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0101 出版社:艺术家出版社 作者:萧 瑞
内容概要
水墨在戰後台灣的發展,路徑頗為多元:有延續傳統文人筆法,講究骨法用筆、氣韻生動者;有強調寫生、重視現實,講究應物象形、隨類賦彩者;但亦有結合西方現代抽象藝術觀念,嘗試以當代人的情感,表現中國水墨以虛代實、得意忘形的高度美學精神者。本書所論述介紹者,即屬於最後這一類型,並以「抽象抒情水墨」一詞涵括之。「抽象抒情水墨」思想及風格的出現,與一九六○年代的台灣「現代繪畫運動」有密切關聯,劉國松是其中重要的指標人物;但形塑此一精神及特色者,則為戰後台灣特殊時空背景下,許多詩人、美術家、藝評家的共同激盪、呼應,有以致之。
本書除分析此一風格形成的時空因素、思想內容、贊否爭論及風格特色外,並以十二位代表畫家,分論其生平及作品。這十二位畫家包括:作為水墨革命先驅與倡導者的劉國松、與劉國松同為「五月畫會」成員的馮鍾睿;先後加入「中國現代水墨畫會」而投身抒情抽象水墨創作的蕭仁徵、文霽與劉庸;在「現代繪畫運動」中扮演重要推手,之後又積極倡導亞洲彩墨藝術聯盟的黃朝湖;評論、創作、研究兼擅的詩人畫家楚戈;先後自政戰學校美術系畢業,卻能毅然拋開傳統制約,而在抽象水墨上迭有表現的趙占鰲與李重重;建築師出身,在台灣以設計超高建築知名,卻在水墨創作獨樹一幟的李祖原;同是學習建築出身,在社區營造及兒童教育上頗有貢獻,本身也是一位傑出水墨畫家的胡寶林;北師畢業,之後在美國執業中醫,卻始終堅持水墨創作,並在創作中融入易經哲理的林莎。
我們可以說「抽象抒情水墨」是中國水墨在台灣特殊時空下的特殊經驗與成果,也是傳統水墨繪畫在長期發展歷史中一個重大的典範革命。水墨美學本身即具強烈的抒情抽象本質,但讓此一本質徹底發揚,並成為獨立美學價值者,即為戰後台灣這批傑出的水墨畫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