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歷史 : 論歷史的「混沌理論」

出版时间:2002-2  出版社:昭明出版  作者:Ferguson, Niall  译者:楊豫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命裡的選擇無所不在,選擇科系工作,選擇彩卷號碼……因為生命的不復回歸,沒有比較基礎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錯過了什麼,於是我們開始臆測和想像,尤其是錯誤發生的時候:如果我們跟著另一個老闆,或是選擇另外一個情人,我們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歷史學家借用統計學的方法、科學的「渾沌理論」,在歷史的論述裡探討因果關係、偶然機率以及「預感」的概念。歷史變成了《時間簡史》作者霍金所說:「存在著許多個不同的宇宙,或在單一的宇宙中存在著許多個區域,每個宇宙有自己的初始形態,有它自己的一套科學規律。」
本書駛入了「想像的時間」。它帶有科幻小說的特徵,帶領讀者去窺見一系列的蟲洞,從而進入八個平行的宇宙,不過,每一章立論的依據都不限於單純的想像或幻想。世界並非是神諭的,也不受理性、階級鬥爭或其他決定性的「規律」的制約。本書可視為「混沌歷史學」的宣言,即以混沌的方法進行的歷史研究。從許多觀點來看,它把歷史學家多年來私下在自己的想像中所做的事情公開化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虛擬歷史 : 論歷史的「混沌理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第一次读尼尔•弗格森,确切说来,这其实算不上尼尔•弗格森的作品,只是他编著的一本论文集而已。不知道是这些作者的行文习惯问题,还是本书的翻译问题,读起来总觉得不够畅快,尤其对于如我这样对一些历史背景并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这些假想中的历史实在太过跳跃,又没有很好的逻辑性,读来感觉纯粹就是理论知识的堆积,并不形象生动,文字也显得空洞乏味。
      
      作为一本“虚拟的书”,原本以为应该会很精彩,因为“虚拟”,所以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性上都可以有无限的可能,但是读下来,我个人认为想象力还不足够,细节推理方面的发散性思维也差了点。这是不同作者写的一个合集,风格上本身就有不小的差异,而作为编著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这些不同的历史片段衔接起来,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关联性和逻辑性很差,几乎就是完全不相关的几段历史的拼凑。
      
      再说导言,原本应该是引导读者更有兴趣地来阅读这本书的,但是尼尔•弗格森写的这个近八十页的导言却是极其晦涩难懂,开始读了十几页就读物不下去了,最后读完全文才回头继续把这个导言读完。其实这对全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作者能写得更加通俗易懂一点,势必能让这本书更为生动有趣些。
      
      读罢本书,不禁问自己,在这样虚拟的历史中,我到底读到了什么?却真的说不出来。就娱乐性而言,同样是写"虚拟的历史",我觉得本书不如新垣平博士的《剑桥倚天屠龙史》这一类的,后者要在可读性可趣味性上远胜于前者;就历史意义而言,这样“假设的历史”毕竟都是空想,并不能影响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从虚拟的角度,还原一段历史的真相。
      
      总的说来,这不是一本好读的历史书,或许是需要对古今的世界历史有非常深的了解和认识的才能读明白这本书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让我看清楚了自己,没有深厚的世界历史知识背景,真的也不适合读这样的著作,还是那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更适合我读。
      
      
      最后说说中信出的这套书,装帧真的不错,精装,大气,但是很重,当然价格也很高,很适合当礼品来赠送,却并不适合阅读,捧着这样一本书,实在有点太累。另外看到有人说,这本书十年前曾出过一本名为《未曾发生的历史》的中译本,当时的价格是25元,而十年后这本书价格涨了3倍还多,79元这个定价,在现今的简体中文书里真的也是有点偏高了。
      
      
  •      《虚拟的历史》,尼尔·弗格森,颜筝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这是近期读弗格森三本中最纠结的一本。不同于“帝国”与“文明”主题相对集中,本书跳跃式地撷取历史片段予以假设,对于那些不甚了解背景的历史来说,实在难以跟上作者思路。也许有这个缘故,本书序言几占全书六分之一,后记又总体梳理了一遍脉络。但总有拼凑之感。
       说到拼凑,这个词也许正确。因为作者不仅仅是弗格森,而是一群,因此此书应该说是个集子才对。
       不过,以假设历史为主题成书倒也有趣,因为通常来说只有小说家才会假设历史,历史学家多会从各个角度解读。假设之作用,也许在于让人更明了历史中间的脉络曲折复杂,而非如只看结果那般非黑即白。但历史毕竟只是历史,任何假设都不能改变历史,因为历史是合力、是大势。事后分析如果希特勒占领英伦或扫平苏联都没有意义。如同我们现在假设若当年没有日本人会如何、没有西安事变会如何、没有太祖会如何、太子未殁于朝战又会如何,都没有太多意义。
       假设历史的最大意义在于,把握现实。历史既然有无数可能,现实与未来便有无数可能。尽管偶然有时在历史的必然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必然,而不能期待偶然。作为再渺小不过的个人,我们要相信,在历史的合力与大势中可以发挥纤毫作用;或者说,如果不努力的话,连这纤毫作用都没有了。
       弗格森若看到这儿,会否一哂?不得而知。但他的国际时评确较书好读得多,且更有意义。
  •     开头导言有78页,实际上导言完全是弗格森编著此书的全部立意所在,写得晦涩难懂,但对于全书而言又非常重要,可以讲完全是点晴之笔。
      全书导言加正文共10章,其中导言、第四章和后记为弗格森所写,其他章节分别由其他教授所写,售价偏……
      “这本书是一道令人大快朵颐的学术大餐”言过其实,第一章和第三章如对英国历史无甚了解,则味同嚼蜡,其他章节的写作文风也是非常严谨,是建立在适度合理假设基础上的学术文章,而完全不是架空历史小说类体,本书实际上是一本纯粹的、严肃的历史学术读物。如果你指望此书能带给你类似《祖国》般的阅读感受,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     看完尼尔•弗格森的《虚拟的历史》,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如果有那么多如果,但是总没那么多的但是。作者通过反事实假设的手法,对20世纪转折性事件提供一个如果,如果事情的走向转向另一个方向或者截然相反的走势,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历史是不是又不一样了。作者还是带着一如既往的严密逻辑,滴水不漏的推理论证,当你看着那些故事的铺陈,你会怀疑自己的历史观是不是错误的,原来历史还有这一种真实的可能。
      
      其实作者这样的反事实假设与最近流行的“新历史可能性”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作者是老调换着弹,不仅换曲还要改词。而后者却是老调新谈,相同的曲调却是不一样的词,它在尊重原有历史的基础上作出新解,为历史的发展添加更多的枝叶,有点揭秘的感觉。而《虚拟的历史》让我们觉得觉得活在很多个个不同的次元里面,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角色。因为一旦某个转角开始变化,就会全部变化,这不是你我操纵的盗梦空间,真正的奠基者是作者。
      
      通读虚拟的历史这一整套细节,如果希特勒入侵英国,如果纳粹德国打败苏联,如果美国没有二战战争等等新可能的存在,那么历史真的可能不一样了。其实我们有时候同样在做着这样的构想,如果没有清朝的闭关自守,如果没有十年动乱,如果没有……中国应该会比现在更加强大,不会有许多的屈辱历史,但是这些历史转折事件背后都隐藏着人为因素与客观条件,甚至是一些注定的规律。当作者再重新构思这些新事件,他摆脱一种思维定性的陷阱,不会让历史出现拐角再通过另外的事件拨乱反正,而是通过系统的分析与缜密的逻辑,来记录历史。这样的创作有点穿越的戏谑,但是又不失真实。通过这些新事件的解读,我们会重新思考历史,更加细致的对待历史。
      
      如果你能建立对历史新可能性的爱好,那么你不会满足于给历史一个可能,还会更多的给现在更多的一个如果。也正因为这种可能性,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趣。因为通过偏左偏右忽上忽下的调试,反反复覆的尝试,小概率事件才会成为可能的事情。这好比在对的时间发生的事,不可能是错的,在错的时间出现的,也不可能是对的人。只要你自己对了,一切都对了。如果你想自己走的更好,那就尽量不要但是吧。
  •     有段时间喜欢韩国一个团体歌唱组合,了解的人都知道除了仔仔是永久正宫,其他帅哥都是半月抛型。重点,喜欢组合因为里面有各色种类,完全满足我这种贪婪的重口味。对啊,我这么吝啬、贪婪的人,怎么会选择看某一单一明星挑梁的电影、演唱会,那多吃亏,要看就看《复仇者联盟》、纵贯线式的大杂烩,这才会在小市民的心理多更多的烧钱安慰。但是书籍的大杂烩是我所特别排斥的,先不论内容,光是形式,就算不上诚意之作,不要“百花齐放”,宁愿您推荐几半本的合册,也不能一通凑和,以为自己合编《普通心理学》么。没诚意。不要说很多专业书籍都是界内大牛的合力之作,你来一三五,我写二七八,他做四六久,本来该10年功力都不一定完得成的著作,不到3年的合体就OK。是各个人短篇合集还好比如《诸子百家看金庸》,各个风格读罢酣畅淋漓,各家风格迥立,真是大赚一笔。
      
      首先,是作者。经常被合集欺骗。这本是标明由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撰写,但只是写了第4章和导言。虽然其他8位作者都是大牛不介意,但这本题为《虚拟的历史》厚厚书作,让我抓狂。几十块大洋能买好几本各家单述《世界史》了好么?尤其是在读完上一本高作,再翻开它更吃亏的想哭。
      
      
      
      其次,导言《虚拟的历史:有关过去的一种“混沌”理论》就占了78页。导言,对于一直认真读导言、读史的孩子,相信:导言就是一本书的秀脸,导言都玩不漂亮,直接可以下档了。导言拖了这么久,阐述了他的历史观,是都要立志把正文搬过来吗?证明读者之前被史学家玩弄的多开心么?知道是作者们呕心沥血的成果,也不用这么赤果果。不然叫“导言”干嘛?本来已经浮躁的很了,就不要再拖沓了。
      
      
      
      接着,是翻译的风格。(用“风格”这个词,都怕污染了人家)
      
      
      
      再接着,是“虚构”的幌子。 买书看到题目的时候,我的确是猎奇虚荣心作怪,以为读这样的“史”可以增长智慧,拓展我们历史研究的视野,起码不会倒退,但没想到这么亏。统筹大人很拽啊。美其名曰:用反向假设的新逻辑,打破正史的“唯一正确”的僵化模式,带领读者看到一个个不一样的历史,深入了解人类历程。所以精心假设美国没有独立战争,纳粹德国打败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没有瓦解,冷战会避免等等。 深怕自己的卖点太弱、太平庸,赚不多人民币么?
      
      
      
      最后,要有啊Q的精神胜利法。怎么能说此书不好呢?我的小市民嫉妒心理怎么也要发扬光大,打上5星,写上长长的赞美之词。让更多可爱的读者来共享。
      
      
      
      所以,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因为“开卷有益”嘛。
      
      
  •     《虚拟的历史》也是尼尔•弗格森先生的作品,我必须承认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知识储备不可谓不广博,思想跨度不可谓不过人,但是这本书的阅读对我来讲确实有些难度,当中有些内容还是晦涩难懂的。好在大体上的阅读还是无碍的,我一直认为一本书的阅读应该着重于自己需要的东西,否则读书可能就是一种浪费时间了。
      《虚拟的历史》的作者尼尔•弗格森先生是一名英国学者,因此无论是在我读过的《金钱关系》还是本书,大多谈论的都是英国的事情,当中的一些问题其实并非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对我来讲他更多的是让我了解了一种对待历史的方法和态度,其实尼尔•弗格森先生花了很大的篇幅撰写导言,这篇导言也确实在本书中的作用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的。导言之后,基本上就是对一些重大的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做一种虚拟的勾勒,实际上就是按照一种反向逻辑来谈论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然而,这些虚拟化的作为在现今的学界看来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历史学的“异教徒”。大篇幅的导言解决了这个问题,尼尔•弗格森先生在导言中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罗列了很多的资料来阐释各种历史学的学说。其中的决定论、预定论和偶然论都对我产生了影响,决定论其实很清楚那就是强调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这种论调虽然最早不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确实将这种历史研究的观点进一步的发展和总结了,现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种的必学的学问——历史唯物主义。西方学界很多有分量的学者都批判过历史决定论,这在我们这里的一些人看来就是唯心主义错误价值观的代表,但我确认为历史决定论本身就非绝对。有些人例如把天命作为事事的出发点的人,也会成为所谓的历史决定论者,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可能即将历史微观化,把马克思强调的历史规律的不可逆变成具体的个人历史轨迹的不可逆,终于变成了所谓的“宿命论”。黑格尔就习惯让上帝成为历史的终结者,使得历史的发展没有了自己的活力,有的只是“神旨”。这些思想和学说是历史决定论变得越发的复杂,也让对它的批判变得复杂了,卡尔•波普尔在他的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抨击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决定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伴随着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变化,而主体的构建则是依靠人为,这是与科学中强调的自然主义相违背的。实际上波普尔认为历史决定论是人主观的产物,是拒绝承认自然界的客观限制的,这在我看来可能是对历史决定论的一定的误解吧。预定论推崇的是已经有的安排,这在现在看来荒诞的成分可能更多了一些,历史如何能预定呢?难道依靠玛雅人的“2012世界末日”预言?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笑谈。至于偶然论,在我看来是应该得到重视,长期以来思想上的单一性使得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偶然只相信必然,但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在我看来历史的必然性是存在的,但这必须建立在两种前提上,其一对于大的历史趋势是存在的;其二对于完全没有改变空间的历史事件是存在。倘若一件事有转机,那么就不可能是必然的。如果单单根据事件失败的结果,而声称这件事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做出这个结论的主体一定是别有用心的。尼尔•弗格森先生通过这些学说、观点的阐述,目的在于强调历史决定论本身并非绝对的,也就是说虚拟历史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可操作的。
      在导言之后,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虚拟性思考真正让我看到了,学者思维领域的宽阔广大。不过,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我也仅仅着重看了三部分即“希特勒统治下的英国”、“斯大林:战争还是和平”及“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可以说这三部分比起英国和欧洲的具体历史更能引发我的深入思考。希特勒倘若战胜了英国,这一假设现在看来似乎很可笑,然而在当年的历史条件下却是可能的,这也就进一步的说明了偶然论的实际性。希特勒在总的战略步骤上产生了错误的偏向,对于身边的一些军事将领的苦劝视若罔闻,这在现在看来也是难以置信的,要知道一位像希特勒那样的决策者不应该犯一些低级的、固执的错误,尽管可能有人现在还在咒骂他是一个偏执狂和神经病,但我们很清楚这只是一种情绪化的反映罢了。希特勒始终认为他的敌人在东边而不是西边,甚至一度幼稚的认为英国是可以和自己达成共识的国家,是可以与意大利、日本相提并论的,甚至还要比日本更加利于合作。尼尔•弗格森先生在这部分里谈到了一种观点即丘吉尔当时的决策并非是必选项,即完全可以避免战争和德国相安无事。这种看法是幼稚的,把丘吉尔的决定仅仅看为是为自身首相权位而做出了,更是误解了这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在我看来政治家们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底线,这种底线并不难判断,因为它会随着领袖们的个人偏好的显现而明确。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斯大林:战争还是和平”这部分内容,可能因为尼尔•弗格森先生是西方学者的缘故,始终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对一些大权在握的共产党领袖抱有戒心,甚至认为他们会和希特勒一样乐于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样思考的结果无异会把思考者引向歧途,他们缺乏对领袖个人的研究,斯大林和希特勒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斯大林有着自己的行事底线即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扩充势力范围,他当年的做的事情和现在的美国比起来差大还远,加之他对于布哈林和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革命输出”理论是持反对意见的,这和希特勒的战略简直有着天壤之别,那么在热战中上不可能发起大规模侵略,更何况是“冷战”?丘吉尔在这一点上与斯大林有着相似点,也就是说他们是具备宏观政治视野的政治家,希特勒对于丘吉尔来讲是一个肯定的敌人,即使有资料证明丘吉尔在战争初期曾想和希特勒谈判、合作,但这是和斯大林的行为如出一辙的,即他们仅仅是在为必须的战争做准备,拖延时间罢了。希特勒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明眼的政治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并非一个欧洲就能满足的,大英帝国的利益将会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称霸而消失殆尽,丘吉尔很清楚这一点。“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这部分的内容使我又一次的陷入了对于苏联解体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不是一两天了,对于苏联解体是否必然的思考使得我更加相信苏联的解体不是必然的,是可以挽救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虽然不能改变历史的大趋势,但可以对历史发展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戈尔巴乔夫对于苏联解体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和无可替代的,对于共产党这种思想建党的执政党来说,意识形态上的牢固不可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意识形态的制高地被占领,那么这个党就不可避免的毁灭,而对于苏联来讲苏共的毁灭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毁灭。戈尔巴乔夫在其中起到了就是破坏苏共的意识形态,引入了大量的西方政治思潮来替代马克思主义,最终使得苏共党内思想混乱,本身已经颓败僵化的党建系统瞬间崩塌。我曾经假设过契尔年科的前任安德罗波夫没有像他一样的重病、短命,苏联的结果可能就会大大的不同。安德罗波夫其人非常的开化,对于腐败问题十分的痛恨,可以说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即使到了自己病入膏肓的时候依旧反贪不手软。他本人曾经一度担任苏联克格勃主席,掌握着国际上的最新情报,能够直接阅读西方的原版报纸,可以说他已经看到了苏联和西方的差距,但根据他在任上的十几个月里采取的措施看,他更倾向于渐进的修整苏联的制度,这样的宏观布局和手段是戈尔巴乔夫之流无法比拟的。
      当然尽管尼尔•弗格森先生写出了《虚拟的历史》这一著作,但在每一段历史被虚拟之后,都感慨说看似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我看来,尼尔•弗格森先生并非是个完全的反历史决定论者,但他不愿意接受历史决定论的束缚,更像通过虚拟的手段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这一点尤为让人钦佩。对待历史的态度完全可以更加灵活,虚拟历史的本身就是另一种逻辑可能的再现,也同样能使得今人学到历史中的精华。
      
  •      原来以为这是一本尼尔•弗格森的专著,收到书后,粗略地翻阅以后,才明白这本书原来是一部几名史学家的合著的书。九名史学家每个人就自己比较熟悉的历史研究领域各自撰写一章。尼尔•弗格森也是九人中的其中之一,负责撰写其中的第四章。那为什么会被误认为是尼尔•弗格森的专著,一则网上的售书的信息中没有显示,只是表明是“尼尔•弗格森著”,二则,这本书的近1/3的内容是尼尔•弗格森撰写。可见能成这书,他是出了大力的,整本书共380多页,由尼尔•弗格森撰写的导言《虚拟的历史:有关过去的一种“混沌”理论》就占了78页。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这篇长长的导论,尼尔•弗格森阐述了他的历史观。故很多人把这本书归在他的名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历史,有一种观点,是历史不能假设。是的,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我们是没法改变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还是经常会提倡这样的假设: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革命,假如希特勒没有进攻英国,假如希特勒战胜了苏联……现在的世界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反事实的设想对我们而言,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通过想象不同行为的可能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做出决定提供参考。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分析和比较已发生事件与可能发生的事件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尼尔•弗格森对倡导的“反事实的设想”或者“反事实的思考”有什么比较实际的价值呢?历史事实是一次性的,它是没有办法重复的。当实际上,历史的演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为什么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而其他的可能性没有变成现实,这里面是不是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反事实的设想或者说反事实的思考就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借助于这种思考,我们通过提出其他可能的假设来证明已经成为现实的历史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反事实的设想可以更加凸显历史事实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是不是反事实的设想可以胡乱想象,没有一点现实根据呢?事情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胡乱猜想,那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反事实的设想要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比较合理的,发生的可能性或者说概率是比较大的。而且这种设想是当时的人们曾经的确考虑过,这样的反事实的设想,才是比较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这种“反事实的设想”其实也是一种比较严肃的历史研究。
       虽然这部书并不像其它有些历史书那么通俗好读,但当你耐心阅读这本书以后,你还是会有所收获的,它可以拓展我们历史研究的视野。
      
  •     历史充满偶然,虚拟也有意义
      评《虚拟的历史》
      
      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更多只能从历史研究人员的研究中获得,他们对于过去事情的解释充满了主观的色彩,历史因此被众多人认为是“现代史”:历史是个小姑娘,打扮成啥样是啥样。但从历史本身的发展特点来说,它拥有自己的情节、节奏和预定的模式,因此我们读懂历史,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从这个客观规律推演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必定要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是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历史总是在必然和偶然的共同推动下行进,必然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偶然则会在不经意间,推动或延缓发展。过去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堆积成为历史,事实、数据以及各种理论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大浪淘沙般地对历史进行研究、总结的时候,也曾经冒出过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如果当时的事情不是这样的,那么历史的进程会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我们通过某种手段,能不能从当时的无序状态,寻找到我们想要得到的规律?“虚拟”的意义从此而来,它带有了一定的人为推测,在模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进程时,用改变当时的重大事件结果,来推测历史可能发生的改变,一来让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二来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新的角度。
      
      《虚拟的历史》从假设的灵感出发,以1646-1996年对英国和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的8个进程为研究对象,并取其中的标志性事件进行“反事实”研究,对历史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带领我们进入了8个不同的世界。这种假设有点像“如果辛亥革命还未能在武昌取得成功,那么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会有什么变化”这种论调;首先从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实践中建立可能性的“反事实”思考,其次是在这种可能性的基础上考虑所有的可能结果,这种研究可能会深入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拓宽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于历史的结果,“反事实”研究显得不是那么在意,因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只是通过假设去更深入、具体地理解。在《虚拟的历史》书中,同样是尊重这样的思考,在假设的可能性中,推演历史新的进程。如果没有美国独立战争,欧洲的旧制度可能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如果希特勒统治了欧洲,德国可能和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阵营可能还会继续存在,甚至向西扩张……历史的魅力在于存在很多的可能性,可能会因为一颗钉子导致一个帝国的灭亡,也能会历史的车轮滚滚不受阻挡。
      
      在技术经济学中,我们熟悉的敏感性分析就是这样,选取某个变量,通过变量的变化分析结果的变化,以了解结果对于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反事实”研究同样是用这样的方式,揭示在历史进程中某些重大事件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程度。这种研究除了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历史之外,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历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并非有些人宣称的那样具有计划性、正义性。
      2012-6-3
      
      
  •     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有点狐疑,再读到本书中“假如没有爆发英国内战,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革命,假如爱尔兰没有分裂,假如英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希特勒没有进攻英国,假如希特勒战胜了苏联,假如苏联赢了冷战,假如肯尼迪没有遇刺,假如戈尔巴乔夫没有出现……”等一连串的设问,我的疑虑就更大了,历史也能虚拟吗,虚拟有什么意义,简直不可思议。在我的认知中,历史即是真相,真相即是历史,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不过有那么一个时刻,心底的另一个声音又仿佛在说“也不尽然吧”,的确,虽然我涉猎的历史资料并不多,但是在我有限的历史视野中,各个国家、各种版本、各种类别的历史,在很多时候、在很多情况下,历史更有其为某种不可告人的需要而服务的时候,毕竟历史是后人写的,于是这个被后人所记录、撰写和葆有的历史也必当带有撰写者以及他的时代的色彩以及好恶。因而历史不仅仅具有一个真相,或者说被人类所定名的历史完全可以因需要而以多种面貌出现。
      
      读《虚拟的历史》让我笃信了我们已然拥有的历史,绝不是人类进化时代变迁必然的演进结果,它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未可知性和多变性。人类就是在这些多变之中在太多的偶然之中踯躅而行的。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样的历史事件中遭遇不一样的选择,它就完全可以成为另外的模样,而本书更加吸引我的是历史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模样的历史成因,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其实做为没有点史学背景的普通国人读者来说,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曾经涉猎过诸如美国独立战争、纳粹德国的兴衰、“二战”爆发、苏联成立和解体等等这些20世纪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那点认识本来就是十分模糊的,再加上这么多年国内相关方面阅读资料的匮乏和个人不同生活经历和不同阅读取向的不断改变,那些历史似乎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而今不同了,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新著《虚拟的历史》显然未我们弥补了这许多,它让我们在思考假设论证假设的同时,更加有机会接近关于那些历史的真实。
      
      本书“以新颖的反事实假设深入到人类发展历程之中,带领读者重新思考历史的决定论”。它让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各种可能下完全有可以成为事实的历史,更为可贵的是还让阅读者轻易洞见了那些真实历史的细枝末节。并不是所有的假设都没有价值,《虚拟的历史》也不是历史学家无中生有的产物,在假设之上,是更为清晰的真实;在虚拟的背后,是没有完全偶然的真实,是任何历史都有规律可循……
      
  •     我们通常会说历史没有如果,而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假设在历史的节点上有如果: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是那样,那么会怎样。这不是调侃,而是一种反事实思考。所谓反事实思考,通俗地说就是在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下进行的思考。反事实思考基于这样的一个前提,如果存在所谓的现实性,那么就必然存在可能性。个人理解这里所说的可能性也许不只一个,也就是说反事实思考也可以是有多个选择的,当然最原本的应该是与事实截然相反的那个假设。或许你还会有这样的疑虑,就算不是调侃,会不会无聊呢?实际上,挖掘可能性的反事实思考与事实一样具有经验价值,这也正是反事实思考的意义所在。
      
      尼尔.弗格森在长达78页的序言中旁征博引,一方面告诉读者从物理学到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等,一直到我们正在讨论的历史学,无不存在着决定论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毫不客气地指出:历史学家的研究只是理解过去,而非预测未来。针对这样的情形,尼尔.弗格森列出了历史和科学的不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因此,他倡导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在讨论过去的因果问题时,采取反事实条件来检验因果性假设。
      
      一般认为反事实假设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大胆的大胆的想象,可以没有底线也没有限制,比如《假如我曾……》的两位作者,一位假设自己是英国首相谢尔本,另一位假设自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另一种是通过经验主义方式所检验提出的假设,这种假设更倾向于计算。事实上,后一种反事实思考在对历史的评价上起到一定的对比作用。能够让人有兴趣进行反事实思考的历史事件,往往是处在历史的节点上,对于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
      
      历史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变量,但究竟有多少个变量在起作用,恐怕再睿智的历史学家也无法说清楚。对于反事实假设,人们往往只钟情或纠结于某一个历史节点事件和这个历史节点事件中的某一个变量,这不得不说是感情因素的影响。然而,即使这个变量真的得到了修改,历史的结果也不一定会改变。比如,本书的第七章,作者乔纳森.哈斯拉姆(注:本书是个集子,所以每一章有不同的作者。其中,导言、后记和第四章是尼尔.弗格森的作品)在文章的最后就指出,不管东欧是否实现苏维埃化,冷战也确实无法避免。所以,人们进行反事实思考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是否改变,而是在于反事实假设之后的思考过程,以及由此过程而产生的启示。
      
      本书还有一个版本叫《未曾发生的历史》(2001江苏人民出版社),比较两个名字,个人更喜欢“虚拟的历史”这个译名。中信的这本《虚拟的历史》非常精致,而且尼尔.弗格森的作品搞了一个系列,只看外在的话(外貌协会的),本人都想把尼尔.弗格森的这个系列收齐了,好在价格不菲还没“轻举妄动”(:-D)。
      
      
  •     所谓“未曾发生的历史”。与之类似的种种思考,在史学上常常被称为“反事实问题”(Counterfactual)。虽然长久以来,传统的历史学家天经地义地认为他们所描述的历史应是那些必然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继续兴致勃勃地推演他们想象中的历史。
      在我们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提出“假如……将会……”之类的问题,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尤其在历史领域。类似的推导往往会带来可笑的结论,例如,罗素在《历史理论》里作了一番很诙谐的推理:
      “工业制度缘自现代科学,现代科学缘自伽利略,伽利略缘自哥白尼,哥白尼缘自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缘自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缘自突厥人移民,突厥人移民缘自中亚的干燥。因此,寻求历史原因的根本在于研究水文地理学。”
      不过《未曾发生的历史》的作者却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
      “对非事实的想象是我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对未来的决断通常建立在对别的可能行为的潜在结果的估量上,因此把我们得到的实际结果,与我们或许可能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并非没有意义。”
         这种解释是原因之一,但远非全部。作者想表达的是对历史决定论的反讽,见微知著,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历史中的蝴蝶效应,更接近于混沌理论。因此,康德在《普遍历史观念》中说明了新历史哲学的任务:“在貌似无目的的事件过程中发现一种自然意图,并决定是否能够最终根据明确的自然计划对于无自身计划而行动的生物历史进行阐述。”
      历史家们倾向于把所有已发生的事导向同一个方向,可是,总有一些事件,就像随机过程中无法解释的白噪声,落在直线的上面、下面,有时还离得很远。人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他们希望一切能尽在掌握,例如像泰坦尼克会遇上冰山、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沉没,这种不能预测、不能解释的事件就太可怕了。因此,他们引入了两个概念,“把已知的东西叫作必然性的法则,把未知的东西叫作自由意志。”(托尔斯泰)
      全书共分九章,分别选取了17世纪到20世纪末世界历史上九个关键时间点,从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到1989年的苏东剧变。作者并没有天马行空地给大家作一番架空历史的想象,而是很严肃地告诉你,即使有一些很小的变动,历史仍然会向它原有的方向运行。
      
  •     根据词典解释所述: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那么,如此客观存在的历史又何来虚拟一说呢?看着手头这本题为《虚拟的历史》厚厚书作,我着实好奇了一回,也迷糊了一会。事实上,这其实更是作者或者编辑设置的一道机关。此书之中可以带领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
      
      尽管是虚拟,但是也有诸多的假设和推理;尽管是虚拟,但是我们也能获得一个较为全新的启迪。毕竟读书可以明理,读史可以明智。或许正史只能告诉我们一个真相,但是一个虚拟的历史却可以另辟佳境地拓展读者的思维。没有了一向固有的限定,有的只是建立于事实基础之上的反向假设。同样的写史,却是独创式的另一角度。看书的过程之中,更是让读者产生某种全新的历史感触。很是赞同本书编辑对此书饿有关定位:首次以新颖的反事实假设深入人类历程,带领读者正视偶然因素的影响,重新思考历史决定论。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所在;这也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历史书籍。
      
      尽管自己对历史不是很精通,我却是在一股浓厚的好奇心理之下读完了这本厚厚的长篇虚拟假设的历史之作。历史在假如之下的确可能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毕竟很多的历史事件其实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如果,假如之下,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个个完全有别于正常历史的进程发展顺序。也许,这就是本书旨在通过虚拟的情景设置下所要讲述和表达的真谛。
      
      《虚拟的历史》出自于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足以让此书的内容显现得相当地扎实。在正本书中,我们可以观赏到诸多位知名历史作家的见解和剖析。一切围绕着虚拟的历史而谈,一切建立在原本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只是因为某个变数,只是因为某个岔路,只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因素而决定了最终历史的发展方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书中可以返回倒叙到那个曾经的历史十字路口。聆听那虚拟的旋律,见证那段不一样的历史境况。虽然这些已经只能停留于虚拟,但是我们未尝不可去重新探究下那原本曾经可能发生的变数。也许也正是因为此书的相关内容出自诸多不同名作者,所以我们更可以看到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般的炫目历史。尽管是虚拟,但是绝对地有它虚拟的看头所在。在这么多的假设和虚拟之下,里面涉及的内容话题其实保罗了很多,类似于美国独立战争,纳粹德国打败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没有瓦解,冷战会避免等等。
      
      作为一名热爱历史的读者,我在这本《虚拟的历史》观摩到了一次最为庞大的“反事实”思维洗礼。历史在假如之下的确让我读到并感知到了截然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味道来。相当的专业,也相当的耐人寻味。
      
  •     你要去听演唱会,是会选择一个明星众多的拼盘,还是选择一个专场?这本书,先不论内容,光是形式,就算不上一本诚意之作。
      弗格森的这套书最近热卖,我也是看了微博上的推荐买了两本,先读的帝国,是英国史,还算及格,再看这本,落差很大,豆办上的评分竟然比帝国还高。这书翻译很成问题,但即使读原文可能也收获不大。很受关注的导言,写得也是拖沓万分。这套书,本不是新品,现在被出版社重新拿出来包装,卖高价不说,二次加工的手艺也不精,劝诸君不读也罢。
  •     笔者看的是江苏人民01年那版,考虑这本新出,是以来这边提个醒。
      
      先说说编排和体例。
      
      本书的几个版本都写着作者:尼尔·弗格森,实际上这是他编著的论文集子。里面各篇都是不同学者的论文,有三篇是尼尔写的。论文作者基本都是牛津剑桥级别的教授。这种集子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剑桥史系列基本都是这么编的,每章由不同领域的学者担纲。好处是足够专业,缺点是每个学者的行文习惯都不同,阅读快感一般。
      
      再说说价值。
      
      作者们觉得这本“反事实”论文集与架空文学不同。有何不同呢,借用作者之一安德鲁·罗伯茨的话说就是“历史精度”比文学界要高。用大白话说,就是学者觉得自己用的背景材料更翔实,是以更靠谱。但他们假设的那几点“反事实”,也就是各篇论文的篇名,从想象力角度来说,乏善可陈。而论文里的推导过程详则详矣,闷也真闷。
      
      本来“反事实”类的历史著作或文学作品的看点就在于:想象力及细节推导。可惜这两个亮点,本书里的各篇论文都欠奉。
      
      比如说,英国与德国的二战交锋中,有一个撤退计划叫“发电机计划”,也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很多人都知道,40年5月24日星期五,英法联军的残部约40万人从比利时敦刻尔克撤退,最后有33万人回到英国,经过几周的休整,成为英本土抵抗的生力军。
      而距离敦刻尔克海滩仅10英里处是由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的,当时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机械化坦克部队,就在他将要进攻海滩上的盟军时,收到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作者之一的安德鲁·罗伯茨说:“设想假如英国远征军被全体俘获,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后果当然是英国战败喽。论文后续用一系列高”历史精度“的数据及细节来推论一个摆在桌面上的直白结论:这40万军队被干掉之后英国为何会战败。而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为何古德里安将军会停止进攻,作者反而没去深究。
      
      这条停攻命令的来龙去脉推演清楚,再把“反事实”假设建立在最好玩的一环上,整篇文章会好看很多。
      
      比如说,这条命令是因为某个参谋因为某条情报而跟希特勒做出的建议,而这条情报是某个情报员如何获得的,而这个情报员是因为某个事件得出了错误结论。这个事件比方说是个农妇被抢鸡蛋吧。
      那么,论文题目就可以定为:假如敦刻尔克农妇雅斯敏的鸡蛋没被抢,将会怎样?而不是干巴巴毫无想象力的“假如德国在40年5月入侵英国,将会怎样?”
      
      当然了,牛津剑桥的学者群肯定不屑这种博取眼球的小伎俩,人家追求的是“历史精度”嘛。
      
      本书最好看的其实是长达百页的序言。序言是尼尔自己写的,含金量很高。
      各种为“反事实”式历史著作鸣不平。
      哎呀,我们在主流历史学术界不受重视。他们主流好讨厌哦,管我们叫“室内游戏”。
      哎呀,其实“反事实”历史也是很学术的啦。君不见,我们也是严肃认真团结紧张嘛。
      哎呀,其实老百姓也很喜欢这方面啦,君不见那么多通俗文学/影视作品都是架空历史的嘛。
      一边用通俗文艺里的架空历史作品为自己拉关注吸眼球,一边吐槽它们“历史精度”低。
      末了也没搞出什么新意。学术界真有意思。
      
      笔者管见,“反事实”领域,或曰“架空历史”的研究计划,最好由小说家主导,历史学家辅助,这样才能既有精度,又有新意。
      事实上,严谨一点的小说家在创作架空历史作品时,势必会将学界的多年研究成果作为背景资料细致研读吸收最后再呈现,甚至去学个历史学位也说不准。其中翘楚当属罗伯特·哈里斯的《祖国》(Fatherland)。这本在中国比较冷门,作者后来又写了一本广为人知的《影子写手》。
      
      本论文集里提到纽特·金瑞奇(Newt Gingrich)用第三帝国作为通俗小说的背景。
      刚跟新闻里看到这哥们在2012年5月2号宣布退出总统竞选。
      纽特是共和党的热门候选人,也是前白宫发言人。他早年居然还写过架空小说。
      出于好奇就查了一下,写的还不少。
      95年出了一本《1945》,假设美国只跟日本打仗。战后美德开始冷战,冷战迅速转热。
      02年出了个葛底斯堡三部曲,看名字就知道是美国内战架空小说。
      到07年又出了一套太平洋战争系列,目前出了两本《珍珠港》《耻辱日》。
      假设了山本五十六下令进行第三波空袭。
      
      金瑞奇的这些系列小说都是跟William Forstchen合著的。
      而Forstchen是普渡大学的历史学博士,专业为军事史、美国内战史以及科技史。
      目前在蒙特利特学院教历史。
      或许Forstchen的履历与创作题材可以为笔者在上文里的意见做个脚注吧。
  •     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一本书~
  •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读尼尔·弗格森的《虚拟的历史》
       在历史的进程中,事件和事件之间,看似无不关联,毫无瓜葛;但等着多少年后,历史的车轮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再回首,你会发现,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条神秘莫测的纽带连接着。这些事件像一个个标志一样立在哪里,让我们蓦然回望来路时,有一种标定路径的感觉。曾经从一本现代史研究的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下子就记住了,观点的对否倒在其次了。
       再次想到这段话,是因为一本名为《虚拟的历史》的书。作为本书的作者,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尔·弗格森在书中以反事实的假设深入到人类历史进程中,并用严谨的逻辑,对一系列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转折性事件进行了推演,想象这些历史事件的另一种可能:假如没有爆发英国内战,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革命,假如爱尔兰没有分裂,假如英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希特勒没有进攻英国,假如希特勒战胜了苏联,假如苏联赢了冷战,假如肯尼迪没有遇刺,假如戈尔巴乔夫没有出现……假如重大事件发生了变化,历史又会是什么模样?
       在这些一个接着一个的假如中,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正在悄然地发生了。如是再次回到了本文开头时说到的: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条神秘莫测的纽带连接着。但是,本书的作者尼尔·弗格森正是通过这些假如,通过一场又一场虚拟的历史,想要追问的是,这些对人类进程产生极大影响的重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究竟是有规律可循,还是完全的偶然?
       尼尔·弗格森通过一本《虚拟的历史》,带领着作为读者的我们开始再一次思考历史决定论的问题。
       法国历史学家安德烈·莫鲁瓦更是说得直接:没有哪段历史享有特权……历史有无数的可能性,它们都是有根有据的……每时每刻,不管你认为是多么短暂的一瞬,事件的进展都会像一棵生出两根树枝的树一样在分叉。
       即以本书的一个“假如”为例:假如查理一世避免了内战会怎样?尼尔·弗格森通过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英国(和爱尔兰)历史的发展轨迹会非常不同,很可能不会爆发内战,不会出现弑君者,不会发生光荣革命;而克伦威尔则和剑桥郡伊利小镇上的其他乡绅一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尼尔·弗格森的一个个假设中上演着,历史车轮的行进,树枝一样的岔道中,一路走来。如果你不认同这些假设事件的发生,认为这完全是一种“事后诸葛”式的喋喋不休,你完全可以 把《虚拟的历史》当作一部穿越小说来阅读,但是阅读之后呢?难道真的会认为没有一点现实意义吗?而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假如,人们最常说就是,假如有后悔药就好了,就不会如何如何了,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些假如后的结果,总是让人无限憧憬,甚至在梦中一再出现。而熟读杜牧的《阿房宫赋》的人或许已经想到了,早在多年前,杜牧就已经在文章对历史开始虚拟了: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学者徐友渔在《学术与生命的意义》一文中说:学者把自己的话语置于公共的智识空间,使其某种道理成立,使某些迷信或成见消失,最好的学者是思想家和智者,表达人类的思想,探索宇宙和人自身的奥秘。《虚拟的历史》是我第一次读尼尔·弗格森,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最好的学者,我没有资格评说,也不敢妄说。但尼尔·弗格森通过思考研究,另辟蹊径,从历史的反面,以虚拟的历史为经,通过历史的真实为纬,通过从一系列的历史偶然事件中,企图从中找寻中一种规律,他的这些研究是我们所不该忽略的。
       尼尔·弗格森关于历史的虚拟研究,正应了同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的名言:历史不仅仅是已发生的事,它是那些在诸多可能性中实际发生的事。
       而《虚拟的历史》的出版,正是那些在诸多可能性中实际发生的事件之一,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必定存在着诸多的可能,这些只能待后人评说了。
      
       二○一二年四月三日写,七十七团
      
       (《虚拟的历史》,【英】尼尔·弗格森著,颜筝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定价:79.00元)
      
      
  •     我们都很熟悉“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么当这个世界各个角落的无数只蝴蝶扇动翅膀,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更进一步,如果把人类历史某一刻存在的每个人比喻成一只只蝴蝶,他们进行着的行为比喻成蝴蝶翅膀的扇动,那么随之又会引发怎样的历史事件?也许正是意识到在“混沌理论”应用于人类世界的不可预测性,才有了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如果我没有猜错,尼尔•费格森们敢于虚拟历史,并且结集为《虚拟的历史》正是因为卡尔•波普尔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虚拟的历史》中提到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有些我们相对熟悉,有些不熟悉,为了便于理解尼尔•费格森所称的“反事实设想”我们不妨先举个我们熟悉的历史的事件:
      
       “如果亨利八世没有爱上安妮•博林,那就不会产生现在的美国,这听上去颇为合理。因为正是这场恋爱使得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不承认其将美洲赐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做法。而如果英国保持天主教国家的性质,美国很可能到现在还是西属美国的一部分。”(罗素《自由与组织》)
      
      这就是典型的“反事实设想”,正如尼尔•费格森所定义的:“我们要进行的反事实设想不能只是幻想,而应该是以混乱世界中合理可能性的估测为基础对过去进行的模拟设想(也就是‘虚拟历史’的由来)。”
      
      《虚拟的历史》三十多万字,尼尔•费格森的导言《虚拟的历史:有关过去的一种“混沌”理论》就差不多有十万言之巨,在导言里,尼尔•费格森除了在自己的老本行历史里随意穿行,对其他理论及著作的熟悉也无不让人惊叹,比如他熟悉黑格尔、马克思,他熟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除了人文领域,自然科学领域他也并不陌生,他知道“混沌”理论、知道“熵”,知道量子力学,那么他知道这些对于他又有什么用呢?你可问对了,别的不说,博尔赫斯的名篇《小径分岔的花园》其实想说的是“时间永远不停地在分岔,指向无数个未来。”,也就是说历史有无数种可能性,并且是同时存在的。而量子力说最著名的原理就是测不准原理,熟悉卡尔•波普尔身世的人自然知道他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与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渊源。
      
      尼尔•费格森引用他们的动机,他自己所说的再清楚不过:“如果这一代历史学家能像关注社会学、人类学与文学理论那样关注数学、物理学乃至古生物学,这本书或许10年前就出现了。”、“历史将成为一个不同科学学科的一个混合物,从气象学到法理学,每一种学科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而理想的历史学家将是一个全才。”至于为什么要“虚拟”历史,进行“反事实设想”他终于可以说清了:“如果一切历史都是(有可记载的)思想的历史,我们自然应该对人们曾思考过的一切可能的结果给予同等的重视,如果历史学家根据实际发生的那个结果抹杀了人们认为合理的其他的结果,他就别指望能‘真实地”再现过去,因为仅仅考虑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实际上犯了最基本的目的论的错误。”
      
      厘清了尼尔•费格森的“反事实设想”理念,再来阅读《虚拟的历史》就容易的多了。除了导言,《虚拟的历史》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只要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会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英国内战、美国独立、爱尔兰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肯尼迪被暗杀、苏联瓦解,在这些对人类的历史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政客们的争吵、权衡、讨价还价,看到了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战,看到了野心家们的美梦,黑暗中人们的挣扎,不幸中人们的哭泣,而在纷纷扰扰的“混沌”之中,历史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查理一世不会被处死、美国不会独立、爱尔兰完全可以是在英国统治下的高度自治、一百年前德国主宰下的“欧盟”、希特勒统治下的英国、希特勒统治下的欧洲、不一样的冷战、肯尼迪执政下的越战持续、苏共领导下的苏联帝国的千年不倒,而这一切都只是无数种“反事实设想之一”。所有的“反事实设想”比之真实发生的历史,也许更好,也许更坏,但无论如何是不可预测的,谁叫历史是“贫困”的呢?
      
      “在1915年和1916年,我学校中的朋友、同事约有一半死于战争。在其他的交战国中,我的同代人死亡的比例也不亚于此数。我在世上活得越久,我对恶毒地夺走这些人生命的行为便越发悲痛和愤慨。我不愿我的子孙后代再遭受同样的命运。这种人类犯下的疯狂罪行对我提出了挑战,我写这本书便是对这种挑战的反应之一。”这是英国另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序言中的句子,虽然尼尔•费格森们相信历史是“贫困”的,但他们同时相信,人类为了公平、正义的种种努力不会白费,我想汤因比的反应也正是他们的反应,这也就是《虚拟的历史》能够诞生的原因吧。
      
      ========
      
      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7期
      
      
  •     郭 玥
       9名英美年轻历史学家,尝试为读者解答西方世界从1646年到1996年期间可能发生的历史转折,假如1989年苏联没有戈尔巴乔夫;假如美国肯尼迪总统没有在1963年死去;假如纳粹德国打败苏联;假如希特勒德国占领英国……那么将会怎样?这本在1997年首次出版的著作,由尼尔·弗格森主编。由于分析和见解较大胆,面世后在西方学术界褒贬参半。2001年,这本书被首度翻译成中文,书名为《未曾发生的历史》,近日这一书再版,重新命名为《虚拟的历史》。
       本书原名中的“virtual”确有“虚拟”之意。书中所用来假设的反事实条件,亦称“虚拟条件”,致力于捕获在自然语言中的“如果-那么”陈述的条件陈述。接触的历史事项共有9条:《没有克伦威尔的英国》、《英国的北美》、《英国的爱尔兰》、《威廉二世的欧洲联盟》、《希特勒统治下的英国》、《希特勒统治下的欧洲》、《斯大林:战争还是和平》、《“卡梅洛特”的继续》以及《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
       尼尔·弗格森在序中阐明此书的理由:“我们(作者们)企图弄清过去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历史的必要,因为我们必须同样地重视当时人们在事实发生前考虑过的各种可能性,而且对它们的重视应当超过当时的人未曾想过会出现的那个结果。”本意在于一个否定拷问:反事实真的如历史学家们所认为的那样,只不过是愚昧无知人们的意淫、无聊的消闲游戏吗?明显不是。与之前诸多小说和文学作品不同的是,本书是由真正的历史学家来写反事实历史。他们不是怀有哗众取宠的心态或是抱着数据推算无往不利的态度,而是仍然本着专业求实的精神,集体完成这本著作。他们正如弗格森所说的:“考虑那些当时的证据,表明当时的人的确考虑过的那些可能性,以及这些可能性的实现程度。”对于这样一部具历史价值的著作,其在任何时代的内容和意义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历史上未曾发生部分的分析研究,变成“虚拟”定义给人的主观假设之感,是新书名会给读者带来的错觉。
      
       作者所阐述的“历史”并非虚构,也不存在任何“穿越”和“架空”,尽管这些也可称为虚拟的历史。作者所谓的历史中“未曾发生的部分”指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在面临诸多选项和各种分岔路的时候,做出的最后选择导致的其他选项的未发生。但在选择前,它们却也是存在的历史,正是诸多额外选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历史事件的发生。所以,或许十年前译本的书名“未曾发生的历史”更贴切一些,尽管从语法角度来讲存在问题。而且全书在对历史转折作出精辟剖析的同时,也强调的是偶然性在历史中的作用。例如《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篇,作者马克·阿尔蒙德就形容“在现代历史中,没有重要事件比柏林围墙倒下更少让专家预测到。”乔纳森·克拉克在《英国的北美》篇中,也引据指出美国能在1776年独立,其实也含有不少非必然因素。这些结论不是凭空得出的,而是作者严格分析史料后作出的。
       换言之,历史事项在作者手中已不再是一线式发展,而是成了包含各种可能发展因素的混杂局面。对于弗格森等历史学家来说,这种混沌局面下的各种常态和非常态其实更能反映出当时实况与历史人物的想法,这样来说,我们只需要区分发生的部分和没发生的部分,不需要假设某种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曾发生要比虚拟好得多。
      
       众多小说家、文学家,特别是科幻小说家青睐这种“可选择的过去”和“相反的事实”,但在史学界,却几乎收到一直打压。历史学家们对待反事实研究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认为反事实是荒谬的,是试图不顾事实本身而妄想推出分岔的、不存在的历史;另一种则认为反事实其实是决定论的一种变形,通过对事件可能性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历史当时的状况。这两种观点大致也对应着历史上两种不同的反事实研究方向,第一类如弗格森在序言开头所列举的各种文学、艺术、科学幻想作品,这类作品很容易导致绝对的偶然或孤立的反事实,无论从正统历史学家的眼中或弗格森眼中,这种研究的准确性与根据占星术和算命扑克作出的预测相比高明不了多少。作者曾坦言:“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仅仅看作是自娱自乐的虚构历史游戏(就像卡尔嘲讽的室内游戏,供人卖弄学问),也许还有点宽慰作用。”第二类则是弗格森这本书所代表的研究方式,以严格的历史治学原则和严肃的历史研究态度来看待反事实历史。引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的原话也表明了作者对这次假设的态度:“历史不仅仅是已发生的事,它是那些在诸多可能性中实际发生的事。”如若称之为虚拟的历史难免又落入第一类的窠臼。
       用虚拟一词来概括历史,恐怕也会有靠“凭想像编造的”引噱头的嫌疑。而在介绍和宣传中,也用了这样的字句“作者透彻清晰又通俗易懂地对未曾发生的历史构思出了一整套情节。”通俗一点说,当下正热的穿越、架空也是对历史的虚拟,这样一副“引君入瓮”的姿态,是否带着对反事实历史与历史研究中的假设的不尊重?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原著秉着严谨求实的精神,一定意义上反对把反事实历史当作不上台面的趣味猜想,进而赋予这个问题以学术意义;但在这次再版的推广和宣传中,又重新把“趣味”和“悬念”作为吸引读者的要素来应用。
      
       如果《虚拟的历史》这一本书的出版也是对1997首版以及2001年首度引进版的一次假设和虚拟,我尚可更宽容以待之。不然对于虚拟的历史的意义而言,我倒宁愿这本再版是虚拟的。也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种历史价值观,以至于让我们在深夜的时候,面对种种史料嗒然枯坐,试想那些没有发生的历史中埋藏着的“真相”。有些历史没有发生,将从此不再发生,有些历史没有发生,则将在日后必然发生。
  •     由于作者是个正统的历史学家,导言里面对虚拟的历史的理论及历史有着学术上的深刻探讨,我想会对穿越小说家有着理论的帮助。但是普通读者怀抱猎奇的心态想在正文里看到对不同历史可能文艺的描写可能要失望了,后面还是理论的探讨。
  •     所谓“未曾发生的历史”。与之类似的种种思考,在史学上常常被称为“反事实问题”(Counterfactual)。虽然长久以来,传统的历史学家天经地义地认为他们所描述的历史应是那些必然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继续兴致勃勃地推演他们想象中的历史。
        
      其实,“反事实问题”并不只是茶余饭后的历史幻想游戏,相反则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问题的实质便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可能性问题,对此的探究也未尝不是一种对史学写作模式的反省和重新审视。反事实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对偶然性的肯定以及对必然性的怀疑。换而言之,也是对所谓历史发展规律的彻底否定。
        
      历史有规律吗?
        
      无论是基督教的末日审判预言,启蒙时代以来的进步史观,还是马列主义的“五段论”,乃至中国传统的“三世说”都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即“历史当然是有规律可寻的”。虽然,它们彼此间差异颇多,甚至彼此敌对,但究其根本,它们都相信人类历史的发展存在某种规律。于是乎,我们似乎只要发现这条规律,那么便能运用它来预测未来的走向。
        
      当波里比阿赞叹于“罗马精神”时,他笔下的历史便沦为罗马帝国帝国南征北伐的法理工具。怀揣着替天行道的“帝国责任感”,罗马人完成了一次次针对所谓“蛮族”的征服。在圣•奥古斯丁描绘“上帝之城”后,人们又将天国的最终降临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过去的种种都不过是在准备这一刻的来临而已。经过宗教改革和无数战争后,欧洲人迎来了“启蒙时代”,无论是维柯的《新科学》还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都试图以所谓理性的工具来重新描绘人类历史格局,为之设计一套精巧合身的模型。
        
      至马克思处,这种思维算是“开花结果”,才会有了那种高度规律化的 “历史唯物主义”。于是乎,国内所谓的马哲教育才会如念经似地在哪儿叨念“历史必然和偶然的混账辩证法”。然而,即便是那些猛烈抨击马共的“自由主义者”在有意或无意间也在延续那种寻求历史规律的执著。于是,才会有福山之流的“历史终结论”以及亨廷顿津津乐道的“文明冲突论”。
        
      但这些几乎追寻乌托邦的努力终究宣告失败。正如卡莱尔所言:任何概括性的所谓规律都是线性的,而事件却是立体的。在整体的事件中,每一个因素都与其他因素交织联系在一起,任何关于规律的奢谈,都势必意味着割裂那些业已纠缠在一起的事件因素。
        
      如果你觉这段有些难懂,那就让我们换一个思路来理解。我们口中的历史对于历史的当事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处在昨日的他们对所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今日的我们是否一致?
        
      比如七七事变发生时,当时的国人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事件的?今天我们翻开教科书,晓得此事件意义如何之重大,但对于1937年7月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所谓“七七事件”只不过是一桩局部冲突。这在当时的华北时而发生,并不为奇。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翻翻七七事件一周乃至半个月内的全国各大报纸,无论是《大公报》、《申报》都未把此事当作重大新闻处理,甚至在最初几日都未能“荣登”头版。
        
      直到7月底,全国舆论都认为此冲突能够在短期得到政治解决。窝在山沟沟里的毛泽东也都在给彭德怀的电报里失望表示:已经失去了“出师抗战,打破局面”的机会。直到淞沪事起,所谓“全面抗战”这才真正“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此之前的时段中,任何小小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整个事件走向发生变化。我们眼中所谓“七七事变”的伟大意义乃是日后所赋予的,对于当时当地的人来说则根本不存在。对于未来,我们只能预测其可能性。而对于先人们而言,我们口中的“历史”便是他们的“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学家之所以能够发明所谓“规律”,奥秘完全是在于如何巧妙地编排和解释事件间因果关系。那些教科书上所谓历史事件的意义乃是被赋予的,而这种安排往往是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考虑。
        
      反事实问题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假设之目的并非草率地窜改历史,而是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事件的发生与演变。《未曾发生的历史》便是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
  •     作为架空,或者说基于一个时间点面向无数种历史可能的推演。
      一个应用就是军事上的兵棋推演,各种大大小小预案也是一种。
      这本书推演的拖泥带水,不明所以。发散式思维还是弱了。
      历史的大势不能改变,表象却可以焕然一新。
      而这本是连这一点都没做到。
  •   ╭(╯3╰)╮
  •   看楼主的书评,感觉比书本身更吸引人
  •   这书确实无聊...
  •   反事实设想很有意思。如果历史可以假设~~~~
  •   这本书,还是很有些份量的,尼尔真博学啊
  •   lz这篇书评也是大气之作
  •   谢谢你:)
  •   请教一下,能不能简单理解为,这是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的理论版本?
  •   楼上应该是可以这么理解的 有的历史难以违抗 但有的历史源于开创 如果在开创之时加以改变 足以撼动整个历史的演进
  •   再挑刺:1946年到1996年期间可能发生的历史转折
    前几篇所涉及到到历史事件明显在1946年以前吗,比如查理一世被处死,爱尔兰分治,美国独立,一战,二战.
  •   是1646.。。我笔误了。。应该道歉
  •   呵呵,其实我有些鸡蛋里挑骨头,其实你很了不起,说老实话,我看到那些议员\政客们吵来炒去,几次昏睡过去.除了学这个专业的,很少有MM喜欢历史,而且能把这样的可读性不是太强的历史书看进去.
  •   这样做是对的呢,错了就得改。希望您以后对我还是要严厉,多批评,多交流,才能进步嘿嘿
    其实我大学的时候搞辩论的,我们队还得过校冠军。
    可能因为搞辩论的缘故,对有争议的话题还真是比较感兴趣
  •   或然历史?
  •   或可以当作平行世界来理解~~
  •   那我买一本吧。新版贵了那么多,尼玛。。。
  •   不同意。
  •   旧版的翻译!!!我实在觉得挠头。
  •   看似很有道理
  •   上篇回复我想说的马哲唯物辩证法是典型的是非直线型理论,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啊。。。
  •   历史是结果学,不是预测学。
  •   确如你言,不好看
  •   非常不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