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沈海平 页数:556 字数:44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法经济学是上世纪后半期期在西方(主要是美国)异军突起的.个法学研究学术流派。它既是一种有別于传统法学的关于法律现象和问题的理论体系,更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本书作者运用这套理论工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画,对犯罪、刑罚以及刑法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解析了犯罪的经济学原阅,揭示了犯罪的经济学本质,阐释了刑法与侵权法在功能界分上的内在理据、制约执法和惩罚效率的成本因素、最优刑罚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等。最后,作者还分析厂非公共执法的优势及其可行性问题。本幅为读者屣示厂刑法经济分析理论的全景视野,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启发性。
作者简介
沈海乎,男,1966年生,江西湖口县人。1984年业于江西九江师专(现为九江学院)数学系;199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仿;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上学位。曾任职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办公厅检察长办公室、检察日报社,现为国家
书籍目录
引论第一章 法经济学评析——以犯罪/刑罚的经济学为视角 一、经济学与法学:从疏离到联姻 二、我们为何需要法经济学之一:法学的非自足性 三、我们为何需要法经济学之二:经济学之优势——兼及经济分析的工具特征 (一)理解人类行为的有益工具 (二)揭示法律运行的真实效果——实证的分析 (三)寻求法律效率的极大化——规范的分析 四、法经济学:争议与批评 (一)对法经济学的主要批评观点 (二)简短的回应 (三)效率与正义之辩第二章 刑法的经济分析基础 一、犯罪的经济意蕴 二、刑罚的效益之维 三、刑法的效率结构第三章 犯罪的经济分析(总述) 一、犯罪的经济学本质 (一)犯罪的外部不经济 (三)犯罪与寻租 二、犯罪原因的经济学解析 (一)犯罪的决策模型 (二)犯罪的收益(效用) (三)犯罪的成本结构 (四)机会成本在犯罪决策中的作用 三、犯罪与刑罚的互动模型 (一)罪刑互动——考特尤伦模型 (二)犯罪(违法)的供给——贝克尔模型 (三)对理性犯罪模型的验证——以中国经验数据为例 四、犯罪作为一种未来效用的贴现——行为法经济学对犯罪的解说 五、犯罪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论基础 (二)“囚徒困境”和社会两难 (三)犯罪与博弈第四章 犯罪的经济分析(分述) 一、财产犯罪 (一)财产权之社会意义 (二)财产权的经济学意义 (三)盗窃:逾越产权边界的行为 二、腐败犯罪 (一)腐败的界定 (二)作为理性选择行为的腐败 (三)腐败与寻租 (四)腐败与委托一代理失灵 三、暴力犯罪 (一)无处不在的暴力 (二)追溯暴力的终极原因 (三)暴力行为的理性动因 四、过失犯罪第五章 刑罚的经济分析(总述) 一、惩罚还是赔偿:刑法与侵权法之分野 二、最优刑罚制裁 (一)我们是否要威慑所有的犯罪 (二)犯罪行为的最优水平 (三)最优刑罚模型 三、与最优惩罚相关的若干问题 (一)刑罚目的——报应、威慑、剥夺 (二)边际威慑 (三)执法错误 (四)对制裁概率与严厉程度的不完全信息 (五)自首犯之处罚 (六)累犯之处罚 (七)执法者腐败 (八)刑事政策第六章 刑罚的经济分析(分述) 第七章 非公共执法的经济学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