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罗曼•罗兰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罗曼·罗兰 页数:232
前言
在我1902年写这本短小的《贝多芬传》的时候(那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的事),我并不想写音乐学方面的著作。当时,我正经历着一个苦难的时期,到处都是毁灭与更新的雷雨。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暂时离开巴黎。 我在我的童年伙伴身边暂避了十天,这个童年伙伴就是贝多芬,他是我生命中的支持力量,不只一次地鼓舞我渡过难关。我来到贝多芬的故里波恩,在那里发现了他的影子以及他的老友们。我在科布伦兹从维卡洛夫妇孙子的身上又见到了他们夫妇的影子。 我在美因兹听了由魏恩加特纳指挥的贝多芬的交响乐演奏会。随后我又与他单独相对,在雾潆潆的莱茵河畔,我感受着那个灰暗的四月中的潮湿,尽情地倾吐着自己的心事。在那里,我感受到贝多芬的勇气,他曾经经历的快乐与痛苦,还有他那深深的悲哀。我多次跪倒在地,他却用强有力的大手把我挽扶起来,并为我新写作的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洗礼。 我接受了他的祝福,重新获得了生命的信心,踏上回返巴黎的行程。我再一次勇敢地面对生活,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这一次生命疗伤过程的感谢。那便是您手上的这本小书了。这本书先是发表在《巴黎杂志》上,后来叉由佩居伊再版。超出我的所料,这本小书居然突破了在狭小的朋友圈之间传播的界限,传到了更宽阔的领域。不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命运……” 我对自己在这里说了这些琐碎的事表示歉意。我应该回答那些期望从这支颂歌中寻找按严格的史学方法写成的著作的人。我是个史学家,但是按自己的时间去做。我在几部书中对音乐尽了一种很大的义务,诸如在《亨德尔》和我在关于歌剧的一些研究著作中。 然而,《贝多芬传》绝不是仅止于此的研究著作,它不是为了学术而作,而是唱给受伤的心灵、窒息的心灵的一支鼓励的歌。它复苏了,它振作了,而且它在感谢救世主。我很清楚,这个救世主被我改头换面了,但所有信仰的和爱情的行为都是如此。我的《贝多芬传》就是这种行为。 这本小书出版以后,人们纷纷抢购。它交上了好运,这是事先没有想到的。那时候,在法国有数百万被压迫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焦急地期待着一个解放的呐喊。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里听到了它,于是,便跑来恳求他。从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人,谁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这些音乐会宛如作以“天主羔羊”起首的弥撒祷告时的一些教堂一样受欢迎。 谁不记得注视着祭献、并被启示之光芒照耀着的那些痛苦不堪的面庞!虽然现在活着的人与过去的人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与将来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也许会一样遥远。在本世纪的前几年的这一代人中,他们已经被战争的深渊所震慑,对于身份和地位已经不再尊重和讲究了。他们和他们儿子中的最优秀者都消失了。 我的这本短小的《贝多芬传》保存着他们的形象。它出自一个孤独者之手,竞毫无知觉地与他们相仿。 在短短的时间里,这本由一个无名之辈写的小册子,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书店里走了出来,在读者手中流传开来。所以,它不再是我个人的了。 我刚刚重读了这本小书。尽管它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我也不再作什么改动了。因为它应该保留它的原始特征以及伟大的一代的神圣形象。在贝多芬百年诞辰之际,我深深地悼念他,他是一位伟大的同伴,是一位真诚而正直的大师,值得我们颂扬。我尊敬他,缅怀他,他用自己的人生奋斗教会我们怎样去面对生与死。
内容概要
《名人传》即:“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和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名人传》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作者简介
作者:(法)罗曼·罗兰 译者:邓金玉
书籍目录
贝多芬传 序言 贝多芬传 贝多芬的遗嘱 书信集 思想集 米开朗琪罗传 序言 米开朗琪罗传 这便是他那神圣痛苦的一生托尔斯泰传 序言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的遗作简析 亚洲对托尔斯泰的反响 托尔斯泰逝世前两个月写给甘地的信
章节摘录
矮小强壮,一副像运动员似的结实骨架,这就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年轻的时候,他有一张土红色的阔脸庞。到了老年,他的脸色变得蜡黄而病态,尤其是冬季,当他长时间被困于屋内,远离田野的时候。 他头发乌黑而浓密,密得似乎梳子都不能通过。头发经常戗立着,像“墨杜萨头上的蛇”。他的双眼经常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所有看到它的人都感到震慑。因为他的两只眼睛经常会在他褐色悲壮的脸上放射出粗野的光芒,所以很多人以为他的眼睛是黑色的。其实他的眼睛是蓝灰色。这两只很小的、深陷的眼珠在兴奋或激忿时会突然变大,在他的眼眶里转动,投射出他那带有奇怪想法的全部思想。有时,他的眼睛也会朝天空投去一抹忧愁的目光,那是他的深思和忧虑。 他的额头宽大突起,鼻头宽而短,脸型像狮面。他有一张轮廓相对细腻的嘴,下唇稍微有些超出上唇。他的牙床非常坚固,好像连核桃都能一口咬碎。他的右下颏有一个深深的酒窝,使脸型非常不对称。 英国钢琴家莫切特斯说:“他经常努力面带甜蜜的笑容与人交谈,这种神情能给人以鼓舞。与之相反,他的笑却有些不对劲儿,显得粗野、难看,但他的笑声很短。”——其实,他是一个很少发出欢乐笑声的人,所以笑容才会那么生涩。 他的表情经常很阴郁,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致命的哀伤”。1825年,德国诗人勒斯托巴说起自己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揪心的痛苦”时,要竭尽全力地忍住流泪。一年后,别莱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小酒店遇到他,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双目紧闭,用一根长烟斗抽着烟,这是他的习惯,一直到死都保持着,而且还与日俱增。有朋友跟他打招呼,他凄然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记录本,并用聋子特有的尖声让对方把想说的写下来…… 他的脸色变化不定,有时表现出灵感出现的神情,甚至在大街上,这种表现经常使他身边的行人大惊失色。有时,他正弹琴时被人撞见,他这时的表情就会是:“面部肌肉隆起,青筋暴绽;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他的嘴唇发抖,俨然一种被自己召来的魔鬼制伏的巫师的神态。”那种情形就像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形容这种状况时说他像“李尔王”。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于出生于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屋的阁楼上。他祖籍弗朗德勒,父亲是个没有才华却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个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她的初嫁对象是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苦难,缺少像莫扎特那样被家庭温馨呵护的家庭温情。对于贝多芬来说,人生从一开始,就向他显示出一场凄惨而残暴的战斗。他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赋,把他当作一个神童炫耀。贝多芬才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让他每天练九个小时的羽管键琴,有时让他练小提琴。贝多芬被关在房间里,感受着那无法逃避的沉重压力。强大的压力使贝多芬差一点儿永远厌恶艺术,父亲甚至需要使用暴力才能使贝多芬学习音乐。 贝多芬还在年幼的时候,就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去嫌钱,以获得每天需要的食物,承担那些来得太早的生活重担。十一岁时,他进了剧院乐团。十三岁时,当了管风琴手。 1787年,17岁的贝多芬失去了他最尊敬的母亲。他后来在1789年9月15日写给奥格斯堡一带的沙德医生的信中写道:“她总是善良地对我,我爱她,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啊,当我喊着‘妈妈’这个亲切的称呼,而她又能听见的时候,我是多么地幸福啊!”她死于肺结核,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这个病,他常常觉得不适,而且患上了比病痛更加残酷的忧郁。 十七岁时,贝多芬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对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他不得不羞愧地要求酗酒成性的父亲退休,因为他的父亲已经无力掌管门户。人家把父亲的养老金都交给了儿子,免得他乱花。 这些悲惨的事情在贝多芬内心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在波恩的一户人家那里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靠,那户人家就是布勒宁一家。他们是贝多芬一直尊重并感恩的人。可爱的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比他小两岁。他教她音乐,并领着她学习诗歌。她是他童年的伙伴,或许两人之间已经有了一种挺温柔的感情。埃莱奥诺雷后来嫁给了维卡洛医生,他们夫妇都是贝多芬的好友,他和他们夫妇之间保持着一种恬静友情。 P4-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编辑推荐
《名人传》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