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1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柴志明 编 页数:363
Tag标签:无
前言
作为一所传媒艺术类特色的本科院校,我们在培养传媒特色人才的同时,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和所得成果,我院从2003年开始,举行了3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征集,共收到论文近1000篇。2004年和2005年,我院又推出了“浙江传媒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项,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响应,共收到40个选题,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审,确定25个选题为立项课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顺利完成结题工作。从这么多论文中,我们精选了38篇,编辑成册,希望能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去一些启迪与思考。 这些论文有的侧重理论研究,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基础理论;有的强调实践探索,专门探讨高校以及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有的研究学院总体建设,高屋建瓴地提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有的以教风学风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加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有的总结历史经验,从多年的办学经验来探索新时期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有的对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评析;有的结合学院实际,规划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宏图;有的以自身教育经验入手,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出发,提出极具针对性、可行性的观点和方法;有的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侧重从学生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内容概要
《思想政治教育新跨越》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浙江传媒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热爱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在认真实践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并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新跨越》就是该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总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一笔难得的财富。不仅对传媒类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而且对其他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将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书籍目录
上编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与人共同发展:高校的科学发展观构建浙江传媒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创新”研究应首先思考的几个问题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的实践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质考量对传媒类大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全方位德育的理论与方法谈谈浙江传媒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三个代表:艺术院校的当代主题新时期对于高校主体性教育的思考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英语课堂构建学生主体性中的教师的作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主体性教育与教学重心——兼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谈浙江传媒学院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高校交互式主体性德育教育下编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变迁与战略选择浙江传媒学院学风现状、特点及良好学风的培养途径传媒艺术类学生学风建设探索浙江传媒学院教风、学风建设及其机制研究论图书馆在学院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的作用高校学风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我院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着力点——第二课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浙江传媒学院学风现状及其与校风、教风的相互影响研究报告“三个代表”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建设浅谈防止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2001年10月8日部分老生教训新生事件分析试论新形势我院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学生主体与主体性教育的认识艺术类院校中理工科学生基本情况及其相应工作举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步曲的初探探索高校思政工作中管理力量补充新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党代表(班级指导)制度主体性教育要抓住特点、有的放矢——播音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浙江传媒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高校学生思想的网络引导方法与途径研究创新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学生“主体性”培养工作传媒专业大学生职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社会主义高校的历史使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体责任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应该以人为本,坚持以人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心,把如何培养人、教育人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高校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以管理为中心”还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矛盾问题,明确高校工作的中心应该是教学和科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发展的“机器”,是高校的生产力,是高校发展本身。管理层是高校发展这台“机器”的维护者,是高校发展的维护者。高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应该以这台“机器”能否高效运转为标准。当然,高校管理人员从个体角度看;他们本身也是高校生产力,也是需要维护的。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尊重高校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高校确立教师和学生为高校发展的基本动力,确立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发展的主体,就可以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创新。如教学改革,就要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做法,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课程,从教学发展自身的需要出发,由下而上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改革效率。如教师职称改革问题,就可以明确改革思路,以激励教师为职称评审的价值目标。对于年轻有为的教师,应该让他们快上职称,使他们能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进行学术交流,激励他们多作贡献。一对于成果很突出、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应该破除学历、计算机、外语等限制条件,破格让他们晋升职称,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