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沈海泯 主编 页数:210
内容概要
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中,被称为“国宝”的文物见证了中罔悠久的历史,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联结了历史与现实的血脉。它为我们创造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美学价值,使我们拥有伟大高尚的精神世界。因此,它不只是孕育民族文化的土壤,也是发展现代文化的基础。 本书涵盖了青铜、陶瓷、玉器、金银器和画作墨迹等多个门类,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典型器和国家级的工艺美术作品予以介绍。精美的选图,深入浅出的解读,同时以丰富的栏目介绍了许多相关的历史知识,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历史。本书适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用书和读者自学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课 温润而泽 玉石艺术 不朽玉魂·贵族礼玉 品性高洁·君子佩玉 古风依旧·文人赏玉 凝翠一方·帝王之玉第二课 火土交融 陶瓷艺术 文明曙光·陶器艺术 窑火凝珍·瓷器艺术第三课 王者之器 青铜艺术 礼乐教化·青铜礼器 吴越宝剑·青铜兵器 千古妙音·青铜乐器 青铜之冠·青铜车马 流光溢彩·青铜灯炉 杯觥交错·青铜酒器 千秋可鉴·青铜镜第四课 璀璨夺目 金银艺术 古蜀文化·金沙流彩 绝世遗珍·盛唐宝藏 典雅秀美·宝幢银槎 威仪万方·翼善金冠第互课 墨朱留韵 漆器艺术 追根溯源·史前漆器 精工细作·战国漆器 曲水流觞·汉代漆器 漆艺新创·唐宋漆器 登峰造极·元明清漆器第六课 国之瑰宝 文字艺术 说文解字·汉字起源 国之瑰宝·中华书法 文明之花·雕版印刷 囊括古今·文化典籍第七课 中华种韵 绘画艺术 曹衣出水·魏晋绘画 盛世风采·隋唐绘画 自然之美·宋代绘画 承前启后·元代绘画 文人画境·明清绘画 西风东渐·海外绘画第八课 天上人间 建筑艺术 气宇轩昂·皇家建筑 天上人间·园林建筑第九课 鬼斧种工 雕塑艺术 宏伟质朴·石窟雕塑 盛世风度·寺庙雕塑 幽远深邃·陵墓雕塑第十课 独具匠心 家具艺术 坐而论道·椅凳坐具 举案齐眉·桌案用具 一榻高悬·床榻卧具 别具一格·柜架屏风第十一课 锦绣天堂 服饰艺术 精湛绝伦·纱衣玉衣 庄严凝重·冕服之制 中西合璧·隋唐织锦 雍容华贵·元织金锦 华丽精美·明清龙袍第十二课 博大精深 音乐艺术 八音克谐·十二律吕 盛唐歌舞·燕乐大曲 小红低唱·唐诗宋词 花雅之争·南腔北调第十三课 巧夺天工 民间艺术 巧夺天工·年画艺术 巧夺天工·剪纸艺术 巧夺天工·皮影艺术 巧夺天工·风筝艺术中国历代年表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课 温润而泽 玉石艺术 玉,因其质美、色美、触美、音美,而在石中称王。千百年来,人们崇玉尚玉,身上佩戴玉,室中陈设玉,交往中赠送玉,礼仪活动中使用玉,并把玉的特性加以道德观念的比附延伸,赋予它特殊的文化内涵。玉是王字加一点,王者之尊,只有“金口玉言”的帝王才能拥有“玉玺”。在古人心目中,“玉”还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人们用“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赞美高尚的人格,用“玉洁冰清”、“亭亭玉立”形容人的容貌美,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玉不琢不成器”激励人奋发学习。切磋、琢磨等制玉习语也进而演变为人们的日常用语……玉,积淀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所包含的灵物概念、特殊权力观念使其长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宗教各个领域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谈到:“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启迪着雕刻家、诗人、画家的无限灵感。”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它的发展伴随着我们民族的生息繁衍和文明进步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诞生之初,玉石不分,功能也一致,即都是作为生产工具或兵器来使用;随着人们审美认识的发展,那些质地坚韧、具有美丽色彩和光泽的石材——“玉”被区别出来。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玉器由于珍贵、稀有而被作为神秘的礼器、祭祀器物使用。后来,采用的玉料逐渐精选,雕琢的技术不断提高,制作的工艺日趋完美,加上玉器功能的变化,出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玉器造型及主题风格。它们各具特色,而其传统绵延不绝,直至今日。 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我国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利用天然玉料制作精细的工具和装饰品,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上,均已发现不少装饰精美的玉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