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出版时间:Oct 11, 2007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楊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名家楊絳繼《我們仨》之後,以九十六高齡再開筆寫作,震驚北京文化圈。這回不僅憶舊,更細心為其靈魂清點行囊,壯膽直視人生的盡頭,展現難能可貴的靈魂光輝、智慧風範。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關注於神鬼,藉此探討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第二部分則由多篇散文構成,作者自稱是注釋自己的思索過程。

作者简介

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 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同年兩人至英國留學,1937年轉赴法國。1938年夫婦倆攜女返國,回國後楊絳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 年之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楊絳早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就以《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兩部喜劇成名,後來又出版短篇小說《倒影集》和文學評論《春泥集》,文革後更有膾炙人口的《幹校六記》、《洗澡》、《將飲茶》、《我們仨》等多部作品問世。作品另外有《楊絳譯文集》、《楊絳作品集》。翻譯有《小癩子》、《堂吉軻德》、《斐多》等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其实是去买“我们仨”的,但是看到隔壁这本书立刻决定买下,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诱人了,感觉就像是老人在向年轻的一辈传授人生经验,不可不读啊。
      不过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文学底子确实差,很多文言文确实是看不懂,只能凭借着注释大致了解。这本书确实像是自问自答,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到最后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想想也是,人生怎么可能会有正确答案,亦或是每一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谁知道呢。
      我觉得人老了写点东西还真是件不错的事儿,锻炼思维防止老年痴呆,也可以靠着笔杆子回忆曾经的美好。
      书并不长,几天就能看完,但是看得时候还是要认真,要不然纯当消遣还不如不看。
      我发现我很喜欢杨先生的叙事风格,喜欢看他写出来的故事,没有多余的修饰,简简单单。
      秀秀的故事看得很入迷,首先是因为真人真事,其次那个年代我没有经历过,所以好奇。真的一个人的人生可以这样跌宕起伏,很多事情对于我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秀秀真的很坚强,要是我没准儿碰上其中的某一件就受不了了。其实秀秀在叙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感情上并没有多少起伏,但是我看的却是高潮迭起心惊肉跳,秀秀的境界应该就是大家说的“看开了”。
      人生都是苦乐参半的吧,有苦才有乐,所以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吧。钱并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不过还是觉得现在好人少了,或者只是自私的人多了。
  •     周末开始阅读。
      第一章,关于迷信,初想是不是真的是一位老人的呓语。慢着性子读下去。不由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局限。时间久了,总是习惯性在初始阶段感觉里排斥,无知其实没关系,而不懂学习和同理心倾听,这才是愚昧的真正开始。
      
      3 灵与肉的妥协
      人情好逸恶劳,斗来斗去,疲倦了,就想歇歇了。而人之常情又不肯认输。倦怠了,就对自己说。“行了,可以了”,于是停止了战斗而对自己放松了。我们往往说:世上还是好人多。这其实就是说。大凶大恶只是少数,完美的圣人也只是极少数的。处于中间地位的大多数,虽然不是圣人,也算是好人了,其实他们只是对自己不够明智,不自觉的宽容了自己,都自以为已经控克制了“小我”,超脱了私心,不必再为难自己,可以心安理得了。其实他们远没有达到这个域界,只是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自欺不是故意,只是自知之明不足,没看透自己。
  •     试问没有人不会不认识杨绛笔下的一字一句,但大多数的我们写不出那样的朴实与真诚。她的文字里,有不让钱钟书送夜路,自己一个人回程的每一步细节,有一对喜鹊前前后后一年的筑巢、孵蛋、失子、哀悼的生活,这样的细节谁会描述如此细致?
      她也写在她家十一年的丑阿姨,钱钟书说看她是对他人的残酷,丈夫、儿子因为她的丑而远离,可这样的人也可以以为邮递员心生向往。她写在干校时的小狗,故意表现出对她的冷漠,小狗还是最爱亲近她。还有书的最后一篇,那位叫秀秀的阿姨,为了家人,为了原则,漂泊在外20余年,不知现在回去没。先生也不避讳说到自己小叔叔的命运,不避讳说出对过往之人的看法。
      能表达出来真好,萧红可以写寂寞的童年,有让人惊叹的《呼兰河传》,鲁迅笔下也有温情的《三味书屋》,就连胡兰成写他的胡村,也是恬淡地想让人接近。聂华苓可以写出她的三生,写美国家中的作家房客,周一良写自己的不算坎坷,平白客观的一生。名人都爱写传记,人人都爱回忆。平常人呢,想到一个app上刊载的《六十学写字,七十来写书》,也丝毫不逊色。
      每每此时,总会发出人人生而伟大的感叹,只不过,聪慧如杨绛等人,惠及感染读者。
      
      我有一个老外婆,也有90岁了吧,算起来,她一个人生活也有了十五六个年头,从里到外,整洁如一,很让人佩服。有关外婆的故事,我是深夜里从妈妈那询问而来,从未听她亲自提及。从小到大,去她家探望,她就会招呼我坐,随后自己翻开唱经的书,让我教她认字。小时候带着读书的优越感,帮助外婆很开心,长大了,这份要耐心的活却坐不下了,外婆似乎也知道,于是很少再表现出好学的一面。得知她那不易之事后,我又很想听她讲讲她的童年,她的儿女,她的孤独生活,不过一直都没问,也许永远都不会问。
      最微小的事情最难于启齿,她活在了当下,选择了缄默。或者是她从没想那么多,从未意识到孤独,从未想过要倾诉,只是想依赖上帝,多活几年。
      算起来,外婆没有表达,如她一样的老妪千千万万。这又有点像找工作面试,没有表达,就不会被记住。
      人人生而伟大也仅仅是个感叹,世上那么多人,那么多故事,那么多书,那么多自然奥秘,如果你问我,知道了又做什么?我可能会回答,为了活得丰盛。
      你再问一句,我们需要么?
      是啊,做好自己,想想怎么活。
      
      后话:小芳芳说,还需要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称作书评~
  •     在中国大陆,神和鬼的问题,向来是个避忌的话题。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成书于96岁高龄,坦陈了她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言人之所不敢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愿言”,实在是一本“奇”书。书中还披露了杨绛先生亲身经历的多个算命故事,也提到了她道听途说的故事,比如“韩平原的命”:
      
      “我不记得在哪部笔记小说里,读到一则《杨艮议命》。议的是韩平原的命。韩平原的八字是壬申、辛亥、己已、壬申。杨艮想必是个星命家。他说韩平原丁卯年壬子月必得奇祸。据笔记:‘当时周梦兴在座,谨志之册,勿敢言。既尔艮言皆大验!’韩平原就是宋朝的韩侂胄;封平原君,权倾一时。丁卯年壬子月因用兵溃败伏诛。”
      
      韩侂胄(tuō zhòu),乃北宋名臣韩琦的曾孙,宋宁宗时任丞相。此人曾经搞了一个“庆元党禁”,把朱熹的理学称作“伪学”,加以禁绝;又将辅政大臣赵汝愚逐出朝廷;再把赵汝愚、朱熹的门生故吏全部炒了鱿鱼,从此独掌军政大权达13年之久。
      
      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史称“开禧北伐”。宋军作战不利,全线败退,韩侂胄的地位因此岌岌可危。南宋朝廷以史弥远与杨皇后为首的主和派势力趁机落井下石,于开禧三年(1207)诱杀韩侂胄。韩侂胄的首级更被送至金朝示众,下场比晁错还要悲惨。
      
      《杨艮议命》,应是出自《桯史》,此书乃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岳珂记载两宋时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原文如下:
      
      “蜀有杨艮者,善议命,游东南公卿间。瞽而多知,自云知数,言颇不碌碌,其得失多以五行为主,不深信《珞琭》诸书。
      
      嘉泰辛酉,来九江,太守易文昌祓留之,遍见郡官。余适在周梦与坐上,时韩平原得君,权震天下,梦与因扣以所至,艮屏人愀然曰:‘是不能令终。夫年壬申,金也,申为金位,有坤土以厚之,故金之刚者莫加焉,目曰剑锋,从可知矣。是金不复畏它火,惟丙寅能制之。盖支干纳音俱为火,而履于木,木实生火,火且自生,生生不穷,虽使百炼,终能胜天理之自然哉!凡人生时主末,今乃遇之,兆已成矣。且其月辛亥,其日己巳,四孟全备,二气交战,虽以致大受之福,亦以挻冲击之灾。今术者亦颇知之,多疑其丙寅岁病死,以为不可再值,其实不然。盖火炎金液,外强中干,以刚遇烈,赫赫然天地一炉鞴,万物一橐龠,孰可乡迩,是年顾当兆祸耳,未疾颠也。年运于卯,火为沐浴,气微而败,灰烬熔竭,不能支矣。然受物也大,非尽其用弗可,一阳将萌,亶其时乎!’梦与相顾动色,谨志之册,弗敢言。”
      
      “蜀有杨艮者……瞽而多知”,可见杨艮是四川的一个盲派高手。《走到人生边上》对韩侂胄的八字记载有误,并非壬申时,而是丙寅时。
      
      《造化元钥》对韩侂胄的八字有如下评价:“壬申、辛亥、己巳、丙寅。此宋代韩侂胄命,所谓剑锋金遇洪炉之火,以子平法论之,时上丙火高透,逢生得禄,支金寅申巳亥,固极品之实也,然四生逢冲,祸亦随之,晚局不终,良有以也。”
      
      公历:1152年11月6日
      农历:一一五二年十月初九日
      
      ……….才 食 日元 印
      乾造.. .壬 辛 己 丙 (日空戌、亥)
      ……… 申 亥 巳 寅
      纳音 剑锋金 钗钏金 大林木 炉中火
      
      ……..才 财 官 杀 印
      大运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年份 1160 1170 1180 1190 1200
      
      韩侂胄出兵伐金,声势浩大,但是准备很不充分。不但将帅乏人,韩侂胄曾“自出家财二十万”,补助军需,可见连粮饷也难以为继。辛弃疾对主战派首领韩侂胄之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因此写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语成谶!
      
      
      按韩侂胄的紫微斗数命盘,1206年,走到壬寅大限,大限命宫主星紫微(本命、大限双权),大限财帛宫主星武曲(本命、大限双忌);1207丁卯年,流年财帛宫是太阳+巨门(流年化忌)的组合。财帛宫之烂,和倒贴钱当伪上海市长的傅筱庵有同病相怜之处。
      
      http://www.36172417.com/2013/11/04/han-tuo-zhou.html
  •      读过钱先生的《围城》,也知道了杨先生,对《我们仨》印象颇深。杨先生的文笔透着女性的细腻、温柔,让人感觉很舒服。之所以这本书从书架上“跳”了出来,是因为这让人震撼的书名。有几人能有这种魄力和能力,写出人生边上的文字呢?这将是怎样的文字呢?不管是什么,只要是走到人生边上的真实的所思所想,都将是十足珍贵的。
       翻看目录,满目皆是神与鬼、灵与肉、命与天命之类的玄之又玄、深之又深的大命题,诧异这本薄薄的小部头书居然承载了如此多大命题,能讲透吗?读来才知这些原本就是些讲不通、讲不透的命题,杨先生也是在自问自答,利用自己九十六载的人生体验,结合一些前人的见解,用上了做学问用的严谨的架势,试图去解答,但也不明确。可敬的杨先生啊!
       通读全文,心里不断涌动着温暖和感动。其实,这些所谓的大命题,时时刻刻都在作用着,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主宰着大千世界中的你我他。每一个人都在受着这只手的控制,过着每一个不一样的生活。很多人不自知,但也能感受到,或是某时某刻的一个念想。有些人,像杨先生他们一样,在生活中思考、感悟,去探索、去解读,并常常能有所得,这种“所得”随着经历、阅历愈加丰富也愈加“接近真实”。感谢杨先生在96岁高龄时的努力付出,用如此丰富的个人体验,如此高深的学识,尝试着给读者一个尽可能“接近真实”的解答。
       作为本书的一个读者,杨先生的文字已在我心上留下烙印,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我会像杨先生一样去思索、去感悟、去解读,不断地“自问自答”。不知那将会是怎样的答案,是否会和杨先生不谋而合呢?
      
  •     说来有些惭愧,
      读这本书的由头,
      是之前对命理面相感兴趣。
      当时疯狂参考各个名人名家对于这些的看法,
      百度里搜索到杨绛的这本书里,
      说到命数的部分,很有意思,后来才买了书看。
      
      我想,活到百年的老人,
      对于命数的说法,
      应该更有参考价值吧。
      
      杨绛举的例子是钱钟书的命书和自己经历的事情。
      钱钟书的命书在结婚时由父亲交给杨绛(详情请参照原书),
      杨绛说后来这命书上面提点的命运中的起承转合,
      几乎一一对应,非常神奇。
      只是寿命一事,钱钟书确实在命书所说寿终之时遇到了些问题,
      但是整整多活了二十年。
      
      说她自己经历的事情,
      是说她小时候有个盲人来家里算命,
      开始为了试探,拿了两个夭折的孩子的命盘交给这盲人,
      没想到都立即被识破。
      
      这书里的内容,
      对于当时颇有点迷信的我来说很有启示性。
      
      中国的命理一般看生辰八字,
      可是一旦涉及到双胞胎或者时日相同的,
      就发现有所出入。
      如果说真有其事,
      我想命理的计算偏向于某种倾向,
      而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实。
      
      同样的,参考面相,过去比未来说得更准。
      因为和八字相比,面相具有滞后性。
      
      
      都说命数,大善大恶都不做准,
      说得或许就是人在后天的所作所为对原本定数的影响吧。
      
      这本书里另外提到良心的故事,
      是说有人为了良心,花几十年的时间,保守某个诺言的事情。
      我在这里提起,
      是觉得,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和人们与生俱来的“良心”难道没有关系么?
      恶人为恶,可能一时半会没有所谓报应,
      但长期下来积累的愧疚难道不会影响他们的理性判断么?
      又或者某一次的作恶逃脱了惩罚,
      那么越来越大的野心,和消失了的自我控制,
      终于会引来更大的祸端。
      难道这不成为命数的左右因素么?
      从善亦为同理。
      
      总之从这本书起,
      就再也不迷信所谓面相命数了,
      现在城市里大家有了钱,
      纷纷找人算命看相摆风水,
      可这样的做法真的能为自己周围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么?
      这就是我极力推荐此书的原因。
  •        苦,用来磨砺灵魂
       这本书前后断断续续的读了四十多天才读完,先生她是在和自己的老、病、忙挣扎中写成的,我却是在忙与懒中读完的。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已一百岁,一百岁的老人,什么都经历过。再到前面已无路可走,像她这样的百岁老人总该无欲无求了。每天坐着养老就行,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肉体在退化,灵魂却无法停止探索的脚步。始终有一个问题在纠缠着她“人为什么要活着?”或者说“我为什么要活着?”,这个人生哲学的终极命题,是到老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她“自问自答”所有问题其实都指向这些。
        关于“人有灵魂”,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所以只能在与动物的对比,在历史长河中归纳来得出一个结论。西方人说,末日审判的时候,人们都会站在上帝的面前。抛开一切的不平等,灵魂与灵魂可以站在同一个高度上。“我常想,甩掉了肉体,灵魂彼此间都是认识的而且是熟识的,永远不变的,就像梦里想见时一样。”这样平静温暖的场面,恐怕只有先生能写得出来。
        一个人到老还在悲悯众生,悲悯受苦受难的人,悲悯受灵魂折磨的人。《记比邻双鹊》,写她为双鹊为哀吊自己的鹊雏儿掉眼泪,对亲情的感触,何尝不是写自己与阿园的感情呢。虽然阿园已经去世10年了,但是她的生日做母亲的无论如何也不会忘。双鹊伤心的日子,也正是哀悼女儿的日子。想起这样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悼念黑发人的场景,眼眶总会湿润。先生笔端似乎不露情感,但是却总能打动我。
        先生笔下,简洁无华的文字背后,总有一种苍凉的感觉。让人深感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悲观倒不至于,她其实是怀着深深的爱与悲悯来写那些人,那些事的。正因为有爱,所以才悲苦。苦,如先生所说,是用来磨砺灵魂的。
        是为记!
  •     一直很欣赏杨绛,欣赏她的贤与才,有时觉得这人真是完美。
      
      之前读过这本书,这次road trip回来了再读,整理下,有这么几处很触动。
      
      1.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个观点和人应该向内寻找是相同的。杨先生百岁了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我而言,那就是一直在寻找生活中的小刺激,小美好,接受生活中的小挑战,制造生活中的小麻烦,时不时自己做些痛苦,。。。,慢慢的发现,内心的淡定与从容,确实比名山大川更美丽,那种能从自己来的平凡,平静,安心和喜悦,确实比因看到风景而产生的美好的感受更美好些。
      
      2. 杨先生对耶稣基督死的说法
      “为什么他是救世主呢?并不因为他能变戏法似的把水变成酒,把一块面包变成无数面包,也并不因为他能治病救人,而是因为他证实了人是多么了不起,多么伟大,虽然是血肉之躯,能为了信仰而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他证实了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耶稣基督是最伟大的人,百分之百的克制了肉体。他也立即由人而成神了。”
      
      这段写的很好。为了信仰死的人还是很多的吧,e.g. 人肉炸弹。让耶稣基督的死真正伟大的是耶稣的平生所为,死的原因,和复活,耶稣的一生所为应该是flawless的吧,至于复活,我真的不知道,虽然我相信创造。
      
      3. 杨先生引用了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
      
      想来杨先生这么聪明的女子,历经各种磨难,到了百岁也没能彻底想明白“死”这件事情,看来活在当下,专注在”生“这件事上,或许更是我应该做的。至于如何坦荡的去死,这个再想想。
      
  •      我初次读到钱钟书老先生的文章是在高中的课外读本上,他的那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人就该是这样的,满腹诗书却一点也不卖弄做作,每一个浅显的道理都说得势拔五岳,倒也不是如此,只是这平易近人的文字里面确实是有巨大的力量。只可惜,我将阅读钱老的文章的想法一直拖到了现在。家里那本买来许久的《写在人生的边上》道出了太多道理。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这是钱老写的序,钱老觉得人生始终是一本大书,大到他花了一辈子也只弄懂了一点点,足见钱老的谦虚。标准的中国文人就是如此的呀!有多少人可以读懂人生这本大书?又有多少人敢于给自己的人生做一次真实的问心无愧的批注?当下的我们尤其需要反思以此来捍卫灵魂。钱老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借魔鬼之口大胆道到“你知道,我是做灵魂生意的。人类的灵魂一部分由上帝挑去,此外全归我。谁料这几十年来,生意清淡得只好喝阴风。一向人类灵魂有好坏之分。好的归上帝收存,坏的由我买卖。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忽然来了个大变动,除了极少数外,人类几乎全无灵魂。有点灵魂的又都是好人,该归上帝掌管。譬如战士们是有灵魂的,但是他们的灵魂,直接升入天堂,全没有我的份。近代心理学者提倡"没有灵魂的心理学",这种学说在人人有灵魂的古代,决不会发生。到了现在,即使有一两个给上帝挑剩的灵魂,往往又臭又脏,不是带着实验室里的药味,就是罩了一层旧书的灰尘,再不然还有刺鼻的铜臭,我有爱洁的脾气,不愿意捡破烂。近代当然也有坏人,但是他们坏得没有性灵,没有人格,不动声色像无机体,富有效率像机械。就是诗人之类,也很使我失望;他们常说表现灵魂, 把灵魂全部表现完了,更不留一点儿给我。你说我忙,你怎知道我闲得发慌,我也是近代物质和机械文明的牺牲品,一个失业者,而且我的家庭负担很重,有七百万子孙待我养活。”这不是恰好道出了当今社会人的角色异化的问题吗?尤其是在当今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逐渐物质化,欲望化,亟需一场思想革命,重建中华民族的美德。这样的问题是每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必须走的路,会有阵痛但必须忍受。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了当初白岩松在新闻周刊中说的一句话:“中国啊,你走慢些,等等你的灵魂。”是呀,国家发展难道越快越好吗?我们的精神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承受如此速度的地步啊。高中时期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愤青,见到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官员徇私舞弊的事件就会非常生气,把自己弄得难以接近。可是现在想想呢?觉得那些都是没有了解事情全部真相的莫名愤怒,是自己理想与现实差异的歪曲反抗,是自己巨大压力下的扭曲心理。我们的祖国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她确然有许多问题要去解决,那需要的也是奋斗的青年而不是愤怒的青年。
      
       “人生的大病只是一傲字,有我即傲,众恶之魁。”时常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好了就可以稍稍自傲一下了,见到这句我是羞愧的脸都红了。自己仔细琢磨了好久,发现自己所有与别人矛盾的源头仿佛都是自己太过骄纵了。觉得旁人不好,需要教训,我就不由自主地摆起架子来,最初觉得旁人欠缺理想,慢慢地就觉得自己就是理想的人物。这样的心理过程我是可笑地经历过多少回啊。我只消记住:道德和骄傲是不能并立的。这样的话语让我自己去领悟怕是要花大半辈子了。钱老还有说;“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不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这话我就用来解释我那似有似无的爱情吧,都说最幸运的就是你喜欢的人恰恰喜欢着你,我以前常常会在话语中加上“永远”这样的字样,现在却不了,因为我不想撒谎。你想要忘记的东西,拼了命要忘记的东西,会一直在你的脑海里面,怎么也不会走。你喜欢的人有没有喜欢着你,你始终没有去问。你担心自己不是最幸运的那一个,总之就是有很多顾虑,她没有回答,你也不会去问,但她就是在你心里不走,成为你生命里最痛的刺。钱老和其夫人杨绛的爱情又是多少人可以寻到或者等到的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终归只是一个梦,只是一个世间所有夫妻努力的方向。
      
      
       钱老还有许多让我恍然大悟的话语,朴实恳切。就用钱老的一句话来作结吧。
      
       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做。
      
      
      
      
      
  •     想起来这本书是高三时候阅读的了,一个周末。
      在书城里随手抄起了这本封面如此简洁的书,装帧不得不说很有质感。
      一看到杨绛的名字,不得不叹果然是杨老的书。
      走到人生边上,不得不让人觉得有些消极,是不是到了边上再过去一些距离就会坠落,消亡了呢?
      翻开书却没有任何这样的感觉,全文把灵肉之间的关系阐述的十分清晰明了,那个时候对于生死这样的事情也不明朗,即使现在也是这样。但可以微微的从杨老的文字里读出一种岁月悠然过去的淡定。鸟儿已经飞过但天空没有痕迹。杨老经历的岁月早在课本中明白了许多,耄耋之年回忆却淡然,却觉是对自己灵肉的升华或考验或领悟。
      总不能完全明白这本书,应该不同年岁翻开的心情不同吧。
      祝杨老身体安康。
  •     向后看,向前看
      评《走在人生边上》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还要往那里去……这些人生的终极思考一直伴随着我们一生。每个人都是一致带着问题和思考前行的,不一样的是有的人把它当做一种乐趣,有的人把它当做一种负累。杨绛先生属于前一种人,写这本《走在人生边上》时,杨绛先生已经96岁了,她已经意识到人生已经接近终点了,于是她总想留下一些自己的想法,纵然身体的衰弱和病痛一直困扰着她,但她终于坚持完成了关于人生的自问自答,在她心目中,神与鬼存在这个世界上么?灵与肉到底谁决定谁?本性与世界的连结在哪里体现出来?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先生用她一生的经历阐述了她的答案。2013年杨绛先生已经102岁了,我们希望老人能继续她的生活,继续她的思考与问答,并把她的思想所得与我们分享。
      
      向后看,细数自己人生中的经历与得失,有一些小生活故事让自己刻骨铭心,也有一些小情趣给自己的生活平添光彩;从生活的积淀中梳理出属于自己的智慧,一些道理或许已经对自己不再适用,但对于后来的人还仍有借鉴意义。向前看,揣摩着明天自己还要往哪儿走,从纷繁的世界和生活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终点站就是死亡,是恋恋不舍还是洒洒脱脱地走向终点,对于自己的结局是忧心忡忡还是坦然接受?这里涉及到的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先生记录了她的一些美好感情,她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这些回忆让她的人生充满了温情,也让她更加坦然地走在了人生的边缘上。
      
      对于一个百岁老人来说,这种人生的拷问看起来有点残酷。回忆很长时间以前的人与事,人或许已经不再,事情也被众人淡忘,这种回忆显得倍加凄凉。唯有这种凄凉,才更加体现人生的真谛。就像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边缘偏僻的村庄,一个昏暗的屋子里闪着一盏不太亮的灯,一位老人在用心地拨弄着那盏灯,希望它变得更加明亮。那盏灯给我们了光明,也给我们了希望:当暴风雨过后雨过天晴,当更多的人因为希望走进这个村庄,这里会重新点亮一盏更明亮的灯。后面走进这个屋子里的人,会继续把灯照料好,继续把屋子修缮好,然后继续老人以前的工作,继续把光明传给这个世界。
      2013-7-3
      
  •     今天花了一个晚上读完了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我竟然也开始思考灵魂的问题了。原先对于物理世界之外的东西一向不敢轻易谈论,虽然也未轻率否定其存在性,但也从未很严肃认真的思考过如果接受其存在是否会对人的活法产生潜在影响。仔细想来,杨绛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对人生价值的回答以其信仰为前提(这里应该是比较广义的信仰),没有信仰也就无从找到完全立得住脚跟的价值的根据,而信仰不一定是要被完全严格证实的(其实没有什么信仰是完全被严格证实的,包括科学主义信仰)。书中很有趣的一节是提到天地生人的目的,杨绛认为人类文明虽然有价值却不是天地生人的目的,天地生人的目的在于人的本身,人的可贵也在于人的本身,但我觉得单个的人似乎不应该是全部的目的,人的价值应该还是要在与其它个体的连结中以及帮助其它个体的更好的连结中体现的的吧?
      
      2013.6.6
  •     
      
       在看《阿甘正传》的时候就在想,到底其中哪句台词比较有道理,究竟是“我不懂我们是否有着各自的命运,还是只是到处随风飘荡” 还是“没有事情随随便便发生,都是计划的一部分”。还是说我们可以像阿甘一样,在他妈妈将要去世时,听着“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面对的一件事”这样的话,充满了心疼不安的同时更多的伴着的是不可求解。
       总有那么一刻,你会选择思索、想象什么是人生?何处是价值?常常我们不得而知,却又不肯像哲人苏格拉底那样承认“我知道我自己无知”,况且我们也无法懂得苏格拉底谈及此话究竟为何意。于是我们陷入了自己的人生死胡同,自我的经验获得,人生体验都无法解释,自己徒劳在一个迷茫中打转。于是我们开始将视线投入他处,以获得一种支撑。迷信也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文学也好,宗教也好。人生总算是找到一种自认为相对可靠的说服力或者说安全感。
       我想一路行走,总是会有或者说需要一些指引的力量来明了所谓人生,锻造自己对于人生的信仰。近日,依次阅读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王蒙先生的《我的人生哲学》以及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现在就主要谈谈《走到人生边上》和《顺生论》这两本书给我的一些感悟和收获,以及我自己对于人生的一些浅薄理解和看法。
      一.《走到人生的边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看完《走到人生边上》最让我动容的是杨绛先生在这本册子中展现的平和天真和大气从容,以及字里行间展示的令人折服的勇气和睿智。就像她说的“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还可以有此等勇气和思索力,执着于求证一些人生体悟,给予自己内心,也给予后来青年人一种沉静的定力,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了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以上这段话是杨绛先生在前言中说到的。读完全书,我们似乎可以了解杨绛先生对于灵魂,对于人生价值的一些体悟。
       1.“我首先要说,人有灵魂”
      一直接受唯物主义的教导,我们总是站在科学的角度说世间没有鬼神,人亦无灵魂所在。我们总是倾向于抓住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求是。但是就像书中说到,我们是相信“真、善、美”存在的,但是“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杨绛先生认为“我相信我看不见的东西未必不存在”“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为不存在。”从灵魂来说。杨绛先生是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而且人是分为灵魂和肉体的。
      在书中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杨绛先生认为有灵魂和肉体的区别,这个无异议。但是在探讨在灵与肉斗争中,灵魂是在哪一面时,杨绛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可是仔细思考之后,很惊讶的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即是说灵魂是属于肉体的。开始不理解何以灵魂属于肉体?我想就像书中说到的,单纯的肉体只是一个无任何意义的躯壳,无知觉,无感情,无智力,正如一粒尘埃,你和如此一物又有何斗争之意?只有加之肉,你才会有感受、欲求、享受甚至放纵。
       既然灵魂和肉体承为一体,那么斗争源于何处呢?另一方又是谁呢?杨绛先生认为是“灵性良心”,相对“灵魂”,这个概念就更让人陌生了。在书中她解释到“‘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都遵守上述道德标准的道德心”。我想,这大抵就是一种节制性的力量吧,一种人生的修养,一种超越灵肉驱使的一种更高追求。
       当然,如若灵肉一体者过于自我膨胀,就难免发生诸如希特勒大屠杀之悲剧,曹操因一己之疑杀死一家八口,且歪理“宁为负人,毋人负我”之事。故而需要“灵性良心”来斗争,节制,平衡。
       2.“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在杨绛先生的书中,还同样讨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就像我在开头说到的《阿甘正传》一样。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怀疑或者说思考命运究竟是天定还是人定。“我们在迷茫中怀疑、失落而绝望了”,穷途末路,长久不得志,困顿迷惘时,多叹造化小儿肆意弄人。
       垓下之围,项羽悲叹:“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天命不可违,颇增悲伤于西楚霸王。反之,刘邦此等草民,此等狡诈之人成事为王。倾心于项羽之列难免心存非议。其实,不得不说,这只是一面。且看司马迁《史记》一切皆明了。《项羽本纪》末太史公曰:“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就是不赞同此等命运定论的,站在当时时代局限性来看,所谓“命运”也多倾向历史时事的变化规律性而非天定。《高祖本记》中刘邦称王后,与众臣谈论,己何以成,项羽何以败时有说:“陛下,项羽慢而侮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论及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因素不同,此外刘邦补充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此重要因素在于运用谋臣策士之力不同也。
      书中说,“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即按杨绛先生的话说,我们可以疑惑命运之力,但是不可以绝望于命运,不可以完全归因于命运。虽然关于这一问题,书中还说到了“神明的大自然故意安排”并且举出孔子所称“天命”之类,我们无法定论这些确定是什么,但是我想在命运观中,可以迷惑,但是坚信“做主的是人,不是命”方可以更好的指引一个人生。
       3.“人需要锻炼”
       谈了那么多,其实最终我们还是会问人生的价值的是什么?在《走到人生边上》中杨绛先生强调,人需要修身,人需要锻炼。“只有人类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人的一生中,善恶杂糅,需要不断的锻炼,以达到更为纯色的自己,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还有自己的信仰,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越“小我”,“必老而弥坚”可以说比起醉生梦死的无限享乐主义来的振奋人心的多。
       二.《顺生论》:迈出几步,反身张目
       这里不算是将两本书做出完全的比较,但是看完《顺生论》给了我另一种震撼的力量,故而想要筛选一些与《走到人生边上》颇为相似的讨论话题谈谈自己对于《顺生论》的理解。在此之前,只是知道张中行先生,但是没有阅读过他太多的著作。读完此书,深刻的感到其中波罗万象的丰厚感。
       在《几句下场的话》中说道:“生,来于天命,我们抗不了,于是顺;顺之暇,我们迈出几步,反身张目,看看它的脸色,总比浑浑噩噩,交臂失之,或瑟瑟缩缩,不敢仰视,好一下吧?”由此可见,张中行先生是站在人生时时在场的间隙,选择一种迈步,选择一种反身,以此来获得不太看得明了的脚下那方土地。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虽然在《顺生论》中涵盖儒家的中庸、佛教之禅理、道家之隐退、西哲的理性,但是张中行先生的人生哲学中以一贯之的还是“中庸”二字。到底人生要怎样活才算好呢?故而有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首先得顺应天命本性,方可以中和。那么张中行先生对于命运是怎么看的呢?我认为是悬空且姑且相信自我意志。书中说到“既然暂不能解决,那就不如安于不知为不知”“人人坚信炼石真可以补天,人生的理想、兴趣等就都有了依靠,被命运播弄的无可奈何的阴影就会淡薄甚至完全消失。’”
       就上面这一点看来,其实是与杨绛先生的命运观有相似之处的,我们对于命运的揣度总是难以下定论,太过相信者可能就会“强者可以用它欺人,弱者可以用它自慰”,全然不信者终究会在数次造化小儿的胡作非为中体无完肤。于是我们开始对于有些事情保持不能够求甚解,但时时可以疑惑,时时可以思索,同时坚持的“选择一条路,向前走”。
       2鬼神与灵魂
      在前面我们说到,杨绛先生是相信有灵魂的,而且正是灵肉的不断斗争,才使得人的发展得到平衡,此外灵肉中不纯洁的杂质是需要不断锻炼,方得以抵达人生的目标的。那么在张中行先生论及此时,他从两个方面来展开问题。一曰哲学,一曰科学。哲学者,即涉及了世界存在的本源问题。其实说到这里无论是泰勒斯认为的“水”,赫拉克利特认为的“火”,还是柏拉图认为的“理念”,都将这一命题更加哲学化,更加形而上学化。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大神秘,它总是在一次次的构建中又一次次的否定自身,这难免更加增添了我们思考的困惑。另一方面,鬼神或者灵魂遇到科学,可能首先就被生硬、实在的现代科学拒之门外了。所谓“生命只有一次,死亡就是寂灭”,你只能够顺应,别无出处也无需多想。
       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究竟如何应付人生,杨绛先生认为是锻炼,在锻炼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张中行先生认为“那就最好还是顺常道而行,重视增补而求生的更美好,更丰富,更如意。去日苦多,而世间万有,所以要及时努力善自利用之。”极就是说,秉中庸之理而至中和之道,“天人合一”也未必不可达。
       三.人生入场和离场的一些思索
       人生在世,只在转瞬之间而已,但是悲哀的是人生总是存在一些无法探视到的盲区。入场方可身临其境,却往往忽视脚下的那片土地;离场方可俯瞰全局,去常常失去置身其中的快感。可是我们可以庆幸的是,人大多能够在入场和离场之间调节自己对于人生的参与度,在入场和离场之间不至于整日浑浑噩噩、迷迷糊糊,也不至于长年四大皆空、随风而逝。一路向前看,终不免困惑之时,我们总是选择一种自己的适合的途径向后看看,反身张目,然后再来继续前行。
      文学所阐发的道理总是在人困乏的时候特别的被关注到,我们以为通过文学可以获得一种万事万能的依靠或者安全感,但是却常常失败,这种多样性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在阅读这几本书的时候,我们学着思考,学着建立自己的想法总是好的。无论灵魂是否真正存在,无论是否相信天命,我们都有权利继续去怀疑,继续去思索,继续去探讨人生。所谓的人生哲学,我们终究无法像信奉宗教一样从中得到坚不可摧的指导生活的信仰,我们可能最后连一条万能的准则或者说方法都没有。但是对于人生我们总是可以不断去“锻炼”,去“增补”。怀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磕磕绊绊中继续前行。
       对于这实实在在但又琢磨不透的人生道路而言,精神总是高于技巧的,不是吗?
      
      
      
      
  •      最近带娃的间隙拜读了杨绛的作品《走到人生边上》。一边带娃一边看书的最大苦恼就是不能尽兴,往往在看得最过瘾的时分,娃出了什么状况不得不中断阅读,心里那个懊恼呀。不过看看怀里抱着的是未满一岁的稚子,手里捧读的是九十六岁老人的肺腑之言,倒也觉得很cool!
      
       读杨绛先生的文字,不管她几岁时写的,都透着一股从容平淡的气息,是我一直很欣赏的那种真正属于满腹经纶又与世无争的知识分子的气息。如果不是真的与世无争,又怎么可能近百岁高龄、孤零零的生活着,却仍然可以搞创作、做学问呢。有人说她清高。我倒以为,知识分子多少都有些清高,但这清高无毒无害,况且也配得起人家的学识和见地,碍得着别人的事儿吗?
      
       这一两年来,闲暇的时间多些,一直在阅读和思考人生这个大题目。读的越多,想的越多,越发现原来我从小在学校里被灌输的唯物主义,是如此不堪一击呀。所以我很想看看杨先生以近百年的经历来回顾人生,会有怎样的心得和感悟?果然,她也提到了灵魂不灭这回事,算是又一个印证。简单记录一下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几个点:
      
      1. 人有双重本性:第一重为动物性本性,“食色性也”。第二重为所谓的灵性良心。孔孟之道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既指此灵性良心。这两重本性是互相斗争着的,即所谓灵与肉的斗争。
      
      2.肉体与灵魂是拧成一股的,一同受锻炼。肉体是媒介,而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每个人所自称的“我”,其实是指灵魂。
      
      3.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4.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意外收获是,书中关于孔子的多处引用和说明,让我对这位老夫子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读《论语》产生了一些兴趣。比如“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常常被人拿来证明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但这其实是错误的。这句话出自《论语》樊迟问知。杨先生的解析是:读《论语》可以看到孔子对每个门弟子都给予适当大答复。因材施教。樊迟是个并不高明的弟子,孔子多次给他解答,都不懂,最后告诉他敬鬼神而远之,这回他懂了,没再问。这里的“鬼神”是鬼实而神虚。杨先生还拿了《中庸》第十六章中子思转述孔子的话,来说明孔子对神的敬畏。《中庸》里的鬼神就是鬼虚而神实了。真奇妙。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书。
      
       整本书读下来,虽然有一定的逻辑性,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很多地方,比如灵与肉的争斗,比如命运等等,论述的还不透彻。对灵性成长比较感兴趣的人,也许读这本书不会有太大收获。但杨先生在前言里也写得很清楚了:“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而我所想的,只是浅显的事,不是专门之学,普通人都明白。”我更尊敬和看重的是她九十六年的人生经历之后的感悟。我们有幸可以站在这位老人的肩上,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     看季康先生的书是从《我们仨》开始的,读完之后就一句感受“得夫得女如此,一生足矣”。此后开始留意这位被钱钟书赞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女人。
      在书中,季康先生自称是旧社会过来的“老朽”,但我觉得就是这些“老朽”的精神、境界、层次是现代人严重缺乏的。之前说那些民国大家老先生们的书很值得读,他们中大多数人国文功底深厚,又有过留洋的经历,可谓学贯东西,写出来的文字很是扎实,沉淀出来的思想也是耐人寻味。
      在这本自问自答中,季康先生以90几岁的高龄挣扎着思考、整理了几个人生的基本问题,虽然话题乍看有点形而上,但老先生的笔触及之处让人读来感觉却很接地气很实在,绝无虚无缥缈之意。读灵与肉的段落,从来没有这样理解过肉身和灵魂的区别;灵性良心贯穿本书始终,更坐实了做人要对得起自己和大自然。最终,人的价值能够得以体现在于修得了多少的修养和道德,所以虽然人生虽苦,但锻炼灵魂是为了获得或多或少的成绩,不虚枉此生。
      整书读来更加确定了自己的追求,不为物喜不以己悲,坚定做自己就好。
  •      2011年7月19日:
       几天前,杨绛先生的百岁生日,我又重新翻出她的《走到人生边上》,想重温平实文字中绽放的人生智慧。
       不敢对杨先生的作品指指点点,只是读过这些文字后,让我对当前的窘迫处境和人生的终极价值又有了一些思考的机会。
       按照读书后留下的印象,啰嗦几句粗浅的认识。
       比如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人死后,肉体也就成了一副臭皮囊,或烧了,或埋了,但灵魂是不灭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经历各种苦难,修炼灵魂。
       而与人的肉体和灵魂相对立的,就是每一个人的“灵性良心”。“灵性”是人们判断与衡量真善美的能力,良心就是促使人们行善,按照道德标准做事的能力。“灵性良心”往往与人的本性——“食色”相矛盾。这种矛盾也许就产生了世间的各种烦扰与忧愁。
       其实想想,人生一世,怎么过都一样,现在的苦恼、劳累、病痛……也许都是修炼灵魂的必经之路。如果遇事都能拥有“旨为磨练灵魂”的心态,很多烦扰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近也发生了一些大落大起的事情,尽管没有定局,但想想杨先生所说的,一切也都没有那么可怕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着实不平等,有些人要经历很多,一由命定,二由自己决定,所以把自己掌控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就已经很好了。
       以上也只是我理解的一些粗浅教条,但静下心来想想它们,也许还真有点儿意思,只是别沉迷其中就好。
  •     因为对杨绛的喜爱,每次看到她的书,心底就涌起一股暖流。这次也没能抵挡,重新拿起了她晚年追述,申论人生意义的这本书。
      整本书最重要的主题可以说是在人生将走到尽头的时候,追思人的一生到底有何意义。这可以说是我从小以来思考最多,也最希望得到答案,所以最希望了解别人见解的一个问题。正因如此,她的思考让我认为有做下笔记以观后续的意义。
      
      书大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回答三个可能是在人这个等级上思考,鉴于一个人的局限性,略显大而无当的问题。不过人之所以为人,可能就是这股“追求不可求之道”的任性定义的。三个问题分别是: 人的灵魂是否存在?人生是天命做主还是人性做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她的意思是灵魂必存。神鬼的存在她也是相信的。理由可以认为是人的经验或多或少可以证明他们的存在,但是断是无法证明他们的不存在的。这种证明方法可说是有波普尔的影子。她讲得几出身边的人或是自己的经历,以证明其存在,可说是吓人。而我从感性上又一直倾向于这些东西的存在。所以很难说出什么辩驳的话,也就信了。证明神鬼的存,实则是为了证实人的灵魂的存在而铺路。
      
      在杨绛来看,人的灵魂就是人死了以后,尸体所不具有的那部分。而人性就藏在这死后仍然存在的肉体中。人生而性善。人生的最初几年,慢慢适应并熟悉了肉体后,人才表现出七情六欲,性恶初现。再之后的过程便是人如何受教育,习得人世规则,归训自身恶性,以作修行的过程。
      
      这个修行的过程便是人生。关于人生谁做主的段落,可以说是几年前第一次拿到这本书后,留下最深印象的段落。她的意思是人是有天命的。天命就像是河,而人生就是条船。一个人的性情就是船主。算出的命数便是河的走向。河要拐弯,船不得不拐弯;河已断流,船不得不就此停驶。但是船也不是说全无主动性。是不是一直向前,还是一头冲上岸,就此不走了,还是由船说了算。而且这河也不是一路一个样子,总是会有激流,有平缓,有顺风顺水,有逆流而上。所以一个人不会一生只有“一种命”。
      
      话说到这里,就可以讨论本书最重要的问题,人生的意义了。人生的意义,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灵肉之战,天人大战。自我的恶念与超我的善念作斗争的过程。每一次善念的胜利,都是个人修养的一次积累。而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苦难”,也不过是让人能有所休养的机会。如同饭食。你吃了,有了力气,去做些好事情,就好了,去做些坏事情,也未尝不可,反正是算在自己账上。所以所谓“苦难”,对于人生来说,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对于人性,肉体,有苦的滋味。而这修身之道,也并非定是要钻进寺庙道观。根据孔孟之道的解读,修身只需要找到一个合乎时宜,又取悦自己的事业就可以了。所以找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寻找修身之道:需要做一个社会需要的工作,又不得不找一个自己做起来还算高兴,不是无法忍受的工作。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每次考验都应了超我的呼唤,或者说,心的呼唤,赤子之心的呼唤,那人生的修行就顺利地进行了。但是这种选择往往受到肉体所产生的感情或者杂念的干扰,这个时候就要把这个感情发泄出去,智慧才能重新掌舵,看清 心的方向。此外,而对于肉体的锻炼也是修炼灵魂的一种重要途径。所有的修行,最后都是随着灵魂走的。灵魂加之肉体是人,灵魂脱离了肉体是鬼。
      
      不过话说到这里,这个“赤子之心”的呼唤可能还不是个定数。这个就和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大有关系了。环境的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从小收到的教育的不同,都会让这个赤子之心的选择大有不同。既然如此,这个“神”到时是要如何界定不同价值取向下的同样的选择,和同样的价值取向下的不同的选择的好坏呢?还是说评判的标准终究是在他人,他人认定你的选择是合时宜的时候,这个选择就是好的,无论实际上选择的内容是否符合个人的价值取向?这个时候,这个他人又是谁呢?谁来做他人才能算数?不过对于一个走在人生边上的老人来说,她所成长的那个时代和环境中的道德规范终于已经根深蒂固地内在化成为了她个人的准则了吧。加之其人也是遵纪守法,一直以来是只求履行道德约束的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没有疑问了吧。
      
      不过她的这个修行说可以说是和我个人的想法非常契合。如果说如何理解生死,我自己想到的解释是,人活着的时候就像是自行车前行,蹬着脚蹬子就往前走,做功就前行,努力就进步。可是等人死了,就像是自行车掉链子了。你到时候再努力蹬,也是空转不走了。所以人生可以说是一个做功的机会,也就是修行的机会。如果耗在那里不走,就白白浪费了可以前行的时机。而这前行的方向,不得不说还是受到普及在社会中的道教思想的影响,这方向应该就是成仙的方向吧。所谓仙,就应该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上留的状态吧。看到有人说,死后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时空约束的状态。恐怕到时,不仅没有时空的约束,是没有任何约束。如果一个“人"到了这么一个环境,不疯了才怪。这件事貌似是有科学家做过实验的。是说把一个人关在漆黑一片,没有任何光亮的屋子里,他几分钟就坚持不了了,几近疯癫。所以要修炼成“仙”,可以在有约束的地方活成没有约束的样子,才能尝试进入没有约束的世界。而这个没有约束的世界,应该就是没有任何区隔的世界,也就不分你我了,就是“无”的世界了吧。一个灵魂,只有能把自己融入到“无”的境地中,才能进入“无”的世界。如果他无法进入这个境地,那么就算他在“无”的世界,他也是“有”的,是无法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可能不是别处,可能就是人世。
  •      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写下这些,尚且有不断的疑问和困惑。
       对人性,对人生的自问自答,质疑,猜测。
      
      
       1 同样谈到人的自以为是。
       原文”每个人自负为怎样的人,就以为自己是这样的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这就是所谓的妥协。“
       http://www.douban.com/note/259441158/
       让我想起来”People always believe what they want to believe“.
       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世界。我越发的这么觉得。所以当看待别人去判断他人的时候,我会想看看他带的眼镜是什么样子的。
       忽然想起来是不是佛家的理论,不去下判断,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佛家的【无明】。
      (前段时间看的《正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35424/)
      
      
       2 里面有种好玩的说法,说是人生一世是考验。
      ”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有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性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若说考研,就该像入学考试一样,同等的学历,同样的题目,这才合情合理。“想起今天随便看到的一张图,上面是老师说 ”大家都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然后是有人骑车,有人开车,有人骑马,有人什么都木有。
      
       3 也会有对际遇的感慨。”人在当时处境中,像漩涡中的一片落叶或枯叶身不由己“。
      
       在我看来。
       越发的倾向于 《黑天鹅》理论。
       也很喜欢伍迪艾伦的《赛末点》《怎样都行》都是人生的一种态度。
       并且职业生涯规划这种东西简直就是扯淡。人生并不是线性的过程。人的想法或者际遇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最喜欢的是钱钟书的那句“吃了个好吃的蛋,何必去看那只鸡呢“
      
  •     看了那么多达人的书评,本不应该用自己粗陋的这支笔再说些什么,但是对于这样一本书实在是忍不住,自个写给自个吧。
      杨绛先生近百岁的年纪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我拿来读的时候,有人对我说,你读这个太早了吧。我说不早,老,病,死;是任谁都不能例外,无论你什么态度都迟早要去面对的。更不能按年龄来谈论,看一看早夭的多了去了呢。
      窃以为正面的去面对死亡,去思考生命,能让我们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过多的挥霍,当我意识到生命是脆弱和短暂,我想到的更多的是珍惜眼下的时光,珍惜眼前人。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活的更精彩!
      所以这样的一本书,不同的读法带来不同的收获,收获了感伤,收获了凄凉,更获得了活着的价值、勇气和动力。
  •     前面的鬼神灵魂灵性良心生死这些我不太明白。但是看到最后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着实震惊了。
      想不到在解放前后的那段时间竟是这样子,和我们看的黑白电影(革命题材,人人为了党和国家可以去死)出入很大。透过秀秀的一生,我想到了身边的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都是农村长大的,我偶尔听外婆说起过一些事,但始终不当回事,到今天看完这书后,我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外婆没上过学,因为是女人,他家兄弟姐妹很多,但最后长大的却只有几个,有饿死的,有病死的。冬天光脚,穿着薄衣,从小起早贪黑劳动,大概这样所以现在外婆老了却也总是闲不住,坐着看电视就觉得犯困。外公,他亲自拉着小妹妹把他饿死的爸爸埋了,他才16岁。
      对于身边的亲人我多了一分了解,这样我更珍惜现在,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他们的过去太艰难。
      那个时候的人太淳朴是吧,哎。
  •     不知怎么的,虽然是老奶奶的话,但读来却行如流水、畅快淋漓,一点都不拖沓。我猜这位老奶奶应该是快人快语,性子直爽的吧。
      
      以下为摘录和自己总结的混合:
      “
      人的灵性良心与欲望的斗争。
      
      命由天定,好比船已在水中,但掌舵人是自己,在遇到险境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船安全行驶而不触礁。
      
      人类文明不是上天造人的目的,而是: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人本身,因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人能学,能修身,能自我完善。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而这个苦恼的人世,正是锻炼人的好处所。这也说明,人生实苦是由缘故的。
      
      受锻炼的是肉体,由肉体为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
      ”
      
      
      关于灵魂的存在与否,我持保留观点。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总结,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就像那条破毯子一样,这句话是借破落画家克朗肖之口说出来。杨绛女士的意思,如果我理解得不错的话,人活着应该是为了信仰,我不知道她是否为基督徒,但在我看来,相信上帝并按照他的旨意行事,只是信仰的一种选择。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形式的信仰。比如苏格拉底的死,不也是为了信仰么。我有个很好的基督徒朋友,在做重大决定时,会说要听从来自神的声音。但我一直觉得,基督徒心里神的声音归根结底还是基于个人价值判断而做出的选择。要不然,怎么每个人听到的神的声音都会不一样呢?因此,我总觉得,这么多种信仰最终还是会汇成一个点,成为我们人类共同追求的东西:公平、正义、善良、美好。
      
      跟我的那位朋友也表达过此类意思,但朋友说,人是软弱的,不能依靠自己抗拒魔鬼的诱惑,只有信靠神。以前每次谈话进行到这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在好像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由于人的软弱,很多时候我们的意志力会在跟欲望的斗争中败下阵来。这样的战争并不容易,并且是一场会一直持续到生命结束的持久战。我们时而会赢,时而会输。就好比基督徒时而会听从神的意思,时而不会一样。我们不能苛求自己每次都赢,只要尽力做得好一些,再好一些,即可。
      
      怎么做?
      我想,身体健康是前提。然后,需要足够平静的内心去容纳、分析和总结每一次的失败。最后,就是心怀一切会更好的希望,不断地去尝试、尝试,决不放弃。
      
      说到这个份上,又想到了村上,也许,我也只能走跟他一样的路。
      
      
  •     喜欢这书,人生我走到五分之一都还不到,却有时候喜欢手捧一本中年人看的书,在电脑前装装B,看看它。
      
      说到和这书的缘分,本来是想找找围城的书。只是听很多人说,这本书好,但是又有些情色成分,于是便带着青春期肾上腺的荷尔蒙促进下,怀着好奇心搜索了一下这本书。只是看了几页,便觉得那股民国时代的文风,实在让我有点,受不了。特别是书中关于一位小姐的描写,我真以为回到了,高中时代,鲁迅笔下描写的杨二嫂。于是饶有兴致的看了看,钱钟书先生的生平。和许多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一样,钱先生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是在这过程中,始终不离不弃,并且乐观向上的杨绛,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便翻了翻这位百岁老人的许多简介。就这样我认识了这本书。
      
      书中问答的形式,引起了我的兴趣。许多时候,我是一个被问题萦绕的人,作为一个孩子,我不知道怎么放下,习惯放纵自己的我,在书里找到了许多答案。有些事情,你想不明白,那你便该放下它。想不明白的事情,多半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与其让他干扰自己,不如放下,干干这个年龄段大家都在干的事情。若有一天,我也走到了哪一天,我希望能有奶奶那样的达观。至少我知道现在的我还没有做到,多年以后我会对自己说,其实那点困惑,根本不算是。人生是向前进,有疑虑,说明你在成长,被困扰,说明你还不够成熟。随着时间的推进,一切自然会有答案。但毫无疑问的是,有多少分放纵,便会有多少损失,有多少分努力,就会有多少收获。可以被折磨的是肉体,但灵魂是可以在锻炼中升华的。
      
      年轻的我,可能还有很多不明白,不懂事,但是去成长吧,去生活中寻找那些自己的答案。锤炼自己,锻炼自己。想不通的放在一边,去努力,去乐观的成长。
  •     有的人即使头白了,走路蹒跚起来了,胳膊腿儿都没有力气了,心里依旧是鲜活的如孩子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有时候,好感真的是没来由的,或许是因为崇拜这种岁月洗涤过的平静,或许是因为一直闪耀着光芒的灵魂。
      
      奶奶生前我没有多少机会陪在她身边,甚至都没见过她最后一眼,没有参加她的葬礼。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她一直都没有走,还在家里等我回去。只不过,此后就格外留心遇到的老人,留心她们做的事、说的话,或许在我没有见到的时候,奶奶她也是做着这样的事,说着这样的话。或许,奶奶也有像先生这样的自问自答,只不过她没有办法写下来,或许,奶奶也有这么多可以用来做注释的故事,只不过她没有给我讲过。
      
      我只能睹书思人。
  •     读这本书那还是08年的寒假。
      对杨绛的文字感兴趣起源于《咱们仨》。
      对先生的文字需要感性一点,《走到人生边上》尤其是。书里仍然多是回忆,把诸多经历慢慢沉淀,就像细沙落入静水中,先生究竟是怎样平和的心境,不让这细沙起伏与水底,如此平坦,那该是一颗知足的心。
      她仍像年轻时一样害怕鬼神,小女人一般感性。
      
      这本书更多的是先生写个自己的,留给自己的,不是为了感动你,读与不读,说好说坏,都不是先生想知道的。评价给较差,其实又如何。
      
  •   很不错,想看这本书了~
  •   九十六岁老人感悟到人生的价值是修身。
  •   不错!也想站在老人的肩上来感悟自己的人生!想看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