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

出版时间:2009-09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周为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部别具特色的民国史  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影子
《新青年》、《语丝》、《新月》、《生活》周刊、《独立评论》、《观察》周刊、《良友》画报、《东方杂志》,这些杂志或致力于宣扬团体的理想,或只为唤醒昏睡的大众,或文人论政笔墨报国,或只做一个娱乐的战士……实际上也担负着史家的职责,手里握的笔就是史家之笔,不仅记录当下,而且昭示后世。
风云翻滚的时代都成了杂志这场戏的幕景,撰稿人们像演员在那里咿咿呀呀的唱念做打。一个时代的起起伏伏、万象斑斓,全部在这方寸间被淋漓尽致地演绎出。当大幕落下多年后,今天再去回味其中,仍能看得泪花点点……
无数个面孔,无数个人生,无数个寓言在书中展开。

作者简介

周为筠,历史学学士,文学硕士。青年作家、学者,独立撰稿人。曾任报社记者,出版策划人。多家报刊专栏作家,《社会观察》、《航空画报》等杂志主笔。《国家历史》、《凤凰周刊》撰稿人。出版《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榜样中国》等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為什麼選擇生活在宋代呢?這位學者給的答案是:宋代比較富裕,文人生活比較雅致和富足。此外,據說太祖趙匡胤曾留下詔書給子孫,不許殺戮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這樣,在文字獄興盛的古代中國,宋朝看起來真的是一個迥然有異的時代了。
      
       但是我想,如果拋開文字獄不說,中國的文人最有魅力的時代不是在宋朝,而應該是魏晉南北朝。那個時代的文人們,一個個個性使然、特立獨行。嵇康、阮籍、劉伶……哪一個不是個性鮮明、頭角崢嶸?他們中的一些人,藐視權貴、裝瘋賣傻,除了寶貴的人格範例,還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學遺產。
      
       南北朝之外,我還想起了一個時代,那就是民國。從民國建立的第一天起,這個時代就飽受戰亂之苦。先是軍閥割據,後來是國內戰爭和抗日戰爭,再後來,又因為政治與戰爭的失敗而終結。但是,民國時期,大批的文人和有識之士得以嶄露頭角:魯迅、胡適、陳獨秀、邵飄萍、儲安平、陳寅恪……這些人物,構成了整個民國時期燦爛的人文星圖。就文化自身的發展而言,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民國絕對是一個不應漠視的時代。我想,今人喜歡民國,就像前人喜歡魏晉一樣。大家津津樂道的,是特立獨行的文人風骨,以及足以藐視前朝的鼎盛狀貌吧。——據說,1930年代,報界鉅子史量才曾經屢屢批評蔣介石的內戰政策。一次與蔣會面的時候,蔣介石對他說:「我有一百萬軍隊,」其霸道的味道十足;史量才則針鋒相對:「我有一百萬讀者……」其錚錚鐵骨,讓人動容。
      
       日前,周為筠的《雜誌民國:刊物裡的時代風雲》得以出版。在這本小書裡,作者帶領讀者回顧了民國時期的大量雜誌:《新青年》、《良友》、《語絲》、《新月》、《觀察》……這些雜誌,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上鼎鼎有名。至於這些雜誌所牽涉到的人物和政治、文化事件,在現代史上同樣舉足輕重。當然,周為筠寫這本書,目的顯然不僅僅是為了談民國的雜誌。他的工作,似乎是要通過這些著名的刊物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串聯起來。他試圖展示給我們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態和人文風貌。在這個時代,周樹人深刻,胡適豁達,周作人內秀,陳獨秀激情澎湃……時光流逝,逝者已矣。但是,他們的影子似乎仍然存活人間。近百年間,論及批判精神,國人沒有能出魯迅之右者;論及溫文豁達、學貫中西,鮮有超過胡適之的。他們的音容笑貌,已經影響了和繼續影響我們一代代人。
      
       雜誌僅僅是一個小窗口。民國的雜誌所能展現給我們的,畢竟有限。
      
       雜誌卻分明又是一個大舞台,它們的歷史本身也是整個民國時代的縮影。
      
       民國雖短,卻誕生了一個個文化巨人。究其原因,是「江山不幸詩家幸」的歷史悖論,還是東西方交匯的文化潮流使然?抑或,是因為戰事頻繁所導致的文化控制力削弱的緣故?
      
       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然,周為筠的這本《雜誌民國》,本身更應該被看作是一個時代出版的歷史。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書店的老闆就可以出錢做一本雜誌。當《良友》的出資人看到主編的名氣本身無助於刊物的發行時,馬上可以找到一個窮學生取而代之。而陳獨秀的《青年雜誌》,似乎也頗得炒作學的精髓。他和胡適、錢玄同一班人,知道如何激怒保守的國學派們,然後通過罵戰提高自己的影響力。這種種有趣的往事,居然就發生在炮火連天的民國和曾經餓殍遍野的民國。你不能不說,儘管歷史有時候確實很喜歡開玩笑,但是它的選擇卻也非常有道理。
      
       歷史,從來都暗合了某種規律,暗合了某種因果。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民國史,也是在研讀我們自己。
      
  •      周为筠兄写书,选题都颇为惹眼。第一本书是《国学大师的1949》,同时符合国学热和民国热两大潮流,让人不心动都难。第二本《杂志民国》延续第一本的民国题材,继续吸引了大量读者眼球。
      
       写一本书,第一步很关键。正如中秋临近,家家户户置办月饼,首先相中包装精美者送人,这就大大提高了印象分。至于月饼味道怎样,已然不是特别重要。最近民国历史成为史学界重点关注对象,一大批反映民国历史的影视和书籍纷纷出炉,以前历史教科书上那一套国共纷争的单调戏码正在逐渐依靠各路史家和学者的努力丰富剧情。即便剧情结果早已心知肚明,可中间的风云变幻、才子佳人、风花雪月、民生疾苦、思想倾轧还是一个个待解抑或正在逐渐揭开的谜。刚刚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亦是同理,试问大陆影迷有谁不知建国大业四字是何意?有谁不晓国共纷争谁输谁赢?何况同题材的《开国大典》已经成为口耳相传的经典,笔者年少时,每年国庆节当日下午电视台必播此剧,情节早已烂熟于胸,演员表演艺术也极为到位,相信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尽管如此观众还是趋之若鹜,显然不是冲着剧情,冲着什么,路人皆知。观众对影片本身褒贬不一,可票房收入已成定局。
      
       絮絮叨叨一大段别无他意,只为肯定周兄选题精妙。他在前言中引用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寥寥几字,写作目的昭然若揭。记得韩寒和陈丹青聊天的时候坦言他每个月花几千块钱买尽大陆所有的报纸杂志,陈丹青表情愕然,怀疑究竟有何看头。韩寒是公子阔少一枚,闲来无事四处花钱是他的自由。有意思的是他遍读大陆杂志报纸之后竟然公开发帖征稿,试图自创杂志。笔者大胆作出判断,倘若内地传媒能让韩寒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他哪里需要操这份闲心自力更生呢?我无意对中国杂志的生存状况和吸引力做深入分析,自有学者发表专著研究中国传媒制度的利与弊。但当下内地媒体缺乏吸引力是事实,一切的杂志和报纸都是依附于政府之下,即使是最惹眼的南方报业也免不了这样的命运。这样的体制决定了媒体可以不必自负盈亏,也无法自由自在。不能就此断定内地媒体因此毫无可取之处,但至少这样的大环境无力营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传媒环境来。
      
       而民国,虽然政局动荡,民生疾苦,传媒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停滞。首先杂志可以不依附于政府自由创办。比如周兄书中介绍的《新青年》,就是陈独秀提出设想,群益书社老板出资支持形成的雏形;《每周评论》更简单,陈独秀、胡适、李大钊三人在蔡元培办公室开会讨论,这份杂志就这样定了下来。其次民国的杂志大多可以畅所欲言,无门无派,比如早期的《新青年》就是兼容并蓄。后来由于局势的变化和文人之间的纠葛,不同杂志出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彼此还是可以畅所欲言,激烈争论,整个媒体界的大氛围十分宽松。民国杂志才华惊天,难怪台湾文化名人陈鼓应会感叹“看到民国的杂志,给我的震撼无与伦比”。读史能知当下兴弊,周兄此书借力打力隔山打牛,写的是民国风云,实则为当下进言,其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同第一本书相比,周兄此书一大进步是学术态度严谨不少。第一本书《国学大师的1949》史料浩如烟海,却没有一处引用和注释,实乃重大失误。后来与周兄聊到此类话题,他感言这与出版社对书的定义有关,太多的注释会增加书本的学术成分,于市场销量不利。我理解周兄的难处,著书者为稻粱谋么。可学术的严谨是需要坚持的,何况是以真实为准则的历史写作。可喜的是,周兄在新书里补上了这一课。从他的引用资料的广度来看,他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或许是史料太多,书本的叙述陷入一篇篇流水账式的叙述,而且我相信出版社对此书的定义还是一本以市场为中心的普及性书籍,很多地方一带而过,仍属于“述而不作”。我相信周兄是有言不由衷的遗憾在心,从他前言后记的字里行间能够读出他罗列诸多史实的真实目的。这恐怕也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出书的无奈之处吧,这样将心比心,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为何民国的才华横溢会突然中断。希望周兄以后能够沿着民国杂志这个话题继续锲而不舍钻研下去,在文字和叙述上突破述而不作的局限,真正做到“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对于一个体制内的历史作家是稍显过分的苛求,但据我对周兄本人不深的了解,他是有这份抱负的。那就行动起来吧,纸上的语言说不尽道不完,还有别的方式。
      
      
      
      
  •   嗯,翻了一下还没来得及细读,有点失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