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研究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韬  页数:215  

前言

  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近年来在“多予”、“少取”上有较大进展,但在“放活”方面仍需要突破,在这一领域仍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作者从产权制度入手进行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围绕主题,本书进行了具有一定系统的分析,有自己的理论创新和探索,具有浓郁的理论色彩。本书在论述马克思产权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了土地产权和集体产权的内涵和特征,客观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绩效以及趋势,特别是在集体产权和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的内涵和权能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有一定深度。在理论创新方面,一些观点颇有新意。本书提出了以“合作入”为假设的和谐产权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指导,对当前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做出了自己的概括和界定。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指出,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已经名义化和空洞化,并提出集体产权主体化、流转资本化、经营合作化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建设的“三个原则”,从而形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具体架构。探讨集体产权名实相符问题时,作者还提出了和谐产权关系的基本要求——城乡土地产权“均势”,提出国家权力和政府干预从农村产权制度中有序退出,提出对农村土地集体产权进行市场经济适应性改造,提出探求多样化的集体产权形式,提出允许集体土地在符合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和规划管理的前提下,以出让、租赁、抵押、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流转或转化为建设用地,提出要打破国家对建设用地市场的垄断。在社会保障体系、产权市场建设及征地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对策措施。这些观点和对策建议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性。  从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角度,本书也有所长。能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分析产权问题,始终以生产力的发展来说明产权的更新和变迁,特别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立和谐的产权关系。论文对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有益分析作了介绍和借鉴,广收博引了学术界(包括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研究成果,并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在这些论述基础上,作者提炼出产权、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命题,也颇有新意。  由于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存在着较多的争论,而付诸实践更是非常困难,需要我们深入实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期待作者在这一领域继续耕耘,为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更多更好的创见。

内容概要

  “三农”问题多年来沉重不得解。由于集体化的历史教训以及公有产权的现实弊端,集体产权不仅在实践中属于弱势的产权,而且理论上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对集体所有制及其产权关系的深入研究。本书旨在为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的认识和行动提供一个理论坐标,并做出理论与实践得以联结的一种基础性努力。对于有意探究现实农地制度背后的理论归因及其求解的人而言,本书或可有所启发。  本书建构基于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梳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矛盾基础上,提出了产权主体的合作人假定与和谐产权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于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的分析。

作者简介

  黄韬,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11工程”青年教师成长项目各l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关于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关于基本思路和方法 1.3 关于基本认识和创新性内容 1.4 关于后续研究的设想2 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综述 2.1 马克思产权理论概述 2.2 西方产权经济学概述 2.3 有关产权理论评述3 产权、土地产权和集体产权解析 3.1 产权的内涵和特征 3.2 土地产权的内涵和结构 3.3 集体产权的内涵和特征4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4.1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的总体特征 4.2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的绩效分析 4.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趋向分析5 和谐产权关系: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5.1 合作人假定:和谐产权关系理论的前提 5.2 和谐产权关系的三个层面 5.3 和谐产权关系与集体产权 5.4 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非均衡特征 5.5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方略6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主体化研究 6.1 集体产权主体化的一般机理 6.2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空洞化 6.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化7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资本化流转研究 7.1 农村集体产权资本化流转的一般解释 7.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资本化流转 7.3 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产权的资本化流转8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基础上的合作制研究 8.1 合作经济、集体经济与集体产权 8.2 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9 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的保障体系结语 关于产权、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命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我们应当看到,历史上集体所有制没有能够正确实施,客观上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局限造成的,但在市场经济以及新的时代条件下,集体产权有可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展现新的面貌,而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也应当看到,集体产权特别是集体所有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名义化和空洞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使集体产权名实相符本身就已经是革命性的举措。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土地集体产权制度问题的研究是颇具挑战性的。  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制度环境。正如戴维斯和诺思(1979)所言,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而环境变动将导致在菜单内的重新选择,即便现在的安排已经早在运行之中。制度环境对于具体的制度创新而言是外生的,一方面,制度的强烈震动会引起社会的失范,使得具体的制度创新无从契人,因此创新需要一个制度环境的相对稳定期;另一方面,制度环境的变动也会继发引起具体制度的创新和发展。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蔚然成形,既为制度创新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又因深化改革开放而留有相当空间。近几年来,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关于“两个趋向”的论断等一系列新的治国理念,将提供这种向好的“环境变动”,“三农”问题因之将获得“菜单内的重新选择”,有可能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取得新的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写进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新党章,并列在总纲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段落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农地集体产权制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