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演讲录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声功,姜建成 编  页数:423  

前言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诒理论课建设。针对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门数多、内容重复分散、整体性不强的问题,将课程方案由7门调整为4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是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我省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精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完善课程体系、规范教材使用,推进学科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得有吸引力是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真正吃透由中宣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础上,写出一部完整反映统编教材教学要求、可供教师教学参考的演讲稿,实为目前各高校教学第一线教师之急需。苏州大学组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的20多位教师与学校团委的同志一起,以统编教材为基本框架和主要依据,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认真总结、不断探索的基础上,编写了这部演讲录,为上好这门课拓宽了思路、提供了示范、夯实了基础。  这本演讲录不同于一般教材或专著的撰写,它忠实地体现了统编教材精神,不仅严格地按照教材体系和结构谋篇布局,而且在基本概念和重大问题的阐述上,遵循了教材的提法与表达,切实做到贯彻统编教材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精神不走样。这本演讲录的编写既忠实于统编教材,又不局限于统编教材;既源于统编教材,又超越了统编教材,较好地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讲出了我们“想说的”和学生“想听的”。该演讲录根据实践发展、理论创新和教学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把理论性、权威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大众性、可读性统一起来,以青年学生熟悉的语言讲谈与青年学生相关的道理,轻松不失严谨,诙谐富有哲理,语言准确又简洁明了,深入浅出又发人深思。

内容概要

  《演讲录》共十七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理论教学部分,第二部分为课程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部分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体系、结构谋篇布局,从问题的阐发到语言的表述,都力求与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教材保持一致;同时,又在正确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关系的基础上,突出了体系教学与专题教学的结合,从而深化了教材的内容,拓展了教材的视野。为了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课堂上活起来,书中力求将思想性、科学性与生动性、通俗性结合起来,务求吸引学生、启迪学生,使学生要学这门课,真正学好这门课。实践教学部分根据党中央有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文件精神和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结合高校具体情况,组织高校学生深入社会、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尝试与探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并放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二的构想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先力量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第十六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率》课的课程实践(上)第一节 制订课程实践试行方案第二节 设计全校学生社会实践课统考试卷第三节 明确社会实践的意义,注重“一个结合”与“两个借鉴”第十七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率》课的课程实践(下)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确定第三节 主题实践的做法和要求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代领导都是非常强调的。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毛泽东,与他那个时代的中国革命者一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早在1921年,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中就分析了各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这被认为是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的一篇发言。1921年7,毛泽东来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关于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原理制定的,是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直接奋斗目标的。这说明,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从十月革命后的世界形势出发,得出中国革命必然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结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对中国革命认识上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原则思考和指导中国革命。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也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全部历史经验的集中概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演讲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