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李卫 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李卫 页数:295
前言
王元化先生晚年把文化人类学中的大传统、小传统与高层文化、大众文化等概念引入京剧研究,以为“高层文化的社会效益必须置于文化结构的相互作用中去考虑”,在文化结构中,高层文化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大众文化直接来自民间,充满活力。高层文化与大众文化间存在着互补互动的关系。元化先生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作为大众文化的京剧作出深刻剖析。王先生的论述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看待京剧是不能单纯地就戏论戏的,或者说,当京剧逐渐以“传统”的形式存在的时候,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立体感”反而是愈发增强了。张郁馨同志将其三十年从事业余京剧活动的生动经历,记录于这本书中,客观上即是对于京剧的这种“立体感”的传神描述,我读来颇有兴味,亦引起我的种种回忆。在中国京剧史终于结束了八个样板戏的枯燥篇章之后,李元春先生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逼上梁山》,他的一声“好大雪”,实在是带来了一场京剧传统戏复兴的瑞雪。国营剧团还在为能不能演《四郎探母》而争论不休的时候,民间的京剧爱好者已然开始在街头巷尾传唱起“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了。东城、西城与宣武、崇文四区都出现了街头京剧活动站。陈建功有篇小说名叫《找乐》,宁瀛导演又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由黄宗洛、韩善续主演,好像还获过国际大奖。这部小说和电影,便是对那时的业余京剧活动的极好的记录。我读郁馨同志的《郁姐——道白》时,总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涌出,要是也能据此改编出一部电影该有多好哇!说句得罪人但却是实事求是的话,郁馨可比陈建功、宁瀛都更有生活啊。口传心授是生活,耳濡目染也是生活,郁馨在满是京剧生活的氛围中熏了几十年。二百多年前,徽班进京一扎脚就落在了宣南,也就是如今宣武区的地界上,融合京腔京韵,生生不息,形成了京剧艺术。宣武区也成了科班多、戏园子多、名伶故居多的“戏窝子”。从孔尚任、洪昇到“三鼎甲”到“同光十三绝”及至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等京剧界的达人们,无一不与宣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剧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根系宣南,树荫却覆盖着天下所有喜欢京剧的人和热爱京剧的地方。京剧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家们和专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热衷于普及、传播、培育京剧人才的业余工作者。生于宣南的郁馨便是这千千万万人中的一名杰出代表。由于有了这些迷恋京剧的痴人们不懈的追求,早期四九城一摊又一摊的京剧活动站有的又演变成了专业味浓厚的票房了。由我好友靳飞先生在什刹海创办的汇通票房和京剧名家李世英与湖广会馆协力筹办的赓扬集票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一前一后,盛况空前,影响极大。至今湖广会馆依然笙歌不断、票友如云。宣武文化馆落成后,郁姐就更有了驰骋的舞台。如今仍然坚持且稳步发展成为品牌的“椿树杯”大赛,即可谓当日传统戏复兴之遗香。在此,我也愿向多年来为“椿树杯”付出勤恳劳动的郁馨表示敬意,她的这种崇高劳动,同样是京剧“立体感”的一部分。祝贺,致敬,都不宜讲太长的话。但是,对于每一个热爱京剧的人来说,每人又都有很长很长的话要说。我希望大家都拿起笔,写京剧的综合性,写京剧的立体感,写这一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中国艺术,写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怎样把京剧作为我们的心声。是为序。2009年7月
内容概要
《郁姐道白:三十年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理由》是张郁馨三十年从事探究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传播的总结。
作者简介
张郁馨,官称郁姐,女,中共党员,1961年1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应工老旦行当。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西城区文化馆、西城区少年宫、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历任业务干部、戏曲教师、活动部主管。2003年调入宣武区文化馆至今,任戏曲干部。自1987年起,曾多次被评为北京市文化局“三八红旗手”、文化馆“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开场戏郁姐心语业郁姐心语西郁姐心语瘾郁姐心语附件:戏缘杂说
章节摘录
说到京剧讲“程式”程式的原意是规程、规范、法式,立一定的准式、规范以为法,谓之程式。京剧的表演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进行。在京剧艺术的各个部类中,唱、念、做、打,都有自己的程式。因为在京剧舞台上不允许有纯属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态,都须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美化,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程式),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出来我感觉“程式”在京刮里面就是一种美的体现或者美的化身。通常情况下,一出戏的前半出是【二黄】,后半出是【西皮】。这种设置也是有它的和谐性的,这也是前面几代前辈总结出来的叙事方法,比如说打“引子”京剧念白的程式之一。为角色在首次登场时半唱半念的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笼统概括地自叙心情、处境、身份、经历、性格、抒发志趣、抱负、情绪,属于自报家门的一种形式念“定场诗”京剧念白的程式之一。又名坐场诗。角色身份较高,或处于严肃场合的,如《失街亭》剧中的诸葛亮,上场后先念引子,坐定后再念四句诗。定场诗都为五、七言结构,偶有十字句的变体,仅见于《挑滑车》剧中岳飞坐帐:“明亮亮盔甲射入斗牛宫,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赳赳胯下驹战马如龙。”这几句定场诗对于渲染战争紧张氛围和岳家军雄壮威武的气势,起了很大作用。定场诗多属于广义的自报家门范畴到以后的“哭头”京剧的表演程式之一……所有的“程式”,都是根据这种叙事方法来设定的。当代人总说这个京剧咿咿呀呀地太慢,到底慢在哪呢?可能就觉得这个叙事方式跟现在的生活不协调。对于京剧的这种方法,我的理解是,京剧既然是传统艺术,就得有如何表达传统的美的界定,这个界定是有要求的,这个要求可能就是因为京剧的所居层面,决定了它“这样”,这才是京剧。如果不按这种套路或“程式”来,那就不一定是京剧了,你说它是话剧,你说它是电影、曲艺,它爱是什么是什么,反正它不是京剧。京剧的“程式”,对于普通人,就好象是过去的新体诗,《七律》、《七绝》……它不可能成为现在的朦胧诗。您是一位业内人士,从您的角度谈一下,如何能让那些不理解京剧的人对京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呢?我认为,你要用现在这种眼光去要求京剧,首先是不对的。京剧怎么来的?这个底子跟现在社会是两码事。它京剧的底蕴是什么?这是其一;其二,现在社会是一种什么状况,两个搁在一块,往一块儿捏,那是捏不到的,捏不到一块去的。我弄一张桌子,弄一把椅子,往那儿念诗,但是后面上来一个激光灯,叮呤咣啷的,就乱了……它们简直是格格不入的。另外,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和社会的发展节奏都快了,这是事实。人家喜欢这种(现代)节奏的文艺作品也是正常的。但是,这种东西靠不住!等赶明儿社会(时代进步)一变,就不会再流行了。咱们京剧不成(不会变)!为什么呢?之所以京剧能流传到今儿已有200年,是有它的道理的,第一、您欣赏京剧,您得懂那个诗,说您不会写诗不要紧,但您得会读那个诗,您才能读懂京剧。说您没文化,没文化也不要紧,小时候听“书”(评书、大鼓书)……过去都讲听“书”,我没文化,我听过《三字经》南宋王应麟(字伯厚)先生创作,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三字经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弟子规》其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家长老给我念什么《三字经》、《弟子规》,好多道理我懂。我在听“书”,“书”里讲的《三国》(演义)怎么着,我再一看《三国》(演义)我就能看懂。起码您得具备这方面的底蕴,才能欣赏京剧。欣赏京剧是个浪漫的事。那天,我听了台湾的静空法师讲的一个道理,他说,人活着,你想干嘛?最终,你要干嘛……最终,你奔波的目的就是安逸的生活。所以,你的心必须先能安逸下来,你也就安静了。安静了,再来看待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了。P9-11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经历了铢积寸累,筛选提炼,成为了无价的瑰宝,它不只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者不但酷爱传统艺术,而且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已然从感性升华到理性,可谓见解独到。 ——朱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这本书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是否可以归纳为——探究传统艺术的传承、传播问题。透过郁姐“道白”,不难看出作者对上述问题的良苦用心和精巧构思。现在的人,都有文化,都有很高的鉴别、鉴赏能力。传统艺术的传承、传播当然不是一两个人或几个群体的事。我们都应当承担些责任。 ——宋凤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作家、表演艺术家)
编辑推荐
《郁姐道白:三十年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理由》由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