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謎

出版时间:2010-9-28  出版社:聯經  作者:李開元  页数:400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歷史的樂趣  這本書,不是一本常規的歷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膽的歷史推理作品。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解碼的書,破解的是歷史的密碼。解碼與解謎不同。解謎,是破解單謎。解碼,是破解謎團,一連串彼此關聯的謎;這些謎都在一個相通的環上,必須按照環扣的次序順次解開。  這本書所要破解的密碼,是秦始皇的密碼。  秦始皇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名人,也是迷霧重重的人物。籠罩在秦始皇身上的重重迷霧,從他的出生開始,一直到他的死後,日積月累,有增無減,千百年來,積澱成一連串的歷史疑案。  生父之謎是第一樁疑案,秦始皇究竟是嬴異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假父和弟弟之謎是第二樁疑案,秦始皇與嫪毐、成蟜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表叔之謎是第三樁疑案,昌平君究竟是什麼人,他為什麼先扶持嬴政親政,後來又起兵反秦稱楚王?  至於第四樁疑案的皇后之謎,更是蹊蹺迷離。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卻在史書上渺無蹤影,這不是非常令人奇怪嗎?這樁奇怪的事情,不僅牽連到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幼子胡亥和他們的兄弟姐妹,更牽連到他們的母親們,那些曾經在秦始皇身邊生活過,後來又完全失去了消息的所有後宮……  如此種種疑案,都糾纏在一個環上,這就是秦始皇的親族和外戚。如此種種疑案,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答案。  為什麼會這樣?年代久遠,史料欠缺,當然是首要的原因。不過,人為地隱瞞歷史的真相,有傾向性地曲解歷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我看來,還有一個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觀念的束縛。  多年以來,在史料學的領域,我們信奉「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的原則。不過,如果我們將這個原則推廣到整個歷史學中來加以奉行的話,警句就變成了咒語,我們將會掉進認識的陷阱,誤以為凡是沒有記載的事情就不曾存在。如此擴大化的結果,歷史學將會只剩下破碎的斷片,而失去完整的篇章,前言不搭後語的失衡,最終難免陷於失語。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基於史料對往事的推想。古代史的史料少而又少,如何通過這些少而又少的材料,解讀出多而更多的史實來,必須修煉「有一分材料說十分話」的功夫。這個「說十分話」的功夫,講的是由一條材料生髮十條線索的方法;這個方法的思路,就是多方聯想和合理推測。在直接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搜尋間接的旁證,然後運用聯想和推測,上下內外關聯,前後左右旁通,索隱探微,設問求解,將各種蛛絲馬跡串連起來,最大限度地解析歷史,揭示歷史的真相。  歷史學的這種做法,類似於現實中的偵探破案。發案後的現場,混亂而狼藉,犯人無影無蹤,證據被銷毀隱去,偵探們仔細地搜集每一個指紋、每一個腳印,哪怕是一根毛發,甚至是一種氣味……如何由這些少而又少的證據,搜尋出犯人的蹤影,復原出案發的現場,推理和聯想,正是必不可少的功夫。按照偵探學上的說法,就是通過推理和聯想,將所有的證據合理聯繫起來,形成一個相關的證據鏈,由此重建案發的過程。  刑警偵探,破解的是現在的疑案;破解古代疑案的歷史學家,是歷史偵探。歷史偵探破解歷史疑案,同刑警偵探破案一樣,充滿了驚險、刺激,還有樂趣。  讀者朋友,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的秦代,來到秦始皇的身邊,置身於那一個又一個的案發現場,一起來做歷史偵探,一起來享受破案的快樂,一起來體驗福爾摩斯式的邏輯與力量吧。  2008年6月16日初稿  2009年1月10日定稿  

内容概要

  始皇帝,快看  你是全世界最多祕密的人  多到史記裝不完  司馬遷都不知道  這本書,荊軻看了作夢都會笑,孟姜女掩嘴張望  保證你絕對不敢翻!  「歷史福爾摩斯」李開元教授繼暢銷之作《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後  另一完全剖析透徹、破解大秦帝國與秦始皇由盛至衰真相的鉅作  深度揭開秦始皇的祕密,全面展示真實的秦始皇  秦始皇,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從出生到死亡都籠罩在層層迷霧中!  他是眾多探祕愛好者、歷史研究者的熱門話題。  究竟誰能破解這些千古以來的大祕密?  ── 大家七嘴八舌,到底秦始皇的老爸是誰啊?  ── 始皇帝,到底有沒有始皇后(正宮娘娘哪去了)?  ── 他後宮中的所有女人為何在史書上集體失蹤(通通落跑嗎)?  ── 嫪毐是中國史上特種行業的老祖宗嗎?  ── 焚書坑儒?是誰被活埋啊?哪些書又被一把火給燒掉了?  司馬遷誤信的故事、《史記》失載的歷史、歷史有很多謎團  「歷史福爾摩斯」李開元教授親自走遍歷史現場  在田野調查和文獻史料中,發現失落的真相  重寫秦始皇!

作者简介

李開元
四川成都人,曾經是科學少年。北大歷史系畢業,成為史學青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以人文學者自任。
北大畢業,留校協助恩師田餘慶先生任教。東大畢業,接任西?定生先生之教席,供職於日本就實大學,任人文科學部教授。
景仰司馬遷,欽佩羅素。致力於學術創新,追求貫通文史哲的風格。已經完成研究.敘述.理論的寫作布局,著有《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秦謎:秦始皇的祕密》等。
自畫像:飄泊的華人,歷史的行者。
大宏願:與天下有志者共勉,共同建設與英文字文化鼎立的漢字文化。

书籍目录

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歷史的樂趣第一案是他,創立皇帝制度,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是他,挾雷霆之威,第一次統一了天下。他,秦始皇,姓嬴名政──且慢,據說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呂政?原來,他的出生是一件兩千年來的無頭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大商人呂不韋的私生子?無數學者參與討論,卻一籌莫展:史料如此缺乏,而最原始的記載《史記》卻自相矛盾。問題出在哪裡?誰是秦始皇的父親(上)一 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父親嗎?1 司馬遷惹的禍2 嫌疑人名單3 發現了「奇貨」4 「奇貨」的價值5 最高商業機密6 華麗的家族7 公關第一步8 華陽夫人的眼淚9 初審的意見誰是秦始皇的父親(下)二 鑑定和取證1 法律鑑定2 刻玉符的意義3 醫學鑑定4 太史公捉弄人5 第三條證據第二案秦始皇的青少年時代,歷史記載幾乎空白;唯一的線索就是他有三個弟弟:一個突然在前線投敵叛國,兩個被秦始皇活活撲殺而死。秦始皇與弟弟們,到底存在什麼樣的生死情仇?年輕國君,如何面對親情背叛、人倫慘劇?夾雜其間的,又有怎樣的政治陰謀?弟弟與假父的故事(上)一 弟弟為什麼叛變投敵?1 弟弟臨陣倒戈2 邯鄲脫逃路3 成蟜的身世4 三種外戚勢力的博弈5 嬴政委政於誰?6 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動7 寡居的帝太后8 獻面首嫪毐9 嫪毐為什麼封侯?弟弟與假父的故事(下)二 假父到底想要攻擊誰?1 嫪毐之亂2 四大疑問3 他想攻擊誰?4 動亂的餘波5 茅焦勸秦王的歷史意義第三案西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這一年,秦楚兩國政局都發生大動盪:前者有嫪毐之亂,後者考烈王去世,其大臣被殺。此時,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出現了:一位神祕的楚國王子,在秦國為秦王浴血奮戰。兩千年來,沒有人知道這位王子的名字。他,是誰?他為什麼留在秦國?他跟秦始皇是什麼樣的關係?尋找秦始皇的表叔(上)一 誰接替呂不韋做丞相?1 神祕的昌平君2 又一樁質子事件3 被拋棄的母子4 歷史學的探洞調查5 昌平君的官職是什麼?尋找秦始皇的表叔(中)二 銅戈的祕密1 發現銅戈2 你買哪一站票?3 破解「丞相狀」4 填補歷史的空白尋找秦始皇的表叔(下)三 丞相的反叛1 挖出歷史來2 「□山」在哪裡?3 混合洗牌4 打出後三張牌5 一箭雙鵰6 被隱瞞的歷史7 王翦復出8 兩封發自戰場的遺書9 一場失載的戰爭10 昌平君之死第四案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秦始皇:可是,有誰知道,他的皇后是誰?難道赫赫有名的始皇帝,竟然沒有皇后?更為弔詭的是,不僅是始皇后,秦始皇後宮中所有的女人,都沒有留下姓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歷史抹去了她們的身影?秦始皇的後宮謎團(上)一 秦二世與他的母親1 世上有無始皇后?2 唯一的線索3 不幸的兒女們4 發掘公子公主墓5 廢長立幼的打算6 秦始皇為什麼寵愛胡亥?7 指鹿為馬的人性解讀8 胡亥的母親是誰?秦始皇的後宮謎團(下)二 扶蘇與他的母親1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太子?2 「坑儒」事件的始末3 黃牌警告4 召回扶蘇5 一招險棋6 不可理喻的自殺7 扶蘇的復活8 藤田教授的推測9 誰是王后?謎底《史記》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書,然而,關於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宮廷,司馬遷要麼自相矛盾,要麼乾脆沒有記載。為什麼會這樣?歷史是怎樣寫出來的?《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歷史,隱藏著怎樣的驚天大祕密?穿透歷史的迷霧一 司馬遷誤信的故事1 新的嫌疑人2 《史記》是歷史學的第三世界3 獻有孕之女故事的全本4 女性深入歷史現場5 男性深入歷史現場6 獻女故事的前提崩潰7 請動護寶槌8 誰是假貨的受益人?9 移花接木的線索10 古代的「文化大革命」11 莫做「耳食者」二 《史記》失載了的歷史1 又是司馬遷的錯?2 《穰侯列傳》的啟示3 魏冉身世之謎4 奇特強悍的宣太后5 發現〈詛楚文〉刻石6 破譯秦楚「十八代詛盟」7 秦楚「袍澤之親」8 二十一代聯姻結盟的祕史9 秦始皇後半生的禁忌10 如芒在背的楚系外戚三 順天逆民秦統一1 一切歷史都是推想2 重新尋找秦始皇3 推倒重來的工作4 頒獎臺上的強勢明君5 天意難測民意重結語 我為什麼寫歷史推理感謝辭附錄附錄一 大事年表附錄二 秦始皇年表附錄三 秦王嬰父子列傳附錄四 昌平君列傳附錄五 焚書坑儒 半樁偽造的歷史參考論著舉要

媒体关注与评论

  「被「史學界的福爾摩斯」吸引,跟隨李老師一步步逼近歷史的真相。」  --小老鼠(卓越網)  「上好的歷史學家,尤其是海外華人,其作品共同特點是文體自由、在邏輯合理前提下的想像、文采飛揚至字字珠璣……黃仁宇、李開元,莫不如是。」  --資深書評人/江筱湖  「在李開元先生的著作中,充滿了打破常規、追尋歷史真相的執著勇氣……令人肅然起敬。」  --《帝國政界往事》作者/李亞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秦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如果不是老师推荐,单看书名我大概是不会看。不过,总是会有惊喜等在那里。怎么说呢?本人比较喜欢看分析类的书,但又不喜欢文字枯燥的,而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全篇的语言很幽默,分析得很到位,而且并非空口说白话,总是有结合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然后慢慢的带我走进秦始皇的世界。值得一看。
  •     这本书,不是一本常规的历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胆的历史推理作品。简单来说,就是一本解码的书,破解的是历史的密码,即秦始皇的密码。作者对一个个有关秦始皇的故事进行推理,再结合各类史料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我们展现了秦始皇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     只要一看书的标题,我就被吸引了,听起来这本书像是现代社会明星的八卦杂志,扒一扒秦始皇的小八卦。书中讲了那些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如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还有人们一直好奇的秦始皇后宫的那些事等等。本书从人们对秦始皇的一些好奇点入手,写得风趣幽默,别有一番风味,值得一读。
  •     李教授可以很好的永远普通的历史材料进行大胆的推论让人敬佩.胡适先生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李教授还提出了历史学3+N的世界的说法,很新奇。。不过书里说嫪毐进攻的对象是吕不韦好像证据不足。还有李教授一直强调楚系势力在秦国政治的影响,觉得也有所欠缺。在推理“丞相状”的时候我觉得一看就知道是隗状,李教授花了八面写似乎有点长了。
  •     《秦始皇的秘密》一书中李开元先生用了推理的手法,将谜团层层展开,叙事的口吻一如一个大侦探在推理破案,初学者阅读起来也没有多大的困难,语句平易近人,十分易懂,也使人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之后细细回想,让人又再次翻开书本阅读。
  •     基于并回应上篇以有针对性交流而非以全面评价为首要目的的评论。我继续坚持我的观点:本书自觉使用了科学性的方法,并且随着叙述的高技巧推进,这种自觉本身也更为充分和圆熟地显示出来,至最后神话学般的篇章中达到高峰。
      
      叙述推进的过程即是构拟实现的过程,越向后推进,故事越紧扣心弦,作者就越是强调“合力推测”和“相对可靠”。至末章提出存在至少三重的历史世界的观点时,对历史构拟活动的科学性而非事实性的强调可说已充分表达,作者并未疏忽什么。现在想来,把第一案做得低调,并且令其占最少篇幅,且跟随在立意鲜明的序言之后,其后跟随的又是一个比一个篇幅丰满、构造精细庞大、获得过更多同行钻研的故事,综合考虑,不得不说是上乘的叙述手段。通过故事的重构再现,读者不但跟随叙述脉络进入到这套工作方式中来——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在看到“扶苏项燕”字样首次被作者点出时,就自动用作者已经建立起来的“政治婚姻”结构处理了这个异常,甚至还可能直接把扶苏母亲设想为了昌平君的女儿;而且获得了更为立体的图景:不仅是有聚焦的亮点(四案的问题),还有多层次的布景(家天下时代的家国纠缠,人性vs政治残酷性,帝国那近乎反乌托邦世界的运作和控制制度特别是包括“新话”),看到一个庞大的历史存在、一个显赫的家族在密织的因果网络中、残酷行动中、随着二世这个仿佛天意注定的看破红尘的终结者的叹息一同走向荡然无存的灭亡……看到一颗精小但饱满的、折射太阳无限光彩的钻石。起初我以为《万历十五年》顾名思义应也是如此的设想,但看过作品后颇为失望。
      
      同时,作者对“理性人”原则的阐发也在最后章充分明确:“常情”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理解异时空的可能性所在;于是自然推论到,看似不合常情/不合规律的事,背后一定有使之如此的条件(这和青年语法学派的主张内涵上是多么的一致)。而在我,这种立场的进一步意思是:我们所以去接触异时空,无非是相信我们可以理解它们并且要去理解它们,相信借此可以更多的理解我们、理解“理解”,这个意义下,我们只能从“常情”出发,这是工作得以开展的动机和归宿——仅仅在于自身的事实(Ding an sich),既不可把握,亦没有意义。
      
      所以,无论是在叙事效果上还是科学精神的传达上,本书确实都超过了仅仅传达不区分所属世界之“事实”的作品。是立意、效果都很好的科普作品,是有典范性的实例,是带读者走进厨房,而非仅把读者安置在餐桌的一旁。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还通过科普活动传达出了现世关怀:始皇帝的高处不胜寒与二世为美好幻想付出的代价,分从两极触碰读者心中的人生模型;读者在看到作者看惯云卷地说出集权制度下总能发现信息封锁后随即产生一种得见轮回般的慨叹后,猛然又可想到,被溶解的真相依旧在两千余年后经由理性自由而严肃的活动从深渊中浮现出了投影,这不正是科学精神的胜利么?力量终归占在自由和严肃的精神一方,人类的福祉最终有赖于它的致力,既艰苦漫长,又充满希望。从一部科普作品中不但可以获悉成果、方法、技巧和理念,竟然还有科学活动本身之于人(活动主体)的意义,夫复何求呢?
  •     写在前面的话:
      
      1 其实才只看完第一案(15%)。不看完帖就回帖好像不好。但是在以即时性和频繁性为显著特点和前所未有特点的现代化沟通状态下,或可获得容忍。甚至未来它将成为全新的交互喜欢,从而构造全新的整体交互效果,也未可知。
      
      2 标题已指明,本人系外行。外行照理没有什么置喙的资格。但是如果沟通的目的是积极的,或可获得容忍。同时,因为外行,使用的理解框架可能是荒谬的或者至少是不贴切的,但如果旨在尊重思考的自由,期待思考通过自由活动实现交流与发展,或可获得容忍。
      
      3 白老师, 虽然我也没到程门立雪的份儿,大约换不来您给我大师级般的教诲;不过如此一点儿小小诚意不知能不能稍稍值得您一点儿科普式的指导呢?
      
      =====================================================
      
      通过第一案的阅读,我感到了本书的“科学性方法”。并同时感到了一份成也萧何败萧何:对科学性方法的自觉使用使得本书具有显著的建设性意义,而对科学性方法的理解与阐释之不足,无论这种不足出于什么目的或原因是否有意为之,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科学性方法本身——无论这种伤害多么微小。
      
      序言开门见山指出:不能受“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束缚,要练就“有一分材料说十分话”的本领。用我熟悉的语言来翻译,这是要从考古派的有一分材料做一分系联,走向审音派的依照等韵框架安置音类,或者说,引入了“构拟”思想,即基于有限的材料,分析其可靠性,在其可靠性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构造出材料之外的部分,构造出在时间上或者系统上更为完整的图景。
      
      那么,作者施用构拟时,应用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呢? 1 ”人情是一样的“以及分析吕不韦做事的充要条件(动机、自我评估、可行性)的背后,是和经济学一样的”理性人假设“,作者也清楚地表示了,用理解商人的思路去理解吕不韦,人都贪婪同时人都趋利避害等等。1 基于上述假设的数据处理:事件被重构为“政治交易”,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商业行为。3 建立材料选取原则或说公理:比如,认官方记录和年表为最可靠;4 ”三占从二“,虽然听起来像根据概率做决断,不过我觉得它更代表了一种”系统完善性“的要求:能在尽量简单的构造下容纳更多实例的系统,具有系统性上更大的优越性:如果2项证据表明始皇父是子异,一项表明是吕不韦,那认前者为错,就要为两个错误找到产生的理由,使整体顺畅无龃龉,而认后者不协调,为其寻找例外的条件,只需要做一次——当然如果后者的一项实际关联着三项,那就又要反过来。
      
      实际上,无论是谱系性的构拟(古生物、语言谱系树等)或结构性的构拟(比如根据音系的特性、规则拟测古语的音值),根本上都是在研究历史对象时产生的方法。这些方法也都在研究对象复杂具体的学科比如人类学中施用过(比如马林诺夫斯基批评过的发生派,比如结构人类学),那么它们被施用于性质相近的历史学中(归根到底都是研究人、人事、人世的人文学科),应该也是平常的。也许方法论性的而非本体论性的历史哲学界早就谈过很多相关问题了,我这不过是小学生般的健康发现;但即便如此,在一干有文化的历史小说(有别于戏说乾隆、还珠格格一类没文化的。。)中,这些特点还是足够使它脱颖而出。
      
      但是”科学性方法“的本性在于,依照它,只能得到”科学性结论“,即获得最大程度的系统自洽性,而这直接与最大程度的可理解性(which是科学活动的总体目标)相联系;在作者,所追求的就是让历史不”失去完整的篇章“,不”陷于失语“。但”科学性结论“并不保证和事实一致,甚至事实/Nomenon/物自体是如何的,科学活动并不直接关心,对严格意义事实的诉求,也超出了科学性结论的范围。这既是因为人类理性在某个时刻永远的有限性,这会造成,比如,工作假设、推理过程等等,存在局限性,于是相关结论自然也就有局限性,同时也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事实本身就和认识无关,甚至对我们而言没什么意义,对我们有意义的事是”理解“。这也正是为什么要从事”构拟“:满足人心中的格式塔。
      
      这些特点在本书的秦始皇出身案的操作中都有体现。比如理性人假设,对它的批评已经很多,甚至行为理论里都要注意到某些prepoderant motivation在practical reason的evaluating中会完败,可是它仍然很可能突然成为一个强大的动机,而扭转掉行为主体早已settle down的intention,比如戒烟、减肥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也许根源在于,某些非(工具)理性的驱动力在某些时刻的效用、价值或力量对某些主体而言会无限膨胀,就像撒尿或者做梦一样无法抗拒。又比如材料可信性,官修史书是不是必然可信,看看今朝的教科书就知道了。或者具体到某个人,比如肖申克救赎中的男主角,他通过他的聪明才智,利用了狱长,完全构造了一个身份,并且自行填补进去,后代查档案的时候,这些档案就都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在此时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们看,它并不必然可靠——比如对子异而言,美色就是那么个效用无限的东西,什么生死荣辱,在美色面前全都顾不得,使得他明知赵姬有孕也要搞到手,之后就是联合吕不韦一起擦屁股,买通或者灭口一切环节(比如史书有没有说女阿最后的下落?咳其实就是说了也可以是编的),争取哪怕一点点时间差销毁必要证据,这样官方的记录也奈何不得,甚至,既然是嬴家的史书,打还可以上台后篡改之——环节越多,全都搞定的几率就越小,作者所以列出不止一个环节,也是想让自己的结论尽量强,但是,仍然永远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这种事我们当下也见过不少了,近在眼前的就有温州钱姓公民的交通意外。更不要说,还有个无时无处不在的罗生门式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有些人生活在异次元(古人行事的匪夷所思我们应该都领略过)。所有那些理所当然,其实都是不得不接受一些限制时暂可满意的假设。而对材料的选取原则,也是规范性原则:情况目前就是这么规定的,秦纪可靠,史记可靠,战国策可靠,等等,不可靠的话除非可证明是伪书。至于战国策里的对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写作战国策的时代的人乃至时代对目标时代、目标事件、目标人物的理解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目前这个研究任务下,不去追究——虽然哪怕仅就我一点孤陋寡闻我也知道,类似问题追究了不少了。或者说,这种设定是为了减少同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即“all other conditions being equal”,而致力于目前思路的充分展开——这也正是人类理智有效活动方式的要求。
      
      至于事实问题。且不说一般性的问题,即事实乃是事实的隐喻,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过家家(理由见上一段)。仅说秦始皇是谁生的这个事实,本身到底有什么重要性呢?无外乎就是补完历史图景,因其位置而非实体而有价值。反倒是知道怎么知道他是谁生的,或者,怎么让人相信他是谁生的(一如怎么让人相信孙悟空、曹操是女性,怎么让人相信《让子弹飞》有那么多那么深的寓意),更为重要。一般而言,古代文本具有天然(但绝非必然)的可信性,于是史记说啥人们就信啥,但是怎么理解史记说,就可以是一个问题——在秦始皇出身的问题上,作者就致力于重构史记,利用相关材料(比如战国策、秦纪),使用科学性方法,使它获得更深入的、不再对明眼人来说是自相矛盾的理解。
      
      遗憾的是,此部分中作者对结论的表达有点儿过于板上钉钉。可能是为了以此部分充当后面更大主题的部件,此处必须使其具有相对坚实性吧,如同多重构拟中的低层构拟对于高层构拟而言要具有相对的坚实性。不过好像也与其侦破式的叙述方式有关。私心以为或不如纯用解谜的方式来叙述。毕竟侦破虽然也类似于科学活动,利用假设和推理,并不直接指向”事实“而是为验证”事实“指出一个方向(所以对象才是”嫌疑”人),但在它指出的方向下跟着就会发生主体间互动和通过互动确认的柯南式的“真相只有一个”,这种思维定势容易把人直接引向“真相”,而不会止步于“方向”。也许是本书的受众定位决定了这种写作策略,但窃以为,如果因此把读者的关注点引到了“谁是秦始皇的爸爸”上,甚至以作者的结论为事实,那单就第一案而言,本书即便技术上比“明朝那些事”上层次,终还是同类读物。
  •     
      连接史料和往事,通过解读史料来重现往事、构筑史实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人类的智力,去作超越时空、由小见大的推想。推想必须合理。合理的推想,一是要有史料的依据,否则就成了空想;二是要合于逻辑,否则就成了臆想。
       ——李开元
      
      说起秦始皇,一方面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另一方面又扑朔迷离,悬疑重重。嬴政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秦始皇与嫪毐、成蟜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昌平君是何许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为何在史书上渺无踪影?《秦始皇的秘密》力图侦破这些千古疑案,撩开中国头号神秘人物的面纱,重新书写秦史。我读此书,每每有一股与历史学界的福尔摩斯“抬杠”的冲动,兹不揣谫陋,略陈鄙见,以就教于李开元先生和其他方家。
      
  •     很多题目是老早有人作过的转手复述一遍
      很多论点又站不住脚前后矛盾顾左右言他
      一本通俗读物也就罢了但是最难忍受的是
      他为了凑字数一句话来回反复的说
      真!他!妈!水!
  •     “换位思考”是作者推理的一贯作风,也对模棱两口的历史真相有了相对的理解。但谁又能肯定历史的脚印是顺着自己理所当然,先入为主的想法而沉淀的。谁又能确保中间没有阴谋阳谋的颠覆,总之对历史有所保留应该是每个读史记者应抱有的态度。。
  •     因为之前看过李先生《复活的历史》,很喜欢,所以在店里遇到《秦始皇的秘密》,就毫不犹豫地买了;读了,又不免有比较的念头。也许是新鲜感渐消的缘故,个人更偏爱前一本书。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复活的历史》与《秦始皇的秘密》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书,前者是传统中国的,后者似乎是日本的。
      司马子长写作《史记》,除读了万卷书外,还行了万里路,从会稽到曲阜到彭城,江淮汶泗之行,在他的书中留有深刻的印记。《复活的历史》中,作者的很多灵感和结论也是源自实地考察,在这一点上,李先生是继承了太史公的遗产——既引用发挥其文章内容,更踵武蹈袭其实践精神。
      《秦始皇的秘密》则在在副标题中就声明是“历史推理”,自序、结语更有对这一思路的详细阐释。日本的历史推理小说是很多的,也是很著名的,很多时候,日本作家会拿中国题材作文章。比如谷崎润一郎的《麒麟》、宫城谷昌光的《夏姬春秋》等系列著作,虽然它们都是小说,但内里却不少推理想象。李先生身在东瀛多年,想来或多或少受到了此间的熏染。该书从目录到里面的图表设计,都在时刻提示读者这是在推理断案。
      
      《秦始皇的秘密》一书所断四案,最发人深省的也最具洞见的是,推断出了秦国后期的不同外戚利益集团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种种行为。这一点很有拨云见日的气派,很是钦服李先生读书之细致与思绪之绵密。将来若有出土资料证实这一点的话,当有李先生的廓清之功。
      相对而言,其它几案,耳目一新之处就少了点。当然,这不是说历史推理非得有惊人之论才好,而是就阅读快感来说,似曾相识的东西,总是有不尽兴之感。这可能和本书的题材有关。虽然前后两本书差不多厚,但后者的历史时空明显逼仄些,关注的对象比前者少很多,相关资料也非常有限,这就限制了作者的发挥,纵是长袖善舞,纵横捭阖,有时也不得不反复引用同样的材料,而不惜给人重复之感。
      在行文上,也不似前书简洁明快。比如,“新的嫌疑人”一节,就用了几段反复申说一个意思。再如,介绍宣太后的两个弟弟时,前面说“异父长弟”,紧接着又说“与宣太后同母”,这个语意重复,似无必要;后面的“同父幼弟”“与宣太后异母”云云,也是一样。李先生还提出了“历史学的3+N的世界”的说法,3分别是历史的第一、第二、第三世界,N是历史学的多个延伸世界,从解释看,其实可以简单概括为:史实、史料、史著和史话。结语中有类似的意思,但又没有把话说完。
      
      这本书似乎有些仓促。前部多次说“我”、“我们”,但到后来就全改称“历史侦探”,似乎不够统一。还有个别的地方,令人不解。李先生说,秦穆公死时将生前喜爱的三位大臣奄息、仲行、蟜虎殉葬,因这件荒谬的事情,穆公又被人称为“谬公”。这里的“蟜虎”应该“鍼虎”,自《左文六年》以来一直就是这个写法,不知“蟜”字不是不印刷错误?所谓的“谬公”之议更是有些莫名。“穆公”,《史记•秦本纪》一直写作“缪公”,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以又写成“穆公”。至于“谬公”之说,显然是讹误,现在将此说与殉葬联系起来,通乎情理,却悖于史实。
      
  •     本书作者的观点是: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我同意这种说法,所有的历史都只能是推理。胡适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就是主观的推理,推理就是合理的假设,然后再想办法找出史料证据来加以证明,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
      
      
      
       其实把推理与历史结合起来的研究历史方法并不是新鲜事,陈舜臣的历史小说早就把推理推想与历史结合起来了,陈寅恪从诗里推断出杨贵妃非处子之身入宫,法国史学家推断出拿破仑因为痔疮发作导致滑铁卢战役失败,你无法证伪就不能说他们的推理不对,历史这部小说本身已经很精彩了,他们的推理论证过程结论比小说还精彩比明星八卦还八卦,这也许正是历史的引人沉迷之处。
      
       历史学家其实就是历史八卦狗仔队,要从有限的历史资料里搜寻出蛛丝马迹来推断“真相”,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读者只要你讲得有道理有趣,也不会去计较历史的真相,比如《关于明朝那些事儿》,大家看着好玩,读着有趣,顺带也就了解了一些“历史”,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这不是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已经随着过去的年月过去的时代被湮没了,很多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真相都已经成谜,更久远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已经成了传说,我们只能做历史的猜想,我们知道的只是猜想出来的历史。
      
       其实就算我们不知道秦始皇他亲爸是谁他的皇后是谁他妈跟吕不韦嫪毐什么关系对谁的生活都没有影响,知道了也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止不住好奇心,就像现在的追星族想要知道偶像的一举一动,有很多原因导致我们无法看到明星们的真面目,比如刘德华结婚这么多年,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一直以单身钻石王老五的形象在娱乐界走动,fans们被欺骗了这么多年,我们公司几个单身女青年还存了一丝有幸结识刘大明星的白日梦,你相信是你傻?一个活生生活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人都可以隐藏的这么深,那已经离众人很远的历史就更无法看清真实原貌了,导致真实的历史无法还原的因素多种多样:
      
       年代久了,资料自然流失损毁或人为损毁,一些典籍上只有存目而无实物的太多了,老东西老玩意儿能完整保留的太少了。请问你你家里保留下来的历史超过20年的书籍资料有多少?30年的呢?50年的呢?我想一定寥寥无几,能保留下来的那已经可以算文物了。
      
       再说留下来的资料就是真实可靠的嘛?那些所谓正史是谁编写谁评判谁认定为正的?野史就更不用说了,真伪难辨,鱼目混珠。写的人也不能保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读的人引用的人更可能带有自己的主观性。说历史是个任人涂脂抹粉的小姑娘,但是那些涂脂抹粉的是什么人呢?他们是怎么涂怎么抹呢?又是谁让他们这么做的呢?这些都决定了世人后人看到的历史资料的可信度。
      
       还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篡改、毁灭历史资料。为什么要毁掉这些?因为其中有跟自己的观点主张不一致的,因为其中有对自己的统治有负面影响的,有揭自己隐私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永乐皇帝重修永乐大典,毛泽东破四旧就可能是这些因素。
      
       历史资料不可信,就是当代人当事人的记录也未必可信。谁不是要经过利益权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或说假话谎话废话,再加上别有用心的欲盖弥彰的故意歪曲的,古训: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也就是三分的真实有保障而已,其余七分都得掂量掂量。很多当事人活着的时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等他入土那些秘密也就随之一起被埋葬了。比如很近的文革史,很多真相随着林彪、王张江姚“四人帮”的死去也就永久成谜了。
      
       我们就把历史当推理来看吧,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某个推理不严密有漏洞,你不妨也参与进来自己推理一番。
      
       当然,我的论点也只是推理。
      
      
  •     在秦王朝(非秦帝国)的历史上, 你知道楚系外戚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和历史作用吗? 如果回答是"不"得话, 本书值得一看.
  •     李开元是近几年难得一见的优秀历史写作者。这本新书用推理的手法试图揭开在历史上已经失载的有关秦始皇的事情,非胆量才情兼备者不能为也。秦始皇生父疑云的处理手法类似于顾颉刚(汗,不知道记的真不真了)追寻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演变;而后宫子女疑云则真正如侦探小说一般一环紧扣一环,读起来欲罢不能,一气读完方长舒一口气。真真好看。当年明月一出,是草根历史的异数;李开元则是历史研究者的异数。他正年富力强,期待再有精彩之作。
  •     一步步的推理,历史悬案一桩连着一桩,很快就看完了。
      
      帝王也有家长里短
      人们对帝王、英雄的兴趣,可谓长盛不衰。也难怪,因为就像有人说的,好奇心是人类的通病嘛。人们往往从大人物的事迹里,得到种种乐趣:对那些遗臭万年的坏蛋,愤恨之余可能会庆幸自己虽然普通平凡,但不至于那么坏到极点;对那些万古流芳的人物,赞赏之余也许会不免生出一丝向往模仿的心思。
      读历史有什么用?这是困惑许多人的问题,包括著名的法国历史学家布洛赫。他扛枪走上战场抗击法西斯侵略者之前,他的小儿子就这么问他:“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个看似普通却又深刻的问题,激发布洛赫写出了《历史学家的技艺》(亦即《为历史学辩护》)一书,指出不能以功利性为历史学的存在辩护,历史学的存在有其独特的理由,哪怕它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何况它还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世界的过去。布洛赫说,要“为建立更为宏大更为人性的历史学而战斗”;研究历史,重在理解,而不在于为了评价而评价,做道德的判官。
      阅读历史,实际上就是要理解古人,他们为什么那样说?为什么那样做?仅仅是由于他们自身个性的原因吗?还是有时代背景的因素?或者两者相互影响?对于如何看帝王、英雄,另一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这就是美国学者悉尼•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从凯撒、拿破仑,一直到希特勒、列宁,这本书都有精彩的议论哦……
      不扯远了,回到秦始皇。两千年来,他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乃在于他的一生确实充满了疑团,追寻其答案也确实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秦始皇的传记都没有像李开元老师这样清晰有序地解开有关秦始皇的种种疑团,也只有李老师为我们描绘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尤其是二十二岁亲政之前所处的生活环境(秦始皇十三岁做秦王,有关他的童年及青年时代的历史资料极其缺乏,从来没有学者完整探讨过他这段时期的生活)。从李老师解开秦始皇生父之谜、假父与弟弟叛乱之谜、表叔之谜、后宫之谜等一系列疑团,我们才明白: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怎样周旋于亲祖母、养祖母、母亲及其宠臣(嫪毐、吕不韦)、各派外戚(如表叔昌平君)、先帝老臣等种种不同的势力之间,而一步步逐渐成长起来,取得统一天下的大功。当我们了解李开元老师梳理出来的秦始皇宫廷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后,我们不得不暗叹一声:原来帝王也有家长里短啊!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容易!
      我从小就听惯了乡亲邻里的种种故事与纠葛,长大以后,也不得不面对要处理好养儿育女、尊老护幼、邻里亲友等种种关系的问题。在看这本书时,得以窥知秦始皇成长经历,心里想:少年秦王嬴政要面对这么复杂的关系网,也真是难为他了!细细一想,不免暗自心惊: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一般最多不过是一点口角纠纷罢了,可是处在秦始皇这样的地位,那或许就是造成“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可怕后果了;帝王之行为,往往超出人性之约束。例如,秦始皇在依靠老臣吕不韦、外戚昌平君等人平定嫪毐之乱后,就做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情:派人将他母亲赵姬与嫪毐私生的两个孩子,也就是他嬴政的同母异父弟弟,活活扑杀而死。
      实际上,中国帝王做出的这种超出人性之想象的事情很多,而且这种事情也不限于在中国。在俾斯麦德国,司法机关讲究“阶级性”;在希特勒德国,(纳粹)“党性”至上;在东正教之俄国,“有了神性,就没了人性”——所有这些背离人性的地方,造成了多少灭绝人性的惨事啊!所以,一直以来,明智的人们都在呼吁,统治者必须回到人性的常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实实在在禁止掌握大权的个人得以随意作恶的制度。或许只有这样,那些面貌威严、至高难犯的帝王或准帝王们(如美国总统),不是躲在深宫大院里密谋种种政策,操纵众生生死,而是可以真正跟普通人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一如邻家男孩。
      
      秦始皇和他的帝国
      关于秦始皇及其帝国,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话题。所谓主旋律论调认为,秦始皇推动了中华帝国的统一,是进步的。与此相反,有论者指出,自此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权力笼罩一切、“打天下、坐天下”的暴力逻辑贯穿古今的局面,“枪选”(枪杆子里出政权)压倒“票选”,不能不说是秦统一带来的严重恶果——此恶果的表征之一就是民权不伸,民意不显,公权(官府)借着“国家”“民族”“爱国”“人民”“集体”等大旗肆意为暴,于今为烈。
      我觉得,大家在欣赏李开元老师一步步破解秦始皇一生谜团的同时,不要忽视他在本书结尾评价秦统一时所说的话:
      
      秦违逆民意统一天下,暴力强行的结果,古来列国消灭, 万千生灵涂炭;十五年后,有六百年历史的秦国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国家崩溃,王族灭绝。两千年来,中国人民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呻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压迫之下,乡土难以自治,个性难以发扬,改革的动向难以成器,创新的萌芽难以生长,庞大帝国体制的厚重停滞,让近代中国沉沦到落后的谷底。追根问底,都要溯源到早产的统一帝国,箝制民意,轻视地方,以暴力维持统一,扼杀任何可能出现的新生机。
      
      对于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审视统一帝国的历史功罪,在此特别推荐一些书目;想当日我阅读这些书时,尤其是贡斯当以及顾准的书,未尝不是一日三叹,为这些作者之深远见识而赞叹,为中国之久久不能摆脱政治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之国家而悲叹:
      
      有关对秦始皇统一天下及中华统一帝国的评述,可参阅: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三、四章,《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秦始皇”“文景之治”“从分裂到统一”“贞观之治”等节,《黄河青山》“寻求对历史的技术辩证”,三联书店版;顾准《顾准笔记》“历史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增订版),中华书局2008年版。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可参见:(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第三编第一部分第13小节和第二部分第10、11、12小节及其注释,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如果读完这些书(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关于秦始皇的书,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深入思考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果的书可能并不多),对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和他的统一大业,也许会得出别样的看法?
      
      
  •   真玄哪,看到“青年语法学派”才反应过来是小乐写的。。。
  •   我有一种把这篇里所有的学术名词全换掉改写成“人话体”的冲动……
  •   1.你不能写个日记么?非写书评里,书又没看完。
    2.作者这个是写小说的方法,实在不算是什么科学方法,也不是历史学著作。我推荐它,是因为它是一本不错的历史学普及读物,我觉得他好玩——就好像有些姑娘看到冰河跟卡妙展开恋情就开心,这感情是相同的——而不是因为他代表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3.作者的推测只是他自己的推测,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才没法写成学术论文。其实用不着较真,当然你已经较了……
    4.历史的真相已经永远消失,永不复回了。
    5.关于意义的问题,当然,作者是要写一个母题流传和秦始皇形象变迁的问题。但从本质上来说,秦始皇的爸爸是谁没什么意义。同样,上古有无复辅音,汉语韵母是38个还是39个,介音系统怎么构拟,这些都可以没什么意义。我还觉得人类世界没什么意义呢,但冥王星人又不来接我。
    6.你觉得这本书是什么性质的读物,我根本不关心。我的观点,别人同不同意,我也不关心……
    7.坦率地说,你这种表达方式其实非常影响你表达。
  •   这字体太小了,嗯……
  •   再@白老师:您的观点,别人同不同意,您肯定不会不关心,否则表明啥观点呢;顶多是某些特定的人(比如我啦)是否同意您不关心而已
  •   我确实不关心……你快去未名国学版吧
  •   @白老师:你要是根本不关心一切人(不光是活着的,还包括将要活着的)对您的观点的看法,写出来是为啥呢?自我外化,自我展开我生成非我与我的进程?。。
    我现在基本都不上未名了。以前还可以逛逛8区和food,现在这些对我也都没意义。。
  •   写出来是因为吃饱了撑的啊~
  •   @白老师:吃饱了撑的这种说法太没诚意了。至少你要构造一个异于自身主体性的对象,他具备人的理性能力(庶几还得是汉语母语者),同时接受你的观点。不然表达恐怕都是不可能的。
  •   小乐啊,你的想法太绝对了,总试图说服别人,我呢,没有这个冲动。
  •   我同时也希望别人试图说服我啊;说服是一项很光辉的活动,因为过程中充满了“讲理”而没有其他任何什么。什么都不讲,和讲的不是理,都是“不讲理”
    当然交流也有社交意义,但是社交意义也是意义啊,仍然需要关心别人的看法,甚至关心得更多:不光是对观点的看法,还要包括对表达行为的看法。不然为什么要交流呢?不是为了交流,又为什么要表达呢?
  •   小乐同学这种不读完东西就狂表达的习惯非常那个神马~
  •   @铲子:见前言1。。
  •   小乐同学这种给非常那个神马的习惯写前言的习惯非常那个神马~
  •   这是毅种热情~
  •   第一案
    吕不韦大概是历史上以个人财富改变政治进程之第一人。《史记》关于他的记载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嬴政会不会是吕政?对这个问题,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服过作者的驱谜还魂丹之后,我这个死脑筋仍然不开窍,仍然满腹狐疑。
    在我看来,作者最大的失误在于他画蛇添足,对吕不韦的政治豪赌做了不必要的引申。《史记•吕不韦列传》说的很明白:吕氏全力以赴把秦国公子嬴异立为太子,作为回报,子异当上秦王后,与吕不韦共掌国事。《战国策》中吕不韦与老父商量的也是“立国家之主”一事。然而作者却说:“在吕不韦看来,子异这个‘奇货’的价值,在于他的王室血脉。……吕不韦必须确保奇货价值的真实可靠,他没有在王室血统上作案的动机。”(第22页)前一句话是不错的,后一句就有点离谱了。
    在这里,作者高估了吕不韦的战略眼光。要知道,吕氏再高瞻远瞩,也不可能“穿透未来的迷雾”。众所周知,立储是国之大事。拿吕不韦的这桩高风险投资来说,他要借华阳夫人之势立子异为太子,本身就相当困难。《战国策•秦策》载,孝文王即位,立长子嬴傒为太子。嬴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而杜仓又辅之”,其优势绝非子异可比。鉴于此,我们可以说:对于子异的秦室血统,吕氏无需保证;对于子异后代的血统,吕氏不可能保证,也保证不了。试想,要是子异戴了别的男人的绿帽子,还要吕不韦这个不相干的“第三者”来负责,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此其一。
    其二,作者极为倚重的法律鉴定和医学鉴定难以服人。在“法律鉴定”一节,作者以樊市人为例,说明秦汉继承制度非常严密,必须由嫡子继承。但是,即使嬴政被立为太子,一旦查出他是私生子,也可以废黜。况且以当时的情况而言,考虑子异后代的立储问题还为时过早——当务之急是子异自身的前途。
    在“医学鉴定”一节,作者考虑得相当周密,但所谓“谨室”、医官把脉、老妈子查月经等等,都是理想化的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未必一一执行。即便遵行,也可能走个过场而已。另外,子异在异国做人质,招个舞姬散散心再正常不过了,恐怕没有多少人像作者这样无微不至。再说,赵姬不是吕不韦主动献给子异的,而是子异夺人所爱,医官和老妈子们未必敢对赵姬动手动脚,她好歹也是秦国公子的夫人啊。
    其三,我认为作者征引的梁玉绳《史记志疑》对“大期”的重视最值得重视。“大期”是指赵姬怀孕足期,但《史记》并未明言怀的是谁的孩子,可以说是子异的,也可以说是吕不韦的。
    综上所述,作者的结论下得太草率了。当然我们绝无诋毁或丑化秦始皇之意,而是说在没有确凿的根据之前,不能排除嬴政姓吕的可能性。实际上,数十年前,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批判》、马非百《秦集史•吕不韦》就曾力辩秦始皇的“清白”。这两位先生用功不可谓不勤,观察不可谓不细,但都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在这个问题上,我赞同《秦始皇评传》的作者于琨奇的意见:嬴政是不是私生子,只有等我们找到秦始皇及其父祖辈的遗骸,从中提取DNA予以鉴定,才能水落石出。
    本来这个案例到此可以告一段落了,但作者在面对像我这样心存疑虑的读者时,建议直接进入最后一章探究谜底,解疑释惑。然而,这章前半部分让我大感失望。
    且不谈总经理献妻董事长这样低俗的肥皂剧,单说作者理直气壮的判决书:吕不韦献有孕之女是春申君献李园妹移花接木的结果。作者指出,春申君的故事存在明显的漏洞,即楚考烈王无子说根本是无稽之谈,与事实不符;该故事的真正受益者和可能传播者是发动政变的楚王负刍和“负刍之徒”。于是作者以此类彼,断言吕不韦的故事同样是别有用心的伪造。最后,作者“步步为营”,断定汉武帝时代发生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这使人们对秦始皇的看法和评价骤然改观:由伟人变成暴君,从堂堂秦国公子变成吕不韦的私生子。
    对此,我有三点异议:
    首先,作者认为秦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类似负刍夺权的政变,但这不等于没有类似的政治危机。政变可能胎死腹中(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对这种“胎死腹中”做过精妙的解剖),也可能被镇压(如嫪毐之乱),但危机时期的谣言或其他实有其事而长期被压抑的消息却可能不翼而飞,像蝗虫一样蔓延。所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
    其次,作者把秦始皇是私生子这个传说的产生年代推迟到汉武帝时代,颇有标新立异之嫌。其实,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有种种推测,譬如,战国好事者八卦说,吕不韦“长保富贵”说,吕氏门客打抱不平说,六国贵族造谣说,西汉吕后编排说。作者偏偏视而不见,另立新说;创新自无不可,但须真凭实据。
    第三,“汉武帝‘文革’说”认为,在这个时候,丑诋秦始皇可以证明秦国早已失去正统性。于此,我大感蹊跷:在繁荣昌盛的刘彻时代,没有遭遇特别的政治危机,有必要大肆渲染前朝的非正统吗?在反抗暴秦压迫的项羽、刘邦时代,反而不必宣称其非正统?作者大谈特谈汉初皇帝对秦始皇的崇敬,却无视秦末风云诡谲下的群众思想,或可算作千虑一失。
    本来这桩公案到此可以画上句号了,但结合尾章后半部分和《秦集史•杜仓》,我想稍作引申,供作者斟酌。后半部分主要是利用《诅楚文》勾勒秦楚三百余年联姻结盟的秘史,其中涉及到秦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平定季君之乱,拥立秦昭王的魏穰侯魏冉,他是秦国政坛楚系外戚的中流砥柱。另据马非百先生考证,杜仓在昭王之世即已身为秦相,在吞并六国方面奉行先攻楚国的战略,魏冉则推行亲楚攻魏的方针,所以杜、秦两位丞相在外交政策上是针锋相对的。联系上文提到的立储之事,孝文王的长子赢傒是子异的劲敌。子傒有好几重优势:一来他是嫡长子,继承王位名正言顺;二来他身在国都,且有重臣杜仓辅佐。而子异流落赵国,穷愁潦倒,只能依靠吕不韦和华阳夫人。如果作者把嫡长子派(子傒及其母亲和杜仓)与质子派(子异和华阳夫人及魏冉等楚系外戚)勾连起来,大概能为我们侦破废太子立子异的疑案。
  •   第二、三、四案
    第二案把夏太后之死、成蟜之乱和嫪毐封侯这三件看似孤立的事件联系起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从历史推理的角度看,没什么大问题;作者倘能把时移势易的历史脉络表达得更清楚一些,在人物刻画上就不容易让读者钻牛角尖了。这里只挑一个细节略作申议。
    作者在解释嫪毐封侯时说:“秦国是一个绝对重视爵位的国家。……爵位的授予,必须根据军功……不管任何人,包括王室成员,没有军功就不得授予爵位。”(第54页)据此作者推定,嫪毐被封为长信侯,是由于他平叛成蟜之乱有功。可《史记》明言:“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而作者告诉我们,吕不韦是由商人转型的政治家,缺少军事经验,没有真正带兵打过战。那吕不韦凭什么拜相封侯呢?依我看,主要凭两点:一是他把子异这个落魄王孙扶上太子宝座;二是在秦国攻打赵国时,他帮助子异逃出邯郸。这也可以反证第一案中吕不韦的政治投机不包括秦始皇的血统问题。
    另外,张金光《秦制研究》认为,秦爵以军功为准,但通过其他途径也可获得,如告奸、捕盗,或依靠政治上的特殊才干。所以,作者对嫪毐封侯缘由的推测只是一种假设。
    在全书当中,要数第三案最精彩。作者主要根据田凤岭、陈雍合写的《新发现的“十七年丞相启状”戈》、胡正明《“丞相启”即昌平君说商榷》、陈雍《关于“丞相启”和“相国昌平君”》及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说张楚》等论文,吸收前贤时彦合理的推定,破除“我执”的弱点,加上自己天马行空而不逾矩的想象,终于揭开了昌平君的真面目。我读过本书后,细绎田著,陡然一惊,因为作者并没有完全相信田先生的论断,而是大胆接受了“丞相启”即昌平君的假说,又把“昌平君,楚之公子”与“楚悍有母弟犹,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串联起来,由此破获昌平君的身份:原来他是楚考烈王熊元的儿子,秦始皇的表叔。
    不过此处有个细节也可略加推敲。作者认为,昌平君在秦始皇二十一年“徙于郢”,是遭到贬斥免相出京。从秦始皇的角度看,这个决定实在鲁莽。因为昌平君是楚国公子,他被迁徙的地方又是楚国旧都,而且是反秦的热土,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贬斥到这般境地,真是在关键的时间关键的地点关键的人物身上犯了关键的错误。不过,从昌平君的角度看,秦始皇免相出京的命令可能恰好为他以后反秦复楚奠定了思想上的根基。
    最后一案即皇后之谜。作者在这个谜案上没有太大的斩获,除了他所介绍的日本学者藤田胜久提出的一个大胆的推测:扶苏的母亲可能是楚国的王女,这样扶苏与楚国就有了血缘上的关系;凭藉昌平君,楚夫人、扶苏与项燕又可连接在一起。由此,陈胜吴广起义同时打出秦国公子扶苏和楚国大将项燕的旗号,就不至于匪夷所思了。
    这个部分值得评议的倒是作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判定。作者最近撰有《焚书坑儒,半桩伪造的历史》,斩钉截铁地宣布:“他(指秦始皇——笔者)不反儒,也未曾坑埋儒生。不但没有坑埋儒生,说他坑埋了四百六十名方士的故事,也是编造的谎言。”且看作者的论证逻辑:《史记》以前的文献没有提到坑术士的事情,汉代贾谊的《新书》、刘安的《淮南子》、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也没有提到这件事。所以,历史上并无其事,有的只是方士和儒生的八卦。这就让我看不懂了,因为作者明明告诉我们:不要误以为凡是没有记载的事情就不曾存在。
    的确,《史记》关于“坑儒”的记载存有疑点,但作者所论也是大胆假设有余,而小心求证不足。史学界有一句颠扑不破的箴言:“说有易,说无难。”具体到坑诸生(术士)之事,亦当如是观。
  •   李先生追寻历史真相的勇气我很佩服,但探究历史不仅需要推理和论证,还需要证据;而证据占有更基本的地位。清儒朱一新《无邪堂答问》曰:“考证须字字有来历;议论不必如此,而仍须有根据……并非凿空武断以为议论也。”我无意以此否定本书的贡献与价值;相反,作者于片言只语中解说历史,把碎片贯串成珠,在在俱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沛的想象力。李先生的两部通俗读物(本书和《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让我有机会重新理解这段历史,涉猎相关著作,开阔视野,获取新知,这是我所感念于心的。
    对于渴望了解秦始皇的读者,本书无疑是一部很有意思(interesting)的读物,但李先生也十分清楚:“本书不是常规的历史著作,而是大胆的历史推理作品。”因其大胆,敢于发挥历史想象之长,敢于突破窠臼,善于制造悬念,一些篇章读来颇有水穷水尽复柳暗花明之感;也因其大胆,书中所论大抵是在众多的历史可能性中择取其一,只作单向叙事,缺乏缜密的多维思考,故不免仍在推想、空想与臆想之间徘徊。
  •   谢谢您的指正!您对3+N的概括可谓简单明了,值得参考。
    本书的写作时间很长,李老师也改了好多次稿,定稿时我对人称这个问题没做统一;也不全是前后不一致,实际上是混用的,如秦穆公这一页(194页)就有用“我们”的情况。
    “蟜虎”,原稿是“鍼虎”,蟜和鍼,这两个字都需要排版时重新造字,现在看来是造字后置入时发生了错误,我没看出来,这是我的失误。
    秦穆公,应是秦缪公,谥法上,名与实爽曰缪,实际上可以从这一点来结合解释。原稿本错,但这个错误我在编辑过程中没发现,也是失误。
    在此我向大家致歉!在下次重印时将据以改正。
    关于本稿的写作与编辑情况,李老师在本书的《感谢辞》说了一些,在本书180页也有一段,如下:
    历史侦探有时候真烦这些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审查官们,都是些挑毛病的老手,有完没完。不过,烦过后冷静想一想,这些事情正是他们的工作,很多挑出来的毛病还真是问题,不管烦不烦,都不得不耐着性子一一作答,只是希望公开发表以后不要被指摘为过于啰唆。
    实际上,这一段是指李老师与编辑部(我是责编)的往来改稿的情况,双方都付出了很多心力,所幸是本书顺利出版,功夫不会白费。尤其是李老师不仅是参考我们的意见,他还参考了许多其他朋友(见感谢辞)的意见,他自己也在不断调整、挑战,真的令人佩服和感动。
    如楼主所说,这本与上一本是不同的类型,实际也是中国学者历史写作中的新类型,是探索和尝试的过程。我很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尝试这样的写作,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这样的著作。呵呵。
  •   很有道理 只要是有人记录下来的东西 就必然有主观性在里面 所以虽有的历史阶段都是一个推理猜测
  •   今天的我们活着要做两件事,一、推理我们的昨天;二、为后天的推理做工作
  •   期待了!!
  •   我想对于自古以来的伟人我们都该盖棺定论,而秦始皇总的来说在我的理解里应该还是功大于过的吧。
  •   结尾之言太弱智了
  •   刚才看到王立群对秦始皇生父的看法:
    http://weiurl.com/1531
    就是认可《吕不韦列传》的记载。
    实际上,从史料学上来说,《史记》本身还有一个记载,就是《秦始皇本纪》里直接说秦始皇为庄襄王子异之子,而本纪比列传可信度高一些。
    《秦始皇的秘密》对秦始皇生父问题,做了比较周密的考察,尤其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从献有孕之女的故事来源入手分析,非常有见地(《史记》有两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是吕不韦献赵姬,另外一个是……呵呵,看《史记》或者这本书吧)。。。
  •   本书视频版《秦史谜案》在这里:
    http://weiurl.com/1581
  •     秦违逆民意统一天下,暴力强行的结果,古来列国消灭, 万千生灵涂炭;
    ---------------
    那么就是,中国(或者说当时秦与山东六国)还是分裂的好。
    整个华夏文明也未必能传承下来。
    同意楼上黄河的说法,结语非常弱,酸腐之气。
  •   是本很有意思的好书,但总有些疑惑,因为有些结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虽然假设合理,但合理不一定就是确定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作者一再强调这是一本“历史推理”的原因。比如说昌平君的母亲“很有可能”是秦王女,又比如说昌平君“很有可能”为相时间很长,而到后文中,这些就直接成了一条推论依据。
    行文上看,尤其是第一章,很明显是讲座的语言,而不是书的语言,因为会用较大篇幅反复解释一些显而易见的观点。这样的语言,对于讲座是合适的,对于书,却未必合适。
  •   我读历史的观念是, 不要拿现在人的思维去推论古人.
    历史没有假设,也没有总结,事实上我们也无法从历史上真的获得什么改变性的帮助.
    该做的蠢事还是要做,该灭的文明还是要灭,因为人们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做出他们认为最为合适的选择,
    喜欢历史,纯粹是个人非同一般的八卦爱好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