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正中書局 作者:方麗娜 编 页数:256
前言
推薦序 曾志朗 / 中央研究院院士 讓先進的知識,充實華語文的教學 幸虧我們有董鵬程先生,華語文的教學和研究,才有可能在情勢最惡劣的日子裡苦撐過來。我每次看到書架上那一大冊又一大冊的華語文教學與研究的叢書,都會有一陣激動。數十年內,董先生靠一己薄弱的力量,號召周邊的友人一齊努力,動員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把當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以及教華語文的心得寫成論文,再四處去張羅出版的資金,將這些論文付印成冊,就是要把最先進的華語文教、研知識傳播給所有教華語文的老師,讓他們有所借鏡,以提升教學的效能與品質,數十年如一日,真是令人感佩! 如今,我的書架上,又要有一大冊要擺上去了,我有幸先看到初稿,很多知名學者的專著都收藏在內,而且從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到實際課堂上的應用,從教材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多媒體實驗,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而且學術的深度夠,論述的嚴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教學經驗的說明,比起幾年前的功力,又是增強了許多。我學到好多很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對華語文認識,也更深了一層。希望這本知識集成,會幫助所有對華語文教學和研究有興趣的人。還是一句話:「董先生,謝謝你。」 叢書序之一 緣起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策劃◎董鵬程(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於2001年(民國90年)6月提研究計畫,請政府重視全球化學習華語文學習熱潮,並提八點建言: 一、成立華語文教育政策委員會 二、鼓勵大學設置華語文教學系所 三、建立華語文教師的認證制度 四、因地因人制宜編輯華語文教材 五、建立全球華文教學資訊網路 六、發展華語文能力測驗評量系統 七、提升華語文教育為輔導教育 八、政府應從寬列經費做長遠投資 行政院於2003年(民國92年)12月1日指示成立「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 由於政府積極鼓勵,各大學紛紛響應,設立華語文系、所及華語中心。臺灣目前有華語文學系8所,碩士班10所,華語中心39所。因此,華語文的學習已成為一門顯學,華語文領域研究人數也不斷增加。 在大陸開放前,臺灣曾領先世界華語文市場二、三十年,然而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大陸積極推廣對外漢語教學,每年編纂之華語文相關讀物或教材數量驚人,反觀臺灣,並沒有一套完整且質量並重的華語文教學研究系統叢書,職是之故,結合臺灣優秀華語文學者共同編纂,作為研究生,以及華語文教學研究者之參考叢書。 叢書計畫出版十八冊,為配合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的舉辦,訂2009年12月先發行九冊,包括:方麗娜《華人社會與文化》;何德華《華語教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宋如瑜《華語文教學實務》;竺家寧《詞彙之旅》;張郁雯《華語評量》;蔡雅薰《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鄭昭明《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鍾榮富《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曹逢甫、李子瑄《漢語語言學》。 另九冊預定於2010年(民國99年)6月出版,包括:李櫻《語用研究與華語教學》;胡志偉、吳敏而、高千惠《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陳純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與應用》;詹惠珍《華語教學之社會與文化研究》;鄭琇仁、宋如瑜《多媒體華語教學》;曾金金《華語作為第二語言之語音教學》;張郇慧《華語句法新論-上》;曹逢甫、鄭縈《華語句法新論-下》;蔡雅薰、陳仁富、陳雅鈴、林景蘇、劉瑩、林文(音勻)《兒童華語教學》。 籌畫、編審過程中,得到賴明德、曹逢甫、柯華葳、黃美金、胡志偉、鄭昭明、鄭錦全、湯廷池、李英哲、葉德明、姚榮松諸教授的指導、參與,才能順利出版此叢書。 謹此要向以上的教授們獻上感謝。 叢書序之二 編者序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主編◎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又有專書出版了。這一次規模更大,參與的人數更多,照顧的層面也更廣。 全球想要學華語文的人數從來沒少過,師資不足一直是個問題。因應需求,國內華語文教學或是應用華語文相關系所紛紛成立,華語文教學專業教科書需求因此產生。華文會董祕書長鵬程先生對華文推廣念茲在茲,看到培育華語師資教材方面的需求,以及臺灣此領域相關教授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可供參考,乃規劃本系列華語文教學和研究叢書,邀請國內相關學者共襄盛舉。 系列叢書規劃由基礎語言分析如漢語語言學、華語句法、詞彙到教學實務。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此次參與撰寫學者們在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中皆是佼佼者。他們以過去研究為基礎,搭配實務上的觀察與反省,或是編寫或是著作,使本叢書得以完成。 兩年前,董祕書長和我先擬一個叢書初步架構,由其開始邀約學者。第一次開會,就每位學者專長與擬撰寫主題進行溝通。爾後,作者們提出一份寫作大綱,並以2009年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會議時間為出版時間。學者們皆體認這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與時效性,無異議同意寫作時間表與撰寫格式。為避免其中有過多重疊,由我略加調整學者所提出大綱中疑似重疊處,由董先生進一步與作者溝通,徵得同意,大綱於是底定,學者們開始撰寫。為確保進度,華文會於期中再一次邀約作者們餐敘,並針對部份稿件內容再一次就可能重疊處協商。 一開始寫書時,我們即告知作者們,為使書更顯其專業,完稿後會送審。今年春天部分作者如期交稿,我們陸續邀請不同學者審查,審查後作者再修稿。這系列著作以及動員都是為更深刻耕耘華語文這塊園地。其中董祕書長的遠見及他多年全心全力的投入,感動學者願意執筆,成就今天這番事業。 忝為編輯,特別感謝下列審查委員以學術之名,為叢書把關。前九冊分別由鄭錦全院士、李英哲教授、鄭昭明教授、湯廷池教授、胡志偉教授、葉德明教授、姚榮松教授、黃美金教授、柯華葳教授審查。 叢書籌劃編輯過程中,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在董鵬程祕書長的領導下,所有工作人員全力以赴,一併致上謝意。 自序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孕育著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五千年來,中華文化伴隨東方生命的孕育而發生,又隨著民族社會的進化而開展,她兼容並蓄,生生不息,逐漸圓滿了中華民族智慧、開放、大度的文化精神。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存在於長遠的歷史中,並且表現在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裡,滲透、內化、深植於每一代華人社會成員的血脈之中。那些體現中華文化特質的──語言、習俗、倫理、道德、宗教、建築、制度等歷史遺產,在歷史長河中積澱後,醞釀出溫良恭儉讓的文化形態。領受這般歷史文化薰陶的華人,不管古代,還是現代;無論生於斯土,或是長於異域,都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東方文明的氣息、烙上中華文化獨特的印記。 人類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生態和社會環境下,語言、文字、知識、信仰、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也各有差異,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區別於其他民族文化的典型標誌,在文化諸因素中,最重要的連結點是語言和文字。二十一世紀,經濟全球化,跨國交往的活動日益頻繁,越來越多人在不同的族群中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的命運因此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處處體現著文化的多樣性;而文化的多樣性造就了文化的魅力,也是文化繁榮的前提。密切的跨文化溝通已是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特徵,注重「雙文化」教育,甚至「多元文化」教育,更是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動力所在。值得思考的是,在這個世界文化村中,華人文化應扮演何種角色,華文教師如何幫助外語學習者認識、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正是本書撰寫的主要動機。 本書從對外華語文教學的角度介紹中華文化,希望能提供有志從事對外華語文教學者一個認識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入門參考。對外華語文教學(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是一種外語教學,也是第二語言教學,更是一種文化教學。從文化的視角透視華語文教學的本質與特性,不難看出它是一個由華人文化與跨文化所共同交織成的世界,舉凡華人文化的背景、圖像、情緻和意味都會在教學中凸顯出來。中華文化浩如煙海,珍如珠璣,華人社會的特性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的積澱、傳承等密不可分;更由於文化的內涵極為廣泛,又有多元的形式和呈現的方式;中華文化在不同的階段都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把它放在整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來看,它又有相同之處。這就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時、空複合性及特異性與普同性。本書在取材上,大致以普同性為原則;在內容上,特別重視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具有推動作用的部份;在遣詞用字上,則力求通俗,淺顯易懂。雖然剪裁務求以客觀為前提,但仍不免帶有個人主觀的認知因素,疏漏之處尚祈雅正,待日後再版虛心修訂。 文化是歷史進程中人地關係的物質和精神的總體現。因此,本書有關華人社會與文化的介紹,分為六章,其順序為:第一章「概論」,簡述社會文化的定義、內涵、傳播、變遷與融合,以及中華文化的起源、分佈與核心。第二章「歷史與地理篇」:追本溯源,以文化滋養的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等人地關係作為開場。第三章「物質與科技篇」:介紹華人的物質文化和科技文明對世界的貢獻。第四章「制度與風俗篇」:各種制度和風俗的發生和嬗變,深深影響著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程,此部分最足以代表華夏傳統文化的典型性。第五章「思想與觀念篇」:思想與觀念具有歷史的延續性和繼承性,中華文化遺產的燦爛豐富,博大精深,其源頭就是華人的思想與觀念。第六章「華人社會文化與對外華語文教學」:從對外華語文教學的角度切入,談中華文化在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體系建構,以及如何處理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問題。本書屬於教科書性質,不是學術研究專著,為精簡篇幅,並未將引用之論點加以辨析,論點出處亦未一一註明,僅在全書之後列出參考書目,供有興趣進一步探研的讀者資取。 本書歷經年餘的構思撰寫,終於要劃下句點。爬字期間,每因瑣事纏身,進度斷斷續續。直到2009年7月,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吳主任英成教授之邀請,客座該校中文部。旅居異鄉的日子裡,生活單純,節奏緩慢,有較充裕的時間綴葺文字。在夜以繼日的筆耕中,舉凡資料裁剪、內容深淺和篇幅長短等皆斟酌再三,祈能像裁縫師一樣,靠著巧手拼湊出五千年歷史文化的菁華,既要深入淺出,又要知其所以然。南大校園的一角,有一方個人專屬的小天地,窩在裡面,便能全然放鬆、沈澱心靈。休憩時,總愛放眼窗外,尋找靈感,積蓄再出發的能量。這座美麗而乾淨的星島,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雨露滋養了大地,四周花木扶疏,綠樹參天,欣欣向榮;我驚喜於大自然美麗的傳奇,也欣然領受圖書館裡豐富藏書的洗禮。每天,我仿佛徜佯在一個色彩紛呈的大花園裡,於是,關於勤奮樸實的華人社會,關於源自古老東方的漢文化,一幕幕交織在眼前,開啟了我全新的視野,也讓我深深懾服於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同源多向與各擁精彩。 來到獅島,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但這一個偶然,卻使我的生命與南洋結下了深厚的情緣。東南亞是海外華人的主要聚居地,東南亞的華人社會文化正是中華文化傳播、變遷與融合的最佳寫照。在新加坡,這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裡,華人之所以為華人,不僅在於種族、膚色或語言,更重要的是擁有中華文化的基因。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這個花園城市裡獲得最敦厚、溫暖的詮釋;新加坡採行重典創造了太平盛世,並以重典延續了禮義之邦的夙昔典型。古道照顏色,今後,無論何時何地,憶起南洋,就會想起獅島上燦爛的陽光,和華人克勤克儉的血淚奮鬥史。 本書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董鵬程先生的督促與提攜,美國夏威夷大學李英哲教授協助審稿,惠賜高見;同時也要感謝外子陳青圃先生,在二十餘年的婚姻路上,執手相攜,愛我護我,幫我成長,助我圓夢。最後,謹以此書獻給家慈曾玉霜女士和視我如己出的婆婆林月妙女士,妳們的身教言教,讓我遇見謙卑,知足感恩,發現別人的閃亮,處處豐盈了我的學術研究之路;妳們的愛更時時照拂著我,讓我成為最令人羨慕的女兒、媳婦。 方麗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2009.10.18.凌晨
内容概要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eries」 策劃:董鵬程先生 /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主編:柯華葳教授 /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全球華語文教師的最佳指導書 本叢書集結台灣數十位優秀華語文學者專家費時二年完成,充分展現台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實力。編選主題涵蓋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是一套系統而完備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最佳叢書。
作者简介
方麗娜 臺南縣人,高雄師範大學教授。專長:漢語字詞教學、華語文教材教法。經歷: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語文教學中心主任,教育部國語會常委兼華語組主任、美國夏威夷大學訪問學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學院客座。
书籍目录
推薦序 曾志朗叢書序之一──緣起董鵬程叢書序之二──編者序 柯華葳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社會文化的定義與內涵 1.1.1 社會的定義 1.1.2 文化的定義 1.1.3 社會文化的意涵第二節 社會文化的傳播、變遷與融合1.2.1 文化的傳播1.2.2 文化的變遷1.2.3 文化的融合第三節 中華文化的起源、分布與核心1.3.1 華人社會的定義1.3.2 中華文化的開展1.3.3 中華文化的轉折1.3.4 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第二章 歷史與地理篇第一節 中國歷史2.1.1 「中國」的由來2.1.2 「中國」的別稱2.1.3 重要歷史人物第二節 中國地理2.2.1 自然地理2.2.2 人文地理第三章 物質與科技篇第一節 食衣住行3.1.1 飲食3.1.2 穿著3.1.3 建築3.1.4 交通第二節 中國科技3.2.1 天文與曆法3.2.2 風水與占卜3.2.3 四大發明第四章 制度與風俗篇第一節 典章制度4.1.1 政治4.1.2 經濟4.1.3 教育4.1.4 考試第二節 典籍與圖書4.2.1 經部圖書4.2.2 史部圖書4.2.3 子部圖書4.2.4 集部圖書第三節 美學藝術4.3.1 書法4.3.2 繪畫4.3.3 音樂4.3.4 戲曲4.3.5 武術4.3.6 中國雜技4.3.7 中國結第四節 節慶與民俗活動4.4.1 春節4.4.2 元宵節4.4.3 清明節4.4.4 端午節4.4.5 七夕4.4.6 中元節4.4.7 中秋節4.4.8 重陽節4.4.9 冬至4.4.10 除夕第五章 思想與觀念篇第一節 哲學思想5.1.1 儒家思想5.1.2 墨家思想5.1.3 法家思想5.1.4 道家思想第二節 宗教信仰5.2.1 佛教5.2.2 道教5.2.3 一貫道5.2.4 民間信仰第三節 思想意識5.3.1 價值觀念5.3.2 思維方式第六章 華人社會文化與對外華語文教學第一節 跨文化溝通與華語文教學6.1.1 跨文化溝通的意義及其重要性6.1.2 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必要性第二節 中華文化與對外華語文教學6.2.1 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體系6.2.2 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分類第三節 如何處理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問題6.3.1 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6.3.2 與學生的華語文能力結合6.3.3 與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結合6.3.4 與跨文化對比分析相結合第四節 對外華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化素養參考文獻
编辑推荐
本書從對外華語文教學的角度介紹華人社會與文化,內容涵蓋:歷史與地理、物質與科技、制度與風俗、思想與觀念等等,祈能有助於華語教師處理有關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問題,進而幫助外國學習者認識、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 作者簡介 方麗娜 臺南縣人,高雄師範大學教授。專長:漢語字詞教學、華語文教材教法。經歷: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語文教學中心主任,教育部國語會常委兼華語組主任、美國夏威夷大學訪問學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客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