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望 页数:188
前言
城乡经济互动、协调、一体发展问题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央批准成渝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正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城乡经济互动、协调、一体发展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它包括城乡经济关系及其相互地位的认识,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评价及评价标准,影响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的内在机制分析等;从实践上讲,就是要按照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内在机制的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促进城乡经济科学互动、协调和一体发展。《城乡经济互动机制及其政策研究》一书对城乡经济一体发展的这些主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具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大胆地提出了推动城乡经济互动协调一体发展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并对改革开放30年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值得一读。 该书认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都属于亚区域经济的范畴。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空间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经济结构和发展基础。城市(县城及其以上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中心,甚至可能是政治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又有较健全的基础设施和消费市场,具有发展工业、商业、金融、物流等产业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知识经济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这些产业直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并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如果配置足够的资本、技术装备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具有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存储业、加工业、营销业、物流业和乡村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这些产业的大力发展直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城乡之间通过交换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互动、协调、一体发展,不存在谁为基础谁为主导的地位差别,也不存在农村仅仅发展第一产业,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的简单划分关系;农村和城市都是国民经济整体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着强烈的互补关系和密切经济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基于对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及其相互地位和关系的这种认识来选择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战略和政策,那么农村经济会得到应有的发展,城市经济也能达到充分发展,城乡经济才能得到互动、协调、一体发展。
内容概要
本书提出了反映和衡量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敏感程度的互动比率,并在此基础上,用规范分析和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互动发展为例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城乡经济互动比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机制,探讨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政策可以操作的政策工具,从而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协调、一体发展。
作者简介
张望,男,经济学研究生,1964年10月10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现任眉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经济学高级讲师。1982年9月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从事党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8年,多次被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评为“优秀教师”;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下派中共仁寿县汪洋镇党委,任党委副书记,主管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受到中共仁寿县委、县政府和中共眉山市委组织部表彰和奖励;近几年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研究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有《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和《东坡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主持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乡经济互动机制及其政策研究》;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供《促进眉山工业集中区(园区)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打造眉山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环境》和《关于大力发展眉山快乐产业的建议》等决策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城乡经济互动比率 第一节 城乡经济互动比率 第二节 城乡经济互动比率的经济含义 第三节 影响城乡经济互动比率的主要因素第二章 城乡经济互动机制 第一节 城市拉动机制 第二节 生产率促进机制 第三节 市场推动机制 第四节 政府推动机制 第五节 城乡经济互动机制的内在联系和外在效应第三章 加快城市化进程 第一节 大力创造居民平等的安居乐业的城市环境 第二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 第三节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住所制度等社会制度 第四节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第五节 为城市资本方便投资农村创造条件第四章 快速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 第一节 大力发展农业企业,重塑农村市场主体 第二节 加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体系建设 第三节 加强农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体系建设第五章 大力提高农村生产效率第六章 强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价与主要政策分析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趋向均衡发展的总体趋势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城市化水平提高推动城市人均GDP不断增长 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城市劳动力增加的过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和来自于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城市就业都直接增加了城市劳动力要素投入。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城市新增就业必然创造新的GDP,而在农村要素生产率低于城市的情况下,同样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城市要比农村创造出更多的GDP。城市化水平提高推动城市投资和消费增长。城市人口增加必然带动城市生产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文教卫体公用设施等投资增加;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投资能够带来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从而带动城市消费水平增加。增加的城市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城市GDP增长;同时,城市化水平提高也推动了城市要素生产率提高。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大小决定生产分工程度。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经济因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要素流动便捷导致生产社会分工水平提高,从而带动城市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推动城市人均GDP不断增长。 三、城市化水平提高推动农村人均GDP不断增长 面对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的城市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的新情况,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必然转变为以企业化经营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即依靠企业的要素整合能力、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以手工劳动和习惯经验为主的传统生产手段必将被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装备和农业科技所取代,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农村经济增长建立在生产率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农业企业可以凭借先进的农业生产设施和市场风险管理控制手段规避和减少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极大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生产结构将是适应市场消费结构变化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结构。所有这些变化都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投资利润率,而农业投资利润率的提高将会吸引更多的城市资本投资农业,从而极大地解决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直到城乡投资利润率相当,城乡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为止;农村将会以大中小农业企业协调发展为主、农户经营为辅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农村人均GDP不断增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