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朝日堂反擊

出版时间:20071105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村上春樹  译者:賴明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八○年代的村上春樹,被日本人視為文學新聲音,當時《日刊打工新聞》特別邀請他寫專欄,意外讓大家認識村上散文中輕鬆且陽光的一面。1984年這個專欄結集成《村上朝日堂》,受到許多年輕讀者的喜愛,後來《週刊朝日》請村上繼續該型態的專欄文字,朝日堂系列成了村上標誌系列,一直到2001年都還有新作品問世,這個系列的散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寫法,文章的選題千奇百怪。  喜歡交通罷工、理髮店、教訓和在夏威夷吃涼麵,難以忍受高處和沒有貓的日子,有時考察「穿水手服的鉛筆」,有時想到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細節。從「自由業的問題點」開始到「長距離跑者的啤酒」,村上春樹和安西水丸聯手合作的《村上朝日堂反擊》,聯手獻給讀者美妙的樂園。

作者简介

  村上春樹一九四九年生於日本兵庫縣,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一九七九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一九八七年暢銷七百萬冊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作品中譯本至《村上朝日堂》系列今已有48本。繪者簡介安西水丸   1942年生於東京。日大藝術學系畢。曾任電通、平凡社藝術總監,後為自由插畫家,活躍於廣告、封面設計、漫畫、小說、散文等不同領域。著有《平成版普通的人》、《鉛筆畫的風景》等書。並與村上春樹合作有 《夜之蜘蛛猴》、《象工場的HAPPY END》、《日出國的工場》、《蘭格漢斯島的午後》、《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尋找漩渦貓的方法》等。譯者簡介賴明珠  一九四七年生於台灣苗栗,中興大學農經系畢業,日本千葉大學深造。回國從事廣告企畫撰文,喜歡文學、藝術、電影欣賞及旅行,並選擇性翻譯日文作品,包括村上春樹的多本著作。

书籍目录

自由業的問題點「早」「遲」遊戲交通罷工關西腔電影院深藍西裝傳聞!我為什麼喜歡理髮店柏林的小津安二郎和蚊香教訓興趣是音樂關於汽車貓的死養樂多燕子隊談健康小說家的知名度穿水手服的鉛筆「火奴魯魯電影院」1「火奴魯魯電影院」2中年是什麼?之1「掉髮」中年是什麼?之2「肥胖」學習音響?義大利麵錯誤「夏天的結束」廢物堆積如山關於採訪「龍頭九」號的悲劇為什麼人們不讀書了呢「酒」1「酒」2政治季節頭昏排字工悲歌讀書用的飛機家庭主夫山口下田丸君重返巴比倫13日佛滅日記這東西興趣是戒菸評論的品味法再談山口下田丸君,和安西水丸有點奇怪的一天雜誌的賞玩法加蘭姆的咖啡和黑輪阪神間少年國分寺?下高井戶關係之謎廢物時代春樹同盟長跑者的啤酒對談?村上朝日堂(村上春樹?安西水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村上朝日堂反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爱挪威的森林,爱主人公和鼠的故事,爱那些惆怅而充满着希望的生活,爱淡然幽默的生活态度,爱弹子球和面包店,我是一个村上迷……
      这本书是村上春树的一本随笔集,因为以前看的多数是他的小说,习惯了在小说中的情节、风格的模式,这回看到这本随笔集,尽管不是最新出的(2003年吧),还是能感觉到一缕清新的气息。村上还请好友安西水丸来为本书插画——怎么我觉得这些画很难看——呵呵,挺有意思。
      我认为随笔与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作者多半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在这里面,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村上春树,他的思想世界,他的平常生活……村上的风格在大学时代已经体现:在早稻田大学上学,是个大混混,学的是戏剧,却不务正业,吸烟,酗酒,“勾引”女孩子,打麻将,大学还念了七年……总之用他的话来说,在七年的大学生活中唯一的收获就是现在的太太,而且,这还不一定算是收获。后来呢,哎呀去查他的生平得了。
      就摘几篇比较能引起共鸣的篇章,来谈谈感想吧。
      在《模范主夫》一文里,得知村上春树是当过househusband的,半年左右,在婚后的第二年。当时他们是很贫穷的(鉴于他在大学的表现),可参见《遇见百分之百的女孩》短篇小说集里的《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状的贫穷》一文,那时没什么事情可干,但他却说,“那半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页”。主夫一天的生活与性别也是无关系的,无外乎早上送妻子上地铁,回来做午饭,有空还能去咖啡店和书店走走,过一个simple life,和猫玩……村上之所以有这么多女性粉丝,部分原因在于他把把女性平等地看待,他说中年女性有“主妇式”的倾向并非是自然的原因,只是长年的习惯和世俗罢了。这种大行其道的所谓的“共识”是何等脆弱。
      村上这类的文人基本上是与政治不沾边的,他在《政治季节》里也说到,如果别人问他要选谁,他基本上会回答得支支吾吾的。寄希望于投票当选人来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本身就是不可靠的,而民主的衰退不在于投票者的弃权,而在于根本上社会就不能提供解决这一局面的体制。若要一个人去投负4和负3,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又是什么?再说,为民众解决问题,本身就是当权者的义务,没有必要因为“投他吧,他能更好地为我们解决路面修理啦污水清理啦……”等无聊的原因而去投票,多此一举呢,否则纳税怎么解释?
      人也到了中年,知天命的岁数呢,事情往往反而变得很“复杂”。身边的无用物堆积成灾,我想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我的书桌如果不及时清理,便会发生像数学上的“维数灾”一样的呈指数型的增长,过不久就容不下我在上面工作了。《无用物的堆积》里村上每次搬家,便总会花一番工夫扔掉五百张光盘,五百册书……《关于脱发》里,中年后村上从京都迁到郊区,独处,减少烟酒量,早睡早起,天天运动,头发像春风后的小草,涌着出来。我也在想象中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至少我不会肥胖,但天天运动应该是有的,呵呵。
      还有许多蛮精彩的篇章。看《家电之灾》后我有想去拆计算器的冲动,《人们为什么不读书》解释到,如今人们的生活过于多元化,几十年前“清贫”的生活早已成为历史,所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例如每天跑步一个小时,听音乐一个到两个小时,看电影两个小时,工作N个小时……如此一计算就明白了。不过,把这种现象看作是教养主义、权威主义的衰落也是可以的罢,这的确是一桩可喜之事,但是这种可喜之事又何尝不带着遗憾呢?也因此,在《飞机上面读书》里,村上这个以书为生的人也居然会说读书的时间被挤压到了极致。
      我们要成为科学家,成为工程师,当然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来舞文弄墨,也固然挺羡慕村上春树的生活(太多的空闲时间了!),但是人人的风格不一,科学也许不能在终极上带给人类幸福,但它也打开了一扇门,不进入这道门又有谁知道真正的科学世界有没有至上的快乐?终究上,人还是要度过得有意义一点的,不是么?
      
      
  •     严肃的村上君是个好玩的闷骚之人。喜欢他的纯粹和简单(比如散文<模范主夫>里的状态。摘抄一段。
      
      “主夫的日常同主妇的日常差不多同样四平八稳。。。一般人要看报纸或看电视、开收音机,但我不干这个。这是因为,当时我们穷得如同“无形文化采茶”,买不起收音机和电视,订报的钱都没有,故而家中一无所有。没有钱,生活这东西就simple(简单)得令人吃惊。世间有“simple life”这个牌子的西服,若是“simple life”,我这方面要详细得多。”
      
      PS。 书的装帧和手感不尽人意。
  •     刚拿到这本《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我习惯性地翻到最后一页,看看版次啊印刷时间啊印数啊什么的,运气好的话,有那么一篇跋也未可知。但令我吃惊的是,这最后一页竟然是一篇未完结的文章《排字工悲话》,像一个朋友和你聊着聊着天,突然扭身离去,连一句礼貌的告别都没有,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88页的下页即是161页,192页的下页是121页,到最后排字工一个激灵醒过来,又接上了89页,页数一张不少,排序匪夷所思。我想排字工当时一定被巨大的幸福或痛苦冲昏了头脑,才出现这样的奇事。但是不妨事,我一点也不打算找当当的麻烦,因为这本书实在是一本随性阅读的小书,在移动公司等待交话费时,在银行等着取钱时,如厕时,或者在床上歪着,随时都可以翻开阅读,而且,我也绝对不会认认真真翻看上次读到了哪里然后接着读,不需要,它是若干篇小短文,随意翻开,随意读即可,村上君写的时候是当作专栏写的,一点也没有端架子,读者也没有必要搞的自己煞有介事,这绝不是村上君的本意。
      
      如果散文都这么写的话,那读者简直都要乐坏了,比如村上君谈到脱发时说,脱发和勃起硬度不够都不是努力所能够改善的,所以当事人的心情相当黯淡。谈学习,说哪里都可以学习,即使是大学校园。花花公子封面上的星数是总编当月与伙伴的性交次数等等,总之村上春树根本上是个既幽默又随和的人,在做“主夫”的时候可以整日在廊下和猫儿厮混,也可以跑到小酒馆里喝着啤酒发呆。生活中的诸多细节,他都能看到有趣的一面,并且写出来和读者分享,和在小说中的分享方式不同,这本散文集更加生活化,更加贴心贴肺,时常读着读着,便有会心一笑,因为对同一事物的感触实在相似。这种感受,只有在读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中才会遇到。
      
      为了这本排序混乱的小书,我几乎动了摸彩票的念头,也始知书籍扉页上所言“本书如有缺页、错装或坏损等严重质量问题,请向承印厂联系调换”一句并非妄言,我控制了下自己,另一个念头冒将出来:曾经有过的一段感情,是否可以重拾?重拾后或者可以侥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算了,理智胜过感情,嫌恶胜过冲动,既知人生如寄,不如散发悠游天地间,专心做我的逍遥客。
  •     读村上的随笔,真是件愉悦的事情。这种感觉就像是可以周六的晚上,搬张椅子坐在阳台上,跷着脚,看着对面一片树林和白色的大月亮的心情。也像是喜欢看电影的人,跑到陌生的地方,突然发现街角有一间专门放自己一直想看的旧电影的心情。或者是吃到了好吃的三文治之后,然后还能再吃下一块美味的芝士蛋糕配咖啡一样的心情。
      
      这些感觉就是生活中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村上一点都不像个作者。他的生活又不痛苦,又不失眠。又会做饭,又会跑马拉松。生活健康得活到一百岁都没有问题。这种事情看看他的随笔就知道了。在同行看来,说不定是健康得让人讨厌的家伙。“搞什么嘛,当个作家居然从不失眠还早睡早起,这样的家伙就应该被好好修理一顿!”如果有这样的议论,我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
      
      “或者是因为作品不够深刻的缘故吗?”——村上听了肯定会闹别扭的评论应该可以算上这一条。不过他有在随笔里面反驳过这个说法。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看看这本《村上朝日堂反击》——虽然我完全没有做广告的意思。
      
      这本随笔大概不需要很严肃地去评论吧。明明是很开心地写出来的连载,如果拿出解剖室的架势来对待的话,说不定连书里面的漫画小人都会脸黑黑地不理睬我。不如也开开心心地聊一聊比较好。
      
      
      酒
      
      虽然我不是个嗜酒的人,但是也不好意思和第一次见面的人说我是个不喝酒的人。虽然酒量不算好,我还是很喜欢在夏天喝冰镇啤酒,或者周末晚上待在家里来一小杯威士忌加冰。每次看村上的小说里面提到喝啤酒的情节,就会觉得也想喝一杯。这一点村上似乎也很了解的样子,大概很多读者都和他提过这种心情了。啤酒商实在应该找村上联系一下做广告的事情——说起来,好像是有啤酒商找过村上。只可惜没有成功而已。否则我们也可以看看村上推销广告的样子。应该还蛮有趣的。
      
      喝酒的话,我喜欢躲在家里喝。喝醉过的人都知道,醉了之后真的很想躺下来大睡一觉。如果是在外面喝的话,就要忍受千里迢迢打车回家才能倒头大睡的痛苦。怎么也比不上舒服的大床就在身边所以可以放心地喝个痛快的舒适感。话虽如此,我在家里从来没有喝醉过。每次啤酒只能喝掉半罐左右,威士忌也就是一小杯而已。离喝醉的程度还差得远呢。所以说,如果存心要多喝的话,还是在外面喝比较痛快。在自己家里比较适合小酌,如果有点豆干、腊肉什么的,就更加完美了。韩国的辣白菜和辣萝卜块也很适合下酒。
      
      至于村上推荐的红酒的喝法,我就完全没有试过。如果有朋友试验过的话,不妨说一声到底滋味如何。我不喜欢把红酒变成饮料的喝法。怎么说呢,似乎太不尊重红酒的酒格了。但是也不会特别反对往红酒里面掺其他东西的流行做法。红酒太娇贵了,不适合我性格里面大而化之的一面。
      
      
      读书用的飞机
      
      在飞机上读书,我多半是要晕机的。真是不好意思。也有过不晕机的例子,那是在飞往北京的途中读《达•芬奇密码》。因为看得太专注,完全把“是不是该晕机了?”这种事情给排除在脑神经反应系统以外了。但是坐巴士的时候看书就完全没有问题了,这都是每天在上班途中修炼的结果。
      
      我喜欢在旅途上看书的感觉。一方面让我觉得时间没有被浪费掉,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旅行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感觉。读书,本来就在现实世界和阅读世界之间穿梭。和旅行一样,都是“我不在此地”的确认,以及“要到达某处”的努力。
      
      这个时候,最适合读的书有三种:悬疑小说,书信集以及游记。游记主要是参考性质,也顺便可以培养一下旅行的气氛。但如果不是以旅行为目的的飞行,就不太适合了。悬疑小说是万灵丹,基本上不会出错的选择。特别容易打发掉时间,也不会深刻到让人失去游乐或者工作的心情。从悬疑世界一下转换到现实世界的落差,往往能让人在刹那的恍惚之后,产生“得做点什么”的强烈念头。书信集特别适合感触细腻的人,或者是那种在异地牵挂着某人的心情特别适合旅人吧。而且书信体的好处是随时可以停下来,也适合那些阅读速度不太快,或者难以专注的旅人。
      
      
      铅笔
      
      木质铅笔和自动铅笔的质感当然很不一样。这其中的差别就像是实木椅子和金属椅子之间的差异一样明白。木质铅笔的笔芯和整个重量透着一种朴素的挥霍,而自动铅笔就有一种不容间发的速度感。
      
      还要比喻的话,就像是雏菊和红玫瑰,Billy Holiday和滚石,糍粑和汤圆,小津安二郎和岩井俊二。
      
      用新削好的铅笔在厚厚的白纸上写字的感觉非常棒,像是领压岁钱的那种快乐。好像灵感也会没有那么任性,愿意直爽一点地从躲起来的角落里跑出来。用自动铅笔就很难有这样的体会。只是在换新的自动铅笔的时候,会比较雀跃而已。可由于最近的制造技术越来越进步,换自动铅笔的频率也越来越低。
      
      还是削铅笔来得简单明快。每天早上开工之前,一口气削好十二支铅笔,插在放威士忌的那种玻璃杯里面,一根根使用。这样的村上,果然是那个对细节挑剔得不得了的别扭家伙。
      
      不过我要声明的是,关于F号铅笔像水手服女生的说法,实在是可怕啊。难怪村上听了这个说法之后总有点心理障碍。
      
      
      最后
      
      其实想说的还挺多的,不过想一想,有这个写字的时间,还是让我再多读一本书吧。
      做一个读者还是很幸福的事。
      
      
      
  •     
      很少随处读书。并非因为对读书这种事持过分严肃的态度,一定要净手、焚香、红袖才能读书,而是不太容易找到一本随处读着都舒适的书。所谓随处,是指在床上、沙发、餐厅、地铁、公司,随时随地都可取出阅读的书,这样的书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1、文章精短、随时可以中断阅读
      2、平淡、轻松,较少思考
      3、小巧,开本易于纳入随身携带的包中
      4、隐蔽,在上司或好事者关注之前,可以立即收起
      5、作者讨喜,是个随处之人,最好就是为随处阅读者而写
      
      当然亦有例外,比如雷蒙.钱德勒的小说集(下),就是在公司的办公桌上摊开,一页页读罢,这样的机会毕竟太少。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适合随处阅读,因为上面罗列的5个条件全都具备。尤其,村上君是个随处——随和相处的人。
      
      非专栏小说家写杂志专栏,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他原本有自己的写作计划,不会在专栏中动用小说的“联邦储备”。因而,文章充满拉拉杂杂的鸡零狗碎,我想,村上君写专栏,也是在餐桌、的士、酒吧、沙发上,随手涂写生活中的琐琐碎碎,这是村上君在“世界尽头与冷酷森林”外的另一面,住家男人的一面。
      
      他说,在他最穷的时候,冰箱洗衣机收音机电视也买不起的时候,老婆外出工作,村上君便承担了买菜、做饭、洗衣、清洁的所有家务,一个人呆在家里作家务,一个人把鱼洗净挂在铁丝网上等老婆回家,一个人在屋檐下与爱猫嬉戏,村上君的日常生活,如此随处的琐碎与温柔。
      
      村上君问一个外国诚实的外国朋友,如何看待日本的电视节目?(其实村上君也是不看电视的),年轻的外国朋友说“这个么,当作笑话看蛮有意思吧”,村上君把这种态度推广为面对浮世的一种态度——未必都有意思,但皆可当作笑话。
      
      村上君这种冷眼旁观,嘴角又有微微笑意的态度,适合写零碎、简短的随笔,给随处阅读的人看。
      
      随处阅读会让书本有种随处而难忘的记忆。比如《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读此书的场景历历在目
      
      1、临睡前,随便读几页。然后将书搁在地板上,昏昏入睡。
      
      2、和两名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公司尾牙,因为打不到车,又在下雨,就上了公交车。豆子和小红坐在我身后,豆子听音乐,小红温习第二天要考试的功课。
      
      3、午餐后,在公司电脑旁展开书本,放着张信哲的歌《最你的男人》,旋律似从日本歌曲改编。
      
      随处的书往往能带给读者信心,因为这样平淡的文字似乎人人都能写。但为何自己却不一直没有写?除了缺少稿酬刺激,大概写作的人,还需是村上君这样随处细腻的人。
  •     最近在读村上春树的随笔系列。喜欢。一点一点的读,甚至是逐字逐字的,生怕读完就再没有了。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大喜欢他的小说的人来说,这样读他的随笔,让我自己都很吃惊。
      
      
      几年前,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再版,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村上风”。在天津的地面上,甚至卖到脱销。那时的我,高三,过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简单生活。第一次读就是那个时候。印象中除了喜欢小说结尾迷惘孤独的感觉,记住一个离奇的自杀方法外,无它了。三年后,种种机缘作用,我重读《挪威的森林》,又读了他的其他小说若干,还是一样的没感觉,好像接不通电路、戳不到软肋、点不着死穴。
      
      直到读村上的随笔“朝日堂”系列,开始觉得这家伙有点意思,又冒出重读他小说的念头。因为读下这几部随笔集子,我不由惊讶:“这怎么能是同一个人呢?”除了村上式的古怪的语言方式和偶尔压抑不住的古怪念头,看不出朝日堂里的村上和小说中的村上是同一个人。真是有趣。这让我想起,村上在一次访谈中说,“我的内心像有很多个抽屉的木柜,每个抽屉里都装着一个不同的我,就是我自己也不知道当中有多少个,更不知道其中底细。写作时我会把其中一个抽屉拉开,看看里面是谁,有时自己也感到惊讶……”
      
      
      读朝日堂,你可以想见一个穿着短裤、趿着拖鞋的日本大叔拎着新鲜豆腐回家的样子。这位大叔喜欢空旷的球场、支持二流的球队,发出的却是“对失败宽容”这种让我们心惊的感慨。林少华先生在译者短语中写道:“他小说中的语言是冷色的、内敛的、安静的、有距离感的,而在随笔中则亲切生动、娓娓道来、谈笑风生,读起来我们不会再有那种无可名状的寂寞和惆怅。”
      
      此外,林少华先生还考证说,《挪威的森林》里绿子的原型是村上的太太。读到村上说他太太每日用绿色墨水密密麻麻的记上五页日记,想到《挪威的森林》里的绿子,我心底也在感叹“啊,真可爱”。
      
      旧爱新欢 @ 2007-01-21
  •     村上的文字于轻松里较着劲。
      感觉他其实是个非常日本的作家,西化只是表面现象。
      有几篇写得很好看——猫,日记,奇怪的一天等等。
  •   是不是此版本都这样呢 好想也买一本来印证一下 真有中头彩的感觉哦
  •   台湾版封面果然好看的多
  •   我觉得你还真是一个小资的家伙……哈哈哈哈:P
  •   我拒绝承认。
    :P
  •     虽然看不到村上的文字,但,单看你这份,就足够享受一天啦!有几句还做了摘抄,哈哈!
      另,我也觉得你还真是一个小资的家伙……
  •   其实我的生活要求非常朴素。
    泪奔...
  •   哈哈,喜欢木质铅笔的那一段
  •   家里也有不少这样可以随处读的书,分布在床头、沙发、电脑桌、马桶边……
  •   在一个村上的专门站点上补完了这些东西。相对小说,似乎他的这些东西更有趣。
  •   很喜欢他的这套书,可随处读的书是绝好的书
  •   刚刚站在左右摇晃的地铁里看村上随笔呵呵感觉每天一个小时的旅途都短了许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