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韓高年 著 页数:368
前言
文學是人類心靈的形象展現。當我們和著歷史的春夏秋冬,徜徉於中國文學的百花園中,那些梅蘭竹菊、風花雪月,那些悲歡離合、詩酒琴棋,和著濃濃的書香,讓我們在一種極度的愉悅中體驗著與古先賢們進行心靈溝通與對話的過程。也許有些緊張,有點焦慮,但當「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詠歎在耳畔響起,當「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場面次第展開,當「庭院深深深幾許」的閒愁悄悄襲來,當「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的無奈揮之不去……,掩上書卷,我們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感動。 本書所描述的中國文學史範圍限於遠古到近代,按照此一時段中國文學發展的脈絡,在內容的表述上分為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九個時段。每部分先總述該段文學發展的總體風貌,然後對重點作家作品和文學流派、文學現象予以簡明扼要地介紹,文字風格力求輕鬆活潑,或以幽默風趣之言揭示作家個性,或以純淨樸實之筆賞析奇文好詩,要以易於接受為原則。除此之外,在書中相應部分還以年表的形式對該段文學史上發生的重要文學事件(作家生平、重要作品的創作等)及文學進程進行簡要展示,以幫助讀者了解主要作家、作品的背景,加深理解。閱讀中國文學史難免要遇到許多重要的概念和熱點問題,書中的「相關連結」可以幫助讀者以便捷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古代圖、書並稱,詩、畫相關,中國文學史上的許多作家、作品也早已成為畫家的素材,鑒於這一古老的傳統,本書還配有精選的圖畫,它們或為作家的肖像,或是一首詩的意境,或是文人生活的一側面,都能形象地對書中的文字敘述加以印證,同時也可滿足讀圖時代讀者特殊的閱讀需要。 本書的基本知識框架和學術觀點大體與目前學術界的研究保持一致,編寫過程中參考了目前通行的幾種文學史,對於一些有爭議的學術問題則參考中華書局版《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所收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相關成果後,再進行取捨。本書雖是為非專業的閱讀者所寫,但其中的觀點卻都是在全面地綜合吸收了專業研究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專深的研究和常識的推介是學術的兩大必要課題。
内容概要
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是人們獲得詩意、尋找精神家園的良好途徑。 當我們翻開中國文學史,撲面而來的是先賢們親切的面容、博大的胸懷、磊落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諧的心靈。 徜徉其中,讓我們在極度歡愉的氛圍裡和古先賢們進行心靈溝通與對話。 作者以新穎的視角、敏銳的眼光,對中國文學史進行了系統性的詮釋。 每一個朝代的文學現象、文學流派、重量級文學家的生平以及其代表作品的特色,都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 《一本就通:中國文學史》除了以冷靜客觀的立場敘述歷史,也以極富詩人氣息的筆調描寫文學,例如對於漢代〈古詩十九首〉的介紹,作者寫道:「這是一簇顯得有些寂寥的浪花,在漢末衰世晚風的滌蕩中,碎成了星星點點的泡沫。而每一星,每一點,都是那些遊子發出的悲吟。」 展讀此書,不但給讀者帶來「知性」的滿足,亦將使讀者振起「感性」的雙翅,飛躍時空,深刻領略文學之美! 本書將中國文學史依朝代劃分為九個時期:先秦文學、秦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文學、宋遼金文學、元代文學、明代文學、清代文學、近代文學。 所選文學作品上自遠古時代的神話,下迄民國初年之京劇。 每部分先總述該段文學發展的總體風貌,然後對重點作家作品和文學流派、文學現象予以簡明扼要地介紹。 內文之敘述風格講求輕鬆活潑,或以幽默風趣之言講述作家的生平與性格,或以生動傳神之筆賞析奇文好詩,皆令讀者對於漫長的中國文學史得以一窺堂奧。 除此之外,在書中相應部分還以「年表」的形式對該段文學史上發生的重要文學事件、重要作品的創作及文學進程等,進行簡要說明,以幫助讀者加深理解。 同時,每一章節末段並附有「相關連結」,將該段時期中的相關概念或焦點問題,以集中、便捷的方式加以陳述。 中國自古以來,圖、書並稱,詩、畫相關,中國文學史上的許多作家、作品也早已成為畫家的素材,鑒於這一古老的傳統,書中特別編選相關的圖像資料,它們或為作家的肖像,或是一首詩的意境,或是文人生活的一個側面,都能形象地對書中的文字敘述加以印證,同時也可滿足「圖文時代」讀者特殊的閱讀需求。
作者简介
韓高年 1971年生,文學博士,西北師大文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文學與文化。著有《詩賦文體源流新探》(巴蜀書社,2004)、《禮俗儀式與先秦詩歌演變》(中華書局,2006)等學術專著四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全文轉載。多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專案,屢次獲得省部級獎項。2009年被選為甘肅省領軍人才,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扶持計畫。
书籍目录
先秦文學中國文學的搖籃--上古神話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左傳》:敘事文學的最佳範本《老子》:失意文人的精神家園孔子和語錄體散文《論語》《孟子》:論辯散文的典範莊子筆下瑰奇浪漫的哲理散文《荀子》:儒家思想集大成之作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與楚辭《戰國策》:縱橫捭闔的歷史散文宋玉與中國文學中悲秋傷逝的永恆母題先秦寓言的淵藪--《韓非子》秦漢文學李斯和〈諫逐客書〉才高見妒的文學家賈誼劉安和《淮南子》漢賦代表作家司馬相如滑稽文人東方朔和他的遊戲之作〈答客難〉司馬遷與史傳文學的典範之作《史記》揚雄及其辭賦漢樂府敘事詩中的雙璧:〈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班固與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張衡對後世文學的多方面貢獻文人五言詩的壓卷之作:〈古詩十九首〉東漢政論文的代表:《論衡》與《潛夫論》魏晉南北朝文學「三曹」「七子」與建安文學竹林七賢與正始文學西晉文壇的雙子星座:陸機、潘岳左思、劉琨對建安風骨的繼承「中興第一」郭璞和遊仙詩《搜神記》與鬼怪世界陶淵明和他的田園牧歌狂傲放浪的山水詩人謝靈運《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文學批評家劉勰和《文心雕龍》庾信文章老更成南北朝民歌隋唐五代文學初唐四傑陳子昂與「唐詩風骨」王維和山水田園詩「詩仙」李白邊塞詩人高適、岑參「詩史」杜甫大曆詩壇百態韓愈、孟郊與崇奇尚怪之風白居易與元稹杜牧、李商隱與晚唐文壇唐代傳奇小說與市井百態花間鼻祖溫庭筠「詞中之帝」李煜宋遼金文學王禹偁與宋初文壇柳永詞的市井情調閒雅雋永的晏殊文壇領袖歐陽修蘇軾的人生與創作黃庭堅與江西詩派富豔精工的周邦彥詞婉約詞人李清照歷代詩人之冠:陸游愛國詞人辛棄疾江湖雅士姜夔與吳文英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氣歌〉元好問與金代詩歌元代文學《全相平話五種》與元代說話藝術關漢卿與《竇娥冤》白樸和《梧桐雨》王實甫和《西廂記》馬致遠與元初散曲鄭光祖和《倩女離魂》南戲「四大傳奇」張可久與元末散曲回族詩人薩都剌高明和《琵琶記》為梅而生的詩人王冕明代文學羅貫中與《三國演義》施耐庵與《水滸傳》劉基和寓言名作《郁離子》文壇宗主李夢陽吳承恩的《西遊記》「狂人」徐渭和《四聲猿》王世貞及其文學創作叛逆文人李贄湯顯祖與《牡丹亭》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袁宏道兄弟三人的創作馮夢龍與「三言」清代文學身仕兩朝的詩人錢謙益與吳偉業顧炎武與清初詩壇王士禎與康熙詩壇納蘭性德和他的詞作洪昇和《長生殿》蒲松齡與《聊齋志異》吳敬梓和《儒林外史》曹雪芹與《紅樓夢》袁枚的生平和創作桐城派的古文創作地方戲的勃興和京劇的誕生李汝珍與《鏡花緣》近代文學首開風氣的詩人龔自珍英雄的頌歌:《三俠五義》落魄名士陳森的《品花寶鑑》黃遵憲與「詩界革命」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女俠詩人秋瑾劉鶚的《老殘遊記》蘇曼殊和他的哀情小說南社詩人柳亞子汪笑儂與京劇改良
章节摘录
《搜神記》與鬼怪世界 兩晉之際,有一個出自名門望族的文人,他自小就勤奮好學,廣覽群籍,日後也轟轟烈烈地幹了一番事業,先被召為著作郎,後因參與鎮壓荊湘流民起義而立功,被賜爵關內侯。東晉初,朝政草創,經人推薦,領修國史,著《晉書》二十卷,時稱良史。這便是干寶(?-339)。 是什麼使干寶萌發了寫《搜神記》的動機呢?干寶年幼時,父親去世,被葬於澉浦青山。父親有一個寵婢,母親一直很嫉妒她,等到父親下葬時,母親就把那個侍婢活生生推下墓穴,讓她為父親殉葬。十幾年後,干寶長大,而母親去世,家人欲將母親與父親合葬。於是打開了父親的墓穴,發現那個侍婢伏在棺木上,面色容貌居然和生前全然一樣。用車子載回家後,過了幾天她便醒了過來。侍婢說,干寶的父親常常給她送來飲食,恩愛如若生前。從此,那個侍婢能夠預言吉凶,並屢屢應驗。另一件事情是,干寶的哥哥重病氣絕,死了幾天,身體也沒有變僵硬,後來又起死回生醒來了,說他看見了鬼神,像是在夢中遊歷了一場一樣,並不知道自己曾經死過。干寶不由得感慨天地陰陽生死輪轉變化,於是搜求天下異聞怪談,整理成書,名曰《搜神記》。他在書序中自言:「雖考先志於載籍,收遺逸於當時,蓋非一耳一目之所親聞睹也,亦安敢謂無失實者哉!」其中所錄內容大凡神仙鬼怪故事,也保存了不少古代美麗的傳說和民間故事。 作為魏晉志怪小說的突出代表,《搜神記》中的許多故事都是非常優美動人甚至是驚心動魄的。其中名篇〈干將莫邪〉,講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三年乃成。干將卻反被楚王殺害。其子赤比長大後準備為父報仇。當年父母所鑄之劍有雌雄兩把,干將獻於楚王的是雌劍。赤比背起雄劍義無反顧地踏上復仇的路。楚王夢見有一個少年眉間尺,找他為父報仇,於是懸賞殺眉間尺者。赤比傷心自己沒法為父報仇,但他的孝心感動了一位俠客,俠客說:「聽說楚王懸賞捉拿你,如果你將你的頭和劍給我,我願為你報仇。」赤比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頭砍下,與劍一起雙手奉於俠客。於是俠客帶著赤比的頭顱和雄劍去見楚王,楚王大喜。俠客說:「這是勇士的頭,應該用湯在鍋裡煮了才能爛。」楚王照做,可是頭煮了三天三夜也沒有爛。俠客又對楚王說:「這小子的頭不爛,如果大王能親自來看他,必定能爛。」於是楚王聽從俠客之言,趴在鍋邊看,俠客一劍就將楚王頭砍下,接著又將自己的頭也砍下墜入鍋中。三頭一起爛掉,無法辨別。楚人只好合葬了三具頭顱,稱為「三王墓」,三王墓便在晉時的汝南北宜春縣境內。這個故事著力歌頌了民眾對於殘暴統治者的強烈復仇精神。故事中所折射出來的悲壯美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魯迅先生甚是喜愛這個故事,據此改編為〈眉間尺〉收入他的《故事新編》中,後來又改名「鑄劍」。 〈董永〉講董永家貧,父死後無以為葬,於是自賣為奴以供父親喪事。天帝也因董永的孝舉而感動,派織女下凡做他的妻子,為他織縑百匹償清債務後,飄然凌空而去。 愛情永遠是人類最有魅力的永恆話題,《搜神記》也不例外。〈韓憑夫婦〉講宋康王見韓憑妻子何氏生得美若天仙,便生歹意,欲奪為己有。韓憑被囚無力反抗,於是自殺,而何氏也隨之自殺。韓憑夫婦死後,在他們的墓前生出了一棵相思樹,根枝交錯,樹上有一對鴛鴦,恆久棲息,日夜悲鳴。故事的結尾是富有浪漫與詩意的幻想,在民間故事中極為常見。後來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與此何其相似!〈紫玉韓重〉也是歌頌忠貞不渝愛情的故事。這個故事情調悲婉,而紫玉對愛情的勇敢、堅定、執著尤令後人感喟。 還有〈嫦娥奔月〉、〈范尋〉、〈東海孝婦〉、〈淳于伯〉、〈李寄〉等,這些故事篇篇精彩,感人至深,雖言神鬼怪異,但終不離人間現實,都是用鬼神世界的事述說著人間的情。作者把人間美好的願望與隱密的情感都如數交付給虛幻世界中的神魔仙怪,任他們負載著人間的理想去演繹那些奇特怪異、幻美悲愴的故事,並留給後人細細品味。 相關連結 志怪小說 即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的記述神仙方術、鬼怪妖魅、殊方異物、佛法靈異的小說,與志人小說相對而言,其作者多為文人或宗教徒,它的興盛與當時民間巫風、道教及佛教的盛行有關。志怪小說按內容可分為地理博物類、鬼怪神異類、佛法靈異類三種。代表作有託名東方朔的《神異志》、張華的《博物志》、曹丕的《列異傳》、託名陶潛的《搜神後記》、王嘉的《拾遺記》、吳均的《續齊諧記》、王琰的《冥祥記》、顏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寶《搜神記》為其典型。雖然這類小說中表現了一些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許多美好的民間傳說。志怪小說對後世影響巨大,唐傳奇即於此基礎上發展而來。在中國小說史上,說狐道鬼一派的形成就肇始於此時的志怪小說,並且它也為後世的戲曲、小說提供了大量豐富的素材。 洪昇和《長生殿》 康熙二十七年(1688),劇作家洪昇(1645-1704)的傳奇《長生殿》在京城首演,轟動一時,王侯將相和平民百姓都爭相觀看。第二年八月,洪昇和好朋友趙執信、查慎行等一起觀看自己這部經過十年編寫、修改的作品,當時康熙帝的皇后佟氏去世不久,全國還處於喪期,結果被人告發,趙執信罷了官,洪昇也被革除國子監(當時國家的最高學府)學籍,黯然離開了京城,從此在家鄉杭州過著抑鬱清苦的生活,這就是有名的「演《長生殿》之禍」。有人專門寫詩評論這件事說「可憐一夜《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長生殿》成就了洪昇在戲曲史、文學史上的美名,也成為他後半生不幸的根源。五十九歲那年,曹雪芹的祖父、時任江寧織造的曹寅熱情地把他接到南京,還邀請當時的社會名流共同欣賞《長生殿》,讓洪昇這位劇作者坐了首位。這場戲一共演了三天三夜,洪昇非常高興,大醉而歸。就在從南京回杭州的途中,他不慎失足,落水身亡,一代戲劇大師以特殊的方式告別了這個曾經帶給他快樂和傷痛的世界。 《長生殿》共有五十齣,取材於民間長期流傳的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取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長生殿」一句作為題目。劇本寫唐明皇寵愛貴妃楊玉環,終日與楊貴妃遊宴玩樂,不理朝政,朝中大權由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把持。七月七日,楊貴妃與唐明皇在長生殿情意纏綿,盟誓世世代代結為夫妻。不久,安祿山因為與楊國忠爭權,發兵叛亂。唐明皇帶著楊貴妃逃離長安,官軍把楊國忠殺死,又逼迫唐明皇縊死楊貴妃。安祿山叛亂平息後,唐明皇日夜思念楊貴妃。後來,道士楊通幽運用法術架起一座仙橋,讓唐明皇飛升月宮,與已經成仙的楊貴妃相會,實現了他們在長生殿上立下的「生生世世共為夫妻」的盟誓。 《長生殿》的思想內容相當複雜,一方面它頌揚了唐明皇、楊貴妃之間生死不渝的愛情,成功地塑造出唐明皇這個癡情皇帝的形象。另一方面,《長生殿》聯繫「安史之亂」前後廣闊的社會背景,批判統治階級荒淫誤國、禍害人民的罪惡,抒發了國破家亡的感慨。崑曲有一齣著名的折子戲《彈詞》,就是取自《長生殿》。它講的是皇家樂工李龜年在「安史之亂」後流落江南,不得不以賣唱為生,他用套曲《一枝花》「不提防餘年值亂離」,來追述唐王朝強盛時的往事,淒婉動人,成為清初廣為傳唱的名曲,以至於當時民間有「戶戶『不提防』」的說法。《彈詞》借李龜年的歌唱表達了個人命運任由歷史力量擺布的無奈和哀傷,而這一點,在經歷了改朝換代的人們那裡,更容易被他們認同,從而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長生殿》之所以會那麼流行,由此就不難理解了。 《長生殿》藝術表現細膩,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作者善於用優美流暢、富於詩意的唱詞,來描繪人物在不同景況下情緒心理的變化。比如《聞鈴》一齣,寫唐明皇在楊貴妃死後,經過蜀道,在瀟瀟暮雨中聽到鈴聲,勾起了對貴妃的思念。《聞鈴》繼承了唐朝詩人白居易〈長恨歌〉和元朝雜劇作家白樸《梧桐雨》的筆法,借風聲雨聲,襯托唐明皇心中的纏綿悱惻、內疚傷痛的情緒。唱詞可以說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它很好地把環境氣氛和人物心理特徵結合起來,寫景如畫,比起唐詩、宋詞和元曲,一點也不遜色。 生在康熙盛世,滿懷濟世之才的洪昇,原本以為可以像自己的祖輩那樣有一番建功立業的壯舉,但卻不想因演劇而獲罪。命運之神有時真的很滑稽,她夭折了一個政客,卻成就了一位文學家。 相關連結 《桃花扇》 與洪昇的《長生殿》並稱為清代戲曲「雙璧」,是一部演繹興亡故事的歷史劇。作者孔尚任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孫,當時有所謂「南洪北孔」的說法,「洪」是洪昇,「孔」就是孔尚任。《桃花扇》共四十齣,寫明末復社名士侯方域,寓居南京莫愁湖畔,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侯方域贈宮扇給李香君,作為定情信物。成親之日,奸黨餘孽阮大鋮為了拉攏侯方域,出重金置辦嫁妝,被李香君堅決拒絕。阮大鋮惱羞成怒,對侯、李施加種種迫害。侯方域隻身潛往揚州,投奔愛國將領史可法。阮大鋮仰仗奸臣馬士英的勢力,逼迫李香君嫁給新任漕撫田仰,香君誓死不從,把頭撞破,血染宮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在血染的扇子上畫了一枝桃花,所以叫做桃花扇。南明滅亡後,侯方域在棲霞山和李香君相會。這時復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史可法也已經壯烈犧牲。他們相對嗟歎,百感交集,懷著亡國之恨,割斷情根,雙雙出家。劇本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侯、李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譴責了南明昏王當朝,奸臣掌權,爭權奪利,置國家危亡於不顧的腐朽政治。劇中突出塑造了李香君的光輝形象,她雖然是個歌妓,卻有著明確的政治理想和是非界限。她把堅貞的愛情和反對邪惡勢力的正義立場統一起來,不畏權勢,鐵骨錚錚,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