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医生的成长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董炳琨  页数:1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是作者应吴阶平院士邀请,为其所做的一个终生评价。作者董炳琨先生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二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间一直携手管理院校工作,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挚友。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以吴阶平院士的一生为主线,简要、实在、深刻地描述了吴老所经历的?个在新旧社会交替、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逐渐成为一名好医生、好领导的生存成长史,真实再现了吴老的家庭生活、学习成才、协和学习、在中央保健局工作等。尤其适合青年医务工作者和从事医疗行政工作的管理干部作励志类读物。

作者简介

董炳琨1923年出生,1939年参加革命,1958年转业,1985年离休。1994年荣获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协会“医院管理终身贡献奖”。
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主任、医院副院长、院长兼政委、卫生处副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所研究室主任;阜外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等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等职务?退休后任卫生部咨询委员;医院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老科协卫生学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史》副主编:《医生必读》丛书副主编。参与编写《抗美援朝卫生工作总结》外科分册。主要著作《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协和育才之路》、《老协和》、《社会变革时代的医院管理与卫生改革》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反映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教育
 半殖民地时期的封建大家庭
 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第二章 学习与成长
 学习跟着兴趣走
 向自觉学习转变
 深入探索学习的规律性
第三章 一切源于“有准备的头脑”
 投身医学,进入协和
 巧遇“伯乐”,出国深造
 丹心游子,归国逢时
 走上领导岗位,进入高层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第四章 不懈追求的一生
 追求光明
 追求和谐
 追求完美

章节摘录

  要把大家团结好,就必须有谦让精神,不能自以为是。他说,如果你要过独木桥,对面也有个人要过来,你要说不服对方让你先走,就让对方先过来,然后你再过去,千万不要两人在桥中间争执,那样就会一齐掉到河里。他说轻易不要发火,以势压人,更不能用言语激怒别人,如“你敢把我怎样”,“你敢打我”,这样就会引发严重后果。要讲忍让,“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尊重别人,体谅别人,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  父亲的这些团结待人之道,显然是继承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当然这种继承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批判性的继承。他设计建筑的常州宅院大门。的对联,写的是“延陵世泽;让国家风。”延陵是常州古称,对联的含意是指延陵季子兄弟之间互相谦让王位的故事,大厅横匾写的是“循让厅”,也是谦恭礼让之意。可见谦恭礼让以求团结,既是他父亲为人处世之道,也已成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风”,这对幼年的吴阶平的影响是很大的。  2.强调思考  父亲很重视思考,认为做一件事要弄清来龙去脉,不能轻易作决定。他认为选择终生职业尤要慎重,他根据20世纪初自己的体验,告诉子女们:一不能做官,官场腐败,要身败名裂;二不能从商,社会动荡,要倾家荡产;必须学技术、学本领,要靠真本事吃饭。学技术也要认真选择,他认为学理科、工科、建筑都不行,因为那时中国根本不能造机器,不能盖大房子,无用武之地,失业拘危险太大。最好的专业是学医,因为病人总是需要医生均。他首先说服已在中学当教师的大女儿的丈夫陈舜名和他的母亲,放弃已能挣钱的教师职位改为学医。学医就要到最好的医学院,于是陈舜名终于在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医生。接着他的4个儿子部走了这条路,而且都成为很有造诣的医学专家,再加上女儿、女婿中从医(药)的人数不少,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大医学世家。父亲在许多具体事物上,体现了他的探索创新精神。对科学、新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例如他爱好书法,为节省磨墨时间,自己设计制造了个磨墨机,后来又逐步改进,将手摇改用小马达作动力的电动磨墨机。他酷爱摄影,购买各种新产品,还要自己洗印、放大,拍摄的艺术照片投稿摄影杂志,还得了奖。  他善于从整体分析形势,不仅喜欢吸收新鲜事物,而且经过认真周密思考后勇于实践。20世纪20年代我国工人每天要工作12~15小时,虽然政府已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但厂主们认为那样会增加成本,不予执行,政府也不过问。当时身为纱厂厂长的吴敬仪,经过认真观察,细致研究,了解到工人心理和体力情况,力排众议,于民国19年在厂内推行八小时工作制,由两班倒改为三班倒。实行的结果是:劳动时间缩短了,工人工资没有降低,受到工人欢迎;由于劳动效率提高,产品成本反而下降了,向厂主解释后,厂主也满意。此举为中国之首创,杨家骆著《民国名人国鉴》曾有详细介绍。  还有一件事也给吴阶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个同乡实业家盛宣怀,辛亥革命之后不久,要将他在湖南的10万银元转到上海,但当时兵荒马乱,带现金很不安全,于是请吴阶平的父亲帮助想个稳妥办法。父亲分析形势后,他建议利用地区差价,将该款买成煤油,由水路运到上海。结果到上海后油价翻了几番,盛喜出望外,给吴10万元酬谢金。这就是后来在常州建筑吴家大院的资金来源。  父亲的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知识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时度势、敢于突破、勇于实践的作风,影响了吴阶平的一生,他的所有成就与此都有密切关系。  3.强调认真负责  父亲对任何事情都是认真负责的,不管是工作上、生活上还是社会交往上都是如此,有些事情甚至有点过分。比如,他有几块金怀表,每天都要拿出来与收音机里的报时校对,准确度要求到秒。离家20米处有一邮筒,每天开筒两次,他准在开筒之前投递邮件。他强调与人约会,决不能让别人等他,总要提前到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守时习惯,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传给了子女。所以,吴阶平的认真负责精神和守时习惯,凡同他接触过的人都有深刻的印象。  4.强调教育  吴阶平的父亲非常重视对手女的教育,尤其重视教育效果。比如,上面所强调的团结、思考、认真负责,实际都是为了达到教育效果。他为了使儿子受到良好教育,利用了可能利用的各种机会。吴阶平幼年时,父亲给他请了厂里的留学生、工程师教英文、算术,并为他创造条件,让他有机会与外国孩子一起玩耍,以便掌握准确的发音,更快的提高英语实用水平,这对吴阶平后来学医和参加国。际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在纱厂工作时曾在家中设私塾,要儿子学习四书五经,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吴阶平的为人处世和文化功底也有一定影响。中学时代在天津,父亲为他择校也费了一番苦心,开始选中了美以美教会办的天津汇文中学和英国人办的新学书院。后来发现新学书院要读圣经,没有中文课程,而且星期日要“做礼拜”,历史、地理都用英文教。因此便放弃了新书学院,千方百计的让他进入了当时教学水平很高的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读暑期学习班。直到进燕京大学读医预科,到北京协和医学院读医,也是父亲帮他做出的选择。

编辑推荐

  当个好医生和培养好医生,是吴阶平院士一生的追求,是他全部活动的主线。1987年他在接受北京医科大学颁发的首届“伯乐奖”荣誉证书时说:“我平生获得奖励不止一项,但我最重视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伯乐奖’,因为这涉及培养下一代的?题。”董炳琨先生创作的《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吴阶平生平》介绍了他成为一个好医生成长史,希望她对追求“好医生”目标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本书尤其适合青年医务工作者和从事医疗行政工作的管理干部作励志类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好医生的成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何为大家,吴阶平老师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   这是一部励志的书,鼓励大家在自己事业的道路上求索,内容很好,而且发货快,支持当当!
  •   这本书太好了!对于临床大一学生太有帮助了!
  •   挺好的,特受启发,值得医学生看。
  •   可以,还未细看
  •   我为什么买了这本书呢?奇怪。

    很多学医的人,都有很不错的艺术才情,比如罗大佑。还有很多人。

    但职业医生,都没有写字的本领了。他们的才华都用在了治病救人上。

    我想去协和,工作一段时间。拍关于医生的纪录片。
  •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吴老的一生历程,主要是在“学而优则仕”方面的阐述,以及其在政治生活方面作为,可以说是对吴老一生的评价,而就其医学本身来说,展现的并不是十分好,更多的是很书面的言语,少有特殊性,建议迅速阅读,看看吴老一生中,结合医学与政治的态度。
  •   一般,没有想象中的有价值,送货很快
  •   又降价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