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光,魏永忠 主编 页数:452 字数:706000
内容概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呈现出日益凸显的态势,这其中蕴涵的深层意义就是构建人类共享的和谐家园、珍爱同一个世界已成为各国人民共同企盼的美好愿景。纵观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难发现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追求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和谐,“吾养吾浩然之气”追求的是人自身德与行的和谐,“万邦协和”追求的是国家与国家的和谐。众民和悦、民族团结、国家兴旺、睦邻友好、协和万邦乃天下之达道也。我们的祖先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中国人赋予了和谐理念极其丰富的价值蕴涵,讲的是一种大和谐。和谐是中华民族根本的价值取向和孜孜以求的生活境界。 党的十六大把构建和谐社会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它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我们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立足于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去思考和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做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与服务工作,是实现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时代呼唤和历史命题。
书籍目录
和谐警民关系理论 构建和谐警营的若干思考 从细处着手以“十个要”打造和谐警营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理性思辨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价值与和谐度测评 政治信任视角下的和谐警民关系及其构建 民本警务论析——兼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公众服务——警察公共关系的新范式 服务与善治——以先进工作理念引导和谐警民关系建构 试论以警察执法方式制度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以“打架成本公示”的经济学分析为视角 试论社会资本与警民关系 论和谐警民关系的宪政建构和谐警民关系实践 坚持“五个创新”提高“五种能力” 关于确保公安信息化建设常态运转的若干思考 建为民公安保三角平安 试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公共关系途径 实行全警公关促进警民和谐 群体性事件处置与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人民群众多元化期待中的警民关系建设 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与警察沟通能力的提高 网络环境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引导 试论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软实力与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坚持执法为民理念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和谐社会与警民和谐——以公安机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地位为视角探讨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论交通警察执法规范与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加强民警人文素质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途径的理性思考 论社区警务与警民和谐关系构建 “两型社会”建设中和谐警民关系探讨 突出消防职业特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及实现途径探析 致力服务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论社会分化对警民关系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事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途径 试论新形势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现阶段我国和谐警民关系研究 社区警务战略与和谐警民关系 加强规范执法建设和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保障——公安涉法信访案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省思和谐警民关系 和谐为本建设为要 警民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和解决途径 论新形势下的和谐警民关系再造 浅谈用警察公共关系原理化解“闹丧”危机的方法及案例实录 利用Web2.0构建警民沟通新平台 从“谭静案”谈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 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论公安舆情及其引导方法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思考 和谐警民关系视野下的“杭州飙车撞人事件”分析——一个危机传播的视角 利、权、责——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诱因分析公安队伍建设警备工作创新后记
章节摘录
(三)建立分析、研判警民关系和谐度的长效机制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由公安公关机构提出改善或增进警民关系的方案,交由民警与公民讨论,在得到认同后,确定决策方案。警方可采用以下途径论证、确定决策方案:1.研讨会。警方就某个警民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约请各相关人员,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就各自主张的方案展开讨论,警方在研讨会的基础上提出决策方案,再以适当的方式提交广大民警或公民代表机构讨论。在研讨会上,参会者应以客观资料为依据,利用符合逻辑的推理和阐述来说明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赢得听众对自己主张的支持。2.听证会。听证会是公安机关在制订方案与相关政策之前听取广大民警与公民意见的程序性会议。听证参与者在听证会上可以就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发表意见,在听证会的基础上,警方根据听证会上大多数人员的意见后,修正、确定最终方案。听证参加人的范围可以是任何愿意参加听证的人;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必须确保参与听证的人员要涉及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各个层次,并根据群体大小保证适当的比例,要照顾到小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并保证参与各方都有同等、公开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见解的权利和机会,防止优势群体对听证程序的控制。3.“塞博”(cyber)论坛,亦称电子论坛。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方同时双向互动技术已成为现实,“塞博”论坛为公民与警方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以及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提供了平台。警方通过“塞博”论坛不断发布自己掌握的信息,“网友”们在拥有警方发出的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补充新的信息,通过警方与民众、专家与网民、网民与网民之间的双向互动来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警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就某一方案实现警方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双向互动,直至双方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四)建立与媒体的合作、互动、双赢的机制公安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公安组织、公众和信息传播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公安组织是公安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公众是公安公共关系的客体,传播沟通是公安公共关系的手段。警方要寻求与媒体合作的最佳途径,提高公安宣传工作的效能。公安宣传工作是公安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沟通、交流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发动群众、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塑造自身形象、影响社会公众等外在作用,而且对警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警方要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必然要发展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不断完善与媒体的合作,寻求互动双赢的机制。警方把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制度与警方自身的警务公开制度、新闻发布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相统一起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必将推进警民关系的和谐,实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价值。
后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立足于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思考和做好公安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和总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公安机关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促进发展的根本职责,着力提高公安机关社会管理能力,着力提高公安队伍思想政治水平,着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着力提高公安机关社会服务质量,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姿态全面发挥职能作用,为实现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意义重大。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一不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维护社会稳定,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措施,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在我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公安机关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稳定,更要着眼于社会和谐,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式,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警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它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公安机关要担负起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社会责任,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深刻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特殊重要性,积极探索和尝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思路、新对策、新方法,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严肃警纪、整饬警风,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扶正祛邪、取信于民,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努力做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提高沟通能力,善于架起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营造一种警民互动、有利于公安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编辑推荐
《和谐社会与警民关系》是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