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页数:144
内容概要
刘士豪教授是世纪同龄人,今年是他llo周年诞辰。他开创了我国的内分泌事业,他提出了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名称——肾性骨营养不良,他又于1958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内分泌学专科——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他在内分泌领域的杰出成就让国际医学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他在骨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长期为国际同行所引用,他在垂体和性腺方面的开创性动物研究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在营养代谢的研究和治疗方面被后世奉为先驱,他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放射免疫法进行激素测定,他编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是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经典权威著作……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第二屑协和论坛缅怀刘士豪教授学术上的丰功伟绩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少年传奇第二章 八载寒窗第三章 出类拔萃第四章 赤子悬壶第五章 生化巨擘第六章 筚路蓝缕第七章 鞠躬尽瘁第八章 山高水长附录刘士豪教授论文目录刘士豪教授手稿刘士豪教授发表于《Science》的论文刘士豪教授《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序言第二届协和临床内分泌代谢论坛暨纪念刘士豪教授诞辰110周年学术论坛在京举行忆刘士豪老师王世真我所认识的刘士豪教授伍汉文钙磷代谢平衡试验是无害的伍汉文陈家伦教授纪念文章手稿一位大师的逝去与归来陈元方我最敬仰的老师——刘士豪教授袁申元纪念刘士豪教授诞辰110周年白耀纪念恩师刘士豪教授陈智周一代内分泌学巨擘刘士豪教授陈元方陈智周我的父亲刘士豪刘永赓我的叔祖父刘士豪教授刘昌硕刘士豪教授铜像记李乃适七律纪念刘士豪教授诞辰110周年李乃适《纪念刘士豪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录片解说词李乃适
章节摘录
插图:当时的协医生化系,除了王琳芳、方慈祺、胡咏梅、吴德昌等几位毕业不久的小姑娘、小伙子外,只有三个“大人物”:一个大主任(刘师)和两个副教授(梁植权和我)。如今,刘师已经离开了我们。当年“少年英俊”、写得一笔好字、对古诗词出口成章的“梁先生”,也近两年在家养病,难出家门了(我几次登门拜访,只敢向他的女儿问候几句)。我也年近九十,但一息尚存,健康尚可,有义务向年轻人谈谈过去的生化系,谈谈刘师。梁先生和我,生化人多半都知道一点。刘师呢?我对他了解最多。一提到他,难免勾起许多对他终生难忘的同忆!国际上,刘师的名字一直和“钙磷代谢”联系在一起。他有两个高徒。一个叫朱宪彝,后来成为继承刘师的我国最杰出的内分泌专家;另一个是南洋归来的爱国华侨周寿恺,抗日期间追随林可胜等爱国协和教授到贵阳创办EMST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Training School,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当了内科主任。日本投降后,他没有跟国民党去台湾“国防医学院”,而是留在中山医学院当内科主任。我在贵大当化学系副教授时,也在E。MSTS兼任过化学及生化主任教官。遗憾的是,和我极好的这位内科专家(刘师的爱徒!)也在“文革”中被批斗去世了。刘师和我很谈得来,几乎什么都谈。他说过,“看电影,我最喜欢看美国三十年代的爱情影片”,这和他平时那种严肃的大师样子,反差何其大!刘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每天都读书到深夜。协医的大师,大致有两类:一类很少去图书馆,全凭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或手巧,接生好,手术好,对婴幼儿有深厚感情,因而对疑难疾病都会作出精确的判断,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另一类如王志均、谢少文、王叔咸等教授,几乎每星期日上午都在协医图书馆看书,风雨无阻。而刘师呢?则每夜都在自己家书房里阅读外文杂志,比谁都看得更深入、更痴迷。我认为每个内科大师都必须是生化专家。而刘师就是精通生化,尤其是临床生化。张孝骞教授也一样。记得1940年,他当湘雅医学院院长时,就拟聘我从贵阳医学院去兼教(同在贵阳的)湘雅医学院生化课。
编辑推荐
《刘士豪画传》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