的都买了,看台版出的更多,虽然价格高出好些,还是忍不住买下。
      
      在外出时候,好几次带着都是吉本芭娜娜的书。轻薄,可以在旅途的间歇看完;言语无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感觉,自己也能慢慢沉静下来。
      
      雏菊的人生,看题目已经知道故事大概。
      
      两个小女孩雏菊和大理,年幼时彼此守护,长大后远隔天涯,仍彼此感应。生活也好,人生也罢,总能彼此关照,甚至死亡也不能将她们分开。
      
      我对植物几乎无知,但也知道雏菊是那种小小的花儿,一捧在手如星星般闪耀,平凡但温柔;大理,也是花名,还叫大丽花吧,也许曾见过,是不同的浓烈的花色。花与人相同,萌芽、生长、盛放、凋零,碾做尘土。观花,如观人,自然本是一体。
      
      不同的地方在于,尽管现实冷酷,仍有温暖的人心可以抚慰,人虽只是蜉蝣,但在生的旅途上,却一直努力着。
      
      尽管结局无非是死亡。总还是有温暖在。
  •   虽然和书关系不大,但你是嘴实在的一篇了。
  •   痛啊,妈妈~!
  •   我也喜欢后面一段
  •   和你读她的书感觉一样。。。
    惯性。旅行中带着,慢慢沉静的感觉。
    尤其是最近亲人去世,重读起来,有一点疗伤的意味。
  •   我以前不会欣赏她的作品,总觉得很沉重都无法好好读完...后来渐渐的,似乎从里头看见了希望与安抚。
    昨晚在异国念书的友人说他哭肿了双眼,一位亲近的阿姨过世了,他希望能梦见她。
    那年婆婆过世时,我在异地念书。
    也不是很突然的事,她的病情一直在恶化。我收到短讯的时候出奇冷静,还能放碟看片子。慢条斯理的收拾了一些东西,隔天才去乡下。情绪丝毫没被影响,自己都觉得冷血了。
    出殡那天,瞻望婆婆的遗容时,所有回忆涌上来,才真正感觉到悲伤,最后哭得最惨是我。
  •   带感。特别感动于她对死亡,母亲和关于回忆的描述,很简单,很细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