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济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才,等 编  页数:425  

内容概要

  《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无疑兼具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和谐理念显然为其精粹,在以往的社会演进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天其依然对民族复兴、统一祖国的大业起着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掘、研究、承传和发扬,就成为炎黄文化研究者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理所应当承担的义务。

书籍目录

“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张文彬“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欢迎词/胡军在“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吴清辉“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张磊“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词/纪宗安关于“和谐”理念的思考/张岂之和谐思想——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李锦全谈和谐文化/钱逊协调观/周桂钿“和”是一种动态运作/邓思平中国古代中和思想发凡/汪学群试谈“和为贵”/鲁谆试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文化意义/王玉德论中华文化内在核心价值/毛庆耆和谐:拯救人类的唯一文化药方/阎纯德中华传统和谐文化资源的创造转化/郭齐勇和谐与伦理——和谐的伦理意涵/潘小慧“和而不同”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甄人和谐的意渂:从“和而不同”到“世界大同”/王能宪试就社会和谐之思想比较中西文化差异/熊阶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景海峰跨文化交流,如何跨——从文化误读谈起/张国刚汤因比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和谐社会/王利红张文杰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其对自然的保护/王震中炎黄文明是中华和谐文化的源流/李尚英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化/王岳川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向和民族精神的自我挺立——从三个“文化宣言”看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努力/李宗桂浅议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郭继承会通中外文化共建和谐世界——写在《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刘海年孔子和谐文化缔造人类和平/汤恩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和谐/王志民“致中和”与现代德育/刘源俊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和谐论美学的确立/李庆本从《周易》看“和谐”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思想内涵/庾潍诚孔颜之乐与曾点气象——兼论儒家的自由境界/宁新昌儒家和谐文化与中国和平发展/戢斗勇儒家“均富”治国理念及其现代诠释/黄明同“文景之治”对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翟麦玲中国佛教的和谐理念及其在当代的意义/杨曾文佛教心灵和谐的理论与实践——以“依正不二”理论为中心/何方耀破除“唯我独尊”思想,建设和谐社会与世界——云门禅师打破“唯我独尊”神话迷信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谭世宝刘化重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胡孚琛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从哪里来/田辰山中华道祖老子的和谐安民观/柯可《老子想尔注》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苏宁传统文化中和谐旅游基因与和谐旅游文化建设/吴建华肖璇浅谈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和谐精神/丁邦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之“和谐”观念/尤煌傑民间言论与社会和谐——从汉代的流言、讹言、妖言、谣言谈起/吕宗力让观念与实际相和谐——兼谈考察传统文化的一个方法问题/李德顺阶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杨继绳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王志光.大学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饶芃子换位思考、人际关系及和谐社会问题断想/梁景和梁景时浅析和谐社区建设/李祥寻思和谐的历史功效/刘志琴岭南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程潮江门学派的和谐文化特质/刘兴邦论开拓岭南的功臣赵佗的社会和谐思想与实践/张荣芳香山文化精神与近代中国留学现象/马至融从南越国的历史看岭南文化的和谐基因/周永卫近现代岭南侨乡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郑德华岭南戏曲的和谐精神/曲润海东北土著文化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郭淑梅中华文化在华族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庄依颖新加坡公园慢跑跑道的建设——关于人和自然的和谐与中医思想/王业芗海外华文传媒的文化角色担当——在华文报纸上创办《孔子学堂》的实践与思考/屠新时战国政治变革活动和政治变革思想批判/方.铭略论西汉前中期诸侯王群体社会生活风尚/吴小强“侠”与“骑士”精神的当代意涵/谢政谕传奇杂剧的消亡与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左鹏军20世纪中国学者对西方汉学的影响与贡献——以《华商学志》为个案的研究/任大援弘扬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王志光

章节摘录

  协调观  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传统重视协调,具有复杂系统的协调观。在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强调协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诸方面,也都需要协调。对于个人来说,既有身心协调的问题,也有动静结合的问题,还有饮食平衡的问题。  一、个人协调  (一)营养协调  个人协调先从饮食讲起。西方讲饮食只讲营养。营养是需要讲的,但是,只讲营养是远远不够的。过去讲营养,有一些片面性,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科学讲营养,说脂肪、淀粉、蛋白质是三大营养要素。这三者中,同样数量所产生的热量是不一样的,产生热量最多的是脂肪。西方科学认为营养多少就是以产生热量多少作为指标的,产生热量多,就是营养高的标志。因此,他们认为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是最有营养的食品。受此影响,在北京肥膘厚的猪肉,价格就高,肥膘薄的猪肉价格就便宜。这种价格差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曾经问过从香港回来的人,他说在香港,猪瘦肉一斤11元钱,肥肉一斤才8角钱。这是为什么呢?有一段时间,美国人中患心血管病的人很多,一些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动物脂肪摄人量过多造成的。这一成果一公布,很多人为了避免患心血管病,不敢吃含脂肪高的动物,几乎视动物脂肪为毒品。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成果也传到了中国,在北京,肥肉降了价。有些人买了猪肉回来,就将肥肉切下丢掉。接着,肥肉就不好卖了,而瘦肉很受顾客青睐。于是,有人研究出来瘦肉精,用此喂猪则多长瘦肉,使猪身上几乎没有肥肉。后来发现,喂瘦肉精的猪肉有害健康,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给猪喂瘦肉精。营养学在动物脂肪方面所体现的观念,让我们深思。以热量多少为营养的标准,是很褊狭的。多少量为标准,没有明确。过量,多少算过量?个体还应该有许多差异,男、女、老、幼,身体素质、劳动程度以及个体特性等,都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无法划一。开始以肥肉为优质,后又以肥肉为禁忌,从一极端到另一极端,都是片面的,都不符合辩证法,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协调观。后来在讲到微量元素时,也出现这类问题,补这个补那个,都是商家利用科  学名义来推销商品赚钱谋利而作的广告宣传而已。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