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测试教程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柳琴,陆勇,毛启红 主编  页数:340  

前言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的目的在于全面检查已完成英语专业四级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标准以及英语专业知识的要求。本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教学检查类考试,考试范围涵盖听、读、写、译四个方面。  为了帮助广大英语教师,特别是英语专业学生充分了解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性质、目的、内容、所测试的语言技能或能力等,我们编写了《高校英语专业测试教程·专业四级》一书。参加编写的人员都是多年来在一线从事英语专业测试教学的老师,在测试理论及考试实践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本书旨在使考生通过实战练习,深入掌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命题趋势与特点,增强复习时的针对性,拓展分析问题的思路,掌握答题的策略与技巧。本书的内容编排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1.破解专业四级考试各题型的高分策略,通过考纲透视、题型分析和应试技巧对考试作全面、透彻的解析。  2.提供近四五年专业四级考试的真题,并作简要分析。  3.配置3~5份专业四级考试各题型的专项训练,并作简要分析。  本书的主要特色有:  1.各题型高分策略解析精当,注重实用技巧。  2.近几年真题提供考生演练机会,并透视考题思路。  3.全真模拟试题在难度与效度上与真题一致。  本书由广西工学院教授张树德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玉红博士、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蓊荟博士任总主编,广西师范大学李貌老师、桂林理工大学蒋素琼老师、宿迁学院丁爱群老师任主编。桂林理工大学蒋素琼、亢江瑶老师编写了“听力”部分;广西工学院罗萍老师编写了“完形填空”部分;宿迁学院丁爱群、徐慧老师编写了“语法与词汇”部分;广西师范大学黄珊、邓丽坚、肖静老师编写了“阅读理解”部分;浙江传媒学院张晔老师编写了“写作”部分;广西师范大学李貌、梁智、肖静老师编写了“模拟训练”部分;南京医科大学张之薇老师,百色学院陆勇、张羽、苏虎典老师及广西师范大学李貌、蔡昭平、肖静老师编写了“全真试题”部分。  本书可供英语专业教师和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人员学习和参考。

内容概要

为了帮助广大英语教师,特别是英语专业学生充分了解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性质、目的、内容、所测试的语言技能或能力等,我们编写了《高校英语专业测试教程专业八级》一书。参加编写的人员都是多年来在一线从事英语专业测试教学的老师,在测试理论及考试实践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本书旨在使考生通过实战练习,深入掌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命题趋势与特点,增强复习时的针对性,拓展分析问题的思路,掌握答题的策略与技巧。本书的内容编排主     本书可供英语专业教师和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人员学习和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听力  第一节  高分策略    一、考纲透视    二、题型分析    三、应试技巧  第二节  真题演练    2010年听力真题    2009年听力真题    2008年听力真题    2007年听力真题  第三节  专项训练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第二章  阅读理解  第一节  高分策略    一、考纲透视    二、题型分析    三、应试技巧  第二节  真题演练    2010年阅读理解真题    2009年阅读理解真题    2008年阅读理解真题    2007年阅读理解真题  第三节  专项训练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第三章  人文知识  第一节  高分策略    一、考纲透视    二、题型分析    三、应试技巧  第二节  真题演练    2010年人文知识真题    2009年人文知识真题    2008年人文知识真题    2007年人文知识真题  第三节  专项训练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第四章改错  第一节  高分策略    一、考纲透视    二、题型分析    三、应试技巧  第二节  真题演练    2010年改错真题    2009年改错真题    2008年改错真题    2007年改错真题  第三节  专项训练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第五章  翻译  第一节  高分策略    一、考纲透视    二、题型分析    三、应试技巧  第二节  真题演练    2010年翻译真题    2009年翻译真题    2008年翻译真题    2007年翻译真题  第三节  专项训练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第六章  写作  第一节  高分策略    一、考纲透视    二、题型分析    三、应试技巧  第二节  真题演练    2010年写作真题    2009年写作真题    2008年写作真题    2007年写作真题  第三节  专项训练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练习5第七章  模拟训练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三

章节摘录

  Passage 1  The biggest safety threat facing airlines today may not be a terrorist with a gun, but the man with the portable computer in business class. In the last 15 years, pilots have reported over 100 incidents that could have been caused b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he source of this interference remains unconfirmed, but increasingly, experts are pointing the blame at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such as portable computers, radio and cassette players and mobile telephones.  Some experts recommend that al airlines ban such devices from being used during "critical" stages of light, particularly in takeoff and landing. And some experts have gone further, calling for a total ban during all flights. Currently, rules on using these devices are left up to individual airlines. And although some airlines prohibit passengers from using such equipment during takeoff and landing, most are reluctant to enforce a total ban, given that many passengers want to work during flights.  Passage 2  Americans are proud of their variety and individuality, yet they love and respect few things more than a uniform, whether it is the uniform of an elevator operator or the uniform of a five-star general. Why are uniforms so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the arguments for uniforms, one of the first is that in the eyes of most people they look more professional than civilian clothes. People have become conditioned to expect superior quality from a man who wears a uniform. The television repairman who wears a uniform tends to inspire more trust than one who appears in civilian clothes. Faith in the skill of a garage mechanic is increased by a uniform. What easier way is there for a nurse, a policeman, a barber, or a waiter to lose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an to step out of uniform?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测试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